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污水管网的设计与计算教学文案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引言给水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供应清洁的给水和排出废水。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原理、设计与运行,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 熟悉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 3. 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维护; 4. 能够分析和解决给水排水管网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绪论•管网的定义和作用•管网的分类和组成2. 给水管网设计•给水水源与水质要求•给水管网的水压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给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3. 排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的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网的流量计算方法•排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排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4. 管网的运行与维护•管网的启动和停止运行•管网的调试和优化•管网的检修和维护方法5. 案例分析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水排水管网设计问题•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采用授课和讲述的方式,介绍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运行维护技术。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给水排水管网工程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采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现场操作。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给水排水管网原理与设计》,作者:XXX,出版社:XXX2. 参考资料:•《城市供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141-2013•《城镇给水排水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解答》,作者:XXX,出版社:XXX六、考核方式1.课堂小测: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2.实践实验报告:组织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并提交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进行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
七、课程评价与改进本课程设计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1)1总论 (1)1.1 设计依据 (1)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 (1)1.3 设计原则 (3)1.4 设计范围和任务 (3)2方案选择和确定 (4)2.1 排水体制的确定 (4)2.2 工业废水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 (5)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5)3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8)3.1 污水管网定线 (8)3.2 污水设计流量 (10)3.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13)3.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19)3.5 污水管网工程量统计 (20)4雨水管网工程设计 (21)4.1 雨水管网定线 (21)4.2 雨水设计流量 (22)4.3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4)4.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26)4.5 雨水管道工程量统计 (27)5结论 (28)附:一张A3总平面布置图 (29)二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30)1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30)1.1 污水设计流量公式 (30)1.2 计算举例 (30)1.3 街区编号及面积计算 (31)1.4 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1)1.5 工业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3)1.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34)1.7 污水厂规模的确定 (43)2 雨水管水力计算 (44)2.1 暴雨强度公式 (44)2.2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44)2.3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 (44)2.4 径流系数 (45)2.5 雨水管道一般规定 (46)2.6 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汇水面积编号 (46)2.7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 (47)三个人体会 (50)四参考书籍 (52)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总论1.1 设计依据1.1.1 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1.2 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1.3 参考书籍(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 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前言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
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看似平凡的规划设计却有着不平凡的现实意义,在满足规范和其它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为玉树囊谦县香达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
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
