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门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腔肠动物门》课件

有性生殖:通过精 子和卵子的结合, 形成受精卵,然后 发育成新的个体
无性生殖:通过分 裂、出芽等方式, 形成新的个体
腔肠动物门的繁殖 方式多样,适应性 强,有利于种群的 繁衍和生存
腔肠动物门的生理结构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主要功能是消化食 物,吸收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由口、咽、食道、 胃、肠、肛门等部分组成
腔肠动物门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腔肠动物门的概述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类群 腔肠动物门的生活习性 腔肠动物门的生理结构 腔肠动物门与人类的关系
添加章节标题
腔肠动物门的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腔肠动 物门是动物界 中最原始的门 之一,属于多
细胞动物
特征:身体呈 辐射对称,具 有消化腔,无 体腔,有口无
对人类的威胁与危害
海洋生物入侵: 腔肠动物门中 的一些物种可 能会入侵海洋 生态系统,对 海洋生物多样 性造成威胁。
疾病传播:一 些腔肠动物门 中的物种可能 会携带病原体, 对人类健康造
成威胁。
生态破坏:一 些腔肠动物门 中的物种可能 会破坏海洋生 态系统,影响 人类渔业资源。
生物污染:一 些腔肠动物门 中的物种可能 会污染海洋环 境,影响人类
腔肠动物门的未来展望
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发展
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利用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如药用、食用、观赏等 科研价值: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腔肠动物门的认识和利用水平 教育宣传: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腔肠动物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深入研究腔肠动物门的生态与进化
研究腔肠动物 门的生态分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肌肉收缩和舒张可以带动身体进行 蠕动、伸缩等运动
《腔肠动物》PPT课件

五.刺细胞
刺细胞分布于外胚层细胞中,以触手最多。 由刺针(接受刺激),刺丝(毒液)组成。
六.水螅型和水母型
水螅型:圆筒形, 固着生活。
水母型:盘形浮 游生活。
七.生殖和世代交替
出芽生殖,有性生殖
世代交替——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 进行的生活史类型。
二.代表动物——水螅(Hydra)
运动:移动,翻筋斗 的方式
摄食和消化:用刺细 胞和触手获食物,有 口无肛门。
呼吸和排泄:体表, 代谢物质以氨形式排 出。
感觉和行为:网状神 经系统,避开强光和 弱光,18-20度最适合。
生殖
无性生殖——出芽(适合环境)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雌雄同体或异体
(环境差时)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类
僧帽水母 群体 多态现象
第四节 钵水母纲
一、代表动物——海月水母 1.形态:伞形,圆盘状,分为外伞和内 伞,内伞中央有口,口的4角悬有4条口 腕,口腕上有口沟。伞缘分布有触手, 间隔有八个缺刻,缺刻中有触手囊(感 觉)。
水螅水母
钵水母
2.消化系统
由消化道(口、胃、四个胃囊)和循环管道(辐管 和环管)组成。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慨述
一、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二、具有两胚层和原始消化循环腔 三、出现初步的组织分化 四、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 五、具有刺细胞 六、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体型 七、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过浮浪幼虫阶段
一.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从口面 到反口面),有两个以上切面可以把身体 分为两个相等的部份.具有这样体型的 动物适于固着或漂流生活。 两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轴,只 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 部份如海葵。
第五篇腔肠动物门课件

神经系统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神经系统非常简 单,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组 成,没有大脑和脊髓的分化。
运动器官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包 括肌肉和刺细胞,肌肉用于身体的 弯曲和伸展,刺细胞则用于捕食和 防御。
物门动物主要生活在水域环境 中,包括淡水和海洋。
腔肠动物门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与其他 生物存在共生和竞争关系,例如与藻 类共生、与其他动物争夺食物和栖息 地等。
捕食与被捕食
腔肠动物门动物中的一些种类是捕食 性动物,以小型动物或有机物为食, 而另一些则可能成为其他大型动物的 猎物。
繁殖与发育
01
02
03
无性生殖
腔肠动物门动物中的一些 种类可以通过出芽、分裂 等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另一些种类则进行有性生 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的结 合产生后代。
幼体发育
幼体在母体内或脱离母体 后,经过一系列的发育过 程最终成为成体。
详细描述
栉水母动物门的生物具有扁平的外观和许多细长的栉板,这些栉板通过反射光线 形成独特的闪光效果。栉水母动物门的生物主要生活在海洋中,以浮游生物为食 ,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03
腔肠动物门的生理与生态
生理特征
消化系统
腔肠动物门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 器官,食物由口摄入,消化过程
在口、胃、肠道等部位进行。
THANKS
感谢观看
腔肠动物门的生存现状
腔肠动物门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但目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 胁。
许多物种濒临灭绝,且栖息地也遭受 严重破坏,导致其种群恢复困难。
由于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 素,腔肠动物门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 。
保护措施与建议
