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方案物理创新实验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方案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方案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方案引言:大学物理实验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概念、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的方案,旨在提供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强的实验项目,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掌握力学、光学、电磁学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其科学研究思维和创新能力。

实验内容:本实验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具体的实验项目:1. 弹簧的拉伸与弹性势能测量实验目的:探究弹簧的拉伸性质和弹性势能的关系实验步骤:使用一弹簧,通过测量受力和位移,计算弹簧的拉伸量以及弹性势能实验要求:精确测量实验数据,合理设计实验装置,注意安全操作2. 杆上的转子平衡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力矩平衡的条件与原理实验步骤:在一树脂杆上悬挂多个重力均匀分布的转子,通过调节位置使得杆保持平衡状态实验要求:精确测量实验数据,加深对力矩平衡的理解与应用3. 球体滚下斜面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球体在斜面上滚动的加速度,研究运动学与动力学关系实验步骤:在斜面上放置球体,测量球体加速度与斜面角度的关系实验要求: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相结合,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4. 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光在介质中的折射规律与折射率计算实验步骤:通过改变光线入射角度,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度,计算折射率实验要求:精确测量实验数据,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与光学定律的理解5. 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磁场对导体的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影响实验步骤: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和导体运动状态,测量感应电动势与磁场、导体相对运动速度的关系实验要求:精确测量实验数据,探索磁感应现象与电磁感应规律的关系实验设计与要求:1. 实验选材:根据学生的学习年级和知识储备,选择适合的实验项目,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可获得性和安全性。

物理创新性实验的六大设计原理

物理创新性实验的六大设计原理
动为 止 ; 6 ( )用 游标 卡尺 测 出注 射 器 活塞 的直径 ,
李 松 岭 ( 98年 出生 )男 , 15 , 江苏 徐 州 人 , 州 师 范 大 学 物 理 系 副 教 授 , 学 论 硕 士 生 导 师 。 要 从 事 教 学 论 和物 理 实 验 研 究 , 徐 教 主 已
Ke o d i y W r s nno a i hysc x rm e t de i i i e v tve p is e pe i n ; sgn prncpl
物理 创新 实 验是 指 打破 传 统 物 理 实 验 原 理 ,
力 平衡 、 热平 衡 、 电磁平 衡等 . 物理 创新 实验设 计 示例 : 物 理 教学 中 , 定 在 测 大气 压强通 常 都 是用 托里 拆利 实 验 , 里 拆 利 实 托 验存 在两 大 问题 : 是实 验难 度 大 , 向托里 拆 利 一 当 管 中装水 银 时 , 由于管很 细水 银 容 易 洒 出管 外 , 并 且容 易混 进气 泡 , 大实 验误 差 ; 是 要用 水 银 做 增 二
发表学术论文 4 8篇 , 版 教材 和论 著 6部 , 成 江 苏 省 教 委 科 研 课 题 2项 、 级 科 研 课题 8 . 出 完 校 项
维普资讯
物理 与 _程 T
Vo. 7 No 6 2 0 11 . 0 7
分 别 用 天 平 测 出 注 射 器 活 塞 的 质 量 和 所 挂 钩 码 的
PH YS CS EXPERI ENTS I M
LiS ng i g o ln LiM i x e ng u
( De a t n fPh is p rme to ysc ,Xu h u No ma ie st z o r lUnv riy,Xu h z ou,in s 2 11 ) Ja g u, 21 6 ( n tt t fS in e,Chn nv r iyo i n n c noo y,Xu ho Ja g u, 2 1 0 ) 0I siu eo ce c iaU iest fM niga d Te h lg z u,in s 2 0 8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一、引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因此,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1.增加实验项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应该增加实验项目的数量和种类,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等。

基础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综合性实验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性实验则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引入现代技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也应该引入一些现代技术,如虚拟实验室、仿真实验等。

这些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可以减少实验设备的成本和实验的危险性。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1.强调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和方法,学生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

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因此,应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设备、分析实验数据等。

2.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分析实验结果。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1.多样化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单一的试卷考核,这种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因此,应该多样化考核方式,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小组合作表现等。