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4)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6)2.1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明 (6)2.1.1 给水系统的类型 (6)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6)2.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7)2.1.4 配水管网布置 (7)2.2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8)2.2.1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8)2.2.2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8)2.2.3 管网水力计算 (12)2.3二级泵站的设计 (20)2.3.1 水泵选型的原则 (20)2.3.2 二级泵站流量计算 (21)2.3.3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21)2.3.4 水泵校核 (22)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23)3.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3)3.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4)3.3污水管网的布置 (24)3.4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4)3.4.1 污水管道的定线 (24)3.4.2 控制点的确定 (25)3.4.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25)3.4.4 污水管道上的主要构筑物 (26)3.5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7)3.5.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7)3.5.2 集中流量计算 (27)3.5.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7)3.5.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9)3.6管道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 (31)3.6.1 管道平面图的绘制 (34)3.6.2 管道剖面图的绘制 (35)结论 (35)总结与体会 (36)参考文献 (37)第一章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囊谦县香达镇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某城镇污水管网课程设计

某城镇污水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污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掌握污水管网的分类和布局原则。
2. 学生能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污水处理技术及其适用范围。
3. 学生能掌握城市污水管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污水管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污水管网的布局,具备一定的空间分析能力。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污水管网规划方案,提高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通过学习污水管网知识,增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环境科学领域,结合地理、工程等学科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对城市污水管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探究欲望,但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采用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污水管网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污水管网基本概念:污水管网定义、组成、功能及其在城市环境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2. 污水管网的分类与布局:不同类型的污水管网、布局原则及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3. 污水处理技术:常见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流程及其适用范围。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4. 城市污水管网规划与设计:规划原则、设计方法、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5. 污水管网的运行与管理:运行原理、管理措施、维护保养。
给排水污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排水污水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给排水污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了解给排水污水管网的设计原则、流程及主要参数。
3. 学生能掌握给排水污水管网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给排水污水管网系统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给排水污水管网,并对其进行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给排水污水管网系统的模拟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给排水污水管网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对给排水污水管网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3.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给排水污水管网相关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给排水污水管网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大学本科阶段,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及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污水管网基本概念:包括给水管网的分类、功能及组成,污水管网的基本构成及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给排水污水管网概述2. 给排水污水管网的设计原则与流程:介绍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及主要技术参数。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给排水污水管网设计原理3. 给排水污水管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详细讲解管网中的泵站、管道、阀门等设施的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给排水污水管网系统组成4. 给排水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介绍设计计算方法,包括流量计算、管网水力计算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给排水污水管网设计计算5. 给排水污水管网施工与维护:讲解管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及管网维护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给排水污水管网施工与维护6. 计算机辅助给排水污水管网设计:介绍计算机软件在给排水污水管网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PPT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