实施严格的捕捞限制
生物第二章腔肠动物门课件

生殖器官
生殖器官通常位于身体的底部或触手之间,包括卵巢、精 巢、输卵管和受精囊等器官。这些器官负责产生卵子和精 子,并将它们输送到受精囊中进行受精。
繁殖周期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繁殖周期因种类而异,但通常与环境条 件、食物来源和季节等因素有关。一些种类的繁殖周期较 长,而另一些种类的繁殖周期则较短。
04
威胁。
分布范围缩小
部分腔肠动物门物种的分布范围受 到限制,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濒临 灭绝。
生态平衡影响
腔肠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 可替代,其数量的减少会对整个生 态系统产生影响。
保护措施
立法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捞和贸易,为腔 肠动物门提供法律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
划定特定区域,对腔肠动物门进行就地保护,保 护其栖息地。
生物资源利用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如珊瑚和海绵,可以作为食品、药物和工业原料,为吸引力的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06
腔肠动物门的保护与可持续发 展
腔肠动物门的生存现状
面临威胁
腔肠动物门生物多样性丰富,但 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和生境 破坏等原因,许多物种面临生存
排泄方式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排泄方式是通过肾网将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这些废物和多余的 水分通常以尿液的形式排出。
调节机制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排泄系统还具有调节水分、盐分和酸碱平衡等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 环境条件。
生殖系统
生殖方式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无 性生殖通常是通过分裂或出芽等方式进行,而有性生殖则 涉及到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消化酶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消化酶主要来源于其体内的腺细胞和杯状细胞。这些 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生殖器官通常位于身体的底部或触手之间,包括卵巢、精 巢、输卵管和受精囊等器官。这些器官负责产生卵子和精 子,并将它们输送到受精囊中进行受精。
繁殖周期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繁殖周期因种类而异,但通常与环境条 件、食物来源和季节等因素有关。一些种类的繁殖周期较 长,而另一些种类的繁殖周期则较短。
04
威胁。
分布范围缩小
部分腔肠动物门物种的分布范围受 到限制,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濒临 灭绝。
生态平衡影响
腔肠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 可替代,其数量的减少会对整个生 态系统产生影响。
保护措施
立法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捞和贸易,为腔 肠动物门提供法律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
划定特定区域,对腔肠动物门进行就地保护,保 护其栖息地。
生物资源利用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如珊瑚和海绵,可以作为食品、药物和工业原料,为吸引力的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06
腔肠动物门的保护与可持续发 展
腔肠动物门的生存现状
面临威胁
腔肠动物门生物多样性丰富,但 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和生境 破坏等原因,许多物种面临生存
排泄方式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排泄方式是通过肾网将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这些废物和多余的 水分通常以尿液的形式排出。
调节机制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排泄系统还具有调节水分、盐分和酸碱平衡等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 环境条件。
生殖系统
生殖方式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无 性生殖通常是通过分裂或出芽等方式进行,而有性生殖则 涉及到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消化酶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消化酶主要来源于其体内的腺细胞和杯状细胞。这些 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腔肠动物门 ppt课件

3
1)僧帽水母 • 药用部位一般为刺丝囊,其毒
液可用作心血管和神经肌肉类 疾病的治疗药物
4
2)羽螅 • 羽螅的提取物对神经系统有明
显的镇静作用
5
2、钵水母纲
• 常见药用品种有: • 海蜇Rholt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 • 黄斑海蜇Rholtilema hispidium Vanhdeffen •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17
• 2000年,Edwards等发现僧帽水母 Physalia physalis刺丝囊毒素对L929、GH4C1、FRL以及鸡胚心肌 细胞中Ca2+的内流具有明显的刺激 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
• 该种毒素还可促进胞内乳酸脱氢 酶的释放
18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参与多种病理和生理反应,抑制肿瘤 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他们随后又从华丽海葵Anthopleura elegantissima中分离到另一种海葵毒素 Ap-C,具有增强心肌收缩的活性
• Tanaka等随后证明这3种活性物质属于 多肽类,其中Ap-A和Ap-B由49个氨基 酸残基组成,而Ap-C则由47个氨基酸 残基组成
12
二、腔肠动物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
• 1、水母类
• Corallium在印度被用于动脉粥样
硬化疾病的治疗 • 目前主要集中在毒素类的研究方面
13
• Faisal等(2001)比较了红海海 域中Cassiopea和Aurelia两类水 母毒素的粗提液对一些细胞株增 殖的影响,发现它们均可以刺激 人肝细胞的增殖,并能刺激T-淋 巴细胞的增生
