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统筹理念新农村规划建设论文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标是通过整合和优化县域资源,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城乡统筹的原则在县域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县域内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等,优化配置这些资源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需要统筹城乡建设规划。
城乡统筹可以避免农村过度发展和城市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需要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
通过城乡交流与合作,农民可以学习城市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
在制定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时,需要考虑现实的条件和农村发展的特点。
需要考虑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是农村的重要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对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需要注重培养农民的创业精神和技能。
农民创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需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农民生活的基础,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
针对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应该制定具体可行的农村发展目标和规划。
规划需要具备可操作性,明确目标和路线图,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计划。
需要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农民参与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也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规划的实施效果。
需要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合作。
政府需要主动与农民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并通过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城乡合作发展。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手段。
规划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和保护、农民创业培训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问题,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促进政府与农民的合作和沟通,是规划实施的关键。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推动县域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探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新乡村规划

探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新乡村规划摘要:城乡统筹的互动发展,既有赖于“城”的带动,更有赖于乡自身造血功能的完善,这就迫切需要有起纲领龙头作用的乡村规划的指引。
可以说,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村发展已成为现时期乡村规划的目的和要求。
本文作者对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乡村规划城乡统筹是基于“城”与“乡”的互动发展,强调在现实发展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方向,也能从个体规划走向集体规划甚至系统规划的发展道路。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乡村规划中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才能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业的发展并不断壮大。
1乡村规划的程序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已经形成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层次递进的规划系统。
根据规划原理,乡村规划的程序同样需要坚持体系化的基本原理,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系统和程序。
新乡村住区规划是规划领域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根据浙江省部分地区规划的体会,乡村规划与建设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经济社会基础是影响规划推进和实施的关键因素。
此外,从规划过程的角度探索规划原理与乡村现实的协调,通过规划实践中的难点反馈及时转变规划思维,对于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及相应的实施策略、最终提高规划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新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建设现状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规划,从而导致农居点布局零散、道路不成系统、基础设施配套薄弱、建筑形式杂乱多样、土地利用率低下等。
基于这样的现实,从规划原理出发,首先需要开展以村庄布局调整为核心的乡村住区规划,通过乡村住区的空间合理布局,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率,改善住区的交通条件、配套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3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新乡村规划措施3.1科学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很多,现阶段应重点搞好城乡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这四个方面的统筹,推动新农村建设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凸显。
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理念。
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整合城乡资源,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文将围绕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大部分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均包括了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和指导性。
在政策支持下,一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也率先进行了示范和试点,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的落实。
一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还加大了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引进新的农业科技、改良农业生产方式、完善农产品流通等举措,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还有一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在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由于资源条件较好,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新农村建设规划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而一些地区由于资源匮乏、政策支持不足,新农村建设规划进展缓慢,发展不均衡。
其次是规划内容单一。
一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仅停留在农业产业发展阶段,忽视了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规划内容,导致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不足。
最后是政策措施实施不力。
