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速度物理练习题
初二物理第一章快慢练习题
初二物理第一章快慢练习题1. 小明开着自行车向北行驶,速度为10m/s。
突然,他看见前方有一个路口,他想要左转弯。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a. 小明在转弯前是否需要减速?如果是,请说明理由。
b. 如果小明向左转弯时速度为10m/s,将会发生什么?c. 小明如果想安全地左转弯,应该如何改变他的速度和方向?答案分析:a. 是,小明在转弯前需要减速。
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由于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在不断改变,所以需要减小速度,以减少惯性,确保安全转弯。
b. 如果小明向左转弯时速度为10m/s,由于小明的速度和方向都发生改变,他会失去平衡,可能摔倒或撞到其他物体。
c. 小明如果想安全地左转弯,应该适当减小速度并向左转动方向盘或打左转向灯,确保车辆平稳转弯。
2. 一个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地后弹起来,再次落地后弹起的高度比第一次高度的3/4。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a. 第一次弹起后,球的速度是什么?b. 第二次落地后,球的速度是什么?c. 如果球的初速度为0,求第一次弹起的高度与球的下落高度之比。
答案分析:a. 第一次弹起后,球的速度为零。
当球以最高点反弹时,速度为零。
b. 第二次落地后,球的速度等于第一次弹起前的速度。
由于弹起前的速度与高度无关,所以第二次落地后的速度也是零。
c. 如果球的初速度为0,第一次弹起的高度与球的下落高度之比为1:1。
3. 张三在一段平路上以恒定的速度行驶,速度计上的指针指示为15m/s。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a. 张三在平路上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b. 张三在平路上的加速度是多少?c. 如果张三施加一个向后的力,他的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分析:a. 张三在平路上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
由于速度计上的指针指示为15m/s,所以张三的速度保持恒定。
b. 张三在平路上的加速度为零。
由于速度保持恒定,所以加速度为0。
c. 如果张三施加一个向后的力,他的速度会减小。
由于受到向后的力的作用,张三的速度会减小。
4. 某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计算题一、简单的速度计算。
1.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通过的路程是120km,若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求汽车行驶的时间。
-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t=(s)/(v)。
已知s = 120km,v=60km/h,则t=(120km)/(60km/h)=2h。
2. 某人跑步的速度是5m/s,他跑了100m,求他跑步所用的时间。
- 解析:由v=(s)/(t)得t = (s)/(v),这里s = 100m,v = 5m/s,所以t=(100m)/(5m/s)=20s。
3. 一辆摩托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了900m,求行驶的时间。
- 解析:根据t=(s)/(v),s = 900m,v = 30m/s,则t=(900m)/(30m/s)=30s。
二、涉及单位换算的速度计算。
4. 一列火车的速度是72km/h,合多少m/s?- 解析:因为1km = 1000m,1h=3600s,所以72km/h=(72×1000m)/(3600s)=20m/s。
5.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15m/s,合多少km/h?- 解析:1m/s=(frac{1)/(1000)km}{(1)/(3600)h}=3.6km/h,所以15m/s =15×3.6km/h = 54km/h。
6.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是360m/min,合多少m/s?- 解析:因为1min = 60s,所以360m/min=(360m)/(60s)=6m/s。
三、平均速度的计算。
7. 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前半程的速度是v_1 = 5m/s,后半程的速度是v_2 =3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 解析:设全程为2s,根据t=(s)/(v),则前半程时间t_1=(s)/(v_1),后半程时间t_2=(s)/(v_2)。
- 全程平均速度v=(2s)/(t_1 + t_2),t_1=(s)/(5m/s),t_2=(s)/(3m/s)。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习题】专题训练(二) 速度的计算
.
1
km/h。
2
3
4
5
6
专题训练(二)
速度的计算
2. 国庆假期,小静和妈妈一起坐高铁去南方旅游,她们乘坐的列车总
长为300 m,当列车以216 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静坐在
车上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80 s。求:
(1)此隧道有多长?
解:(1)已知列车的速度v=216 km/h=60 m/s,
专题训练(二)
速度的计算
(1)小车A的速度是多少?
