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12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 11章,12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 11章,12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 11章,12章第十一章课后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总投资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所有投资,即净投资加重置投资。

一般所说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净投资是指使资本总量发生变化的投资,即意味着原有资本存量的改变。

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设备的投资,即折旧,它是保证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

净投资是指使资本总量发生变化的投资,即意味着原有资本存量的改变。

2.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得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算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

3.自发投资指的是利率为零时将会有的投资量,自发投资与利率无关。

自发投资受到货币供给量、市场容量、社会资源状况和产出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

引致投资于自发投资相对而言,是指有经济中的内生变量引起的投资,即为适应某些现有产品或整个经济的开支的实际或预期增加而发生的投资。

4. IS曲线(IS Curve)表示的是投资等于储蓄(I = S)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或者说,IS曲线上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会使产品市场均衡。

5.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某一时点上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对货币的需求,也被称为“流动性偏好”,指人们愿意牺牲利息等收入而持有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交易需求是指由人们的交易动机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量,交易动机指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量。

投机需求人们为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持有货币,一般投机需求与利率反相关。

6. 凯恩斯指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了,也就是说证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跌,因而会将持有的所有证券换成货币,更不会去购买证券。

这种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的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称“凯恩斯陷阱”。

7. 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通货膨胀和失业一、思考题1.怎样从需求、供给和结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2.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3.简述西方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分析。

4.简述西方学者对失业种类与原因的论述。

5.简述新凯恩斯主义对工资粘性的论述。

6.试述停滞膨胀的原因与对策。

7.谈谈对西方学者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论述的看法,结合我国改革实践有哪些可参考与借鉴?二、计算题1.某国1999年的CPI为166.6%,2000年的CPI为172.2%,计算2000年的通货膨胀率。

2.有一国家,1992年GDP是63000亿美元,失业率是7.4%,自然失业率是6.0%,假如奥肯指数为2,求1992年潜在GDP与由于失业经济损失各是多少?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答:从需求的角度看,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大大超过总供给,由于商品供不应求而造成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也称需求型通货膨胀。

关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为基础的论述,强调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实际因素;二是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论述,强调影响社会总需求的货币因素。

从供给角度看,社会供给方面商品与劳务成本的提高,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称供给型通货膨胀、卖方通货膨胀,也称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其理论基础是生产费用论,根据构成生产成本总额的各部分在引起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过程中的作用不同,有两种情况: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指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致使生产成本提高,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进一步发展为“工资—物价螺旋上升式通货膨胀”;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指垄断商品市场的大企业为追求更多利润,利用超过生产成本提高幅度的办法,来提高商品价格,而造成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在开放经济中,从进出口的变化,影响国内生产成本的不同,引起国内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可分为进口性通货膨胀和出口性通货膨胀。

所谓进口性通货膨胀是指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使用进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导致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资料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资料
AD=C+I+G+(X-M)=Y=C+S+T
国外部 门
MM 政府
TR 要素 市场
通胀。
2、失业率(U)P607
它直接反映社会总劳动这一最重要资源的利用程 度,对社会福利和发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宏 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包括度量、原因、对策等。
3、通胀率(π)P615
名义总产值与实际总产值可能不同,一个重要原 因是物价变动。物价不仅包括一般商品价格,也 包括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一般商品价格在市场经 济中即传递着供求的信息,也是调节供求的重要 杆杠;而工资率变动对就业和产量都有影响,所 以通胀率对整个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因而是个 重要指标。
二、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一)联系 宏观经济学以微观为基础。 宏观经济学首先说明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 然后,通过对微观经济行为的汇总,来推论宏观 经济的规律。所以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分析为 基础。 (二)区别 1、合成谬误 2、部门:微观经济中的部门指生产行业。 宏观经济中的部门分为:居民、企业、政府和对 外部门。
第四节 GDP的分解
一、从生产总值到生产净值 (一)GDP到NDP GDP中包括资本消耗或折旧,后者是重复计算, 应予剔除。剔除折旧后,得到NDP: NDP=GDP-折旧。 剔除资本消耗后的的总投资称为净投资。总投中 资剔除的部分,叫重置投资。P432 (二)从GDP到NNP GDP+NFI=GNP;GNP-折旧=NNP
3、恒等关系:
AD(AE)=C+I=Y=C+S=AS
AD
I=S AS
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一方面,没卖出去的
产品也算作收入,但这种“收入”显然是不能用于 消
费的,所以也被算作一种储蓄。另一方面,那些没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思考与练习解答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思考与练习解答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导论一、简答论述题1.西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行为。

