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化学组成

合集下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这个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它包括DNA和RNA两种主要类型,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一、核酸的结构核酸是由磷酸、核糖和四种不同的碱基组成。

这四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

它们通过特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DNA或RNA。

DNA,也被称为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它是由两条相互旋转的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其中碱基通过氢键以特定的配对方式连接,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

这种配对方式保证了DNA 的稳定性和遗传信息的正确复制。

RNA,也被称为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息传递者和调节者。

它通常是由单链结构组成,也可以是双链结构。

与DNA不同,RNA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对简单,通常是A与U配对,G与C配对。

二、核酸的功能1、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负责储存和传递生物的遗传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DNA的复制传递给下一代,并指导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2、基因表达的调控:RNA在基因表达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它可以通过碱基配对原则识别并携带DNA中的遗传信息,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蛋白质合成的地方。

同时,一些RNA还可以作为调节分子,影响基因的表达。

3、蛋白质合成:RNA不仅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还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RNA将DNA中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

4、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某些RNA分子可以作为分子开关,调控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

这些RNA可以结合并调控蛋白质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5、免疫反应的调节:某些RNA分子还可以作为免疫反应的调节剂。

它们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影响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总结起来,核酸是生物体中至关重要的分子,其结构和功能共同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从DNA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RNA的信息载体作用,再到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的调控,核酸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核酸化学

核酸化学

2.DNA双螺旋特征
(1)主链:两条平行的多核 苷酸链,以相反的方向,(即 一条由3΄向5΄,另一条由5΄向 3΄),围绕着同一个(想象的) 中心轴,以右手旋转方式构成 一个双螺旋形状。疏水的碱基 位于螺旋的内侧,亲水的磷酸 基和脱氧核糖以磷酸二酯键相 连成的骨架位于外侧。糖环平 面与中心轴平行,碱基平面与 中心轴相垂直。
• DNA三股螺旋结构常出现在 DNA复制、转录、重组的起始位 点或调节位点,如启动子区。 第三股链的存在可能使一些调控 蛋白或RNA聚合酶等难以与该区 段结合,从而阻遏有关遗传信息 的表达。
(3)四股螺旋DNA
•形成条件--串联重复的鸟苷酸 •基本结构单元--鸟嘌呤四联体 •碱基之间靠 Hoogsteen 键连接 •已有实验结果表明--真核细胞端 粒中存在四链结构
第4章 核酸化学
生物大分子
生物大分子是指生命体 内一些组织结构复杂的高分 子,它们是生命活动的主要 物质基础,因而被称为生命 物质。主要类型有蛋白质、 核酸、多糖、脂类。 生物大分子大多数是由 简单的组成结构聚合而成的,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核酸的组成单位是核苷 酸……
第1节 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化学组成
DNA超螺旋的形成
DNA正常的双螺旋结构 处于能量最低状态,双 螺旋中没有张力而处于 松弛状态。如果这种正 常双螺旋额外增加或减 少螺旋圈数,就会使双 螺旋内的原子偏离正常 的位置而产生张力,这 样正常的双螺旋就发生 扭曲而形成超螺旋。超 螺旋总是向着抵消初级 螺旋改变的方向发展。
大多数原核生物 : 1)共价封闭的环状 双螺旋分子 2)超螺旋结构:双 螺旋基础上的螺旋化
Erwin Chargaff (1905-1995)
(二)DNA的一级结构 由4种脱氧核苷酸 dAMP 、 dGMP 、 dCMP 、 dTMP 按 照 一定的排列顺序通 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而成的没有分支的 多核苷酸链。

