《发现孩子》心得体会
《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3篇
《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3篇导语:在《发现孩子》一书中,蒙特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方针,在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感官教具唤醒孩子的安全感。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发现孩子》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发现孩子》这本书是蒙台梭利教育观念的一个很好的介绍,它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
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我看完这本书后对之中的一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颇受感触。
文中说孩子的活动过程可用个曲线图来表示。
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在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
儿童之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
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
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
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曲线图又会再一次往上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玩的不想玩时又会跌倒平行线以下。
所以在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地;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
老师只有在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
现在的大班孩子对自主*游戏非常感兴趣,但往往一腔热情坚持不了多久就失去了兴致,当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不再感兴趣,就会跟同伴斗嘴或去逗弄坐在旁边的同伴,想着换一项活动,当他对每一项活动又失去兴趣时就会到处乱走,或者烦躁地来到老师身边,有的孩子还会独处不再参与活动。
如果老师也能以上述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仔细地观察、分析,不急于对孩子加以指导,强加给孩子一些规则,那么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一定能找到适合他活动的内容。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发现孩子》读书心得1《发现孩子》这本书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让我知道了更多了解孩子、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方法。
在蒙台梭利的观念里,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做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
这本书让我了解更多的儿童特性,懂得怎样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积极努力地去学习,下面摘录一些让我受益的观念。
“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做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任何教育的前提都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建立一个保护孩子的环境很重要。
有时候我们会把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误认为是任性的表现,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有些时候孩子并不是任性,只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罢了。
大人的行为极有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孩子的模仿力很强,父母的言行举止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蒙台梭利主张“大人绝不应把孩子塑造成小大人”,成人在指导孩子时,总会把自己的方式用在孩子身上,这是不对的.。
对孩子的行为活动、举止,成人都不应过多去干预,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尊重孩子的想法。
如因为孩子不听指挥、吵闹而训斥孩子,不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这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在成人的世界中,让大人觉得欢心舒适的事对孩子也照着做准不会错,这样想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我们必须尽可能的把一切留给自然,让孩子自己选择,才能为孩子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有利于他们身心成长的方案。
唯有自由才能引导孩子的性格、智力与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我们应该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去关注孩子,发现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所有奇迹,尽量放开手让孩子自由探索。
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自由并对孩子有信心,孩子越专心越能控制自己,教师需要的是引领开发孩子的精神力量,而不是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孩子。
真正理解教学的道理比强制孩子学习更有效,更能引导孩子全面发展,以上是我的收获,感谢大家的阅读。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2考虑到我们所处的教育体制和家庭教育环境,我们并没有改善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刺激和促进孩子的内在潜能,使其按照自己的规律实现自然的自由发展”。
发现孩子的发现心得体会8篇
发现孩子的发现心得体会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发现孩子的发现心得体会8篇要知道心得体会是我们认真思考之后得出的产物,因此一定要对事情的经过进行分析,为了让个人的感受得到抒发表达,我们可以用心得体会来记录,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发现孩子的发现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发现孩子》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精品】
