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古诗积累与阅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国学阅读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课内选文考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不包含下列哪项?()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A.春天。
B.年轻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
D.春天的歌。
[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___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之:________________ 广陵:________________尽:_______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______[4]解释诗歌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1一《游子吟》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忆江南》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三《望洞庭》刘禹锡(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清明》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五《赋得古草原送别》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六《秋夕》杜牧(唐)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2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3、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延伸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黃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
②蛱(jiá)蝶:蝴蝶。
[1]解释词语。
稀:____________ 惟有:____________[2]理解诗句,填空。
(1)诗中用梅子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初夏江南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读诗句,想象“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诗描绘的画面,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麦花雪白菜花稀”的意思是荞麦花一片雪白,菜地里的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______)(2)白天很少见到行人的原因是夏日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
(______)[4]我也积累了一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古诗阅读。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①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玉笛:精美的笛子。
②折柳:即《折杨柳》笛曲。
[1]朗读第二句诗,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字或词,为什么?()A.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洛城”。
“洛城”代指家乡,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B.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满”字。
“满”是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的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C.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散”字。
仿佛整个洛阳城都能听到曲声,体现出作者的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2]本诗的关键词是()。
A.玉笛B.春风C.折柳D.此夜[3]“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新阅读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新阅读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古诗词的背诵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以及新阅读的方法和建议。
# 必背古诗词列表:1. 《静夜思》 - 李白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3. 《春晓》 - 孟浩然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5. 《江雪》 - 柳宗元6.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 杜甫7. 《游子吟》 - 孟郊8.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9. 《悯农》(春种一粒粟) - 李绅10. 《望天门山》 - 李白# 新阅读方法:1. 理解诗意:在背诵之前,先要理解每首诗的大意和深层含义,这样有助于记忆和感悟。
2. 朗读训练:大声朗读古诗词,注意节奏和韵律,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3. 情景模拟:将诗词中描绘的场景在脑海中形成画面,通过情景模拟加深记忆。
4. 背诵技巧:使用联想记忆法、首字母法等记忆技巧来帮助记忆。
5. 定期复习:定期复习已背诵的古诗词,避免遗忘。
6. 创作延伸:鼓励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延伸,如写一篇以古诗词为灵感的短文或绘画。
# 阅读建议:- 分阶段学习: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分阶段逐步增加背诵的难度和数量。
- 多样化学习:除了背诵,还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的动画、听音频、参与诗词朗诵比赛等多种形式来学习古诗词。
- 文化背景了解:了解古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 家长参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古诗词,共同探讨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通过这些方法和建议,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古诗词,从而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1一、积累与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wáng sūn tíng bó fā chóu hé pànyú shù sì yuàn guī huàn nǚ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秋暝(míng)浣女(huàn)那畔(bàn)B.榆关(yú)聒碎(kuò)一更(gēng)C.姑苏(gū)竹喧(xuān)山寺(shì)D.帐灯(zhàng)随意(suí)泊船(bó)3.下列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的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B.“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运用动态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C.《枫桥夜泊》透过“愁”字,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孤寂、忧愁的羁旅之情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A.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B.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C.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6.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边塞情景的是(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B.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8.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12 古诗三首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12 古诗三首军城早秋(唐)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朔云:北方的云。
B.更催:再次催促。
C.骄虏:骄傲的俘虏。
D.莫遣:不要让。
2.“更催飞将追骄虏”的“更”字读音是,意思是。
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3.用“”画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改写成现代汉语。
4.判断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担心战争失败的紧张心情。
()(3)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
()【参考答案】1.C2.gèng 再次再次催促勇敢善战的将士们去追击敌军3.画出: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昨夜萧瑟的秋风吹入我军驻守的关塞;北方的流云和边疆的明月遍布西山。
4.(1)√(2)×(3)√马上作(明)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1.解释词语。
驱驰:横戈:2.“报主情”的“主”指的是。
“江花边月笑平生”这句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把这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3.诵读这首诗时,语气应该是()A.平静B.豪迈C.悲凉D.喜悦4.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5.查一查戚继光写的其他爱国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策马疾驰。
