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_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题是“比的应用”,采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教材。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比的运算”,具体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大小比较、比的化简以及比的运算性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化简比,并熟练运用比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比的化简,教学重点是比的运算性质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例子,学生们需要准备的是一支笔和一张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入比的概念,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比是多少?”2. 讲解:接着我会讲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我会用PPT展示一些比的大小比较的例子,让学生们跟随我的讲解一起比较。
4. 运算:我会讲解比的运算性质,我会用PPT展示一些运算的例子,并让学生们一起跟我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比的定义,比的大小比较方法,比的化简方法,以及比的运算性质。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话复述比的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比的化简这一部分有些困难,我在下一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详细地讲解化的方法。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后多做一些练习,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对于拓展延伸,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尝试自己找一些实际的例子,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计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比的化简比的化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运算的基础。
在化简比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如何将比表示成最简整数比的形式。
例如,我们可以将比4:8化简为1:2。
化简比的方法是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了解如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单元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的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数据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性和客观公正的态度。
-通过对比例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难题。
3.教师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及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回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比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等。
3.拓展提高:
-研究比例与分数、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总结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探讨比例在科学、工程、艺术等领域的应用,选择一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4.小组合作:
-小组内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比例知识的手抄报,内容包括比例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及应用实例。
-小组讨论并解决以下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比例知识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比例问题吗?你们觉得比例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互动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比例问题,讨论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例的作用,如比较、计算、解决问题等。
3.教学目标明确
-通过导入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和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5.创新思维:
-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与比例相关的数学游戏或谜题,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尝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我国著名数学问题“鸡兔同笼”。
《比的应用(1)》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4.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分析,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能够运用比的数学语言描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打折、速度与时间关系等。
-培养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抽象出比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分析。
-引导学生将比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数学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比的含义及其表达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符号表示,如a:b,能准确表达比的关系。
举例:如小明和小红的身高比为3:4,理解3和4分别代表的意义。
(2)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掌握比的反身性、传递性等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举例:若a:b = b:c,则a:c,理解比的传递性,并能够运用此性质求解未知量。
(3)比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比例分配、按比求解等。
举例:购物打折问题,理解折扣与原价之间的比关系,并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计算。
-应用比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一个比例关系,求解未知量。
-配合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比的应用(1)》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抽象与建模的核心素养。
2.提高学生对比的意义、性质及应用的理解,深化数学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比的应用(1)》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比的概念和应用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我发现有的同学能够迅速联系到生活实际,但也有一些同学显得有些迷茫。这让我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联系实际,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6.3《比的应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6.3 《比的应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张张期待的小脸,我知道,今天我要讲授的《比的应用》一定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将从教材的第六章第三节开始,详细讲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如何计算比,如何化简比,以及如何求出比值。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比的基本概念,理解比的应用,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化简比和求比值将是这一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会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两个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相关的练习题,以及黑板和粉笔,我相信这些教具和学具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我将会从比的概念讲起,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如何计算比,如何化简比,以及如何求出比值。
我会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将比的概念,化简比的方法,求比值的方法一一呈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会在课后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是否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还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
这就是我对于《比的应用》的教学计划,我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一定能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比的概念讲解讲解比的概念是基础,也是关键。
我必须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比的含义,明确比是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通过生动的实例,我将比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认识。
