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注我

合集下载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时间:2009年07月24日| 文章来源:《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5.11 | 【字号:放大缩小】《陆九渊集·语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或问先生: 何不著书?对曰: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此之后,经过后人的不断阐释,“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被当作两种不同的治学方式的象征,逐渐成了名言。

古人所谓“治学”,大概相当于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应该算得上学习的高级阶段。

我们知道,“六经”就是儒家的六部经典: 《诗》、《书》、《礼》、《乐》、《易》、《春秋》(因《乐》散佚,故又称“五经”),而“注”则是中国古人做学问的一种特殊方式,即“注释”、“注解”或“评注”等等。

因此,照字面来看,所谓“六经注我”就是以“六经”来为我的思想做注解,它强调的是作者(“我”)的主观思想的至上性,即便是“六经”也要以我为中心;所谓“我注六经”则指作者(“我”)要充分尊重“六经”的客观真实,务必克服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接近“六经”中的真实内涵。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号象山。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很显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学方式,也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学风格。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偏重于“六经注我”的学者大多特立独行、敢于“自说自话”、自创体系,因此显得“别无依傍”;而偏重于“我注六经”的学者则喜欢寻章摘句、皓首穷经,比如一辈子研究一个人或一本书,喜欢埋头于别人的著作之中。

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说法,这就是“思想家”和“学问家”的区别,或者“哲学家”和“哲学教授”区别。

从学习的角度看,属于“我注六经”的学习者不乏其人,特别是在我们中国。

这些人总的来说喜欢学习,但就是迷信书本和老师,对书上的话和老师的话深信不疑,即便老师或者书上说错了话,也认为一定是“微言大义”,非要给出一种恰当的解释不可;表现在问题研究或问题解决上,就是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喜欢引经据典,不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为主题作文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为主题作文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为主题作文"。

刚开始,我读得磕磕绊绊,那些之乎者也的语句搞得我晕头转向。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爸走了过来,他瞅了瞅我,笑着说:“怎么,这就被难住啦?”我嘟囔着嘴:“这也太难懂了嘛。

”我爸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孩子,你得把自己放进去读,让六经来注解你,你也去注解六经。

”我一脸茫然地看着他,他接着说:“就好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想想自己,学到了新知识,然后经常复习巩固,是不是会很有成就感,很快乐?”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从那以后,我试着按照爸爸说的方法去读。

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我就回想自己和小伙伴相处的场景,如果我不喜欢别人对我做的事,那我也不能对别人做。

有一次,同桌想抄我的作业,我想起这句话,就坚决拒绝了,还跟他说:“我们都要自己做,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同桌一开始还不高兴,后来明白了我的苦心,我们一起努力学习,成绩都提高了不少。

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我不再只盯着成绩好的同学,而是发现每个同学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我发现小李画画特别棒,小王体育超级强,就连平时调皮捣蛋的小张,都有着一颗善良热情的心。

我主动向他们请教,和他们交流,感觉自己收获满满。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六经不再是高高在上、难以触及的经典,而是能够融入我生活,为我指明方向的智慧宝典。

而我,也在不断地用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去诠释这些经典。

现在,每当我翻开一本经典书籍,就像是开启了一场与古人的对话。

我不再畏惧那些晦涩的语句,而是勇敢地去探索,去让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朋友,你也不妨试试,说不定会有惊喜哦!---这篇作文符合您的需求吗?如果您对作文的内容、结构、字数等方面还有其他要求,请随时告诉我。

六经注我鉴赏及原文注释

六经注我鉴赏及原文注释

六经注我鉴赏及原文注释
六经注我鉴赏及原文注释
六经注我,汉语成语,拼音是liù jīng zhù wǒ,意思是牵强地用各种经典著作中的论断来解释和证明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议论服务。

出自《语录》。

下面是六经注我鉴赏及原文注释,快来看看吧!
注释
选自《宋史·陆九渊传》。

译文
六经应当注我,我为什么要注六经。

赏析
这是关于真理标准和认识目的的分歧。

朱熹认为理在人间的代表就是圣人,圣人就是为人的极则,因此,所谓学问,即要读圣人之书,注解经书,唯圣人的话是听,如果借助了圣人的'教化而洞彻自然变化之理,就完成了学问的功夫。

而陆九渊认为,圣人之言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真理标准,主张主体的权威性,把“本心”即良心作为衡量圣人经书和真理的标准,他明确说:“九渊只是信此心。

”有人问他为何不注六经,他回答说:“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这就是一个尖锐的真理标准和认识目的问题。

陆九渊提出的“六经注我”的命题,将良心作为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显然打上了一种唯我论色彩,但是他却又因此开创了一种“自我主宰”的认识格局,这对于打破权威教条,启发主体对既定伦理修养问题的独立判断和重新认识,无疑在思维方式的推进上有着重要意义。

