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及价值
【精选】高中地理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4湿地的生态效益新人教版必修3
考点4湿地的生态效益1.湿地的概念: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它一种广义的定义。
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地区的珊瑚滩和海草床、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
2.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3.我国重要湿地分布。
1.湿地资源的功能3.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减少,质量下降,各种效益难以发挥,原因分析如下:(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
湿地消失的人为因素见下表:3.沼泽地的形成原因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冻土层厚,积水不易下渗。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精编版】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的功能和效益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一、知识讲解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二、例题分析“城市绿心”指在城市中央或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起来的绿色空间,通常兼顾有多种自然或人工绿地、水域、湿地等类型。
从2013年至今,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一直致力打造"中国绿心"(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打造“中国绿心”的优势条件是A. 湘、鄂、皖之间,居全国中心位置B. 位于阶梯交界处,山林茂密C. “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D. 城市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2. 图示“城市绿心”的生态效益表现在A. 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B. 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C. 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D. 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答案】1. C 2. C【解析】1.根据图示,"中国绿心"湘、鄂、赣之间,A错;"中国绿心"位于第三阶梯,并没有处于阶梯交界处;"中国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中国绿心"所在区域的农村人口较多,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人口应小于农村人口,据此分析选C。
2.结合上题可知,该“城市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
该绿心主要是乡村、田园风光,周边是城市群,绿心是江、湖组成的湿地主体,建设绿心可以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周边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C对;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属于经济效益,A错;绿心的建设旨在让城乡协同发展,使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目前城市提供的服务、就业、收入等远好于乡村,故该现象不会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这也不是生态效益,B错;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不属于生态效益,D错。
高中地理湿地的形成作用问题归纳
高中地理湿地的形成作用问题归纳一.湿地的形成例:请解释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加拿大北部)形成沼泽地的原因。
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②纬度位置高,地处湿润地区,水分蒸发弱;③地下有冻土层,阻滞地表水下渗。
例: 解释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区形成沼泽地的原因:①青藏高原东部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富;②地势高,蒸发小,高原环境有高原冻土的形成,水分下渗受阻,在相对平坦和低洼的地区形成沼泽地。
二.湿地的功能和效益(1)湿地的生态效益: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
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维持生物多样性。
调蓄洪水、净化水质,防止自然灾害,具有调节区域气候作用;降解污染物。
(2)湿地的经济效益: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和水运。
(3)湿地的社会效益:观光与旅游。
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区域;教育与科研价值。
可简化为:①调节气候,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净化污染;③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④沼泽还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景观旅游、教育科研等经济和科学价值。
三.我国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问题①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造成中国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②湿地污染加剧,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也使水质变坏;③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严重影响着这些湿地的生态平衡;④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日益严重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加剧;⑤湿地保护投入不够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完善总之,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湿地的盲目开垦、环境污染及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等,这些威胁造成了湿地面积的减少和湿地功能的下降。
例:19世纪和20世纪我国三江平原和美国都曾对其沼泽湿地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
简述对沼泽湿地的开发会导致什么后果?会导致荒漠化和严重的水土流失,沿海的沼泽地的开发会导致风暴潮灾害、洪涝灾害频发,内陆地区的开发会使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严重后果。
【精品整理】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的功能和效益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一、知识讲解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二、例题分析“城市绿心”指在城市中央或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起来的绿色空间,通常兼顾有多种自然或人工绿地、水域、湿地等类型。
从2013年至今,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一直致力打造"中国绿心"(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打造“中国绿心”的优势条件是A. 湘、鄂、皖之间,居全国中心位置B. 位于阶梯交界处,山林茂密C. “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D. 城市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2. 图示“城市绿心”的生态效益表现在A. 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B. 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C. 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D. 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答案】1. C 2. C【解析】1.根据图示,"中国绿心"湘、鄂、赣之间,A错;"中国绿心"位于第三阶梯,并没有处于阶梯交界处;"中国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中国绿心"所在区域的农村人口较多,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人口应小于农村人口,据此分析选C。
2.结合上题可知,该“城市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
