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空气、水资源以及土地利用三个方面来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空气污染人类活动主要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方式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导致了空气污染。
首先,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海平面上升、气温上升等问题。
其次,其他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也对大气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导致酸雨和雾霾等问题,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二、水资源污染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是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首先,工业生产和农业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工物质,造成了大量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水污染严重。
其次,城市人口的增多导致了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增加,也对水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此外,乱倒垃圾和不合理开采水资源等问题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破坏。
这些问题造成了水源不足、水质恶化以及水生态系统的破坏等严重后果。
三、土地利用与破坏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变化和破坏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首先,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建设了大量的工业园区、住宅区和商业区,大片绿地被硬化,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
其次,大规模的工业和农业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森林和草原的破坏,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垃圾填埋场和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置也造成了土壤的污染和破坏。
总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土地利用与破坏三个方面。
这些影响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空气、水资源和土地利用方面,还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初中生物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案 (1)

第七章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型新授主备人使用人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人类生活对生物圈的多方面影响;2.认识到人和生物圈的复杂关系。
学习重点举例说明人类生活对生物圈的多方面影响;学习难点举例说明人类生活对生物圈的多方面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二次备课【基础知识梳理】1、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计划生育的要求2、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应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3、辨析:沙尘暴——大风挟带大量尘沙和干土,使空气混浊、天色昏黄。
近些年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是赤潮——是因为海水的富营养化致使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突然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
大量含氮、磷的有机营养物的富集是产生赤潮的条件,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对赤潮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发生赤潮时,海水腥臭并有黏性,杀死贝类和鱼虾,对渔业危害很大。
4人类在保护环境方面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应该做到:(1)(2)(3)(4)【能力提升】1.下列人类活动对环境有积极影响的是( )A植树造林 B废水排放 C木材加工 D填海造田2.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 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茸毛或能分泌油性、黏性的物质 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 ④能分泌抗生素 ⑤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A. ①③⑤B. ①②④C.②④⑤D. ①②⑤3、太湖的部分地区蓝藻滋生,鱼虾死亡,原本清澈的湖水边的又臭又脏,这种现象叫做( )A.水体荒漠化B.水体富集化C.水体富营养化D.水土流失4、下列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生物入侵 B.退耕还林还草C.乱扔废电池 D.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5、如图,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引入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没想到泛滥成灾,主要的原因是( )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存,使其数量逐年下降。
22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Ⅱ.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例如,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 会⑦___增__大__生态足迹;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也会⑧__增__大__生态足迹。 3.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1)情况:人口⑨__基__数__大___。 (2)现状:人口⑩__出__生__率___和⑪__增__长__率___明显下降;已进入了⑫低生育 水平国家行列。 (3)采取的措施:处理好人口增长和⑬___资__源__、__环__境____的关系。
4.措施: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㉒_经__济__、__社__会__和__生__态__相 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5.我国政府的做法 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 (1)建设㉓__生__态__文__明___,要求每一个公民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 设中。 (2)对于㉔__节__能__环__保___的绿色生活方式,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身体力行, 而且要广为宣传,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解析] CO2 分子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使地球升温,A正确;酸雨是由硫和 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B错误;大量氟利昂逸散 将破坏大气圈上层臭氧的自然平衡,导致臭氧减少,C正确;被人们排放到 水体中的污染物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很多湖泊变成了没有任何生物的死 湖,D正确。