21
• 从珊瑚类动物的体内可以分离 到很多次生代谢产物,如:前 列腺素、萜类、甾醇和核苷等
1)僧帽水母 • 药用部位一般为刺丝囊,其毒
液可用作心血管和神经肌肉类 疾病的治疗药物
4
2)羽螅 • 羽螅的提取物对神经系统有明
显的镇静作用
5
2、钵水母纲
• 常见药用品种有: • 海蜇Rholt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 • 黄斑海蜇Rholtilema hispidium Vanhdeffen •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17
• 2000年,Edwards等发现僧帽水母 Physalia physalis刺丝囊毒素对L929、GH4C1、FRL以及鸡胚心肌 细胞中Ca2+的内流具有明显的刺激 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
• 该种毒素还可促进胞内乳酸脱氢 酶的释放
18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参与多种病理和生理反应,抑制肿瘤 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他们随后又从华丽海葵Anthopleura elegantissima中分离到另一种海葵毒素 Ap-C,具有增强心肌收缩的活性
• Tanaka等随后证明这3种活性物质属于 多肽类,其中Ap-A和Ap-B由49个氨基 酸残基组成,而Ap-C则由47个氨基酸 残基组成
12
二、腔肠动物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
• 1、水母类
• Corallium在印度被用于动脉粥样
硬化疾病的治疗 • 目前主要集中在毒素类的研究方面
13
• Faisal等(2001)比较了红海海 域中Cassiopea和Aurelia两类水 母毒素的粗提液对一些细胞株增 殖的影响,发现它们均可以刺激 人肝细胞的增殖,并能刺激T-淋 巴细胞的增生
21
• 从珊瑚类动物的体内可以分离 到很多次生代谢产物,如:前 列腺素、萜类、甾醇和核苷等
腔肠动物课件(完成)PPT课件

珊瑚虫是一类多细胞生物,通常呈辐射对称的圆柱状或圆筒状,色彩鲜艳,有 红、橙、黄、绿等多种颜色。珊瑚虫通过分泌钙质外壳形成珊瑚礁,是海洋生 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
水母类
总结词
漂浮生物,形态各异
详细描述
水母是一类漂浮在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形态各异,有伞状、钟状、球状等多种 形态。水母通过收缩和扩张来游动,同时也可以通过触手上的刺细胞来捕食或防 御。
种群数量
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原因,腔肠动物的种群 数量普遍减少,部分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生存威胁
腔肠动物面临着捕捞过度、水质污染、栖息地破坏等严重威胁,其 生存状
腔肠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珊瑚礁生态系统中
的珊瑚,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科学研究和监测
加强腔肠动物生态学研究和监测,了 解其生态习性和生存状况,为保护和 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重要海域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腔 肠动物栖息地和生态系统完整性,限 制人类活动干扰。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腔肠动物 和海洋生态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倡导 绿色生活方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有性繁殖
部分腔肠动物通过有性繁殖方式 进行繁殖,产生精子和卵子,通
过受精形成受精卵。
无性繁殖
部分腔肠动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 方式进行繁殖,如分裂或出芽。
共生关系
一些腔肠动物与藻类共生,通过 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同时也为藻
类提供庇护和营养。
03
腔肠动物的主要种类
珊瑚虫类
总结词
形态多样,色彩鲜艳
详细描述
生物多样性
02
腔肠动物种类繁多,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腔肠
水母类
总结词
漂浮生物,形态各异
详细描述
水母是一类漂浮在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形态各异,有伞状、钟状、球状等多种 形态。水母通过收缩和扩张来游动,同时也可以通过触手上的刺细胞来捕食或防 御。
种群数量
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原因,腔肠动物的种群 数量普遍减少,部分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生存威胁
腔肠动物面临着捕捞过度、水质污染、栖息地破坏等严重威胁,其 生存状
腔肠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珊瑚礁生态系统中
的珊瑚,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科学研究和监测
加强腔肠动物生态学研究和监测,了 解其生态习性和生存状况,为保护和 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重要海域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腔 肠动物栖息地和生态系统完整性,限 制人类活动干扰。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腔肠动物 和海洋生态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倡导 绿色生活方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有性繁殖
部分腔肠动物通过有性繁殖方式 进行繁殖,产生精子和卵子,通
过受精形成受精卵。
无性繁殖
部分腔肠动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 方式进行繁殖,如分裂或出芽。
共生关系
一些腔肠动物与藻类共生,通过 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同时也为藻
类提供庇护和营养。
03
腔肠动物的主要种类
珊瑚虫类
总结词
形态多样,色彩鲜艳
详细描述
生物多样性
02
腔肠动物种类繁多,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腔肠
古生物地史学04-2ppt课件

不完整、或呈泡沫状
列规则
列不规则
3.在观察上述构造后,根据构造(纵列、横列及 轴部构造)的组合确定带型。
提示:在鉴定中,内部构造重要。观察内部构造, 要通过不同方向的切片,一般有纵切面和横切面 两个,在通常情况下,纵列构造在横切面上表现 最清楚,横列构造在纵切面表现最清楚。轴部构 造(中柱)则需两个切面结合。但在实际观察过程 中,鳞板或泡沫板常斜列,横板常分化或并非完 全水平,因此在横切面上都能有很清晰的表现。 判断鳞板、横板、泡沫板(边缘泡沫板)应注意构 造的位置和形态(表)。
种? 3、横板珊瑚基本特征有哪些?