当然,无论是朱熹还是陆九渊,都未真正解决真理标准问题,他们没有也不可能看到,只有道德实践,特别是道德实践与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才是检验一切道德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二水居士这样注释古拳谱

“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二水居士这样注释古拳谱

“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二水居士这样注释古拳谱编者二水居士校勘的新书《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太极法说》,已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正在各大书店、电商热销。

读着这三本书,再听听二水讲他是怎样校勘古拳谱的,特别长学问。

传统的校勘疏证,所谓“我注六经”,无非是版本的校勘,与字形字义的疏证。

把校注者“我”,隐藏在字里行间。

即便想表达一私之见,也仅仅只是通过比较以往校注者之间的分歧,说声yes或no,绝对不会针对六经本身呛声。

老拳谱在传承过程中,始终以抄本形式,非公开的得以流传,无严格意义上的“版本”可言。

籍以参校的本子,非常有限,本子里豕亥鱼鲁,暂且不论,有些文辞讹误,词不达意,莫衷一是。

所以校勘过程更像是猜谜。

猜谜,唯一有效的方式,只能通过进入设置谜面者内心的知识储备库中,去检索与谜面最为相近的谜底。

再者,三个拳谱都是晚清的文本。

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已经与传统的语意环境渐行渐远。

今人面对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汉字,其实已经无法走入老祖宗的内心,或有可能误入夷寇陷阱。

所以,二水在校勘疏证的同时,更侧重于三本老拳谱语义的关联性,在发掘文本作者字字皆有出典,字字皆有着落的同时,试图走入他们的内心知识储备库,去探讨原作者的内心情怀,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三本老太极拳理论内在的脉络,并为纷繁杂芜,乱象众生的太极拳,找回其原本应有的“定位”:太极拳,一门性命践行的哲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二水所做的其实更接近“六经注我”的工作。

借用象山先生“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貌似有些狂妄了,但二水以为在今人几乎视古汉语为外语的情形下,这种做派,或许更能体现孟子“先立乎其大”的训示。

编者注象山先生,即陆九渊(1139年-1193年),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

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说的这句话,意思是:不管做人还是做学问,应该遵从德行第一的原则,而做学问假如想要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而是要另辟蹊径,所谓的六经都是为我做注脚的。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现代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墨学研究中,梁启超提出了“六经注我”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成为其墨学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

一、“六经注我”研究方法的内涵“六经注我”是梁启超提出的墨学研究方法,指的是对《易经》、《诗经》、《书经》、《礼经》、《乐经》和《春秋》这六部经典的逐字注释和解释,并结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形成对这些经典的深入研究。

梁启超在《中国墨学研究法》中将这一方法概括为:“由易入经,由经入史”,即通过《易经》入手,引申到《诗经》、《书经》、《礼经》、《乐经》和《春秋》等经典,最终深入研究传统的历史文化。

在“六经注我”研究方法中,梁启超注重对经典的原著文本的逐字解释和分析,同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深入挖掘其中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历史事件等内容,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

这种方法不仅注重经典的解读,更注重阐释者的个人见解和学术观点,体现了“六经注我”方法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1.注重传统经典的研究“六经注我”研究方法在其独特之处在于其注重传统经典的研究。

传统经典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化精髓和历史智慧。

梁启超以《易经》、《诗经》、《书经》、《礼经》、《乐经》和《春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经典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研究,试图从中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术体系。

2.注重个人见解的阐释3.注重经典与现实的结合“六经注我”研究方法注重经典与现实的结合。

梁启超在对经典进行研究时,并不把经典看作僵化的书本知识,而是与当下社会现实相结合,对文化传统进行了当代化的阐释和发展。

他试图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和价值,为当代社会提供智慧和启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六经注我”研究方法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创新性,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陆九渊心学中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陆九渊心学中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陆九渊心学中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古今中外思想家,都有名言传世。

或正,或误,或庄,或谐,或混沌,或直截,或易简,或广大,或缜密,或警策,都是思想一闪光,针砭时弊,启迪后人。

若是至理,则流韵百代,甚至成了生活中用语,这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积淀的吉光片羽。

但是,事有所指,言有所寓。

不问时间地点条件,神化或苛求古人都是不对的。

陆九渊就说过一句名言: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陆集》399页)前面是明白话,后面是陆的“对曰”,则是智慧语,有点混沌味。

乍看,似是批评著书,反对著书,实际上它的涵盖面是比较广的。

如果还原于南宋当时的大文化背景,细心研究陆九渊所处的环境与人和事,就会清楚地发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其实质是针砭当时颓败的学风,即所谓“学失其正”、“学失其道”的。

