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及其存在意义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及其存在意义《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福贵的人生,表达了人在悲苦中的坚强生命力和对人生的思考。
福贵作为小农民的典型形象,通过其存在意义的探讨,使读者对生活的价值和个体的尊严有了深刻的思考。
在小说中,福贵受尽了命运的摧残和家庭的破碎,但他却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执着和追求。
尽管生活给了他无尽的痛苦和磨难,福贵仍然坚持活着,并以农民的勤劳和乐观的心态,与命运抗争。
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不屈的毅力,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展现了人类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坚守。
通过福贵的形象,余华向读者展示了农民这个社会群体在逆境中的伟大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
福贵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其存在意义不仅仅是个体的生命,更是对生活的独特解读。
他的一生虽然遭遇了诸多不幸,但他从不放弃追求幸福和改变自己命运的意愿。
福贵遭受到的各种苦难,并不使他变得愤世嫉俗,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坚韧和乐观,渐渐认识到生活的真谛。
福贵的存在意义在于通过他的经历,呼唤读者对真实生活的价值的思考和思考人的尊严。
福贵的形象也体现了农民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中国农村的典型代表,福贵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勤劳与节俭,还是对家庭的责任与关爱,都展示了农民阶级的美德和家国情怀。
福贵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转型,但他内心的坚守和不妥协的精神,体现了传统农民的毅力和坚守。
通过福贵的形象,小说告诉我们,农民阶级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他们在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福贵的形象也象征着个体对人性价值的追求和尊严的坚守。
在生活的贫困和苦难中,他从不失去对尊严的追求,在困境中保持着对真善美的追求。
福贵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我们也应该保持勤勉、坚毅和乐观的心态,坚守自己的底线,不屈不挠地活下去。
福贵在小说中的形象,启示我们要珍惜生活,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坚持对生命的热爱和人性的追求。
总之,在余华的《活着》中,福贵作为小农民的典型形象,通过其存在意义的探讨,呼唤了读者对生活的价值和个体的尊严的思考。
浅析《活着》中的福贵形象
浅析《活着》中的福贵形象摘要: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作家放弃先锋探索重返写实之路的乡土力作。
作家对死亡的偏爱使死亡意象构成了文本最醒目的一道风景,他以死亡为跳板揭示了人生的苦难性质、肯定了生命的韧性与生活的自在性,以及人“活着”的责任与必须,从而达到了升华主题和剖析人生的目的。
关键词:福贵死亡生命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作家放弃先锋探索重返写实之路的乡土力作。
这部小说反映了福贵这一小人物在建国前至70年代末三十年的时代浪潮中命运的跌宕沉浮,并通过主人公一生的生存状态告诉世人活着的自为性与终极性。
“《活着》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福贵不仅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亦是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
”作者在文本中让我们看到了对传统的人性价值和道德信念的坚持和固守。
一、死亡意象《活着》中的人物都不经意地“遭遇”死亡,死亡意象似乎构成了这部小说最鲜明醒目的一道风景。
通过密集而频繁的死亡叙述,我们不能不说作家具有一种对死亡的偏爱,在余华笔下,死亡只是作家达到自己创作目的的一个阶梯、工具或手段,它不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形式,作家将其还原为一种生命的真实,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生存方式,并以死亡为跳板,以达到升华主题和剖析人生的目的。
法国哲学家弗拉基米尔·扬克雷维奇曾指出:“只有能够死亡的才是有生命的。
”“不死亦不会有生。
”死亡是活着的参照,它为活着的生命提供意义。
不能设想无生无死的生命,那样的“生命”就是死亡。
在《活着》中,福贵的亲人一个个相继死去,唯他孤零零活在世上。
面对《活着》时,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一种尖锐的疼痛感。
从表面上看,福贵的败家是苦难的开始和根源,是性格因素使然,这只是一个个人的故事。
死亡是自然生命的固有特性,每人最终都逃不过死亡这把利刃的屠割。
而在《活着》中那一遍遍死亡的重复象征了人对终极命运一步步靠拢的艰难历程。
可以说,人生就是苦难,生命就是受苦。
《活着》在深沉地“叙述死亡”以后,又回到生命的原点去吟唱“活着”。
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
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云南昆明市寻甸县凤合镇中学邓怀仙摘要:《活着》用第一人称自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老人——福贵充满苦难的一生。
他的人生经历了从富裕到贫穷的巨大变化,甚至承受了所有的亲人全都死在自己前面的残酷现实,最终只能和一头老牛相依相伴度过余生。
面对一次又一次苦难遭遇的沉重打击,福贵自始至终都没有选择死亡,他总是忍耐、坚强、乐观的活着。
作者塑造福贵形象的根本意义在于启迪人们认识活着的真谛,最终告诉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金钱、地位、权利,甚至不是为爱情、亲情而活。
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活着才是生命的本质。
关键词:苦难遭遇、坚强乐观、活着的真谛《活着》是余华在20世纪风靡文坛的先锋作品。
他以一种俯视人生的高度,穿透种种表象,揭示了活着的真谛。
《活着》中的福贵出生于富裕地主家庭,年轻时衣食丰裕,吊儿郎当,嫖赌成性。
疯狂赌博中输光家产,由“少爷”沦为“穷人”。
继而气死父亲,怀孕的妻子家珍被岳父接走,母亲劳累成疾,福贵进城抓药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
枪林弹雨中侥幸存命,回到家,老娘已死,爱女凤霞因为高烧而成了哑巴。
屡遭不幸的他终于有了一个团圆的家。
他欲靠自己在泥土里扒拉养活一家。
但贫穷还是威逼他送掉女儿以供儿子上学。
成年累月的劳累使妻子积劳成疾患了软骨病,儿子为了救县长的夫人——校长而被抽干血身亡。
女儿好不容易出嫁并怀有身孕,却因为产后大出血死去,妻子也相继撒手西去。
圆满的家庭缺口屡现,最后只剩他与女婿、外孙相依为命,可谓祸不单行。
亲人惨死的悲剧并没有结束,不久女婿也撒手归天,外孙在饥荒中被外公亲手煮的豆撑死。
可以说,常人所有的不幸都聚集在他的生命旅途中。
死亡、贫穷、苦难是他生活中的主旋律,他身边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都被死神相继带走。
他却卑微而坚强地忍受着生活中的苦难和意外,虽然伤痕累累,但他却能努力而又淡然的活着。
他生命最终的升华是启示人们生命的意义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人类苦苦追寻的一切不过是虚妄而已。