2.过程性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结果性考核,这种方式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因此,应该注重过程性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1.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大学物理创新性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大学物理创新性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29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逐步凸显,使之成为现代大学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项目之一,为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物理创新性实验教学效果,并做好实验内容的研究分析,提高其设计及实施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是保障大学物理实验有序及合理进行的必要条件,同时对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物理实验的实际实验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1 创新性实验的内容设计创新性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内容中比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更高一层的实验,创新性实验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

目前,国内各著名高校都开展了创新性实验的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校曾在2008级及2010级优秀的本科生中开展创新性实验的教学。

已建立了创新性实验室,建立光电、电磁等方面的创新平台,构置一批创新性实验仪器。

作为创新性实验内容的选择,尽可能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业特点自主地选择创新性实验的主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时地把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渗透到经典的物理实验内容中。

充分发挥本实验中心的师资及仪器的优势,与其他专业实验室相结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新性实验,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创新性实验题目也可与老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使学生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熏陶,及时了解有关方面的国内、国外最新研究现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2 创新性实验过程研究2.1 实验方法选用在实际物理实验开展前,需对实验方法进行选择,不同的实验目标规划及所选用的实验方法均有着一定的差异,需按照实际物理实验标准及现阶段实验要求选择适宜的实验方法,从而使物理创新性实验能够切实在大学物理试验中发挥其实际作用。

创新性实验对于学生实际创新意识要求较高,所以实验方法的选择不仅要能够符合物理实验标准,同时需预留一定的自主实验空间,使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我主动学习意识,从而提高物理创新性实验的实际教学效果。

关于物理创新实验报告(3篇)

关于物理创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实验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开展了本次物理创新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搭建和调试一个新型实验装置,探索物理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与装置1. 实验原理:本实验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通过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装置,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稳定的交流电源;- 金属棒:作为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磁场发生器:产生均匀磁场;- 电流表:测量感应电流;-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实验数据;- 电脑: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1. 搭建实验装置:按照实验原理图,将电源、金属棒、磁场发生器、电流表、数据采集系统和电脑连接起来,确保各部分连接正确、牢固。

2. 调节实验参数:- 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其在安全范围内;- 调节磁场发生器的磁场强度,使其达到预定值;- 调节金属棒与磁场发生器的距离,确保实验过程中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

3. 进行实验:- 在金属棒运动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感应电流的变化;- 改变金属棒的运动速度、磁场强度等参数,观察感应电流的变化规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感应电流与时间、速度、磁场强度等参数的关系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感应电流与金属棒的运动速度、磁场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金属棒运动速度增加、磁场强度增大时,感应电流也随之增大。

2.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正确性;- 同时,我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为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川大学 创新型物理实验 空气热机实验

四川大学 创新型物理实验 空气热机实验

空气热机实验1143092146 付美梅(轻纺与食品学院轻化工程)摘要:本实验利用空气热机测量不同冷热端温度时的热功转换值,验证卡诺定理;后又测量热机输出功率随负载及转速的变化关系,计算热机实际效率。

最后,由此实验得到的一些创新想法。

关键词:空气热机;卡诺定理;热机效率;余热再用;火法冶金;鼓风;转鼓;风扇热机[2]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斯特林1816年发明的空气热机,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是最古老的热机之一。

其结构简单,便于帮助理解热机原理与卡诺循环等热力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很好的热学实验教学仪器。

卡诺定理[3]是卡诺1824年提出来的,其表述如下:(1)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其效率都相等,与工作物质无关,与可逆循环的种类也无关。

(2)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热机,其效率都小于可逆热机的效率。

1 实验原理[1]空气热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用图1说明。

热机主机由高温区,低温区,工作活塞及汽缸,位移活塞及汽缸,飞轮,连杆,热源等部分组成。

空气在高温区和低温区间不断交换,使汽缸内压强不断变化,从而推动位移活塞和工作活塞的循环移动。

图1 空气热机工作原理(1)对于循环过程可逆的理想热机,热功转换效率:η = A/Q1 =(Q1-Q2)/Q1=(T1-T2)/T1= ΔT/ T1而实际热机:η ≦ΔT/ T1热机每一循环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1正比于ΔT/n,n为热机转速,η正比于nA/ΔT。

而n,A,T1及ΔT 均可测量,测量不同冷热端温度时的nA/ΔT,观察它与ΔT/ T1的关系,即可验证卡诺定理。

(2)当热机带负载时,热机向负载输出的功率可由力矩计测量计算而得,且热机实际输出功率的大小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可测量计算出不同负载大小时的热机实际效率。

