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和控制

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和控制
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和控制

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和控制

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和控制,是通过站内智能设备实时采集电网各类模拟量和状态量参数,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电力系统电压、潮流状态的实时监测和估算预测实现自动调节主变压器分接头开关和投切补偿电容器,使变电站的母线电压和无功补偿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的需要。提高变电站电压合格率并降低网损,减轻值班人员劳动强度。

1 基本原理

1.1 变电站运行方式的变化对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影响

1.1.1 变电站运行方式的识别

(1) 完全分列运行。变电站高、中、低压侧母线均分开运行。

(2) 分列运行。变电站高、中、低压侧任一侧母线并列运行,其他母线分开运行。

(3) 并列运行。变电站高、中、低压侧任两侧母线并列运行。

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1.1.2 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1) 完全分列运行。各台变压器分接头可以在不同档位运行。各低压母线段电容器组分别进行循环投切。此时控制电压及无功定值各自分别选定,有功、无功功率为各自主变压器高压侧的有功、无功功率。

(2) 分列运行。各台变压器分接头可以在不同档位运行。变电站的有功、无功功率为各主变压器高压侧的有功、无功功率之和,所有电容器组应统一考虑进行循环投切,但需考虑每段母线电容器组的均衡投切。变压器分接头调节可以根据各变压器的电压目标进行分别控制。

(3) 并列运行。各台变压器分接头必须在相同档位运行。变电站的有功、无功功率为各主变压器高压侧的有功、无功功率之和,所有电容器组应统一考虑进行循环投切,但需考虑每段母线电容器组的均衡投切。并列运行时,并列母线的电压应选定一个电压值作为控制电压,并列主变压器的调整方式为联动调整,处于越限状态的主变压器作为主调,另一台主变压器作为从调,主调主变压器分接头成功动作后,再控制从调主变压器;若主调主变压器分接头动作未成功,将自动闭锁对从调主变压器的调节,并将主调主变压器分接头回调。

1.1.3 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优化

(1) 要考虑电容器组投切对变电站高压母线电压的影响,投入电容器组使母线电压升高,切除电容器组使母线电压降低。尽可能多利用电容器组投切控制,少进行变压器分接头调节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

(2) 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选择应避免进入循环振荡调节,即在不同区域由于采取不适合的调节控制策略而导致在两个不合格区域内振荡调节,对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对变电站内有载调压分接头和电容器组的频繁升降和投切造成设备损坏。

1.2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闭锁条件及要求

所谓电压无功控制的闭锁,是指VQC装臵在变电站或系统异常情况下,能及

时停止自动调节。如果没有完善的闭锁或闭锁响应时间达不到运行要求,将会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威胁。

1.2.1 VQC闭锁条件

闭锁条件和要求要全面,VQC闭锁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继电保护动作(包括主变压器保护及电容器保护动作);②系统电压异常(过高或过低);③变压器过载;④电压断线;⑤电容器开关或主变压器分接头开关拒动;⑥电容器开关或主变压器分接头开关动作次数达到最大限值;⑦主变压器并列运行时的错档;⑧主变压器分接头开关的滑档;⑨主变压器、电容器检修或冷备用时的闭锁;⑩外部开关量闭锁分接头调节或电容器组投切。

1.2.2 闭锁响应时间的要求

对于VQC闭锁的要求,各个不同的闭锁量响应时间要求不一样,如保护动作、主变压器开关滑档、TV断线、外部开关量闭锁、系统电压异常等闭锁要求快速响应。针对某些VQC的实现方式需要考虑VQC闭锁的实时性问题,远方调节控制必须实现就地闭锁才能保证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安全性。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1.3 系统对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约束条件

(1)系统在事故情况下或运行方式发生大的改变时应可靠闭锁变电站的电压无功控制功能。

(2)变压器高压侧电压越限超过闭锁定值时应可靠闭锁变电站的电压无功控制功能。

(3)变压器高压侧电压越限但未超过闭锁定值时,应调整VQC控制策略以免使系统运行状况进一步恶化。

2 电压无功控制的实现方法

目前电力系统内变电站常用的电压无功控制的实现方法有3种:独立的VQC 装臵,基于站内通信实现的软件控制模式,基于调度系统和集控站的区域控制模式。

2.1 独立的VQC装臵

变电站内装设独立的VQC装臵目前是电力系统中实现电压无功控制的一种主要方式,它采用自身的交流采样和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多CPU分布式模块化的体系结构(见图1),对应于变电站内的主变压器和相应的电容器组设有独立的控制单元,另外还有一个主控单元负责管理主变压器控制单元的运行与通信。收集其采集的信息(电气参数和开关量状态),根据运行方式的变化及系统电压无功的要求选择控制策略,向主变压器控制单元发出控制命令。主控单元还负责数据统计、事件生成和打印、与上位计算机通信等工作,同时主变压器控制单元应具有瞬时反应系统各类电气参数开关量状态变化的能力,就地判别是否闭锁主控单元下达的控制命令,并实时监视和记录系统电压合格率和谐波状况。

图1 独立VQC装臵多CPU分布模块化结构原理图

2.2 基于站内通信的软件控制模式

基于站内通信的软件控制模式的结构原理见图2,其功能实现是在变电站的智能RTU模块或后台监控系统中嵌入VQC控制软件。通过站内通信网采集各类电气参数和开关量的状态,由控制软件模块进行综合判别,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由站内通信网下达遥控命令至监控系统中的各单元测控装臵实现对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的升降和电容器组的投切控制。

图2 软件控制模块式的结构原理图

表1 3种电压无功控制实现方式的比较

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2.3 基于调度系统或集控站的区域控制模式

基于调度系统或集控站的区域电压无功控制模式在一些省市电力网中得到了应用,其功能实现是在调度系统或集控站的SCADA系统或EMS系统软件中设臵一个电压无功控制的高级应用软件。根据系统高级应用软件的潮流计算和状态估计得出各个变电站节点的电压和无功范围,将系统收集的各变电站的实际电气参数和开关量状态与系统安全经济运行要求的电压无功范围进行比较,给出每个变电站的控制策略,通过远动通道下达控制分接头升降及电容器投切命令。该模式由于考虑了全网的运行方式和潮流变化,并可以做到分层分级对电压无功进行优化控制,即先调节控制枢纽的节点变电站的电压无功,再调节未端变电站的电压无功,从根本上可以改变由于各个局部变电站的独立电压无功控制影响全网电压无功的优化。