例 3 已知设计沟段长度L=130m,地面坡度I= 0.0014,流量qV=56L/s,上游沟段口径D=350mm, 充满度h/D=0.59,沟底高程为43.67m,地面高程为 45.48m。
求:设计沟段的口径与沟底高程。
解:覆土厚度为45.48-43.67-0.35=1.46m。离最小 覆土厚度允许值0.7m较大,因此设计时应尽量使设计 沟段坡度小于地面坡度。
第九章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举例
例 1 已知设计沟段长度L为240m;地面坡度I为 0.0024;流量qV为40L/s,上游沟段管径D=300mm, 充满度h/D为0.55,沟底高程为44.22m,地面高程为 46.06m,覆土厚度为1.54m。
求:设计沟段的口径和沟底高程。
(3)令D=300mm, i=I=0.008,h/D=0.55时, 查图得qV=47L/s<66L/s。
(4)可以选用D=350mm, i=0.008。规范规定,在地 面坡度变陡处,沟道管径可以较上游小1或2级。下面计算 沟底高程。
D=350mm,qV=66L/s,I=0.008 时,查图得:h/D 0.53, v=1.28m/s,合格。
(3)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案? 1、D=350mm,I=0.003 2、D=400mm,I=0.145
第一方案,造价低,但后面的沟管都将落下0.172m。 假如下游的地区有充分的坡度,可以采用第一答案。 假如在平坦的地区,宜采用第二答案。
例 4 已知L=190m,qV=66L/s,I=0.008(上端地 面高程44.50m,下端地面高程43.40m),上游沟段D= 400m,和h/D=0.61,其下端沟底高程为43.40m,覆土 厚度0.7m。如下图所示:
第二章-污水管网的设计与计算教案资料

第2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2.1 规划原则和工作程序2.2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2.3 城市用水量预测计算2.4 给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2.5 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2.1 规划原则和工作程序给水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2.1.1给排水工程规划原则?(1)执行相关政策、法规?(2)服从城镇发展规划(以城市规划作为给排水系统规划的依据)?(3)规划时兼顾给水排水工程?(4)近远期规划与建设相结合?(5)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6)规划方案尽可能经济、高效2.1.2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建设程序2.1.2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建设程序主要任務1确定服务范围、规模2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3确定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4主要构筑物位置5确定给水处理及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与水质保证措施6管网规划和干管定线7废水处置方案与环境影响评价8工程规划的技术经济比较2.1.2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建设程序2.2给排水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技术经济分析法1.数学分析法:是将工程方案构成工程费用最小化数学模型,将工程费用作为目标函数,就工程技术要求作为约束条件,通过数学最优化求解计算,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解。
2.方案比较法:通过多方案的比较,从有限个方案中寻求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对比分析法)2.3给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给水管网由输水系统和配水系统组成。
总要求:供给用户所需的水量、保证配水管网足够的水压、水质,保证不间断供水。
2.3.1给水管网布置原则?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方案经济技术比较?管线均匀分布给水区,保证水量、水压、水质?以最短管线铺设,节约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保证供水安全,局部故障时,保证不间断供水或减小断水范围?尽量减少拆迁、少占或不占农田?管渠施工、运行、维护方便?规划时应远近期结合2.3.2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1树状管网特点:管线长度短,构造简单,投资省;安全可靠性差;水力条件差,易产生“死水区”,末端水流停滞影响水质适用:对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小城市和小型工业企业。
某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毕业设计)secret

第1章 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1.1、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 1.1.1 确定城市污水的比流量:由资料可知,丁市人口为41.3万(1987年末的统计数字),属于中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取150l/cap.d 。
而污水定额一般取生活污水定额的80-90%,因此,污水定额为150l/cap.d*80%=120 l/cap.d 。
则可计算出居住区的比流量为 q 0=864*120/86400=1.20(l/s ) 1.1.2 各集中流量的确定: ○1市柴油机厂450*103*3.0=15.624(l/s ) ○2新酒厂取用9.69(l/s ) ○3市九中取用15.68 (l/s ) ○4火车站设计流量取用6.0(l/s )总变化系数K Z =11.07.2Q(Q 为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 )。
当Q<5l/s 时,K Z =2.3;当Q 〉1000l/s 时,K Z =1.3;其余见下表: 对于城市居住区面积及街坊的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污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城市污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1.2、城市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计算雨水管渠设计流量所用的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及流量公式可写成:q=167A1(1+clgP)/(t1+mt2+b)n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P——设计重现期(a)t 1——地面集水时间(min)m——折减系数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A1﹑b ﹑c﹑n——地方系数。
