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测查了1 646位老人,其中空巢老人1 250人。结果城市空巢老人排行前五位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认知问题、睡眠食欲、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和适应问题。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城市空巢老人、普通老人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相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其次是普通老人,第三为绝对空巢老人,无子女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女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男性。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年龄组间差异显著。随着收入的降低,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受教育程度越高,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有配偶相伴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单身老人。结论不同家庭结构的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老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横断面调查

我国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日渐增高,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意义。以往绝大部分研究〔1~4〕都是针对普通老人群体的,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极少。且陈天勇等〔3〕的研究取样为高学历老年人,子女在国外较多,子女的经济、社会地位较高,老人对子女的前途不用担忧,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对于低学历老人,绝对空巢可能以子女在国内不同城市或没有子女多见,其心理健康状况可能和他们调查的高学历空巢老人有很大程度的差异。因此,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在浙江省湖州、绍兴和丽水三个市按照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不同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离退休前职业状况的城市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共抽取样本1 750人,有效样本1 646人。其中非空巢老人396人,空巢老人1 250人。空巢老人包括相对空巢老人(和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同住的老年人群体)870人、绝对空巢老人(子女在国外或国内另一城市的老年人群体)270人和无子女老人(没有生养子女或子女已故的老年人群体)110人,其中,60~69岁432人,70~79岁590人,≥80岁202人,未填年龄者26人;配偶相伴者792人,单身者458人;文化程度小学以下者654人,中学者436人,大专以上者160人;低收入≤600元者448人,中等收入601~1 200元者534人,高收入>1 200元者268人;无固定职业者264人,工人服务人员者446人,技术管理人员540人。

1.2 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离退休前职业状况。

1.2.2 调查问卷采用自制〔5〕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测查城市空巢老人和普通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问卷共包括51个条目,分成7个分量表,分别是抑郁、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问题、适应问题、认知问题、睡眠食欲问题。让老年人进行自评,分为“非常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非常符合”几个等级,分别记为1、2、3、4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78~0.84;项

目与因子分的相关系数为0.79~0.84;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1~0.84。取30位老年人过1个月后重测,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8~0.86。从测验题目的编制和内部一致性系数可以看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采用入户调查的形式,对受教育程度较低,尤其是文盲的老年人,由调查员读题,并将书面语言翻译成口头语言,让被调查对象作出自评;受教育程度较高、能看懂量表的老年人自己独立填写问卷。调查员为课题组成员和心理学专业的部分学生,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

1.3 统计学处理进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单维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χ2检验等。

2 结果

2.1 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城市空巢老人在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得分上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认知问题、睡眠食欲、敏感焦虑、人际交往、适应问题、自卑和抑郁,除适应问题和自卑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外(P=0.221),其余因子得分两两间差异均显著(P<0.001)。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得分和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值家庭结构类型组间差异均显著。除敏感焦虑因子外,其余心理健康状况因子得分和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值,不同家庭结构类型老人按得分从低到高排序均为相对空巢老人、普通老人、绝对空巢老人和无子女老人,其中抑郁、人际交往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值相对空巢老人组和普通老人组差异不显著,自卑得分绝对空巢老人组和普通老人组差异不显著,适应问题得分相对空巢老人、绝对空巢老人组和普通老人组差异均不显著。认知问题得分、睡眠食欲问题得分绝对空巢老人组和无子女组差异不显著。此外,其余组间差异均显著。敏感焦虑因子按得分从低到高排序为相对空巢老人、普通老人、无子女老人和绝对空巢老人,其中无子女老人组和普通老人组差异不显著,其余组间差异均显著。见表1。

2.2 不同年龄、性别的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比较除人际交往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和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值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女性老人。见表2。

以性别、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老人原职业为协变量,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均值和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值进行年龄组间差异协方差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城市空巢老人在抑郁、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问题、认知问题因子均值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其中抑郁、自卑因子均值低龄组(60~69岁)显著大于中龄组(70~79岁),敏感焦虑因子均值低龄组显著大于中龄组和高龄组(≥80岁),人际交往问题因子均值高龄组显著大于低龄组和中龄组,认知问题均值低龄组显著小于中龄组和高龄组。适应问题、睡眠食欲问题因子均值和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值年龄差异均不显著。

2.3 不同经济状况的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比较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老人原职业为协变量,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均值和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值进行经济状况组间差异协方差分析,见表4。检验结果表明,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均值和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值经济状况组间差异均显著,后继检验表明,抑郁、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问题因子均值和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值,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两两差异均显著,随着收入的降低,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差。适应问题因子均值低收入组显著大于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认知问题、睡眠食欲问题因子得分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