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案例

合集下载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片段分析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片段分析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片段分析圆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几何形体,许多重要的关系和公式都是以圆为基础的。

因此,学习圆的周长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本文旨在分析一段教学案例片段,该片段涉及圆的周长的教学,以便更好地为大家提供学习帮助。

教学案例一:以圆推广周长公式在本案例中,教师将绘制一个圆,并将其半径分别标记为r1和r2,然后将r1,r2相加,得出等式:2r=r1+r2,最后得出圆的周长的公式:2πr=2π(r1+r2)。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用该公式来计算圆的周长。

这段案例片段的教学方法有其独特之处,教师通过这样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周长公式。

先绘制圆,并标记出其半径,然后由此推导出周长公式,有效地运用了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案例二:以实物演示圆的周长在本案例中,教师将准备一个环形的实物,比如圆形的桌子,课桌,床等,让学生用绳子将它缠绕一周,测量出其周长,以此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周长的概念。

本条教学案例以实物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涉及到更多的直观感受。

它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圆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关于周长的计算。

教学案例三:使用几何软件来表示圆的周长在本案例中,教师首先将在几何软件中绘制出一个圆,然后将圆的半径设置为r1和r2,再使用软件计算出圆的周长,并将结果显示出来,让学生第一时间接触到周长计算的结果,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段案例则主要借助几何软件工具,运用现代科技来引导学生学习圆的周长。

它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的接触到圆的周长概念,在节约时间的同时提高效率,使得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圆的周长的概念。

总体来说,以上三个案例中的教学方法都是较为适用的,在帮助学生学习圆的周长的同时,提出了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使用上面提到的三种教学方法,学习圆的周长,让教师们更加合理地计划课堂活动,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为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圆的周长公式应用

圆的周长公式应用

圆的周长公式应用1.圆形跑道假设有一个圆形跑道,外圈的半径为100米,内圈的半径为80米,我们可以根据周长公式计算出外圈的周长为2πr=2π*100≈628.32米,内圈的周长为2πr=2π*80≈502.65米。

这样,我们可以算出跑道的总长度为628.32米-502.65米=125.67米。

这个总长度即为整个圆形跑道的周长。

2.线圈长度在电路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线圈的长度。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计算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形线圈的长度。

我们可以将半径r代入周长公式中,得到周长为2πr=2π*5≈31.42厘米。

这个长度即为线圈的长度。

3.圆周速度在物理学中,圆周速度是指物体绕圆周运动的速度。

如果一个物体以恒定的速度绕圆周运动,我们可以使用圆的周长公式来计算其圆周速度。

假设一个物体在半径为2米的圆周上以5米/秒的速度运动,我们可以使用周长公式计算其圆周速度。

圆的周长为2πr=2π*2≈12.57米,因此物体的圆周速度为12.57米/周期。

如果给定速度为5米/秒,我们可以通过将速度除以圆周速度来计算出物体绕圆周运动的周期。

5米/秒÷12.57米/周期≈0.398周期/秒。

4.圆形管道在工程领域中,有时候我们需要计算圆形管道的长度。

假设有一个半径为50厘米的圆形管道,我们可以使用周长公式计算其长度。

周长为2πr=2π*50≈314.16厘米,因此管道的长度为314.16厘米。

5.圆周压力通过上述的应用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圆的周长公式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无论是计算跑道长度、线圈长度,还是计算圆周速度、圆形管道的长度,都需要用到圆的周长公式。

圆的周长公式是数学与工程的重要基础,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对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12篇)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12篇)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12篇)《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

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教学策略: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

教学程序:一、激活目标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二、活动建构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

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

“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七三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三、解释应用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0.4米,后轮直径1.6米。

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四、反馈测评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五、课堂小结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使学生对圆的周长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研究主题,如“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等。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鼓励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解决问题。
3.组织小组汇报,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2.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周长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圆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有什么关系?”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思与评价
1.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优点和不足。
2.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如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问题。
2.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周长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发现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圆的周长案例(1)