推荐阅读文献
俞建章、林英铴、时言、黄柱熙、俞学光. 石炭纪二叠纪珊瑚.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3.
俞昌民、吴望始、赵嘉明、张肇诚.中国各 门类化石 中国的珊瑚化石.北京:科学出 版社,1963
王国忠.南海珊瑚礁区沉积学.北京:海洋 出版社,2001.
(二)地史分布 1、横板珊瑚:€3-K(古生代最盛) 2、四射珊瑚:O2-P(属于P\T绝灭的重要成员)
四个繁盛期:晚奥陶世-中志留世 早、中泥盆世 早石炭世 中二叠世
现代珊瑚礁分布
珊瑚虫
拖鞋珊瑚
现代珊瑚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鳞板和泡沫板、中轴和中柱、联接构造 二、问答题 1、四射珊瑚隔壁类型和横板类型? 2、四射珊瑚的骨骼构造组合类型有哪几
横板、鳞板和边缘泡沫板在切面上的特征
横板
鳞板
边缘泡沫板
位置
中央部位
边缘、限于相邻两隔壁之 间
边缘、切断隔壁
横切面
形态
通常有一定连续性, 大小规则、凹面向中央、
常穿越隔壁
同心圆或“人”字形
凸面向中央、大小不 规则、泡沫板上常具
腔肠动物课件PPT课件

骨骼
由碳酸钙或有机质组成,用于 支撑身体和保护内部器官。
内部结构
循环系统
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用于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排 除废物。
排泄系统
包括肾管和肾孔,用于排除代 谢废物。
消化系统
包括口、食道、胃、肠和肛门, 用于摄取食物、消化和吸收营 养物质。
呼吸系统
包括气孔和呼吸树,用于交换 气体。
生殖系统
03
繁殖周期
腔肠动物的繁殖周期因种类而异,一些种类具有固定的繁殖季节,而其
他种类则全年均可繁殖。
栖息环境
水域分布
腔肠动物广泛分布于各种水域环 境中,包括海洋、淡水、沼泽和 湖泊等。它们通常栖息在浅水区
或深海中。
温度适应性
腔肠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因种类 而异,一些种类适应于低温环境, 而其他种类则适应于温暖或热带
包括生殖腺、生殖导管和受精 囊,用于繁殖后代。
生理机能
感应性
腔肠动物具有高度灵敏的感应性, 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刺激。
再生能力
部分腔肠动物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能够再生失去的身体部分或全部器 官。
刺细胞的毒性
刺细胞内的毒液能够麻痹或杀死捕 获的食物或攻击者。
03
腔肠动物的生活习性
食性
食性概述
生态意义
生态平衡
腔肠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对维 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
某些腔肠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生物指标,帮助科学家评 估海洋环境的健康状况。
保护与利用
保护措施
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恶化,部分腔肠动物种群数量下降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如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捕捞量等。
《腔肠动物门》课件

深入了解腔肠动物门的生态习性、繁殖特点等,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捞、采集和贸易腔肠动物门生物。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腔肠动物门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利用建议
合理开发利用
01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腔肠动物门的经济价值,如药
用、观赏等。
生态修复
净化水质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如水母和珊瑚,可以吸收和转化污染物,有 助于净化水质。
03
减缓气候变化
珊瑚礁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药用价值
提取生物碱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含有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可用于提取药物,如治疗癌症、心血 管疾病等。
提取胶原蛋白
一些腔肠动物门生物的体壁富含胶原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 原性,可用于医学美容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腔肠动物门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01
02
03
生态作用
腔肠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 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些种 类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 环节。
生物多样性
腔肠动物门种类繁多,形 态各异,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价值
一些腔肠动物,如珊瑚, 具有观赏和商业价值,对 旅游业和渔业有重要意义 。
0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 类群
珊瑚纲
珊瑚礁的形成