3 电压无功控制的发展方向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关联系统,其潮流是动态变化并相互关联的。变电站内变压器分接开关在某个范围内的调整将影响无功功率的交换,进而影响电网无功潮流的分布和节点电压的变化。因此,如果某一地区因为节点电压低依靠变压器分接头向同一方向调整,将引起无功功率在该地区的大转移,造成系统无功波动,对系统电压也会造成严重影响。这也是单个变电站独立实行电压无功控制达到局部优化但影响全局的弊端。

要解决上述弊端,必须考虑全局的优化,将各个变电站点采集的电压无功数据和控制结果送至调度中心或集控站的主机,依据实时的潮流进行状态估计,确定各个变电站节点电压和无功要求,对全网的电压无功进行分层分级综合调整。

基于调度系统或集控站的区域集中控制模式是维护系统电压正常,实现无功优化综合控制,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最佳方案,应要求调度中心必须具有符合实际的电压和无功实时优化控制软件,各变电站有可靠的通道和智能控制执行单元。另外一个地区调度系统有几百甚至上千个变电站的运行方式、运行参数、分接头当前位臵、电容器状态以及各变电站低压侧母线的电压水平、负载情况等诸多信息均输入调度中心计算机,必然会造成电压无功控制软件复杂化和控制的实时性变得很差,因此实现分层分级和分散就地的关联控制是全网电压无功控制的发展方向。

全网电压无功控制有2层意义:①为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确保系统内各发电厂和枢纽变电站的电压稳定性。②为了电网的经济运行、降低网损,必须

实现全网的无功优化和就地平衡。应该认识到电压无功控制是正常稳定运行状态下的调节控制,在事故状态下这样的调节控制反而会恶化系统的稳定,必须要闭锁。同时电压无功控制是一个全网关联的控制问题,应在考虑全网优化的前提下实现区域或变电站的局部优化。因此全网的电压无功控制是一个分层分级、分散就地的网络关联控制系统,见图3。

图3 分层分级电压无功控制结构图

所谓分层分级是指全网根据调度要求进行分区分片控制,省级调度应站在全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高度,调度各发电厂和枢纽变电站的电压和无功输出水平,并要求各地区调度合理调度实现就地无功平衡,控制与系统电网的无功交换。地区调度负责对区域高压变电站和集控站的控制,集控站和县级调度负责对低一级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控制。系统在发生大的运行方式和潮流改变时应闭锁各级电压无功控制功能,由调度主站先控制各发电厂和高压枢纽变电站的电压无功状态,再由地区调度、县级调度或集控站控制下一级变电站或直供变电站的电压无功状态。

所谓分层分级和分散就地的关联控制是指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由分散安装在各个变电站的电压无功控制装臵或控制软件根据系统调度端下达的电压无功范围进行自动调控,调节控制范围和定值是从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要求出发,事先由调度中心的电压无功优化程序计算好下达给各变电站。在系统运行方式或潮流发生较大改变以及事故情况时,调度中心给各变电站发出闭锁自动控制的命令,由调度中心直接控制枢纽变电站的电压无功,待高压电网运行稳定后,由调度中心修改各下层变电站的电压无功定值范围下达至变电站,满足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后的新要求。

分层分级和分散就地的关联控制优点在于: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可以由分散在各变电站的电压无功控制装臵或软件自动化执行对各受控变电站的电压无功调控,实现功能分散、责任分散、危险分散;在紧急情况下调度中心执行应急程序,闭锁下级调度或集控站以及各变电站的自动调控功能,由调度中心直接控制或下达电压无功系统参数至枢纽变电站,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全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达到分层分级和分散就地的关联控制的目的,要求各变电站需装设执行分散就地控制任务的装臵或软件(VQC装臵或软件),并且应具有对受控变电站状态的分析、判别和控制功能,以及较强的通信能力和手段。正常运行情况下,VQC装臵或软件向调度报告控制结果和各类参数。同时接受上级调度下达的命令和参数,自动修改或调整定值或停止执行自动调控,成为接收调度下达调控命令的智能执行装臵。由于此类分散就地控制装臵或软件(VQC装臵或软件)能够根据变电站不同的运行方式和工况选择最优的局部调控策略,可以自动判别运行方式和计算投切电容器及调节分接头可能发生的变化的配合问题。因此分层分级和分散就地的关联控制兼顾了全局优化和局部优化问题。

4 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独立的VQC 装臵或软件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区域电压无功优化理论和实践发展进一步成熟后,通过调度中心控制软件及变电站独立的VQC装臵和软件实现分层分级和分

散就地的关联控制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电力系统电压及无功补偿

电力系统电压与无功补偿 交流电力系统需要电源供给两部分能量,一部分将用于作功而被消耗掉,这部分电能将转换为机械能、光能、热能或化学能,我们称为“有功功率”。另一部分能量是用来建立磁场,用于交换能量使用的,对于外部电路它并没有作功,由电能转换为磁能,再由磁能转换为电能,周而复始,并没有消耗,这部分能量我们称为“无功功率”,无功是相对于有功而言,不能说无功是无用之功,没有这部分功率,就不能建立感应磁场,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就不能运转。 2、无功功率按电路的性质有正有负,Q为正值(感性)时表示吸收无功功率,Q为负值(容性)时表示发出无功功率,在感性电路中,电流滞后于电压,f >0,Q为正值。而在容性电路中,电流超前于电压,f < 0,Q为负值。这就是人们通常称电动机等设备“吸收”无功而电容器发出“无功”的道理。 3、输电线路电压损耗由两部分组成,即有功功率在电阻上的压降和无功功率在电抗上的压降。一般说来,在超高压电网的线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中,电抗的数值比电阻大得多。所以无功功率对电压损耗的影响很大,而有功功率对电压损耗的影响则要小得多。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是造成电压损耗的主要因素。由电压损耗表达式DU = (PR + QX)/U可知,要改变电压损耗有两种办法。