圆的周长案例(1)

《圆的周长》案例盂县逸夫实验小学田喜凤片段: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测量圆的周长师: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自己的方法来测量出你们手中的那两个圆的周长,再把你测出的周长填在相应的表格中,要用厘米作单位。

(学生活动并汇报:大约有两种方法,绳测法和滚测法,在用滚测法时师要及时提问:你怎么知道圆在尺子上滚动了一圈?)其中教师要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2、通过猜想、验证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大家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会与那些因素有关?(生汇报)师:到底圆的周长与直径间有没有同学们所猜想的倍数关系,我们继续我们的实验来进行验证。

师:周长是直径的几倍?正好是3倍吗?假如现在有一个圆很大,它的直径可能不仅仅有几厘米,可能会是几米或者更大,它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可能是多少?假如很小呢?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都是3倍多一点呢?(课件演示)2、通过了解历史再次感知。

(1)师:刚才我们通过测量、计算、电脑演示知道:一个圆无论大小它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都是3倍多一点,那多一点到底是多多少呢?这在数学史上可是一个难题,无数的数学家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是最值得骄傲的,早在2000多年前,有一部数学著作叫《周髀算经》,当中就有一句话叫“周三径一”,周指的是什么?径呢?说明周长是直径的几倍?(2)介绍祖冲之,引出圆周率,从而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反思:1、问题设计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节课我以问题导学,引导学生不断寻求策略,不断解决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在测量圆的周长时我打破了教材的做法,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与充足的思考时间,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了“绳测法”、“滚测法”两种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并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化曲为直”,这样学生不单单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数学方法。

2、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在本课教学中小组成员间互相协调,互相启发,人人动手参与,或用滚测法或用绳测法探索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间的关系,学生借助操作过程来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表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表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表
圆的周长是圆的边界线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等于圆的直径乘以π(派)。

圆的直径是穿过圆心的线段的长度,也就是圆的直径是圆的半径的两倍,可以用d表示。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为:C=πd
其中,C表示圆的周长,π表示派,d表示圆的直径。

在实际中,当我们知道圆的半径时,可以先计算出圆的直径,然后再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可以用r表示。

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r=d/2
所以,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也可以表示为:C=2πr
现在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例子:
1. 例题一:已知圆的直径为6cm,求圆的周长。

2. 例题二:已知圆的半径为8cm,求圆的周长。

3. 例题三:已知圆的周长为20cm,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r = d/2,所以半径r ≈ 6.3662/2 ≈ 3.1831cm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当我们已知圆的直径时,可以直接用π乘
以直径计算得到圆的周长;当我们已知圆的半径时,先计算得到圆的直径,然后再用π乘以直径计算得到圆的周长。

除了上述的基本公式外,还有以下两个相关的公式:
1.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是圆的边界线的长度,而圆的面
积是圆内部的面积。

圆的周长C和面积S的关系是:S=πr^2,即圆的面
积等于π乘以半径的平方。

2.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圆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π倍,也就是圆
的周长等于π乘以直径,可以表示为C=πd。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学生总结:学生分享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加深对圆的周长的理解。
3.知识点梳理:教师对圆的周长的概念、计算公式等进行梳理,确保学生理解清楚。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计算圆形物品的周长,解释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软件(如画图、几何画板等)进行圆的周长相关图形的绘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交流分享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形成系统化认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问题提出: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圆形物品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吗?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学生回答: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讲授新知
1.圆的周长定义:教师讲解圆的周长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是指圆形边缘的长度。
2.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圆形物品,讲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即周长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

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doc

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doc

《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

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

)师:咱们学校的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生们立刻忙开了。

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

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

一组抢先说:“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

”师:做得挺好,如果是学校的花坛,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吗?一组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二组: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花坛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花坛的长度了吗?师: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