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分泌的钙质骨 骼堆积而成,是地球上最古老、 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珊瑚虫的生活史
珊瑚虫通过无性和有性繁殖的方 式繁衍后代,它们建造石灰质的 骨骼,形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生态价值
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来源,为鱼类、贝类、海龟等提 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同时对维 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捞、采集和贸易腔肠动物门生物。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腔肠动物门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利用建议
合理开发利用
01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腔肠动物门的经济价值,如药
用、观赏等。
生态修复
净化水质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如水母和珊瑚,可以吸收和转化污染物,有 助于净化水质。
03
减缓气候变化
珊瑚礁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药用价值
提取生物碱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含有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可用于提取药物,如治疗癌症、心血 管疾病等。
提取胶原蛋白
一些腔肠动物门生物的体壁富含胶原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 原性,可用于医学美容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腔肠动物门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01
02
03
生态作用
腔肠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 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些种 类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 环节。
生物多样性
腔肠动物门种类繁多,形 态各异,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价值
一些腔肠动物,如珊瑚, 具有观赏和商业价值,对 旅游业和渔业有重要意义 。
0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 类群
珊瑚纲
珊瑚礁的形成
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分泌的钙质骨 骼堆积而成,是地球上最古老、 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珊瑚虫的生活史
珊瑚虫通过无性和有性繁殖的方 式繁衍后代,它们建造石灰质的 骨骼,形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生态价值
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来源,为鱼类、贝类、海龟等提 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同时对维 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腔肠动物门》课件

04 腔肠动物门的应用与价值
生物多样性保护
腔肠动物门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组成部分,保护腔肠动物门有助 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保护腔肠动物门可以防止物种灭 绝,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
持续性。
保护腔肠动物门可以促进生态旅 游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带动地方
经济发展。
水产资源利用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物种可作为水产 资源,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
珊瑚类
总结词
珊瑚类是腔肠动物门中的另一大类群,它们以钙质骨骼构成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详细描述
珊瑚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尤其在珊瑚礁地区。它们通过无性繁殖产生浮游幼虫,在遇到合适 的环境时附着在岩石或其他珊瑚上,形成新的珊瑚礁。珊瑚礁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繁殖场 所,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腔肠动物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腔肠动物门简介 •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类群 • 腔肠动物门的生理与生态 • 腔肠动物门的应用与价值 • 研究展望
01 腔肠动物门简介