解:(1)由题图乙可知,小车A的速度vA= =
=5
1
2
3
4
5
6
m/s。
专题训练(二)
速度的计算
(2)小车A和小车B在第5 s末时相距多少米?
m,由v= 可
解:(2)由题图乙可知,小车B 15 s内运动的路程sB =50
时间比甲车早2 min,求:
(1)甲车的速度。
甲
解:(1)由题可知,甲车的速度v甲= =
=6
甲
×
m/s。
(2)乙车的速度。
.
解:(2)由题可知,乙车的速度v乙= =
=18
乙
.
乙
1
2
3
4
5
6
km/h=5 m/s。
专题训练(二)
速度的计算
(3)甲车追上乙车时,距该路标的距离是多少?
第2章
运动与能量
专题训练(二)
速度的计算
专题训练(二)
速度的计算
1. 暑假,爸爸带小明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
十道八年级上册关于速度的物理计算题
十道八年级上册关于速度的物理计算题
1、一辆汽车正以50km/h的速度从A点开往B点,开行10分钟后
到达B点,它所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50km/h(即每小时50千米)共行驶了10÷60小时,即1/6小时,因此行驶了50÷6=8.33千米。
2、两个小球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它们的速度各相同,在相同的路程上相遇,怎样知道它们的速度?
答案:通过计算可知,两个物体在相同路程上相遇,则它们的速度相同,即两个物体的速度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可以通过总路程除以总
时间来计算。
3、一辆汽车从A点以75km/h的速度行驶到B点后停止,它行驶了多
少时间?
答案:75km/h(即每小时75千米)除以路程,得出车子行驶所需的分
钟数:路程/每小时75千米=时间所用(单位为小时)。
4、一名体育运动员有一段时间内以恒定速度从A点运动到B点,问用多少时间到达B点?
答案:体育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可以通过路程除以恒定速
度来计算。
即路程/恒定速度=时间所用(单位为小时)。
5、一艘船从A点出发朝B点行驶,当它的速度由40km/h减少到
20km/h时,它用了多少时间行驶?
答案:这里要求“它用了多少时间行驶”。
在此期间,船的速度改变,这种情况下,船所耗时间,可通过分段计算来获得:(1)速度为
40km/h时,行驶距离/40km/h=时间;(2)速度为20km/h时,行驶距离/20km/h=时间总和为它用的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计算专项训练
一路程——时间图像例1、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例2、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___ 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____运动.例3、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例4、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例5、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 s.二、计算题◊例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变型题:一列火车长210m,通过一个690m长的山洞,已知火车过此山洞时的平均速度为18km/h,则火车全部通过山洞需多长时间?◊例4、2011年7月1日,南平九峰山脚下“自锚式独塔悬索斜拉”的跨江大桥投入使用,这座大桥主线桥梁全长449m,双向六车道.一辆小车匀速过桥时的速度如图所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求:(1)该小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2)小车以此速度通过主线桥需多长时间?例5、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
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例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反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为图所示a、b两条线.求:①甲物体运动的速度v甲.②运动8秒甲、乙间的距离s.◊例7、从都匀到瓮安120km.一辆小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3/4的路程后,又以40km/h的速度行驶完后1/4的路程.求:(1)这辆小车从都匀到瓮安的时间?(2)这辆小车从都匀到瓮安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例8、喜羊羊发现后方100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例9、如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2)列车在7:55的瞬时速度多大?车站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福州0 7:12莆田1057:54 7:56泉州174 8:17 8:19厦门276 9:02◊例11、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在高速公路上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h 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 45min.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时间?(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南宁需要多长时间?◊例13、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0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则:(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解:(1)含义是小车的最高时速是40千米/小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速度》练习题.docx
《速度》练习题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lm/s= _____ k m/h、lkm/h= ______ m/s、72km/h=_m/s 、12m/s= _km/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0s的速度是8m/s,则它在前5s内的速度是 _____________ in/s,运动半分钟后通过的路程是—ni。
若通过的路程是400叫它运动了____ So3、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千速度大小为20m/s,乙年速度大小为15m/s,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速度大小是 _____ ,运动方向是 _____ c4.E机15min飞行f 180KM,则他的速度是_km/h.读作 __________ ,合_m/s.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少无关6,一座桥长200in, —列50m的队伍以2m/s的速度通过桥,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用的时I'可()A.125sB. 100sC.25sD. 75s7,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m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m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速度去打捞。
