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_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变迁_王雁琳

合集下载

解决职业培训需求与供给不平衡问题

解决职业培训需求与供给不平衡问题

解决职业培训需求与供给不平衡问题一、职业培训需求与供给不平衡问题的现状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存在着职业培训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需求多样化与供给单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各行各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然而,目前职业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大多依旧单一,无法满足广泛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1.2 地区差异导致供需失衡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显著。

但是,在职业培训领域,往往存在着某些地区过剩供给或者缺乏供给的情况。

这种地区之间的差异导致了职业培训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失衡。

1.3 职业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由于行业监管不到位、企业资质审核不严格等原因,目前职业培训市场上的培训机构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培训质量和效果,导致了供给方面的问题。

二、解决职业培训需求与供给不平衡问题的措施为解决职业培训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从政策层面到实践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2.1 完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政府应加大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政策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同时,注重地区差异,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政策,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2.2 拓宽职业培训渠道除了传统的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等机构外,可以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培训供给。

比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内部员工培训计划、鼓励互联网平台建设线上职业培训课程等,以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供给的广度和多样性。

2.3 加强培训机构监管与评估政府应加强对职业培训机构的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评估和认证机制。

只有通过严格审核和评估的机构才能获得合法运营资格。

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职业培训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2.4 推动技能认证制度改革技能认证是评价劳动者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评《职业教育改革深水探索职教热点难点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评《职业教育改革深水探索职教热点难点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评《职业教育改革深水探索:职教热点难点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结构调整日益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各领域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必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找准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创新理论指导,开拓实践探索。

由邢晖主编、学苑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改革深水探索:职教热点难点问题与对策》一书,全面把握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实证研究,在深度理论思考和综合实践梳理的基础上进行严谨细致的对策性分析,提出了具有实践操作性和理论前瞻性的思路和建议。

全书分为五编,共列25个篇目。

第一编《综合改革篇》包括6个篇目,综览4个国家级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省和9个改革试验区的试点情况,深入剖析职业教育统筹布局和制度创新等全局性问题;第二编《体系建设篇》包括7个篇目,着重研究中—高—本三级职业教育院校的定位困惑和衔接贯通等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难点,并梳理了集团化办学、地方高校转型及内涵发展等改革热点;第三编《干部师资篇》包括4个篇目,从职业院校干部和师资建设的角度,探究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完善“双师”和“国培”等长效机制以走出现实困境的策略;第四编《招生考试篇》包括3个篇目,剖析了高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等招生模式创新和办学条件、院校规模等现实难题,提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评价的系统思维方法等解决思路;第五编《校企合作篇》包括5个篇目,聚焦校企合作中政府角色定位、现代学徒制、民办高校发展等职教改革的着力点,研究“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提出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的职教改革动力、学校和企业双重主体的人才系统化培养等新思路。

“深水探索,贵在体制机制创新。

”全书以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视角,瞄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智能化、区域化、城市化、国际化等时代特征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的新动向,紧紧围绕“条件、规模、结构、质量、体系、模式”等要素,深入探讨机制的完善、体制的创新等职教改革的核心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展望杨院许晓芹连晓庆[摘要]产教融合政策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49—1977年)、产教结合(1978—2013年)、产教融合(2014年至今)三个时期,呈现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驱动产教融合政策演进、从单一主体走向多主体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三重逻辑。

基于此,未来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必须服务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多主体协同育人,必须不断拓展和丰富产教融合的形式。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演进;趋势展望[作者简介]杨院(1984- ),男,内蒙古临河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许晓芹(1995- ),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连晓庆(1986- ),女,河南安阳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职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天津300350)[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国际视域下我国应用型高校科研发展路径及其保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TJJXQN17-008)[中图分类号]G710 []A []1004-3985(2019)19-0026-06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6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脉络,审视其演进逻辑,进而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产教融合政策演变的历程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其演变的脉络可以分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49—1977年)、产教结合(1978—2013年)、产教融合(2014年至今)三个时期。