《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4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发现孩子》读后感1蒙台梭利说,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有科学家的“牺牲精神”,必须有研究人的兴趣,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更加紧密地结合,而这种让步在某些人看来似乎是一种苦难、一种生命的扭曲、一种牺牲,但是当教师们获得了某种“科学家精神“的时候,就可以在自己的观察中体验到快乐了。
教师,就是设法把科学家的自我牺牲精神与基督徒那不可言喻的虔诚之心都移植到教育者的灵魂中来,从孩子身上学习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学习如何完善自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给幼儿自由发展的地方。
老师不是权威,而是以爱和启示来引导孩子,支持与帮助他,解开束缚的枷锁。
解放孩子的心灵。
向来只有诗人和小孩子能感受到鹅卵石上流淌着的河水的魅力。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因为孩子比任何人都更善于观察大自然,比如照顾植物或者小动物可以轻易地引发孩子的兴趣。
儿童都有一种关心他人的渴望,正是这种本能的满足感赋予其快乐。
这本书中最可贵的就是蒙台梭利打破已有的教育常规,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的教育方式,并对如何做一名老师有了新的定义。
在蒙台梭利的观念里,教师不是授课的机器,在教育中,教师失去了主动性,而把主动权留给了孩子。
对于教师来说,他已经被一种包含教师及多种不同教具的复杂结合体多替代,教具也不再是教师的辅助工具,而转变为孩子的“助手”。
所以教师要对每件教具都非常熟悉,长时间地亲自用它,在使用过程中预见孩子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或者蕴含其中的乐趣,然后尽自己所能的向孩子进行解释可能会对教具形成的种种感觉印象。
在教导孩子运用教具时,教师必须清楚的做两件事,第一,让孩子接触教具,并向其传授使用要领;第二,对那些能够自己正确的辨识差异的孩子,教师应该干预并启发他们。
心得体会 《发现孩子》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发现孩子》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发现孩子》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发现孩子》读后感1蒙台梭利说,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有科学家的“牺牲精神”,必须有研究人的兴趣,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更加紧密地结合,而这种让步在某些人看来似乎是一种苦难、一种生命的扭曲、一种牺牲,但是当教师们获得了某种“科学家精神“的时候,就可以在自己的观察中体验到快乐了。
教师,就是设法把科学家的自我牺牲精神与徒那不可言喻的虔诚之心都移植到教育者的灵魂中来,从孩子身上学习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学习如何完善自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给幼儿自由发展的地方。
老师不是权威,而是以爱和启示来引导孩子,支持与帮助他,解开束缚的枷锁。
解放孩子的心灵。
向来只有诗人和小孩子能感受到鹅卵石上流淌着的河水的力。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因为孩子比任何人都更善于观察大自然,比如照顾植物或者小动物可以轻易地引发孩子的兴趣。
儿童都有一种关心他人的渴望,正是这种本能的满足感赋予其快乐。
这本书中最可贵的就是蒙台梭利打破已有的教育常规,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的教育方式,并对如何做一名老师有了新的定义。
在蒙台梭利的观念里,教师不是授课的机器,在教育中,教师失去了主动性,而把主动权留给了孩子。
对于教师来说,他已经被一种包含教师及多种不同教具的复杂结合体多替代,教具也不再是教师的辅助工具,而转变为孩子的“助手”。
所以教师要对每件教具都非常熟悉,长时间地亲自用它,在使用过程中预见孩子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或者蕴含其中的乐趣,然后尽自己所能的向孩子进行解释可能会对教具形成的种种感觉印象。
在教导孩子运用教具时,教师必须清楚的做两件事,第一,让孩子接触教具,并向其传授使用要领;第二,对那些能够自己正确的辨识差异的孩子,教师应该干预并启发他们。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发现孩子读书体会范文(20篇)
发现孩子读书体会范文(20篇)《发现孩子》读书心得《发现孩子》,读完以后,我认为可以用“平等、自由和爱”来概括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
“原来一直在妈妈肚子里安静成长的胎儿,不得不经历一次辛苦而艰难的生产战斗,而且没有任何适应的时间……最后还带着伤降临到我们怀中,就像是历经了长途跋涉的朝圣者一样。
”作为母亲,铭记的是自己的生产之痛,却不曾想,那一时刻,与我们并肩作战的还有我们的孩子,这个为了新生而英勇奋战的小战士。
不要将孩子看得弱小,也许,ta正是救赎我们今生的使者。
“要记住,孩子随时都会对我们付出爱,并且听我们的话。
孩子爱大人,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他们。
对于大人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非常注意和敏感,他们也很想遵从大人们的指示。
大人绝对想象不到,孩子已经做好永远服从我们的准备,而且他们的这种意志特别坚定,这正是孩子的特点之一。
”孩子是真正爱我们的人,无条件的信任,才会无条件的服从。
服从,这是信任与爱的表现,而我们是否珍惜了呢?是否将爱变成了剑,对这位小小的崇拜者剑拔弩张了呢?不要用爱,去攻击你爱的人。
相反,尝试着了解爱的人,也许才是明智的选择。
“经验让我们懂得,老师应该学会逐渐放手,保姆应该给孩子准备好材料,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动手。
我们没有必要干涉孩子,即使他们做错了,也没关系。
老师也应该学会谦卑地行事,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但同时也要保持警惕,关注孩子的发展情况,为孩子的进一步需要准备教材。
我们应该遵循一条原则:尽量把所有的事情留给自然。
婴儿越是能得到自由的发展,他们身体比例就会形成得越协调,身体机能也会发展得越健全。
”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哪怕是干扰一下,都会有麻烦上身。
而孩子的健康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孩子充满自信,给予合理的指导,孩子会给我们一份满意的答卷的。
当然,给孩子自由并不是任意放纵,更不是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信心等待,这就足够了。