第5章核酸的化学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5章核酸的化学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DNA和RNA分子中,主要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等, 个别核酸分中还含有微量的S。磷在各种核酸中的含量比较接 近和恒定,DNA的平均含磷量为9.9%,RNA的平均含磷量为 9.4%。因此,只要测出生物样品中核酸的含磷量,就可以计算 出该样品的核酸含量,这是定磷法的理论基础。
食品生物化学
二、核酸的水解产物
3.次黄嘌呤衍生物——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在肌肉组织中,腺嘌呤核苷酸循环过程中由AMP脱氨形成 次黄嘌呤核苷酸。
次黄嘌呤核苷酸在生物体内是合成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 核苷酸的关键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的功能。另外,它还 是一种很好的助鲜剂,有肉鲜味,与味精以不同比例混合制成 具有特殊风味的强力味精(见第九章第二节鲜味)。
2.腺苷衍生物——环腺苷酸(cAMP)
cAMP是由ATP经腺苷酸环化酶催化而成的。
食品生物化学
图5-7 环腺苷酸(cAMP)
食品生物化学
cAMP广泛存在于一切细胞中,浓度很低。它们的主要作 用不是作为能量的供体,而是在生物体内参与细胞内多种调节 功能,如它可调节细胞内催化糖和脂肪反应的一系列酶的活性, 也可以调节蛋白激酶的活性。一般把激素称为第一信使,而称 cAMP为“第二信使”。
核酸是一种聚合物,它的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
核酸
核苷酸
磷酸
核苷
碱基
戊糖
(嘌呤碱和嘧Ch啶em碱Pa)st(e核r 糖或脱氧核糖)
图5-1 核酸的水解产物
食品生物化学
三、核酸水解产物的化学结构
1.戊糖
DNA和RNA的主要区别是所含戊糖不同,DNA分子中的戊 糖是β-D-2-脱氧核糖,而RNA分子中的戊糖是β-D-核糖 。
碱基 Ade Gua Cyt Ura

0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标注重点的一定要记,其他的也要看)

0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标注重点的一定要记,其他的也要看)

DNA含G,C多则Tm值高,反之则低。
二、【DNA复性】(重点)

定义 DNA变性后,在去除变性因素后 如条件适宜,DNA恢复双螺旋结构。 DNA热变性后,在适宜条件下的复性过程 叫退火。



三、分子杂交原理
【分子杂交】:异源单链DNA或DNA与RNA 之间经退火形成的杂代双链。(重点)


分类:(重点)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tRNA
rRNA HnRNA
转运氨基酸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成熟mRNA的前体
一、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

mRNA : 是不稳定的 RNA ,含量最小, 占细胞内 RNA的2.5%,是合成蛋白质的 模板。 mRNA的前体为HnRNA。
DNA变性
2、DNA热变性与增色效应

变性后的核酸因碱基暴露,对260nm波长的光 吸收增强,称为【增色效应】。(重点)
பைடு நூலகம்

当核苷酸摩尔数相同时 A260 :单核苷酸>单链 DNA>双链 DNA,这种 关系叫【减色效应】。(重点)
加热(80—100OC几分钟)使DNA变性,称热 变性。

【 解 链 温 度 】 ( Tm ) : 通 常 把 50 %DNA 变性时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融 解温度)。(重点) DNA变性,紫外吸收增高;当紫外吸收 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叫Tm.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化学组成


2.核酸的一级结构
3.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重点) 4.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5.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分类
DNA
RNA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物大分子之一,其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核酸主要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它们在细胞中扮演着信息传递、遗传、调控等方面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一、核酸的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长链分子。

核苷酸由一个含氮碱基、糖分子和磷酸组成。

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链状结构,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被称为链的磷酸骨架。

在DNA中,糖分子是脱氧核糖(deoxyribose),而在RNA中则是核糖(ribose)。

碱基分为嘌呤(鸟嘌呤和胸腺嘧啶)和嘧啶(腺嘌呤、鸟嘌呤和尿嘧啶)两类。

在DNA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以氢键的方式通过碱基配对相互结合,形成双螺旋结构。

而在RNA中,核糖和碱基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二、核酸的功能1.存储遗传信息: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主要分子。

通过DNA的序列编码了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合成信息。

每一个DNA分子都包含了生物体所有的遗传信息,它能够准确地复制自身,并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实现后代群体的生存和繁殖。

2.转录和翻译:DNA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作用被转录成一种中间产物RNA,即RNA的合成过程。

在细胞质中,RNA通过读取DNA上的密码信息并翻译成蛋白质序列,从而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这个过程被称为翻译。

