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解析_逄礼文

合集下载

旅游吸引物名词解释

旅游吸引物名词解释

旅游吸引物名词解释旅游吸引物是指吸引游客到达某一特定旅游目的地的一系列主题活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等。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分为人文景观、风景景观、文化景观和冰雪景观等几大类。

因此,该文章将重点介绍旅游吸引物。

首先,人文景观是指以特定的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如民俗风情表现、传统建筑群、古村落等。

其特点有:一方面,反映出当地漫长历史及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另一方面,极具有趣味性,可以完整地展现一个地域的特色,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例如,四川乐山的大佛、新疆库车的历史文化街区等,都属于人文景观。

其次,风景景观指以特定的自然环境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如大自然风光景观、植被景观、山川河流景观等。

这类景观可以真实地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可以吸引游客及潜在游客有效访问旅游景点。

例如,青海湖的浩瀚湖面、新疆阿勒泰的冰川草原等,都属于风景景观。

第三,文化景观是指以特定的文化元素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如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传统体育、民族风采等。

其特点有:一方面,渊源可追溯到古老的社会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可以体现不同地域的精神特征,接近当地的生活实践,使游客有机会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

例如,四川遵义的木偶戏等,都属于文化景观。

最后,冰雪景观是指以特定的冰雪活动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如滑雪、滑冰、打雪仗、水上活动等。

其特点有:一方面,有利于活跃气氛,促进游客体验;另一方面,有着独特的视觉效果,可以给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被称为“北国风光”。

例如,青海的夏都雪山、新疆的阿尔泰山等,都属于冰雪景观。

以上就是主题文章《旅游吸引物名词解释》中所介绍的旅游吸引物。

可以看出,旅游吸引物是多类型且综合性的,可以分为人文景观、风景景观、文化景观和冰雪景观。

它们的出现会使游客获得更丰富的视觉体验,带来更多的旅游乐趣。

本文的内容可以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基本介绍,供大家参考。

道家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道家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道家养生旅游产品开发道教养生理念是道教对人的生命、人与自然、精神与自然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其基本结构包括:重人贵生——道教养生思想的出发点;元气论——道教养生的基础;天人合——养生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模型;修炼方术——养生的技术体系和思路。

在养生方法上体现出身心结合、内外结合、动静结合、补疗结合的综合形特点和不断完善的动态性特征。

房中和行气:身与心的结合道法自然,吐故纳新是道教养生的源头之一,古人认为元气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源,在人体中的元气是新陈代谢,强化生命的活力,所以行气炼气是生命力旺盛的关键。

道家对元气的认识还结合在人体上,太极生阴阳,阴阳调和才能生命旺盛。

道教房中术起源于原始生殖崇拜,两汉时期有关房中术的著述甚多,《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把房中、医经、经方、神仙并列为四,《玄女经》、《素女经》是早期的经典著作。

汉唐时期,房中已经成为一套完整体系,包括房中养生、优生育子和房中疗疾三个方面。

方法上包括:从养生角度出发强调心理健康与性生活的关系;强调节欲宝精;注意房事有法度;强调情绪对于性生活的重要性;主张房中卫生与气功相结合。

后来,由于宗教门派的日益攻击,加上宋明以后理学兴起的背景,房中术逐渐走向衰落。

但是,道教养生对生命的直接关注,并把人体之气和人体之身结合的养生理念,至今仍然值得关注。

外丹与内丹:外与内的结合金丹成仙的思想一直是道家养生的核心,炼丹也成为道家修炼的主要方法,葛洪是道教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直接继承传统上秦汉方仙道寻找和制造不死之药的金丹思想,并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

他认为,延长人的寿命,主要依靠内修与外养两个方面。

所谓“内修”,是指守一、行气、导引、房中之类。

所谓“外养”,即指服食金丹。

葛洪认为外养的工夫比内修更重要,外丹术在唐代达到极盛,虽然炼丹之法未能达到效果,而且由于毒性巨大贻害甚多,但在中国化学和医药上的地位不可否认,尽管带有许多迷信色彩,却为人体长生的探索积累了经验教训,伊世同先生认为:迷信是古人对真理的狂热追求。