具体而言,微观教学研究单个的居民户如何做出消费和劳动供给决策,研究单个的厂商如何做出产品供给和要素需求决策。

与此相对应,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消费、总的就业、总的供给。

在上述基础上,微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类商品的供求均衡与价格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一个经济体所有商品与服务的总供求、总产量和一般物价。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的结论是通过微观分析得出来的。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要点:西方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3.西方经济学一般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一般方法论包括演绎推理、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性原理假设和求解均衡,这些属于根本性的方法,是基础层面的,是目前所谓主流经济学都要遵循的一种研究范式,是一种原理。

而具体研究方法则是用来实现上述研究方式的工具,研究者会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目的而从各种研究工具中选择合适的工具。

一个理论有没有采用上述一般方法论决定了这个理论是不是经济学,而上述各种具体研究方法则不具有这个性质。

4.什么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是怎样体现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答案要点:方法论个人主义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思路,不是鼓励个人主义行为。

方法论个人主义相信,不管是哪个层面的总体经济结果,都是由经济体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决策带来的。

简单来说,它认为总体是个体的加总。

因此,不管是研究一个市场或是一个行业,还是研究总体经济,都需要从分析单个经济决策者如居民户和厂商等的选择行为着手展开研究,由此推断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后果。

例如,西方经济学研究商品的需求时,它会讨论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是如何在价格与收入约束下选择各个商品的消费需求,然后由此推知所有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材答案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材答案

西方经济学(下册)第十、十一、十二章习题答案参考要点(2011 、7、19)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1.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定为0?当计划供给与计划需求一致,计划需求与实际需答案要点:求也恰好相等时,计划存货投资可以为0,计划存货投资必定为0。

但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不会将其计划存货投资安排为0,因此,宏观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会为0。

至于非计划存货投资,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往往不为0,所以,宏观上的非计划存货投资也往往不为0。

2.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是否总是大于0 小于1?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消费增答案要点:量所占的比重,因此,它至多等于1,而无论如何不能大于1;如果不消费也只能等于0,而不会小于0。

平均消费倾向则在短期内有可能大于1,因为可以借贷消费(如购买耐用消费品或自己住居住的住宅);但也不会小于0,因为人们至少需要基本的生活花费3. 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增加储蓄对于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1首先是减少了消费需求,其次是增加的消费能否答案要点:全部转变为投资很难确定。

所以,增加储蓄的直接作用是减少了总需求,进而降低了均衡国民收入。

4. 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有何不足之处?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仅仅考虑了最直观的短期答案要点:情况,忽略了消费也要有长期考虑,也忽视了不同社会收入层次对总体消费的影响,以及社会消费与居民消费、企业消费、政府消费的情况。

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概念强调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有一定的道理,但太笼统,局限性不小,忽视了它在不同层次中的作用。

有关消费的内容可以参看教材p75-77 的内容。

5. 投资是如何决定的?怎样看待其决定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投资决定的原则是收益大于成本,在考虑边际成答案要点:本的情况下,至少要使投资的收益等于成本。

影响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都是在进行实际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思考与练习解答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思考与练习解答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导论一、简答论述题1.西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行为。