这闪光的刃,仍是一句学悖语,深蕴陆氏的愤慨和观察之微及高度概括力。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陆集》95页)读了这条陆氏的话,再细读《与徐子宜《与陈正己(陆集67-69页;162-163页)两封书信,就基本明了陆子“此话底”了!汉儒重注疏,唐儒重章句。

两宋以来,特别是南宋,繁琐的“注疏章句之学”复活,以至蔓延,败坏了学风,毒害学子。

陆九渊对此痛心疾首,为此,他建立自己的易简哲学——心学,又时而对此辟之。

有的话说得幽默,诸如:“今之论学者只务添人底,自家只是减他底,此所以不同。

”《陆集401页)“某读书只看古注。

圣人之言自明白。

且如:弟子入则孝,出则。

是分明说与你入便孝,出便悌。

何须得传注?学者疲精神于此,是以担子越重。

到某这里,只是与他减担,只此便是格物。

”(《陆集441页)有的话说得尖锐:“传注益繁,论说益多,无能发挥,而祗以为蔽……而举世不以为非,顾以为常”(《陆集》237页)“自古圣人亦因往哲之言,师友之言,乃能有进。

况非圣人,岂有自任私智而能进学者?然往哲之言,因时乘理,其指不一。

方册所载,又有正伪、纯疵,若不能择,则是泛观。

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举例说明

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举例说明

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举例说明
哎呀呀,“我注六经”呢,就好比是你在读一本超级厚的书,你特别认真地去研究它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试图把作者的原意啊都给搞清楚,就像你钻研《红楼梦》,非要把里面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细节都弄得明明白白的。

比如说,你会去查阅各种资料,去和别人讨论,这就是在努力地“注”这本书呀,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都融入进去,这算不算是“我注六经”呢?
那“六经注我”呢,嘿嘿,就好像是这些经典书籍都来为你服务啦!不是你去迎合它们,而是它们来成就你!就像是你站在舞台上,六经就是你的配角,来衬托你的伟大!比如说,大诗人李白,他的诗作里就有那种豪情万丈,感觉那些经典都在为他的情怀添彩呢!他就是把六经都变成了他表达自己的工具,这多厉害呀!
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呀?“我注六经”是一种谦逊的学习,而“六经注我”则是一种自信的发挥呀!二者其实都很有意思呢,不是吗?。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梁启超(1873-1929)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革命家,也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先驱者之一。

他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国的儒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

他在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思想影响深远,对后人的研究和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启超提出的“六经注我”思想,是他对传统儒学六经的研究方法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他借鉴西方哲学方法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

这一理论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六经注我”思想所包含的内容。

梁启超认为,儒家的经典包括六部经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论语》,这六部经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而“注我”则是梁启超提出的对于经典的注释和阐述,同时也包括对经典的批判和重新解读。

梁启超认为,这种“注我”态度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究和重新阐释,才能够使儒家思想与时俱进,得到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梁启超看来,“六经注我”并不仅仅是对经典的简单注释和阐述,而是一种深入思考和重新解读的方法。

他提出,要想真正理解经典,就必须把自己融入使其成为自己内心深处的一部分。

这种“注我”就是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对经典进行深入研究,还要对经典中的思想进行深入思考,并且要将其与自己的思想和经验相结合,从而得出新的认识和观点。

这种方法不仅要求对传统文化和思想进行尊重和继承,同时也要求对传统思想进行批判和超越,在承前启后中得出新的见解和理论。

梁启超的“六经注我”思想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思想价值,对中国的儒家思想传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这种“注我”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陆九渊“六经注我”的心学基础及其解释学意义

陆九渊“六经注我”的心学基础及其解释学意义
t71522尽管人们在提到中国古代哲学解释学的时候都往往将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联系起来但是实际上陆九渊真正支持的观点在于六经注我从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看见他其实是对注六经很不以为然的
第2 6卷 第 2期
2 0 1 3年 4月
濮 阳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 u r n l a o f P u y a n g V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在肯定“ 心” 对“ 理” 的优 先地 位 的基 础 上 。 陆 九 渊 论 述 了宇 宙 的发 生 学 原 理 , 进 一 步肯 定 了“ 心” 的 本体 论 地位 。他 说 :
万物 森 然 于 方寸 之 间 , 满心 而 发 , 充塞 宇 宙 , 无
非 此 理 ( 。
首先 , “ 心” 具 有本体 论 含义 。 陆九 渊最 具特 色 的