首先,确定暴雨强度公式:由资料可计算径流系数ψψ=5%*0.9+15%*0.9+5%*0.4+17%*0.3+13%*0.15 =0.68暴雨强度公式:参考长沙的暴雨强度公式:q=3920(1+0.68lgp)/(t+17)0.86重现期 p=1年,地面集水时间取t1=10 min,t=t1+mt2,折减系数取m=2.0,所以可以确定该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为:q0=ψ∑t2)0.86=2665.6/(27+2∑t2)0.86对于城市雨水汇水面积及其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雨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的城市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第2章污水管道系统设计5-6讲解

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
充满度
管道
管长 (m)
设计流 量
(L/s)
管径 (mm)
坡度
流速 (m/s)
h/d
坡降 (m) h(m)
地面 上下
标高(m)
水面
管底
上下上下
埋深 上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 110 25
86.20 86.10
2.00
86.10 86.05
3-4 170 39.56 350 0.0028 0.75 0.53
86.05 86.00
4-5 220 60.92 400 0.0024 0.80 0.58
86.00 85.90
5-6 240 66.92 400 0.0024 0.82 0.62
85.90 85.80
6-7 240 84.36 450 0.0023 0.85 0.60
4-5 220 60.92 400 0.0024 0.80 0.58 0.232 0.528 86.00 85.90 82.822 82.294 82.590 82.062
5-6 240 66.92 400 0.0024 0.82 0.62 0.248 0.576 85.90 85.80 82.294 81.718 82.046 81.470
2-3 250 38.09
86.10 86.05
3-4 170 39.56
86.05 86.00
4-5 220 60.92
86.00 85.90
5-6 240 66.92
85.90 85.80
6-7 240 84.36
85.80 85.70
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

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管网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包括管网的布局、管材的选择、阀门的类型和作用、管网的维护和管理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排水管网的初步设计和计算,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管网的水力计算、管段长度的确定、管径的选择、阀门的配置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给排水管网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包括对给排水管网工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等。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维护管理。
1.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介绍给排水管网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理解管网系统在给排水工程中的重要性。
2.结构组成:学习给排水管网的组成部分,包括水源、管道、阀门、泵站等,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工作原理: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工作原理,包括自流原理、压力原理等,理解管网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运行规律。
4.设计方法:学习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包括水力计算、管段长度的确定、管径的选择等,掌握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5.维护管理:了解给排水管网的维护管理方法,包括巡检、维修、更新等,强调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给排水管网的应用和维护管理。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给排水管网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给排水管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v1.0 可编辑可修改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1.设计城市概况假设城市设计为江西某中小城市的排水管网设计,有明显的排水界限,分为河南区与河北区,坡度变化较大。
河流为其城市的地面标高的最低点,由河流开始向南、向北地面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城市人口主要集中河北区,城区基本出去扩建状态中,发展空间巨大,需要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进行管网布置。
城市的布局还算合理,区域划分明显,交通发达,对于布管具有相当的简便性。
2.污水管道布管(2).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对比各种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势,本设计的污水管铺设采用截留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区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较的方向布置,沿河堤低边在再敷设主干管,将各个干管的污水截留送至污水厂,截流式的管道布置系统简单经济,有利于污水和雨水的迅速排放,同时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制的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初降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
截流式管道系统布置示意图如下.1—城镇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主干管(2).污水管道布管原则a.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道,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b.首先确定排水区界、排水流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道,应按主干管、干管、支管c.的顺序进行布置;d.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并力求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e.协调好与其他地下管线和道路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内部管网的衔接;f.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g.规划布置时应该近远期结合,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3).污水管道布管内容①.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本设计中有很明显的排水区界,一条河流自东向西流动,将整个城镇划分为河南区与河北区;同时降排水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有四条干管收集污水,同一进入位于河堤的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