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本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装置有:空气热机实验仪,空气热机测试仪,电加热器及电源,计算机(或双踪示波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理论◆创新◆技能创新[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必选基础公共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生重视不够等问题,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转变教学模式的方向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大学教育;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6)10-0116-0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熊智慧(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1130)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

大学教育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强和提高对理工科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实验作为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理工科教育的重要方面。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石,对非物理专业学生进行物理学科教育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因而教育部规定对非理工科类学生实施大学物理实验基础教育。

目前大学物理实验学科教育中存在教学方式死板、教学目的不明确的问题,使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在高等学生教育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加强基础物理学的普及型教育有助于理工科学生对自身专业学科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实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强化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理论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大量的实验探索和发现,任何新的理论也需要实验数据的验证和支持。

学会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并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是理工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必备技能,也是掌握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前提。

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科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学物理创新性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大学物理创新性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Ab s t r a c t:C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t e a c hi n g mo de l o f i n no v a t i v e e x p e r i me nt i s a ne c e s s a r y r e q ui r e me n t f o r e x p e r i me n t a l
l i n k s w h i c h i mp a i r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e x p e r i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c o mb i n i n g w i t h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o f p h y s i c l a e x p e r i me n t a l c e n t e r i n t h e S o u t h C h i —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y ,wh g i c h p l a y a g o o d g u i d a n c e r o l e i n t h e o v e r a l l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i n n o v a t i v e e x p e r i me n t . Ke y wo r d s :i n n o v a t i v e;e x p e r i me n t o f c o l l e g e p h y s i c s ;d e s i g n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a b i l i t i e s .Th i s p a pe r i n t r o du c e s t h e de s i g n o f t h e i n n o v a t i v e e x pe r i me n t c on t e n t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a nd t e a c h i n g e v a l u a t i o n or f s o me k e y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篇一:大学物理性实验报告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课题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1. 掌握多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 正确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实验器材】秒表、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木块、米尺【实验原理】借用一道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转换,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定出重力加速度。

在B点给木块一初速度让其沿斜面匀减速上滑,记下到达最高点的时间t1,并测出BD长度s。

将木块由D点静止释放让其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记下到达B点的时间t2。

由牛顿第二定律易知上滑、下滑的加速度分别为1a2t22 2 hsl11 解得g?(2?2) ,sin?? lht1t2s? a1?gsin??mgcos?、a2?gsin??mgcos?。

由运动学公式,有s? 12a1t1,2 运用水滴法测重力加速度测出水滴间隔时间以及掉落高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内容】 1.测出斜面的高 H、斜面的长L 2.给木块一初速度,记录到达最高点的时间 3.将木块静止释放,使其下滑,记录下滑到点B的时间 4.多次重复步骤2、3,记录多组数据。

5.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个盘子,使水一滴一滴连续地滴到盘子里,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耳朵刚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滴到盘子里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

6.量出水龙头口离盘子的高度h,再用停表计时。

7.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盘子里的声音的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按下停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t。

8.记录并分析数据。

9.比较实验记录分析不同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掌握相关的测量特点表一:H=__________ L=__________g=__________g=___________篇二:大学物理上实验报告(共2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大学物理综合性实验的创新尝试

大学物理综合性实验的创新尝试

大学物理综合性实验的创新尝试[摘要]测量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是光学、电学的综合实验,通过实验,能够加强学生对光学、电学以及基本测量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电阻率细铜丝等厚干涉一、实验设计思想电阻率测定的最基本方法是:选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测出其长度、横截面积和电阻,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电阻率。

关于横截面积的测量,传统的方法是: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然后再计算横截面积。

但是如果金属丝的直径在0.5mm以下,传统方法测量误差很大。

关于微小尺寸的测量,用光学中的等厚干涉原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以,本文选取被测金属是一段直径约为0.1mm的金属铜丝,用它构成一个光学劈尖,测量细丝的直径,计算出横截面积。