指拿着兵器2.君主拟人我常年策马疾驰于南方和北方,以报答君主的恩情;南方江边的花和北方边地的月笑看着我的一生。
3.B4.在这首诗中,我读出了诗人转战南北,保家卫国的豪情。
5.示例:寄书向知己,不解作家音。
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君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

第12课《古诗三首》精品配套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jì zǔyān xūn hánɡ zhōu jū shùnǎi shìnǎi wēng zhàng shìyǐ hài bù jū yì gé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汴州是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B.《己亥杂诗》是清代龚自珍写的,共315首。
C.“万马齐暗”是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D.“九州生气恃风雷”一句中的“生气”。
和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指不愉快。
3.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字义]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九州生气恃.风雷(气势)B.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识)D.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所谓)5.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呐喊(nà)窃读(qiè)支撑(chēng)呕心沥血(ǒu)B.华侨(qiáo)玷污(diān)点缀(chuò)颇负盛名(p ō)C.鱼鳃(sāi)矫健(jiǎo)脂肪(zhī)玲珑剔透(t ī)D.抡起(lūn)功勋(xūn)铸造(zhù)抑扬顿挫(cuò)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B.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C.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D.我生长在戏剧之家,对豫剧一点都不陌生。
7.下列哪句诗句中没有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年级上册部编语文《古诗三首》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部编语文《古诗三首》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五年级上册部编语文《古诗三首》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在五年级上册部编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三首经典的古诗,它们分别是《登鹳雀楼》、《静夜思》和《将进酒》。
通过阅读这几首古诗,并进行相应的同步练习,我们不仅可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所创作的一首古诗,描绘了人们热爱自然风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我们可以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同时,诗中的借景抒情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写景的特点,又充满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
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学会了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也让我们对于诗歌的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步练习题一:请根据诗意填写下列诗句中所缺的词语。
1. 江 __ __ 无行 __ __ 处, __ __ 飞(身处何地,身临其境)。
2. 白日 __ __ 千 __ __ , __ __ 尽无穷(昼夜交替,不停地)。
3. 登临 __ __ 雀 __ __ ,欣见万 __ 千 __ __(鹳雀楼的名字,众多的人)。
4. __ __ 胡得 __ __ 心, __ __ 当时 __ __ __。
(怎么又能安心,所以当时怎么样)。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创作的一首短小精悍的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中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月光和梧桐树,营造出一种安静、思索的氛围。
诗人以他独特的笔触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于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意境,同时也了解到了如何通过简练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步练习题二:请根据诗意填写下列诗句中所缺的词语。
1. __ __ 夜 __ __ 疑 __ __ , __ __ 直 __ __ __ __(寒冷的夜晚,远看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类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类文阅读(附答案)类文阅读-9 古诗三首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理解词语。
元:但:无:2.诗中的“乃翁”指的是。
3.诗中作者的遗憾是:,诗人的嘱咐是:。
4.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答案:1.同“原”,本来。
只。
不要。
2.诗人自己(陆游)3.不见九州同无忘告乃翁4.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国家统一的无比渴望之情。
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从题材上说,这首诗是()。
A.田园诗B.边塞诗C.送别诗2.第二句“单于夜遁逃”描写的事件是。
3.根据古诗意思,你觉得下面哪幅图做这首诗的配图最合适?写出原因。
A. B.4.试着分析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的表达效果。
答案:1.B2.单于的军队准备趁夜色逃跑,惊起了栖息的大雁飞向高空。
3.A 因为本诗描写的时间是月夜,环境是大雪,从这里看图A符合诗意。
4.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试的场面,引发读者的联想。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1.(1)A (2)B2.球忽跃入树穴3.穴深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五年级语文上册12 古诗三首 拓展积累课件课件

2.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 望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思考:1.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实现了吗? 你是从哪两句知道的? 2.这首诗跟《示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他的后代能够 见到这种局面,但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 元王朝,这不是陆游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祖国虽然统 一,陆游的心愿却没有实现。我从“来孙却见九州同, 家祭如何告乃翁!”看出来的。 2.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浓浓的爱国热情。
古 诗拓
展三积 累首源自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词语积累
中国的别称:
九州 华夏 中华 神州 诸夏 丝绸之国
有关创新的四字词语: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推陈出新
课外美句积累
与爱国有关的诗句:
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夜泊水村》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音频链接 [宋]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思考:1.结合注释,查找资料,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2.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1.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 雨像巨浪翻滚之声。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烧的小火和 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我直 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 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 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 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类文阅读21 古诗词三首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类文阅读-21 古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词语。
十五夜:地白:2.诗的一、二句分别从、、的角度来写的。
“地白”、“树栖鸦”从写;“冷”从写;“露无声”从写。
这幅凄清的写意图画,衬托了诗人的心境。
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2.视觉听觉触觉视觉触觉听觉孤寂的3.这首诗前两句写幽静清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
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你觉得“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一句的意思是。
2.判断题。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意思是“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头发花白出征,夫人流下了泪水”。