(1)改变元件的电阻; (2)改变元件的电抗,都能起到改变电压损耗的作用。 可采取的一种办法是增大导线截面减小电阻以减小电压损耗,这种办法在负荷功率因数较高、原有导线截面偏小的配电线路中比较有效。适宜负荷不断增加的农村地区采用。 而电网中用的最多的办法是减少线路中的电抗,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广泛采用的分裂导线就可以明显降低线路的电抗。在我国,220kV线路一般采用二分裂、500kV线路采用四分裂导线。采用分裂导线,降低线路电抗,不仅仅减少了电压损耗,而且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能提高线路的输电能力。 减小线路电抗的另一种办法是采用串联电容补偿,就是在线路中串联一定数值的电容器,大家知道,同一电流流过串联的电感、电容时,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在相位上正好差180 串联电容器补偿,现在主要应用于超高压、大容量的输电线路上 4、除了用改变电力网参数来减少电压损耗以外,改变电压损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改变电网元件中传输的功率。即改变表达式中的P和Q的大小,在满足负荷有功功率的前提下,要改变供电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有功功率,是比较困难的,常常是不可能的。因此,改变线路、

变电站电压无功功率控制原理

随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不断增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功能亦不断强大。在监控后台机上利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应用软件实现变电站的电压无功功率控制(VQC), 已经成为监控后台的强大功能之一。在监控后台利用软件进行VQC, 比起传统利用专门硬件进行电压无功控制,具有节省投资,编程灵活,升级方便等优点。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监控后台进行VQC的原理及VQC的逻辑原理。 1.VQC在监控后台的实现。 在监控后台实现VQC, 如图1所示: 图1监控后台实现VQC原理图 综合自动化测控系统将在变电站所采集到的一次设备的数据通过各种网络(如can网,以太网等)发到SCADA 后台机上,然后后台监控机上的VQC软件从SCADA取得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数据,经过计算和逻辑分析,对测控系统作出调节指令,综自测控系统将接到的指令执行,控制相应的一次设备,如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将变电站的电压及无功功率控制在一个合格的X围内,从而达到电压无功控制的目的。2.VQC逻辑原理。 变电站中一般有几台变压器,VQC根据主变的运行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同调节方式。对于两绕组的变压器,取高压侧的无功功率作为无功调节的依据,取低压侧电压作为电压调节的依据。电压的调节主要靠调节主变的档位来实现,无功功率的调节主要靠无功设备的投切来实现。 2.19区图的定义 以U为纵坐标,无功功率Q为横坐标,组成U-Q坐标系,如图2所示,

图2VQC 9区图 在第一象限中,将区域分为9个,分别从1~9编上号。只有系统运行点, 即系统实时的电压和无功功率值,落在Umin

电压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 姓名:张晓玲学号:1020111139班级:电力1103班 摘要:介绍了变电站电压和无功控制的方法和调控原则,以及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VQC)的原理以及应用。 引言: 随着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电压成为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电压质量对电网稳定及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大影响。无功是影响电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保证电压质量的重要条件是保持无功功率的平衡,即要求系统中无功电源所供应的无功功率等于系统中无功负荷与无功损耗之和,也就是使电力系统在任一时间和任一负荷时的无功总出力(含无功补偿)与无功总负荷(含无功总损耗)保持平衡,以满足电压质量要求。 1概述 变电站调节电压和无功的主要手段是调节主变的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组。通过合理调节变压器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变电站的电压质量,实现无功潮流合理平衡。调节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对电压和无功的影响为:上调分接头电压上升、无功上升,下调分接头电压下降、无功下降(对升档升压方式而言,对升档降压方式则相反);投入电容器无功下降、电压上升,切除电容器无功上升、电压下降。 2 VQC的基本原理 简单系统接线图如图2.1所示,Us为系统电压;U1、U2为变电站主变高低压侧电压,U L为负荷电压,P L,Q L分别为负荷有功和无功功率,K T为变压器变比,Qc为补偿无功功率,Rs,Xs,R L,X L分别为线路阻抗参数,R T,X T为变压器阻抗参数。

图2.1 变电站等值电路图 (1) 调节有载调压器的变比 由于12T U U K =为可控变量,当负荷增大,降低K T 以提高U 2,从而以提高U 2 来补偿线路上的电压损耗,反正亦然。 (2) 改变电容组的数目 当投入电容量Q c 后,有: 2222()()()S T C S T S P R R Q Q X X U U U ++-+=- (2.1) 比较以上两式可见Qc 的改变会影响系统中各点电压值和无功的重新分配,当负荷增大,通过降低从系统到进站线路上的电压降△U S 以亦可增大U T2,以抵消△U L 的增大。 投入Qc 后网损为: 222222222222() ()()()C C S T S T P Q Q P Q Q S R R j X X U U +-+-?=+++ (2.2) 可见网损随222()C Q Q Q =-,即主变低压侧无功功率的平方而变化,在输送 功率一定的情况下,Q 2越小,网损越小。理论上,当Q 2=0时功率损耗最小,因此,对于简单的辐射形网络,提高功率因数是降低网损的有效措施。 3 VQC 的控制目标 (1) 保证电压合格 主变低压母线电压以必须满足:U L ≤U 2≤U H (U H 、U L 既是规定的母线电压上

无功补偿来源和电压调节设备

无功补偿来源和电压调节设备 1)同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无功补偿设备。往往依照不同系统条件和不同的安装位置,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位于负荷中心附近的发电机组,宜于有较大的送出无功功率的能力,可以供应正常负荷的部分无功功率需求外,还可以在正常时保留一部分作为事故紧急储备,非常重要。 至于送端电厂的发电机组,特别是远方电厂,由于无功功率不宜远送的规律,它发出的无功功率主要用以补偿配出线路在重负荷期间的部分无功功率损耗,实现超高压网无功功率的分层平衡。功率因数一般都较高。例如,巴西伊泰普水电.站中,有9台765MW勺机组接在交流侧,经900km 765kV交流线路到受端,机组的额定功率因数选为0.95,另9台7机通过直流线路到受端,其额定功率因数选为0.85,因为前者只需要补偿线路,后者还需要补偿换流站的无功(换流站的无功需求相当大)。 反过来说,接到超高压电网特别是位于远方的发电机组需要具有 适当的进相运行能力(吸收无功),使能在系统低负荷期间,吸收配出的超高压线路的部分多余无功功率,以保持电厂送电电压不超标。这点在工程实践中往往是一个后备方案,即机组的进相运行来调整电压。我国一般现在