研究论文:探析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

研究论文:探析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

133463 旅游管理论文探析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一、武当山道教文化相关旅游资源分析1.文学与艺术著名教授于丹曾在武当山太极二胡盛典上现场品评《庄子》“自然人格,乘物以游心”。

承道家而来的武当道教,其中有众多的道经为了便于朗诵、记忆、传播,全部或部分采用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不仅如此,道教还创造了游仙诗、步虚词和青词等新的文学形式。

2.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渊源于武当道教,道士在修炼学道时,常常伴以练习武功。

武当道士张三丰创立武当内家拳,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

武当武术,源远流长,玄妙飘灵,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

它以静制动,尚意不尚力,牵动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

武当武术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武当气功、武当剑等拳法和器械术[1]。

3.武当道教古建筑群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其道教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有号称“万古之奇观”的八宫二观、三十六庵、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外加一条长达七十余公里的登山神道,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

武当山古建筑群依山就势,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整个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4.道教民俗武当道教民俗主要包括旧时朝山进香习俗、道教斋蘸活动、敬神礼仪等方面,重要的还有庙会,这些庙会往往以道教传统节日为依托,道教仪式和道教中神话传说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

5.武当道教养生医药及养生特色饮食武当山的药用植物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武当道教医药单、验方154 首,分门类归纳为养生保健方、内科杂病方、妇科杂病方、骨伤科方等 6大类,其中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等名贵中药材闻名遐迩[2]。

药膳是道教养生术的重要内容。

道教倡导清心寡欲,返璞归真,其饮食往往利用当地天然食材精致而成,讲究营养和清淡,不求肥甘,同时,武当非常著名的道教茶饮为武当茶,深受一些教外人士的喜爱。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分析——以七曲山大庙为例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分析——以七曲山大庙为例
衷于从门票、香火、法事中获取经济来源;对道教进行过度旅游 开发,对一些宗教仪式和场所进行过度商业化开发,由于改变了 宗教仪式的流程和日期,导致一些宗教仪式娱乐化和商业化,破 坏了宗教仪式的神秘性和对游客的吸引力。比如不顾景区的承载 力,过量接待游客,导致建筑文物受损;庙会香客众多,喧嚣之 声不绝入耳,破坏了道观原有的气氛。
四、结语
传统的宗教旅游已不能支撑道教旅游,新时代道教旅游发展 要以道教文化为根基,突破传统宗教旅游的范式。除了在旅游开 发中要对道教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更重要的是通过道教文 化向其他旅游业态延伸,结合道教文化开发出适合新时代、受观 众们喜爱的旅游产品。七曲山大庙景区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旅游 资源,在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把握好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与游客需求的关系。道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道 教文化的发展是良性的循环过程,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要以道教文 化为基础,不可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进而破坏道教,要把握好宗 教的文化内涵。总之,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创新性开发。
一、道教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在中国拥有上千年的历史,通过 较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拥有丰富的内容。道教珍重生命,崇拜神 仙,敬畏自然,其以“道”为理论核心,主张崇尚自然、顺应自 然、清静无为、追求境界超脱,以导引、吐纳、符箓、斋醮、烧 炼金丹及内丹炼养为主要内容。其中一部分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 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以 后我国提出文化自信战略以及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为深度开发 道教旅游资源带来了时代机遇和重要契机。道教旅游资源从总体 上说与道教、道家经典,道士的实践活动,部分原始宗教、神仙 思想神话传说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 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青岛崂山道教文化景区领略中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青岛崂山道教文化景区领略中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青岛崂山道教文化景区领略中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青岛崂山道教文化景区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座落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圣地,是广大信徒朝圣和探寻道教文化精髓的重要景点。

通过参观崂山道教文化景区,我们将领略中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了解道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一、道教的起源与发展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

道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追求道教修炼者的身心灵完美境界。

道教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道德规范、仪式典礼、修炼方法等完善的体系。

崂山道教文化景区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展示了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帮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道教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崂山道教文化景区的特色1. 历史底蕴丰厚:崂山道教文化景区作为历史悠久的道教胜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里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物和石刻,反映了道教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力。

