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综述

2、教材的分析

《圆的周长》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二课时。它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识、掌握了圆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

3、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意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经历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创新的能力。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进行爱国主义学习。

教学重点:应是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和如何测量圆的周长。

4、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表现欲都很高,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已经经历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对原有了初步的认识。加上我为他们创设的情景,他们将会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5、所用的教学资源及环境

1、说说教学具的准备

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好:课件、直尺、、圆纸片、圆形小镜等圆形物体、绳、实验报告单等教具

2.需要:flash软件,电子交互白板。

6、教学策略

(1).大数学家欧拉也曾说过“数学这门课程,不但需要观察,还需要试验。”本着以上理念,这节课主要采取“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把时间与空间尽可能的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2)、渗透“猜想——验证——归纳——应用”的数学思想。本节课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是不是和某个长度有倍数关系?如果有是和谁有关?经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数学知识动态化,把静态知识动态化。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更广泛.”根据本节知识认识新概念抽象的特点,在引入新课时我利用flash显示两只兔子在草地上进行赛跑,灰兔是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白兔沿着圆形路线跑,它们都不甘示弱,结果同时到达起跑点,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紧接着提出问题情境“两只小兔子,都说自己跑得快,你们觉得呢?”利用问题设下认知障碍,让学生产生学习“圆的周长”的需要。

揭题课题:圆的周长。并引出周长这一概念,再通过指一指、说一说,感悟圆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引导猜想

结合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让学生猜测“圆的周长可能与直径什么有关呢?”学生通过观察手上大小不一的圆片,及课件演示的画圆情况,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插入“猜想”)

在学生对圆的周长的概念有了初步感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于是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用手中的线、直尺等工具,怎样测量出圆的周长,看谁想的办法多。

学生测量的方法是多样的,我都会让学生一一演示,并且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适当的提问怎么量,要注意什么.并借助屏幕显示出学生用得最多且可行的方法(如:滚动法和绕绳法)(插入“猜想:方法一,方法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不管是采用滚动法还是绕绳法都是运用"化曲为直"的原理。在课件清楚的演示了用这两种

为了探究“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由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表(5分钟)

.3倍多一些”。“那是不是所以的圆的周长和直径都有这样的关系呢?”再通过电脑老师验证这个结论,(插入“实验”

这一动画的播放,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学生很直观的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揭示:

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实际上,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小写字母π(pài)表示。之后通过一课件让学生阅读一份资料:(插入课件“资料”)

再次认识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

推导公式

从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师生共同讨论推导出:圆周长公式C=πd 或C=2πr通过这一步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让学生获得“再创造”的成功体验。在此规程中利用课件简介祖冲之的突出贡献和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此环节的创设意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积极性。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基础训练是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本节练习中我以基础练习为主,适当补充了提高练习.

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计算(看图,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相对的公式计算两个圆的周长)

3.判断

①π=3.14

②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要大。

③直径是2米的圆的周长是 3.14×2=6.28(米)

④半径是2米的圆的周长是 3.14×2=6.28(米)

通过判断,来强化圆周率概念,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判断题的显示是非常有趣的,当学生作出错误的判断时,就会有个很卡通的声音发出“你再好好想想!”,如果判断对了就说“你真棒!”这些声音都为学生单一的视听带来新鲜。

4.应用

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半径是0.33米,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提问:求车轮滚动一周,也就是求什么?让学生把圆的周长公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解决开课前的问题情景,白兔的路程,也就是求圆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怎么求?让学生运用刚学的知识解决。

(四)、总结评价

我是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小结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做一次归纳总结,对求圆的周长有明确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重点。

最后与学生分享心得“在圆的周长、直径的变化中,看出了圆周率的始终不变。如果我们长期坚持这样,从变化中看出不变,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教学评价:

1、本课注重精美生动的课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目标得到充分的落实。

2、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可能会耽误时间,这需要教师注意把握节奏,加强个别指导。

三、教学反思及评价

教学反思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华罗庚指出,对数学产生枯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本节课一开始以动画片的方式出示两只小兔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是学生

非常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体会到“圆的周长”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

相关,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后面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埋下伏笔。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让学生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首先要让学生感觉有学这个知识的需要。最好

的办法就是让他们遇到问题。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有问题呢?使学生意识

到问题的存在。我在本节课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感悟到:必须要知道

圆的周长,先猜想圆的周长会与什么有关系?验证的方法是什么?促使学生去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猜想——验证”“探索——发现”圆周长的计算

方法后,学生有感而发的方法有很多,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

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探究中发现与拓展。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本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测量圆的周长、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