则()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吋到 D.无法判断谁先到8.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 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⑵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反时间.9.(09南昌)2009年1 M 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XM,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小湖底昭埋段550m. 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18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II"亠、仃// \\<• 40 "* X / .\ /10,世界上最人肓径的隧道---上海屮路越江隧道已经开通,隧道全长1800M,若一辆长200M 的高速列车通过该隧道用了lmin时间,那么这辆火车的速度是多少km/h?11,小东的家距学校1200m,中午他骑自行车去上学,先以5m/s的速度走完一半路,停下来买文具耽误了5min的时间,为了不迟到,接下来他加快骑车速度,只用了 1.5min就到了学校。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速度》图像题专项练习(解析版)
《速度》图像题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5m/sB. 从计时起再经过2s,物体又前进了10mC. 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2.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 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 经过4s,甲乙相距8m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 0至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 0至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 2s至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D. 5s至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m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B. 4 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第8 s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D. 0 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5.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A. 一定是图线aB. 一定是图线bC. 可能是图线bD. 可能是图线c6.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 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7.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 甲图和丙图B. 甲图和丁图C. 乙图和丙图D. 乙图和丁图8.物理学中经常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则下图中能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 甲丙B. 甲丁C. 乙丙D. 乙丁9.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经过6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 v甲>v乙,s=16mB. v甲>v乙,s=8mC. v甲<v乙,s=16mD. v甲<v乙,s=8m10.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 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 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11.如图为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A. 甲车快B. 乙车快C. 甲车慢D. 无法确定1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C. D.1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关于该物体的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0s−4s物体的速度是4m/sB. 4s−8s该物体的速度是4m/sC. 4s−8s该物体处静止状态D. 8−11s物体的速度是7m/s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初二物理速度快慢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快慢练习题【初二物理速度快慢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同一直线上,速度大小一样的几个物体,它们的速度快慢由()决定。
A.质量大小B.体积大小C.速度方向D.无法确定2.小明用车载震动测速仪测得他的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为1000米,行驶时间为40秒,则小明此段行驶的速度为()。
A.25 m/sB.40 m/sC.250 m/sD.400 m/s3.小张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用时为1小时,小李骑自行车从B地返回到A地用时3小时,两人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差为()。
A.1/6B.2/3C.2D.34.小明骑自行车在甲地与乙地之间来回行驶,甲地到乙地的直线距离为500米,他们的速度都是15 m/s,小明离开甲地后,乙地的工人正好去甲地,小明不用等乙地的工人,这是因为()。
A.小明的速度大于工人的速度B.小明的速度小于工人的速度C.小明的速度等于工人的速度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两车相对以100 km/h的速度相遇,当它们距离200千米时,相遇所需的时间是()。
2.刘岩开车满足了“视了不碰”的正常情况,是因为他的车()。
三、解答题1.某人驱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两地相距160 km。
已知他在75km/h的速度下行驶了1小时后,发现忘带东西,折返到了甲地。
此时,他需要驶过多久才能回到乙地?()2.小明和小东一起出发,顺着长直路线分别骑自行车向东北和向北。
24分钟后,小明追上了小东。
在此期间,小明走了2000米,小东走了多远?()3.小娟用时2小时骑自行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平均速度是10 km/h。
小娟发现回去的路上平均速度提高到15 km/h,所以比原来早到了多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A二、填空题1.2小时2.速度大三、解答题1.需要驶4小时才能回到乙地。
解析:在75 km/h的速度下行驶1小时,此时已经走了75 km。
