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将”比喻说理”用到极致——解析《劝学》中的”比喻论证”-精品

合集下载

劝学中的比喻论证

劝学中的比喻论证

《劝学》中的比喻论证比较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予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曾经整天思考,却比不上片刻的学习;我曾经踮起脚尖眺望,却比不上登上高处看到的广阔。

”这句话用“登高”比喻学习能够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知识。

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

”这句话用“木受绳”和“金就砺”比喻人需要接受教育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

3.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这句话的意思是:“冰是由水变成的,但比水还要寒冷。

”这句话用“冰”比喻经过学习磨练的人,比原来的状态更加高明。

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生命有限,但知识是无限的。

”这句话用“涯”比喻生命有限,但知识无限,人们应该不断学习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以上是《劝学》中的一些比喻论证的例子,这些比喻论证使得荀子在论述学习的意义和方法时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劝学有关比喻论证的句子

劝学有关比喻论证的句子

劝学有关比喻论证的句子1. 劝学中用了多少个比喻论证,论证什么观点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2. 以劝学为一篇作文有比喻论据排比论据对此论据劝学我从2245年的沉睡中醒来,见今之众人大多不知如何学习,感慨良久。

作此篇,兼怀战国时事!——题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从我们呱呱坠地,睁开双眼,用好奇的目光打量周围的人和事开始,我们就开启了学习的大门!幼儿时我们的呀呀学语。

之后我们进入学校,开始系统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再后来,我们进入了社会参加工作,明白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不适者被淘汰的事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发生。

年纪大了以后,我们要学会如何养生,毕竟岁月不饶人啊。

人可千万不能在终点外倒下啊。

人云:活到老,学到老。

此言得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客观的事物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可以变化提高,人不也一样吗?只要你经过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够做到“知明而行无过”。

孔子也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可惜,现在的年轻人都太高傲了,太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知道“日三省吾身”的人已经不多了,而肯虚心接受别人建议的人就更是寥寥无几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与物也。

一个人整日整夜的苦苦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这是为什么呢?拼命的踮起脚尖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见的广阔;在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即使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人们在远处也能听的清清楚楚。

《劝学》论证方法

《劝学》论证方法

《劝学》论证方法《劝学》是宋儒程颢写的一篇文章,旨在劝诫人们勤奋学习,不停进取。

文章中,程颢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加强他的观点,包括比喻、排比、列举事实和引用经典等。

以下是详细分析:首先,程颢在《劝学》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

比如他将学习比作“磨刀”、“耕田”,以提醒人们学习就像磨刀使刀更加锋利,或者像耕田使土地更加肥沃,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收获知识的果实。

通过这种比喻,程颢让读者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过程,进而引起读者们对学习的思考。

其次,程颢还在文章中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他列举了很多与学习相对应的事物,如“粮食有太山之富,漆炭有官榷之厚”,“乘车非尔之盘桓,养马不必其驰骛”,并最后总结道“然而学问无所不容,莫不皆然”。

这种排比的表达方式,突出了学习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进一步强调人们应该努力学习,这是一种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持之以恒的行为。

在第三部分,程颢使用了列举事实的方法来论证他对学习的观点。

他列举了历史上一些有成就的人物如孔子、墨子、老子等,来说明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的学习与思考。

通过这些事实,程颢进一步增加了读者们对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让他们相信只要坚持学习,同样能取得成功。

此外,程颢还在《劝学》中引用了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

他引用了《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醒人们无论是与好人为伴还是与坏人为伍,都能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

在引用名言时,程颢通过借用他人的智慧和经验,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此外,程颢在《劝学》中还使用了一些叙述和解释的方法。

他详细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如培养德行,提高智慧,改善人生等,并对学习阶段的人们给予一些具体的建议,如要有自信心、有毅力、善于思辨等。

通过这些叙述和解释,程颢激励人们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和方法,并对学习过程给予一定的指导。