一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政策措施难以贯彻落实,存在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1.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由于资源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2.规划内容单一:一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只注重农业产业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内容,导致规划内容单一,不够全面。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的村庄规划建设与管理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的村庄规划建设与管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而言,农村地区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城乡统筹发展成为了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环节。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村庄规划建设与管理也愈加显得重要。
一方面,规划可以让村庄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和发展方向,使村庄的各项建设能够协调有序地进行。
另一方面,良好的管理则可以保证村庄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村庄规划建设的“先手棋”:规划是谋划发展的基础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因此,为了让村庄的蓝图更符合实际,就需要对不同农村进行差异化的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了解农村的总体情况以及发展趋势,确定农村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农村旅游、特色产业等。
此外,还需要对农村的道路、水电、绿化等设施进行规划,从而为农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先手棋”,规划决定了村庄建设的方向和核心。
如果规划不合理,会导致村庄建设脱离实际、浪费资源、影响生态环境等问题,因此,规划是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整个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管理是保证建设质量与效益的关键随着村庄建设的不断推进,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管理可以保证建设质量与效益,同时还可以促进城乡居民间的交流互动。
对于农村来说,管理的内容包括村委会、农业合作社、农民自发组织等。
村委会作为基本的村庄道德和法律组织,承担着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职责。
因此,需要加强村委会的建立和规范。
此外,对于农业合作社的管理,应加强风险控制和组织协作,推动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农民自发组织的产生,也表明了农村内部的自发性和创造性。
这些组织通常有着独特的理念和创意,可以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推广到全村,并形成品牌效应,形成共同繁荣。
规划建设与管理相辅相成,为村庄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村庄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相辅相成,能够为村庄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规划建设可以为村庄的未来方方面面做出明确的规划和定位。
基于城乡统筹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模式探讨

基于城乡统筹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模式探讨【摘要】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模式。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布局散乱、规模不一、配套设施严重缺乏、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阐述新农村规划建设应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在综合产业土地使用、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等的基础上,从生产与生活两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面貌。
【关键词】城乡统筹新农村规划可持续发展住宅建筑设计1.新农村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现实内涵新农村规划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动态概念。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
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现实内涵相比而言,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农村应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
现有的物质条件、政策环境、社会氛围等主客观有力条件都表明,只要我们抓住新机遇,加大推进力度,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就一定会取得较大进展。
新农村规划基本原则(1)整体原则:从环境与城区空间的整体出发,统筹布局建筑、道路、绿化等空间,塑造富于特色的农民新村整体形象。
(2)生态原则:以广义生态观为指导,协调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创造生态优良的新农村环境。
(3)人本原则: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创造宜人的商业活动空间、休闲场所和聚居生活氛围。
(4)持续原则:力求经济、环境、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以良好的开发效益创造可持续建设的条件,以优美、超前的环境建设奠定可持续开发的基础。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话题论文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话题论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话题论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话题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作为重要主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
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对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十分繁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这一阶段的政策特点是以农补工,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沉淀在土地上。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必然性,但也导致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形成并不断强化。
二是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前。
逐步放开农产品市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大量转移,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
三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强化,初步搭建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框架。
国家实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限制,推进城乡平等就业,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等。
在充分肯定城乡关系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仍未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基于城乡统筹规划的新农村建设

基于城乡统筹规划的新农村建设【摘要】以西安临潼社区新农村规划为例,用定量化指标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探讨在城乡一体化思想下,实现社区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上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今后城郊农村社区科学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城乡统筹临潼社区科学规划一、临潼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一)临潼区城乡规划背景。