《中国教育改革40年:职业教育》札记

《中国教育改革40年:职业教育》札记

《中国教育改革40年:职业教育》阅读札记目录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2)1. 起步阶段 (3)1.1 背景介绍 (4)1.2 发展初期的主要特点 (5)2. 发展壮大阶段 (7)2.1 政策法规的推动 (8)2.2 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 (9)3. 新时代下的职业教育改革 (10)3.1 面临的新挑战 (12)3.2 改革与创新的主要方向 (13)二、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14)1. 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16)1.1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7)1.2 对社会就业的作用 (18)1.3 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19)2. 职业教育的现状 (21)2.1 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 (22)2.2 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效益 (23)3. 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25)3.1 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的矛盾 (26)3.2 职业教育质量与产业需求的匹配问题 (27)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领域和措施 (29)1. 教育教学改革 (30)1.1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优化 (31)1.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33)1.3 实践教学的加强 (34)2. 师资队伍建设 (35)2.1 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 (36)2.2 教师的培训与交流机制建设 (37)2.3 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 (39)3.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41)3.1 校企合作的模式与机制建设 (42)3.2 产业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43)3.3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45)四、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比较与借鉴 (46)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深刻而广泛的变革。

从最初的萌芽阶段到如今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家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开始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主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中初级技术工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职业教育也开始探索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发展路径,逐步形成了以初中后为重点、高中后和职业培训并存的格局。

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成长

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成长

|产教融合INTERGRATION 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成长文 / 康静■摘 要:随着“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与成长,专业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本文对技术技能人才供需不平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职业教育地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新格局等四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伴随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逐渐成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强经济韧性的重要主体,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截至目前,中央和地方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关注和支持主要体现在项目推动、融资支持、精准服务等方面,对专业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在“专精特新”企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技能人才缺口日益增大,阻碍了“专精特新”企业向前发展。

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成长,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尤为重要。

一、“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关系现状“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专精特新”企业在专业化能力稳步提升、社会影响力日益凸显的同时,存在着协同创新体系不完善、人才短缺、高端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其中制约“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人才资源的匮乏。

北京市颁布若干措施推动“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十四五”末,北京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

这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领军人才、研发人才等各方面的人才。

二、职业教育与“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原因分析为了解职业教育与“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笔者重点调研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财2023年10月下 | 73OCCUPATION|职业贸职业学院、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等多所职业院校,并对1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原因如下。

抓住时代机遇,力促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抓住时代机遇,力促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24EDUCATOR张伟罡:我个人认为,德育就如同在学生思想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头,让产生的一圈一圈涟漪漾动学生思维,触发学生思考,从而带动学生成长。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成立于1963年,直属于上海市教委,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托管。

学校设有加工制造、机电、钟表维修等专业,这些专业都涉及振荡、谐振等知识,所以我把学生思维与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形象类比为“思维谐振”。

在这个“思维谐振”的模型中,投入湖心的那颗石头就是融合了工匠精神内涵、专业培养目标、校园文化传统的“匠心文化·龙腾精神”,这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引领,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旨归。

依据教学环节与德育工作的紧密度,该模型自内向外可分为四个圈层。

第一个圈层是课堂教学。

这是德育的主阵地,有思想政治课程开宗明义的显性思政教育,也有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隐性思政教育。

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需要依托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创新。

学校思政课程重点打造“实践性教学”品牌,将“四史”学习、共产党人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课前演讲环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强化感悟。

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起步也较早,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学校于2021年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2022年获评市级示范中心。

同时,学校依托数字化转型,通过建设“平台+资源+服务”三位一体的学习服务平台,将传统的课堂式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解决了“看不到、进不去、成本高、危险大、评价难”的问题。

第二个圈层是校内实践体验。

秉承“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认知”的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积极组织专业实训、劳动教育、日常“9S”自主管理、社团活动、技能竞赛、文体展示、团学活动等校园实践体验活动,以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强化认知。

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在德智体美劳各领域均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个圈层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这是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彰显,也是学生技能培训、实现与企业有效对接的重要环节。

学校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合作,投资4200万元建成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组建了以大国工匠王曙群领衔的航天兼职师资队伍,将航天精神融入育人过程,以此探索为基础申报的教学成果奖获得上海市特等奖。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三大挑战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三大挑战

作者: 王雁林[1]
作者机构: [1]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版物刊名: 江苏教育
页码: 1-1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28期
主题词: 职业教育;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可持续增长;劳动力市场;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产业结构升级;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高素质的技能劳动力不足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

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这就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其面临的挑战。

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需要解决以下三大问题。

第一,专业和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重复设置率过高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这种现象在中职和高职普遍存在。

专业设置重复率过高很容易造成技能供给的单一化,使得重复设置的专业的技能供给过高,甚至超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其他一些专业则出现技能供给不足的现象。

