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原文和翻译和赏析
劝学原文及翻译【高中生必读】
劝学原文及翻译【高中生必读】《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1.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绿,取之于蓝,绿即是蓝;冰,水,但比水更冷。
木头在绳子里是直的,是轮子,它的曲线在轨距里。
虽然有危机,但那些不再挺身而出的人会让它发生。
所以木由绳直,金由锐利,君子博学,日日自救,所以知之明而无过。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此段教材无)一天到晚想着,还不如一会儿就学会了;我尝过了,很期待。
不如去爬山看看。
登高一招,手臂不加长,看到的人却远远的;随风唤,声不加疾,听者却显。
骗马者,不足以善,而致千里;假装成船的人不会游泳,但他不会游泳。
君子之命不异,善在事假。
南方有一鸟,名孟鸠,以羽为巢,而以发为织,以苇为系,风破,蛋破子亡。
巢是无穷无尽的,但与巢相连的人也是无穷无尽的。
西方有一种木材,叫舍甘。
它的茎有四英寸长,它出生在一座高山上。
然而到了深渊,木杆长不出来,却自然挺立。
蓬蓬里,不忍直走;白沙涅槃,与之黑。
兰怀根为芝,但渐长,君子不亲,故不服。
其质不美,但也是渐变的。
所以君子生必择乡,游必秀才。
所以也要防恶近义。
凡事有始必有终。
荣辱来时,必如德行。
肉腐烂成虫,鱼枯萎成蛾。
忽视忘记自己的身体是一场灾难。
强涵养,软涵养。
邪在身,怨在构。
工资一样,火就干,地一样,水就湿。
草木生,鸟兽繁,物是人非。
是大自然的一片,弓箭很重要;林,且斧重;树木遮荫,但鸟儿休息。
酰基酸,而是何首乌。
所以,言有烦恼,行有屈辱,君子慎于言!(本教材中没有)积土成山,风雨繁盛;水滴汇成海洋,龙诞生了;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
所以,不积跬步,不可行万里路;不积小流,不成江海。
飞跃,不是十步;这是对马旭成功的巨大贡献。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项:1、《劝学》原文内容2、原文的准确翻译3、对原文的详细赏析,包括文学价值、写作手法、思想内涵等方面11 《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11 翻译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劝学》全文翻译赏析
《》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这首诗告诫我们: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解说: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完整版)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
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篇一】《劝学》原文、注释与翻译原文:君子曰:学不能够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一、字音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槁(gǎo)暴(pù)就砺(lì)参(cān)省(xǐng)须臾(yú)跂(qì)楫(jí)生(xìng)非异跬(kuǐ)步骐骥(qíjì)驽(nú)马十驾锲(qiè)而舍之金石可镂(lòu)螯(áo)蛇鳝(shàn)二、字义1、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蓼蓝。
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
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
叶子含蓝汁,能够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劝学(颜真卿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劝学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标签读书、励志、哲理、早教古诗100首、惜时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方:才。
赏析《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
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
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
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关于作者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荀子劝学原文全文及译文
荀子劝学原文全文及译文【原文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译解】君子告诫求学的人:求学的中途是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的。
像青这种原料,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却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更寒冷;木头经过墨线变直,也可以设计成圆圆的轮子,曲折也是符合规矩,即使反复曝晒,也不再变形,设计让它变成这样了。
所以木头经过墨线,就能变直;金属做的工具经过磨刀石,就能变锋利;君子懂得多,还每天在实践中验证,那他就会让学到的东西,变得真明白,做事就不会犯错了。
所以说没有登过高山,就没有对天之高的真实感受;没有亲临深溪,就没有对地之厚的真实感受;没有听过先王说过的话,就不会明白先王的学问达到的高度与深度。
干、越、夷、貉的后代,刚出生时发出的声音并没有什么不同,但长大后差异就很大了,那是因为教育训练的不同造成的结果。
正如《诗》中说:“那些君子们啊,永远都没有好好安息。
要他们好好安息在自己的地方,除非是人人正直,因为他们只要知道有不好之事发生,就会努力地维护天下的福祉。
”一个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化道为用,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没有灾祸。
【原文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劝学》翻译及原文鉴赏
《劝学》翻译及原文鉴赏《劝学》翻译及原文鉴赏《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劝学》翻译及原文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
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
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
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
”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作: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释:1、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
”尝于永嘉西堂四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
常云:“此语神功,非吾语也。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2、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翻译: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赏析: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
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
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篇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翻译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注释学:学问,学业、事业。
一寸光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轻:轻视,轻松放过。
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想要让家庭富裕不需要买肥沃的土地,读书就可以获得许多稻米。
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书中就有黄金打造的房子。
出门不要怕没有人跟随,读书做了官就能享受车马的簇拥。
娶妻不要害怕没说媒,考取功名后自然能拥有美人。
男人如果想
简析
“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
其实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获,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
古代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求的就是一个出
赵恒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
葬永定陵。
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好文学,善书法。
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 13篇诗文► 8条名句。
《劝学》原文翻译及解析
《劝学》荀子一、本篇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文章结构:便于快速把握文章纲要,辅助理解,便于记忆《荀子·劝学篇》├──学习的重要性│├──学无止境│└──超越原有局限│├──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教育与自我修养│├──改变本性│└──符合社会规范│└──木受绳则直├──学习的效果│├──学习胜于思考│└──扩大视野与影响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善于利用外物│├──君子善假于物│└──提升自我│└──假舆马与假舟楫├──积累的重要性│├──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圣心备焉├──坚持和专注│├──持之以恒│├──骐骥与驽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心专一├──蚯蚓与蟹的对比└──用心一也三、文章解析:《荀子·劝学篇》是荀子哲学思想中关于学习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篇章。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中文解析:1. 学习永无止境:- 荀子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永远不会结束。
他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学习可以使人达到甚至超越老师或原有知识的境界。
《劝学》原文翻译及注释
《劝学》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通:性)南方有鸟焉,名曰蒙***,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文言文】劝学高中课文原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劝学高中课文原文翻译及注释《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劝学的课文及翻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
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
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