2. 地理环境优美:景区位于崂山山脚下,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游览崂山道教文化景区,不仅可以领略中国道教文化,还能欣赏到崇山峻岭、瀑布流泉等大自然美景,充分感受到道教对自然界的崇尚与敬畏。

3. 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景区除了具备独特的自然景观外,还经常举办道教文化体验活动,如道教仪式、健身功法表演等。

这些活动使游客们更好地融入道教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崂山道教文化景区的参观之旅1. 参观古代庙宇:崂山道教文化景区内保存了许多古代庙宇,如太清宫、天后宫等。

游客们可以沿着道教的发展轨迹,参观这些历史文化古迹,了解道教的发展历程和庙宇建筑的独特魅力。

2. 感受道教仪式:在景区内,游客们有机会参与到道教的仪式中,亲身感受到道教的神秘和庄严。

这些仪式既是一种宗教崇拜,也是一种心灵的疗愈,让人们在纷扰的尘世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3. 体验道家修炼:崂山道教文化景区提供了丰富的道家修炼体验项目,如太极拳、气功等。

试论道教文化对蓬莱阁的影响

试论道教文化对蓬莱阁的影响

试论道教文化对蓬莱阁的影响
董韶军;石莹;步利云
【期刊名称】《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41)2
【摘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

道教文化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上可影响封建君主治国,下可制约引导百姓生活,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蓬莱阁古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选址布局、建筑结构形制和彩绘雕刻方面,无不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

【总页数】6页(P37-42)
【作者】董韶军;石莹;步利云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山东省烟台市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9.1
【相关文献】
1.试论宗教文化对词语意义及构造的影响——以东晋六朝道教上清经为例
2.试论道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3.试论道教文化在中国民间的影响
4.试论道教文化对白居易艳情诗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岛旅游攻略 参观崂山道教文化 感受道家智慧

 青岛旅游攻略 参观崂山道教文化 感受道家智慧

青岛旅游攻略参观崂山道教文化感受道家智慧青岛旅游攻略参观崂山道教文化感受道家智慧青岛,作为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而崂山,则是青岛最为著名的名山之一,也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在青岛旅游中,参观崂山道教文化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体验,让游客们深入了解并感受到了道家智慧的魅力。

崂山位于青岛市北部,是一个以山峰、山涧、温泉和道观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作为中国的道教名山,崂山道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崂山道教文化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山”。

参观崂山道教文化,首先需要了解崂山的背景和历史。

崂山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道家文化在这里达到了极高的繁荣。

崂山道教注重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然之道。

这一理念体现在崂山的风景中,山峦叠翠、飞泉流泻,给人以独特的自然氛围。

在崂山道教的文化中,道观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道观是道家信仰的场所,也是崂山道教文化的主要载体。

在崂山,有许多历史悠久的道观,如太清宫、七星观、慧日宫等。

这些道观融合了传统建筑风格和道家文化的内涵,是体验崂山道教文化的重要地点。

参观崂山道教文化,除了了解历史和参观道观,还可以体验一些道家文化的活动。

例如,可以参加一些道家修身养性的活动,如道家养生、气功或太极拳等。

这些活动既能让人放松身心,又能感受到道家智慧对个体修养的重要性。

除了道观,崂山还有一些特色景点值得参观。

比如崂山温泉,据说具有疗效和保健作用。

温泉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够舒缓身心,给人以健康和放松的感觉。

此外,崂山的山涧和溪流也非常吸引人,可以漫步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青岛旅游攻略中,参观崂山道教文化是一项不可错过的经历。

通过参观崂山道观,了解崂山道教的历史传承和哲学思想,我们可以体验到道家智慧的独特魅力。

在崂山的怀抱中,人们可以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总之,青岛旅游攻略中的崂山道教文化是一段独特而珍贵的体验。

青岛崂山道教文化和自然风景的结合

青岛崂山道教文化和自然风景的结合

青岛崂山道教文化和自然风景的结合青岛崂山:道教文化和自然风景的完美融合青岛崂山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崂山不仅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还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观闻名于世。

在这座山上,道教文化与自然风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本文将介绍青岛崂山的道教文化和自然风景,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一、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影响青岛崂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道教历史和独特的道教文化。