具体而言,微观教学研究单个的居民户如何做出消费和劳动供给决策,研究单个的厂商如何做出产品供给和要素需求决策。

与此相对应,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消费、总的就业、总的供给。

在上述基础上,微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类商品的供求均衡与价格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一个经济体所有商品与服务的总供求、总产量和一般物价。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的结论是通过微观分析得出来的。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要点:西方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3.西方经济学一般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一般方法论包括演绎推理、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性原理假设和求解均衡,这些属于根本性的方法,是基础层面的,是目前所谓主流经济学都要遵循的一种研究范式,是一种原理。

而具体研究方法则是用来实现上述研究方式的工具,研究者会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目的而从各种研究工具中选择合适的工具。

一个理论有没有采用上述一般方法论决定了这个理论是不是经济学,而上述各种具体研究方法则不具有这个性质。

4.什么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是怎样体现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答案要点:方法论个人主义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思路,不是鼓励个人主义行为。

方法论个人主义相信,不管是哪个层面的总体经济结果,都是由经济体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决策带来的。

简单来说,它认为总体是个体的加总。

因此,不管是研究一个市场或是一个行业,还是研究总体经济,都需要从分析单个经济决策者如居民户和厂商等的选择行为着手展开研究,由此推断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后果。

例如,西方经济学研究商品的需求时,它会讨论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是如何在价格与收入约束下选择各个商品的消费需求,然后由此推知所有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12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12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1.总需求曲线为何向右下方倾斜?答案要点:总需求会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或者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提高。

这也就是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

所以,总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2.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平坦,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小或几乎不变动,总需求曲线越陡直,即总需求对于价格不敏感,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具体项目。

3.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陡直,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大也不会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越平坦,即总需求对于价格很敏感,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企业投资的重要具体项目。

4.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么?答案要点:如果是以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有好的项目,同时也不能因此引起利率上涨。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会产生局限性和副作用:因利率上涨而导致原本可由社会进行的投资被放弃,即产生“挤出效应”,或者因缺乏适当的投资支出的对象,而无法达到目的。

如果以减税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局限性,即,企业找不到可以盈利的投资项目,就不会因减税而增加投资,从而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

5.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么?答案要点:一是受限于经济中是否存在可盈利的投资项目,二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6.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理由是什么?答案要点:可以互相弥补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时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避免或降低副作用。

(西方经济学)第12章产品与货币市场共同均衡

(西方经济学)第12章产品与货币市场共同均衡
市场失衡与政策调整
市场失衡的原因
需求不足
消费者需求下降或预期未来经济下滑, 导致总需求不足,市场失衡。
供应过剩
生产者供应过剩,产品积压,价格下 降,导致市场失衡。
外部冲击
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等外部因素对 市场造成冲击,导致市场失衡。
货币供应量与需求量不匹配
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导致市场上 的货币供应量与实际需求量不匹配, 市场失衡。
财政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或税收政策,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而影响经济活动和产出水平。
政策配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例如,在经济衰退时 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和减税等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同时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 和增加货币供应等货币政策来进一步促进经济复苏。
04
案例名称
01
美国2000年的经济繁荣
描述
02
2000年,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率和高增长,产品市
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来自分析03当时,美联储通过实施适度的货币政策,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
长,同时防止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发生。
市场失衡的案例
案例名称
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
描述
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引发金融危机,导致产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失衡。
进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对于缓解欧债危机、稳定金融市场和提振经济增
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状态发生变化。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也会影响均衡 状态。如果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 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产量也会
相应变化。
02
货币市场的均衡
货币需求
01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12章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12章