由于乙地距甲地还剩85 km,所以需要再行驶85 km ÷ 75 km/h = 1.13小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的过程称为启动阶段.某汽车的启动阶段经历时间是半分钟,且已知它在启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那么,该汽车在整个启动阶段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6m/s B.大于6m/s C.小于6m/s 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3.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C.在估测大气压值时,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选用较大容积的注射器D.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5.AB两汽车同时从甲地驶往乙地.A车在全程1/3路程内以高速V1行驶,在全程1/3路程内以中速V2行驶,在其余1/3路程内以低速V3行驶;B车在全程1/3时间内以高速V1行驶,在全程1/3时间内以中速V2行驶,在其余1/3时间内以低速V3行驶,则A.甲车先到达乙地B.B车先到达乙地C.两车同时到达乙地D.无法判断6.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 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 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车速度变大,乙车速度不变B.第4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C.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D.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7.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速度练习
1、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
A .1.2 cm/s
B .1.2 m/s
C .12 cm/s
D .12 m/s 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s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路程跟时间、速度均成正比
D .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4、王强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 s 内加速跑完了36 m ,接着保持8 m/s 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所用时间是多少,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
5、一辆长10 m 的大货车,以36 km/h 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 s ,则隧道长为多少m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速度相关综合计算》专题训练-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速度相关综合计算》专题训练-人教版(含答案)1.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 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 s。
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 m。
求:(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求:(1)小刚骑车的速度。
(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刚步行20s通过的路程。
3.国庆节期间,小陆从遵义乘火车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为500 m。
途中当火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陆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1 min 5 s。
(1)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米?(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多少秒?(3)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0.8 km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11.5 s,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甲、乙两列火车长为100 m和150 m,甲火车的速度是54 km/h,乙火车的速度是10 m/s。
(1)哪列火车的速度大?(2)乙火车在2 h内行驶了多少千米?(3)如果两火车同向行驶,求快车追上慢车时,两火车首尾相遇到首尾离开的时间是多少?5.某人乘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6.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
7.小林家门口到贵港新世纪广场的公交路线全长9 km,周末,小林从家门口的公交车站乘坐公共汽车用时15 min到达新世纪广场公交车站与同学汇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训练速度相关综合计算含答案
第一章专题训练速度相关综合计算1.区间测速是限定汽车通过某段路的平均速度不要超过特定值。
图为沈抚公路上某处区间测速的警示牌,60表示区间限速为60km/h。
求:(1)为不超速,通过这段路程至少需多长时间;(2)若前半程平均速度为75km/h,为保证全程不超速。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为多少km/h?2.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45min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2)轿车从B地到南京,前半程保持原来的速度不变,后半程用时20min,求B地到南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结果保留1位小数)3.常州地铁1号线的开通,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表为地铁1号线从茶山站到常州火车站的运行时刻表,问:站名茶山清凉寺同济桥文化宫博爱路常州火车站到站时刻/(时:分)——6:016:036:056:076:09发车时间/(时:分)6:006:026:046:066:08——路程/km0 1.2 2.3 3.3 4.4 5.4(1)地铁从茶山站出发直至抵达常州火车站,用时多长?(2)地铁从茶山站出发直至抵达常州火车站,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4.喜羊羊在离羊村300m的地方玩耍,不幸被后方180m处的灰太狼发现(如图),灰太狼以为有顿丰盛的美餐了,于是用20m/s的速度向喜羊羊直线猛扑过去,由于动作太大,被敏锐的喜羊羊及时发现,喜羊羊撒腿就跑(假如灰太狼和喜羊羊同时起跑),求:(1)灰太狼跑到喜羊羊玩耍的地点需要多少时间?(2)假设到达羊村就算安全,喜羊羊以15m/s的速度奔跑,她能安全到达羊村吗?请通过计算说明。
5.为严惩酒后驾车,公安部出台了2020最新酒驾处罚标准,资料显示: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反应时间为0.75s,而人饮酒后反应时间会延长,反应距离也将增加,如图所示,酒后驾驶的司机驾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90m处有紧急情况,经过一段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内汽车仍以原来的速度行驶)后开始紧急制动刹车,经过3s制动,汽车滑行40m撞倒障碍物后停止。
初二物理速度和压强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和压强练习题速度练习题: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了4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2. 一个人跑步以每秒5米的速度匀速前进了20秒,求他跑的总距离。