该绿心主要是乡村、田园风光,周边是城市群,绿心是江、湖组成的湿地主体,建设绿心可以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周边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C对;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属于经济效益,A错;绿心的建设旨在让城乡协同发展,使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目前城市提供的服务、就业、收入等远好于乡村,故该现象不会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这也不是生态效益,B错;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不属于生态效益,D错。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的成因和保护措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的成因和保护措施一、典题示例典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解法指导]读:从材料中获取扎龙湿地的成因,明确图中扎龙湿地和乌裕尔河的位置关系。
提:(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扎龙湿地在乌裕尔河下游,是流域局部地区发育的湿地。
调:水量平衡原理的应用: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沼泽湿地的形成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排水不畅。
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无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思:高考地理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问题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视角比较新颖,突出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很高。
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定式,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方法,又要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问题时,能够结合题目材料信息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
[考法指导]二、方法讲解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湿地(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水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湿地的功能与价值
湿地的功能与价值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或暂时的静水或流水、淡水或微咸水及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
此外,湿地还包括邻近水体的河流、湖泊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内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洋水体。
因此,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带,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盐沼、低潮时水深少于6米的海岸带以及水稻田、鱼塘、盐田、水库和运河等,均属于湿地范畴。
湿地具有特殊的界面系统湿地是水、陆两种界面交互延伸的一定区域,是水域和陆地过渡形态的自然体。
湿地处于大气系统、陆地系统与水体系统的界面交合处,存在联结各界面的水体一陆地一植被一大气界面系统。
(1)湿地具有特殊的景观特征湿地生态系统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湿地按照地貌特征可以分为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按照水文特征又可将自然湿地分为浅海水域、珊瑚礁和潮下水生层等29类,人工湿地12类。
湿地具有明显的植被、土壤、水位和盐度的梯度变化、斑块变化、时间变化的特征,其中水位、水流,如泛滥、潮汐、洪枯等都是有规律、有频率地变动,这些周期性的变化造成了湿地生态系统在景观上的周期性变化。
(2)湿地具有特殊的生物类群湿地生态系统所处的独特的水文、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群落提供了复杂而完备的特殊生境。
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有:沼泽植物、盐沼植物、红树植物(胎生)、浮游植物、挺生植物、底栖植物、厌氧微生物;水禽、涉禽、海岸鸟、鱼、虾、贝、蟹、两栖、爬行动物等。
由于湿地物种种类异常丰富,又有非常高的生物生产力,所以湿地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食物链、食物网。
(3)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不仅包括为人类所提供的食物、医药及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
湿地有哪些功能
湿地有哪些功能湿地是指由于地下水位高,土壤湿润而形成的含水地带,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
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对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湿地是自然界的生态过滤器。
湿地可以净化水体,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湿地可以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农药以及其他污染物质。
湿地过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提供清洁的水源,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
湿地环境适宜,水草丰茂,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活条件。
湿地是淡水鱼类和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许多鱼类和水禽在湿地中繁衍生息,湿地还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为候鸟提供了休憩和觅食的场所。
再次,湿地具有防洪抗灾的重要作用。
湿地具有巨大的水位调节能力,可以吸收和储存大量的雨水。
在暴雨过后,湿地可以缓冲洪峰的冲击,减轻洪水对土地和城市的破坏。
湿地还可以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保护山区和农田的安全。
此外,湿地还具有景观和生态旅游的价值。
湿地的自然风光优美,独特的湿地植被和生态系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湿地旅游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形象。
最后,湿地对于气候调节和碳吸存也有重要影响。
湿地能够吸收和存储大量的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湿地还能调节气候,因为湿度较高,所以能够降低气温,缓解炎热的夏季。
在干旱季节,湿地可以向周围环境释放水分,帮助维持当地的水循环。
综上所述,湿地不仅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保护湿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同时,倡导人们加强对湿地的了解和保护,使湿地资源能够持续发挥各种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湿地的主要功能
湿地地主要功能湿地是人类最重要地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地生态系统,湿地地水陆过渡性使环境要素在湿地中地耦合和交汇作用复杂化,它对自然环境地反馈作用是多方面地.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地如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具有巨大地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它能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消除毒物、净化水质,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很强地区域之一,它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蓄滞洪水、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稳定海岸线、控制土壤侵蚀、保墒抗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起着极其重要地作用,湿地地生态功能湿地地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调节河川径流和气候等方面.一是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湿地蕴藏着丰富地动植物资源,湿地植被具有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地特点,许多地自然湿地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必须地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地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价值地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保存完好地自然湿地,许多野生动物将无法完成其生命周期,湿地生物多样性将失去栖身之地.