(停顿片刻,老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师:“小球走过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同学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

三组的同学发言了:“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断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

”师:很有创意,竖起大拇指,很了不起。

但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都有局限性。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终于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规律找到了,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师: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并且有规律,以后我们就能求任意圆的面积了。

点评: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形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新的答案。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与思考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与思考
能会 有误 差 。 师: 对 !由于 测量 手段 和工 具 的限制 , 我 们在 测 量的 时 候 会经 常 出 现误 差 , 这没 有 对错 之 分 , 是 允 许存 在 的误 差 。
案例一:
师: 现 在 我们 大家 一起 来 说说 各组 测量 的 结果 。
所以, 我们 现在 重新 测量 一下 圆片 3的 周长 , 并 计算 周长 除 以 直径 的值 。( 学生 测量 以后 , 计 算 出周长 除以直 径 的值 大
事 前准 备 好 的 不 同直 径 ( 如 2 . 5 e a、 r 6 c m、 1 0 c m 等 )圆 的周
生 : 我们 采用 的是 滚动 法进 行测 量 。 师: 能采 用 另一种 方 法测 量吗 ? 这样就 可 以与你 们测 量
的结 果进 行验 证 。 生 : 能 。( 生 坐 下后 , 又和 本 组 的同学 一起采 用 绕 线 法进 行测 量 ) 这 一次 我们 采用绕 线 法来 测量 圆的 周长 , 圆 片 3的周 长为 3 5 e a, r 周长 除 以直 径的 值为 3 . 5 c m。 师: 现 在 我们 想 一想 , 为 什 么相 同 的 圆 , 两 次 测量 的 结 果会 出现 这 么大 的偏 差呢 ? 生 , : 我 们 组在 采 用滚 动 法 进行 测量 时 , 圆 片发 生 了 滑 动 的现 象 。
生 : 圆片 1 , 直 径为 2 . 5 c m, 周长 为 7 . 8 5 c m, 周 长 除以 直
思考:
径的值为 3 . 1 4 ; 圆片 2 , 直径 为 6 c m, 周长为 1 8 . 8 4 c m。 周 长
数 学学 习不仅 仅 是 计 算 , 同时也 是进 行 观 察 、 实验 、 推 断等研 究性 活动的过 程 。 因此 , 教 师在 关注 学生 学 习结 果的

圆的周长教案【优秀5篇】

圆的周长教案【优秀5篇】

圆的周长教案【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圆的周长教案【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圆的周长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圆的周长(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册).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具学具: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2厘米、3厘米圆片各一个,线,直尺.2.电脑软件及演示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谁能说说什么是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二、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1.指实物图片(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2.指实物图片(圆)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问:什么是圆的周长?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3.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能)4.指实物(用铁丝围成的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5.用拴线的小球在空中旋转画圆.问:你能测量它的周长吗?回答:不能.想一想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测量的方法得到吗?(不能)这样做也会不方便、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圆的。

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三、互动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条件有关?(半径或直径)再看电脑演示(半径不同周长不同)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或半径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用线或滚动测量),再和直径比一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四、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五、统计测量结果.观察表中数据,想一想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吗?六、电脑演示(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93页,默读通过实验到3.14.七、看书后回答问题:1.是谁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6位小数?2.什么叫圆周率?3.知道了圆周率,还需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表示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表示?现在你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很快说出你手中圆片的周长约是多少?(取3.14)八、出示例1:一种矿山用的大卡车车轮直径是1.95米,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请同学们想一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实际指的是什么?解:d=1.95 单位:米c=d=3.141.95=6.1236.12(米)答: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6.12米.九、课堂练习:1.投影: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2.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出示,错误的出示)(1)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 )(2)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越大.( )(3)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9.42厘米.( )3.小明和爷爷分别沿小圆(ABCDEA)和大圆两条路线散步圆的周长教案篇二教学内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周长计算(课本第62——64页的内容、练习十五第1题)。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圆的周长一、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界长度;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圆规、直尺、绳索、若干圆形物体、标志纸、计算器等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准备:学生将携带直尺、圆规和计算器等日常学习用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用一张标志纸,请一个学生将精心制作的圆形物体放在标志纸上,然后围绕圆形物体画一个封闭曲线。