机组都会做进相运行试验。 2)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既能产生无功功率(由于分布电容)又消耗无功功率(由于串联阻抗)。当沿线路传送某一固定有功功率,线路上的这两种无功功率适能相互平衡时,这个有功功率,叫做线路的 “自然功率”。这点应该是较为基本的认识,所以有功潮流大的线路,无功消耗也大,自然产生较少无功;空载线路也最容易贡献无功,从而抬升电压。尤其是500kV层面小负荷方式下容易无功剩余。

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

公司简介 北京思能达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经北京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在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专业从事电力系统中、高压无功补偿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现有员工100 余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40余人,下设产品研发部、财务部、市场营销部、生产部、工程部、物流部、质控部等职能部门,并在上海、郑州、西安、南京、贵阳、广州、济南设有销售服务机构。 公司拥有一批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生产技术管理的专家和电力产品开发的高级技术人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服务队伍和优秀的销售团队,可全方位为用户提供工程设计、供货、技术培训、安装指导、设备调试等综合服务。 公司致力于电力系统高、中、低压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变电站电压、无功、谐波综合治理装置的开发、生产和市场推广工作。目前公司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三大系列十几个品种的产品,并申请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产品包括:DWZT 系列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DWZTL 系列线路型电压无功补偿装置、DWXZ 系列牵引变电站电压、无功、谐波综合治理装置、SZJB型智能化节能型路灯箱式变电站、TSF 型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滤波成套装置、TBB-Z 型高压无功补偿自动调容成套装置等。产品均已通过型式试验,并通过中国电力联合会组织的产品鉴定。我公司产品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和用电单位的电压合格率,改善电能质量,同时节能效果明显,产品在使用后,就得到了电力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户的一致好评。 公司采用国内最新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产品检测手段齐全,质量和管理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确保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我公司的宗旨是为客户提供无功补偿和电能质量治理方面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思能达——电力无功补偿专家。

详解电网无功补偿与电压调节

详解电网无功补偿与电压调节 无功对于电网系统设计来说,肯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了,这块其实内容很多,就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总结,有一些工程实践中的认识,希望可以互相印证。无功对应电压,有功对应频率,应该是一个比较普遍大概的认识,当然没错。所以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是密不可分的,也是调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一、无功补偿概述和原则 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比如40瓦的日光灯,除需40多瓦有功功率(镇流器也需消耗一部分有功功率)来发光外,还需80乏左右的无功功率供镇流器的线圈建立交变磁场用。由于它不对外做功,才被称之为“无功”。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首先是一些重要原则当然很多是国网的原则,虽说要摆脱国网思路束缚,但是有些好东西还是要保留。 分层分区补偿原则:有鉴于经较大阻抗传输无功功率所产生的很大无功功率损耗和相应的有功功率损耗,电网无功功率的补偿安排宜实行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的原则。所谓的分层安排,是指作为主要有功功率大容量传输即220--500 kV电网,宜力求保持各电压层间的无功功率平衡,尽可能使这些层间的无功功率串动极小,以减少通过电网变压器传输无功功率时的大量消耗;而所谓分区安排、是指110k V 及以下的供电网,宜于实现无功功率的分区和就地平衡。 电压合格标准:

500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0%;最低运行电压不应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调节。 发电厂和500kV变电所的220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0~+10%;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的-5%~+10%。 发电厂和220kV变电所的110kV~35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相应系统额定电压-3%~+7%;事故后为系统额定电压的的±10%。 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直属)的10(6)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7%。 无功补偿配置原则:各电压等级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组容量选择,应根据计算确定,最大单组无功补偿装置投切引起所在母线电压变化不宜超过电压额定值的2.5%,并满足主变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低于0.95。 以上只是大概的比例估计,具体工程的变电站的无功配置是需要通过计算的,计算分不同运行方式(针对容性和感性),无功计算一般是有无功交换的整个区域一

DWZT调压式无功电压自动补偿装置原理

调压式无功电压自动补偿装置原理、构造及优点 一.原理: 调压式无功电压自动补偿装置根据Q=2πCU2原理采用调节电容器端电压方式,改变电容器端电压U来调节电容器无功出力满足系统容性无功需要,达到稳定电压,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输电损耗之目的。 二、构成 该装置由自耦调压器、电容器、微机控制器三部分组成。其关键技术为自耦调压器,它输入端接母线输出端接电容器,电容器电压可在(100~50)%之间调整,无功输出可在(100~25)%电容容量输出。自耦调压器采用有载调压,电容器为容性无功电源,微机控制器采用九区图原理由单板机完成,它具有控制、保护、显示远动等功能,可以和综自接口。微机控制器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特殊设计,满足用户特殊要求。 三、调压式无功电压补偿装置的优点 1、电容器固定接入,可以连续可调输出,满足系统容式无功需要。 2、电容器长期工作在额定电压以下,可以成倍延长电容器的寿命。 3、由于采用自耦调压器调压附加损耗小,仅为电容器容量的(0.5~2)‰,根据国标GB6451.2-86普通35kV变压器25000kV A容量满载时损耗仅120KW左右,为额定容量的4.8‰左右,自耦变压器损耗仅为普通变压器的1/3~1/2即2.8‰左右。由于我们特殊设计其损耗更小为(0.5~2)‰

4、该装置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安装调试后可无人值守,由于电容器运行电压低,电容器基本不会损坏,无需备件。和SVC相比占地小,DWZT-35/20000安装位置仅需6×15=90M2,而SVC需占地500M2以上,和SVC相比不需要净水等辅助设备。 5、和SVC相比无谐波污染,不需要辅加谐波吸收回路。 SVC相关技术及存在问题 SVC定义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依靠高压可控硅控制电压,电容容量保证无功输出,满足系统无功需要。它最大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可以在几个固波内完成变化,另外一个是可以连续调节。 SVC一般由TCR、TSC和FC组成。TCR为感性无功调节回路,即在电抗器中串入高压可控础调节感性无功容量;TSC是用高压可控硅投切电容器改变容性无功容量;而FC是谐波吸收回路(兼作基波容性无功电源),其损耗在三个部分产生。一、TCR中电感(电抗器)中产生的损耗约1%左右。二、FC回路中的串联电抗器损耗,根据设计及制造水平可以在1~2%,三、高次谐波所产生的损耗,由于SVC 要产生三次谐波,它会通过设备外壳、构件、建筑物构成回路产生发热,此损耗由于设备、构件、建筑物结构不同相差很大,可达5%以上。洛阳钢厂05年订了一台某厂生产的SVC装置,运行温度非常高,夏季电容器室温度达60℃以上。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在电容器室安装了吹风机空调等降温设备,仍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电容器室房顶防