“ 六经 注我 ” 的心学 基础
此理甚明. 具在 人 心回 ( 。 理 之 所在 , 故 不外 乎人 ( 心) 也[ 3 ] ( 3 7 9 ’ 。
陆九 渊 的哲 学基 础和 出发 点 就 是 “ 心” , 因 此 理 解“ 六 经 注我 ” 必 须 通过 了解 陆 九渊 的心 学基 础 才 能 获 得体 认
Vo 1 . 2 6 No . 2 Ap r . 2 01 3
陆九渊 “ 六经 注我" 的心 学基础及 其解释学意义
逄 礼 文
( 四川大 学 , 四川 成都 6 1 0 0 0 0 )
摘 要 : 南 宋 著名 的 思 想 家 陆九 渊 开创 了 宋 明理 学 的“ 心学” 流 派。 经过 明代 的 王 阳 明 发挥 和补 充逐 渐成 为很 有 影 响 力 的 哲 学 流 派。 作 为“ 心学“ 的开 创 者 , 陆九渊首先是一个以“ 心” 为 出发 点 的 心 论 者 , 其 次 在 其 关 于 宇宙 和 “ 心” 的 基 本 关 系的 导 引 下 , 着 重 强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探微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探微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探微“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是人们经常引用的话,大都理解为两种阐释方式,即文本为我所用和文本还原。

人们往往视之为现代阐释学两大原则的中式表达,甚或认为是中国人最早提出了这两大原则。

笔者对此颇感怀疑,于是便想探探来历。

与此相关的,是《象山集·语录》中的两段语录:其一为:“或问先生: 何不著书? 对曰: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其二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在陆著中,“本”往往指称“道”,宋史象山本传干脆就作“学苟知道”。

将这两段话联系解读,可知“六经注我”也即“六经皆我注脚”,当然有个前提,即“知本”也即“知道”。

意思是说,只要掌握了儒道,六经就都是给我服务的东西。

关于“我注六经”的含义,尚不见原著直接旁证。

但从语义表达形式推断,其文义应是与前句相反对应的,应指“我皆六经注脚”,似可理解为,“我”之思想皆是对“六经”的“注”也即阐释。

但这种理解,不太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根据汉语习惯,也可将“我注六经”按主谓宾格式,直接理解为“我”去“注”六经,也即文本还原的功夫。

与此对应,可将前句理解“六经”为“我”所用,也即创造性误读。

这样,“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就成为对上述两大阐释学原则的中国式表达。

事实上,在中文语境中,绝大多数人就都是这样理解和运用的。

如对文本原意忽略不计,这样运用也并无不妥。

不过,一联系文本根据,麻烦就大了。

因为这两句话是对“何不著书”的回答。

文本还原和创造性误读,与“何不著书”有何关系呢? 不是答非所问吗?因上之故,我也曾对两句话的文字是否有错漏产生怀疑,但苦于找不到证据。

近读陈来著《宋明理学》(辽教1991年12月版)第203页,见所引《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作“六经注我,我安注六经!”,不禁大喜过望。

可惜引文未注版本,无法核对,也不知校勘依据何在。

敬请有条件的先生查一下。

也许是依据上文的一种推断,增补了一个“安”字从而构成反问句式罢,但文意确实豁然贯通了众所周知,理学家大多通过阐释“六经”建构理论体系,论著每每采取注疏形式,朱熹堪为代表。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时间:2009年07月24日| 文章来源:《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5.11 | 【字号:放大缩小】《陆九渊集·语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或问先生: 何不著书?对曰: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此之后,经过后人的不断阐释,“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被当作两种不同的治学方式的象征,逐渐成了名言。

古人所谓“治学”,大概相当于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应该算得上学习的高级阶段。

我们知道,“六经”就是儒家的六部经典: 《诗》、《书》、《礼》、《乐》、《易》、《春秋》(因《乐》散佚,故又称“五经”),而“注”则是中国古人做学问的一种特殊方式,即“注释”、“注解”或“评注”等等。

因此,照字面来看,所谓“六经注我”就是以“六经”来为我的思想做注解,它强调的是作者(“我”)的主观思想的至上性,即便是“六经”也要以我为中心;所谓“我注六经”则指作者(“我”)要充分尊重“六经”的客观真实,务必克服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接近“六经”中的真实内涵。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号象山。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很显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学方式,也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学风格。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偏重于“六经注我”的学者大多特立独行、敢于“自说自话”、自创体系,因此显得“别无依傍”;而偏重于“我注六经”的学者则喜欢寻章摘句、皓首穷经,比如一辈子研究一个人或一本书,喜欢埋头于别人的著作之中。

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说法,这就是“思想家”和“学问家”的区别,或者“哲学家”和“哲学教授”区别。

从学习的角度看,属于“我注六经”的学习者不乏其人,特别是在我们中国。

这些人总的来说喜欢学习,但就是迷信书本和老师,对书上的话和老师的话深信不疑,即便老师或者书上说错了话,也认为一定是“微言大义”,非要给出一种恰当的解释不可;表现在问题研究或问题解决上,就是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喜欢引经据典,不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陆九渊 六经注我 的生命实践诠释学