让学生观察这个封闭曲线的形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曲线的特点是什么。

2.发现圆的周长请学生回答上一问的问题,并思考如何测量和计算这个曲线的长度。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通过围绕圆形物体测量、对比和估算的方法,寻找测量圆的边界长度的规律。

3.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将测量和估算的结果展示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和讨论,总结出测量圆的边界长度的规律,并将其称为“圆的周长”。

4.巩固和拓展a.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圆的周长的认识。

如:如何求一个圆的周长?请计算一个半径为6cm的圆的周长是多少?b.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5.拓展与应用a.教师设置一些拓展题,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如:一条围绕公园的跑道是一个完整的圆,半径为40m,求这条跑道的周长。

b.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变换的方法,讨论圆的周长的变化规律。

如:一个圆的半径从6cm变为9cm,它的周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特别是在估算和对比测量中的思维过程;2.听取学生的回答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如:对圆的周长的认识、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等;3.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拓展题,评价学生应用圆的周长的能力;4.定期与学生进行反馈和讨论,指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1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的。

从生活实际入手,利用学生掌握的有关圆的知识,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本单元第一部分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前期的学习和认识都为学生学习研究“圆的周长”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方法基础和铺垫。

“圆的周长”教学部分,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熊大和光头强跑步比赛,请同学判断比赛的公平性并说明原因。

师: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看一场比赛,每个同学都是裁判,有没有兴趣?比赛开始!(2)、师:看到这儿,你对这个比赛有什么看法?学生判断比赛的公平性并说明原因。

学生发表看法,可能的回答如下生1:不公平,因为光头强沿着正方形跑,熊大沿着圆形跑。

生2:不公平,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比圆形的周长要长。

1.2圆的周长(教学案例)-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1.2圆的周长(教学案例)-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一节经典概念课,本课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圆周长与圆周率含义;让学生体验圆周率形成过程,剖析圆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针对这个目标,我设计了下面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师:这个图形你们认识吗?(正方形)你能指出它周长吗?(一位学生指一指)想要求出它周长,你需要知道什么?生:要知道正方形边长。

师:怎么知道边长呢?(量一量)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已经量过了,边长是20厘米,算出它周长了吗?(80厘米)你是怎么算?(20×4=80厘米),正方形边长与周长有什么关系?(周长是边长4倍)(课件出示圆)师:这个图形你们认识吗?你能指出这个圆周长吗?(学生指后课件演示)师(出示):围成圆曲线长是圆周长,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圆周长(板书)。

二、剖析新知现在我手中有一个圆,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用尺子测量出圆周长呢?(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小组讨论)(一)测量圆周长要求:合理分工,仔细测量,如实填写。

(学生开始测量填表……3分钟口头反馈)你们都得到圆周长了吗?(二)为什么要学习圆周长公式师:同学们刚才完成得非常出色,接下来,我们来轻松一下。

老师这里有一根绳子,你能变出一个圆来吗?(一学生完成)老师问一下,你能比划出这个圆周长吗?(学生比划)你还能用绳测与滚侧方法量出这个圆周长吗?(不能)师:量不出来没关系,现在老师也想来玩玩(不时变化圆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生:圆越来越小。

师:圆周长呢?生:也越来越小。

师:为什么圆周长越来越小呢?生:因为圆半径越来越小。

师:圆直径呢?(也越来越小)看来圆直径越长周长就越长,直径越短周长就越短。

那么圆周长与直径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能否从中找到求圆周长好办法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