综上所述,《劝学》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强调其观点,包括比喻、排比、列举事实、引用经典和叙述解释等。

这些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强了它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劝学中用比喻来形象说明学比思更重要的名句

劝学中用比喻来形象说明学比思更重要的名句

劝学中用比喻来形象说明学比思更重要的名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此段教材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此段教材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谈《劝学》的比喻论证

谈《劝学》的比喻论证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妙喻连连魅力无穷——谈《劝学》的比喻论证作为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劝学》一文最为显著的特色,就是全文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层出不穷,辞采斐然,使所讲述的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一、常物入喻,浅显贴切,形象生动。

本文设喻,几乎都是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浅显贴切,形象生动。

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水寒冷而成冰,车轮的制造以及刀剑的磨砺等事例为喻加以论述,浅显易懂,说理明白,谁还愿意停止学习呢?结论自然是“学不可以已”。

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当然令人心悦诚服。

二、连续设喻,一泻千里,启迪思考。

本文在运用比喻时,还注意了比喻和排比的结合,形成连续设喻(修辞上叫博喻),使表达的内容如江河奔流,一泻千里,促人思考;在形式上,又显得优美和谐,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如第2段作者连用了五个比喻,先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而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有特异之处,只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而已。

博喻的运用,使得论述汪洋恣肆,气势磅礴。

三、对比设喻,态度鲜明,说理透辟。

本文在运用比喻时,还注意了和对比的结合。

如第三段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两相对比,振聋发聩。

作者又通过“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并非学习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成功的关键。

就如同“雕刻一下就停止,即使是腐朽的木料也不能折断;坚持雕刻不间断,即使是金属与石块也能雕刻成功”。

比喻说理与类比推理的不同艺术特点——《劝学》论证方法辨正.docx

比喻说理与类比推理的不同艺术特点——《劝学》论证方法辨正.docx

一、引言《劝学》是《荀子》首篇,又名《劝学篇》。

其从儒家道德修养论的立场系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最终所达境界等问题。

虽然文中所谈学习与儒家要求的君子道德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其中提出的一些主张,如学无止境、锲而不舍、用心专一、虚心求教等,在各个领域均有普遍借鉴意义。

不仅有助于个体道德建设、彰显生命价值,更对塑造“君子”型人才,提升社会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文中使用大量喻证,生动形象地说明道理。

但是郑光复认为《劝学》的论证特点是类比而非比喻。

他认为《劝学》属于议论文体裁,因而文中所用为类比推理方式,而不是喻证。

看似有道理,实际上却混淆了喻证说理与类比推理的区别。

本文拟就此对喻证法与类比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修辞与逻辑的关系,从而进一步领略《劝学》的艺术魅力。

目前学界虽有针对比喻论证与类比推理关系的研究,但几乎都从逻辑学角度进行论述,很少涉及修辞学和逻辑学之间的对比分析研究,而针对《劝学》中比喻论证与类比推理的争议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鉴于此,澄清比喻论证和类比推理的关系,对修辞学和逻辑学研究都将大有裨益。

二、喻证法与类比的界定比喻属于修辞学范畴,类比属于逻辑学范畴。

修辞是语言运用的艺术,常因语言而异;逻辑是抽象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人类共同的。

修辞运用离不开思维活动,但不一定符合逻辑规律,可以只表达形象思维、感性认识;逻辑思维虽然也离不开语言运用,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依赖抽象思维、理性认识,主要运用消极修辞手段表达,一般不用积极修辞手段。

对二者的混淆会产生两个后果:或者认为逻辑不可靠,或者认为修辞等同于推理。

喻证法即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多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喻巧而理至”。

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到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古今中外均喜用喻证法证明观点或解释晦涩的术语,因其清晰易懂,生动形象。

高中语文:浅析《劝学》的比喻论证

高中语文:浅析《劝学》的比喻论证

浅析《劝学》的比喻论证《劝学》道理很深奥,但整篇文章却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荀子充分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阐述得清清楚楚。