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含义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含义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类型 一般情况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图解) 凯恩斯情况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图解) 古典情况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图解)
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 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商务风营销计划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外来冲击的 反应 第五节 本章评析
特殊的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凯恩斯的和古 典的 凯恩斯的水平总供给曲线: 只有总需求有极大增长才会发生变化,一般在短期内不会变化 古典的垂直总供给曲线: 生产力有大的提高或破坏,劳动力有大的变化时才会移动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总供给曲线不同特征的经济含义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图解) : 充分就业,潜在产出水平,价格可变 价格不变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图解) : 经济萧条时的状态 价格可变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图解) : 未达充分就业,但不处于经济萧条的状态
添加标题
财富效应实际上与微观经济学部分所讲的价格变动会导致收入效应相对应。而利率效应却是宏观经济学谈到的特有效应,与微观不同。
添加标题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三、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财政政策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在价格水平不变时, 扩张性财政政策:总需求曲线右移(图解)紧缩性财政政策:总需求曲线左移(图解)
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思考和练习解答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思考和练习解答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导论一、简答论述题1.西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行为。

具体而言,微观教学研究单个的居民户如何做出消费和劳动供给决策,研究单个的厂商如何做出产品供给和要素需求决策。

与此相对应,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消费、总的就业、总的供给。

在上述基础上,微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类商品的供求均衡与价格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一个经济体所有商品与服务的总供求、总产量和一般物价。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的结论是通过微观分析得出来的。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要点:西方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3.西方经济学一般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一般方法论包括演绎推理、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性原理假设和求解均衡,这些属于根本性的方法,是基础层面的,是目前所谓主流经济学都要遵循的一种研究范式,是一种原理。

而具体研究方法则是用来实现上述研究方式的工具,研究者会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目的而从各种研究工具中选择合适的工具。

一个理论有没有采用上述一般方法论决定了这个理论是不是经济学,而上述各种具体研究方法则不具有这个性质。

4.什么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是怎样体现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答案要点:方法论个人主义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思路,不是鼓励个人主义行为。

方法论个人主义相信,不管是哪个层面的总体经济结果,都是由经济体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决策带来的。

简单来说,它认为总体是个体的加总。

因此,不管是研究一个市场或是一个行业,还是研究总体经济,都需要从分析单个经济决策者如居民户和厂商等的选择行为着手展开研究,由此推断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后果。

例如,西方经济学研究商品的需求时,它会讨论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是如何在价格与收入约束下选择各个商品的消费需求,然后由此推知所有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章节题库(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圣才出品】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章节题库(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圣才出品】

第12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一、名词解释1.宏观生产函数答: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f(N,K)。

其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由于不易衡量等原因,技术水平没有被明确地表示。

所以经济社会的产出主要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

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被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

在短期宏观生产函数中,由于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所以二者被认为是不变的常数。

用K表示不变的资本存量,则有:Y=f(N,K_)。

在长期生产函数中,三个主要的自变量都是可变的。

首先,存在足够的时间改善技术水平。

其次,人口的增长能够改变充分就业的劳动者的数量。

最后,随着积累的增加资本存量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这样,长期宏观生产函数就变为:Y*=f(N*,K*)。

2.利率效应答:利率效应是指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导致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

如果价格水平上升,而货币供给量没有发生变化,那么人们就需要更多的货币从事交易。

通常价格水平越高,商品和劳务越贵,所需交易的现金量就越多,支付的金额就越大。

价格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利率就会上升,利率上升,使投资水平下降,因而总支出水平和总收入水平下降。

可见,货币的名义需求是价格水平的增函数。

反之,在消费者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其实际财富增加,刺激着消费者购买更多的产品与劳务,从而促使社会总产量随之增加。

二、单项选择题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答案】D【解析】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取决于:①利率效应,即价格上升使得投资减少;②实际余额效应,即价格上升使得消费减少;③进出口效应;④价格上升使得名义收入增加,从而使得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