(三)剖析圆周长公式师:请同学们继续四人小组合作,先测量出圆直径,再算出圆周长与直径比值,最后完成表格。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如圆的周长是否与半径有关系?,让学生在实验和验证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圆的周长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本案例旨在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曲线等基本几何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他们对于图形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圆作为一个特殊的图形,其周长的计算方法与其它图形的周长计算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如计算学校操场的周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如何计算圆的周长?”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交流、提问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自行车轮子、圆形桌面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圆的周长说课稿一等奖(9篇)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圆的周长说课稿一等奖(9篇)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圆的周长说课稿一等奖(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本页是作者细心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圆的周长说课稿一等奖(较新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圆的周长》选自湘教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三节。

本课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对前面所学“圆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

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会初步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思想目标:通过祖冲之与圆周率故事的介绍,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首先采取课件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渗透转化思想;然后利用实验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较后运用自学辅导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测量、计算,较终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从而学生提高自学水平。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小组交流,交互运用各种学习形式,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⒈多媒体课件。

⒈每个学生都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直径为整数的圆片,一根线条,一把直尺。

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课件出示阿凡提的小黑驴与国王的小花驴赛跑的故事。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要求小花驴所走路程,实际是求圆的什么?让学生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自行车轮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周长》展开,旨在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圆的周长问题,激发学生对圆的周长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小组合作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圆形物体,测量其周长,并记录数据。
2.各小组互相交流测量结果,讨论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3.教师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分享小组探究过程和成果,提高学生表达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圆的周长知识的理解程度,发现并解决问题。
3.教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
3.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体验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本案例以《圆的周长》为载体,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特征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周长的概念,并且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圆的周长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善于思考、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
3.结合我国数学家在圆的周长研究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如:展示自行车轮胎、圆形桌面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周长。
2.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圆的周长知识。如:组织学生进行圆的周长计算竞赛,看谁算得快、算得准。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即圆的周长等于圆的直径与圆周率(π)的乘积。
2.利用数学公式、图表等教学资源,讲解并解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结合实例,展示圆的周长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形桌面的周长等。

《圆的周长》教案(精选5篇)

《圆的周长》教案(精选5篇)

《圆的周长》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的周长》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周长》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知道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能够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头儿子家的圆桌开裂,爸爸想用铁皮将圆桌固定起来的情境,请同学帮忙计算需要多长的铁皮。

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不难想到计算需要的铁皮实际是计算圆一圈的长度。

教师明确,圆一圈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1、探索发现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利用手中的圆形教具,测量圆形教具的周长。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根据圆的特征,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大小有关,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直径有关。

教师明确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看其中一项即可。

2、探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8分钟时间,利用手中不同大小的圆形教具,测量其周长及直径,并做好数据记录。

观察测量结果,计算数据间的特殊关系。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分享测量结果,教师板书。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其中和、差、积无规律,商值在3.1左右。

教师鼓励学生再多测量几组数据,并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学生汇报通过多次测量计算比值总在3.1左右。

教师讲解:实际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命名为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并向学生展示其写法和读法。

给出圆周率的特点:(1)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2)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其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3)现在为了方便只要取小数点后两位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
1.认识圆的周长。

(1)学生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

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

注意起点、终点。

(2)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化曲为直,引发求知欲。

(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

(2)圆的周长用直尺测量方便吗?
生:不方便,因为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

(3)用什么办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讨论。

谁来说一说?
①用围的方法。

指名演示。

(板书:围)
问:要注意什么?
生:先拉直后,只能量围的一周的长度。

②用滚的方法。

指名演示。

(板书:滚)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你们棒极了。

用围和滚的办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

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吗?
(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
两名学生量。

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5)老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

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吗?这说明围、滚的办法不是什么样的圆都试用。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在讲解圆的周长之前,教师运用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到用简单方法计算圆的周长的必要性。

由此,学生在“再创造”中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拓宽了学习层面,更提高了学习效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