3.转运和储存能量:核酸还能承担转运和储存能量的功能。

例如,三磷酸腺苷(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能量转移分子,在胞吞、细胞呼吸等细胞代谢过程中转运和释放能量。

4. 催化作用:部分RNA分子具有催化作用,被称为酶RNA (ribozyme)。

酶RNA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例如:RNA酶能够剪切RNA链,还能参与核酸的合成和修复等生物化学过程。

5.调控基因表达:除了DNA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外,核酸还能调控基因表达过程。

RNA在细胞内扮演着信使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等不同角色,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例如:转录因子通过与一些基因的调控区域结合,将DNA转录为RNA,进而调控该基因的表达。

生物化学第三章核酸

生物化学第三章核酸

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NA
• DNA和RNA的区别
不同点 戊糖 碱基 二级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 种类 RNA 核糖 G C A U 单链 忠实性较低 多 (mRNA,rRNA, tRNA 等) DNA 脱氧核糖 G C A T 双链 忠实性高 少

碱基互补配对: 腺嘌呤/胸腺嘧啶(A-T)
4.双螺旋表面存在大沟和小沟
小沟
大沟
(二) DNA二级结构的多样性
• 三种DNA构型的比较
螺距 旋向 (nm) 每圈碱 基数 螺旋直径 (nm) 骨架 走行
存在条件
A型 右手 B型 右手
2.3 3.54
11 10.5
2.5 2.4
平滑 平滑
体外脱水 生理条件
(二)碱基
碱基(base)是含氮的杂环化合物。
腺嘌呤
嘌呤 碱基 嘧啶 鸟嘌呤 存在于DNA和RNA中
胞嘧啶
尿嘧啶 胸腺嘧啶 仅存在于RNA中 仅存在于DNA中
NH2
嘌呤(purine,Pu)
N 7 8 9 NH
N
N
NH
5 4
6 3 N
1N 2
腺嘌呤(adenine, A)
O N
N
NH
NH
鸟嘌呤(guanine, G)
(二) 原核生物DNA的环状超螺旋结构
原核生物DNA多为环状,以负超螺旋的形 式存在,平均每200碱基就有一个超螺旋形成。
DNA超螺旋结构的电镜图象
(三) DNA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组装
真核生物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基本单位是核小体
DNA染色质呈现出的串珠样结构。 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nucleosome)。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目录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
1. 元素组成 C、H、O、N、P(9~10%)
2. 分子组成
碱基(base):嘌呤碱,嘧啶碱
核苷
核苷酸
戊糖(ribose):核糖,脱氧核糖
磷酸(phosphate)
目录
碱基
N 7
8 9 NH
5 6 1N
43 2 N
嘌呤(purine)
NH2 N
N
NH
N
腺嘌呤(adenine, A)
"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information transfer in living material"
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James Dewey Watson
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
(二)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Watson, Crick, 1953)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 向相反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 两链以”脱氧核糖-磷酸” 为 骨架,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 公共轴盘。螺旋直径为2nm, 形成 大沟 (major groove) 及小 沟(minor groove)相间。
60S
4718个核苷酸 160个核苷酸 120个核苷酸
占总重量的35%
三种RNA内容小结
mRNA
tRNA
结 单链
局部双链
构 5'—m7GpppNm、 三叶草形、倒L形
NNHHN22H2
N
NNN

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的化学组成
NH2
O
H3C
NH
N
NH
N 1
6
N H O
N H
O
N H
O
2,4-二氧嘧啶
2-氧-4-氨基嘧啶
5-甲基-2,4-二氧嘧啶
U
C
T
组成核酸的稀有碱基