电网的无功补偿与电压调整

电网的无功补偿与电压调整 1、输电网的无功补偿与电压调整 输电网多数无直供负载,一般不为调压目的而设置无功补偿装置。参数补偿多用于较长距离的输电线路,有串联补偿(又称纵补偿)与并联补偿(又称横补偿)之分。电压支撑则多用于与地区受电网络连接的输电网的中枢点。 1.1电抗器补偿 电抗器是超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常用补偿设备,用以补偿输电线路对地电容所产生的充电功率,以抑制工频过电压。电抗器的容量根据线路长度和过电压限制水平选择,其补偿度(电抗器容量与线路充电功率之比)国外统计大多为70-85,个别为65,一般不低于60。电抗器一般常设置在线路两端,且不设断路器。 1.2串连电容补偿 串联电容用来补偿输电线路的感抗,起到缩短电气距离提高稳定性水平和线路的输电容量的作用。串联电容器组多为串、并联组合而成,并联支数由线路输送容量而定,串联个数则由所需的串联电容补偿度(串联电容的容抗与所补偿的线路感抗之比)而定。串联电容补偿一般在50以下,不宜过高,以免引起系统的次同步谐振。输电网中因阻抗不均而造成环流时,也可用串联电容来补偿。日本在110kV环网中就使用了串联电容补偿。 1.3中间同步或静止补偿 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间装设同步调相机或静止补偿装置,利用这些装置的无功调节能力,在线路轻载时吸收线路充电功率,限制电压升高;在线

路重载时发出无功功率,以补偿线路的无功损耗,支持电压水平,从而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中间同步或静止补偿通常设在线路中点,若设在线路首末端,则调节作用消失。 输电网的电压支撑点与调压输电网与受电地区的低一级电压的电网 相联的枢纽点,常设置有载调压变压器或有相当调节与控制能力的无功补偿装置,或者二者都有,以实现中枢点调压,使电网的运行不受或少受因潮流变化或其他原因形成的电压波动的影响,在电网发生事故时起支撑电压的作用,防止因电网电压剧烈波动而扩大事故。 电压支撑能力的强弱,除与补偿方法和补偿容量大小有关外,更与补偿装置的调节控制能力和响应速度有关。并联电容器虽是常用而价廉的补偿设备,但其无功出力在电压下降时将按电压的平方值下降,不利于支撑电压。大量装设并联补偿电容器反而有事故发生助长电网电压崩溃的可能性。采用同步调相机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辅以适当的调节控制,是比较理想的支撑电压的无功补偿设备。近年来,国内外均注重静止补偿装置的应用。 2、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与电压调整 以相位补偿和保证用户用电电压质量为主。 2.1相位补偿亦称功率因数补偿 用电电器多为电磁结构,需要大量的励磁功率,致使用户的功率因数均为滞相且较低,一般约为0.7左右。励磁功率——滞相的无功功率在配电网中流动,不仅占用配电网容量,造成不必要的损耗,而且导致用户电压降低。相位补偿是以进相的无功补偿设备(如并联电容器)就近供给用户或配电网所需要的滞相无功功率,减少在配电网中流动的无功功率,降低网损,

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和控制

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和控制 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和控制,是通过站内智能设备实时采集电网各类模拟量和状态量参数,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电力系统电压、潮流状态的实时监测和估算预测实现自动调节主变压器分接头开关和投切补偿电容器,使变电站的母线电压和无功补偿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的需要。提高变电站电压合格率并降低网损,减轻值班人员劳动强度。 1 基本原理 1.1 变电站运行方式的变化对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影响 1.1.1 变电站运行方式的识别 (1) 完全分列运行。变电站高、中、低压侧母线均分开运行。 (2) 分列运行。变电站高、中、低压侧任一侧母线并列运行,其他母线分开运行。 (3) 并列运行。变电站高、中、低压侧任两侧母线并列运行。 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1.1.2 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1) 完全分列运行。各台变压器分接头可以在不同档位运行。各低压母线段电容器组分别进行循环投切。此时控制电压及无功定值各自分别选定,有功、无功功率为各自主变压器高压侧的有功、无功功率。 (2) 分列运行。各台变压器分接头可以在不同档位运行。变电站的有功、无功功率为各主变压器高压侧的有功、无功功率之和,所有电容器组应统一考虑进行循环投切,但需考虑每段母线电容器组的均衡投切。变压器分接头调节可以根据各变压器的电压目标进行分别控制。 (3) 并列运行。各台变压器分接头必须在相同档位运行。变电站的有功、无功功率为各主变压器高压侧的有功、无功功率之和,所有电容器组应统一考虑进行循环投切,但需考虑每段母线电容器组的均衡投切。并列运行时,并列母线的电压应选定一个电压值作为控制电压,并列主变压器的调整方式为联动调整,处于越限状态的主变压器作为主调,另一台主变压器作为从调,主调主变压器分接头成功动作后,再控制从调主变压器;若主调主变压器分接头动作未成功,将自动闭锁对从调主变压器的调节,并将主调主变压器分接头回调。 1.1.3 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优化 (1) 要考虑电容器组投切对变电站高压母线电压的影响,投入电容器组使母线电压升高,切除电容器组使母线电压降低。尽可能多利用电容器组投切控制,少进行变压器分接头调节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 (2) 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选择应避免进入循环振荡调节,即在不同区域由于采取不适合的调节控制策略而导致在两个不合格区域内振荡调节,对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对变电站内有载调压分接头和电容器组的频繁升降和投切造成设备损坏。 1.2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闭锁条件及要求 所谓电压无功控制的闭锁,是指VQC装臵在变电站或系统异常情况下,能及