临潼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
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总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66.86万,平均人口密度为762人/平方公里。
(二)临潼区农村现状概括。
1.人口及用地分布临潼区南部山地区人口分布最低,其次为东部,最为密集的地区是骊山街道办,为临潼区政府所在地,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其次是其周围街道办,主要在城区经济带动下发展,骊山山地区人口分布最少,主要是由于交通不便,发展落后所致,如今出现了大批山区农户搬迁至平原的现象。
2.功能区划功能区划与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即城市发展带动区非农人口相对最多,其次是城市发展影响区、乡村协调发展区与南部骊山生态涵养区,而农业人口正好相反。
3.教育资源分布临潼区教育资源(中学和小学)分布较为均匀,几乎每个街道办一个中学,但是从单位街道办面积的小学数量来看。
其中铁炉、代王和马额街道办教育资源最为密集,其次是雨金、任留、西泉、行者和秦岭街道办,最为稀疏的是交口和仁宗街道办分布。
4.房屋分析临潼区各个单位街道办面积的房屋面积分布呈一定规律,大体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增,骊山街道办除外。
这样的分布规律与临潼区的地形有密切关系。
(三)原因探究。
1.村镇空间布置分散,受地形和交通条件影响大;2.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与政府投入不足有关;3.村镇经济和对外影响力薄弱,反映出城区磁力效应的阻滞作用;4.村镇社会文化设施缺乏,与村镇的人口结构老化有关。
因此,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应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核心是土地收益的分配;村镇经济要上档次,应强化与所在城区及区域的多元联系。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凸显,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纷纷提出了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文将从县域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规划内容和实施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深入推进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县域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县域新农村建设是指以县域为单位,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统筹和共赢。
现阶段,全国各地纷纷提出了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背景和意义: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农村地区发展滞后,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供给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县域新农村建设,可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培育新的农村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在县域范围内,通过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农村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
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功能扩展和农村产业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和实施路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发展目标和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整合资源和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培育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治理能力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路径: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愈加明显的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地区面临农业产业萎靡、农民收入增长乏力、乡村人口流失等诸多挑战,新农村建设任务愈加紧迫。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成为当前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性:城乡统筹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协调发展、互补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乡统筹发展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互动,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机联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协调发展。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需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1.2 问题提出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城市化进程过快,农村面临着人口外流、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由于缺乏城乡统筹的规划和指导,导致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
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缺乏足够的支持与保障,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发展资源不足的困境。
现有的农村规划缺乏长远的视野和整体思考,导致了许多农村建设项目缺乏可持续性,短期内可能取得一些成果,但长期看来却难以持续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也凸显出来,亟需制定更加科学的规划方案去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基于城乡统筹的理念来进行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才能够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2. 正文2.1 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性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路径。
浅析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浅析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浅析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摘要]城乡规划作为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综合调控手段。
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城乡规划不仅仅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从注重城市发展转到协调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城乡区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城乡统筹发展1、概述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在《城乡规划法》中,已经很明确的提出了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一些密切关联的城乡镇统一规划,并且对这些城乡镇进行统一管理,城乡镇的基础设施要不断地向各个农村地区延伸,确保在一定范围内的城乡镇能够合理的调配资源和共享设施,减少城乡镇的资源浪费,避免重新建设。
城乡规划应该坚持城乡全面统筹发展的观念,从刚开始只注重城市的发展转变到協调城乡统一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从刚开始只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变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提升。