活着中福贵的人物形象给人的触动
活着中福贵的人物形象给人的触动
福贵是余华小说《活着》中的主人公,他的人生经历让人深刻触动。
他原本是地主家庭的儿子,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随着家道中落、贫困交加、亲人相继离世等一系列沉重打击,他的人生变得异常艰难。
然而,福贵并没有放弃,他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苦难,坚持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
福贵的人生经历中,有许多细节和故事让人深受触动。
比如,他在逆境中成长和蜕变的过程,展现出了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
又比如,他在面对亲人的离世和生活中的种种挫折时,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
这些细节和故事让人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也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福贵的人物形象也让人印象深刻。
他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他的人生经历中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不仅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也渗透在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的理解中。
这种态度和理念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也让人更加深
刻地理解了生活的真谛。
总之,《活着》中的福贵是一个让人深刻触动的人物形象。
他的坚韧性格和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尊重和敬畏,都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生的不易和艰难,也可以看到生命中的美好和温暖。
这种感动和启示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也让人更加积极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活着》中富贵形象的人生意义与反思
《活着》中富贵形象的人生意义与反思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富贵形象的初现。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富贵形象由主人公福贵扮演。
逆境中的坚守《活着》的主人公形象
逆境中的坚守《活着》的主人公形象《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该小说以作者生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命运多舛的主人公福贵在逆境中的坚守和生命意义的探索。
本文将以福贵的形象为中心,探讨他在逆境中的坚守所展现出来的品质以及对读者产生的启示。
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小说中的福贵从少年时期到晚年都经历了漫长而残酷的人生历程。
他在贫穷、失业、饥饿等逆境中,展现出了极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就连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福贵仍然执着地生活着,他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福贵在逆境中的坚守,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虽然经历了一切磨难,但从未忘记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他的故事提醒着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持相信自己,唤醒内心的勇气与坚强。
二、对家庭的责任与坚守除了对生命的坚守外,福贵在小说中还展现了他对家庭的责任与坚守。
无论是在他妻子福贵娘去世后,独自将庄稼种满一季,还是为了儿子能够上学而想尽办法,福贵始终牢记着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福贵的坚守与努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家庭中男性应有的担当和责任心。
尽管他身处逆境,但福贵的家庭观念从未动摇。
他对家庭的坚守,引发了读者对亲情和家庭的思考与反思。
三、对正义的追求与不屈精神在福贵的生命旅程中,他遭受到了巨大的不公正对待。
尽管身处剥夺与艰辛之中,福贵从未低头向命运屈服。
他始终坚持追求正义,不畏挫折,不屈不挠,为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奋斗。
福贵对正义的追求展示了他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
虽然逆境环绕,但他拒绝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的形象唤起了读者内心对正义与坚守的共鸣,引导大家思考面对逆境时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
四、对人性的关怀与思考《活着》中的福贵不仅仅是一个边缘人物,他更是一个深刻思考人性问题的主人公。
尽管面对着生死与痛苦,福贵依然保持着对人性的温暖和关怀。
他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关爱他人,体现了积极的人性价值。
福贵对人性的关怀让读者意识到在逆境中,我们始终应该保持对他人的关怀和友善,通过助人为快乐之本。
浅析《活着》中福贵的人物形象
褊 贵 的成 长 的性 格 I 缺少 责 仟 与 勤 夼 。褊 贵 喜 欢 挥 霍 、 劳 { 1 不 状 , 欢 红仆 人 的背 上 , 人 的床 上 , 钱 的桌 上 找 剑 白我 实 现 喜 女 赌 的 价值 。就这 样 , 产 他 不 经 意 挥 霍 家 。一 个 人 从 贫 穷
浅 析 《 着》 活 中福 贵 的人 物 形 象
沈 阳师 范 大 学渤 海 学 院 O 7级 中文 系汉语 言专 业 一班 郭 萍 萍
【 摘
质。
要】 一个 国家的作 家, 他的笔 不需要歌颂 , 不需要反叛 , 而是需要批判 , 的是认识社会事 实, 需要 认清历史真相 , 这样这 个国
福 贵 不仅 仅 只 有一 个 , 许 多 和他 一 样 的福 贵 , 是这 个 福 有 只
己的 , 这 家 是 自己 的 , 贵 知 道 自己 的路 和 别 人 的小 一 样 , 但 富 别 人 足没 饯 上不 起 , t足 有 钱 不 , 贵 也 知 道 , 的爱 女 白. A 富 白
平 常不 过 的 。
贵 在麻 小 的 同时 “ 欢 凹 想 过 , 炊 讲 述 自己 , 乎 这 样 一 喜 喜 似
束 , 就 可 以 一 次 次 地 酉 r” 带 点 豁 达 。 接 下 来 分 析 “ 他 义 福 贵” 的人 物 形 象 : 放 荡 孝顺 的 儿 子 形 象 : 轻 时 的福 贵 , 像 他 的名 一 年 就 样 , 活 家产 殷 实 的地 主 家 庭 , 生 父 曾经 就 足 个 赌徒 , 注 定 就
伟 岸与 踏 实 的丈 人 形象 。家珍 的死对 于寓 贵米 说 足接 受 命
悲 剧 的化 身 。 严 厉 与 慈爱 的父 亲形 象 : 父 亲 ’ 为 一 个 正 常 的礼 会 角 … 作
【9A文】浅析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
浅析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摘要】余华在创作生涯中始终追问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他在《活着》中用博大的温情描绘了苦难以及讲述在苦难中如何生存的故事。
主人公福贵在偶然的苦难中温情受难。
他面对苦难的人生,用最原始的“无为”反抗方式,却是抱着感恩珍惜和对生命的尊重活下去。