在崂山上,有许多道观和庙宇,如太清宫、双峰寺、大岩寺等,它们是传承和弘扬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这些建筑物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带给人们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另外,崂山还是中国道教五岳之一,这使得崂山在道教信仰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道教信徒和游客来到崂山朝拜和参观,体验道教文化的魅力。

道教在崂山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使得崂山成为了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二、自然风景的壮丽与独特除了丰富的道教文化,崂山还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而闻名。

崂山地处海上,山峦起伏,峰峦叠翠,被誉为“东方瑰宝”。

这里不仅有险峻的峰峦,还有奇特的岩石和悬崖峭壁,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尤其是崂山的主峰峰顶平台,既悬崖峭壁,又有平坦开阔的地势,让人们可以在顶峰远眺,俯瞰整个青岛市区和大海,景色壮丽。

此外,崂山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植物群落,被誉为“绿色海洋”。

在这里,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如松鼠、獾、野兔、玫瑰等,给游客带来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此外,崂山还有优美的水景,如清泉瀑布和碧波荡漾的湖泊,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和漫步的好去处。

三、道教文化与自然风景的融合崂山的道教文化和自然风景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在崂山这片土地上,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相互交织。

道教文化赋予了自然风景更多的神秘和文化内涵,而自然风景则为道教文化提供了更美丽和恢宏的背景。

例如,崂山的道观和庙宇往往建在自然风景秀丽的地方,如太清宫就坐落在崂山的主峰上,背靠崇山峻岭,俯瞰群山和蓝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想象空间。

道养万物 生生不息 ——道教养生文化漫谈

道养万物 生生不息 ——道教养生文化漫谈

道养万物生生不息——道教养生文化漫谈*导读:养生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不是得益于现代人由于生活水准的提高,或者是对生命的理解和重视,而是因为这些年……养生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不是得益于现代人由于生活水准的提高,或者是对生命的理解和重视,而是因为这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诸如张悟本一类的养生达人,把这本应该神圣清静的养生世界搅得沸沸扬。

下面我将分为三个部分向大家粗略的介绍我们道教中所蕴藏的养生文化。

于是乎人们对养生抱以冷观、批评,甚至攻击的态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人们对养生的真正内涵不理解,对于生命真谛不理解,对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理解,进而被一些所谓的养生大师所忽悠,造成对养生的抵触情绪,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养殖进行彻底的理解,以追求健康美好的生活首先我会讲一讲道教同养生的关系,其次再向大家扼要的谈一谈我们道教所秉持的基本养生观念,最后我再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养生方法。

众所周知,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道教不仅涉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领域,而且还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道教历来崇尚追求神仙妙境,给人类带来对健康长寿的无限瑕想,在道教的文化中,养生文化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

由于受时间、场地等因素影响,多数人没有时间顾及个人的养生,这样使得他们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因此也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不高等等问题。

因此对现代人而言,更加需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养生观念与掌握一些实用的养生之术。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就是治未病。

人的身体素质如何,疾病的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机能的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讲,养生的实质就是改善人体机能的系统行为,而从道教一贯尊生贵生、生道合一的理念和不同阶段代表人物的思想观念中都体现了诸多修炼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一)道教养生的基本观念1.形神合一的生命观道教对生命价值的珍视,体现在道祖老子观生、修生、存生、保生、贵生、爱生的思想理念当中。

探析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

探析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

探析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通过分析武当山道教文化概述和旅游需求,提出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原则,并规划文化体验路线和设计体验活动。

结论部分将阐述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的意义,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对武当山道教文化的体验需求,提升道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武当山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文化体验、路线规划、活动设计、意义、可行性、发展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武当山是道教名山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备受游客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存在设计不够精细、体验感不够强烈等问题。

对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也对推动武当山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和背景,本研究旨在通过探析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和体验活动,以满足游客对道教文化的探寻和体验需求,同时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研究,不仅可以提升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1.2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探索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原则,为提升游客体验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深入了解武当山道教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特色,分析游客对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的需求,探讨设计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基本原则和要素,规划文化体验路线以及设计各种体验活动。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武当山的道教文化,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满足游客对道教文化体验的需求,推动武当山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的意义,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为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旅游文化知识:道教文化之旅——探访中国道教文化的神秘面纱