“一个人的内在生活发展得越正常,他就越能成为有特色的人,也就越能培养出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心智。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8篇)最新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8篇)最新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心得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书心得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现孩子》读书心得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发现孩子》读书心得篇1我有幸阅读了《发现孩子》这本书,作为双重角色——教师、妈妈的我受益匪浅。
对孩子,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细心地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潜质与特长,给他们创造充分的条件,提供适宜的土壤,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人、一个最好的“自己”。
如我班有个女孩,很有才气,只是有些胆小、不自信,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读课文时,声音极小,说话就脸红。
为了让她有信心,根据她爱唱歌的特点,在一天上午,我对她说:“老师知道你很喜欢唱歌,能表演给大家看吗?”她腼腆地看着我,不表态。
我用充满信任的语气对她说:“你的声音最好听了,我们都很想听呢。
”她点点头。
放学的时候,我请她上台来,她声音虽然还是小,脸红红的,但她认真地去唱歌,我借机表扬了她,并让同学们为她鼓掌,从此她变得大胆自信多了。
关注孩子的成长时,作者总结的“精神上的力量”,不仅仅指你会欣赏孩子,信任孩子,全心全意地支持孩子,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率先垂范,给予孩子最好的精神力量,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作为老师,因为你就是学生的一本教科书,你的形象始终给孩子提供着最贴近的教育,你每天的所作所为和精神情绪,以及你的人格品质,这些都构成了一种丰厚的精神内容,会不知不觉地成为无处不在的暗示教育,成为孩子的课本,孩子们时时刻刻在阅读着我们,当他们越长越大时,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参照能力就越强,所以孩子时刻注视着我们,你是什么,要比你说什么更有力量。
读了这本书,我更加意识到: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孩子的成长是谁也无法代替的,我们要想办法激活孩子的内因,张扬其个性,促使其发展。
因为所有的教育资源中,孩子是第一位的。
在关注孩子的成长中,要有形象可感的语言,人格魅力的感化,教育情境的熏陶,心灵之间的交流,弹钢琴般的点拨,使孩子健康成长,使教育行之有效。
《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12篇)
《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12篇)《发现孩子》读后感科普:《发现孩子》简介作者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观察,对外界作出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
为此,蒙台梭利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传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12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发现孩子》读后感1《发现孩子》是我在这套书里看的第一本书,所以对书中提到的蒙台梭利的那些革命性的儿童教育理论格外深刻。
书中描述了孩子的各种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的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
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
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
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再想想我们所身处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环境,我们并没有提高一个好的环境来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
我们并没有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去制定相关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而是根据大人的意愿,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孩子的行为,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抱着不要输在起跑线的观点,从小就开始为孩子制定一个所谓培养成材的计划,他们想方设法安排孩子参加各种早教班或者各种兴趣学习班,提早给孩子进行语言、数学或其他能力的培训,而未考虑过他们的孩子在身体及心理上是否足够成熟去进入早教班,从未考虑过他们的孩子是否愿意或者有潜力参加那些兴趣学习班。
《发现孩子》的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发现孩子》的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发现孩子》的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发现孩子》的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现孩子》的读后感1最近我阅读了《发现孩子》这本书后,对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书是蒙特梭利著作之一,此书揭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精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
为此她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去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正如她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作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蒙特梭利在书中提到任何一项教育制度的推行,绝对必须先从建立一个能够保护孩子的环境做起。
孩子的生命始于成人,也终于成人,这就是生命的历程。
只有孩子生活领域中所经历的爱,才是人类生命道德的理想境地,是一种自我牺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爱。