从而把物理光学和电学知识在同一个实验中综合运用,达到了综合实验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1.用直流双臂电桥测细铜丝的电阻和长度在实验中用于测量细铜丝电阻的仪器是QJ44型直流双臂电桥,在与之相配套的DHSR四端电阻器上连接了细铜丝,四端电阻器上还有刻度尺,可直接读出被测细铜丝的长度。

直流双臂电桥是在惠斯通电桥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制成的,其工作原理与惠斯通电桥较为接近,但它可以有效地消除连接导线和接点处附加电阻的影响,可精确测量低电阻,实验中所使用的直流双臂电桥的测量范围是0.0001~11€%R,准确度等级为0.2级。

实验步骤如下:(1)将长约60cm的细铜丝接入四端电阻器,并将四端电阻器用导线与直流双臂电桥相连接。

(2)设定铜丝长度L,调节直流双臂电桥使之平衡,读出电阻值R。

移动四端电阻器的滑动端,改变被测铜丝长度,共计测量5次。

2.用等厚干涉测细铜丝直径。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迈克尔干涉仪测波长改进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迈克尔干涉仪测波长改进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迈克尔干涉仪测波长改进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迈克尔干涉仪测波长改进迈克尔干涉仪是利用分振幅法实现干涉的仪器,是测量微小长度的精密仪器,可用来测光波的波长,但通过同学们集体做过之后,每组同学的数据差别很大,误差也相当大,不同的仪器测出来的数据有较大差别,因此,这应该是跟仪器的误差还有处理数据的方式有关,下面我们提出改进方法:实验目的:1、了解麦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原理及调节和使用方法2、观察薄膜的等倾和等厚干涉现象实验内容:应用麦克尔逊干涉仪测定单色光的波长实验仪器:麦克尔逊干涉仪,氯氖激光器实验原理:1.迈克尔逊干涉仪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示意图G1和G2是两块平行放置的平行平面玻璃板,它们的折射率和厚度都完全相同。

G1的背面镀有半反射膜,称作分光板。

G2称作补偿板。

M1和M2是两块平面反射镜,它们装在与G1成45o角的彼此互相垂直的两臂上。

M2固定不动,M1可沿臂轴方向前后平移。

由扩展光源S发出的光束,经分光板分成两部分,它们分别近于垂直地入射在平面反射镜M1和M2上。

经M1反射的光回到分光板后一部分透过分光板沿E的方向传播,而经M2反射的光回到分光板后则是一部分被反射在E方向。

由于两者是相干的,在E处可观察到相干条纹。

光束自M1和M2上的反射相当于自距离为d的M1和M2ˊ上的反射,其中M2ˊ是平面镜M2为分光板所成的虚像。

因此,迈克尔逊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与厚度为d、没有多次反射的空气平行平面板所产生的干涉完全一样。

经M1反射的光三次穿过分光板,而经M2反射的光只通过分光板一次,补偿板就是为消除这种不对称性而设置的。

双光束在观察平面处的光程差由下式给定:Δ=2dcosi式中:d是M1和M2ˊ之间的距离,i是光源S在M1上的入射角。

迈克尔逊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特性与光源、照明方式以及M1和M2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2.等倾干涉如下图所示,当M2与M1严格垂直,即M2ˊ与M1严格平行时,所得干涉为等倾干涉。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篇一: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课题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实验目的】1. 掌握多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 正确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实验器材】秒表、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木块、米尺【实验原理】借用一道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转换,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定出重力加速度。

在B点给木块一初速度让其沿斜面匀减速上滑,记下到达最高点的时间t1,并测出BD长度s。

将木块由D点静止释放让其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记下到达B点的时间t2。

由牛顿第二定律易知上滑、下滑的加速度分别为1a2t22 2hsl11解得g?(2?2) ,sin??lht1t2s?a1?gsin??mgcos?、a2?gsin??mgcos?。

由运动学公式,有s?12a1t1,2运用水滴法测重力加速度测出水滴间隔时间以及掉落高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内容】1.测出斜面的高 H、斜面的长L2.给木块一初速度,记录到达最高点的时间3.将木块静止释放,使其下滑,记录下滑到点B的时间4.多次重复步骤2、3,记录多组数据。

5.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个盘子,使水一滴一滴连续地滴到盘子里,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耳朵刚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滴到盘子里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

6.量出水龙头口离盘子的高度h,再用停表计时。

7.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盘子里的声音的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按下停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t。