定义与特征
定义
腔肠动物门是一类多细胞动物, 具有消化腔和刺细胞,主要生活 在海洋中。
特征
具有两个胚层,细胞分化程度低 ,发育过程中有囊胚期,体壁由 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有口无肛 门。
05 研究展望
腔肠动物门的进化生物学研究
总结词
研究腔肠动物门的进化历程和机制
详细描述
深入研究腔肠动物门的进化历程,包括其起源、演化和物种形成过程,探究其遗 传、形态和生态特征的演化机制。
腔肠动物门的生态学研究
总结词
探究腔肠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和地位
详细描述
研究腔肠动物门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 分布、丰度和生态位,分析其对环境 的影响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 揭示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腔肠动物门ppt课件

经济价值
部分腔肠动物门的物种具 有经济价值,如水母和珊 瑚可用于观赏或制作工艺 品。
科学价值
腔肠动物门的物种具有很 高的科学价值,是研究生 物学、生态学和进化论的 重要对象。
02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形态特征
对称性
腔肠动物门生物多为辐射对称或 两侧对称,这种对称方式有利于 它们感知周围环境并作出反应。
海葵类
01 02 03 04
海葵类是腔肠动物门中构造较为简单的一类,它们通常固着在岩石或 其他坚硬表面上,身体呈圆柱状或圆锥状。
海葵通过触手上的刺细胞来捕获食物,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小鱼。
海葵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是通过分裂产生新个 体,有性繁殖则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
海葵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海洋食物链中的 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腔肠动物采用多种方式 捕食,包括刺杀、吸附
和捕网等。
繁殖
腔肠动物的繁殖方式多 样,包括无性繁殖、有 性繁殖和两者兼有的混
合繁殖。
适应性
腔肠动物具有很强的适 应性,能够在各种不同 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03 腔肠动物门的代表生物
水母类
水母类是腔肠动物门中数量最多、分 布最广的类群,它们具有透明或半透 明的身体,形状多样,有的呈伞状, 有的呈球状或钟状。
水母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 繁殖,无性繁殖是通过分裂或出芽产 生新个体,有性繁殖则是通过精子和 卵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
水母通过触手上的刺细胞释放刺丝来 捕获食物,主要捕食浮游动物和小鱼。
水母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 地位,它们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环 节,同时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组成部分。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la腔肠动物是真正后生动物开课件

科学研究
通过科学研究了解腔肠动 物的生态习性、繁殖规律 等,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 学依据。
有益利用
合理利用腔肠动物资源, 如开发药物、食品等,实 现可持续利用。
05
腔肠动物的研究前景
Hale Waihona Puke 腔肠动物的进化历程腔肠动物起源于约5.7-5亿年前的寒武 纪,是较早出现的多细胞动物之一。
腔肠动物的进化历程与其生存环境密 切相关,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腔肠 动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也不断发生变 化。
观赏价值
部分腔肠动物具有美丽的外观,可 作为观赏动物。
人类对腔肠动物的影响
01
02
03
污染与破坏
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和破 坏对腔肠动物的生存环境 造成威胁。
过度捕捞
部分腔肠动物被过度捕捞 ,导致种群数量减少。
疾病传播
人类活动可能将疾病传播 给腔肠动物,影响其健康 。
保护与利用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 规监管等措施,保护腔肠 动物的生存环境。
消化系统
01
消化系统
腔肠动物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和胃。食物通过口进入胃,在胃中消化
,然后进入肠道进行吸收。
02 03
消化方式
腔肠动物主要通过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两种方式进行消化。细胞内 消化是指食物被细胞摄入并在细胞内消化,而细胞外消化则是指食物在 细胞外被消化酶分解。
消化酶
腔肠动物体内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和碳水化合物酶等, 用于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排泄系统
排泄器官