本题借助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考查,使学生理解全球气候变化、水 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的 威胁,及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4)土地荒漠化:人类活动导致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⑰_______土__地,退甚化至完全 荒漠化。 (5)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6)环境污染:最为常见的环境污染是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⑱土__壤__污__染___, 大气污染会导致雾霾、⑲酸__雨_____频发。 2.特点:⑳__全__球__性___。 3.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了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㉑_生__存__和__可__持__续__发__展_。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人与环境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对资源的影响:人均可利用耕地减少;人均水资源减少;粮食短 缺;森林、草原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2)对能源的影响:导致能源需求量大,森林等可再生能源被破坏; 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增多。 (3)对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们生活等造成水、土 壤、空气等环境污染。 (4)采取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解析】综合三个图分析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 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Ⅱ、Ⅲ),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由此可知,环 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生产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环 境问题,所以环境容纳量不会无限增大;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 为前提,否则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
全球性生态问题
富营养化
赤潮,生物大量死亡
石油泄漏等污染物
3.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 处理污染水体、土壤常借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特别关注微生 物代谢类型与环境的关系。 (1)自养型微生物处理无机物污染,如富营养化问题的解决、重金属 污染等。 (2)异养型微生物处理有机物污染,如生活污水、农药等。
(3)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充足的氧气——采用搅拌、通气等 措施。
B.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
C.过度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D.乱排工业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答案】B
【解析】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是因为入侵的
外来物种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课堂·素养初培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知识归纳]
1.生态足迹 (1)图解生态足迹:
微思考 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
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讨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2、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能力目标:1、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提供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2.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模式:多媒体一导入:出示幻灯片1 ,青山、绿树、蓝天,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卷,可是如果我们人类不加注意,这份美景将不复存在。
从而导出本节课题: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1、探讨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2、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三: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1.认真阅读、分析课本103面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数据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处理数据图下的相关问题,力争人人能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2、仔细观察课本104-105面的相关事例,同桌合作,讨论交流相关问题,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四:处理目标一:1、多媒体出示插图:教师引入:有人把地球比作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其中的乘客。
你觉得这一比喻贴切吗?坐轮船时,当你觉得客舱内空气污浊时,可以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船上的垃圾可以在船靠岸后送到专门的地方处理;船上的乘客不会越来越多以至人满为患…在地球这艘“太空船”上也是如此吗?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非常合理贴切。
但地球这艘“太空船”乘客越来越多、不能靠岸卸掉垃圾、受到空气污染不能更新等方面不同。
说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出示一组关于世界人口及中国人口的幻灯片,通过一系列资料、数据、柱形图等让学生意识到人口过多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从图例当中得到的资料: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措施:
①改善太湖水质的富营养化 ②投放鲢鱼鱼苗
水华
某些藻类和蓝细菌在淡水中大量繁殖形成的腥味泡沫 漂浮物叫做水华
赤潮
在一定条件下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海水的 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
4月22日-----地球日
生物入侵
生物随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生 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的现象。
(二)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沙尘暴的危害 越来越严重。分析一下沙尘暴的起因中哪些 与人类活动有关?这些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1、森林被砍伐 2、草原无序且掠夺性的放牧 3、只种树不保活 1、生态环境恶化 2、生产生活影响 3、生命财产损失 4、交通安全受威胁
(三)除了网捕杀以外,有些人还采用哪些手 段残害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 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呢?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三北防护林又称为 修造绿色万里长城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大家一起来看自然的美吧
还有什 么呢?
(一)、森林遭到了严重砍伐后,当地居 民的生存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动植物的 生活将会受到什么影响?