他在苦难中淡然、坚忍、乐观和活在当下的生存态度给予我们无限的生命与生存启示!【关键字】福贵活着苦难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大力作,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
《活着》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赌徒的故事’,即关于一个人‘输得有多惨’的故事”[1]余华自己则说:“《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2]福贵经历了众多的死亡,对他来说,活着就是面对死亡,而他的“情感洪流早已在岁月流逝中渐渐平息下来转化为一种饱经忧患之后的超然和知命”,[3]然而这个慢慢输掉自己人生的福贵何以在接二连三的苦难中依然坚强而乐观的活着,终至超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指向的是福贵全部的人生和精神。
有论者言:“余华立足叩问人性深层蕴涵的罪恶和缺损,他从不向外去寻求拯救和安慰,而是向内扩张人自身对苦难的心灵承受能力。
”[4]福贵的一生都伴随着苦难,但是他苦难的一生并非全是冷冰冰的、痛苦不堪的遭遇,他的一生,还存在着些许的温情因素。
正是这些点滴的温情,支撑着福贵“不死”的生命和活下去的信念,成就了坚忍、乐观的福贵。
当然,福贵能在苦难的人生中超然地活下来,也有一定的生存哲学,通过分析福贵形象,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生命启示,学着在今天的社会也能超然地活着。
下面,笔者将浅析成就福贵这个不朽的形象一些因素和他的生存哲学以及我们从福贵身上得到的生命启示。
一、福贵生存的苦难因素苦难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况,也是文学反复表现的母题。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遭遇和承受了许多苦难,评论家对此进行了分类的研究:“像福贵这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与他的存在发生关系的苦难一般有物质性苦难和生存性苦难。
浅析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
浅析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福贵在中国动荡时期的人生故事。
福贵是一个充满着善良和坚韧精神的人物形象,通过他的遭遇和经历,作者展现了人性的强大和社会的残酷。
福贵是一个具有坚韧精神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福贵经历了家族的衰败、身世的变故、饥饿的煎熬、家人的离世等一系列困难和痛苦,但他从未放弃生活的希望和对家人的责任。
他通过卖唱、捡破烂等方式艰难维持生计,从不向现实妥协,展现了他的顽强和勇敢。
其次,福贵是一个富有善良品质的人物形象。
他对待家人无私无畏,把生活的重担扛在了肩上,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和照料家人。
在困境中,他不仅没有向家人索取任何东西,反而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他的善良和宽容让人感动,也显示了他内心的高尚品质。
最后,福贵是一个被动的人物形象。
尽管福贵在生活中经历了诸多痛苦和不幸,但他却一直没有反抗的意识和行动。
他没有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也没有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是顺从命运的安排。
这种被动性让福贵的形象显得有些消极,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于人性的思考。
福贵是一个具有坚韧精神、善良品质但又被动的人物形象。
他的形象展示了在中国动荡时期普通农民所承受的苦难和生活的
艰辛,同时也借此反思了人性的强大和社会的残酷。
通过福贵的形象,读者可以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人性的可贵之处。
解析余华《活着》中徐福贵的悲剧形象
芒种论坛解析余华《活着》中徐福贵的悲剧形象◎康佳琼(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重庆401331)摘要:《活着》这一部小说之中,徐福贵的悲剧形象具有非常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徐福贵的人生悲剧看似命运使然,实际上是徐福贵自身由于长时间的溺爱,最后败光家业,导致家庭悲剧命运的恶性循环。
而徐福贵的悲剧在于他不敢直面人生的真实,而选择用宿命逃避自己人生当中的种种苦难。
从徐福贵的悲剧形象当中,可以看到为了活而活的人生悲剧,余华通过这一个形象更多发出了批判和警醒的思想。
关键词:徐福贵;《活着》;余华;悲剧形象《活着》这一部小说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作品,在这一部具备先锋意义的小说当中,余华塑造了一个悲剧的人物形象徐福贵,徐福贵从一个大地主家庭当中的少爷最后变成了一个非常艰苦的穷人,经历了自己亲人的种种生离死别,到最后仍然为了活下去不断奔波。
《活着》通过徐福贵的种种忍耐以及痛苦的生活,让徐福贵展现出非常独特的人文价值,透视人性当中的种种弱点和缺陷。
一、《活着》无常的命运对于徐福贵悲剧形象的塑造在《活着》这一部小说当中,徐福贵是一个大地主家庭当中出生的人,他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他年轻的时候,更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根本不愿意帮助自己的父亲打理家业。
徐福贵因为嗜赌成性,最后将自己家庭当中的种种家业都在赌博场上输光了。
这让徐福贵从一个非常富贵的阔公子,跌落到社会底层中苟延残喘,而他的父亲和母亲也因为徐福贵的不孝,相继罹患疾病去世。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徐福贵的人生是从美好走向了痛苦,和渐入佳境的家庭不同,徐福贵一开始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没有忍饥挨饿,所以他根本不珍惜自己家中的产业,而是恣意妄为地挥霍自己的青春和金钱,这也导致徐福贵根本没有办法获得一个好的命运。
但是徐福贵却采用了宿命的方式去为自己的因循怠惰找来了借口,以宿命为自己人格当中的缺陷找到了遮羞布,这样的一种行为实际上是非常的愚昧的。
徐福贵的这种性格上的缺陷,后来对其人生当中的消极生存以及默默忍耐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浅析《活着》中福贵的人物形象
浅析《活着》中福贵的人物形象读了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一生的生活和奋斗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福贵作为千千万万不幸遭遇者的一个典型形象的代表,既有着他独特个性特征,也有着中国广大劳苦大众的共同特征,简单总结起来我觉得有如下几点:一、百折不挠的坚强父亲因儿子败家一命呜呼;母亲因体力透支一病丧命;儿子有庆因抽血过多顷刻停止心跳;聋哑女儿凤霞因产后大出血撒手人寰;妻子家珍因长年劳累落下软骨病不治身亡;女婿二喜因遭遇飞来横祸被水泥板砸成肉酱;外孙苦根因饿极吃多豆子被活活撑死……一个曾声色犬马的地主阔少沦为贫苦农民后的漫长生涯中,其家人相继躺在田头坟地永远弃他而去,惟留下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这就是这篇《活着》中福贵人生的真实写照。
当福贵目睹几千国民党伤兵活活冻死在雪夜,因之哭得眼泪融化了脸上的冰雪后,当他亲历所有患难与共的亲人颓然逝去的悲痛欲绝后,孑然一身的他意念上并未对死的阴霾与召唤俯首就擒,他仍不屈不挠地执着于生,满腔热情地好好活着,“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
”他的顽强乐观感染和鼓舞着读者,传达出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念:就算世界上只剩下你最后一个生命,你也一定要好好地饱满地活着,为只此一次、生命诚可贵的本身,为活着而活。
如此,人的尊严、人的力量、人的不服输……人便不辜负了地球上最高级形态生命的美名。