城乡的规划不仅要从民众的实际利益出发,以人为本,做到社会公平公正,还要不断地完善城乡设施建设,营造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2、完善城乡规划体系2.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城乡规划应该以城市的规划为重,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做到乡镇、农村的统一规划,使得城市规划和乡镇规划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编制体系,加强城乡规划对乡镇发展的统筹作用。
2.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以“三规融合”的原则为中心来管理城乡规划,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一规划,建立相应的城乡管理体系,把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基础,再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城乡布局规划。
在规划时要具有全局意识,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其发展方向,依据这个发展方向来推动城市的建设,完善一些和城乡规划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措施,使得各建设项目要符合城乡规划管理体系的某些要求。
农村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

农村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推动农村发展,我国一直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本文将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新农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
农村作为我们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培育农产品品牌,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等。
同时,新农村建设还应注重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逐步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均衡,使农村居民享受到城市居民同样的权益和福利。
其次,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城乡统筹发展旨在促进城乡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
首先,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
通过改革土地制度,可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利用。
其次,积极开展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
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农村电商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增加收入。
此外,将农村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地区,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最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包括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通过多方合作,解决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的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获得感。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和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发展。
论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

1 统筹 城 乡发展理 念的 内涵
所 谓统 筹 城 乡发 展 是 指在 坚 持 以人 为 本 、可持 续 发 展 的 观 念 ,统 筹 好 城 市 和 农 村 的 经济 及 社 会 的 发 展 ,针对 城 市 和 农 村 发 展 过 程 巾 的 问题 进 行 结 合处 理 , 以解 决 农 业 、农 村经 济 及 社 会 问 题 为重 点 ,协 调 城 乡经 济 。加 强 城 市 对 农 村 经 济 发题
第 一 ,城 乡 居 民 收入 及 生 活 水 平 差距 大 ,农 业 收 入 远 不 及 城 市 T 业 经 济 发 展 的 收 入水 平 ,我 国城 乡收入 差 距 也 是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这 必 然 导 致 城 乡居 民生 活 质 量 的 差距 。第 二 ,城 乡 消 费差 距 大 ,实 际 上 , 目前 农 村 居 民 的消 费水 平仅 仅 相 当于 城 镇 居 民 的上 世 纪 水 平 。 第 j ,城 乡T 农 业 发 展 欠协 调 ,之 前 我 国 为 了 促 进 经 济 的 迅 速 发 展 ,在 见 效 快 的 工 业 发 展 方 面 政 策 倾 斜 ,投 入 大 量 的人 力及 财 力 ,单 只 工 农 业 发 展 不协 调 。 第 四 , 城 乡 精 神 文 明建 设 不 平 衡 ,我 国 农 民精 神 文化 生 活 比较 缺 乏 ,
城市 。
体 的收 益 水平 ; 此外 ,充 分挖 掘农 产 品 的增 收潜 力 ,发 展特 色 、
生 态农 业 ,积极 推 动 农 业 的 产业 化 水 平 。
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实_省略_以广东省增城市新农村规划建设为例_邓毛颖

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实践与探讨——以广东省增城市新农村规划建设为例邓毛颖摘 要: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缺乏对乡村的指导,使我们在上一轮农村建房热中错过了调整和改造乡村的最佳时机,导致农村地区人口外流、耕地减少、占地抢建、环境恶化、风土丧失等问题普遍产生。
本文基于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以广州大都市边缘区的增城市为例,结合存在问题和规划建设管理实践,从村庄居民点体系、村庄规划、农村建房和农村集体发展用地利用等方面,对促进、规范、保障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机制和方法进行探讨,为促进农民居住集聚化、工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庄规划;农民社区;经济发展用地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点长期注重于城市本身,缺乏对乡村的规划和指导,使我们在上一轮农村建房热中错过了调整和改造乡村的最佳时机。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乡村的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都受到巨大的冲击,人口外流、耕地减少、占地抢建、环境恶化、风土丧失等问题普遍产生。
特别是大都市边缘地区的农村,经济活跃,具有较多的发展机会,却也容易“乱”的更快。
因此,如何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创新机制和方法,促进、规范、保障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对促进农民居住集聚化、工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增城市位于广州市东部边缘区,市域面积1616km2,有282条行政村(1956条自然村),农村户籍人口57.75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70.6%)。
近年来,增城市实施“政府主导、规划先行、生态补偿、城乡协调”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生产总值410.61亿元,财政总收入77.22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排名第12位(连续七年居广东省首位),本文在增城市新农村规划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对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思考和探讨。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因此,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新农村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
为此,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新农村建设要求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建、提升和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垃圾处理等设施。