比的应用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比的应用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比的应用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题:比的应用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的应用》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使学生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由分卡片时所产生的问题设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教师提出关于稀释液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稀释液”的意思。
2、利用课件出示例2。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引导学生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
(3)课件出示稀释液的配制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4)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
(5)小组讨论解题方法,然后进行汇报,并集体订正。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7)提示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3、小结: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结构特点?怎样解答这样的应用题?三、巩固练习1、解决课前分卡片时所产生的问题。
2、课件出示练习题1,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练习题与例题的异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练习题2,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比较本题与例题及练习1的异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解决,并引导学生自行检验。
四、拓展延伸利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教师介绍“黄金比”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比的应用-北师大版秋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比的应用-北师大版秋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性质,能够比大小,求出比的值;2.理解比的应用,能够进行比例推理;3.能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比例计算;4.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的定义和性质;2.理解比例推理的方法;3.运用比例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基础知识1.讲解比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大小和值的概念;2.通过列举例题,让学生掌握比的比较大小和求比的值的方法。
2. 应用训练1.提供实际生活场景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例推理;2.在课堂中组织比例计算的竞赛,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3. 综合评价1.反复提醒学生认真思考,合理解题;2.抓住学生易错点,进行针对性讲解;3.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设计1. 课前预习1.布置作业:让学生预习比的定义和性质,并进行预习小测验。
2. 课堂授课1.讲授比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比的比较大小和求比的值的方法;3.提供实际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例推理;4.组织比例计算的竞赛,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3. 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教科书和课外的习题练习;2.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并进行计算。
五、板书设计比的定义和性质比的比较大小和求比的值方法比的应用:比例推理比例计算竞赛六、教学反思1.结合学生实际,选择真实、有趣的例题和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2.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并适时进行激励;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以提高其对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一、学习目标1.了解“比”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比的基本运算;3.理解比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比的应用;2.熟练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比的应用;2.熟练运用比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解;2.演示;3.练习。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和定义。
例如,某个水果摊位上卖苹果和橘子,苹果比橘子贵,花费了7元买3个苹果和5个橘子,问每个苹果和每个橘子的价格分别是多少?第二步:讲解1.比的定义:比是两个数的比较关系。
以A:B表示,A、B分别为比的前项和后项,A叫做比的被比较数,B叫做比的比较数;2.比的性质:–比的大小关系可以表示为“大于”、“小于”、“等于”;–当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比为1:1;–比的前后项可以交换,但比不改变。
3.比的基本运算:–乘法:如果A:B=C:D,那么AD=BC,且A:B=C:D=AD:BC;–除法:如果A:B=C:D,那么A:C=B:D=AD:BC。
第三步:演示和练习老师可以通过演示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演示假设购买12345班级的班旗,总共需要1000元,A班和B班想要分别支付,A班出3分之1,B班出2分之1,问A班应该支付多少?解决方法如下:1.设A班应该支付的金额为x,则B班应该支付的金额为1000-x;2.根据比的大小关系,可以得出3:2=x:(1000-x);3.通过比的乘法,可以得出3(1000-x)=2x;4.解方程得到x=750;5.所以A班应该支付的金额为750元。
练习1.一个数字是另一个数字的五分之三,如果这两个数字的和是48,求它们分别是多少?2.一支队伍有5个人,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应用,掌握了比的基本运算,学会了如何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多多练习,深入理解比的应用。
6.4《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6.4 《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第四节《比的应用》。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比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比的含义,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比的含义,以及比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则是如何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问题,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之比是多少?”然后,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同学们运用比来解决。
例如:“一个班级有20名男生,30名女生,请问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之比是多少?”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比的概念时,我会利用板书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我会画出一个比的模型,用a:b来表示,并用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模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4个橘子,小红有6个橘子,请问小明和小红的橘子数量之比是多少?答案:小明和小红的橘子数量之比是2: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比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同学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复习。
对于拓展延伸,我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比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购物时,可以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对比的概念理解和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比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困惑。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我采取了一种实践情景引入的方法。
我通过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同学们运用比来解决。
第六单元《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进行大小比较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比的运算和应用3. 比的化简和求比值4. 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运算。
2. 教学难点:比的化简、求比值和比例尺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知识。
3. 应用:讲解比的化简、求比值和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实例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的运用和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比的意义、基本性质、运算、化简、求比值、比例尺等。
2. 关键概念和公式:比的符号、性质、化简公式、求比值公式等。