同时,自然湿地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得许多野生生物能在不受干扰地情况下生存和繁衍.因此,湿地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二是调蓄径流洪水,补充地下水.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等方面地功能十分显著,是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地,湿地是陆地上地天然蓄水库,湿地还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三是调节区域气候和固定二氧化碳.由于湿地环境中,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地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了固定碳地作用.湿地地水分蒸发和植被叶面地水分蒸腾,使得湿地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了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周边地区地气候调节具有明显地作用.四是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许多自然湿地生长地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地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和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地物质,湿地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上地强大功能使其被誉为“地球之肾”.五是防浪固岸地作用.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地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地冲击力,防止对海岸地侵蚀,同时它们地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b5E2R。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考试内容(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2)湿地的重要价值(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二、考查方式常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多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湿地的价值、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三、考点分析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河流、湖泊、水库、稻田、退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浅海区。
(3)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4)我国主要湿地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与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有关)。
2.湿地的重要价值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等。
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1)湿地出现的问题:天然湿地数量在减少,质量在下降等。
(2)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退田还湖、还沼泽,禁止滥捕滥猎,防止湿地水污染等。
注意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产出功能。
湿地保护并不是不去发挥湿地的生产功能,而是使其在发挥生产功能的同时又不丧失环境保护功能。
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在保护、开发和利用湿地的同时,重视湿地的环保功能,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考点训练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湿地有哪些生态效益
湿地有哪些生态效益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
各种类型的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湿地的这些重要功能和价值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
湿地的生态效益表现在:一是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自然湿地遵循着自然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生物物种十分丰富。
许多的自然湿地不但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
可以说,没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湿地,许多野生动物将无法完成其生命周期,湿地生物多样性将失去栖身之地。
同时,自然湿地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得许多野生生物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生存和繁衍。
因此,湿地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
我国湿地生物多样性很丰富,仅鸟类就达271种之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有31种,占54%;世界15种鹤类在我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
中国的湿地还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惟一的越冬地或迁徙的必经之地。
因此,中国湿地保护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是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许多湿地地区是地势低洼地带,与河流相连,所以是天然的调节洪水的理想场所;湿地被围困或淤积后,这些功能会大受损失。
科学家研究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与湿地破坏有密切关系,该年洪水的特点是“低洪量、高水位、大危害”。
流量没有1954年的大,却造成了比1954年更高的水位和更大的威胁,其原因除森林资源遭到大量破坏、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外,湿地被大量围垦侵占和功能急剧退化是最直接的原因。
在干旱季节,湿地可将洪水期间容纳的水量向下游和周边地区排放,防旱功能十分明显。
三是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
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过多。
科学家研究,在过去100年的10个气温最高年份中,有9个在1990至2001年的这12年间,这期间正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包括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最严重的时期。
环评师辅导:湿地的功能和效益
功能和效益:
(1)湿地的⽣态效益:维持⽣物多样性。
湿地的⽣物多样性占有⾮常重要的地位。
依赖湿地⽣存、繁衍的野⽣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动物的栖息繁殖地。
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意义的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调蓄洪⽔,防⽌⾃然灾害。
湿地在控制洪⽔、净化⽔质、调节⽔流⽅⾯功能⼗分显著。
此外,湿地的蒸发在附近区域制造降⾬,使区域⽓候条件稳定,具有调节区域⽓候作⽤;降解污染物。
随着⼯农业⽣产和⼈类其它活动以及径流等⾃然过程带来农药、⼯业污染物、有毒物质进⼊湿地,湿地的⽣物和化学过程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来源:考试⼤
(2)湿地的经济效益: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和⽔运。
(3)湿地的社会效益:观光与旅游。
湿地具有⾃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的功能,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区域;教育与科研价值。
湿地⽣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
⼀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物、地理等⽅⾯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有着重要价值。