陆九渊 六经注我 的生命实践诠释学

陆九渊六经注我的生命实践诠释学陆九渊"六经注我"的生命实践诠释学2010-04-29 17:15一陆九渊的生平学术陆九渊(公元一一三九--一一九二年),字子静,自号存斋,江西抚州金溪人,因其曾结茅于贵溪象山讲学,自号象山翁,故学者称其为象山先生,《宋元学案》卷五十八为《象山学案》。

在南宋时期,陆九渊所创立的"心学"与朱熹的"理学"相颉颃;在理学史上,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是两个最大的门派;而从整个中国思想史上来看,陆九渊也属于少数最有创见的思想家、哲学家的之一。

陆九渊出生于一个传统世家之中,陆九渊在为其兄陆九龄所写的《全州教授陆先生行状》中,将其家世追溯到了战国时期:其先妫姓,田敬仲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因以为氏。

通曾孙烈,为吴令、豫章都尉,既卒,吴人思之,迎其丧葬于胥屏亭,子孙遂为吴郡吴县人。

自烈三十九世,至唐末为希声,论著甚多。

后仕不偶,去隐义兴。

晚岁相昭宗,未几罢。

邠、陇、华三叛兵犯京师,舆疾避难,卒,谥曰"文"。

文公六子,次子崇,生德迁、德晟,以五代末,避地于抚之金溪,解橐中装,买田治生,赀高闾里。

德晟之后,散徙不复可知。

德迁遂为金溪陆氏之祖,六子。

高祖有程,为第四子,博学,于书无所不观,三子。

曾祖演为第三子,能世其业,宽厚有容,四子。

祖戬为第四子。

再从兄弟盖四十人,先祖最幼。

好释老言,不治生产,四子。

先考居士君贺为次子,生有异禀,端重不伐,究心典籍,见于躬行,酌先儒冠、婚、丧、祭之礼,行之家,家道之整,著闻州里,六子。

(《陆九渊集》卷二十七,第三一二页,中华书局一九八零年一月第一版。

下引此书不再注明出版社和出版时间。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陆九渊出身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之中,其家族拥有深厚的学术、礼教传统,这一传统是陆九渊创立、开显心学思想的根底。

在陆氏六兄弟中,除陆九渊外,陆九皋(庸斋)、陆九韶(梭山)、陆九龄(复斋)亦为知名学者,全祖望言:"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

何帆读书法

何帆读书法
三观在人的一生,能发挥 的重要性。
读什么书?
工具书
解决问题或者达成目标
04
高效阅读法
高效阅读法
01
阅读分为阅(检视 阅读:粗读)和读 (分析阅读:精读)
两个步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阅:检视阅读(粗 读)
03
读:分析阅读(精 读)
高效阅读法
阅:检视阅读(粗读)
03 第二步:浏览
02
第一步:评测
01
短时间内抓住书的 重点(把书读薄,
尤其是看到作者阐释观点时,慢下来认真品味。 知行合一:反复读好书,并学以致用
不仅是反复阅读,更加重要的是将从中学到并认同的东西主动地尝 试着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才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感谢聆听
习惯三:随手记录,做笔记。
习惯四:主动回顾,重在输出。
读书心态和习惯养成
习惯一:保持读书时提问题的习惯。
阅读前:想一想:为什么要读此书?读这本书我 要收获什么?如果是我写,我会怎么组织观点呢?
阅读中: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比如“为 什么这么写”“想证明什么”
阅读后:本书的主题是什么?具体说了什么?怎 么说的?说的有道理吗?全部还是部分?跟自己 有什么关系?
不过分追求理解)
阅:检视阅读(粗 读)
短时间内抓住书的重点(把书读 薄,不过分追求理解)
第一步:评测
书名,副标题,序,目 录,索引,出版者介绍
弄清楚这本书的大意,对书 的质量做出预判。
阅:检视阅读(粗读)
第二步:浏览
挑重要章节、最后的两三页,把全书翻过一遍,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 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习惯四:主动回顾,重在输出。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化名人,也是中国现代改革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

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较有代表性,其中以“六经注我”为核心,这也是梁启超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经注我”是梁启超在探究墨学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个研究方法。

墨学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之一,强调道德、礼仪、政治等方面的人文关怀,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梁启超认为,要理解墨学思想,必须先做好“六经注我”的前提工作。

“六经注我”中,“六经”指《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庄子》、《孟子》等经典著作,这些文献是研究墨学的基础材料。

而“注我”则是指通过个人的读书体验、生活经验和思考,将这些经典中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实践方法与自身的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理解并发挥其现代价值。

梁启超认为,“六经注我”的核心是“注我”,这也是学习和研究经典的关键。

在注我过程中,要有敢于思考、敢于怀疑的精神,不断地对经典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和反思,从而深入探究其内在本质。