在规划新农村建设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确保基础设施的合理配套和有效运营,并使农村地区的居民享有和城市相当的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
二、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
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双赢,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投资,支持和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参与城市和全球市场的竞争。
三、农民增收规划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加他们的收入。
在进行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时,需要着重考虑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
一般来说,通过进行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等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可以促进乡村产业升级、种植业产业化、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还可通过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措施,提高农民的工作技能和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来源。
四、生态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旨在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需要注意保持乡村的自然、文化、历史环境特色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土地保护、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
此外,新农村建设还应引导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人民环保意识,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规划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县市的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应更加注重集体经济、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实现农民分享发展机遇,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以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杜 漪
( 阳师范学院 商学 院 , 绵 四川 绵 阳 6 10 ) 20 0
摘要: 从城 乡统筹的视 角来重新 审视 和探讨 目前我 国新农村 建设 的理 论和 实践 , 对推进 我 国新 农村建设有 着重要的理论和现
城 乡统 筹发 展与 建设 社会 主义 薪农村 是《 中共 中 央关 于制定 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 年规划的
位、 收入 分 配等 方 面 , 纳入 统一 规 划 , 进行 统 一调 配 ;
二 是在 “ 乡 协 调 发展 ” 目标 层 面 上使 用 “ 乡 统 城 的 城
建议 》 出的重 要 目标任 务 。刚刚 闭幕 的中 国共 产党 提 第 十七届 中央委 员会 第三 次全体 会议 审议通 过 了《 中
必要再从城 乡统筹角度探讨 如何推进新农 村建设 。
共 中 央 关 于 推 进 农 村 改 革 发 展 若 干 重 大 问 题 的 决
筹” 这一术 语 , 重强 调城 乡之 间的协调 发展 ; 着 三是 将
“ 乡统筹 ” 城 上升 到 “ 乡一 体化 ” 城 目标层 面 , 着重强 调
城乡之 间的相互融合 , 终融为一体 。 最 在政 策层 面上 ,城 乡统筹 发展 ” “ 思想也 经历 了一
中图分类号 : 3 1 F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4 9 4 (09 0 — 0 2 0 10 — 9 0 2 0 )6 0 6 - 5
Pu h n w r lCo s r tO n d a o l n i b n a s i g Ne Ru a n tuci n i I e fP a n ng Ur a nd Rur la ho e a sa W l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对于研究背景,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地区面临人口外流、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传统农村建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县域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农村是我国的重要基础,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许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流失严重,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农村生活质量不高。
急需完善城乡统筹的政策,推动县域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和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城乡资源,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通过深入分析县域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探讨城市化进程对县域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挖掘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为今后农村发展的规划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1.2 研究意义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是当前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县域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县域新农村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可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可以有效整合城乡资源要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县域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入研究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不仅可以为完善城乡发展体系提供理论支撑,还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旨在揭示县域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城乡统筹论文城乡规划改革论文

城乡统筹论文城乡规划改革论文摘要:加强对基于城乡统筹角度下城乡规划改革的研究分析。
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今后的城乡规划改革中。
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
并注重其具体改革实施策略与过程的严谨性。
引言作为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城乡规划改革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
该项课题的研究。
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城乡规划改革的掌控力度。
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方法。
保证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效果。
1.城乡之间的建设矛盾我们知道。
一项工作要想平稳展开。
首先就得承受多方的压力。
我们的城乡建设也是如此。
城乡规划工作在初期与政府的绩效任期首先就有一定量的冲突。
政府人在上任的期限一般为五年。
而他们对工作的新鲜感的持续程度则为3-5年。
然而城乡发展规划问题毕竟是需要长时间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和缜密的研究与分析。
一方面的政府人的工作热情持续的时间。
一方面是城乡规划发展所需要投入的时间。
两方面的时间因素相撞。
则导致了城乡发展工作往往开始于初期。
会因为中期的着重力度降低而无疾而终。
除了前面提及的政府人以及城乡建设初期的矛盾之外。
我们面临的还有当前情况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稀缺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