核酸中除了5类基本的碱基外,还有一些含量甚 少的碱基,称为稀有碱基。
O
N N N N O N N
NH2
—CH3
I
m5C
DHU
碱基的结构特征
碱基都具有芳香环的结构特征。嘌呤环和嘧啶 环均呈平面或接近于平面的结构。 碱基的芳香环与环外基团可以发生酮式—烯醇 式或胺式—亚胺式互变异构。
DNA
D-2-脱氧核糖
A
NH2 N
鸟嘌呤
嘌呤
6
1N 2 5
guanine
7 N
O
N 3
4
N 9
8
N
N NH
N H
N
N H
N
NH2
A
G
1.组成核酸的碱基 尿嘧啶 uracil
O
嘧啶
4 3N 2 5
胞嘧啶 胸腺嘧啶 cytosine thymine
O
O
C2’-endo(2E) C5’ 4’ 3’ O 2’ 1’ N C5’ 4’
N O 3’ C3’-exo(E3) 2’ 1’
C2’-exo(E2)
(2)扭转式 糖环的C2’和C3’都偏离平面而且偏离方向相反称 为扭转式折叠(Twist,简写为T )。如C2’-endo C3’-exo(23T), C2’-exo-C3’- endo(3T2) 。上述几种构 象可分别以侧视简图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C
-
+ H+
NH 2 + H+
二、戊糖与核苷
戊糖结构:
5 5
CH2OH O
4
OH H
2 1
CH2OH O
4
OH H
2 1
H
H
3
H
3
H
H
H
OH
OH
OH
H
β -D-核糖 -D-ribose (β ) (构成 RNA)
β -D-2-脱氧核糖 (β -D-2-deoxyribose ) (构成 DNA )
NAD+、NADP+、CoASH、 O FAD等都含有AMP
HO P O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可在核酸酶的作用下水解。
磷酸 核酸 核苷酸 核苷 碱基 戊糖
一、碱基 (base)
鸟嘌呤(G) 两种核酸均有 碱基 胞嘧啶(C) 嘧啶 尿嘧啶(U) —RNA有 胸腺嘧啶(T)—DNA有 嘌呤 腺嘌呤(A)
每种核酸的主要碱基都有四种。
碱基结构:
NH 2 N1
2 6 5 7
O O
O O
O O
O O
O HO P HO O P O CH CH P O O CH O P O P 2 2 2
O
-
H H H H H OH OH ADP AMP ATP
• 环化核苷酸: cAMP、cGMP
NH 2 N N CH2 H H O cAMP O H H OH N N
• 含核苷酸的生物活性物质:
核酸
(nucleic acid)
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 的生物大分子,起携带和传递遗
传信息的作用。
核酸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脱氧核糖核酸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90%以上分布于细胞核,其余分布于线 粒体内。 储存和携带遗传信息。 核糖核酸 (ribonucleic acid, RNA): 分布于胞核、胞浆中。 参与遗传信息的表达。
核苷(ribonucleoside)
嘌呤碱N-9或嘧 啶碱N-1与核糖或脱 氧核糖C-1′通过糖 苷键相连形成核苷 或脱氧核苷。
H
OH
NH 2 N NO CH2OH O H
N
NH 2 N
9 1 N N
1' H H 2' 2' H OH
糖苷键 糖苷键
胞嘧啶脱氧核苷 腺嘌呤核苷
三、核苷酸(nucleotide)
O
尿嘧啶 (uracil, U)
N H
O
胸腺嘧啶 (thymine, T)
N H
五种碱基上的酮基或氨基,均位于杂环上氮
原子的邻位。因此都能形成酮式-烯醇式或氨基亚氨基的互变异构。这两种异构体的平衡关系受 介质酸碱环境的影响。
O C HN 酮式 NH 2+ HN 亚氨式
+
OH C N 烯醇式 NH 2 HN 氨式 N N
核苷(或脱氧核苷)与磷酸通过酯键
结合构成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
NH 2
酯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
N N O
N 9 N
糖苷键
HO P O CH2 O
-
H
H OH
1' H H 2' OH
腺苷酸
体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 多磷酸核苷酸: NMP、NDP、NTP
NH 2 NH2 2 NH N N N
O
-
N N N N N N O O O H H H H H OH OH OH N N
N
8
N
N
3 4
9
N
嘌呤 (purine, Pu) HN H2N
N H
O
N N H 腺嘌呤 (adenine, A) N
N
鸟嘌呤 (guanine, G)
N H
NH2 N 4 5 3 2 1 6 N N
O
嘧啶 (pyrimidine, Py)
O HN
N H O
胞嘧啶 (cytosine, C)
HN
C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