西方经济学12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12章习题答案

11、(1)最终产品法:银矿 银-项链,项链为最 、 最终产品法 银矿-银 项链 最终产品法: 项链, 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万美元。 终产品,价值 万美元。 (2)第一阶段:开矿阶段生产10 万美元,第二阶 第一阶段:开矿阶段生产 万美元, 第一阶段 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 万美元, 段:银器制造阶段生产 万美元,即40 – 10 = 30万美元,两阶段共增值 万美元 万美元, 万美元. 万美元 两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收入法核算 收入法核算GDP=工资 利润。生产活动中所 工资+利润 收入法核算 工资 利润。 获工资共计: 万美元, 获工资共计:7.5 + 5 = 12.5万美元,生产活动 万美元 中所获利润(10 - 7.5) + (30 - 5) = 27.5 万美元 中所获利润 用收入法共计得GDP12.5 + 27.5 = 40 万美元。 万美元。 用收入法共计得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殖法和收入法计得 是相同的。 的GDP是相同的。 是相同的
其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第三, 其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宏观经济分析要以微观分析为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即,宏观经济分析要以微观分析为理论基础。
3、区别:流量是在一定时期内测度的,其大小有时间 维度;而存量则是在某一时点上测度的,其大小没有 维度。 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如一定的国民收入来自一定 的国民财富;流量又归于存量之中,即存量只能经由 流量而发生变化,如新增加的国民财富是靠新创造的 国民收入来计算的。 存量是通过流量加上去的,存量不能相加。 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理由:因为公司债券利息是从公司当年生产所得中 分出来的一部分,是机构部门营业盈余一部分,就是 GDP的一部分,所以记入GDP; 政府债券利息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其来源是政府税收, 而政府税收如来源于生产税,在计算生产税净额时已 记入GDP了,如来源于收入税,在计算营业盈余时也 已记入GDP了,所以不再重复计算。 政府公债利息是 政府的转移支付,没有参与生产,只是把一部分钱从 政府转到 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消耗补偿, 、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消耗补偿, 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 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 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 即800–300 = 500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 500 = 4300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2)从GDP=c + i + g + nx 中可知 nx =GDP–c–i–g ,因此, 因此, 从 亿美元。 净出口 nx = 4800– 3000–800–960 = 40 亿美元。 (3)用BS代表政府预算赢余,T代表净税收既政府税收减 代表政府预算赢余, 代表净税收既政府税收减 用 代表政府预算赢余 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 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 ,从而有 T = BS + g = 30 + 960 = 990亿美元 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 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 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 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则有y 亿美元。 则有 D=NNP–T = 4300–990 = 3310亿美元。 亿美元 (5)储蓄 储蓄S=yD–C= 3310–3000 = 310亿美元。 亿美元。 储蓄 亿美元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20%降到15%,这是一项()选择一项:A. 财政支出政策B. 财政收入政策。

C. 货币政策D. 公共政策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财政收入政策题目2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选择一项:A. 降低再贴现率B. 减少政府购买C. 提高税率D. 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题目3】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选择一项:A. 利率为负数B. 利率为零C. 利率上升D. 利率下降: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利率上升题目4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选择一项:;A. 减少,利率上升B. 减少,利率下降C. 增加,利率上升D. 增加,利率下降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利率上升题目5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赤字增加的时期是()选择一项:A. 经济繁荣时期B. 高通货膨胀时期C. 低失业率时期D. 经济衰退时期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经济衰退时期题目6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选择一项: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题目7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则()。

选择一项:A. 无法确定B.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C. 货币政策的效果好D.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财政政策的效果好题目8<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