腔肠动物的排泄器官主要包括肾 和肾管。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 分,而肾管则负责将这些废物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钙、角质骨骼(骨针、骨片);
26
浮浪幼虫
海产种类; 实(空)心、原肠胚, 体表纤毛——游泳; ★ 注意:浮浪幼虫的意义? 联系:多细胞动物起源,
吞噬虫(实球虫)学说
27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
——水螅(Hydra sp.) Hydra,G. hydro水→ hydra; 爱奥尼亚语,hydre, 水蛇
9
1. 消化功能 ● 细胞内消化:为主——原始性; ● 细胞外消化:为辅——进化; ● 有口,无肛门
肛门兼摄食、排遗的功能; 2. 循环功能:消化循环腔
半消化、消化后的物质 → 身体各部分; 特别在群体中:营养个员 → 生殖个员;
10
组织分化
● 多孔动物:细胞水平 仅有细胞分化、无明确的组织;
● 腔肠动物:组织水平 细胞分化 → 明确的组织, 但分化程度低,见下;
神经组织 P90,图5-2;P91,图5-3 ● 多孔动物
无神经组织, 仅有分散的芒状细胞
——最原始的神经细胞; ● 腔肠动物:网状神经系统
无中枢; 弥散性传导——弥散型神经系统; 传导速度慢;
14
皮肌细胞(肌肉的结构)——原始 性
依据:上皮、肌肉成分发达程度 划分为三种类型 P90,图5-1 1. 上皮、肌肉成分发达程度相当 2. 上皮发达、肌肉成分不发达 3. 上皮不发达、肌肉成分发达——肌细胞
腔肠动物门 Cnidaria (Coelenterata)
Cni-刺 Coel(L. coelum天、天空、腔)
1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比较多孔动物、腔肠动物进化上的地位 ● 多孔动物:侧生动物,进化上的侧支; ● 腔肠动物
真正的后生动物; 其他后生动物
都经过此阶段发展起来的; 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 注意:与多孔动物相比, 腔肠动物在进化上有何进步。
海月水母:胃囊内胃丝上很多; 功能:缠绕、刺死食物
(浮游甲壳类动物); 缠绕 → 固定位置;
18
体型
均为辐射(或两辐)对称, 但有两种体型
1. 水螅型 圆筒状——适应附着、固着生活;
2. 水母型 扁盘状(伞状) ——适应漂浮生活;
19
3. 异同 ● 构造基本相似
水螅型 → 倒置 → 压扁 → 中胶质增厚 → 水母型;
皮肌组织 神经组织
11
皮肌组织 P90,图5-1,5-2 (1)上皮组织为主
身体内、外表面; 细胞含肌原纤维
兼上皮、肌肉的功能, 故名上皮肌肉细胞(皮肌细胞); (2)上皮组织分化 → 感觉、腺细胞等; (3)上皮细胞具有神经传导功能 首先在动物界证实, 非神经传导(类神经传导)现象;
12
13
营养(水螅体), 生殖个体(生殖体); (2)僧帽水母 P99,图5-15;P100,图5-16 最复杂,7种个体 浮囊、游泳体、叶状体、营养个体、 生殖个体、水母体、触手; 不同功能:漂浮、游泳、防卫、捕食、 生殖;
24
25
骨骼
● 单体:无骨骼;如:水螅、水母; ● 群体:多有骨骼;如:珊瑚 外胚层细胞 → 中胶层 → 分泌
介于辐射、两侧对称之间, 向爬行生活过渡的种类;
6
两胚层
多孔动物:两层,不是两胚层! 腔肠动物
两胚层; 相当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原肠胚阶段;
7
8
原始的消化腔——中央腔
● 多孔动物 中央腔:水沟系组成部分, 无消化功能;
● 腔肠动物——原始的消化腔 内胚层之内的腔, 即胚胎发育期的原肠腔; 兼消化、循环功能——消化循环腔;
一、生态 水质清、流速缓、水草丰富; 河流、湖泊;
28
二、外形 圆筒状,可伸展或缩为一团, 基端:基盘,附着水草等物体上, 游离端:垂唇、口; 触手:6~10条,细长、中空,
捕食、运动;
三、运动 P92,图5-5 尺蠖样运动、翻筋斗、漂浮、滑行;
29
四、体壁构造 两层细胞
外胚层:保护、感觉、生殖; 内胚层:营养
● 差异
形状 中胶层 适应
水螅型
正置 圆柱状
薄 固着、附着
水母型
倒置 扁盘伞状
厚 漂浮
20
生活史——世代交替现象 三种类型
1. 典型的世代交替现象 水螅、水母体(型、期)同等发达,
如:某些低等种类——薮枝螅; 水螅体:无性世代, 出芽 → 新个体、群→ 水母体; 水母体:有性世代 配子生殖 → 水螅体;
四面八方的环境相似, 方向性无关紧要, 至多有上、下端之分; 故动物体各个方向上平均发展; 以辐射对称的器官, 从周围环境中感受刺激、摄食;
4
5
2. 两辐对称 ● 定义:通过体中央轴(口面——反口面),
有2个对称面; 如:海葵(口道沟);栉水母(触手); ● 适应:漂浮、固着生活; ● 过渡类型:
21
22
2. 水螅型发达 水母型不发达:筒螅; 水母型消失:水螅、海葵、珊瑚;
3. 水母型发达 水螅型不发达:桃花水母、海蜇、 海月水母; 水螅型消失:钩手水母;
23
单体、群体与多态现象
1. 单体:水螅、钵水母; 2. 群体:薮枝螅 P98,图5-14 3. 群体与多态现象 (1)薮枝螅 P98,图5-14
15
神经系统——原始、网状
1. 神经网 P91,图5-3 神经细胞突起 → 疏松网状; 1个:外胚层基部(水螅); 2个:内、外胚层基部各1个; 3个:内、外胚层基部,中胶层各1个;
2. 神经肌肉体系 P90,图5-2 感觉细胞 → 神经细胞 → 皮肌细胞;
16
பைடு நூலகம்
17
刺细胞
腔肠动物特有的; 水螅:遍布体表,触手上特多;
吞食(细胞内消化), 分泌消化液(细胞外消化); 中胶层:非细胞构造;连接、支持;
30
1. 外胚层 (1)外皮肌细胞 数量最多,柱状; 纵行肌原纤维 → 收缩
→ 身体、触手 → 短粗; (2)感觉细胞 分布:散布皮肌细胞间,
口周、触手、基盘较多; 端部:感觉毛, 基部:与神经纤维相连;
31
32
(3)神经细胞 P94,图5-7;P95,图5-8 神经网1个,外胚层基部;
2
辐射对称 两胚层 原始的消化腔——中央腔 组织分化 皮肌细胞(肌肉的结构)——原始性 神经系统——原始、网状 刺细胞 体型 生活史——世代交替现象 骨骼 浮浪幼虫
3
辐射对称
1. 辐射对称 ● 定义:通过体中央轴(口面——反口面),