有时候,我们会把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误认为是任性的表现,其实孩子一点也不任性,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罢了。
大人的行为极有可能给孩子原本具有的天赋带来负面的影响。
蒙特梭利主张:“大人绝不应把孩子塑造成小大人”大人在帮助孩子做手脚运动时,明显是将大人的动作方式套用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个普遍的错误,应对他们的行为不加干预让孩子依照自己的禀性去工作、活动。
教育者的首要素任应是去观察孩子的人格,并对之予以尊重,当因为怕孩子吵闹而不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不尊重。
在成人的世界里,让大人觉得欢心舒适的事对孩子的也照着做准不会错。
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应尽可能地把一切留给自然,才能为孩子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有利于其身体成长的方案。
《发现孩子》读后感最新范文【11篇】
《发现孩子》读后感最新范文【11篇】《发现孩子》一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发现孩子》读后感最新【11篇】,希望对你有用,仅供参考!《发现孩子》读后感篇1一、《发现孩子》内容简介:蒙台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在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念。
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
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
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二、《发现孩子》精彩分享:1.虽然儿童不记得前3年发生的事情,但他所创造的能力却已“进入”到了他的意识中,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
他们可以通过手,在智慧的引导下,借着玩游戏来执行自己的意志。
就好像,儿童在3岁之前靠心灵来吸收事物,而现在则是靠双手探索世界。
这个时候,儿童要完善自己之前获得的各种能力,虽然儿童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还要持续到大约4岁半。
3岁后,儿童的心灵仍然像心理胚胎时期那样具有吸收的能力,而且吸收外界事物时会不知疲倦。
这个时候,儿童的双手成了探素事物的重要器官,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发展主要是靠他的双手来进行的。
如果这个年龄孩子子可以用双手不停地进行工作、持续地玩要,他就会像鱼儿遇到水那样快乐,人们们会说这个年龄是“幸福的游戏时代”。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精选2000字(7篇)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精选2000字(7篇) 关于《发现孩子》读书心得精选,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2000字。
《发现孩子》是《发现孩子》的读后感触很深,我的感受很多,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精选(范文):1《发现孩子》是《发现孩子》的第一部,读后感触很深,我的感受很多,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教孩子学习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的孩子学习的不好,不是因为孩子学习习惯好,而是因为家长的教育不对,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导致他对学习不好。
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优点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们要通过孩子的自信心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你很聪明!这句话对我们这样一个家庭来说真的很难。
我们家女儿在上一学期的学习中,我们家长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甚至很不理解。
其实这些家长只需要我们多鼓励孩子,多鼓励孩子,我们一定会有很多孩子在学习中有很大的自信心。
三)多培养孩子自己的兴趣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很有兴趣,但是对于很多事情不喜欢自己做,我们家长也要在平时多培养孩子对某种事情的兴趣,这样孩子就会很自信,有很强的自信心。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我觉得孩子的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责任不仅包括自己的行为。
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父母负责,更包括对自己,是对他人负责。
五)培养孩子的爱心我们家女儿从小时候起就知道爱自己,所以我们也尽量给她买一些小礼物让她体验,让她感受到父母是爱她的,让她体会到爱父母的感觉。
这样孩子在学学期里就会爱上妈妈、爱妹妹,也就会在学习期间也爱上了老师、亲友。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精选(范文):2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给我们讲解了关于自卑心态的知识,让我们懂得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心理需求。
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自己,也让我们懂得自己该如何去面对生活。
这个问题在阅读过程中,给我的感受很多,让我受益匪浅。
2023发现孩子读后感6篇
2023发现孩子读后感6篇发现孩子读后感1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她独创的“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也深深地影响了全世界。
最近,我还仔细阅读了她的经典早教书籍《发现孩子》,这本书揭示了理解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观察、反应、学习、专注,甚至独处。
她描述了孩子的特点,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他们天生的学习热情。
在这本书中,让我感受到的是“新时代教师”该如何做,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不是夸夸其谈的长篇大论,而是贴近我们教育生活的实例,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有了这样的指引,就像在黑暗中有一盏灯照亮前方的路。
书中提到“教育应探索合适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自然学习。
”虽然我们也潜心学习教学方式,但总是片面和肤浅的。