8.记录并分析数据。

9.比较实验记录分析不同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掌握相关的测量特点表一:H= L=g=g=篇二:大学物理上实验报告(共2篇)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一)2024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一)2024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一)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一)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仪器使用、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实验总结五个方面,分别探讨大学物理创新实验的核心要素。

正文:一、实验设计:1. 确定实验目标和研究问题2. 综合考虑实验条件和限制3. 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4. 安排实验步骤和时间节点5. 决定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二、仪器使用:1. 熟悉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2. 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3. 学习正确使用仪器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4. 根据实验设计,合理选择和调整仪器参数5. 实验中及时处理仪器故障和维护保养仪器三、数据处理:1. 确定实验数据的采集方法2. 使用适当的仪器和软件记录实验数据3.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4. 进行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处理5. 使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确认四、结果分析:1. 利用图表等可视化手段展示实验数据2. 解读实验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3.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4. 探讨实验中存在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5. 提出实验改进的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思路五、实验总结:1. 总结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的成果2. 评价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 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挑战4. 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体会5. 展望未来的实验研究方向和发展潜力总结: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一)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通过实验设计、仪器使用、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实验总结五个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实验设计的核心要素,熟练掌握各类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基本流程,并能提出实验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三:我眼中的物理实验的缺陷
1:实验目的与性质的单一性
21世纪的学科体系中,多种学科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没有一门学科能独立于其他学科而单独生存,但是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全都是关于物理,这一单科的实验内容,很少牵涉到其他。有些实验完全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根本不追求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结合。
2:实验的不及时性及实验信息的不对称性
2.参考文献指的是在作品制作和书写研究
报告
时你所参考的资料;要是
网上的资料要写上网址。
3.红色字体都是标注和说明,不出现在文章中。4.A4纸打印,左侧装订。
正文(小四宋体,1.5倍行距,有图可画图)实用价值:(5号黑体,)正文(小四宋体,1.5倍行距)参考文献:(5号黑体,)
[1]向德生(作者).基于约瑟夫遍历的数字图像置乱算法(文章的标题或者书名).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名称),2005(10)(哪一年第几期):44-46(页码). [2]
说明:1.要突出作品特色及创新点,字数在600-1000字之间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的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基本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部门的诸多领域,是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基础。物理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物理学中的每一项突破都与实验密切相关。物理概念的确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理论的确立都有赖于物理实验。
2:所以在设置物理实验时间的时候,应该设置在就在相关知识学习前后。设置在前,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也能完成相关实验,但是对其所包含的知识的理解还不到位,那么,在接来来对该内容的物理课讲解中,我们就能结合相关的实验更形象的理解;设置在紧跟着学习知识之后,可以使我们对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验内容快速的理解记忆。另外,老师可以安排简单的自主实验,让我们根据实验数据自主得出实验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

大学物理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

大学物理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简介
本文档旨在探讨大学物理实验创新以及自制教具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创新的实验设计和自制的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及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实验创新
大学物理实验创新是指在传统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使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

以下是一些实验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1. 多样化实验设计: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实验,如定量实验、
迭代实验和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多个方面探索物理原理并培养
实践能力。

2. 利用现代技术:结合现代技术如计算机模拟、虚拟实验和数
据采集分析软件,可以增加实验的可视化和操作性,提高学生对物
理原理的理解。

3. 实验自主选择: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实验课题,使实验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研究动力。

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是指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

以下是一些制作自制教具的方法和建议:
1. 利用废旧材料:通过回收再利用废旧材料,如纸张、塑料瓶等,可以制作简易的实验装置和模型,提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锻炼机会。

2. 激发学生创意:鼓励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教具,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 合作与分享: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教具,促进思想碰撞和合作研究。

总结
大学物理实验创新和自制教具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创新实验设计和制作自制教具,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并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建议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为大学物理实验的创新与教具的自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物理系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方案.doc

物理系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方案.doc

物理系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方案一、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目的为激发大学生对物理学和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运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对科学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初步的训练,并为今后的学习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特在物理系范围内组织举办“2013年第一届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

竞赛提倡“重在参与,注重过程”,促进全系大学生物理基础知识与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

二、竞赛思路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参赛对象为物理系所有本专科学生,可自由组队参赛。