有多个对称面; ● 原始、低等的对称形式; ● 适应性:水中固着、漂浮生活;
26
浮浪幼虫
海产种类; 实(空)心、原肠胚, 体表纤毛——游泳; ★ 注意:浮浪幼虫的意义? 联系:多细胞动物起源,
吞噬虫(实球虫)学说
27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
——水螅(Hydra sp.) Hydra,G. hydro水→ hydra; 爱奥尼亚语,hydre, 水蛇
9
1. 消化功能 ● 细胞内消化:为主——原始性; ● 细胞外消化:为辅——进化; ● 有口,无肛门
肛门兼摄食、排遗的功能; 2. 循环功能:消化循环腔
半消化、消化后的物质 → 身体各部分; 特别在群体中:营养个员 → 生殖个员;
10
组织分化
● 多孔动物:细胞水平 仅有细胞分化、无明确的组织;
● 腔肠动物:组织水平 细胞分化 → 明确的组织, 但分化程度低,见下;
神经组织 P90,图5-2;P91,图5-3 ● 多孔动物
无神经组织, 仅有分散的芒状细胞
——最原始的神经细胞; ● 腔肠动物:网状神经系统
无中枢; 弥散性传导——弥散型神经系统; 传导速度慢;
14
皮肌细胞(肌肉的结构)——原始 性
依据:上皮、肌肉成分发达程度 划分为三种类型 P90,图5-1 1. 上皮、肌肉成分发达程度相当 2. 上皮发达、肌肉成分不发达 3. 上皮不发达、肌肉成分发达——肌细胞
腔肠动物门 Cnidaria (Coelenterata)
Cni-刺 Coel(L. coelum天、天空、腔)
1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比较多孔动物、腔肠动物进化上的地位 ● 多孔动物:侧生动物,进化上的侧支; ● 腔肠动物
真正的后生动物; 其他后生动物
都经过此阶段发展起来的; 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 注意:与多孔动物相比, 腔肠动物在进化上有何进步。
海月水母:胃囊内胃丝上很多; 功能:缠绕、刺死食物
(浮游甲壳类动物); 缠绕 → 固定位置;
18
体型
均为辐射(或两辐)对称, 但有两种体型
1. 水螅型 圆筒状——适应附着、固着生活;
2. 水母型 扁盘状(伞状) ——适应漂浮生活;
19
3. 异同 ● 构造基本相似
水螅型 → 倒置 → 压扁 → 中胶质增厚 → 水母型;
皮肌组织 神经组织
11
皮肌组织 P90,图5-1,5-2 (1)上皮组织为主
身体内、外表面; 细胞含肌原纤维
兼上皮、肌肉的功能, 故名上皮肌肉细胞(皮肌细胞); (2)上皮组织分化 → 感觉、腺细胞等; (3)上皮细胞具有神经传导功能 首先在动物界证实, 非神经传导(类神经传导)现象;
12
13
营养(水螅体), 生殖个体(生殖体); (2)僧帽水母 P99,图5-15;P100,图5-16 最复杂,7种个体 浮囊、游泳体、叶状体、营养个体、 生殖个体、水母体、触手; 不同功能:漂浮、游泳、防卫、捕食、 生殖;
24
25
骨骼
● 单体:无骨骼;如:水螅、水母; ● 群体:多有骨骼;如:珊瑚 外胚层细胞 → 中胶层 → 分泌
介于辐射、两侧对称之间, 向爬行生活过渡的种类;
6
两胚层
多孔动物:两层,不是两胚层! 腔肠动物
两胚层; 相当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原肠胚阶段;
7
8
原始的消化腔——中央腔
● 多孔动物 中央腔:水沟系组成部分, 无消化功能;
● 腔肠动物——原始的消化腔 内胚层之内的腔, 即胚胎发育期的原肠腔; 兼消化、循环功能——消化循环腔;
一、生态 水质清、流速缓、水草丰富; 河流、湖泊;
28
二、外形 圆筒状,可伸展或缩为一团, 基端:基盘,附着水草等物体上, 游离端:垂唇、口; 触手:6~10条,细长、中空,
捕食、运动;
三、运动 P92,图5-5 尺蠖样运动、翻筋斗、漂浮、滑行;
29
四、体壁构造 两层细胞
外胚层:保护、感觉、生殖; 内胚层:营养
● 差异
形状 中胶层 适应
水螅型
正置 圆柱状
薄 固着、附着
水母型
倒置 扁盘伞状
厚 漂浮
20
生活史——世代交替现象 三种类型
1. 典型的世代交替现象 水螅、水母体(型、期)同等发达,
如:某些低等种类——薮枝螅; 水螅体:无性世代, 出芽 → 新个体、群→ 水母体; 水母体:有性世代 配子生殖 → 水螅体;
四面八方的环境相似, 方向性无关紧要, 至多有上、下端之分; 故动物体各个方向上平均发展; 以辐射对称的器官, 从周围环境中感受刺激、摄食;
4
5
2. 两辐对称 ● 定义:通过体中央轴(口面——反口面),
有2个对称面; 如:海葵(口道沟);栉水母(触手); ● 适应:漂浮、固着生活; ● 过渡类型:
21
22
2. 水螅型发达 水母型不发达:筒螅; 水母型消失:水螅、海葵、珊瑚;
3. 水母型发达 水螅型不发达:桃花水母、海蜇、 海月水母; 水螅型消失:钩手水母;
23
单体、群体与多态现象
1. 单体:水螅、钵水母; 2. 群体:薮枝螅 P98,图5-14 3. 群体与多态现象 (1)薮枝螅 P98,图5-14
15
神经系统——原始、网状
1. 神经网 P91,图5-3 神经细胞突起 → 疏松网状; 1个:外胚层基部(水螅); 2个:内、外胚层基部各1个; 3个:内、外胚层基部,中胶层各1个;
2. 神经肌肉体系 P90,图5-2 感觉细胞 → 神经细胞 → 皮肌细胞;
16
பைடு நூலகம்
17
刺细胞
腔肠动物特有的; 水螅:遍布体表,触手上特多;
吞食(细胞内消化), 分泌消化液(细胞外消化); 中胶层:非细胞构造;连接、支持;
30
1. 外胚层 (1)外皮肌细胞 数量最多,柱状; 纵行肌原纤维 → 收缩
→ 身体、触手 → 短粗; (2)感觉细胞 分布:散布皮肌细胞间,
口周、触手、基盘较多; 端部:感觉毛, 基部:与神经纤维相连;
31
32
(3)神经细胞 P94,图5-7;P95,图5-8 神经网1个,外胚层基部;
2
辐射对称 两胚层 原始的消化腔——中央腔 组织分化 皮肌细胞(肌肉的结构)——原始性 神经系统——原始、网状 刺细胞 体型 生活史——世代交替现象 骨骼 浮浪幼虫
3
辐射对称
1. 辐射对称 ● 定义:通过体中央轴(口面——反口面),
有多个对称面; ● 原始、低等的对称形式; ● 适应性:水中固着、漂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