当然,我们必须相信教育就是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我总是在抱怨今天的孩子们是多么的难教,因为我们没有为孩子们找到正确的方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让孩子自发地学习,且是建立在孩子性格的基础上。
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会把教育的责任定义为“教”。
事实上,这一观点与事实大相径庭,因为每个老师的责任远比这更重要。
教师有责任引导孩子的精神发展,所以他们在观察孩子的时候不应该局限于理解他们。
教师的观察最终应该帮助孩子的能力呈现出来,这也是观察的目的。
我认为在新时代当老师是不容易的。
首先,我认为老师必须知道孩子的注意力在哪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完全正确。
其次是尊重学生。
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观察孩子并谨慎安排学习环境。
爱和洞察力无疑是教师的法宝。
所以在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把他所学的知识暂时放在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就不要把他的教导当作必要;如果老师有耐心,他一定会在孩子身上看到新的变化。
只有当老师等待孩子发现他自己未发现的潜力时,孩子的不安才会平息。
发现孩子读后感2蒙台梭利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可算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5篇)7篇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5篇)7篇《发觉孩子》读书心得(5篇)7篇《发觉孩子》读书心得(5篇)篇1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可为什么蒙台梭利提出了100多年前的教育法仍经久不衰,风靡世界呢?她的教育思想又毕竟又怎样独特的魅力呢?再次翻开蒙台梭利的《发觉孩子》,又有了新的体会。
蒙台梭利关注儿童、观赏儿童、培育儿童,首创“儿童之家”,系统进行教育试验,不愧是“历史上最宏大的女教育家”。
她认为“天性的全部隐秘就在于孩子的心灵”。
在本书中,她努力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传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忱的方法。
智力有缺陷的孩子,通过蒙台梭利系统的的教育试验,产生了惊人的变化,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教育效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而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对象大多是正常孩子,那么他们的进展水平是不是应当远远超出他们呢?可实际状况呢,制度与应试的枷锁、共性与情感的忽视、实践与创新的缺失、重认知轻情感、重精英轻大众……现实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们,我们的教育应当怎样达到最优化?班级授课制下,几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里的四五十个孩子的教育教学,要求孩子们遵守相同的制度,学习相同的课程,接受相同的测试。
这些孩子有的乖巧懂事,有的热忱大方,有的淘气顽皮,可谓是共性迥异。
在相同教学模式下的每个班级里,每个老师也都可以毫不迟疑地说出几个耳熟能详的后进同学名单,然后从各个侧面剖析其种种行为和表现,以及给老师留下的深刻印象。
仍记得刚刚工作的几年,为了让孩子听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我经常会利用老师的“权利”,重复着“我是为你好”的论调,对屡次犯错的小伴侣,时而苦口婆心式的说教,时而狂风骤雨式的批判,力求去主宰孩子的外在行为,目的就是盼望看到他们表现得守纪律,但效果却不明显。
自己筋疲力尽,孩子却照旧老调重弹。
一次,老师不在,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自由散漫让我大为惊讶。
和两个男孩沟通,最终弄清了为什么老师在时他们会温文尔雅,老师不在时就会“大闹天宫”的缘由。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8篇)
《发现孩子》读书心得(8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发现孩子》读书心得(8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心得了。
蒙特梭利《发现孩子》读后感3篇
蒙特梭利《发现孩子》读后感3篇导语:蒙特梭利《发现孩子》主要讲述了了解孩子特*及更充分激励他们潜能的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到的蒙特梭利《发现孩子》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发现孩子》一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
她的著作被译成37种语言文字,许多国家设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蒙台梭利培训机构,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
《发现孩子》这本书是蒙台梭利教育观念的一个很好的介绍,它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
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我看完这本书后对其中的一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颇受感触。
文中说孩子的活动过程可用个曲线图来表示。
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在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
儿童之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
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
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
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曲线图又会再一次往上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玩的不想玩时又会跌倒平行线以下。
现在的大班孩子对自主*游戏非常感兴趣,但往往一腔热情坚持不了多久就失去了兴致,当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不再感兴趣。
如果我们能以书上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仔细地观察、分析,不急于对孩子加以指导,强加给孩子一些规则,那么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一定能找到适合他活动的内容。