经过组织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活动,并对竞赛进行探索和经验总结,以后将逐步尝试对全院大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并增大竞赛对象的范围。

三、竞赛的主题(一)本次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命题定位在与物理实验教学相互促进,水平难度适当,基础性强。

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能突出物理的基础性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的竞赛范围是物理系学生平时接触过的大学物理实验。

(二)参赛人员和竞赛方式参赛人员:在读的物理系本专科学生自由组队参赛.参赛方式:各代表队的成员3—4名,参加基础性的物理实验,实验时间为:3小时。

竞赛程序:1、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实验竞赛题目,自行联系竞赛指导教师,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竞赛。

2、参赛者根据所选题目提出的要求,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寻求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最终按所设计的方案解决问题。

设计方案要求:1)突出设计的物理思想和原理;2)设计的科学性、方法和技术上的创新性3)实验操作更简单、实验设计更巧妙、测量准确度更高。

四、参赛时间及地点1、报名时间:2013年4月2日2013 年4月12日2、竞赛地点:物理系物理实验中心3、竞赛时间:2013年6月3日 6月7日五、奖励办法:ﻫ由竞赛评审组成员对参赛者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的实验操作进行评选,产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按参赛作品数的10%、20%、30%确定,由物理系竞赛组委会颁奖.各班级要高度重视本次竞赛工作,积极组织并大力支持相关学生参加竞赛活动。

大学物理教育中的实验创新与探索

大学物理教育中的实验创新与探索

标题:大学物理教育中的实验创新与探索一、引言在大学物理教育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然而,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创新和探索,以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创新1.实验内容创新:实验内容应该紧跟科技前沿,反映现代物理学的最新进展。

例如,引入量子物理、宇宙学、相对论等领域的实验内容,让学生了解现代物理学的应用和发展。

2.实验方法创新:实验方法应该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例如,可以采用数值模拟、软件仿真、实物实验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设备创新: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率,我们可以引入先进的实验设备。

例如,采用虚拟实验室、自动化实验装置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

三、探索研究1.实验教学研究:研究如何将最新的实验方法、设备和内容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2.学生参与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研究和探索,让他们成为实验的主体。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

3.实验反馈研究:收集学生对实验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根据反馈意见,对实验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案例分析以大学物理中的力学实验为例,我们可以引入虚拟实验室和实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模拟实验过程,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然后,学生可以在实物实验中验证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这种结合虚拟和实物的实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率。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以上创新和探索,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有了显著的提高。

首先,实验内容更加新颖和实用,能够更好地反映现代物理学的进展和应用。

其次,实验方法更加多样化,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

本文将介绍该实验的设计和执行过程,包括实验的目标、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物理原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的实验设计和探究。

正文内容:1. 实验目标:- 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掌握使用常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的技能;- 深入理解光学和力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验设计;-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2. 实验设备和材料:- 光学实验仪器:激光器、透镜、单缝衍射装置等;- 力学实验仪器:弹簧振子、万能试验台等;- 电子设备:示波器、数字多用表等。

3.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 按照实验要求组织学生形成实验小组;- 检查实验设备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提供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

2) 实验操作:- 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依次进行实验步骤;- 每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3) 数据处理:- 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绘制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和数据表。

4) 讨论和总结:-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小组成员共同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学生团队进行实验报告的评审和互评。

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并提出可能的误差来源;- 学生探讨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5. 实验总结:- 总结本次实验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强调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体会;- 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 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

总结: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通过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巩固和应用物理原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创新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创新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利用原 理应 用设 计 法 、 想类 比设 计 法 、 异 联 变
设计法、 组合设计法等创新设计方法 , 将多种仪器 的工作原理进行组合、 变异 , 通过联想类 比设计 出
新 的仪器 。
组合设计法就是将现有技术 、 原理 、 方法、 仪 器等按一定的科学规律和实验方法有效的组合在 起, 使之产生新的实验效果 。组合设计法是实

() 1 机械高精度长度测量仪的开发
《 长度 的测 量 》 大学 物理 实验 教学 中最 基础 的
收稿 日期 : 0 01 —3 2 1-21
验, 根据电流一定时 , 电压 与电阻成 正比, 以联 可 想 到用 电位 差计 测 电 阻 。 () 似 性 。即 发 现 几 2相
种 实验 方法 、 验思 想 、 实 实验 原理 服从 的规 律具 有 相 似性 , 想到 它们 之 间 的联 系 , 便 设计 出新 的实 验 方案。
打下 良好基 础 。