②.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的选择本设计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同时该城镇的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所以污水处理厂应该设置在城市的西北处河流下游,由于该城镇是中小型城市,所以一个污水处理厂足以实现污水的净化。
管网课件5详解知识讲解

第二章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单元5)
第3节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1.设计充满度 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 h 和管道直径 D 的比值称为 设计充满度(或水深比),如图2—3所示。当h/D=1 时称为满 流;h/D<1 时称为不满流。
第二章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单元5)
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致发生淤积的流速。
➢这一最低的限值与污水中所含悬浮物的成分和粒度有关;与管道 的水力半径,管壁的粗糙系数有关。
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流速是防止管道中污水所含悬浮物沉淀的重要 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引起污水中悬浮物沉淀的决定因素是充 满度,即水深。
管网课件5详解
第二章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单元5)
第3节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一、污水管道中污水流动的特点 ➢ 污水管道系统分布类似河流,呈树枝状(枝状管网) 污水由支管入干管再进主干管,流量逐段增加,管径逐渐增大, 管道中水流存在转弯,交叉,变径,跌水等地点。 ➢ 污水在管道内是非充满的 管内不承压,污水靠重力流流动。 ➢ 流入污水管道的是污水而非清水 污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和无机悬浮物,密度、黏度及流动状 况与清水不同,管内有沉淀发生。 上述特点就整个管网系统总体来说,污水在管网中的流动是非均 匀流。
第二章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单元5)
第3节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规定按非满流设计的原因: (1)污水流量时刻在变化,很难精确计算,而且雨水或地下水可能 通过检查井盖或管道接口渗入污水管道。因此,有必要保留一部分 管道断面,为未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避免污水溢出妨碍环境 卫生。 (2)污水管道内沉积的污泥可能分解析出一些有害气体。此外,污 水中如含有汽油、苯、石油等易燃液体时,可能形成爆炸性气体。 故需留出适当的空间,以利管道的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对防止管 道爆炸有良好效果。 (3)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解析

支管的平面布置形式采用穿坊式, 组成的一个污水排放系统可将 该系统穿过其他街区并与所穿过的街区的污水管道相连接。 管道的材 料采用混凝土管。
z0.110.11■
总变化系数为:Qd14°.60
4北=卫^吨“042则比流量:A134.98(L/s)/hm2
河南区:A南=9.83ha人口总数=街坊人口密度街坊面积=9.83400=3932
cap
Qd=业180 3932=8.192
24 360024 3600L/S
K27*14
z0.110.11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1.设计概况
此次设计主要针对衡阳市白沙工业园工业、 生活污水处理, 将园 区内的污水收集后进行集中排放, 通过提升泵站提升后送到铜桥港污 水处理厂, 加强了园区的环境治理。 二根污水干管分别布置于幸福河 南北两侧,在富园路东侧约250米处设倒虹管将北侧管道收集的污 水引入南侧干管; 污水汇集后进入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通过压力管道 送入工业大道与富园路交汇处污水井, 污水沿工业大道既有污水管道 向东汇流至湘江南路, 在湘江南路西侧敷设污水干管, 将污水收集汇 流至铜桥港污水处理厂。
宜轻
D/n
I/fe
设讣v/(n^s
Stl'W
IL/1
标矗
h/D
h/n
trt廉
上堆
備
上曙
FS
ffi-
上堆
礴
1
2
3
4
5
6
污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书

污水管网设计计算书设计步骤1、排水量计算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居民生活污水采用定额法计算,我国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80%~90%采用。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08.5L/s取该城镇的日变化系数为1.6则该城市平均日用水量为:108.5÷1.6=67.8L/s城市平均日总污水量为:67.8×0.8=54.25L/s2、污水管网定线:排水管网一般布置成树状网,根据地形、竖向规划、污水厂的位置、土壤条件、河流情况以及污水种类和污染程度等分为多种形式,其中以地形为主要考虑因素。
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进行布置主要原则: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尽可能在管线最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通过内河,需要使用倒虹管连接。
3、划分设计管段:只是估计可以采用同样管径和坡度的连续管段,划作一个设计管段。
根据管道的平面布置图,凡有集中流量流入,有旁侧管接入的检查井均可作为设计管段的起止点。
设计管段的起止点应依次编上号码。
4、汇水面积划分:汇水面积划分主要根据地形条件。
列表统计管网各管段的汇水面积,见下表根据计算所得:总居民建筑面积:5、管段设计流量计算:每一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可能包括本段流量、转输流量,本段流量是以管段的服务面积来计算。
6、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在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确定后,按照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从上游管段开始依次进行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
详细计算数据见附后表。
7、各设计管段上、下端的管内底标高和埋设深度计算:各条干管的起点一般都是这条管道的控制点。
确定控制点的管道埋深应根据城市的竖向规划,保证排水区域内各点的污水都能自流排出,并考虑发展,留有适当余地。
根据各管段管道标高降落量及计算检查井处的连接方式,计算各管段管内底标高及管道埋深。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第1页,本讲稿共49页
综述
功能为收集与输送城市区域中的市政污水, 生活污水所占比例较大。
污水管网设计的主要任务为: 污水管网总设计流量与各管段设计流量计
算 污水管网管段管径、埋深、接口设计与水
力计算 污水提升泵站的设置与提升 污水管网施工图绘制等。
第2页,本讲稿共49页
工人下班淋浴水量计算较简单,不管何种情况均按照淋浴持续一小时计算;但要注
意一般车间和高温车间的用水量定额。
第8页,本讲稿共49页
9.3 污水流量计算
计算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日变化系数为近似为1,由于总变化系数为1.2,即时变化系数为1.2;则工业废水设计流 量为380.52L/s;
q110 10 030 06 0 0 2 5 0 4 1 300 6 0 1 0 .0 1 200 00 003800.52L/s
在污水管网设计中,管段起端节点流量为本节点收集的集中水量和 本段流量之和。 那么,本段流量如何计算呢?