其比喻之多、比喻之精、比喻之准、比喻之巧在众多的先秦文章中也是少见的。

文章开头以“君子”的名义,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即学习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

接着,作者开始了他贯穿全文的生动比喻。

首先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把人的本性比作蓝草和水,而把美好的人性比作靛青和冰,从科学道理和自然现象两个方面论证了人通过学习,可以不断提升学问与修养,超越原来的自己。

“輮木为轮”的比喻则说明事物经过一定外力的作用,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说明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改变人的本质和习性,并且每日反省自己的言论、行动,才能像君子一样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生动地阐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纵观历史,凡成大事者,莫不受尽磨难,在磨难中完成自我教育。

荀子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连用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气势宏大,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艺术效果。

接下来荀子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来比喻,充分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两个比喻引过古代圣贤的教诲,不学习就不知道学问渊博高深的事实。

那么,学习和不学习有什么差别呢?荀子用“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作比,说干、越、夷、貉生下来的时候,都同是一样的呱呱哭声,可长大以后,却有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因为他们生长的环境、所受到的教育是不同的。

贴切的比喻阐明了后天的教化的重要作用。

既然学习是如此重要,那该怎样学习呢?荀子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并以此为喻,进一步展开论述。

荀子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正面阐说和“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的形象设喻说明人通过学习会获得显著效果。

劝学第二段比喻论证

劝学第二段比喻论证

劝学第二段比喻论证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阐述观点并打动读者。

在劝学的文章中,采用比喻来论证观点,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说服力。

下面,我将用比喻来论证劝学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有时候,这些问题就像是一座高山,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

当我们想要攀登这座高山时,我们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然而,如果我们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就好像是拥有了攀登这座高山的工具和技巧,我们就能够轻松地攀登到山顶。

学习就像是攀登高山的工具和技巧。

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够了解世界的奥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学习也需要坚持和毅力。

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决心,才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学习也需要勇气和毅力。

学习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学习可以让我们突破自己的局限,超越自己的舒适区。

当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时,我们就能够打开更多的大门,获得更多的机会。

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学习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多的选择。

学习还可以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

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学习可以让我们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极限。

当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时,我们就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学习可以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学习就像是攀登高山的工具和技巧。

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够打开更多的大门,获得更多的机会。

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够不断成长和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学习是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必备工具和技巧。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精编版

《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从文言文行文谈议论文写作:《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劝学》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说理性很强,形象清新、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

这篇文言文很值得我们写作借鉴的就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劝学》的行文开篇立论,第一段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劝学》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阐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自身或改变原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人)必须通过学习和不断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性(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借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重要作用的例子,推论得知“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从而得出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劝学》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句,并且正反对比加以阐述,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阐述学习要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的比喻手法赏析

《劝学》的比喻手法赏析

呱 呱哭声 , 长大 以后 , 可 却有 了不 同的风俗 习惯 , 因 为他 们生 长 的环境 、 受到 的教 育是不 同 的 。贴 切 所
的比喻 阐明 了后 天 的教 化 的重要作 用 。
既然学 习是 如此重 要 , 该怎 样学 习 呢?苟 子 那 结合 自身 的生 活体 验 并 以此 为 喻 ,进一 步 展 开论
用 。选 择好 的学 习环境 , 以使 我们 的学 习效 率得 可
作 者 简 介 : 兰 ( 9 4 )女 , 江 诸 暨人 , 州 电子 信 息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副 教授 , 要从 事 语 文 教 学 工 作 。 何 16 一 , 浙 贵 主
《 学 》 比 喻手 法 赏 析 劝 的
过古 代 圣 贤 的教 诲 ,就 不知 道 学 问渊博 高 深 的事
实 。 么 , 习和不学 习有什 么差 别呢 ? 那 学 荀子 用“ 、 干 越、 、 夷 貉之 子 , 而 同声 , 而异 俗 , 使之 然 也 ” 生 长 教 作 比, 干、 、 、 说 越 夷 貉生下 来 的时候 , 同是一样 的 都
习性 , 且每 日反省 自己的言论 、 并 行动 , 才能 像君 子