发展需要三大产业之间的合理协调配合。
我们在城乡建设方面也要付出这三大产业的精力,而在这三大产业中。
工业所占的比重无疑是比较大的。
而工业一旦被冠以重中之重的头衔之后。
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便接踵而至,这是发展的必需固然没错。
然而如何做到合理协调一直都是难以把握的。
2.基于城乡统筹角度下城乡规划体系的改革要点2.1建立适应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的城乡规划体系从国家角度而言。
建议国家法定规划序列中纳入剩余的区域规划或城镇群规划:从省级角度而言。
建议将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覆盖到整个区域。
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次区域规划:从直辖市和地级市角度而言。
同样建议全域进行规划编制。
并将市域的城乡总体规划替代城镇体系规划:从县级角度而言。
基于乡村视角的城乡统筹规划

N o n g y e j i n g j i当今的中国,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城乡差距也在加大。
在城乡统筹规划开展中,乡村地区的建设发展也非常重要,乡村地区的规划发展一定要有前瞻性,充分考虑乡村地区的未来,应从乡村视角为基础科学进行规划,强化乡村地区的规划建设,来促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
本文对乡村在城镇化进程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简要概况,对城乡统筹规划的可行性予以剖析,最后基于乡村视角考虑,对城乡统筹规划进行初步研究。
一、乡村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影响和作用由于我国比较特殊的发展背景造成了较特殊的城乡关系,在建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乡村地区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都在不断改变。
建国初期,基于优先发展城市和重工业的战略思想,我国采取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工农剪刀差为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及城市和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逐渐弱化,城乡发展不断融合。
而如今,全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城乡特别是大城市与边远乡村的差距非常大,城镇化不完全的问题明显,影响着社会和谐发展。
因此,在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进程中,我们必须对乡村建设和发展予以重视,达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城乡统筹规划统筹城乡规划发展,应积极改变落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乃至后退的局面,可以由城市帮扶带动乡村发展建设,来平衡乡村发展的不足,达到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的协调统一发展。
在城乡统筹发展实施中,首先要弄清城乡统筹发展的本质,要避免把城市淘汰的高污染、低效能工业推向乡村,对乡村生态环境影响,我们也要刻意避免乡村产业的无规划任意发展。
因此,在规划中根据城乡发展的现实情况,对城乡规划统筹实施科学规划布局,并深入贯彻规模化经营理念,对城乡资源开展一元化科学利用,改善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条件,增加实际收入。
三、基于乡村视角的城乡统筹规划1、城乡村人口统筹引导。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分析摘要:目前,我国城乡发展还存在差距,双方的建设发展速度不同,部分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极为严重。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城乡统筹战略。
本文对城乡统筹战略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的县域新农村建设需求,论述了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措施。
关键词:城乡统筹;县域新农村;农村建设规划我国一直存在城乡差距,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出现了扩大趋势。
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对接,对社会安全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所以,有关部门应落实城乡统筹战略,以全局性眼光看待城乡发展的差异,并根据城乡统筹规划县域新农村的建设方案。
一、城乡统筹的内涵城乡统筹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城市化发展的新理念。
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城市与农村发展同步,让城乡居民都可以过上全面小康生活,是城乡统筹战略实施的根本目的。
落实城乡统筹理念的关键是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要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平等化,让他们能享受同等的权利和公共服务,拥有同质化生活条件。
从我国的人口普查数据可知,2022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占据总人口数量的59.58%。
这表明我国的城乡人口结构已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有所改变。
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想要进入城市,获得与城市人口相等的权利。
而这样的发展会进一步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得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所获得的成长生活分配更为不合理。
所以,必须推进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城乡统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来打造城乡互为补充、相互扶持的平等化城乡发展格局。
二、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特点与一般的村庄治理优化不同,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的开展并不以单一的村子为单位;其工作开展重点是要对县域层面的整体城乡产业进行统筹规划。
基于城乡统筹理念而开展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核心指導思想;并且应该追求和重视城乡地位平等问题,不能仅依靠城市带动农村的策略开展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国家关注和改革的重点,全国各地也在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上一再给予关注和政策支持。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实现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我国工业社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全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本文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在城乡统筹原则的指导下,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并未新农村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新农村;规划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城乡统筹原则已经逐渐地变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思想,而国家在不断强调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地强调着“城市反哺农村”这一议题,以实现我国城乡共同发展的基本战略。
在城乡统筹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不仅是国家政策支持的结果,也是农村人民在城乡统筹理念指导下不断努力的结果。
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合理科学的建设规划,这样能够保证农村土地资源和空间的合理利用,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促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1.城乡统筹理念指导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为加快城市化步伐,提高城市化程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政,尤其是是七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是进一步落实了我国城