此外,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存在问题。

中职学校往往只重视学生实操能力的培训以及未来就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偏重技能,忽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中职学校升格或从普通高校中分离出来的,从中职学校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课程体系等方面依然具有中职教育的痕迹,缺乏高等教育应有的特质;而从普通高校分离出来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不重视实践课程。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和挑战。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不仅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变革,也为新职业的涌现提供了机会。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与时俱进,与产业需求保持紧密对接。

二、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1. 课程设置的更新职业教育应根据当前产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设置。

例如,在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中,相应的培训课程应重点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 实践教学的加强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实时的职业实习机会和实训基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3. 跨学科知识的强化随着技术的交叉应用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也需要加强跨学科知识的培养。

例如,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学生除了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了解电子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适应产业多元化的需求。

三、职业教育的对接挑战1. 信息不对称产业需求的变化往往较为迅速,而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却相对滞后。

这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难以及时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 教育与产业的协同机制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需要建立良好的协同机制。

培训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形成产教融合的良好格局,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3. 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产业需求对接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能力提升,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产业洞察力,更好地指导学生适应产业需求。

四、职业教育的潜在机遇1. 就业机会的增加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第3期2021年5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3May2021[收稿日期]2021-02-17[作者简介]汤秋丽(1993-),女,湖北随州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赵英(1983-),男,山西昔阳人,博士,山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与高等教育管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汤秋丽,赵 英(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4)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起步探索、恢复调整、巩固发展、提升创新等四个阶段。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研究发现,影响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是权力管理模式、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文化观念。

政府理性选择、国际教育理念和社会市场需求使制度变迁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色彩。

制度变迁中主要包含微调式变迁、置换式变迁、转换式变迁和断裂式变迁。

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变迁中路径依赖的突破主要依赖于制度变迁的四种类型,从而实现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创新。

[关键词]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历史制度主义;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3-0091-07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1 03 01建国70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职教教师数量大幅增加,质量不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支撑和引领。

然而,目前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中仍存在着制度落实不到位、激励体制不完善、教师培训形式化等问题。

本文基于1949—2019年间职教教师教育的相关政策资料,利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从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和动力机制3个层面深刻剖析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总结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演变特征,以期能为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思路,为更好地推进职教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5)二、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6)2.1 理论基础 (7)2.1.1 现代化理论 (8)2.1.2 职业教育理论 (9)2.1.3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11)2.2 理论框架 (12)2.2.1 经济社会转型与职业教育发展 (13)2.2.2 全球化与职业教育国际化 (14)2.2.3 教育信息化与职业教育创新 (16)三、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17)3.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 (18)3.2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19)3.3 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20)3.4 职业教育制度不完善 (21)四、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23)4.1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 (24)4.1.1 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25)4.1.2 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26)4.2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28)4.2.1 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29)4.2.2 完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 (30)4.3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32)4.3.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3)4.3.2 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35)4.4 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36)4.4.1 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38)4.4.2 推进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 (39)五、结论与展望 (41)5.1 主要结论 (42)5.2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43)一、内容综述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南。

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职业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分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2024职业教育热点话题——“三教”改革

2024职业教育热点话题——“三教”改革

2024职业教育热点话题✅“三教”改革职业院校“三教”改革是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实施“三教”改革的基本共识,激发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三教”改革之中。

1.三教改革的理念2019年4月,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谢俐副司长撰文提出:“要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完善‘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引领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创新团队。

”这是职业教育领域首次出现“三教”改革的理念。

2.三教解决的问题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与产业、行业脱节,教材、教师、教法——“三教”无法与产业紧密对接,自发地适应产业的发展。

因此,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带动“三教”改革成为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深化亟待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优化改革环境;构筑校企合作共同体,明晰改革主线;彰显教师参与的主体价值,激发改革动力;校企联合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紧抓改革载体;打造理实互动课堂新生态,聚焦改革落地。

3.三教的核心思想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涉及教与学各环节的综合改革。

教师、教材、教法分别对应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核心问题。

抓住了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4.三教改革路径探索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而贯穿这项改革的主线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标是实现理实结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职业性、实用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在教师、教材和教法三者之间,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教法(或教学模式)是改革的路径,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去实现。

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供给和需求分析和动态预测

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供给和需求分析和动态预测

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供给和需求分析和动态预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供给和需求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供给和需求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和动态预测。

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供给和需求现状在当前经济发展下,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供给和需求呈现出一些特点。

首先,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供给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学习和培训的需求。