面阐说和“ 跛而望”“ 、不如登高之博见 ” 的形象设喻 说明人通过学习会获得显著效果。 苟子认为人们都 有学习知识的愿望 , 一旦有 了这个愿望就应该付诸 行 动 ,终 E而思 ” 不 如 “ 臾之 所 学 ”踏踏 实 实 “ t 也 须 , 地 学 习比空 洞 的幻想更 为可 靠 。 L 孑 子也说 :终 日不 “ 食, 终夜不 寝 , 以思无 益 , 如学也 。 接下 来苟子 一 不 ” 口气连用 “ 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彰” 、
的道 理 , 势宏 大 , 到 了先 声夺 人 的强 烈艺 术 效 气 收

高中语文:浅析《劝学》的比喻论证

高中语文:浅析《劝学》的比喻论证

浅析《劝学》的比喻论证《劝学》道理很深奥,但整篇文章却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荀子充分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阐述得清清楚楚。

其比喻之多、比喻之精、比喻之准、比喻之巧在众多的先秦文章中也是少见的。

文章开头以“君子”的名义,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即学习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

接着,作者开始了他贯穿全文的生动比喻。

首先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把人的本性比作蓝草和水,而把美好的人性比作靛青和冰,从科学道理和自然现象两个方面论证了人通过学习,可以不断提升学问与修养,超越原来的自己。

“輮木为轮”的比喻则说明事物经过一定外力的作用,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说明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改变人的本质和习性,并且每日反省自己的言论、行动,才能像君子一样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生动地阐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纵观历史,凡成大事者,莫不受尽磨难,在磨难中完成自我教育。

荀子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连用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气势宏大,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艺术效果。

接下来荀子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来比喻,充分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两个比喻引过古代圣贤的教诲,不学习就不知道学问渊博高深的事实。

那么,学习和不学习有什么差别呢?荀子用“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作比,说干、越、夷、貉生下来的时候,都同是一样的呱呱哭声,可长大以后,却有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因为他们生长的环境、所受到的教育是不同的。

贴切的比喻阐明了后天的教化的重要作用。

既然学习是如此重要,那该怎样学习呢?荀子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并以此为喻,进一步展开论述。

荀子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正面阐说和“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的形象设喻说明人通过学习会获得显著效果。

《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从文言文行文谈议论文写作:《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劝学》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说理性很强;形象清新、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这篇文言文很值得我们写作借鉴的就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劝学》的行文开篇立论;第一段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劝学》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阐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自身或改变原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人必须通过学习和不断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性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劝学》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 借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重要作用的例子;推论得知“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从而得出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劝学》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句;并且正反对比加以阐述;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阐述学习要积累..“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做到积累还要专一..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劝学》全文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一目了然..首先是《劝学》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的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容易接受;其次是《劝学》中比喻形式多样;有类比、有对比、有正面、有反面;综合运用;再次就是《劝学》中比喻和说理结合紧密;运用灵活;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可以回归教材的议论性散文;大胆借鉴《劝学》的典范行文模式:开篇点题;其他几段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我们最主要的是借鉴《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劝学》提纲: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开篇点题;总领全篇2、学习的意义5个比喻——提高或改变自己3、学习的作用5个比喻——弥补不足4、学习的态度方法10个比喻正反对比——积累、坚持、专一。

最新 将”比喻说理”用到极致——解析《劝学》中的”比喻论证”-精品

最新 将”比喻说理”用到极致——解析《劝学》中的”比喻论证”-精品

将”比喻说理”用到极致——解析《劝学》中的”比喻论证”《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作者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通过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

在进行比喻论证的过程中,大量运用贴近生活的事例来阐明道理,是本文最为突出的手法。

一、生活事例信手拈来课文节选部分共三个自然段,第l 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第一个“青出于蓝”现在已作为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它和第二个比喻“冰寒于水”构成并列关系,分别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以此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后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起点,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