3. 一辆自行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行驶了2个小时,然后又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求自行车行驶的总距离。
压强练习题:1. 已知一个体积为0.2立方米的气体被压缩到0.05立方米的容器中,求气体的压强。
2. 钢珠的质量为10克,直径为2毫米,将这个钢珠平均分散到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区域内,求每个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
3. 一个重量为500牛的箱子平放在地面上,箱子的底面积为0.2平方米,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强。
初二物理速度和压强练习题答案:速度练习题答案:1. 汽车行驶的距离 = 速度 ×时间 = 60公里/小时 × 4小时 = 240公里。
2. 跑步的总距离 = 速度 ×时间 = 5米/秒 × 20秒 = 100米。
3. 自行车行驶的总距离 = (速度1 ×时间1) + (速度2 ×时间2) = (15公里/小时 × 2小时) + (25公里/小时 × 3小时) = 30公里 + 75公里 = 105公里。
压强练习题答案:1. 气体的压强 = 力 ÷面积 = 气体的压力 ÷容器的面积= Ᵽ1 ÷ V1 = Ᵽ2 ÷ V2 = 1÷4 = 0.25(单位:帕斯卡)。
2. 每个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 = 力 ÷面积 = 钢珠的重量 ÷正方形区域的面积 = 10克 ÷ 10厘米 × 10厘米 = 1克/厘米 × 10厘米/10平方厘米= 0.1克/平方厘米。
3. 箱子对地面的压强 = 力 ÷面积 = 重力 ÷箱子底面积 = 500牛 ÷ 0.2平方米 = 2500帕斯卡。
八年级上册物理速度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速度计算题一、速度计算公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s)/(t),其中v表示速度,单位是m/s(米每秒);s表示路程,单位是m(米);t表示时间,单位是s(秒)。
由该公式还可以推导出s=vt和t=(s)/(v)。
二、基础例题1.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通过450m的路程用了30s的时间,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解析:已知路程s = 450m,时间t = 30s。
根据速度公式v=(s)/(t),可得汽车的速度v=(450m)/(30s)=15m/s。
2.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求它在10s内通过的路程。
解析:已知速度v = 2m/s,时间t = 10s。
根据公式s = vt,可得路程s=2m/s×10s = 20m。
3. 一个人跑步通过100m的跑道,速度为5m/s,求他通过跑道所用的时间。
解析:已知路程s = 100m,速度v = 5m/s。
根据公式t=(s)/(v),可得时间t=(100m)/(5m/s)=20s。
三、综合例题1. 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个长700m的山洞需要多长时间?解析:首先进行单位换算,54km/h = 54×(1000m)/(3600s)=15m/s。
火车通过山洞所行驶的路程s = 200m+700m = 900m(火车通过山洞的路程是火车自身长度加上山洞长度)。
根据公式t=(s)/(v),可得时间t=(900m)/(15m/s)=60s。
2. 甲、乙两地相距360k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90km/h,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解析:根据公式t=(s)/(v),前一半路程s_1=(360km)/(2)=180km,速度v_1 =60km/h,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_1=(180km)/(60km/h)=3h。
后一半路程s_2=180km,速度v_2=90km/h,则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_2=(180km)/(90km/h)=2h。
初二物理上册速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册速度练习题在初二物理上册中,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速度的计算和应用,下面将提供一些与速度相关的练习题。
练习题一:小明在街道上骑自行车,开始时速度为5 m/s,经过10秒后速度增加到15 m/s。
求小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解答:我们知道平均速度可以通过位移除以时间来计算,即:平均速度 = 总位移 / 总时间由题可知,小明在10秒内速度从5 m/s增加到15 m/s,因此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平均速度 = (15 m/s - 5 m/s) / 10 s = 1 m/s练习题二:甲乙两位同学在100 m比赛中分别以10 m/s和12 m/s的速度奔跑,请问他们跑完100 m后,谁用的时间更短?解答:我们知道时间可以通过位移除以速度来计算,即:时间 = 距离 / 速度由题可知,甲同学的速度为10 m/s,乙同学的速度为12 m/s。
因此,甲同学跑完100 m所用的时间为:时间甲 = 100 m / 10 m/s = 10 s乙同学跑完100 m所用的时间为:时间乙 = 100 m / 12 m/s = 8.33 s(保留两位小数)因此,乙同学用的时间更短。
练习题三:小红乘坐火车从A城到B城,全程800 km。
火车行驶了8个小时后,小红发现离B城还有200 km,这时她计算了一下火车的平均速度,为了按时到达B城,她需要让火车提高多少速度?解答:我们可以通过平均速度的公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平均速度可以通过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由题可知,火车的总路程为800 km,总时间为8小时。
小红发现剩下200 km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因此,她需要火车的速度提高:速度提高值 = 剩下的路程 / 剩下的时间剩下的路程为200 km,剩下的时间为总时间减去已经行驶的时间(8小时),因此速度提高值为:速度提高值 = 200 km / (8小时 - 8小时)= 25 km/h因此,小红需要让火车的速度提高25 km/h才能按时到达B城。
八年级上册物理 机械运动速度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桥(山洞或隧道)问题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s1=L隧道+L车=1500m+300m=1800m,根据v= s÷t可得:火车的运行速度v= s1÷t1=1800m÷(1.5×60m)=20m/s=72km/h;∵因甲乙两地的距离720km远大于火车的长度300m ,所以计算时可以忽略列车的长度,故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干米的甲乙两地时,需要的时间:t2=s2/v =720km÷72km/h =10h。
答: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时需要10h。
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在一次引爆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引爆,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燃引线后以5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出500米远的安全地区? 根据公式v=s/t,得点火者在120s内跑动的距离:s=vt=5m/s×120s=600m>500m,所以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m 远安全地区。
