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课堂小结
2023年《洋务运动》教学反思
2023年《洋务运动》教学反思2023年《洋务运动》教学反思1本学期即将结束了,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任务,现在期末复习工作也正顺利进行。
回顾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
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一、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本人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教材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
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
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
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
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例如我在讲授《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时候,这课的主题是“抗日战争”,教学难度比较大。
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
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
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
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音带,让学生观摩学习。
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
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为了这一目标,我做到了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学习新目标,精心设计教法,指导学法,认真落实上课,作业,练习,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的工作,做到超周备课,作业全批全改,不定时抽查学生的背诵和记忆。
通过单元检测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使历史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运用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 教学策略选
向中国开启了一扇了解西方的大门,促进了中国经济、
军事、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的近代化。两次鸦片战争的失
败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冲击,严重威胁了晚清政府的 教材分析
统治,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主张
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洋务运
动,洋务运动客观上引进了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
式,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为戊戌变法提供了历史条
件,近代化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线索。因此本节在
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学中要突出洋务派为实现强国
之梦而进行的努力探索,这样才能使学生能从运动本身
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资今日改革开放之借鉴。
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 教学目标
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归纳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 间、代表任务、口号、内容;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通过 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逐步掌握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层层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 有使学生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 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 化开辟了道路。
04.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 洋务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4课洋务运动
总理衙门的设立
1、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奕䜣主持
负责外交和通商事务,后来扩大到开矿、筑路、办学等方面,成为洋务运动最高行政机构;
意义:清政府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洋务运动
洋务派: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
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
主张:“师夷长技”;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前期
后期
时间段
19世纪60—70年代
19世纪70—90年代
口号
“自强”
“求富”
工业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著名
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上海、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上海、最大民用企业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福州、船政学堂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汉阳铁厂
张之洞、亚洲最大钢铁厂
4、新式陆海军:19世纪80年代中期,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只海军,北洋最强。
5、民间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6、意义: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补充: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课堂讨论:
全班分为四个大组,
各专题研讨一项洋务运动的举措;
各大组又以四人为一个小
组,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各小组要确定一个中心发
言人。
第一小组问题有:(军事工业)
①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简表;
教学过程
②观察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图,分析和大刀、长矛等
传统武器的手工制造相比,这些军事工业大都采用了什
么生产?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洋务运动》
称
《洋务运动》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中的第
一课。本课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学习西方先
进技术——洋务运动,包括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时间、
教材分析 目的、
主张、代表人物、口号,主要活动。需要向学生提
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
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
教学策略选 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择与设计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
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引入新课]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
学:先创设一个重回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
动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
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片中的曾
国藩是什么时代的伟人?与他同一时代的人物还有那
些?”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
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屈辱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化
的历程——洋务运动”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
目标导学: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洋务运动的学习心得体会
洋务运动的学习心得体会洋务运动的学习心得体会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洋务运动的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学习,我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兴趣。
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体会。
洋务运动发轫于1861年初。
当时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场。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失败。
这场历时35年的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一直受到许多争论。
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可是这第一炮并没有放响,基本上是失败了,没有把中国改变成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所以对于这场运动一直是褒贬不一的。
我只是一个大一学生,没有很深刻的见解。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认为应先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前一段时期开始阅读这段不长不短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为全面的看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鸦片战争可说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间接因素。
因为正是这两场战争使得一向懦弱无能的清政府种出现了比原来的腐朽之臣更懂得反抗的“洋务派”。
所谓洋务派就是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的一种势力,与之相对的是“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
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
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
洋务运动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洋务运动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洋务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中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