正如余华在此书韩文版自序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在艰难困苦中百般忍受而活,即便在地狱中也要擦干眼泪微笑着高唱着牧歌而活,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因此,在福贵亲手埋葬了他一个个苦命的亲人后,我们每天仍能听到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在落日的余辉里像风一样飘扬,他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充满了芬芳的泥土的气息,那是鲜活肥沃的活着的生命气息。
解析余华《活着》中徐福贵的悲剧形象
解析余华《活着》中徐福贵的悲剧形象《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中国农村一个叫徐福贵的家庭的悲惨故事。
徐福贵的悲剧形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徐福贵的出身和命运。
徐福贵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他的家庭一直处于社会底层,生活艰苦。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徐福贵从小就没有太多机会接受教育和知识的积累,他的人生选择空间非常有限。
他只能依赖自己的劳动去维持生计,而且由于时代的影响,他也受到了很多社会问题的影响,比如战争、政治运动等等,这些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悲痛。
第二,徐福贵的人生经历。
在《活着》的故事情节中,徐福贵从一个普通农民逐渐成为一个大地主,到最后又重新回到了被欺压的角色,甚至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
他在全书中的人生经历可以被称为一次致命旅程,他经历了疾病、贫穷、失落、苦难、欺压和死亡,被命运不幸地推向了所向无敌的结局。
第三,徐福贵的人生观。
在小说中,徐福贵一直坚信:“人生不能有过多的欲望和奢求,只要活着就是幸福的”。
这句话反映了他浅薄的人生观和悲观主义倾向,他往往低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认为生活给予他的都是苦难和负面的因素,无法突破现实的限制和束缚。
这种观念在他的人生历程中起到了非常不利的作用,使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痛苦之中,最终走向了坟墓。
第四,徐福贵的家庭和婚姻关系。
徐福贵的家庭一直处于贫穷和破败的状态,他的父母和妻子都没有能力为他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支持。
尤其是妻子,她身患重病,一直在他的身边寸步不离,给他带来了重负和精神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徐福贵的婚姻关系破裂了,他也没有能力给予妻子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从而造成了彼此的痛苦和离别。
在总体上,徐福贵的悲剧形象刻画了一个困扰中国农民的普遍问题,即生存和尊严的冲突。
他生活在一个物欲主义、阶级矛盾、社会灾难和价值混淆的时代,没有足够的条件和机会去站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无法摆脱逆境的困扰。
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遭遇,而且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失败和阻碍,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残酷和无奈的现实。
探索人性的复杂性:《活着》中的福贵形象分析
探索人性的复杂性:《活着》中的福贵形象分析1. 引言1.1 概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对人性的探索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性的复杂性使得我们难以一概而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表现出迥然不同的特点和行为。
正因为如此,深入理解和思考人性成为了我们对自身和社会进行反思的重要途径之一。
《活着》作为余华先生创作于1993年的文学作品,在介绍福贵这个形象时,揭示了人性鲜明复杂的一面。
通过福贵从贫穷渔民到富有magnate 的变迁过程,小说引发了读者对于人性本质及其多样性的深度思考。
本文将针对《活着》中福贵这个角色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旨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并从中汲取心灵上的触动与启示。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概述说明,并强调研究目标;接下来,在第二部分将详细讨论人性的复杂性,包括其多面性、影响因素以及内部矛盾与冲突;第三部分将简要介绍《活着》这一文学作品,包括作者背景和作品背景,以及福贵形象在小说中的角色扮演;接下来,在第四部分将对福贵的形象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他内心世界的变化与成长,分析他所展现出的善良与无私行为,并对他所面临困境下的选择和抉择进行探讨;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评价福贵形象和故事情节,并反思对人性复杂性认识的深化和思考。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活着》中福贵这个角色形象的分析,探索人性复杂性这一永恒话题。
通过研究福贵在小说中的成长变迁、善良行为和选择抉择,期望能够加深我们对人性多样性认识,并在阐明人类行为背后处境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上启示。
同时,本文也旨在引发读者关于自身与社会的反思,以更全面理解人类存在与价值。
2. 人性的复杂性2.1 人性的多面性人性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体在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每个人都具有多个方面的特质和特点,这使得人性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性既包括善良、正直、同情和友爱等积极特质,也包括自私、贪婪、残暴和自卑等消极特质。
主人公的坚韧与顽强《活着》的角色分析
主人公的坚韧与顽强《活着》的角色分析《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的一部作品,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展现出他坚韧与顽强的人生态度。
本文将从福贵的苦难经历、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坚守的人生信念三个方面进行角色分析。
一、福贵的苦难经历福贵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在早年的时候就遭受了苦难的磨练。
父亲破产后,他不得不辍学去养家谋生,负担着兄弟姐妹的生活。
然而,他的苦难之旅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的家庭受到了残酷的迫害,被抄家、斗倒,甚至失去了亲人的性命。
然而,尽管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打击,福贵并没有放弃,他选择坚韧地活下去,继续面对前方的困难和挑战。
二、福贵的顽强生命力福贵的顽强生命力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承受着家庭的困境和社会的压力,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贫困的环境下,他不断努力工作,种田养家,尽管收获微薄,但他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即使面对家人的离世和自己不断变老的身体,他仍然坚持活着,活出了自己的尊严和坚强。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生命的宝贵,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三、福贵的坚守信念福贵在小说中坚守了自己的人生信念。