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建设步伐。
我国所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是指通过城乡间各项资源的整合,促进城乡社会共同发展,加快城乡一体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城乡社会与空间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与利用,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首要的议题是不断扩大国家财政的覆盖范围,尤其是财政支出在农村地区的整合利用,注重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的均衡发展与不断繁荣,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化程度和使用效率,从而实现城乡整体上的一体化目标。
农村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农村土地的使用和规划,一方面保证了农业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用地范围,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2.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思想不明确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产的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生活水平提高后人民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去为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这两点的相互促进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中心问题。
但现阶段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缺少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上述指导思想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城乡统筹的指导理念难
以发挥应有作用,城乡统筹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似乎成了一句空话。
虽然我国近几年不断加大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但难以改变空洞的建设思想这一首要问题。
2.2新农村建设重点轻面,缺乏区域统筹
一直以来大部分地区的建设规划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繁重的建设任务也难以切实完成。
因为农村地区一般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也较多,所以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存在一些难度,多数地区都选择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的方式,开展示范村建设等活动。
以这些重点村庄建设为基础,推及更广泛的地区,带动整体共同发展。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具体规划都是针对这些典型村庄的具体情况设设置的,而这些设置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其他的地区,所以在将这些经验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地方时难免会出现种种问题。
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中,因农村建设规划缺少整体的宏观统筹,也造成了较多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2.3规划标准难以做到完全统一
虽然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一段时间、并取得一定进展了,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并表现出经验问题,所以至今仍无统一标准和模式可以遵循。
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当前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的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内容和形式都多种多样,致使所建的村庄在功能规划、道路交通建设和景观建设等方面都各不相同,难以达到一体化的标准。
另一方面,因为现阶段各地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
的相应管理部门不统一,因而建设的指导思想也难以达成一致,各个单位不仅缺乏重视程度,更表现出经验不足的瓶颈问题,致使新农村建设水平良莠不齐。
上述因素的混合与交叉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新农村建设在低质与低价之间的不断恶性循环。
3.城乡统筹理念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3.1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化进程
城乡统筹需要城市与乡村同步发展,而不应当牺牲乡村利益,这就要求我国尽快缩小城乡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差距。
现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地区的信息化步伐逐渐加快,然而与此相对比,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却远远不足。
所以我国应该重视加强乡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加大农村地区基础建设支出,首先实现城乡之间的信息一体化,从而进一步推进整体一体化。
3.2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加入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且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较为落后,因此,建设新农村需要政府加强财政投入,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与管理。
因此,一方面政府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同时将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引入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从而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给予农村地区一定的政策支持,加快农村地区发展和开发的速度,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引入农村地区,支持农村建设,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情况。
3.3重视新农村建设的编制方法,做好建设内容衔接
现阶段,我国规划种类多样、项目繁多、形式多样,这些项目和形式虽然其编制主体相同,但是因其规划目的和性质不同,各个种类和形式所进行的具体规划也不尽相同,且由于其是分别编制的,所以难免存在项目间的衔接问题,解决好规划内容的衔接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和重点。
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来说,由于其编制的单位小,面积小,内容丰富,所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便于综合规划和统一管理。
另外,因为农村地区发展要素较为简单,所需规划的内容也较为简要,所以,与其他规划项目相比,便于统筹管理,以及最终形成综合性的结果。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和规划需要重视项目和内容的衔接工作,使规划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整体,能够做到同步发展。
■
【参考文献】
[1]赵强社.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1):15.
[2]杨守春.城乡统筹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新农村建
设,2006,(5):13.
[3]叶斌.困惑与创新——新时期新农村规划工作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0,(34):30.
[4]涂海封.“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背景下新农村规划设计探讨[j].规划设计,2010,(3):46.
[5]黄晓芳.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体系构建初探[j].规划师,2010,(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