解析自动无功电压控制系统

解析自动无功电压控制系统 随着高电压等级、大容量和跨区电网的迅速发展,为保证电网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对电压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变电站VQC装置已经不能够有效处理全网范围内无功优化的问题,引入自动无功电压控制(A VC)系统是必然的。本文介绍了自动无功电压控制(A VC)系统的应用及其特点优点。 标签:自动;无功;电压;控制;优化 电压的稳定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的生产,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减少无功在线路上的流动,降低网损经济供电又是重要目标,因此随着负荷的波动对电压与无功调节需求往往很频繁,如果由人工进行调节干预,则一方面增加监控运行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靠人工去判断操作很难做到调节的合理性。 自动无功电压控制(A VC)系统是从全网角度分层、分区对电压和无功进行协调优化控制,从PAS网络建模获取设备及网络模型、从SCADA获取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在线分析和计算,在确保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对全网无功电压状态进行集中监视和分析计算,从全局的角度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可投切容抗器等无功电压设备进行集中监视、统一管理和在线闭环控制,实现电网所有无功装置自动调节,是保证全网电压合格率、降低调度集控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控制水平和电网运行经济性的有效技术手段。 1、A VC系统应用的必要性 由于电压调节的管理模式一直沿用着传统的地域分散控制形式,所以现在电网结构逐渐的表现出一系列的弊端,主要的问题有: (1)一部分变电站的母线电压控制依靠调度监控人员的人工调节,运行人员需要时刻监视系统电压情况,并进行人工调整,工作强度大,阶梯性调节无渐变性会造成电网电压波动大,造成变电站的电压合格率较低。 (2)一部分变电站靠站内VQC装置自动调节。由于VQC装置只对本站内10kV母线电压进行控制,如果要实现全部变电站的10kV母线电压自动控制,每个变电站都需要安装一套,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量和人工非常大,而且VQC装置只能保证本站内的母线电压不会越限,无法从全网优化角度考虑,其全面推广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 (3)电厂之间,由于各电厂只关注自身母线电压,没有从全局角度协调无功分配,造成不必要的有功损耗。各厂、站无功电压控制没有进行协调,造成电网运行不经济。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 由于电力系统中节点很多,网络结构复杂,负荷分布不均匀,各节点的负荷变动时,会引起各节点电压的波动。要使各节点电压维持在额定值是不可能的。所以,电力系统调压的任务,就是在满足各负荷正常需求的条件下,使各节点的电压偏移在允许范围之内。 由综合负荷的无功功率一电压静态特性分析可知,负荷的无功功率是随电压的降低而减少的,要想保持负荷端电压水平,就得向负荷供应所需要的无功功率。所以,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必须保持平衡,即无功功率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要与无功功率负荷和无功功率损耗平衡。这是维持电力系统电压水平的必要条件。 一、无功功率负荷和无功功率损耗 1.无功功率负荷 无功功率负荷是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的用电设备(主要是异步电动机)所吸收的无功功率。一般综合负荷的功率因数为0.6~O.9,其中,较大的数值对应于采用大容量同步电动机的场合。 2.电力系统中的无功损耗 (1)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励磁损耗,这种无功损耗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数,基本上等于空载电流百分数0I %,约为1%~2%。因此励磁损耗为 0/100Ty TN Q I S =V (Mvar) (5-1-1) 另一部分为绕组中的无功损耗。在变压器满载时,基本上等于短路电压k U 的百分值,约为10%这损耗可用式(6-2)求得 2(%)()100k TN TL Tz TN U S S Q S =V (Mvar) (5-1-2) 式中,TN S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A);TL S 为变压器的负荷功率(MVA)。 由发电厂到用户,中间要经过多级变压,虽然每台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只占每台变压器容量的百分之十几,但多级变压器无功损耗的总和可达用户无功负荷的75%~100%左右。 (2)电力线路的无功损耗。电力线路上的无功功率损耗也分为两部分,即并联电纳和串联电抗中的无功功率损耗。并联电纳中的无功损耗又称充电功率,与电力线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呈容性。串联电抗中的无功损耗与负荷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呈感性。因此电力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元件,究竟是消耗容性还是感性无功功率,根据长线路运行分析理论,可作一个大致估计。对线路不长,长度不超过100km ,电压等级为220kV 电力线路,线路将消耗感性无功功率。对线路较长,其长度为300km 左右时,对220kV 电力线路,线路基本上既不消耗感性无功功率也不消耗容性无功功率,呈电阻性。大于300km 时,线路为电容性的。 二、系统综合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 电力系统中某额定功率的用电设备实际吸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大小是随电力网的电压变化而变的,尤其是无功功率受电压的影响很大。电力系统综