由此,学习可以使自己提高的道理不言而喻。

第三个“直木为轮”,用“輮”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的重大作用,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四“木受绳则直”和第五“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当然也是比喻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改变自己,两个比喻所强调的都是改造的结果,并与下文“知明而行无过”相照应。

这五个比喻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的,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二、先总后分突出中心第2 段也用了五个比喻。

即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 闻者彰”;④“ 假舆马”可“ 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绝江河”。

五个比喻的共同点意即同一本体是“善假于物”,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五个比喻大致构成了总分关系。

作者先结合自身体会,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学与思的关系,接着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人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

寓议于喻的典型──浅析《劝学》中的比喻

寓议于喻的典型──浅析《劝学》中的比喻

寓议于喻的典型──浅析《劝学》中的比喻高中语文第二册《劝学》一文,节选自古代思想家荀况的名著《劝学篇》。

选文以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

三段选文总共只有二百九十一个字,却用了二十个比喻,反复地、逐层深入地阐述了学习的重大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对读者起到了劝勉、鼓励其努力学习的重要作用。

选文开头,在突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之后,紧接着用了“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从科学道理和自然现象两个方面论证了人通过学习之后,必定是后可以胜前、今可以胜昔。

这完全符合新事物(学习后的人)胜过旧事物(不学习的人)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这个道理,今天也仍然是正确的。

因为学习实在是可以提高人们的学问与修养,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由旧变新的过程。

“輮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就利”三个比喻从事物经过加工、磨炼、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性质这一特点来说明人们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可以改变人的才质和习性,自然得出人经过磨炼,不断地、广泛地学习,并且天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论、行动,就会使自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这些比喻浅显易懂,说理明白,寓议于喻,议论在体,谁还愿意停止学习呢?结论自然是“学不可以已”。

为了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强调了“思不如学”这个观点。

虽“终日而思”,但不学习,必定是闭门空想,会有什么收获呢?“登高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几个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

“跂而望”是利用提起脚跟增加高度看得远一点,但太有限了;于是“登高”,爬上更高的地方,境界就大不一样了。

站在高处,见到的较“跂而望”就广泛多了;站在高处,再把手臂举起来,手臂没有增长,但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

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增大,但听的人却听得很明白、清晰。

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十分普通,但其寓义却说明学习的显著效果──通过学习接受前人知识,增长才干。

学习就象人登上高处,见多识广;而知识渊博的人就如“登高而招”的人一样,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他,也象顺风呼喊一样,使听的人清楚明白。

喻议交融,思深旨远——浅析《劝学》中的比喻修辞与整散句式

喻议交融,思深旨远——浅析《劝学》中的比喻修辞与整散句式

喻议交融,思深旨远——浅析《劝学》中的比喻修辞与整散句式写作主题:喻议交融,思深旨远——浅析《劝学》中的比喻修辞与整散句式摘要:本文对韩愈《劝学》中的比喻修辞与整散句式进行了浅析。

笔者认为,韩愈在诗歌中巧妙地结合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想和独特的形式手法,从而构筑出一种喻议的艺术阐释模式。

通过对诗歌中比喻修辞的研究,可以发现韩愈略带艺术化的描绘,使他的文章更加简洁明快,并鼓励读者思考和深入探索。

此外,他将整散句式结合在一起,使文章上下连贯,节奏流畅,使得他的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喻议交融;《劝学》;比喻修辞;整散句式正文:韩愈的诗歌《劝学》是一首充满深刻哲理思想和精湛形式技巧的诗篇,其作者韩愈的喻议艺术写作风格在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劝学》中,韩愈巧妙地结合了比喻修辞手法和整散句式来表达他对人们学习成功的期盼。

首先,韩愈善于用比喻修辞来描绘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他将学习者比喻为“蜂蝇”、“蚂蚁”、“锥子”和“鹰”等。