”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高一《劝学》原文及翻译
高一《劝学》原文及翻译高一《劝学》原文及翻译《劝学》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高一文言文《劝学》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有道德品行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的标准了,假如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所以使它成为这样的。
因此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也就能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却没有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更为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更清楚。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大家喜欢!《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蹂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蹂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思索,(结果)不如片刻的学习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高处见得广。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
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下面是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1.1君子曰(1):学不可以已(2)。
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4),其曲中规,虽有槁暴(5),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1)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2)已:停止,终止。
(3)蓝:即蓼(liao了音)篮,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经过发酵后可以提制深蓝色*的有机染料靛蓝。
(4)糅(rou柔音):通“煣”,用微火熏烤木料使它弯曲。
(5)有:通“又”。
槁(gao搞音):通“熇”,烤。
暴(pu)瀑音):古“曝”字,晒。
(6)参:检验。
省(xing醒音):考察。
【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固步自封。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变成的,但比水寒冷。
木料笔直得合于墨线,但把它熏烤弯曲而做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就与圆规画的相合,即使再烘烤暴晒,它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熏烤弯曲使它这样的啊。
所以木料受到墨线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检查省察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原文】1.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1),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2):“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3),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4)。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注释】(1)干:同“邗”(han韩),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
《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劝学》原文、说明与翻译原文:君子曰:学不能够够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成天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致使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够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望者,专心躁也。
说明:一、字音xx中( zhò ng)绳輮( r óu)槁( gǎo)暴(p ù)就砺( l )ì参( cān)省(x ǐng)须臾( yú)跂( qì)楫( j )í生( xìng)非异跬( kuǐ)步骐骥( qíjì)驽( nú)马十驾锲( qi è)而舍之xx可镂( l ò u)螯(áo )蛇鳝( shàn)二、字义1、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获取。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蓼蓝。
蓼( li 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红紫色 ,叶子长椭圆形 ,干时暗蓝色。
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
叶子含蓝汁,能够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切合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波折。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枯竭了。
荀子《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
荀子《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荀子《劝学》原文译文及解释《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劝学,就是鼓励学习。
其中,前一部分(第一段),是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的是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劝学》原文译文及解释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劝学荀子〔先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通:性)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蜹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完整版)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
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篇一】《劝学》原文、注释与翻译原文:君子曰:学不能够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木直中(zhòng)绳輮(r óu)槁(gǎo)暴(p ù)就砺(l ì)参(cān)省(x ǐng)须臾(yú)跂(qì)楫(j í)生(xìng)非异跬(kuǐ)步骐骥(qíj ì)驽(nú)马十驾锲(qi è)而舍之金石可镂(l òu)螯(á o)蛇鳝(shàn)二、字义1、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蓼蓝。
蓼(li 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红紫色, 叶子长椭圆形, 干时暗蓝色。
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
叶子含蓝汁,能够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劝学原文文言文翻译赏析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以下是《劝学》的文言文翻译及赏析:【原文】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学习永远不能停止。
青色是从蓝色中提取出来的,却比蓝色更加鲜艳;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更加寒冷。
木材原本笔直,经过加工后成为车轮,其弯曲程度符合圆规。
即使木材干燥、开裂,也不能恢复原状,这是因为加工使其如此。
因此,木材经过绳索的牵引而变得笔直,金属经过磨砺而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那么就会明白事理并且行为不会有过错。
【赏析】《劝学》一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学习的必要性和学习方法。
文章首先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青蓝、冰水、木材、金属等自然现象的对比,说明了学习的效果和成果。
最后,提出了学习的方法,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即广泛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
文章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学习的效果。
学习就像从蓝色中提取出青色,从水中凝结出冰一样,可以使人的品质、能力得到提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这一句,则通过木材的加工过程,说明了学习的方法。
学习就像加工木材,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文章的最后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提出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
只有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自己,才能做到知明而行无过。
总之,《劝学》一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它以生动的比喻、简洁的语言,阐述了学习的必要性和学习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原文及翻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
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
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赏析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
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
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
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
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
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
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
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
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
第三段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