1、植物多样性减少 2、空气质量会变差 3、水土流失会加剧 4、由于迁移和气候的影响,动物大量死亡环Βιβλιοθήκη 保护、从我做起1、不随地吐痰
2、不乱扔瓜皮纸屑
3、节约水电 4、不乱扔废旧电池 5、少用塑料袋……
环人 境人 保有 护责
1、当你发现有人滥杀青蛙、偷猎鸟类,或者知道有人盗伐林木时, 你觉得最好的是(D ) A、去和他们辩论,不让他们继续这么做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将这些人抓住,扭送公安局惩处 D、告诉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 2、下列哪项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D ) A、大力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 C、使用健康环保的筷子 D、长期使用农药、化肥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 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C、治理太湖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的一切产生污水的生产活动 D、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人类不应该干预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平衡,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平衡。
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
2、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分析资料、判断是非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并且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点:概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展示风光秀美的风景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提问:1.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可是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2.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的?(有利、有害两方面的)教师:适时介绍三北防护林等,提出应特别关注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展示课题)二、新课教学1.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出现后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人口数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很有限。
19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10亿;2011年已突破70亿。
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我国人口的增长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感受我国人口的飞速增长,了解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3)面对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生物七年级下册7章1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人教版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楠木沟自然保护区
九顶山自然保护区
2014-9-17
我 为 环 保 献 一 策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1.使用无磷洗涤剂。 2.随手关紧水龙头。 3.不乱扔电池。 4.不用一次性碗筷。 5.拒食野生动物。 6.选购绿色产品。
谢 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代(公元) 人口数(亿)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折线图(%) 30
增长率(%)
25 20 15 10 5 0
1949
增长率(%)
1
1959
2
1969
3 4 年代(公元)
1979
1989
5
1999
6
2009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七章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人口数(亿)
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
2
740 1393 1578 1764 1849 1928 1949 1979 1989 1999 2009
1
2
滥伐森林 大气污染 水污染
乱捕滥杀
3 4
1、滥伐森林2ຫໍສະໝຸດ 2、大气污染22014-9-17
2014-9-17
3、水污染
2
2014-9-17
4、乱捕滥杀
2
电池乱扔
2014-9-17
2014-9-17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示范教案

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分析生态足迹,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认同应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认同应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3.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提出保护环境的具体建议或行动计划。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分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生态足迹。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活动】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数十亿年生命的进化,逐渐使地球从不毛之地演变成生命乐园,但随着人类出现和人口增多,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环境,使这个星球上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也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处理好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呢?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呢?教师展示展示茶卡盐湖的图片,结合教材第82页问题探讨的相应情境,提出问题: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新知讲解】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1.生态足迹概念【教师活动】教师出示资料: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70亿。
人口的持续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教师讲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物。
如果将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
【学生活动】聆听、体会。
【教师活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教师通过相应的实例来让学生了解生态足迹的概念。
如一个人粮食消费量可以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
而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
教师展示生态足迹示意图,提出问题:生态足迹都有哪些方面组成?【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生态足迹包括建设用地、碳足迹、林地、渔业用地、耕地、草地等)【教师活动】教师讲述: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的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
眉县二中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备课素材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难点一]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重点分析:人类生活在生物圈中,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生物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急剧增长,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于全人类未来的发展,而且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影响了生态环境,是本节课的关键点。
突破方案:1.播放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让学生心理产生共鸣,我们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2.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插图进行分析、讨论。
可将图片分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对环境的保护两个方面。
[重难点二] 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难点)难点分析: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我们必须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工作要从娃娃抓起,要让每个学生明确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突破方案:1.通过图表分析,认识我国人口增长的事实。
引导学生根据资料分析中的数据,绘制我国人口增长的柱形图,从而切实体会人口增长的事实,提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2.分析人口增长的趋势及人口增长过快的后果。
对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讨论、交流,让学生去调查、分析。
1.生存与环境(视频)2.计划生育(视频)3.永远的绿洲(视频)4.只有一个地球(视频)5.蝗虫的灾害(视频)6.拯救地球(动画)7.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PPT课件)8.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PPT课件)9.外来物种的侵入(漫画)[情境导入] 我们向往的家园有蓝天、白云、花草树木、鸟语花香的场面,可是你看到了吗?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作为大自然一分子的人类,我们在生存和生活中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
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仔细观察,在我们身边你能看到多少树木,多少花草,多少虫鸟呢?几乎看不到,那么树木为什么那么少,鸟儿又去哪里了呢?从人类本身找找原因吧。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导学内容
【自主探究】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温馨提示:认真阅读教材102——103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利用教材中的资料
分析,回答教材中的讨论题。)
1、现在全世界人口已经超过_________亿.
2、为了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人类必须控制___________.
A. DDT的挥发性极强;B.这些南极企鹅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4.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景观中,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风劲百草折,沙埋树梢平;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⑵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增长呈________趋
势(填“匀速增长”或逐渐减缓”.出现上
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已实施__________
这一基本国策.
⑶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措施是__________;我
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减少遗
传病的发生.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感想!
五、当堂检测
一、知识回顾
1、内分泌腺没有___________,它们的分泌物——____________,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______________输送到全身各处。
2、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__________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合作探究】
第一节_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12版)

不赞同这种看法。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 林取得了重要成果是 “三北”防护林。
问题6
对受伤什么意义?