尽管经历了种种苦难和挫折,他仍然坚信“活着就是希望”。
他不仅顽强地生存着,还努力为他人争取希望与尊严。
在面对逆境时,他坚守着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信。
他拒绝了自杀的诱惑,选择为家人和亲人继续争取生活的机会。
通过他的努力,他不仅保护了家族的传承,也传递了生命的力量与温暖。
总结福贵作为《活着》的主人公,他的坚韧与顽强是小说的核心主题之一。
他的苦难经历、顽强生命力以及坚守信念都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的力量与尊严。
福贵的故事提醒了人们珍惜生命,坚守信念,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勇敢面对并继续前行。
他通过自己的坚韧和顽强,向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性的光辉。
通过对福贵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坚韧与顽强在面对困境时的重要性。
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只要心怀希望和信念,勇往直前,才能战胜困境,活出真正的人生价值。
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
论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摘要】长篇小说《活着》是以解放前到文革后为时代背景的,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命途多舛的一生。
福贵经历了人生的大悲以及大难,小“我”的人被推入到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中:连维系生命的基本物质也极度缺乏,如此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福贵面临的却是亲人一一离世,这种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并没有令福贵心猿意马,日常生活的艰辛紧紧包围着他,他就如同那头年老的牛一般,只知道低着头向前走,用极大的隐忍包容生活赐予他的不幸,活着在这里不单单表现为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生命哲学,一种对生活的顿悟和对死亡的超越。
人物形象富有张力且个性丰满,其中透露出的生存哲学让人不由的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关键词】活着;福贵;忍耐;乐天【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如果不是世事如此沧桑,有谁会知道活着其实也是一种奢侈的幸福。
余华,这位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之一,《活着》的出世便备受瞩目。
小说主人公福贵在历经人世磨难,饱尝世间悲苦之后依然能被人间的极大温情所感染,那种与生俱来的乐天主义以及在悲痛中所表现出极大的隐忍能力令人折服。
在这部小说中,苦难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风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人生磨难和人生本原性悲剧。
人在这样的苦难中不再是茫然不知所措,而是以“活着”的乐观和坚韧的生存态度从苦难中拯救自己,人在人性危机和沉沦中得到了救赎。
苦难和救赎这两大主题话语还共同体现出余华小说所具有的在终极意义上的对人类的关怀。
福贵是一位嗜赌成性的地主少爷,在输光家财后为母亲求医未遂而成为国民党的壮丁,而后辗转回到家乡,却发现母亲早已去世,自己的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抚养了一双儿女,虽然女儿不幸成为聋哑人,但幸好儿子聪敏机灵;本以为生活就此平静如水,但真正的不幸才拉开序幕。
福贵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将家财输给龙二,龙二却在解放后成为地主分子,最后居然被枪毙了,用龙二的话说,我是替你吃子弹的,而后历经战争,作者对战争进行了残酷的描写,几千号伤员在一夜之间全部死去,在战争中,活着异常艰难。
生活的挑战与希望《活着》的主人公形象
生活的挑战与希望《活着》的主人公形象《活着》是余华的一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生活经历,描绘了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故事。
本文将通过对主人公的形象分析,探讨生活中的挑战和希望。
1. 主人公福贵的艰辛生活主人公福贵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苦难。
他在农田劳作,勉力谋生,但却时常面临自然灾害和物价波动等挑战。
福贵还面对着亲人的疾病和死亡,生活的艰辛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2. 生活带来的痛苦与失去福贵的生活中充满了痛苦和失去。
他的父亲去世后,他不得不接手家庭的生计,并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
然而,他的妻子和孩子接连遭遇疾病和死亡,福贵失去了最亲近的人,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孤独和无助。
3. 精神的挑战与寻找希望尽管生活对福贵充满了挑战,但他从未放弃对希望的追求。
他用坚强的意志面对一切困境,不屈不挠地活着。
他通过抚育一只鹿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找到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慰藉。
福贵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坚信希望会降临。
4. 广义的挑战与希望《活着》不仅仅是福贵一个人的故事,也代表了广大人民的生活状态。
福贵的遭遇反映出普通人在时代变革和社会矛盾中所面临的困扰和挑战。
然而,小说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通过揭示人性的光辉面,勾勒出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5. 生活的挑战与希望的启示《活着》以福贵的故事告诉人们,生活中总会伴随着各种挑战,但也包含着无限的希望。
人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同时,小说也提醒人们关注社会中处于困境的人们,给予他们帮助与支持,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总结:《活着》通过主人公福贵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中的挑战和希望。
福贵面临困境,但他积极应对,勇敢地追求希望。
故事中的挑战和希望不仅仅代表了福贵一个人的经历,更象征了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所感所受。
通过福贵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即无论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希望,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他人的处境,并尽可能给予帮助和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福贵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福贵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福贵,一个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经典人物形象,通过其一生经历的跌宕起伏,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本文将深入剖析福贵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以期为读者带来启示。
