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范文精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仨读后感范文精选

相亲相爱的我们仨,血脉相连的我们仨,无法分割的我们仨。

我们仨经历了人世间诸多苦难,最终却没换来诸多幸福。天人永隔,阴阳挡不住绵长

的思念,更挡不住结发之情,血脉之亲。我们仨,钱钟书,杨绛,钱瑗。

这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三口之家。论其平凡,是因为他们像千万家庭一样,母慈

子孝,家庭和睦。论其不平凡,是因为他们都在自己的事业方面都有所贡献。其实世间哪

有不凡,万物皆有灵,有灵则有情,亲情可谓占据大半。在亲人面前,我们都是再平凡不

过的人,他们永远会牵挂我们,而我们也会依赖他们。

这是一幅作者家庭人生的刻画。从懵懂少女,到为人妻,再到为人母,这就是一个女

人的一生。当然,这中间还有许多故事。文章开头,描绘了一个梦境,一个至亲生命将尽

的梦境。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梦。生,为梦的开始,殇,为梦的泯灭。人生不应该因

为恐惧死亡而患得患失,也许,将人生当成一场梦,不失为一种豁达。

作者全文行笔平淡,没有呐喊,没有声嘶力竭,只是将故事平静地叙述出来,俨然像

一个旁观者。我不知杨绛先生写此书时是何等心境,但我认为,其实不然。看似波澜不惊,但却波涛暗涌,字里行间却飘散着淡淡的思念。也许经历过生离死别,年华苍苍,看淡了

所谓的生死,看破了寥寥红尘,明白了生死由命。一次失去两个至亲,普通人应该承受不了。没有先生强大的心境,也理应学会豁达,而不是为生死之事沉沦,要为他们好好活着。

记住一切你曾经拥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拥有的,寄希望于你即将拥有的——“吸取生

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这本书中充满的不过是生活的片断,对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听到过一滴怀

念的泪水?坚强,在坚强中得到了磨练;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赋予以色彩。“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一切终究会改变;改变的代价是高昂的,然

而我们必须付出以执著。前人植树后人乘凉,当我们将真心付出,我们的后代必会受益。

相比之下,死又算得了什么?在爱因斯坦眼中,不过是不能听莫扎特罢了。成败何足道,

看破烟云,就让那一份温情伴随我们走向路途的终点。

书中最后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路在何方,家在何处?愿杨绛先生在这寻寻觅

觅中永远怀着我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

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

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

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

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

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

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

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

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

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

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

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很喜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但在现代这个讲究个性张扬的时代,这句话

早已被人们所遗忘。有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把这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

做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

薄发”的道理。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

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看完《我们仨》,正值杨绛先生百岁。杨绛先生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低调、与

人无争,一直是她和钱钟书先生给人的感觉。在《我们仨》这本小传中,杨绛先生叙述了

她和钱钟书及独女钱瑗圆圆三个人的家庭生活,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

庭单纯和与世无求的气氛以及浓浓的亲情。

文章以一个梦开头,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侣。梦中的紧张和苏醒

后的“埋怨”,让我为这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动容。

其后,便是一个长长的亦真亦幻的梦的故事。钱老生病了,圆圆生病了,杨绛每日跋

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走过春夏秋冬几个季节;一边是老伴儿,一边是

爱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无望的边缘;圆圆先走了,钱老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家,成了寻觅归途路上的驿站,杨绛,也走到了人生边缘。

第三部,用完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杨绛和钱钟书结婚后到英国留学、爱女出生、回

国工作直到钱钟书和钱瑗相继去世的一系列人生历程。平凡朴实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

之间相互的支持和扶携,而同甘共苦的风雨人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依恋和关爱。记得最

深的是他们的“探险”。这是一个多么适合夫妻的“节目”啊。在“探险”中,交流着各

自的想法和观点,可以谈工作,谈家事,谈路上的景致和行人,可以看到什么聊什么,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