同时,注我也需要有实践和行动,要将经典中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其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注我的过程中,梁启超提出了“三解”方法。

即通解、深解、活解。

通解指对文本的表层含义进行理解;深解则是对文本中的深层思想和哲学思考进行深入探究;活解则是将通解和深解进一步转化为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实践。

这三种解释方法相辅相成,互相交织,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经典中的思想。

实践中,“六经注我”方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例如,在教育领域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注我对经典名著进行思考和理解,从而扩大其思维视野和知识面;在管理学领域中,组织管理者可以通过注我分析经典中的管理思想,从而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和提升组织绩效,这些应用都证明了“六经注我”方法的可行性。

总之,“六经注我”是梁启超所提出的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强调将经典文献解释为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实践。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的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在墨学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所提出的“六经注我”研究方法是其学术成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墨学研究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六经注我”是梁启超对墨学研究的总结和提炼,指的是对儒学经典中的“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论语》)进行注释和解读,并从中提取和发挥自己的思想观点,这个过程中的“我”即指的是梁启超自己。

此方法旨在通过对六经的深入研究,把传统经典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的现实相结合,达到“古为今用”的效果。

在“六经注我”研究方法中,梁启超首先注重古籍的原始性和纯正性。

他认为,经典是古代文化的代表,经典中的思想观点是精华所在,必须要尊重经典的原貌,深刻体悟经典中的精神内涵和知识体系。

同时,他认为墨学应该在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寻求新的思考和发展途径,不能仅滞留于传统神秘和形而上学的理论框架,更应该关注现实生活的问题与需求。

其次,梁启超在“六经注我”研究方法中注重对六经的整体把握。

他认为六经中的各段经文虽然存在着不同的主题和内容,但是它们之间却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关联的特点。

因此,在研究某一经典时,必须要将其整体考虑,了解其脉络结构和内在含义,领悟其中的总体感觉和思想精神,并加以总结和阐释。

此外,梁启超在“六经注我”研究方法中注重经典中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他认为经典不仅仅是一些散文或诗歌的集合,其中还蕴含着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哲学思想。

因此,对于经典中存在的某一内容和观点,他不仅要加以注释和解释,还明确其与哲学中的相关概念、思想、观念等的联系。

通过对“六经”的理解和传承,梁启超试图通过哲学的分析和解释,将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社会的现实问题相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思想支撑。

总之,“六经注我”是梁启超对儒学经典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新方法,旨在把老经典当做灵感源泉,从传统思想中汲取精华,并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来发展和完善。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时间:2009年07月24日| 文章来源:《中国远程教育》(资讯)| 【字号:放大缩小】《陆九渊集·语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或问先生: 何不着书对曰: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此之后,经过后人的不断阐释,“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被当作两种不同的治学方式的象征,逐渐成了名言。

古人所谓“治学”,大概相当于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应该算得上学习的高级阶段。

我们知道,“六经”就是儒家的六部经典: 《诗》、《书》、《礼》、《乐》、《易》、《春秋》(因《乐》散佚,故又称“五经”),而“注”则是中国古人做学问的一种特殊方式,即“注释”、“注解”或“评注”等等。

因此,照字面来看,所谓“六经注我”就是以“六经”来为我的思想做注解,它强调的是作者(“我”)的主观思想的至上性,即便是“六经”也要以我为中心;所谓“我注六经”则指作者(“我”)要充分尊重“六经”的客观真实,务必克服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接近“六经”中的真实内涵。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号象山。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很显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学方式,也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学风格。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偏重于“六经注我”的学者大多特立独行、敢于“自说自话”、自创体系,因此显得“别无依傍”;而偏重于“我注六经”的学者则喜欢寻章摘句、皓首穷经,比如一辈子研究一个人或一本书,喜欢埋头于别人的着作之中。

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说法,这就是“思想家”和“学问家”的区别,或者“哲学家”和“哲学教授”区别。

从学习的角度看,属于“我注六经”的学习者不乏其人,特别是在我们中国。

这些人总的来说喜欢学习,但就是迷信书本和老师,对书上的话和老师的话深信不疑,即便老师或者书上说错了话,也认为一定是“微言大义”,非要给出一种恰当的解释不可;表现在问题研究或问题解决上,就是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喜欢引经据典,不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

梁启超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梁启超(1873-1929),字靖藐,号木逸居士,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他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和文化复兴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文化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

梁启超是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领域的多面手,在他的墨学研究中呈现了“六经注我”的独特方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思想遗产。