一、福贵人物形象概述福贵,来源于余华的小说《活着》,是一个从富有家庭的纨绔子弟,历经生活的磨难,最终成为一位坚韧、善良、乐观的底层人民的代表。
在他的一生中,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国家的动荡、人性的善恶。
二、福贵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1.生活的强者福贵在逆境中顽强生存,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他在遭受重重打击后,始终坚定地选择活下去,勇敢面对生活的苦难。
这种精神力量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让我们明白,在困境中,要有勇气去承受、去改变、去追求。
2.家庭的责任福贵在家庭中承担起责任,始终关爱着自己的家人。
尽管他经历了丧子、丧女、丧妻之痛,但他依然坚定地守护着家人,传承着家族的血脉。
这种家庭责任感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启示,让我们明白在家庭中,要有担当、有爱心、有责任。
3.人性的光辉福贵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保持着善良的本性,关爱他人,传递着人性的光辉。
他在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他人,去传递正能量。
这种人性的光辉,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我们相信善良的力量,坚守善良的本心。
4.历史的见证福贵的一生,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史的风云变幻。
从富有家庭的纨绔子弟,到国民党士兵,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底层人民,他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通过福贵这个人物,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认识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
5.生命的价值福贵在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后,最终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他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懂得了珍惜和感恩。
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强烈的警醒,让我们明白生命的宝贵,懂得珍惜每一个瞬间。
三、结语福贵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他让我们明白了生活的强者品质、家庭的责任、人性的光辉、历史的见证和生命的价值。
浅析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
浅析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摘要】余华在创作生涯中始终追问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他在《活着》中用博大的温情描绘了苦难以及讲述在苦难中如何生存的故事.主人公福贵在偶然的苦难中温情受难.他面对苦难的人生,用最原始的“无为”反抗方式,却是抱着感恩珍惜和对生命的尊重活下去.他在苦难中淡然、坚忍、乐观和活在当下的生存态度给予我们无限的生命与生存启示!【关键字】福贵活着苦难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大力作,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
《活着》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赌徒的故事’,即关于一个人‘输得有多惨’的故事”[1]余华自己则说:“《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2]福贵经历了众多的死亡,对他来说,活着就是面对死亡,而他的“情感洪流早已在岁月流逝中渐渐平息下来转化为一种饱经忧患之后的超然和知命”,[3]然而这个慢慢输掉自己人生的福贵何以在接二连三的苦难中依然坚强而乐观的活着,终至超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指向的是福贵全部的人生和精神。
有论者言:“余华立足叩问人性深层蕴涵的罪恶和缺损,他从不向外去寻求拯救和安慰,而是向内扩张人自身对苦难的心灵承受能力。
”[4]福贵的一生都伴随着苦难,但是他苦难的一生并非全是冷冰冰的、痛苦不堪的遭遇,他的一生,还存在着些许的温情因素。
正是这些点滴的温情,支撑着福贵“不死”的生命和活下去的信念,成就了坚忍、乐观的福贵.当然,福贵能在苦难的人生中超然地活下来,也有一定的生存哲学,通过分析福贵形象,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生命启示,学着在今天的社会也能超然地活着。
下面,笔者将浅析成就福贵这个不朽的形象一些因素和他的生存哲学以及我们从福贵身上得到的生命启示。
一、福贵生存的苦难因素苦难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况,也是文学反复表现的母题。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遭遇和承受了许多苦难,评论家对此进行了分类的研究:“像福贵这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与他的存在发生关系的苦难一般有物质性苦难和生存性苦难。
浅论《活着》中福贵的人物形象
浅论《活着》中福贵的人物形象
福贵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然而他的命运却因为嗜赌成性而急转直下。
在输
光所有家产后,他的父亲气死,母亲则被迫变卖首饰租间破屋过活。
一年后,
他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开了他。
这时的福贵陷入了一生中的最低谷,然
而他并没有放弃,开始痛改前非,为了生存而努力。
福贵的人生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
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曾靠演皮影戏为生,用自己的技艺养家糊口。
尽管生活
如此艰难,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用幽默和机智面对生活的困境。
福贵的命运虽然悲惨,但他却始终保持着对家人的关爱和责任。
当家珍因病去
世时,他抱着家珍的尸体一步步走向西村口,将她埋在了埋着儿子有庆的地方。
他的内心痛苦难以言表,但他并没有崩溃,而是更加坚定了对生活的执着。
福贵的人生充满了悲欢离合,他的命运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着生
命的意义,顽强地活着。
他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
对命运的抗争,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总的来说,《活着》中的福贵是一个坚强、乐观、执着的人物形象。
他的命运虽然悲惨,但他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
他的形象深刻地揭
示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希望与坚持《活着》的主人公形象