和给水管网相似,计算比流量,按照面积或管段长度分配本段流量。
要牢记一点:本段流量是完全加到管段起端节点,而非一分为二。
第15页,本讲稿共49页
9.4 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9.4.3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前面讲到,污水管网的设计按照最高时设计;但最高 时未必同时出现。
下述两点教材中未考虑或讲述有些偏差,我提出来共同讨论: 1.关于企业自备水源的问题。在当今设计排水管网时已经对于水量要进行调查,并非听之任之。
2.污水管网的普及问题。在教材中未涉及到此问题;城市的排水管网一定是完善的吗?若不完善是否应
该有一个普及率???? 我认为在计算总量时,不管是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抑或企业排水或公共建筑排水均存在是否排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2.1 规划原则和工作程序2.2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2.3 城市用水量预测计算2.4 给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2.5 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2.1 规划原则和工作程序给水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2.1.1给排水工程规划原则•(1)执行相关政策、法规•(2)服从城镇发展规划(以城市规划作为给排水系统规划的依据)•(3)规划时兼顾给水排水工程•(4)近远期规划与建设相结合•(5)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6)规划方案尽可能经济、高效2.1.2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建设程序2.1.2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建设程序主要任務1确定服务范围、规模2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3确定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4主要构筑物位置5确定给水处理及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与水质保证措施6管网规划和干管定线7废水处置方案与环境影响评价8工程规划的技术经济比较2.1.2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建设程序2.2给排水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技术经济分析法1.数学分析法:是将工程方案构成工程费用最小化数学模型,将工程费用作为目标函数,就工程技术要求作为约束条件,通过数学最优化求解计算,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解。
2.方案比较法:通过多方案的比较,从有限个方案中寻求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对比分析法)2.3给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给水管网由输水系统和配水系统组成。
总要求:供给用户所需的水量、保证配水管网足够的水压、水质,保证不间断供水。
2.3.1给水管网布置原则➢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方案经济技术比较➢管线均匀分布给水区,保证水量、水压、水质➢以最短管线铺设,节约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保证供水安全,局部故障时,保证不间断供水或减小断水范围➢尽量减少拆迁、少占或不占农田➢管渠施工、运行、维护方便➢规划时应远近期结合2.3.2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1树状管网特点:管线长度短,构造简单,投资省;安全可靠性差;水力条件差,易产生“死水区”,末端水流停滞影响水质适用:对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小城市和小型工业企业。
二级泵站2环状管网特点:管线长度长,投资大;安全可靠性好;水力条件较好,不易产生“死水区”,水锤危害轻。
适用:大中城镇和工业企业采用。
2.3.3给水管网定线给水管网定线是指地形平面图上确定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1.城镇给水管网一般铺设在街道下,取决于城镇平面布置,受建筑物、地形、交通要到影响。
要求:干管延伸方向与水源、输水管、水池、水塔、大用户方向一致,干管间要有连接管,形成环路,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路面下通过,分配管与接户管,安装必要阀门和管件。
2.工业企业管网根据水质、水压分别布置管网,用水集中,定线较容易,但避免地下建筑物。
3.输水管渠定线远距离输水时,定线比较复杂。
受地形、河流、山川、交通影响。
要求:与城市建设规划相协调,减少拆迁、少占农田,尽量沿现有道路定线,较少交叉,避免穿越地质灾害区、岩层、高地下水位区,一般不少于两条,之间设置连接管和阀门,要有一定坡度,设置排气阀和排水阀。
2.4排水管道系统规划布置2.4.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布置(2)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按从主干管到干管到支管的顺序进行布置;(3)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关系(5)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6)远近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2.4排水管道系统规划布置2.4.2排水管道系统布置形式排水管网一般布置成树状网,根据地形、竖向规划、污水厂的位置、土壤条件、河流情况以及污水种类和污染程度等分为多种形式,以地形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布置形式有以下几种:(1)正交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交的方向布置。
特点:干管长度短,管径小,较经济,污水排出也迅速。
由于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影响环境。
适用:老城镇合流制、雨水排水系统。