相遇问题甲乙两抵相距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54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解:由题意知,s汽车=54kms自行车=L甲乙-s汽车=70km-54km=16km∵v=s/t,v汽车=15m/s=54km/h∴它们的运动时间,t=s汽车/v汽车,=54km÷54km/h=1h 自行车的速度:v自行车=s自行车/t=16km÷1h=16km/h 答:自行车的速度是16km/h。
基础计算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必考重点【速度路程问题】练习题
1. 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求它行驶的路程。
解:速度=60 km/h,时间=2小时路程=速度×时间=60 km/h ×2小时= 120 km2. 一个人以每小时4 km的速度骑自行车,行驶了5小时后停下来休息,求他行驶的总路程。
解:速度=4 km/h,时间=5小时路程=速度×时间=4 km/h ×5小时= 20 km3. 一辆火车以80 km/h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又以100 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求它行驶的总路程。
解:速度1=80 km/h,时间1=3小时速度2=100 km/h,时间2=2小时路程1=速度1×时间1=80 km/h ×3小时= 240 km路程2=速度2×时间2=100 km/h ×2小时= 200 km总路程=路程1+路程2=240 km + 200 km = 440 km4. 一个人以每小时6 km的速度跑步,跑了2小时后又以每小时10 km的速度骑自行车,求他行驶的总路程。
解:速度1=6 km/h,时间1=2小时速度2=10 km/h,时间2=2小时路程1=速度1×时间1=6 km/h ×2小时= 12 km路程2=速度2×时间2=10 km/h ×2小时= 20 km总路程=路程1+路程2=12 km + 20 km = 32 km5. 一辆火车以100 km/h的速度行驶了4小时,又以120 km/h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最后以80 km/h的速度行驶了5小时,求它行驶的总路程。
解:速度1=100 km/h,时间1=4小时速度2=120 km/h,时间2=3小时速度3=80 km/h,时间3=5小时路程1=速度1×时间1=100 km/h ×4小时= 400 km路程2=速度2×时间2=120 km/h ×3小时= 360 km路程3=速度3×时间3=80 km/h ×5小时= 400 km总路程=路程1+路程2+路程3=400 km + 360 km + 400 km = 1160 k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速度物理练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1.我国选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勇夺男子110m栏冠军,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田径的奇迹.如图所示的是刘翔在决赛时的情景,观众认为刘翔是冠军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比快慢的方法,而裁判则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比快慢的方法.2.物理学中用_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3.完成下列速度单位换算:54km/h=______m/s. 5m/s=______km/h.100cm/s=______km/h. 20dm/s=_____km/h.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km/h,合,表示的物理意义是.5.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是在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办法. 6.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判定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7.一列火车长为200m,它通过长为1 000m的隧道,用的时间是60s,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__m/s,合________km/h.二.选择8.根据公式V=S/t可知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B.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就越大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大,速度就大9.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8km/h,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是5m/s,这表明A.轿车通过的路程比自行车多B.轿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自行车短C.相同时间内轿车通过的路程比自行车多D.通过相同路程轿车所用的时间长10.有三位同学,甲在2h内走了10.8km,乙在10s内走了15m,丙在3min内走了270m,则他们运动的快慢大致情况是A.甲最快B.乙最快C.丙最快D.一样快11.一般人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A.7m B.70rn C.700m D.7000m12.下列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为54km/h,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1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B.在0.1S内通过的路程是3mC.在0.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D.在1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0m13.你在体育课上进行百米赛跑时,你的最快速度约为A.1m/sB.12m/sC.72km/hD.25km/h14.速度是15m/s的运动物体可能是A.飞机 D.行人 C.汽车 D.蜗牛15.为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所需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长度相等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A.不变B.变大C.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6.小彤在学校百米跑道上测量自己正常步行的速度,他从起点开始记时为03:05:10,到终点记时结果为03:06:40,则小彤正常步行的速度是A.0.6m/s B.0.9m/s C.1.1m/s D.5m/s三.实验与设计17.请设计一个测定圆形蚊香燃烧速度的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和_______.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蚊香燃烧速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四.计算与论述18.北京到天津的铁路线长138km,一列火车约用1.5h 从北京到达天津.这列火车的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时?是多少米/秒?