希望与坚持《活着》的主人公形象《活着》是一部由余华所著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的一生,表达了希望与坚持的重要性。
在小说中,主人公福贵经历了巨大的苦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并坚持不懈地追求着幸福与自由。
福贵的形象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希望,以及如何通过坚持战胜困难。
福贵是一个农民,他的一生几乎都与农田紧密相连。
起初,他和妻子小福贵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靠着辛勤劳作维持着生计。
然而,不幸却在福贵身上接连降临。
他的儿子相继夭折,家族的土地也被政府没收。
福贵失去了他所有的亲人,也失去了他努力耕耘的果实。
在这一切的困境中,福贵也逐渐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他感到无望和绝望。
然而,正是在这个绝望的时刻,福贵开始重新寻找希望。
他决定离开他的家乡,去寻找新的生活。
他辗转于各个城市,从事着各种不同的职业,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期待。
即使在最困苦的时刻,福贵仍然坚持着追求幸福的信念,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
福贵的坚持并非没有阻碍,他遭遇了贫困和饥饿,也被社会的冷漠和不公所伤害。
然而,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福贵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尊严和信念。
他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面对困境,始终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命运。
这种坚持和希望使他逐渐摆脱困境,找到了新的生活出路。
通过福贵的故事,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希望和坚持的重要意义。
即使身处逆境,希望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并激励他们为之奋斗。
而坚持则是实现希望的必要条件,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克服一切困难。
同时,福贵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追求幸福的权利,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勇敢地坚持自己的梦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但正是通过希望与坚持,我们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更好的未来。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福贵的精神,保持对生活的希望,坚持自己的梦想,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都不放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追求幸福和自由。
总而言之,福贵作为《活着》的主人公,通过他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希望与坚持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摘要】余华在创作生涯中始终追问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他在《活着》中用博大的温情描绘了苦难以及讲述在苦难中如何生存的故事。
主人公福贵在偶然的苦难中温情受难。
他面对苦难的人生,用最原始的“无为”反抗方式,却是抱着感恩珍惜和对生命的尊重活下去。
他在苦难中淡然、坚忍、乐观和活在当下的生存态度给予我们无限的生命与生存启示!【关键字】福贵活着苦难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大力作,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
《活着》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赌徒的故事’,即关于一个人‘输得有多惨’的故事”[1]余华自己则说:“《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2]福贵经历了众多的死亡,对他来说,活着就是面对死亡,而他的“情感洪流早已在岁月流逝中渐渐平息下来转化为一种饱经忧患之后的超然和知命”,[3]然而这个慢慢输掉自己人生的福贵何以在接二连三的苦难中依然坚强而乐观的活着,终至超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指向的是福贵全部的人生和精神。
有论者言:“余华立足叩问人性深层蕴涵的罪恶和缺损,他从不向外去寻求拯救和安慰,而是向内扩张人自身对苦难的心灵承受能力。
”[4]福贵的一生都伴随着苦难,但是他苦难的一生并非全是冷冰冰的、痛苦不堪的遭遇,他的一生,还存在着些许的温情因素。
正是这些点滴的温情,支撑着福贵“不死”的生命和活下去的信念,成就了坚忍、乐观的福贵。
当然,福贵能在苦难的人生中超然地活下来,也有一定的生存哲学,通过分析福贵形象,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生命启示,学着在今天的社会也能超然地活着。
下面,笔者将浅析成就福贵这个不朽的形象一些因素和他的生存哲学以及我们从福贵身上得到的生命启示。
一、福贵生存的苦难因素苦难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况,也是文学反复表现的母题。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遭遇和承受了许多苦难,评论家对此进行了分类的研究:“像福贵这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与他的存在发生关系的苦难一般有物质性苦难和生存性苦难。
”[5](一)物质性苦难所谓物质性苦难指有外在的因素引起物质匮乏从而导致的苦难。
福贵曾是大富大贵人家的富家公子,本来与物质性苦难根本沾不上一点边儿。
但是由于他好吃喝嫖赌的品行造成了家产败光,从此由一个阔家浪荡少爷,一夜之间变成了穷光蛋和底层落魄潦倒的草根农民,也因此摊上了物质性苦难的折磨:老父、老母、雏子、待产的妻子,一大家子几张嘴嗷嗷待哺,如洗的贫困,简陋的茅屋等等。
他陷入物质性苦难之中,无法逃避。
从此,福贵由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变为一个日夜劳作于田间地头勤劳的庄稼人。
但是即使如此,也改变不了物质严重匮乏的窘境。
而且,对于由奢入俭的福贵一家来说,要承担这样的苦难显得更为艰难。
母亲在贫困中病死、女儿在贫困中病哑、妻子在贫困中等死和外孙在贫困中储集过度饥饿竟被撑死等等。
贫困给福贵带来的苦难在福贵苦难的一生中占了很大的空间。
(二)生存性苦难福贵的一生,先后历经了内战、土改、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黑暗时期和政治事件,这也构成了福贵苦难的重要因素。
一介草民的福贵虽然无意投身于这些运动,却无时不活在这些政治事件中不能自拔,也一次次陷入因政治变迁而引起的巨大困境中。
如在内战中,福贵为母亲去请医,却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
在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场上受尽煎熬和折磨,回来时家中的老母亲思儿病亡、女儿不得救治而病哑;建国后,福贵的儿子有庆为县长夫人献血,竟被医院的人活活抽干血而死,以至于成为政治祭台上一个无辜的牺牲品。
物质性和存在性的苦难,导致了福贵苦难的一生。
二、苦难人生中的温情因素(一)苦难中的亲情“说到福贵为何不死、为何活着,不得不提到与福贵生命密切相关的两个女人。
这两个女人,一个是他慈善的母亲,一个是他温存的妻子家珍。