梁启超的墨学研究方法中所呈现的“六经注我”,在其所著《中国哲学简史》、《近思录》、《稗海集》等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这一研究方法不仅体现了梁启超对传统儒家经典的尊重和借鉴,更体现了他对个体主体性的重视和强调,是梁启超的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梁启超所呈现的“六经注我”方法体现了他对传统儒家经典的尊重和借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经典是学术研究和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梁启超通过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和思考,深刻领会了“六经”(《易经》、《尚书》、《礼记》、《周礼》、《诗经》、《春秋》)的内涵和精神,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他在研究儒家经典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对经典原文的解读和分析,更注重将传统经典与当代社会和个体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从而赋予经典新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六经注我”的研究方法,充分展现了梁启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借鉴,为后人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梁启超所呈现的“六经注我”方法体现了他对个体主体性的重视和强调。

在传统儒家观念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天命为大,以君为小”的等级秩序关系,个体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是在为国为民、成就功业中体现。

梁启超在“六经注我”的研究方法中,强调了个体对经典的主体性解读和创造性运用。

他认为,经典的精神和理念是可以与个体的感悟和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因此在对经典的研究过程中,个体应将个人的感悟和思考融入到经典的解读和创造中,使其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对个体主体性的重视和强调,使梁启超的墨学研究方法更加生动和富有创造力,也为后人在传统文化研究和学术探讨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六经注我赐嘉名 创新助我耀中华作文

六经注我赐嘉名 创新助我耀中华作文

六经注我赐嘉名创新助我耀中华作文《六经注我赐嘉名创新助我耀中华》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中国那可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大国。

老祖宗留下了好多宝贵的东西,就像六经,那可都是智慧的结晶啊!啥是六经呢?其实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这可不得了,里面藏着无数的道理和知识。

就拿《诗经》来说吧,那一句句优美的诗句,不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照亮了咱们的心灵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多浪漫呀!可是,如果咱们只是死记硬背,不去思考,不去创新,那这些美好的诗句不就像被锁在笼子里的小鸟,没法自由自在地飞翔吗?再说说《尚书》,里面记载了好多古代圣王的治国方略。

难道咱们就照搬照抄,不根据现在的情况做些改变吗?那肯定不行啊!咱们得像古代那些聪明的人一样,把六经里的智慧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像把别人的武器拿来,经过加工,变成适合自己的超级武器!这就是“六经注我”。

创新又是什么呢?创新就像是给一辆旧车装上了新的引擎,让它跑得更快更远!你想想,如果没有创新,咱们还能像现在这样,用着智能手机,坐着高铁到处跑吗?比如说,以前的人们写信交流,多慢呀!现在呢,有了互联网,咱们可以随时随地跟远方的朋友视频聊天,这难道不是创新带来的巨大变化吗?在咱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因为创新而变得美好的例子。

我们班的小李,他特别喜欢画画。

以前,他总是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画,虽然画得不错,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后来呀,他开始尝试新的画法,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结果画出的画别提多有创意啦!这不就是创新的力量吗?再看看咱们国家,以前很多高科技产品都要靠进口,被别人卡着脖子。

可现在呢?咱们自己研发,自己创新,造出了好多让世界都惊叹的东西!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骄傲吗?老师常常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有创新精神,未来的中国靠你们啦!”我们也会拍拍胸脯说:“放心吧,老师!我们一定行!”小伙伴们,咱们可不能辜负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要用创新让它们在现代社会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咱们要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因为我们的创新变得更加伟大!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吗?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吗?我觉得呀,咱们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不断去尝试,就一定能做到!让我们一起加油,用“六经注我”的智慧,用创新的力量,让中华闪耀在世界的舞台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注我”
南宋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因曾在贵溪象山书院讲学,人称象山先生。

他的学术与兄九韶、九龄并称“三陆子之学”。

陆九渊(象山)说了这样一句话:“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陆九渊集》
陆九渊治学主张"立大"、"知本"和"发明本心"。

提出"心即理"的命题。

"理乃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公心"(《陆九渊集》卷十五)。

他指出:"心只是-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圣贤,其心亦只如此。

"(同上书卷三十五)只不过,"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同上书卷一),因而,陆九渊认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同上书卷三十四)。

陆九渊的弟子杨简在祭文中明白地解释了"六经注我"的含义:"《书》者,先生之政事;《诗》者,先生之咏歌;《礼》者,先生之节文;《春秋》,先生之是非;《易》,先生之变易。

"(同上书卷三十六) 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继承和发扬,提出了"经学即心学"的观点,明确指出:"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阳明全书》卷七)。

并且,更加详尽生动地解释了"六经注我"的内涵:"《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

"
朱熹说的:“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12](卷五十八《答黄道夫》之一)这是陆九渊思想作为宋代理学的一般特点,陆九渊思想的个性特点表现在他对“心”的理解及“心”与“理”的关系的论断上。

陆九渊理解的“心”也有两层涵义:1、心是一种伦理性的实体,有了“心”,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知觉能力和践履道德的实践能力也就自然地形成和表现出来。