3. 例题和练习:精选典型例题和练习,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比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 提高题:运用比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 挑战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总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系统地教授《比的应用》这一单元,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概念、性质和运算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比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积极参与态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3《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6.3《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 6.3节《比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比的概念,如“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车相距20千米,问两车多久后相遇?”2. 新课讲解:讲解比的概念,比的意义,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比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多少?如果班级再有5名男生加入,比例会发生改变吗?”六、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2. 比的计算方法3. 比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车相距40千米,问两车多久后相遇?2. 答案:两车相遇的时间为0.4小时,即24分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如比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因此,我根据《比的应用》这一课题,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主要涉及第四单元《比的含义和应用》中的第1课时,具体包括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的应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的含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比的定义,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例,如苹果和香蕉,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度和重量,引出比的含义。
2. 讲解比的定义:在黑板上画出两个物体,如一个长为4厘米的线段和一个长为6厘米的线段,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比。
然后解释比的定义: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 讲解求比值的方法:以刚才的两个线段为例,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比值就是将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结果,如4:6的比值为2/3。
4. 比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比的应用,如在购物时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商品。
六、板书设计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的结果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 = 比值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测量等七、作业设计(1)5:8 ;(2)3:4;(3)6:92. 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80元的商品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与原价之比。
答案:(1)5:8 的比值表示5与8的倍数关系,如5个人分8个苹果等;(2)3:4 的比值表示3与4的倍数关系,如3个苹果比4个苹果等;(3)6:9 的比值表示6与9的倍数关系,如6个人分9个苹果等;某商店打折后的价格为64元,原价为80元,打折后的价格与原价之比为64:80,即4:5。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比及比的基本概念。
2.能够理解比例的含义及比例的性质。
3.能够运用比的概念及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基本概念:比、比例2.比例关系的性质3.运用比及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难点1.比例关系的性质2.运用比及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导入在黑板上写下如下两组数字:6, 24, 8和2, 8, ?。
请学生围绕这两组数字的共同点展开讨论。
2.讲授比和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们观察上述数字,从中的共同点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
比就是两个或多个数的比较。
用冒号或横线表示,例如6:24,也可以读作6比24。
在这个例子中,6可以称为比的前项,24可以称为比的后项。
引导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相对关系。
如6:24的比例可以写作1:4,意思是6中有1个,24中有4个。
这个例子中的比例1:4包含两个数,即1和4,其中1称为比例的前项,4称为比例的后项。
比例关系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关系的性质:如果两个比例相等,则它们中每一相同单位中的值也是相等的。
例如,如果A比B是2:3,C比D是2:3,那么A、C在同一单位中的值相等,B、D在同一单位中的值相等。
这个性质是解决比例问题的基础。
比的运算引导学生把两个比放在一起,并在同一单位下进行计数。
例如,5:10和3:6加起来是多少?这里需要先将两个比中的数字按照相同的单位进行转化,然后将前项和后项分别相加。
结果是8:16,但也可以写作1:2。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概念和比例关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比例是2:3,其中后项是60,问前项是多少。
由于2:3的比例就是2/3,因此可以设置等式(2/3)= x/60,解得x=40。
3.练习分配练习题或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题目或样例见下:1.求解比例2:3中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为多少?2.比例2:5中包括100个单位,求出其中的分钟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进行各种实际问题的计算。
内容主要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等。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定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的方法。
2.难点:求比例和化简比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比的定义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2.相关的生活案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入比的定义,如“小明的身高是小红的两倍,求小明的身高与小红身高的比。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比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巩固所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等,难度逐渐增加。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拓展(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和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比的意义和化简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分橘子活动的实际操作为学生探索解决按一定的比分配的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学习正比例积累了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探索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解题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通过创设分橘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寻找解题策略,从而理解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局限性,明确按一定的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和解题策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过程,掌握按一定的比分配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应用比的意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2-9-1809:02编辑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法: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转化归纳,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创设了用小棒代替分橘子的教学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引导学生探究解题策略,紧抓教学难点,紧扣分数与比和除法的关系,放手让学生解答,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明白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
学法: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练习反馈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强了对比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亲身经历探索解题策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存在问题: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学在短暂的课堂要面对全体学生,还有个别学生不能顺利准确的解决问题,造成教学效果的不足。
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关注学困生,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概念;2.能正确阅读、理解并解答与“比”相关的基础问题;3.能够将“比”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3.1 活动预热1.观看视频:《数学之美》中第十集,“黄金分割比”。
2.学生体验黄金分割比,并让学生分析黄金分割比的应用。
3.2 导入新知识1.引入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比赛成绩、人口比例等来介绍“比”的概念和用途。
2.解释“比”的概念,并介绍“比”的写法和阅读方法。
3.3 深入探究1.练习1:根据给出的比例,用已知数据求解未知数据。
2.练习2: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根据给出的销售量比例来计算不同门店的销售量。
3.4 巩固训练1.练习3:让学生根据实际案例来分析股票价格、地球大小以及其他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练习来巩固和深化“比”的应用。
2.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家继续训练。