它始于晚清王朝(1871年),结束于清朝末年(1895年),历时约25年。
洋务运动的推行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背景、特点、成果等方面,对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背景晚清时期,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甚至比欧洲的落后程度还要严重。
面对外敌入侵的现实,在人们日益加深的危机感下,必须引领国家保卫主权地位,在各个方面加速现代化进程,反侵略、求生存。
因此,当时的统治者借鉴西方近代化方式,大力开展洋务运动,希望能够有效地挽救危局。
二、特点1.以引进西方工业技术为中心19世纪中国面对强大的西方列强,忧虑西方的军事、经济、文化进步会完全控制中国,从而实现对中国的殖民化。
而这样的想法在清政府特别是在戊戌变法之前并不普遍,很多人还处于对西方的迷信或轻视当中。
因此,为了摆脱这一窘境,必须得引进西方工业技术,在科技上与西方列强站在同一高度。
2.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力量集中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主导下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的事业。
政府为了实现现代化,发动了大量的社会力量来开展洋务运动。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平民和富商大贾积极参与其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和官方可以互相连接,在知识交流、技能传承和资金借贷等多个方面实现多方支持,是多个方面共同推进洋务运动的重要一环。
3.发动了自主创新和学习的热潮由于洋务运动主要的目的是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工业设备,因此,通过这一推动,中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学习到了许多西方的科技成果。
同时,由于适应中国的具体情况,许多新的发明创造也随之产生。
在这样的状况下,中国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自身的创造能力推动技术的进步。
三、成果1.提高了科技水平洋务运动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洋务运动的推进,中国在短时间内吸收了很多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不仅改变了中国科技水平与世界接轨的现状,还使得中国在科学、数学、物理、力学等各个方面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峰。
洋务运动的学习心得体会
洋务运动的学习心得体会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学习,我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兴趣。
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体会。
洋务运动发轫于1861年初。
当时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场。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失败。
这场历时35年的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一直受到许多争论。
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可是这第一炮并没有放响,基本上是失败了,没有把中国改变成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所以对于这场运动一直是褒贬不一的。
我只是一个大一学生,没有很深刻的见解。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认为应先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前一段时期开始阅读这段不长不短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为全面的看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鸦片战争可说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间接因素。
因为正是这两场战争使得一向懦弱无能的清政府种出现了比原来的腐朽之臣更懂得反抗的洋务派。
所谓洋务派就是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的一种势力,与之相对的是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
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
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
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
洋力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怎么写洋务运动的教学反思
怎么写洋务运动的教学反思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例如在掌握洋务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破产的过程中,通过对教材文字、插图以及补充材料的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并且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怎么写洋务运动的教学反思《洋务运动》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迈出的第一步,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现在,我主要想分析一下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教学改进。
首先,在本课的知识方面,虽然我把具体的知识点都设计到了,但却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另外,虽然具体的知识点都有了,但是却缺乏一根能把他们联系起来的主线。
如果这个做不好的好,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把知识都记住了,但出了课堂,或者时间一长,由于线索不够明确,学生的印象不深,也会很容易的忘掉,这一方面还是需要我特别加强的地方。
第二,就是在重点的突破上。
在以前的讲课中,我都非常注重重点的突出,这也一直是我值得骄傲的地方。
洋务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而重点不仅仅是说给学生,或者把知识点明确的呈献给学生,而重点在“突破”两个字上。
让学生明白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所以在以后教法的设计上,应该特别的下工夫,这样才能在每节课的重点中有所突破。
第三,是在课堂的管理上。
这也是我这一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这一节课中,我就做得不是很充分,这是我今后要特别注意并不断改进的地方。
另外,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我还注意到另外一个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教师语言的选择上,如果一个老师的语言做不到精炼且生动有趣,那就让我们尽量做到简洁有效吧,有效的提问,有效的语言引导都对整节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些是应该是在充分的备课基础上才能完成的。
第四,需要自己尽量去完成的就是资料的补充和引导,比如说图片、小故事及相关材料等。
为了方便教学,也为了学生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案的设计和简要的讲解来尽量补充。
《洋务运动》的教学反思
《洋务运动》的教学反思第一篇:《洋务运动》的教学反思《洋务运动》的教学反思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开端,本课的重点在于介绍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难点在于评价洋务运动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讲课,我认为自己思路基本清晰,这跟课下认真备课是分不开的;在讲课时出示一些图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本次讲课通过结合课本材料来分析,培养学生解材料题的能力,感觉学生在这一块掌握的不是太理想,作为初二学生接触材料分析比较少,以后我会在这方面大大加强。
因此,方法比结论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掌握知识的结果,而且更应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
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掌握史实,在对史实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实事求是的观念和研究认识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为其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设计对传统观念的一大突破在于强调了洋务派官员为中国近代发展所做的贡献,利用人物的积极部分来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责任感等方面的价值观教育。
然而在课堂设计和语言上达到的效果与目标任有一定的差距,对于洋务派官员的精神品质.办洋务事业之艰辛等感性内容诠释得不够到位。
第二篇:《洋务运动》300字教学反思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开端,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重点在于介绍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难点在于评价洋务运动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此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课堂知识容量较大,教学过程中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合理地处理好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希望将课堂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提高自学的能力;让自己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希望多媒体成为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合作的依托。
2、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设置了相关的学习问题,环环相扣,并适当的鼓励学生,使学生在进一步强化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反思在《洋务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为历史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所面临的重大困境,洋务运动的缘起、发展和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我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和反思。
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涉及了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
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讲解,学生能够了解到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重要情况,如科技落后、国力弱化等。
同时,学生还能够了解到洋务运动的缘起、发展、成果等内容。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史发展的脉络,强化历史思维。