其次,职业培训的机构数量较少,且不够专业,无法为人们提供有效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很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存在差距,缺乏品牌效应和网络化的知名度,难以满足广大人群的需要。

二、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供给和需求分析1. 教育和职业培训市场需求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们需求高质量、多元化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服务,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学习需求增长迅速。

另一方面,不同年龄、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的人们对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例如,一些服务性行业的从业者更需要学习沟通技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教育和职业培训市场供给分析从供给方面来看,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供给应该是以提供全面、系统、专业的服务为目标。

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机构在课程设置、教学质量、专业师资等方面存在着各种不足。

因此,提高机构的品牌和知名度是应该重视的问题。

此外,还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教育市场的整体水平。

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动态预测1. 教育领域动态预测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供给和需求将继续增长。

同时,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发展品质和效益,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诸如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建设、运用先进技术等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2. 职业培训领域动态预测在未来,职业培训将继续深化与产业的融合,为产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服务。

制度变迁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变革的历史逻辑与动力机制

制度变迁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变革的历史逻辑与动力机制

制度变迁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变革的历史逻辑与动力机制作者:张淼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25期摘要基于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构建我国职业教育变革分析框架,对我国职业教育变革历史进程分析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变革的历史逻辑是:工业化发展水平及产业发展需求是根本动力,主体信念变迁是先行条件,对非正式约束的重构是突破口,當前迫切需要探索“求诸己”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变革之路。

建议通过多主体参与的职业教育价值讨论来改变主体信念,以产教融合为契机建立政府、产业与职业院校的三维立体信息沟通机制,构建多样性、竞争性激励制度激活各层面职业教育主体创新行动等策略来优化我国职业教育变革动力机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变革;历史逻辑;动力机制;制度变迁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25-0061-08作者简介张淼(1979- ),女,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职业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沈阳,110034)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变革动力模型与机制研究”(DJA160267),主持人:张淼伴随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际制造业竞争加剧,我国技术技能人才质量与规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若干重大政策,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新一轮变革的关键期。

但是如何推动实践主体切实参与变革,破除改而不革的积弊,如何构建一整套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及规律的变革策略,成为亟需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创立的制度变迁理论超越经济领域,探讨了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使其兼具社会科学的性质[1],该理论认为“只有在历史关系的语境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渐进性变迁”[2]。

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演化方式,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如果说我国职业教育变革是一个渐进性变迁过程的话①,那么要想真正理解我国职业教育变革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对我国职业教育变迁的历史进程及制度变革进行系统梳理。

职业教育向“需求驱动”的十个转变

职业教育向“需求驱动”的十个转变

职业教育向“需求驱动”的十个转变
杨黎明
【期刊名称】《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需求驱动”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既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对于传统的以我为主的职业教育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这是一场“破釜沉舟”的变革。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面对职业教育的激烈竞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职业院校必须主动进行改革。

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杨黎明
【作者单位】福州市机电职业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7
【相关文献】
1.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要做到十个转变--在2003年陕西省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服务工作会上的讲话(节选) [J], 薛耀瑄
2.实现职业教育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变 [J], 杨黎明
3.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当实现的十个转变 [J], 杨进
4.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理念从“供给驱动”逐步向“需求驱动”
转变 [J], 杨黎明
5.职业教育向“需求驱动”的十个转变 [J], 杨黎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职教育服务于企业的新职能——专业培训

高职教育服务于企业的新职能——专业培训

高职教育服务于企业的新职能——专业培训李鹏雁【摘要】高职院校开展面向企业与社会的培训已成为我国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接轨的最佳方式.本文着重探讨了高职ESP教学如何更好地适应于企业、贴近于企业和服务于企业.【期刊名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6)009【总页数】2页(P46-47)【关键词】高职教育;服务企业;专业教学;专业培训【作者】李鹏雁【作者单位】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吉林,长春,1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8.5《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指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

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

”在新时期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都具有两大职能: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

学历教育侧重在校学生,而企业培训是把教学触角延伸至企业。

拓展企业培训,扩大企业培训的力度,是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品牌、档次和信誉的最佳方式和绝佳机遇。

企业培训是指企业或针对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工作绩效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它的目标在于使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

依照企业员工的不同层次、岗位、规模、行业来开展企业培训,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是推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良机。