”[5]﹙52﹚是啊,这两个女人,不只支撑着福贵活着,而且还在福贵苦难人生中点缀着丝丝温情。
福贵的母亲是一个富家夫人,但却没有一般富家夫人的尖酸刻薄和横飞跋扈,反而是一个非常慈善和明白事理的女人。
福贵曾经吃喝嫖赌,游手好闲,但他母亲却从来没有大声责骂过他,甚至在福贵败光家产落魄回到家中时,他父亲气恨交加声嘶力竭地喊道“孽子,我要剁了你,阉了你,剁烂了你这乌龟王八蛋。
”,她也还护着福贵,说了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
”那时候的福贵身心疲惫,精神早已崩溃,心如死灰。
是他母亲,给了他活下去的亲情和勇气,并在他陷于物质性苦难时不断劝导他“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这句“人活得高兴,穷也不怕”说得热泪盈眶,一句极致平常的话凝聚着福贵母亲深深的智慧和饱满的情感。
听的是话,入的是情。
将之溶于生命,足以化解苦难,超越苦难。
在之后的四十年里,福贵就是用这话打实了活着的信念。
福贵的妻子家珍,是一个读之也会为之深深感动的人。
她在福贵最落魄、最困难的时候始终没有嫌弃、没有指责、没有放弃他的人。
她是福贵苦难的一生的一把明灯,始终照亮着他,温暖着他。
当福贵败光家产回家时,在父亲的一片怒骂中,身为福贵的妻子,本应也是气恨交加的,但是她还安慰福贵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
”这是深深的理解和宽容,同时也是唤起福贵了冰冷的心,使得福贵在家庭变故之后还能重新做人。
在往后的艰苦岁月里,每当福贵或是家庭遭遇不幸时家珍宽慰他好好活着—为自己,更为这个家活着。
因此,福贵也始终坚信:即使生活是悲惨的,也要好好活下去,“家珍说得对,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家珍临死之际,她还一遍一遍地对福贵说:“这辈子也快过完了,你对我这么好,我也满足了,我为你生了一对儿女,也算报答你了,下辈子还要在一起过。
”这段话字字含情,句句传意。
可以说家珍在痛苦和打击中表现出来的坚忍和包容,对福贵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始终不弃的亲情,浓浓笼罩了福贵的一生。
当然也可以说,正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家珍对夫妻感情的珍惜、对孩子真切的关爱对整个家庭的责任感和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影响着感化着福贵。
当然,除了这两个女人使福贵惨淡的人生有了些许光芒之外,还有福贵懂事的女儿们—凤霞和有庆、孝顺的女婿和可爱的外孙。
这也是福贵不管多苦也要坚忍的活着的温情因素。
在亲人都相继离世之后,与他相伴为依的老牛就成了那些亲人的化身,通过呼喊亲人的名字来回忆亲人的温馨,好像死亡从来未将他们一家人分开一样。
这也是一种温情,有挚爱的亲人可以回忆的温情。
人不管多强大还是多渺小,家庭的温情总是需要的!福贵还是幸运的,他曾经拥有一个好母亲和好妻子,同时还有乖巧的儿女、孝顺的女婿和可爱的外孙。
(二)苦难中的生存价值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活着》中的福贵就是正是怀着这种感恩的心态,懂得尊重生命,因此能在命运和生活的重压下自我复苏,学会在苦难中寻找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福贵在面对苦难时有自己的反抗方式,在面对苦难时学着感恩珍惜生命,让生命在命运坎坷压迫下灼灼生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也得以回归和体现。
三、福贵面对苦难人生的生存哲学(一)淡然心态超越存在苦难我们知道《活着》的开篇是以“我”到乡村去收集民间歌谣听来的富贵的故事,这就说明“我”所写的故事是听来的。
福贵经历的苦难是经过自己之口叙述出来的,作者更像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
当福贵在叙述自己的苦难故事时,在作者听来不像是在抱怨过去的苦难人生,而像是在温馨的回忆。
每回忆一次过去,仿佛他就可以一次一次的重度此生了。
那么,是什么使福贵能够做到如此境界呢?笔者认为是福贵特有的淡然心态。
福贵在叙述过去存在的苦难时,完全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能够做到如此淡定,非有淡然心态不可!或许有人认为福贵对于过去的苦难已经麻木了才会如此!其实不然!如果麻木,福贵能向“我”精彩的讲述他的故事吗?如果麻木,他在经历一切苦难之后,还能够和一头仅存的老黄牛休闲地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
福贵正是因为对过去存在的苦难以淡然心态去面对,才能在经历一切苦难之后生活下来。
(二)以坚忍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活着》中降临于主人公福贵身上的苦难都是不可抗拒的,如他为母亲去请医时莫名其妙被拉去当壮丁,母亲却因思念他而死、妻子很贤惠,却在中年生病而死和唯一的儿子也在献血时而死等等。
但作者为缓解福贵这种苦难的人生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坚忍。
这使得整部小说的叙述都因为这种宽阔的坚忍而呈现出一种沉郁、悲痛而又温和的面目。
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的无边无际的坚忍包容着一切,以至于每一次苦难的降临,福贵都能把它消融在坚忍之中。
“《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人是为活着本省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6](P147)”作者在文中用了一个“熬”字,鲜明的表现出他对中国人民生存的看法,就是坚忍,无休止的坚忍。
坚忍的品质,造就了福贵面对苦难时的宽广和牛皮糖似的坚韧的性格,使得他的内心拥有了一种超脱苦难的平静。
四、福贵的苦难人生对我们的生命启示(一)“无为”的抗争《活着》中余华对福贵面对苦难的态度基本持肯定态度。
福贵以一种不反抗,对生命的尊重—活下去,作为自己对苦难的“抗争”。
这种表面上的不作为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和误解,难道这也算坚强的生命形态?但对于福贵来说,纷至杳来的苦难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苦难”,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
每当他怀着美好的生活憧憬时,努力为生活奋斗时,命运总会和他开个大大的玩笑,总会折断他简单理想的翅膀。
他不知道下一个厄运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着他,他只能以一种不作为的方式作为对命运的抗争。
而恰是这种不抗争就是对悲惨命运的最好的抗争。
如果福贵抗争,也许他就会如俄狄浦斯王一样最后落得自残的局面。
福贵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只能以自己的方式面对无法预知而又随时到来的命运。
每次致命性的苦难足以摧毁他,但他都活了下来,以自己顽强的生命作为对命运最好的抗争。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无法预知的苦难命运,我们或许应该学会像福贵一样,学着以自己顽强的生命作为对命运的抗争,即使苦难接二连三,也要以最简单的想法—为活着而活着,以这种态度对待苦难!(二)活在当下福贵一生中有太多的苦难“光顾”于他,他几乎都是与他至亲的死亡相伴活着的。
余华曾说,《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
让一根头发去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7]﹙P4﹚是啊,福贵瘦弱的身躯就像一个脆弱的头发,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却坚韧地承受住亲人相互离去的如三万斤的重量,头发没有断,福贵没有倒下来!我们知道,在亲人一个个意外的死亡之后,福贵也曾深深的痛苦和无助,但是,很快,他会振作起来,从悲伤中走出来,重新活在当下。
最后,在垂暮之年,孤单的福贵只剩下一头老黄牛相伴,但他还是可以在田间唱着歌谣把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