并联电容器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电压调节问题的探讨_马文成

DOI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9.069 并联电容器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电压调节问题的探讨 马文成 固原供电局,宁夏 固原 756300 摘 要 变电站并联电容器可以对电网的无功功率进 行集中补偿。通过对无功功率的合理补偿, 从而达到调节电压、使系统经济和稳定运 行。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由于设计原因, 无功负荷的分布不可预见性等因素导致变电 站母线并联电容器不能合理的补偿无功和调 节电压。下面就某站10kV 母线并联电容器运 行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电压调节 某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10/35/10kV ,两台 主变容量分别为25000kVA 和20000kVA 的有载调 压变压器,正常时20000kVA 变压器运行,另一 台主变热备用,10kV Ⅰ、Ⅱ段母线经分段开关 联成单母运行。10kV Ⅱ段母线装TBB 210- 3600/3600Kvar 成套电容器装置,电容器型号 为:BFFH 4-11/ -2×1800-1×3W 密集型电 容器,每组容量为1800Kvar ,两组共 3600Kvar ,其额定电流为89A ,串联电抗器型 号为CKGKL-12/10-1的空芯电抗器,额定电 抗率为1%。 1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该站自2000年投运以来,因10kV 母线并联 电容器的补偿容量不合理致使电容器不能正常 投入运行,因此,10kV 母线输送的无功负荷不 能实现就地补偿,从而不利于电网运行的经济 性和稳定性。 1.1 并联电容器投入时补偿容量过剩 图例分析如下: 图1 上图数据为该站10kV 母线2011年有功、无 功负荷平均值,从图中可以看出,10kV 母线 年输送无功负荷最大值为1500Kvar ,最小值为 500Kvar ,平均值为1000Kvar 。若投入一组容量 为 的电容器时除补偿了10kV 母线输送的无功 负荷外,还向系统倒送无功容量800Kvar 。按照 规定,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应以分级补偿,就地 平衡的原则进行,向系统倒送无功时将会引起 过电压,系统稳定性受到破坏。因此,向系统 倒送无功是不允许的。 1.2 并联电容器投入时对母线电压影响较 大 若正常运行时投入一台20000kVA 的有载调 压变压器时,从图A 中可知10kV 母线年输送有 功功率最大值为6000kW ,最小值为3000kW , 平均值为4500kW 。正常运行时,在110kV 母线 确保电压合格率的情况下,35kV 及10kV 母线 通过有载调压完全可以满足各级母线电压合格 率的要求。当电容器投入时,除补偿了10kV 母线输送的无功功率外,还向系统倒送了大量 无功。此时,变压器输出的无功功率减少,导 致高压侧母线向系统输送的无功减少而电压升 高。变压器中、低压侧母线电压随之相应升 高,尤其低压侧母线电压升高较大,而并联电 容器运行时向系统补偿的无功容量与其端电压 的平方成正比,电压升高浮度越大,向系统输 送的无功容量越大,如此恶性循环,可能导致 电容器过电压保护动作跳闸,系统其它设备超 过额定电压运行时,其绝缘受到威胁。此时, 用有载调压来降低电压运行已不能满足电压合 格率的要求。 1.3 并联电容器退出运行时对系统经济运 行的影响 变电站并联电容器投入电网的目的是为 了补偿系统无功的不足,减少电源向系统输送 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有功输送容量。因电源 向系统远距离输送无功负荷时,在线路及变压 器等感性、容性元件及阻性元件上消耗一定的 有功功率,因此,电源远距离大容量输送无功 不经济。变电站采用并联电容器通过就地无功 补偿,可以降低电源向系统及用户输送的无功 负荷,从而提高了有功输送容量。相对于电源 输送无功时,变电站并联电容器的单位容量费 用最低,有功功率损耗最小(约为额定容量的 0.3%~0.5%),一次性投资,运行维护简便。 因此用系统减少输送的无功功率来相应的提高 有功容量的输送能力,从经济性方面比较, 并联电容器投资成本小,最多1~2年可收回成 本。因此,获得了最好的经济效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该站并联电容器 退出运行时,据查10kV 母线年输送无功电能约 760万度。因此,在当前负荷情况下,并联电容 器退出运行最不经济。 2 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该站10kV 母线并联电容器 在电压调整、无功补偿过剩及运行经济性方面 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本人提出采取以下措施: 2.1 改变10kV 母线并联电容器的接线方 式,改造图如下: 图2 图3 图2为原接线,改造前当一组电容器投 入运行时向系统输送的总无功补偿容量为 Q 1=U 2ωC ,式中:U 为母线端电压,当f 为工 频时,ω为一常数,C 1=C 2,因C 1和C 2并联, 所以C=C 1+C 2,即Q 1=2U 2ωC 1。图C 为改造后 的接线图,总无功补偿容量为Q 2=U 2ωC ,式 中:U 为母线端电压,当f 为工频时,ω为一 常数,C 1=C 2,因C 1和C 2串联,所以C=C 1/2, 即Q 2=U 2ωC 1/2。所以 Q 1/Q 2=2U 2ωC 1/ U 2ωC 1/2=4,即Q 2=Q 1/4=3600/4=900(Kvar)。 通过计算可知,改造后两组电容器串联后 再三相并联接于电网时的总无功功率900Kvar 。 考虑到后期无功负荷的增长给补偿带来新 -119- 的问题,上述改造中在实际设备上可通过如图 C 所示加装一组隔离开关来实现,即通过操作 拉开G 2隔离开关,合上G 1隔离开关来实现投入 无功容量900Kvar 。后期无功负荷增长较大时, 可通过操作拉开G 1隔离开关,合上G 2隔离开关 来实现投入无功容量 1800Kvar 。 2.2 改变并联电容器的接线方式后对系统 及各元件的影响 2.2.1 对系统的无功补偿情况 图A 中,按目前年平均输送无功负荷曲线 可以看出,年平均无功输送容量为1000Kvar , 改造后并联电容器投入电网运行时补偿的无功 容量为900Kvar ,因此,可以实现就地补偿无 功的能力。对于后期无功负荷增长带来的无功 补偿不足时,可通过操作 G 1、G 2隔离开关来实 现电容器无功容量在900Kvar 与1800Kvar 之间转 换。 2.2.2 对电压质量的影响 改造后并联电容器输送的总无功容量为改 造前的一半,因此电容器投入运行时对电压的 影响相对较小,当各级母线电压变化时可通过 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调整电压,以及无功补偿 情况投退并联电容器来调整电压。 2.2.3 改造后的并联电容器运行时的经济 性 通过无功就地平衡补偿,据查可实现年累 计补偿无功负荷约760万度,相对电源系统输送 无功来说,可减少网损,提高电源输送能力, 最终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2.2.4 改造后对成套并联电容器装置各元 件的影响 2.2.4.1 对电容器各参数的影响 电容器额定电压为11/ kV ,改造后C1和 C2串联,当接在10kV 母线上时,C1和C2 串联 时分压,即C1与C2各承受电压为改造前端电压 的 一 半 , 电 容 器 通 过 的 电 流 为 I=Q2/2U=900/2×10=45(A)。因此,改造后的 各电容器承受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均在额定参 数内。 2.2.4.2 对电抗器的影响 因电抗器额定电压为10kV ,额定电流为 189A ,改造后均在额定值范围内。 2.2.4.3 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当并联电容器主接线改变后,其输送的电 流和各电容器承受的电压相应的发生变化,因 此,原保护定值不能满足需要,应重新计算并 整定,即可通过现有微机保护整定两套定值, 当电容器的无功容量在900Kvar 与1800Kvar 之间 转换时,切换相应的定值实现保护功能。 笔者认为通过上述改造后,可解决该站目 前10kV 母线无功负荷的补偿问题,从而实现了 该站并联电容器长时间不能投入电网运行的难 题,同时,提高了10kV 系统的功率因数,优化 了电网运行方案,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参考文献 [1] 韩祯祥,吴国炎 .电力系统分析. 浙江大学出 版社, 2002年版,227页 [2] 李坚,郭建文 .变电运行及设备管理技术问 答.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年版,158页 作者简介 马文成 学历:大学 职称:工程师。