二、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讲解、互动式探究、图片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具体来说,通过讲解,我将重点历史事件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向学生详细讲述,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
在互动式探究环节,我让学生们自由地提出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并让学生们自主探究解决的方式。
展示历史图片则是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的变迁。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本课教学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内容很多,且拥有广泛的知识面,很难一步到位全面掌握。
在课堂中,尽管我在讲解中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读,并在互动探究中启发学生,但是学生难免会有一些知识点的疑问或死记硬背的情况。
这就需要在之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在互动探究的环节中,由于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导致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无法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这也需要在之后的教学中将课堂作业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性。
四、解决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需要进一步结合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教育措施。
1.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材重点和难点,适量增减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
《洋务运动》的学习心得体会
《洋务运动》的学习心得体会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学习,我对*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兴趣。
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体会。
洋务运动发轫于1861年初。
当时留守*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常1894年9月,中日*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失败。
这场历时35年的运动,作为*近代化的开端,一直受到许多争论。
洋务运动可谓*近代化的第一*,可是这第一*并没有放响,基本上是失败了,没有把*改变成为*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所以对于这场运动一直是褒贬不一的。
我只是一个大一学生,没有很深刻的见解。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认为应先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前一段时期开始阅读这段不长不短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为全面的看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战争可说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间接因素。
因为正是这两场战争使得一向懦弱无能的清*种出现了比原来的腐朽之臣更懂得反抗的“洋务派”。
所谓洋务派就是清*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的一种势力,与之相对的是“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
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
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胄,无益于自强实际。
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
洋力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机构。
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近代史纲要第三节 洋务运动课程总结
第三节洋务运动课程总结1500年以后,新航路开辟,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市场意识和科学理论的储备,提高了英国人的普遍知识水平。
在各种合力之下,英国建立了第一个以工商业文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引领着百年来近代世界的发展。
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来临,谁能更快地接受新的思想,谁能更快地打破旧有价值观念,谁就会在未来世界中占有重要位置。
1862年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的首相,用铁血手段开始带领德意志走向统一,迈向近代化强国的行列。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文》,拉开明治维新的序幕,日本现代化由此开始。
1861年,清政府开始洋务运动,然而却并未带领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反而在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中国又丧失了一次近代化的机遇。
俾斯麦的改革在德国取得了成功,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为什么洋务运动却在中国以失败而惨淡收场呢?这一节课我们将围绕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做深入讨论。
基本内容:一、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
二、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讨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课堂引申问题:1、如何评价李鸿章?2、结合我们所学习的对象国近代化的过程,讨论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以及对我们今天民族复兴道路的启示。
一、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内忧外患交迫,清政府出现统治危机。
1、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历经14年,波及18个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分庭抗礼的政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逃往承德。
战争失败,中国主权遭到严重侵害,并被迫割让沙俄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内忧外患的刺激之下,“师夷长技以制夷”终于从理论落实到了具体的实践,清政府内部一些洋务派官员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4课洋务运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目标
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 3.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运用辩证
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必须在老师的监督下阅读 学生学习能
课文。因此,首先得让学生读课文。然后,再推出问题 力分析
展开讨论并解读。
教学策略选
从洋务运动的兴起人手,以发展、代表人物、时间
择与设计 为线索逐一分析教材。
1.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和原因,2、洋务派中央、
地方代表人物。3、时间,4、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
教学过程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5、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
办一批民用工业。6、建立新式海陆军。7.小组辩论。8、
总结归纳,课堂小结并完成课文后面练习。
课例研究综 述
1.洋务派的产生(背景、目的、主张、时间、代表)。 2、洋务运动的结局----破产、失败。 3、洋务运动的评价。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 4 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第 4 课洋务运动》
称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 教材分析
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
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述
的辩论,慈禧太后也是顽固派,不过她认为,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
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
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结论:洋务派顽固派都是维护清政府统治为目的
的。 在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时,教会学生用辩证唯物主
义进行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必须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 析,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看到洋务运动的积极性, 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 用。同时也要看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它是一场封建地 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 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
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
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
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分析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学 学生学习能
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习惯、合作学习氛围、学生认知障 力分析
【探究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从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能力出发,可从两方面评 价洋务运动。第一、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 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第二、 洋务运动的进步性表现为: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 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 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 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结论: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失败了。 但洋务运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归纳提升能力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时间 代表人物 目的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自强: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求富: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1.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D)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的学习心得体会