旅游文化知识:道教文化之旅——探访中国道教文化的神秘面纱

旅游文化知识:道教文化之旅——探访中国道教文化的神秘面纱中国是一个道教文化氛围浓郁的国家,道教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充满神秘感和吸引力。

如果您对道教文化感兴趣,那么一次道教文化之旅一定会让您感受到中国这个千年文明国度的深厚底蕴。

一、道教文化介绍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流派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道”,并包含了中国文化中的伦理、文化、与世界的关系、宇宙的起源等多个方面。

尽管道教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多次起伏和变迁,但其影响和地位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浓重不减的。

二、道教文化旅游胜地推荐1.武当山:作为道教的发祥地,武当山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道教五大派之一的全真派的始祖张三丰的修行地。

这里有九峰十八涧、七十二峰、三十二洞等自然景观,以及金顶、紫霄宫、大观殿等神秘神圣的道教建筑。

2.黄山:黄山区域也是道教所在地之一,其道教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

而且因为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这里的风景,往往令人心驰神往。

3.许继岩:许继岩是位于河南省洛阳的一处罕见的纯天然石窟,其窟中的壁画、石刻均有近1500年以上历史,其中一些壁画描绘着古代道教徒的祭祀活动,因此许继岩也被誉为“中国道教艺术博物馆”。

4.南太湖龙山寺:南太湖龙山寺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是道教袍哥派的发源地。

它以岳阳楼典故题材为主,整座寺庙高大雄伟,气势威严,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三、品味道教文化所需注意的内容1.入乡随俗在游览道教文化所在的地域时,遵守当地的习俗与规矩是基本的尊重方式。

在一些道教活动或庙宇祭典期间,还需特别留意礼仪和袍哥道袍穿着,不沾染到不正确的相关文化礼仪。

2.保护环境在景区游览时一定要注意不乱扔垃圾,保护生态环境,不如地面随意吐痰乱丢烟蒂等行为影响他人和景点的美观度。

3.文化尊重在游览道教文化时要认真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不随意破坏文化遗产,不随意穿戴文化衣袍、头饰,有助于更好的体验文化之旅。

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摘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分割且占据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道教追求长生,向往羽化登仙,自东汉创立以来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洗涤,已经具有了相对系统性的养生理论与养生方法,并且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也得到推崇和认可。

时至今日早已趋于成熟。

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道教中,具有无比尊崇的地位,被誉为开宗圣地、道教祖庭,在海内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以四川青城山为例,通过养生旅游基本概念与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与养生旅游开发现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意见与建议,让道教养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让青城山旅游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希望对全国道教养生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让道教养生文化能够得到升华与发展。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论基础、研究方法。

接着第二章是对道教养生旅游的综合分析,其中包括道教养生文化与养生旅游相关历史背景、道教养生文化的概念、养生旅游的概念、道教养生旅游的发展基础及开发价值、道教养生旅游与普通养生旅游的区别分析、国内道教养生旅游开发与研究现状等。

第三章则开始对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现状进行分析,其中主要从青城山道教文化发展现状、青城山养生旅游发展现状、青城山道教养生产品发展现状这三方面入手。