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案的探讨

平煤电网电压控制方案的探讨 平煤电务厂电力调度室:张洪跃 摘要:平煤电网供电半径的不断延伸,容量的不断增加,配电网终端系统,无功过剩也会影响线路传输的安全稳定性,导致系统的输送容量下降,给电网运行调度带来不利的影响。而系统无功不足时,一方面会降低电网电压,另一方面,电网中传送的无功功率还增加了电能传输时的网络损耗,加大了电网的运行成本。为此,实现无功的分层、分区就地平衡是降低网损的主要原则和重要手段。 关键词:配电网电压质量控制方案 随着平煤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加,对于配电网终端系统,无功过剩时一方面会提高系统运行电压,导致运行中的用电设备的运行电压超出额定工况,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无功过剩也会影响线路传输的安全稳定性,导致系统的输送容量下降,给电网运行调度带来不利的影响。而系统无功不足时,一方面会降低电网电压,另一方面,电网中传送的无功功率还增加了电能传输时的网络损耗,加大了电网的运行成本。所以,无功是影响电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现无功的分层、分区就地平衡是降低网损的主要原则和重要手段。电压和无功调节是各级变电站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其中,电容器投切是变电站无功调节的最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是母线电压控制的最直接手段。近几年以来,随着平煤煤电、化工、焦炭的快速发展,从而加大了对电网的改造力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推出了基于微机控制技术的电压与无功综合控制装置(VQC系统)。 1现有电压无功控制的问题 目前VQC系统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专用的VQC装置、利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后台或利用RTU可编程逻辑控制等方式。其控制策略为九区图控制,即根据电压和无功功率两个参数的综合分析后,判断是投切电容还是调节变压器分接头。采用VQC装置后,变电站的电压无功调节实现了自动控制,改变了过去依靠人工实现电压-无功调节的传统方式,可以满足变电站中母线电压与无功潮流的综合控制,大大地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误操作的发生,并取得了一定的运行经验,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变电站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但从运行的效果看来,该种方式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讨论: a)容性无功是通过电容器的投切实现的,因容性功率调节不平滑而呈现阶梯性调节,故在系统运行中无法实现最佳补偿状态。电容器分组投切,使变电站无功补偿效果受电容器组分组数和每组电容器容量的制约,分组过少则电容调整梯度过大和冲击大;分组多则需增加开关、保护等附属设备及其占地面积。 b)电容器组仅提供容性无功补偿,当系统出现无功过剩时,无法实现无功就地平衡。 c)由于系统无功的变化而导致电容器的频繁投切,使得电容器充放电过程频繁,减少其使用寿命,对设备运行也带来了不可靠因素。 d)电容器的投切主要采用真空断路器实现(VSC)。其开关投切响应慢,不能进行无功负荷的快速跟踪;操作复杂,尤其不宜频繁操作。近来出现了使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

电压综合无功控制

1.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目标 电力系统中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调整对电网的输电能力、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降低电网损耗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对电压和无功功率进行综合调控,保证实现包括电力企业和用户在内的总体运行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达到最佳。其具体的调控目标如下: (1)维持供电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前能源部颁发的《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简称《导则》)规定,各级供电母线电压的允许波动范围(以额定电压为基准)规定如下: 1)500(330)kv变电站的220kv母线,正常时0%~+10%,事故时-5%~+10%。 2)220kv变电站的35~110kv母线,正常时-3%~+7%,事故时±10%。 3)配电网的10kv母线,电压合格范围为10.0~10.7kv。 (2)保持电力系统稳定和合适的无功功率。主输电网络应实现无功分层平衡;地区供电网络应实现无功分区就地平衡,才能保证各级供电母线电压(包括用户入口电压)在《导则》规定范围内。 (3)保证在电压合格的前提下使电能损耗最小。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必须增强对无功功率和电压的调控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无功补偿设备和调压设备(调压机、静止补偿器、补偿电容器、电抗器、有载调压变压器等)的作用,对他们进行合理的优化调控,本文中我们主要用到静止无功补偿器。 电力系统的长期运行经验和研究、计算的结果表明,造成系统电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系统的无功功率不足或无功功率分布不合理。所以,对发电厂而言,主要的调压手段是调整发电机的励磁;对变电站来说,主要的调压手段是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和控制无功无功补偿电容器。在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一种新型无功补偿器—静止无功补偿器。 上述两种调节和控制的措施,都有调整电压和改变无功分布的作用,但它们的作用原理和后果有所不同。有载调压变压器可以在带负荷的情况下切换分接头位置,从而改变变压器的变比,起到调整电压和降低损耗的作用。调压措施本身不产生无功功率,但系统消耗的无功功率与电压水平有关,因此在系统无功功率不足的情况下,不能用改变变比的办法来提高系统的电压水平;否则电压水平调得越高,该地区的无功功率越不足,反而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在系统缺乏无功的情况下,必须利用补偿电容器进行调压。控制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投切,既能补偿系统的无功功率,又可以改变网络中无功功率的分布,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网损

无功功率平衡和的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 1.输电线路传输无功功率的电压效应。负荷的无功功率――电压静特性。 2.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 3. 电力系统的无功损耗。 4.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源。 5.电力系统调压方式有哪几种。 6.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分布对电压的影响。

1.输电线路传输无功功率的电压效应。负荷的无功功率――电压静特性。 如图7-1所示的简单输电线路。图中R +jX 为线路集中阻抗,输电线的电容不考虑。当线路末端的功率为r r jQ P +,这一功率将在线路上引起电压降。在高压电网中系统节点电压幅值的变化仅与无功功率的变化有关,且一节点的无功功率变化对其本身的电压变化影响最大。 当传输的负荷功率r r jQ P +通过阻抗时要产生电压降,电压降纵分量U ?和 横分量U δ和电压相量s U ,均示于图7-1(b ),我们已知 图7-1 简单输电线路 (a)等值电路;(b)相量图 =+r r r r r r U R Q X P U U X Q R P U -=δ? 并可以近似地认为线路首端到末端的电压损耗为υ?。 从图7-1(b),当已知r U ,r P ,r Q ,始端电压s U 可由下式求得(r U 作为参考相量)。

r R r Q X r P j r X r Q R r P r j S r R r Q X r P j r X r Q R r P r j r S U U U )s i n (c o s U U U U U +++=+?+++=++υδδυυδυ? = 电压为110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