这些比喻的艺术化都是为了使他的文章更加简洁明快,同时也鼓励读者从文本中推测真正的意思,从而形成更深入的思考。

同时,韩愈也运用整散句式的艺术修辞,使文章不断地向前推进,使诗话成为一种可以回味的艺术。

他将整散句式结合起来,使他的文章既流畅又有条理,从而建立起有力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韩愈在《劝学》中运用比喻修辞与整散句式的结合,使他的写作更具有艺术性和思想内容。

他代表了唐诗风格的典型,其中丰富的比喻修辞与整散句式构筑了一种抽象而又有力的艺术表达形式,同时蕴含了韩愈本人的哲理思想。

关于韩愈《劝学》中比喻修辞和整散句式的文化影响,现在仍然存在一定的延续性。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当代作家也在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类似的修辞手法和结构,以彰显其自身的艺术风格。

例如,对于小说家来说,他们可以采用韩愈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弥补自身缺乏多样性的不足。

此外,新闻工作者也可以借鉴韩愈的比喻修辞和整散句式,以便在文章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比喻说理与类比推理的不同艺术特点——《劝学》论证方法辨正.docx

比喻说理与类比推理的不同艺术特点——《劝学》论证方法辨正.docx

一、引言《劝学》是《荀子》首篇,又名《劝学篇》。

其从儒家道德修养论的立场系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最终所达境界等问题。

虽然文中所谈学习与儒家要求的君子道德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其中提出的一些主张,如学无止境、锲而不舍、用心专一、虚心求教等,在各个领域均有普遍借鉴意义。

不仅有助于个体道德建设、彰显生命价值,更对塑造“君子”型人才,提升社会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文中使用大量喻证,生动形象地说明道理。

但是郑光复认为《劝学》的论证特点是类比而非比喻。

他认为《劝学》属于议论文体裁,因而文中所用为类比推理方式,而不是喻证。

看似有道理,实际上却混淆了喻证说理与类比推理的区别。

本文拟就此对喻证法与类比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修辞与逻辑的关系,从而进一步领略《劝学》的艺术魅力。

目前学界虽有针对比喻论证与类比推理关系的研究,但几乎都从逻辑学角度进行论述,很少涉及修辞学和逻辑学之间的对比分析研究,而针对《劝学》中比喻论证与类比推理的争议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鉴于此,澄清比喻论证和类比推理的关系,对修辞学和逻辑学研究都将大有裨益。

二、喻证法与类比的界定比喻属于修辞学范畴,类比属于逻辑学范畴。

修辞是语言运用的艺术,常因语言而异;逻辑是抽象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人类共同的。

修辞运用离不开思维活动,但不一定符合逻辑规律,可以只表达形象思维、感性认识;逻辑思维虽然也离不开语言运用,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依赖抽象思维、理性认识,主要运用消极修辞手段表达,一般不用积极修辞手段。

对二者的混淆会产生两个后果:或者认为逻辑不可靠,或者认为修辞等同于推理。

喻证法即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多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喻巧而理至”。

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到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古今中外均喜用喻证法证明观点或解释晦涩的术语,因其清晰易懂,生动形象。

取譬设喻,鲜明对比,深入浅出说学习——劝学里的比喻对比论证之妙

取譬设喻,鲜明对比,深入浅出说学习——劝学里的比喻对比论证之妙

取譬设喻,鲜明对比,深入浅出说学习——《劝学》里的比喻、对比论证之妙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一、精心选点《劝学》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说理性很强,形象清新、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

这篇文言文很值得我们写作借鉴的就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劝学》的行文开篇立论,第一段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劝学》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阐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自身或改变原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人)必须通过学习和不断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性(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借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重要作用的例子,推论得知“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谈《劝学》的比喻论证