词: 大学 物理实验 ; 创新设 计 ; 创新 能力
文献标 志码 : A
中图分类 号 : 4 . 2 G6 2 4 3
大学物理实验是对 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 强
实验原理中涉及 的理论知识和实验 的设计思想 ,
通过巧妙整合 , 形成新 的成果 ; 二是“ 思维统摄能 力” 即在分析原理使 用条件的基础上 , , 与相关实 验理论相结合 , 形成新 的概念 ; 三是“ 辨证分析能 力” 它是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 , , 即把大量 的实验 现象 、 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进行综合 、 分析 , 以 加
1 3 改进 设计 法 .
为消除原有方案的缺点或者为满足新的工作
大学物理实验 中的创新设 计方 法及应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方案物理创新实验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以及动手能力,我们设计了一个创新实验-静电除尘。

本实验利用静电除尘的原理,设计了四级管式静电除尘的结构,可以让学生从每级的玻璃管中看出除尘效果。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创新静电除尘四级管式
:O4 :A :1672-3791(xx)06(c)-0201-01
1907年,科特雷尔(Cottrell)首先将静电除尘技术用于净化工业烟气获得成功。

如今,静电除尘器已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建材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以及其他工业领域乃至民用领域。

统计资料表明,自1955年至现在,应用静电除尘器处理工业烟气量大致呈指数增长。

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可以预计静电除尘器的应用会得到更迅速的提高和发展。

这也是我们提出这个创新实验的一个实用目的。

1 原理
电除尘器是利用强电场使气体电离,由于强电场的作用而使气体电离,气流中的尘粒与自由电子、负离子碰撞而结合在一起,达到粉
尘荷电,最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粉尘将会从气体中被分离出来,达到除尘效果。

利用静电使粉尘分离须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存在使粉尘荷电的电场;二是存在使荷电粉尘颗粒分离的电场。

一般的静电除尘器采用荷电电场和分离电场合一的方法,放电机的金属棒接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集电极接地为正极。

如图1所示。

电除尘器比较多,常用的有管式和板卧式两种。

板卧式电除尘器由若干个独立的单元(电场)组成。

管式电除尘器,是将金属圆筒作为集电极。

在管心悬挂一根金属线作为放电级,称作电晕线。

我们做的是管式电除尘器,如图2所示。

2 设计过程
我们的目的是制作一个四级管式电除尘器,并能观察到每级的除尘效果。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长形PVC塑料管,直角PVC三角管,玻璃管,铜棒,铜管,绝缘体圆片,电源线,直流高压电源等设备。

铜棒的长度大概是38cm左右,直径5mm左右,用来做电晕极,接高压电源的负极。

铜管的长度大概是35cm左右,厚度为2mm,内径为37mm,用来做集电极,接高压电源的正极。

PVC管长度为38cm,内径为38mm,恰好可以外套住铜管。

一方面可以用来绝缘;另一方面可以用来固定铜管。

绝缘体圆片的直径和PVC管等长,中间有个圆孔,让铜棒探出,用于接导线。

而集电极的引线我们是贴在铜管上面,然后在直角三角管边上
开个小孔,将线引出来,然后再用胶水将孔封住。

玻璃管外径等于PVC 管的内径,套在三角管内,可以用来观察每级的除尘效果。

图3为设计图。

图4为实物图。

3 结果和讨论
电除尘器的铜棒接到高压电压设备的负极,铜管接到高压电压设备的正极。

在实验中我们用一些塑料在一个铁盆燃烧另其产生大量黑烟后通入我们做好的电除尘器中,接通电源,然后可以明显地在每段的玻璃管观察每级的除尘效果。

如我们所料,黑烟在第一级玻璃管中最浓,然后在接下来的各级中慢慢变白,最后从第四级管中出来后基本上变成白色,说明除尘效果良好。

同时我们也实验了在不同电压下的除尘效果。

限于实验条件,我们的高压电压设备并不是很好,只分为三档,为600V,800V,1000V,实验结果发现在电压为800V的时候除尘效果最好。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