()(2)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中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景物。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
()3.找出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羌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2.(1)×(2)√(3)√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之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运用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8分)1.lí mínɡ()时分,qī hēi()的夜色渐渐褪去,天yù lái yù liànɡ()。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国学阅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五年级课外阅读古诗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秋思/(元)马志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破阵子/(宋)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8、题李凝幽居/(唐)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9.卜算子咏梅/(宋)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0、丑奴儿/(宋)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1、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咏兰花/(明) 张羽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13.南园(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唐) 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14、苔/清袁牧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5、游西山村/(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无题/(唐)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积累背诵》

期末复习《古诗文积累背诵》
一、古诗词
1.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zhēng)。
敲成玉磬(qìn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二、古文
1. 自相矛盾
作者:先秦·韩非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7.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俗语
1.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Biblioteka 2.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5.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6.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人教版五年级上下册古诗及日积月累

五年级上下册古诗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由开封。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语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五年级上册日积月累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白。
(刘著)四时之风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
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
整日呼呼响,鸟雀金钱藏。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水滴石穿(张乖崖):原指缺点、错误虽小,但累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现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日积月累六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部编版2021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词。
①三万里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摩天: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
三 万 里 河 东 入 海,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外阅读。
望天门①山
李白
天门中断②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
两岸青山相对④出,孤帆⑤一片日边⑥来。
[注]①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②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③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④相对:互相争比。⑤孤帆:指一只小船。⑥日边:指太阳偏西。
(1)填空。
A这首诗用“ ”描写山的险峻,用“ ”描写山的秀美。
B这首诗用“ ”描写水的湍急,用“ ”描写一叶孤舟。
(2)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8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
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1]“两小童”可爱、稚气的行为是( )
A.懒得划船,收好船桨,让船自由漂荡。
B.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C.明明没有下雨,却撑着伞玩。
[2]这首诗写出了“两小童”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之所以会有诗中的发现,是因为他的心情是_________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必读篇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必读篇目)在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中,有一些古诗和文言文的篇目被视为必读内容,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积累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这些篇目的简要介绍:古诗1. 《静夜思》:这是李白的名篇,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作者站在高楼上观望远方的景象,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3. 《春晓》:柳永的作品,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欢快的心情。
4. 《咏鹅》:骆宾王的作品,通过咏史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 《七步诗》:曹操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生死时的豪情和坚定。
文言文1.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作品,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怀。
2. 《论语·学而》:孔子的言论,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追求道德的价值。
3.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的言论,讲述了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表达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关于君臣之义的观点。
4. 《红楼梦·贾敏玲梦游西湖》:曹雪芹的作品,描绘了贾敏玲梦游西湖的情景,通过梦境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5. 《史记·平准书》:司马迁的作品,记录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平准政策的历史事件,对了解古代政治和经济有重要意义。
这些古诗和文言文作品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必读篇目,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篇目,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应该在学习中注重积累,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逐渐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风引》(课外)
7
《江雪》
8
《立冬》(课外)
9
《对菊有感》(课外)
10
《小雪》(课外)
11
《问刘十九》(课外)
12
《逢雪送芙蓉山主人》(课外)
13
《山园小梅》(课外)
14
积累巩固
15
五六年级古诗积累与阅读
2017.2
古诗
课内必读
推荐书目
1
《春雪》(课外)
五年级:
《城南旧事》
《西游记》
《童年》
六年级:
《红岩》
《鲁宾逊漂流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五年级:
《儒林外史》
《红楼梦》
《三国演义》
六年级:
《朝花夕拾》
《老人与海》
《夏洛的网》
2
《春风》
3
《春夜喜雨》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江畔独步寻花》
6
《村居》
7《渔歌子》8来自《绝句》9《江南春》
10
《忆江南》三首(课内外)
11
《春日》
12
《游园不值》
13
《乡村四月》
14
《滁州西涧》
15
《惠崇春江晚景》
16
积累巩固
17
五六年级古诗积累与阅读
2016.9
古诗
课内必读
推荐书目
1
《古朗月行》
五年级:
《森林报》
《昆虫记》
《父与子》
《地球的故事》
六年级:
《绿山墙的安妮》
《窗边的小豆豆》
《狼王梦》
五年级:
《城南旧事》
《水浒传》
《上下五千年》
六年级:
《繁星·春水》
《草房子》
《史记故事》
2
《枫桥夜泊》
3
《望洞庭》
4
《山行》
5
《秋词》(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