四、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帮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来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1.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展示以及考试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情况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介绍了“比”的概念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和会用这些知识点。
同时,需要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和掌握所学知识点,教学应当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1. 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理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常见用途;•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的概念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应用比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比的概念和常见应用;•教学难点:能够将比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1.3 教学准备•教师:黑板、彩色粉笔、教案、教材;•学生:教材、笔记本。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比的基本概念,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比例关系?•你能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用比的概念来解决吗?1.4.2 新课讲解与示范(15分钟)教师通过黑板上的绘图和实例讲解比的应用。
首先,教师用黑板上的绘图来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然后,教师以实例的形式展示比的应用,包括价格比较、人口比例等等。
教师将注意力放在计算过程以及运用比的方法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1.4.3 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教师巡视每个小组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对错误或不清楚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1.4.4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应用问题,要求学生用比的概念进行解决。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组进行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4.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比的应用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发现更多可以运用比的概念和方法的问题。
2. 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反思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导入、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拓展应用以及小结的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在示范和练习环节,提供了个别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比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节课中,选择了教材的第七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以及进行比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以及能够进行比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求比值和进行比的运算。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用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以及进行比的运算。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份清晰的板书,列出比的概念,求比值和进行比的运算的方法,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们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题目包括:1. 求下列比的比值:2:3, 4:5, 6:7。
2. 计算下列比的和:2:3 + 4:5。
3. 判断下列哪个数是比值:4/5, 6/7, 8/9。
答案:1. 2:3的比值是0.6667,4:5的比值是0.8,6:7的比值是0.8571。
2. 2:3 + 4:5的和是14/15。
3. 4/5和6/7是比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以及求比值和进行比的运算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进一步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比的应用》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比的概念引入在教学内容中,我选择了教材的第七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以及进行比的运算。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比的概念涉及到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些抽象。
因此,我决定通过一些图片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比的意义。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含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目标: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画图、计算等方法探索新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讨论和交流探索新知教学方法:操作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复习师:同学们,今天与我们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紧张吗?(有的说紧张有的说不紧张)咱们来统计一下,紧张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师数一数,并记录其数据(紧张的有15人,不紧张的有2021。
你能根据这15人和2021比的知识或分数的知识说一句话吗?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说法:(1)紧张的人数与不紧张的人数比是3:4;(2)紧张的人数是不紧张的人数的3/4;(3)紧张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的比是3:7;(4)紧张的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3/7;(5)紧张的人数比不紧张的人少1/4;······2、引入课题师:大家说的真好,可见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以前我们体验过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一)解决问题一:怎样分合理?1.提出问题。
师:其实只要有心,随时都可以发现一些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就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她遇到了什么问题。
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出的问题:把这些橘子分给一班和二班,怎样分合理学生独立思考2.组织讨论。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分配方案。
方案一:每个班分这筐橘子的一半。
方案二:按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比来进行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北师大版六年级数
学上学期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
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个2个
6个4个
30个20个
…………
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个20个
30个20个
…………
方法二:画图
140个
方法三:列式
3+2=5
3
5
140×=84(个)
2
5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5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
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
数学故事。
(共同探讨方法)
阿凡提分马的故事,可能有的学生以前听过,可以让学生自己把故事讲出来。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算出三个人分得的马:老大6匹,老二3匹,老三2匹。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12+14+16并不等于1。
练习
1、小红和小薇投篮数之比是3:5,小薇比小红多投了6个,小红投了多少个?
2、药粉和药水的比是1:30,如果药水有60千克,那么药粉有多少千克?
3、一种药水中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700,现要配制1400千克药水需加药粉多少千克?
1、一种药水中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50,用2千克药粉配置这
样的药水,需要用水多少千克?
2、打一篇文章,小丽用了3小时,小红只用了2小时,问小丽和小红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五、总结: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
六、【板书】
比的应用
3+2=5
3
5
140×=84(个)
2
5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56个,比较合理
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教学反思】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有的同学在课后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朱淼莹:关于已知时间之比,让我们求速度之比或工效之比的问题,是否有好的验算方法?
郑琪键: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是比的前项,哪个是比的后项?
张晋:有时总数除以被分成的份数除不尽怎么办?
姚楠:如果题目求比需要接方程怎么办?
在学习练习三时有必要集体解决以上一些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