(2)截流式:沿河岸再敷设主干管,并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厂,是正交式发展的结果。
特点:减轻水体污染,保护环境。
适用:分流制污水排水系统。
(3)平行式: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可使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上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倾斜角敷设。
特点:保证干管较好的水力条件,避免因干管坡度过大以至于管内流速过大,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或跌水井过多。
适用:地形坡度大的地区。
(4)分区式: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当污水不能靠重力流至污水厂时采用。
分别在高地区和低地区敷设独立的管道系统。
高地区的污水靠重力流直接流入污水厂,而低地区的污水用水泵抽送至高地区干管或污水厂。
优点:能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
适用:个别阶梯地形或起伏很大的地区。
(5)分散式:当城镇中央部分地势高,且向周围倾斜,四周又有多处排水出路时,各排水流域的干管常采用辐射状布置,各排水流域具有独立的排水系统。
特点: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浅,便于污水灌溉等,但污水厂和泵站(如需设置时)的数量将增多。
适用:在地势平坦的大城市(6) 环绕式:可沿四周布置主干管,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往污水厂集中处理,这样就由分散式发展成环绕式布置。
特点:污水厂和泵站(如需设置时)的数量少。
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小。
2.4排水管道系统规划布置2.4.2排水管道系统布置形式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城镇以上地区的污水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特点:一个大型污水厂替代多个小型污水厂,降低污水厂基建和运行费用,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2.4.3污水管道系统布置污水管道系统布置的主要内容: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可设置若干排水流域,每个流域应有一根或以上的干管)2.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的选定(应在城市河流下游,出水口不设回水区,污水厂设置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3.污水管道的布置与定线(按照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地形是主要影响因素,沿城市道路铺设)4.确定污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和泵站的设置地点(各干管的起点、最低点均为控制点,埋深应保证大部分排污点污水能够自流排出,个别点可增加地面高程或设置泵站)5.确定污水在街道下的具体位置(保证安全距离,在给水管下方,注意铺设顺序)2.4.3污水管道系统布置➢各种管线在平面上布置的次序一般是,从建筑规划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依次为:电力电缆——电讯电缆——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
➢若各种管线布置时发生冲突,处理的原则是:未建让已建的,临时让永久的,小管让大管,压力管让无压管,可弯管让不可弯管。
2.4.4雨水管渠系统布置雨水管渠布置的主要内容:确定排水流域与排水方式,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确定雨水泵房、雨水调节池、雨水排放口的位置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1)基本原则:雨水管渠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布置,要以最短的距离靠重力流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池塘、河流、湖泊等水体中。
(2)当地形坡度较大时,雨水干管布置在地形低处或溪谷线上;当地形平坦时,雨水干管布置在排水流域的中以便于支管接入,尽量扩大重力流排除雨水的范围。
(3)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当地形平坦,且地面平均标高低于河流的洪水位标高时,需将管道适当集中,在出水口前设雨水泵站,经抽升后排入水体。
尽可能使通过雨水泵站的流量减到最小,以节省泵站的工程造价和经常运行费用。
2.根据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通常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布置及街坊或小区内部的地形,出水口的位置等布置雨水管道,使街坊或小区内大部分雨水以最短距离排入街道低侧的雨水管道。
雨水管道应平行道路敷设,宜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不宜布置在快车道下,以免积水时影响交通或维修管道时破坏路面。
当道路大于40 m时,应考虑在道路两侧分别设置雨水管道。
3、采用明渠或暗管的选择暗管:在城市市区或厂区内,由于建筑密度高,交通量大,一般采用暗管排除雨水。
特点----卫生条件好、不影响交通,造价高。
明渠:在城市郊区,建筑密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地方,一般考虑采用明渠。
特点---造价低;但明渠容易淤积,孳生蚊蝇,影响环境卫生,且明渠占地大,使道路的竖向规划和横断面设计受限,桥涵费用也增加。
在地形平坦、埋设深度或出水口深度受限制的地区,可采用暗渠(盖板渠)排除雨水。
2.4.4雨水管渠系统布置4、合理布置雨水口,保证路面雨水顺畅排除一般在道路交叉口的汇水点、低洼地段均应设置雨水口。
此外,在道路上每隔25~50 m也应设置雨水口。
5、出水口位置分散出水口与集中出水口6、调蓄水体的布置7、排洪沟的设置课后习题1.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2.给水排水工程的建设程序3.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方法4.以地形为主要考虑因素,城镇排水管道系统有哪些布置形式5.什么是控制点,在确定控制点的管道埋深时应考虑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