尽可能地依据孩子的天*来让他发展,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儿童敏感期吸收的一切会持续到生命终止时,在其他阶段无法做到这一点。
《发现孩子》读后感3篇
《发现孩子》读后感《发现孩子》读后感3篇《发现孩子》作者是蒙台梭利,该讲述了了解孩子特性及更充分激励他们潜能的方法。
了解孩子特性及更充分激励他们潜能的方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发现孩子》读后感(一)《发现孩子》这本书是蒙台梭利教育观念的一个很好的介绍,它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
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我看完这本书后对之中的一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颇受感触。
文中说孩子的活动过程可用个曲线图来表示。
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在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
儿童之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
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
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
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曲线图又会再一次往上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玩的不想玩时又会跌倒平行线以下。
所以在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地;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
老师只有在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
现在的大班孩子对自主性游戏非常感兴趣,但往往一腔热情坚持不了多久就失去了兴致,当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不再感兴趣,就会跟同伴斗嘴或去逗弄坐在旁边的同伴,想着换一项活动,当他对每一项活动又失去兴趣时就会到处乱走,或者烦躁地来到老师身边,有的孩子还会独处不再参与活动。
如果老师也能以上述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仔细地观察、分析,不急于对孩子加以指导,强加给孩子一些规则,那么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一定能找到适合他活动的内容。
《发现孩子》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发现孩子》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发现孩子》读后感1儿童敏感期吸收的一切会持续到生命终止时,在其他阶段无法做到这一点。
幼年时期获得的感觉印象及习惯,一旦被忽略,以后永远都无法补救。
敏感的阶段为以后获得完美的品行打下了基础,而这些品质在年龄稍大些后就很难获得,或者说永远都得不到了。
儿童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开始学会区分差异并归类。
儿童具有一种使自己达到更高层次的倾向,喜欢享受更高层次的快乐。
天生就具有探索周围环境的倾向,观察周围的各种事物,倾听人类发出的各种声音。
正常的儿童会拒绝其他人提供的帮助,希望自己解决问题。
读和写是儿童在学校里遇到的第一个障碍,由于肌肉的感觉在一个人的儿童时代是最为发达的一种感觉,写字对于儿童来说十分容易。
阅读是将符号转化为可理解的意义,这种能力要到较晚才能获得。
在一个人的孩童时期,他的运动机制就已经确立了。
六七岁儿童的手已经失去了宝贵的运动敏感期,四岁的儿童在为确立各种走动机制进行着不可抗拒的、无意识的努力。
肌肉运动知觉记忆是幼儿最持久也是最容易建立的记忆。
四岁儿童的心理发育正好处于一个敏感期,正在经历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创造时期,到了5岁,敏感期开始消退,创造期就要结束。
四岁以上的儿童会对写字产生极大的兴趣,有的从3岁半就开始学习写字。
语言的发展开始于2—5岁这个感知觉极为发达的年龄,只有在这个年龄段,一个人才能获得独特的语音语调,在以后是无法获得的。
一个人在儿童时期的言语缺陷,到了成年以后就无法根除。
幼儿习惯把每一个新加入的物体都数成1。
一个人的教育需要通过自己自发的努力,在不理会他人干预的情况下得到完善。
事实上,干预一项已经完成的工作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它阻断了表达的内在驱动力。
由于身体的协调能力,儿童不需要很大的力量进行有节奏的跳跃,更需要的是完美的平衡感觉。
至少5岁的儿童才喜欢富有节奏感的运动。
只有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才能理解音符的价值。
儿童的任何活动都不能以随心所欲的方式表现出来。
《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3篇)
《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3篇)《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3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帮大家的《发现孩子》读后感(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近我阅读了《发现孩子》这本书后,对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书是蒙特梭利著作之一,此书揭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响、去学习、去集中精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
为此她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去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正如她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作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蒙特梭利在书中提到任何一项教育制度的推行,绝对必须先从建立一个能够保护孩子的环境做起。
孩子的生命始于成人,也终于成人,这就是生命的历程。
只有孩子生活领域中所经历的爱,才是人类生命道德的理想境地,是一种自我牺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爱。
有时候,我们会把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误认为是任性的表现,其实孩子一点也不任性,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罢了。
大人的行为极有可能给孩子原本具有的天赋带来负面。
蒙特梭利主张:“大人绝不应把孩子塑造成小大人”大人在帮助孩子做手脚运动时,明显是将大人的动作方式套用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个普遍的错误,应对他们的行为不加干预让孩子依照自己的禀性去工作、活动。