保护野生鸟类,珍爱生命。
可以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问题7
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 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前,我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349个 。例如:广东 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 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开展 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旅游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粮食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如果粮食主 权不受本国控制,那么国家就面临受别国 控制但是即使粮食足够,也必须控制人口 增长,土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孩子出生 后社会福利,教育问题也将很难解决。
3、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 事例?你认为应当怎样改变这些现状?
一次性筷子随处不在,一棵棵的树都倒下 了,可以自备餐具尽量不用一次性产品; 私家车越来越多尾气排放越来越多,我们 呼吸的空气越来越差,可以采取运用公共 交通设施或步行骑车;垃圾废物随意丢弃 及污染环境又浪费,可以垃圾分类把可用 的变废为宝;水资源急缺和浪费,节约用 水,水的循环使用,如洗衣洗菜的水冲厕 所,中水的再利用。等等
年代 数量 (公元) (亿) 年代 数量 (公元) (亿)
2 740 1393 1578
0.55 0.48 0.60 0.60
1949 1959 1969 1979
5.42 6.72 8.07 9.75
1764
1849 1928
2.00
4.10 4.70
1989
1999 2009
11.27
12.58 13.35
人口基数 大人口增 长快
超过环 供给资源 境承载 净化废物 能力
1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xuchunqiao

人 类 活 动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废水、废气、废渣任意排放 乱捕滥杀 植树种草 建立自然保护区
四、巩固加深
完成生物《课堂作业》上P79的“巩固加深” 部分的练习。
计划生育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晚婚——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早于22周岁,女不早于20周岁)晚 2~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 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包括人 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为了人类世世代代都有可供利用 的各种资源和美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废渣、废水、废气污染
固体垃圾
废水污染
响?
乱砍滥伐
张网捕鸟
过度放牧
捕杀动物
环境破坏后危害人民的正常生活
沙尘暴
灰蒙蒙的天空
富营养化
三、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
植树种草
合理放牧
“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 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 工程”。目前这一工程累计造林22×106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1/7。
资料分析
大约在1 700年间里,人口在0.55亿左右。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 长明显加快。新中国是1949年10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 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分布 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5. 了解生物入侵及其危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点:概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展示风光秀美的风景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提问:1.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可是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
2.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的?(有利、有害两方面的)
教师:适时介绍三北防护林等,提出应特别关注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人类活动
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展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类出现后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人口数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很有限。
19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10亿;2011年已突破70亿。
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我国人口的增长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感受我国人口的飞速增长,了解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3)面对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
(1)请举例说明我们周围有哪些破坏行为?
学生畅所欲言,列举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教师总结引导:看来我们同学都很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行为也有一定的了解。
归纳同学们所列举的例子为这几个方面:
①人类对树木的乱砍滥伐、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及一些牧民肆意的在我国的植被上放牧。
②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肆意地捕杀野生动物。
③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及人们自身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和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2)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04~105图文,就人类的破坏行为加以分析,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严重的后果及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哪些灾难?
学生分组充分讨论:每组围绕一个方面的问题。
(10分钟)
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教师肯定性地评价学生,并适当补充。
①乱砍滥伐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国家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引起一些自然灾害,比如沙尘暴……
②(展示沙尘暴图片)列举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可以说是自然界对于我们人类这些破坏行为给予的一种惩罚,这种惩罚就警示我们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③展示人类残害动物的一些手段,分析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反思自己有无这种行为。
④播放太湖风光背景图片,配以柔美的《太湖美》乐曲,让学生感受到太湖昔日与今天的差别,体会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认真阅读教材P106~107“科学·技术·社会”,思考什么是生
物入侵?生物入侵会带来怎样的危害?举出你所知道的生物入侵的实例。
4. 活动:这一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搭建一个可以充分展现
自我才智的平台。
①即兴演讲:假如你来当太湖管理局的局长,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
②面对以上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呢?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关注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干扰和破坏是触目惊心的,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动植物的生活,也使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
这样的后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保护生物圈的行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