陆九渊说,伦理属性正是人心的本质:“四端者,人之本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

” [1](卷十一《与李宰》之二)四端,即《孟子》所谓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为仁、义、礼、智之端。

他认为人的本心都是相同的,能扩充到与天地等同,曾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1]( 卷二十二《杂说》)的著名观点。

又说:“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当恻隐时即恻隐,当羞恶时即羞恶,当辞让时即辞让,是非至前,自能辨之。


[1](卷三十四《语录》)“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是学已到天地,自然如此,非是欲去明此而察此也。

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亦然。

” [1](卷三十五《语录》)
2、心还是万物根源性的实体,他认为充塞宇宙的万物之理即在心中、发自心中。

他说:“道,未有外乎其心者。

” [1](卷十九《敬斋记》)“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 [1](卷三十四《语录》)“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 [1](卷二十二《杂说》)从这里,陆九渊得出了他思想理论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论断:心即理。

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 [1] (卷十一《与李宰》
之二)“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 [1](卷一《与曾宅之》)
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四月,朱熹和朋友吕祖谦及陆九渊、陆九龄兄弟,还有其他一些当时的理学家,到江西铅山鹅湖寺聚会,共同探讨理学方面的一些问题,这就是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在鹅湖会上,九渊将自己的观点用诗的形式表述出来:“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辩只今。

”[1] (P427)朱熹听到五六句,便“失色”,听完,大为不悦。

四年后,即淳熙六年(公元1179),朱熹到南康任知军,陆九渊重来访问,朱熹也以诗“回赠”:“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黎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岭。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3] (P1873)五、六句是朱熹说自己商量旧学,培养新知,为学更为精微,七、八句他认为陆学是“无言”之学,不信古今,而坠于空疏,有与禅学圆通之嫌。

朱熹思想的核心是“理”,穷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何谓“格物”?“所谓格物云者,或读书,讲明义理;或尚论古人,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皆格物事也。

”他认为治学先要广博,然后才简约,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修养才能办到。

陆九渊也认为人心先天就懂理,直接从心中修养发挥就行了,等把本心修养好了,对外界的东西自然就懂了,即“发明本心”。

所以
他主张先简约,然后达到广博。

认为“某读书只看古注,圣人之言自明白。


从形式上说,朱熹主张的是一条从外到内的认识路线,而陆九渊则主张了一条从内到外的认识路线。

用今天的哲学术语来说,他俩都主张人心本来就有善性、有知识,所以都属于唯心主义;而朱熹主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主张的叫做主观唯心主义。

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五十八说:“宗羲按,(象山)先生之学,以‘尊德性’为宗……同时紫阳(朱熹)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诋朱为俗学。

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成冰炭矣。


王应麟认为北宋刘敞的《七经小传》、王安石的《三经义》开了疑古辨伪的先河。

作为“心”学创始人的陆九渊,把宋代对经书及注解的非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因此成了经学史上很特立独行的一个人物,“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话,不仅成了宋学的代名词,也是陆九渊心学的一个标榜,成了以后人们治学时打破权威、主张自我的口号,在当时尊经情节和崇古情节严重的经学时代,具有一定思想和学术解放的意义。

孟子认为心是人的思维器官,并进一步把将“心”道德化,提出“仁义礼智根于心”[[6](P194)人具有这四端,如能将其扩充,便会由小及大,足以安定天下。

陆九渊曾说:“孟氏殁没,吾道不得其传。

而老氏之学始于周末,
盛于汉,迨晋而衰矣。

老氏衰而佛氏之学出焉,佛氏始于梁达磨,盛于唐,至今而衰矣。

有大贤者出,吾道其兴也夫!”[1](P473)他以兴“吾道”的大贤者自居。

《陆九渊集》卷二《与王伯顺》有一段话:“儒者以人生天地之间,灵于万物,贵于万物,与天地并而为三极。

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

人而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

人有五官,官有其事,于是有是非得失,于是有教有学。

其教之所从立者如此,故曰义,曰公。

释氏以人生天地间,有生死,有轮回,有烦恼,以为甚苦,而求所以免之……其教之所从立者如此,故曰利、曰私。

惟义惟公,故经世;惟利惟私,故出世……从其教之所由起者观之,则儒、释之辨,公私义利之别,判然截然,有不可同者矣。

”[1](P17)儒、释两家在这里是决不可调和的。

心学在南宋曾经风云一时,影响很大。

据陆九渊《年谱》,他在象山讲学时,有一段时间每天来听讲的人少的时候也有几百人,一时间,各地学者都慕名登门求教。

从南宋开始,程朱理学得到了官方承认,在学术界取得了统治地位,而陆学逐渐衰微。

宋理宗赵昀就崇尚朱学,曾对朱熹的儿子说:“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

”[8] (P4459)“有补于治道”,道出了朱学之所以兴盛的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