选择一项:A. 无法确定B. 货币政策的效果好C.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D.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货币政策的效果好题目9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选择一项:|A. 中央政府B. 中央银行C. 财政部D. 商业银行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中央银行题目10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选择一项:A. 再贴现率B. 公开市场业务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 道义劝告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公开市场业务题目11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公开市场业务是指()选择一项:A. 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B. 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C. 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D.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题目12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选择一项:A. 提高公司所得税B. 增加货币发行量C. 提高个人所得税D. 增加政府支出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政府支出题目13~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它的意图是()选择一项:A. 提高利息率水平B. 降低利息率水平C. 增加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D. 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降低利息率水平题目14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选择一项:【A.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B.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C. 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D.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题目15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选择一项:A. 增加库存现金B. 购买设备C. 偿还贷款D. 增加贷款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贷款题目16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选择一项:A. 增加和利率降低B. 减少和利率提高`C. 减少和利率降低D. 增加和利率提高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和利率提高题目17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选择一项:A. 降低再贴现率B. 卖出国债C. 提高准备金率D. 减少货币供应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降低再贴现率题目18#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选择一项:A. 减少,利率上升B. 减少,利率下降C. 增加,利率上升D. 增加,利率下降?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利率上升题目19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选择一项:!A.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题目20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选择一项:A.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题目21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选择一项:A. 不变B. 减少—C. 增加D. 不相关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题目22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选择一项:A. 增加消费B. 减少消费C. 增加投资D. 减少投资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增加消费题目23;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选择一项:A. 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B.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 税收减少50亿元D.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题目24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选择一项:《A. 公债B.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C. 税收D. 总需求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税收题目25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选择一项:A. 政府投资B. 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C. 农产品支持价格D. 个人所得税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政府投资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题目26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公共分配B.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C. 收支行为规范化D. 具有非营利性E. 具有盈利性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具有非营利性, 收支行为规范化题目27[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在经济衰退时期,依靠发行公债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影响()选择一项或多项:A. 缓和了通货膨胀B. 减少了政府债务C. 缓和经济萧条D. 增加政府债务?E. 税收增加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缓和经济萧条, 增加政府债务题目28不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实行赤字财政()^选择一项或多项:A. 可以使经济持久繁荣B. 在长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C. 对经济没有影响D. 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E. 在经济萧条时使经济走出衰退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在经济萧条时使经济走出衰退题目29)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B. 制定货币政策C. 为政府创造利润D. 发行货币`E. 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制定货币政策, 发行货币, 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题目30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选择一项或多项:A. 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B. 降低再贴现率C.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D. 提高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E. 降低存款准备率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降低存款准备率, 降低再贴现率题目31/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稳定职能B. 支付职能C. 分配职能D. 配置职能$E. 调控职能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分配职能, 配置职能, 稳定职能题目32正确获得分中的分标记题目题干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 公债B. 转移支付C. 税收D. 政府购买E. 政府投资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政府购买, 转移支付, 政府投资题目33。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答案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答案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导论一、简答论述题1.西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行为。

具体而言,微观教学研究单个的居民户如何做出消费和劳动供给决策,研究单个的厂商如何做出产品供给和要素需求决策。

与此相对应,宏观经济学研宄一个经济体的总体消费、总的就业、总的供给。

在上述基础上,微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类商品的供求均衡与价格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一个经济体所有商品与服务的总供求、总产量和一般物价。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的结论是通过微观分析得出来的。

2.西方经济学的研宄对象是什么?答案要点:西方经济学研宄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3.西方经济学一般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一般方法论包括演绎推理、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性原理假设和求解均衡,这些属于根本性的方法,是基础层面的,是目前所谓主流经济学都要遵循的一种研究范式,是一种原理。

而具体研宄方法则是用来实现上述研究方式的工具,研究者会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0的而从各种研宂工具中选择合适的工具。

一个理论有没有采用上述一般方法论决定了这个理论是不是经济学,而上述各种具体研究方法则不具有这个性质。

4.什么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它在西方经济学研宄中是怎样体现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答案要点:方法论个人主义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思路,不是鼓励个人主义行为。

方法论个人主义相信,不管是哪个层面的总体经济结果,都是由经济体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决策带来的。

简单来说,它认为总体是个体的加总。

因此,不管是研宄一个市场或是一个行业,还是研究总体经济,都需要从分析单个经济决策者如居民户和厂商等的选择行为着手展开研究,由此推断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后果。

例如,西方经济学研究商品的需求时,它会讨论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是如何在价格与收入约朿下选择各个商品的消费需求,然后由此推知所有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

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

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

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GDP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西方经济学第12章(宏观第1章)㈠问答题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