一、选择题1、速度是40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A 行人 B 卡车C 飞机D 人造卫星、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 B:1C:D 1:2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A一定都不相等 B 不一定都相等 C 一定都相等 D 三种情况都不正确5、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距离比乙大,而乙所用的时间比甲短,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快慢是A 甲较快B 乙较快C 一样快D 无法比较、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道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火车速度为72km/h,汽车速度为18m/s,则A 火车速度大B 汽车速度大C 两者速度一样大D 无法确定、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第8小题图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运动了10km ,乙车运动了15km ,则运动快的是 A.甲车B.乙车C.一样快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0、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A. 甲车快B. 乙车快C.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大D.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小 1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甲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两物体通过的路程是A.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短C.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一样长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2、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第10小题图A.3∶ B.3∶1 C.3∶ D.4∶313、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
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A.速度 B.时间 C.路程D.质量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 A 100m B00m C00m D 150m二、填空题15、单位换算:43.2km/h=______m/s。
30m/s==________km/h。
16、甲车的速度V1=36km/h,乙车的速度V2=15m/s,则V1_____V2,2小时内甲车行驶____米,乙车行驶81km需要_______小时.17、超声波在海水中速度为1500m/s,合________km/h,如果从海面某处向海底竖直发出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深_______m. 18、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我们既可以取比较路程的长短;也可以取同时,比较的长短。
在田径运动会中,看台上的观众采用的是第种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的,而终点裁判采用的是第种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的。
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三、综合应用题19、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0、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21、100米长的列车以10米/秒的速度通过1500米长的山洞,用多少秒时间才能完全通过?一、选择题1、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2、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车,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7m/sB、5m/sC、8m/sD、9m/s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1.5m/sB.2m/sC.1m/s D.2.5m/s、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甲图和丙图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D.乙图和丁图第7小题图二、填空与实验题5、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图中a、b、c三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运动最快的是,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观察图可知,甲车通过0.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 观察图可知,乙车运动1min通过的路程 m.7、小明和同学们利用棉线、刻度尺、秒表、火柴、一盘新蚊香、蚊香架等器材测量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步骤,请你补充完整:;;用公式v=st求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其表达式为v=接下来他们进行讨论;根据蚊香燃烧的速度能否算出剩余蚊香还能燃烧多长时间?,如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t2=;根据测量能否计算出从晚上10点到早上6点需烧多少盘蚊香?,如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n=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则;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BC VACm /s.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第8小题图第9小题图三、综合应用题9、骑自行车上坡用50s,下坡用20s,坡长100m,求上坡的平均速度,下坡的平均速度,上、下坡一次的平均速度。
10、一位同学以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 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1、某汽车以3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 h后通过全程的一半,要想在40 min内到达目的地,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3《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A.v与s成正比 B.v与t成反比 C.s与t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一辆长30 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 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 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 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A.140 m B.170 m C.200 m D.230 m3、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m用了s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A.6.25m/s B.6.2km/h C.400m/s D.0.16m/s 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