因而,企业培训应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具体性,能解决企业的实际与实质问题。

(一)开展企业培训的理念高职院校为企业开展培训的首要目标,是直接为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使培训的员工成为“企业的职业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与经济2013年第4期从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变迁王雁琳(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36)摘要:在以政府规划为基础的供给驱动模式下,政府和教育培训机构更多地关注供给问题,却很少考虑市场是否“需要”,造成技能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培训进入需求驱动时代,关注促使技能供给和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相一致,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供给驱动;需求驱动;低技能均衡;责任分担中图分类号:F 08;G 4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870(2013)04-0042-05收稿日期:2013-04-18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我国‘技工荒’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CGL067);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M510083)作者简介:王雁琳,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技能劳动力,满足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有两种模式:供给驱动模式和需求驱动模式。

这两种模式实际上反映了对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和作用的不同价值取向。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逐步确立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还没有摆脱供给驱动的职业教育模式。

[1]一、供给驱动模式:教育和培训的扩张在产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市场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较少,甚至还存在“技术排斥技能”的现象。

因此在19世纪以前,各国政府都不重视职业教育。

企业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往往通过传统的学徒培训来满足,这也是个人进入技能性工作岗位的必要条件。

这种非正式的学徒培训制,由行会或企业依靠传统和习惯进行管理,政府并没有发挥主要作用。

到了19世纪初,许多国家认识到仅仅依靠在职学习无法满足产业化的需要,政府开始设立一些职业学校应对技能需求的迅速增长。

尤其是二战以后,各国都加快了产业化的步伐,创造了大量技术性工作岗位,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

分散的、效率低下的学徒培训显然无法满足这种急剧增长的技能需求,这促使各国纷纷建立和完善正规的职业教育体系。

人力资本理论也使各国政府相信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加速经济增长。

在这样情况下,依靠政府的力量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成为必然的趋势。

从60年代起,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教育和培训改革过程采取了以人力规划为基础的供给驱动模式。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的观点,经济发展和相应的人力需求都是可以“预测”和“规划”的,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满足这种“预期”的人力需求。

这也成为供给驱动模式的基本思路:根据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人才预测”,根据所预测的结果制订出“人力发展规划”,然后要求职业教育机构按“人力规划”提前培训人才,以形成一定数量的“人力储备”;职业教育则通过这种主动的“人力供应”来促进经济发展。

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根据未来人力需求的预测对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做出规划以确保技能供给和需求相协调。

在工业化时代,严格的社会分工和有限的职业流动为这种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必然性。

因此,政府应该并且能够准确地评估未来的技能需求的规模、类型和水平,处于政府管理之下的公共教育和培训机构根据预测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计划并确定招生人数。

当然,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差异的。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规划是指令性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往往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拨款)间接地发挥指导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看,目前我国教育制度也具有明显的供给驱动模式的特征。

供给驱动模式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教育培训模式,政府根据对未来技能需求的数量、种类和层次进行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培养计划,然后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或影响技能的供给。

这种模式有利于政府对教育和培训的管理和控制,而且公共经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私人技能投资不足。

此外,克里斯·爱德华认为,“供给驱动模式可以发挥培训的规模效益,并通过技能需求的预测明确培训的方向。

”[2]不过,这种模式可能造成技能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在供给驱动的模式下,政府和教育培训机构更多地关注供给问题,却很少考虑市场是否“需要”。

尤其是培训机构往往并不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因为它们认为自己的责任是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而不是帮助他们就业,而且战后的经济繁荣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做的是根据政府的规划培养劳动力而不是对需求的变化作出灵活的反应。

”[3]因此,供给驱动模式的主要问题是刚性的规划和管理与动态的市场需求之间的错位。

政府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技能供给和需求的匹配程度。

此外,客观存在的“政府失灵”现象也制约了这种人力预测和规划的可行性。

实际上,福斯特早在60年代就对这种供给驱动的人力规划模式提出了异议。

首先,市场的动态性使“人力预测”的准确性很值得怀疑;其次,根据这种假设的人力需求所建立的“大规模人力培训计划”往往脱离实际的就业状况,一旦经济增长不足以消化和吸收“人力规划”所提供的劳动力,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力和物力浪费,而且会加重失业问题。

因此,技能供给只能是对技能需求的被动反映,而不可能面向未来的尚未存在的技能需求。

他认为,经济发展的技能需求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反映出来的,职业教育只能根据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的技能需要尽快培养出劳动力。

因此,福斯特在否定以“供应”为目标的“人力规划”的同时,也否定了“人力储备说”。

不过,在60年代,他的观点并没有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其主要原因除了对技能劳动力的数量需求之外,还表现在从战后到60年代末,资本主义生产还是以福特主义经济模式为主,这不仅创造出一种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而且也带来了产品及大众消费方式的标准化,以学校为主体的供给驱动模式的标准化、规模化恰恰可以适应这种需要。