《洋务运动》的学习心得体会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学习,我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兴趣。
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体会。
洋务运动发轫于1861年初。
当时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常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失败。
这场历时35年的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一直受到许多争论。
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可是这第一炮并没有放响,基本上是失败了,没有把中国改变成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所以对于这场运动一直是褒贬不一的。
我只是一个大一学生,没有很深刻的见解。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认为应先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前一段时期开始阅读这段不长不短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为全面的看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战争可说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间接因素。
因为正是这两场战争使得一向懦弱无能的清政府种出现了比原来的腐朽之臣更懂得反抗的“洋务派”。
所谓洋务派就是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的一种势力,与之相对的是“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
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
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
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
洋力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洋务运动》学习心得体会.doc
《洋务运动》学习心得体会[《洋务运动》学习心得体会]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学习,我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兴趣,《洋务运动》学习心得体会。
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体会。
洋务运动发轫于1861年初。
当时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场。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失败。
这场历时35年的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一直受到许多争论。
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可是这第一炮并没有放响,基本上是失败了,没有把中国改变成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所以对于这场运动一直是褒贬不一的。
我只是一个大一学生,没有很深刻的见解。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认为应先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前一段时期开始阅读这段不长不短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为全面的看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鸦片战争可说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间接因素。
因为正是这两场战争使得一向懦弱无能的清政府种出现了比原来的腐朽之臣更懂得反抗的“洋务派”。
所谓洋务派就是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的一种势力,与之相对的是“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
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
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心得体会《《洋务运动》学习心得体会》(..)。
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
《洋务运动》的教学反思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洋务运动》的教学反思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列表法、比较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例如在掌握洋务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破产的过程中,通过对教材文字、插图以及补充材料的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并且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我在制作课件的同时,也介绍一些历史方面的网站,要求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查询,让学生在课外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参与面广。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形成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
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较强。
对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教学,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讲评:1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
这些军事工业可以发动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归纳出来,这样方便学生记忆。
2 、后期“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近代的民用工业,这些民用工业也需要发动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出来。
3 、是筹划海防。
建立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海军。
4 、创办新式学堂。
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
此后,培养了大批的科技、军事、外交人才。
京师同文馆就是现在的北大前身。
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可以说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有的学生按照书本中的背诵,根本不理解什么意思,这样的记忆很短暂,当时是记住了,课很快就忘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方面的内容,在上这方面内容的时候要想办法让学生理解。
评价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要客观的、全面的评价。
洋务运动最后是破产了,但要肯定它的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的技术,是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
在客观上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不只是教师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它也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各项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师生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师生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还是师生共同体验学习快乐、感受学习意义的过程。
那么,教师如何运用广博的历史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上来引导、点拨学生,以求在这个归纳整合的环节达到高潮,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这么几个小结的方法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承上启下小结法
一堂课将至结束时,按惯例对本课作一下总结,明白告诉学生今天主要学了什么,要掌握什么之外,可适当交待一下下一堂课的内容,这时,你的小结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了。
这其中的一种是直白式的承上启下。
还有一种是悬念式的承上启下。
中学生喜欢刺激,具有强大的好奇心,你越不讲明讲透他越起劲。
而历史事件是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一件事的结尾,往往又是另一件事的开端。
因此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我们是可以借鉴的。
在讲完一节内容时不妨设置一些悬念,既突出本节的内容重点,又为下一节教学内容有机地埋下伏笔,提前创设教学情
境,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
例如: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试图把西方先进科技这颗优良的花树移植到中国这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但结果却失败了。
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客观上诱导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也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条件。
再如: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
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洋务运动没有能挽救清朝覆亡的命运,那么清朝还会怎样垂死挣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二.还原式总结。
这是依据历史材料作出历史判断的总结方式。
例如,学完“洋务运动”一课后,出示如下史料:“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
以制器为先。
”“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于人工者省费售价既廉,推销愈广。
自费逐渐设法伪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
以上是两份奏章的摘要,阅读后请回答:
a文中“自强”指的是什么?这是哪些人于何时提出的主张?他们要兴办什么?
b“设法伪造”是何时提出来的?指的是什么?客观上起了什么作用?
这种总结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剖析能力。
课堂小结是对整节课的总结,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