西方经济学第12章(宏观第1章)㈠问答题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

*西方经济学第12章(宏观第1章) ㈠问答题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到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5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圆,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圆,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圆,计入乙国的GDP有净出口-2万美圆;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西方经济学原理第十二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原理第十二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9、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 、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 投资恒等 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 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 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 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 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 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 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 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 济的总供给( 济的总供给(C + S)和总需求(C + I)的恒等关系。 )和总需求( )的恒等关系。 只要遵守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 只要遵守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 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既是否均衡。 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既是否均衡。但 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 蓄总会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 蓄总会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 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 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 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 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起 经济扩张和收缩。 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 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 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 经济的均衡状态。 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储 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3、解答: 、解答: 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 总和不会有影响。 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总和不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 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 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 , GDP总和不会有影响。如:甲国向乙国出口价值 万美 总和不会有影响。 甲国向乙国出口价值10万美 总和不会有影响 乙国向甲国出口价值8万美元 对甲来说, 万美元, 元,乙国向甲国出口价值 万美元,对甲来说,计入 GDP中的净出口为 万美元,计入乙的 中的净出口为2万美元 中的净出口为 万美元,计入乙的GDP中的净出口 中的净出口 万美元, 总和为零。 为—2万美元,两国 万美元 两国GDP总和为零。若两国并成一个国 总和为零 从收入看,甲的收入为10万美元 乙的收入为8; 万美元, 家,从收入看,甲的收入为 万美元,乙的收入为 ;从 支出看,甲的支出为8万美元 乙的支出为10万美元 万美元, 万美元, 支出看,甲的支出为 万美元,乙的支出为 万美元,所 以无论用收入法还是支出法, 都是18万美元 以无论用收入法还是支出法,GDP都是 万美元。 都是 万美元。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章节题库】第11章~第12章 【圣才出品】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章节题库】第11章~第12章 【圣才出品】

第11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一、名词解释1.IS曲线答: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的轨迹,或者说,国民收入与利率应该怎样配合,才能保证投资与储蓄始终相等。

如图11-1所示:图11-1IS曲线C点是一个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点,D点是投资大于储蓄的一个非均衡点。

一般地说,位于IS曲线右上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I<S的非均衡点;位于IS曲线左下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I>S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I=S的均衡组合。

2.LM曲线答:LM曲线表示要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国民收入和利率必须具备的数量组合的轨迹,或者说,它表示国民收入和利率应该怎样配合才能保证货币需求量与货币供给量相等。

LM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LM曲线的意义并不是表明利率与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严格的函数关系,也不意味着两者存在因果关系。

它只表明,当利率与国民收入存在这样一种数量关系时,货币需求量与货币供给量保持相等,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满足。

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右下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3.凯恩斯陷阱(流动偏好陷阱)答: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偏好陷阱、流动性陷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可以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等待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很多直至出现最佳购买时机。

显然,正是人们的这种投机心理的作用,使利率的降低有一个下限,造成投资成本不能与投资收益同步下降,从而导致社会投资需求不足。

流动偏好陷阱对应的是图11-2中描绘的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接近水平的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1.总需求曲线为何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总需求会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或者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提高。

这也就是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

所以,总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2.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平坦,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小或几乎不变动,总需求曲线越陡直,即总需求对于价格不敏感,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具体项目。

3.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陡直,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大也不会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越平坦,即总需求对于价格很敏感,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企业投资的重要具体项目。

4.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
么?
答案要点:如果是以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有好的项目,同时也不能因此引起利率上涨。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会产生局限性和副作用:因利率上涨而导致原本可由社会进行的投资被放弃,即产生“挤出效应”,或者
因缺乏适当的投资支出的对象,而无法达到目的。

如果以减税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局限性,即,企业找不到可以盈利的投资项目,就不会因减税而增加投资,从而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

5.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
么?
答案要点:一是受限于经济中是否存在可盈利的投资项目,二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6.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要点:可以互相弥补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时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避免或降低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