二、需求驱动模式———没有需要就没有培训7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使仅仅关注培训供给的时代走到了尽头,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处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并存的困境中。

在这种情况下,培训供给进入一个“瓶颈”,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不过政府和培训机构都相信“失业是由于缺乏培训”,“它们从来不认为帮助学生就业是自己的责任。

它们所要做的是为更多的人提供培训。

”[4]许多发达国家将提供培训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培训创造就业”的观点左右了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

从70年代到90年代初,英国保守党政府试图用各种各样的培训计划来解决失业问题。

不过,这种就业导向的培训政策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来扩大培训规模以缓解失业问题的,无法真正满足企业的技能需求。

由于失业培训和市场需求错位,许多人在培训结束以后仍然处于非自愿的失业状态。

由于职业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缺乏关注,青年人“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非常普遍。

人们开始反思供给驱动模式的有效性。

80年代后期,需求驱动模式应运而生。

简而言之,这种模式的基本思想是“没有需求就没有培训。

”换句话说,政府和培训机构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相应的培训,保证技能供求的协调。

需求驱动模式的始作俑者是世界银行。

从60年代以来,在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公共培训制度,并且也提供了相应的职前培训计划。

然而世界银行发现,培训措施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受训者在培训结束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许多国家难以提供充足的经费,这导致培训质量低下,制约了培训的效果。

世界银行开始考虑调整贷款政策以提高培训的效果,并指出“教育和培训作为公共服务由公共机构作为垄断性的提供者来提供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

”[5]面对日益恶化的失业问题,各国政府面临的问题不再是“供给不足”,而是“如何供给”。

1991年,世界银行发表了《20世纪末的培训政策》,发起了“需求驱动运动”。

在该报告中,世界银行认为,“以需求为动力的职业教育能满足市场需要,而以供应为其目标的职业教育则较少成效。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论在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都具有不确定性。

(2)人力需求预测模式认为一定的经济或产出增长目标需要相应的技能投入。

事实上,企业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价格是很敏感的,很可能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技能需求。

(3)人力需求预测的假设是一定的工作需要相应的类型和层次的劳动力。

事实并非如此,不同技能水平和结构的劳动力很可能从事同样的工作。

(4)人力规划强调依靠公共培训应该满足预期的技能短缺,而不考虑成本和其他的技能供给的途径(比如私人培训机构)。

相比之下,“与以公共培训机构为主的供给驱动模式相比,依靠私人培训机构的需求驱动培训模式的效果更好。

”[6]与此同时,国际劳工组织(ILO)也在相关文件中指出各国应该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

许多学者也从理论上对“需求预测”和“人力规划”进行了批判。

克罗斯等人认为“教育和培训政策的关键问题是使技能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保持一致。

”[7]“需求”逐渐成为此后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驱动力。

三、技能的供给和需求———均衡还是失衡根据经济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使社会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劳动力作为生产资源的一部分,同样符合这个结论。

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供给等于需求,即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而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或小于需求,都会造成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即出现劳动力过量或短缺的情况。

这种市场供求的非均衡状态将导致劳动力相对工资率的变化,从而促使劳动力供求恢复均衡状态。

不过,由于劳动力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供给相应变动,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常常处于非均衡的状态。

因此,技能短缺是技能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变动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不过在自由市场中,劳动力的短缺还是过剩都是暂时的,从长期来看,在价格机制的调节下,劳动力的供求将逐渐走向对等。

然而,在实际的劳动力市场中,影响技能供求关系的因素是复杂的。

技能的供给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和培训。

教育和培训应该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是消费。

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有两种方式:一是正规和非正规的学校教育;二是“干中学”。

如果说教育投资对技能形成主要是一种间接影响,为技能形成提供基础,那么正规的在职培训和“干中学”则往往是直接形成技能的主要途径。

正规的学校本位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实现技能培训的规模效益,降低培训成本;另一方面,课程和教学的标准化有利于技能认证。

不过这种供给模式也存在缺陷,其最令人诟病的问题就是过于僵化,培训计划与市场需求脱节。

而企业培训也存在局限性,企业的短期主义倾向使企业培训很容易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

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企业有能力也更愿意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培训规模将趋于增加,而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企业则会削减培训经费,培训减少的趋势特别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