教育者的首要素任应是去观察孩子的人格,并对之予以尊重,当因为怕孩子吵闹而不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不尊重。
在成人的世界里,让大人觉得欢心舒适的事对孩子的也照着做准不会错。
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条原那么:应尽可能地把一切留给自然,才能为孩子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有利于其身体成长的方案。
唯有才能引导孩子的性格、智力与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展。
还要求我们教育者应该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去关注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所有奇迹。
《发现孩子》读后感(通用5篇)
《发现孩子》读后感《发现孩子》读后感(通用5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发现孩子》读后感(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发现孩子》读后感1《发现孩子》是我在这套书里看的第一本书,所以对书中提到的蒙台梭利的那些革命性的儿童教育理论格外深刻。
书中描述了孩子的各种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的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
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
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
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再想想我们所身处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环境,我们并没有提高一个好的环境来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
我们并没有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去制定相关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而是根据大人的意愿,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孩子的行为,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抱着不要输在起跑线的观点,从小就开始为孩子制定一个所谓培养成材的计划,他们想方设法安排孩子参加各种早教班或者各种兴趣学习班,提早给孩子进行语言、数学或其他能力的培训,而未考虑过他们的孩子在身体及心理上是否足够成熟去进入早教班,从未考虑过他们的孩子是否愿意或者有潜力参加那些兴趣学习班。
相反,这些行为更多的是出于他们的一厢情愿,或者是对他们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他们的孩子身上,而从未考虑到孩子的发展需要。
而在这样违反孩子身心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家长的这种行为甚至影响孩子日后智能和道德精神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孩子》心得体会
有幸阅读了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晶的《发现孩子》一书。
作为双重角色——教师、妈妈的我受益匪浅。
“孩子是一颗奇异的种子”,这是作者的观点。
确实,每个人的身上都隐藏着一颗伟大的种子,就像牡蛎里的小沙粒,终有一天会成为无价的珍珠。
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缅心地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潜质与特长,给他们创造充分的条件提供适宜的土壤。
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人、一个最好的“他自己”。
如我班有个叫王彦晗的小女孩,很有才气。
只是有些胆小、不自信,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读课文时,声音极小,说话就脸红。
为了让她有信心,根据她爱好音乐、会弹琴的特点,在一天上午,我对她说:“听说你爱好音乐、会弹琴,想让你担任咱们班的文娱委员。
”她腼腆地看着我,不表态。
我用充满信任的语气对她说:“孩子,我相信你一定能行,大胆地干吧。
”她点点头。
下午预备铃响后,第一次领歌,她声音虽然还是小脸红红的。
但她认真地去做了,而且手里还拿着一张提前写好的学过的歌名的纸,我借机表扬了她,并让同学们为她鼓掌。
从此她变得大胆自信多了。
到小学毕业时,已成了班里的领军人物:主持人、副班长、各门功课的参赛选手。
作者倡导对孩子要学会并“习惯倾听”。
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学习并牢记的,我们平时与孩子交谈时,往往是对孩子说教得多,听得少,只顾发表自己的想法或自以为是的道理.不顾孩子的感受,孩子想说的话没法说,长期下去。
老师或家长与孩子没法沟通。
不能走进孩子心里,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你说你的,我行我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因此,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做个耐心的听众,在倾听时,我们蹲下身子,甚至比孩子蹲得还低,用心地听,注意看他的眼睛,听他的语气.观察他的表情。
这样的倾听,就会产生良好的交流氛围,让孩子看到你信赖的目光,让孩子感到你对他的关心、热爱、信任。
这样的倾听,就成了一把钥匙,打开了老师或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灵之锁。
也有利于帮助孩子打造“自信长城”,使他们去努力、去创造,更加健康成长。
关注孩子的成长时,作者总结的“精神上的力量”,不仅仅指你会欣赏孩子,信任孩子,全心全意地支持孩子,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率先垂范,给予孩子最好的精神力量,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作为老师,因为你就是学生的一本教科书,你的形象始终给孩子提供着最贴近的教育,你每天的所作所为和精神情绪。
以及你的人格品质,这些都构成了一种丰厚的精神内容,会不知不党地成为无处不在的暗示教育,成为孩子的课本,孩子们时时刻刻在阅读着我们,当他们越是长大时,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参照能力就越强,所以孩子时
刻注视着我们,你是什么。
要比你说什么更有力量。
读了本书,我更加意识到: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孩子的成长是谁也无法代替的,我们要想办法激活孩子的内因,张扬其个性,促使其发展。
因为所有的教育资源中,孩子是第一位的。
在关注孩子的成长中。
要有形象可感的语盲,人格魅力的感化,教育情境的熏陶,心灵之间的交流、撞击和融洽,弹钢琴般的巧妙点拨,使孩子健康成长,使教育行之有效,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