2020高中地理:洞庭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高中地理:洞庭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的含义和功能(1)含义: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包括沼泽、滩涂、浅海区(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及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3)我国湿地分布特点: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东部多、西部少。
(4)功能湿地的作用湿地美称资源价值: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资源宝库”生态价值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摇篮”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空调机”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水库”降解污染,净化水体“地球之肾”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鸟类乐园”2.湿地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减少、质量下降,各种效益难以发挥,原因分析如下: 类别主要表现自然原因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日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面积不断减小人为原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引进物种的干扰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3.不同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大河中下游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内陆干旱区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东北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4.湿地保护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节约用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分析方法沼泽地的形成原因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冻土层厚,积水不易下渗。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9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师用书含解析必修3
第39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的概念、类型和特点(1)湿地的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类型①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②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生态效益:①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②涵养水源、调蓄洪水;③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3.湿地资源问题(1)湿地资源问题(2)洞庭湖萎缩: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②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问题增多。
4.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教材金句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湿地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2.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沼,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3.不同类型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2)内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2018·11月浙江选考)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下表为1975~2014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单位:km 2)。
说出21世纪以来鄱阳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这种变化对湿地生态功能的有利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功能、开发和保护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功能、开发与保护一、知识讲解1.湿地的涵义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3.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1)数量在减少,泥沙淤塞,围湖造田,滥垦沼泽、滩涂等。
(2)质量在下降。
(3)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在降低。
(4)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4.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
举例如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下表为我国两地区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本考法常常结合区域图考查区域湖泊、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及其减少的原因分析。
关键在于掌握湿地减少的原因的分析方法。
(1)看变化时间的长短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
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由“黄河”和“灌渠”可知银川平原为灌溉农业区,农业开发,排水造田导致湖泊减少。
第(2)题,湿地资源对城市具有调节、降解、美化、旅游等功能。
答案(1)C(2)B三、跟踪训练乌尤尼盐沼,数百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现被称为“天空之镜”,面积达1 0000平方千米,水平面高差不到1米。
漫步其中,白天浸没在童话般蓝白的世界里,天地难分;夜晚360°全景星光,星河遨游,羽化登仙。
高三地理教案:《湿地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教学设计
高三地理教案:《湿地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说出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知道湿地的重要价值和作用【问题导学】7洞庭湖湿地的主要作用?8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湿地是什么?作用?问题六::9、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影响?问题七:10、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问题八:11、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
”你赞成这种说法么?为什么?补充材料:1 红树林定义: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与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滩涂上的木本植物群落。
由于涨潮时红树林被海水部分淹没仅树冠露出水面,故被称为“海上森林”;有时完全淹没,只在退潮时才露出水面,也有人称之为“海底森林”。
红树林其实“心红表不红”,因其树皮富含单宁酸,遇空气氧化后呈红色而得名。
2 红树林的作用(1).生态和社会效益(2) 防浪护堤功能:红树林的防浪护堤功能十分显著并很早就被人们认可。
早在一二百年前,海南东寨港、清澜港海岸居民就认识到红树林在抵抗自然灾害、保护村庄方面的重要性,立碑保护红树林。
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有华侨从东南亚带红树种苗到漳州的九龙江口海岸滩涂种植,以保护海岸。
国内20世纪50-60年代所进行的红树林造林活动几乎全是以海岸保护为目的。
据估算,我国红树林防浪护堤的效益每年达10亿元人民币。
保护红树林而保护了村庄农田,破坏红树林而造成居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事例不胜枚举(表2-1) (3) 促淤造陆功能:通过网罗碎屑的方式促进土壤的形成。
红树林发达的根系减缓了流速,促进了颗粒物质的沉积,尤其是一些细颗粒物质。
测定结果表明,红树林滩涂淤积速率大大高于邻近裸滩2-3倍。
因此,红树林可加速滩地淤高和向海伸展,使海滩面积不断扩大和抬升,从而达到巩固堤岸的作用。
红树林的促淤造陆功能在防止因全球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红树林又有“造陆先锋”之称。
(4)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整个红树林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却远远高于无红树林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及价值一、知识讲解(一)湿地的直接利用功能有:1.提供水资源及丰富动植物产品;2.提供矿物资源及能源和水运条件。