谈《劝学》的比喻论证

谈《劝学》的比喻论证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妙喻连连魅力无穷——谈《劝学》的比喻论证作为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劝学》一文最为显著的特色,就是全文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层出不穷,辞采斐然,使所讲述的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一、常物入喻,浅显贴切,形象生动。

本文设喻,几乎都是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浅显贴切,形象生动。

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水寒冷而成冰,车轮的制造以及刀剑的磨砺等事例为喻加以论述,浅显易懂,说理明白,谁还愿意停止学习呢?结论自然是“学不可以已”。

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当然令人心悦诚服。

二、连续设喻,一泻千里,启迪思考。

本文在运用比喻时,还注意了比喻和排比的结合,形成连续设喻(修辞上叫博喻),使表达的内容如江河奔流,一泻千里,促人思考;在形式上,又显得优美和谐,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如第2段作者连用了五个比喻,先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而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有特异之处,只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而已。

博喻的运用,使得论述汪洋恣肆,气势磅礴。

三、对比设喻,态度鲜明,说理透辟。

本文在运用比喻时,还注意了和对比的结合。

如第三段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两相对比,振聋发聩。

作者又通过“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并非学习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成功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比喻说理”用到极致——解析《劝学》中的”比喻论证”
《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作者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通过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

在进行比喻论证的过程中,大量运用贴近生活的事例来阐明道理,是本文最为突出的手法。

一、生活事例信手拈来
课文节选部分共三个自然段,第l 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第一个“青出于蓝”现在已作为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它和第二个比喻“冰寒于水”构成并列关系,分别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以此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后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起点,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

由此,学习可以使自己提高的道理不言而喻。

第三个“直木为轮”,用“輮”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的重大作用,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四“木受绳则直”和第五“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当然也是比喻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改变自己,两个比喻所强调的都是改造的结果,并与下文“知明而行无过”相照应。

这五个比喻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的,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二、先总后分突出中心
第2 段也用了五个比喻。

即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 闻者彰”;④“ 假舆马”可“ 致千里”;
⑤“假舟揖”可“绝江河”。

五个比喻的共同点意即同一本体是“善假于物”,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五个比喻大致构成了总分关系。

作者先结合自身体会,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学与思的关系,接着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
果。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人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

四个比喻分别从见、闻、陆、水等角度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非凡作用,这就证明了善假于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从而达到理想目标的论说。

这五个比喻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天资禀赋与一般人有差异,而是完全靠后天(外物)学习实现提升的。

尤其是后四个比喻,不仅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推论丝丝相扣,而且有力论证了学习完全可以弥补人之不足的作用。

三、正反对比层层深入
第3 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分别从学习要积累、学习要坚持、学习要专一三个层面论述中心论点,而每一层面作者都采用了正反结合的论证方法。

比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推论到“积善成德”,这是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道理。

随后以“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的情况,自然明了,浅显易懂。

从这四个比喻不难体会出积累对于学习的基础性和远瞻性作用。

由此顺势引出该如何进行积累的问题。

“骐骥一跃”“驽马十驾”一反一正的鲜明对比,意在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一正一反的生动对照,重在强调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这四个比喻说了积累首先要坚持不懈。

第三层则用蚯蚓和螃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心思专一和心思浮躁对于学习而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处境。

———这二个比喻强调的是积累还要专心一意。

第3 段的这十个比喻,分别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角度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事例虽浅显易懂,行文汩汩滔滔有如涌泉,生动形象,层次竟然。

四、比喻形式错落有致
这些比喻,在修辞学上又构成了“博喻”。

进一步分析的话,我们不难发现本文比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用同类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有时则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

而设喻方式也不尽相同,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变化多端,读来毫无板滞之感。

有的单独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例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总之,这些比喻铺锦列绣,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活泼灵动。

而通过比喻所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本文转自WWw.dYLw. nEt 网代写教育论文]
在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中,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劝学》一篇,不过管中窥豹。

就节选部分而言,一篇仅354 字的说理散文,尽管说理性很强,却形象清新、释理通俗而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却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作者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读者自然更容易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