(二)湿地的间接利用功能有:1.调蓄水量、调节气候;2.沉积营养物质和净化污水;3.与地下水交流和防止海水入侵;4.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5.具有景观和旅游价值;6.具有教育和科研价值。
二、同步训练某国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
读该国区域图,回答1~2题。
1.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④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 )①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②美化环境,观光旅游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④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解析 1.A 2.A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国为芬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高。
选A。
第2题,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是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净化水体等。
选A。
芦苇是一种湿地挺水植物,它在秋季对水量要求较低,淹水时间过长反而会抑制其长势。
读图,回答3~4题。
3.“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该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B.降水的季节性变化C.气温的季节性变化D.植被的季节性变化4.鄱阳湖芦苇分布面积的变化说明了( )A.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变小了B.连年干旱,丰水期“晚来早走”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D.降水增多,丰水期“早来迟走”[解析] 3.B 4.B 第3题,鄱阳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雨、冬春少雨;多雨季节,湖泊水域广阔,天水一色;少雨季节,蒸发旺盛,湖水减少,显出湖底,出现草原景观,草洲无边。
第4题,由图可知,三峡运行前芦苇面积小,三峡运行后,芦苇面积大。
三峡运行后,入湖水量减少,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下降,导致芦苇面积增加,使气候干旱;或丰水期短,即“晚来早走”。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5~6题。
5.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6.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解析] 5.C 6.B 第5题,主要考查湖泊面积减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艾比湖是咸水湖,湖水减少,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
湖水减少,湖水的含盐量增加,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水蒸发总量减小。
第6题,主要考查防止湖泊萎缩的措施。
退耕还草、保护水源,能够增加区域的降水量,增加入湖水量,避免出现湖泊萎缩现象。
修建水库、调节径流,注入湖泊的水量将有所减少,会加剧湖泊萎缩。
水产养殖会使湖水水质变差。
种植芦苇可以改善水质,但不能起到防止湖泊萎缩的作用。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据此完成7~8题。
7.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8.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B.③④C.①③ C.②④[解析] 7.B 8.A 第7题,亚马孙河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优势表现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群落生产力高。
④是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第8题,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
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10.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9.C 10.B第9题,由“黄河”和“灌渠”可知银川平原为灌溉农业区,农业开发,排水造田导致湖泊减少。
第10题,湿地资源对城市具有调节、降解、美化、旅游等功能。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
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
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
据此完成11~13题。
1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A.降水较多B.气温低,蒸发弱C.地势相对低平,易积水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12..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重要补给源之一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降低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关于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解析] 11..A 12.C 13.D 第11题,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蒸发微弱,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在地势相对较低处蓄积形成湿地。
第12题,拉鲁湿地能增加拉萨市的空气湿度,调节其温度,排除②。
第13题,拉鲁湿地对地区生态环境效益明显,意义重大,应因地制宜,遵循其生态发展规律,从保护性开发入手。
14.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
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答案] (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知识的掌握。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①地形地势,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②海陆状况,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外流河);③干支流夹角判断,一般而言,干支流之间的夹角<90°,为锐角;④河流宽度,河流上游河道窄,河流下游河道宽;⑤沉积颗粒物大小,河流上游沉积颗粒物较大,河流下游沉积颗粒物较小;⑥还可以从河流流量变化、横剖面、工业布局等方面判断。
本题可以从干支流的夹角确定干流。
第(2)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湿地形成条件的掌握。
湿地形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而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地表水的状况。
从地貌条件来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有多条径流汇集,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使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形成湿地;从气候条件来看,降水较为丰沛地区易形成湿地,但降水少、有大量冰雪融水、气温较低且蒸发微弱的地区,因原有水分便于保存,也易形成湿地。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措施的掌握。
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应从法律、管理、宣传教育等角度分析。
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地表植被,保护天鹅栖息地;等等。
15.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29-10)。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走向。
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3)分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 (1)西北—东南(或东南—西北) 季节性降水量较少,沿岸用水量大(2)湖泊台田鱼塘(3)人们利用沼泽,种植水稻,发展台田鱼塘,修建水库;建筑用地占用沼泽。
(4)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增大;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解析] 第(1)题,从图示湖盆的延伸方向直接判断。
第(2)题,直接从材料二的统计图中读出结果。
第(3)题,沼泽属湿地,其面积大幅减少,可以从材料二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中各景观类型面积的变化得出其主要的人为原因。
第(4)题,南水北调通水对南四湖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水质改善,湿地作用增强;水量增加,通航能力提高,水产养殖及旅游业的发展条件改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