第四章则是对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总结,着眼于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的开发价值、针对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发展与养生旅游项目(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线路、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推广过程中的不足,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道教文化养生旅游青城山开发现状研究总结Qingcheng mountain ShanDaoJiao health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Abstract: Taoism is Chinese native religion, is inseparabl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occupy important part of Taoist pursuit of immortality, for feather fairy, since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as founded after on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washing, has relatively systemic health theory and health preservation methods,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history have been respected and recognized. T oday is already mature.Qingcheng mountain is one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ese Taoism, has cult status, is known as open ZongSheng, the cradle of T aoism,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Qingcheng mountain in sichu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hrough the basic concept of health tourism and qingcheng mountain ShanDaoJiao health cultural and health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put forward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make the Taoism regimen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carry forward, let the qingcheng mountain tourism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Taoism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make the Taoism regimen culture can get sublimation and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view, research object and content, theoretical basis, research methods. Then the second chapter i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aoism health tourism, including the Taoist culture and tourism relate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concept of Taoist keeping in good health culture, the concept of health tourism, the foundation of the Taoist health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value, the Taoist health tourism and general tourism difference analysis,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 aoist health tourism, etc. Third chapter began to qingcheng mountain ShanDaoJiao health tourism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mainly from the qingcheng mountain ShanDaoJiao cultur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mount qingcheng health touris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qingcheng mountain ShanDaoJiao health produc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three aspects.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qingcheng mountain ShanDaoJiao health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summary, focusing on qingcheng mountain ShanDaoJiao health tourism development value, in view of the qingcheng mountain ShanDaoJiao health tourism and health tourism development project (qingcheng mountain ShanDaoJiao health tourism lines, qingcheng mountain ShanDaoJiao) health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study and put forward improvement measures.Keywords: mount qingcheng Taoist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research summary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1 研究目的 (1)1.1.2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2.1 国内养生文化旅游研究概述 (2)1.2.2 国外养生文化旅游研究概述 (2)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3)1.3.1 研究对象 (3)1.3.2 研究内容 (3)1.4 理论基础 (4)1.5 研究方法 (5)第二章道教养生旅游综合分析 (6)2.1 道教养生文化与养生旅游相关历史背景 (6)2.1.1 道教养生文化相关历史背景 (6)2.1.2 养生旅游相关历史背景 (6)2.2 道教养生文化养生旅游的概念 (7)2.2.1 道教养生文化的概念 (7)2.2.2 道教养生旅游的概念 (7)2.2.2.1 道教养生旅游与普通养生旅游的区别分析 (8)2.3 道教养生旅游的发展基础及开发价值 (9)2.4 国内道教养生旅游开发与研究现状 (10)第三章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现状分析 (11)3.1 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 (11)3.1.1 青城山道教文化 (11)3.1.2 青城山养生文化 (11)3.2 青城山养生旅游发展现状 (12)第四章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总结 (13)4.1 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 (13)4.1.1 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开发条件 (13)4.1.2 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开发意义 (14)4.1.3 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开发定位 (15)4.2 青城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 (16)4.2.1 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线路的开发研究 (16)4.2.2 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 (16)结论 (17)附录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第一章绪论1.1研究目的及意义1.1.1研究目的如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高,快节奏的生活与日益衰退的生态环境给城市中的人群带来各种生理、心理上的疾病,让人们感觉到身心疲惫,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种类越来越多并且不断高发的职业病更正为都市人群最大的困扰。

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产品结构优化与升级研究

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产品结构优化与升级研究

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产品结构优化与升级研究作者:廖光萍廖文果来源:《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03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外出旅游来释放压力,但传统的观光旅游难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以养生为主旨的养生旅游业顺应了国内旅游市场潮流,得到了快速发展,正成为当前旅游的时尚和热点。

在未来旅游市场中,将道教中的养生文化与旅游结合进行产品设计,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满足人们的迫切需求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青城山是道教祖庭之一,是世界自然和人文双文化遗产,但是景区目前的产品开发还存在道教文化特色养生旅游产品少,缺乏体验型产品等众多问题,旅游吸引力不强,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本文选择青城山景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客源信息特点和游客对景区产品的需求特征,并提出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产品优化与升级的策略,期望能给同质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以参考作用。

【关键词】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旅游产品升级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material life is great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and the pressure of people’s work and life is increas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 go out to travel to release the pressure. However, traditional tourism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tourists. Health care as the them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dapts to the domestic tourism market trends and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t has become fashionable, and the current hot tourism. In the future tourism market, it is a question worth considering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aoist health culture and tourism product design, and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urgent needs of people. Qingchengshan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 of Taoism,.the world’s natural and cultural double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enic spots, such as the lack of tourism products with Taoism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lack of experience products and so on, and the tourism attraction is not strong enough to meet the needs of tourists. This paper chooses Qingchengshan scenic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esigns the questionnaire, uses SPSS software for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result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information and the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products.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Qingchengshan Taoist health tourism products, hoping to giv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estination.Keywords: Qingchengshan; Taoism health tourism; tourism produc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ourism product upgrading1道教养生及道教养生旅游的发展道教养生是一门养生的学问,它是由道家思想提出的关于人的身心调养的系统理论和方法。

甘肃省崆峒山大景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甘肃省崆峒山大景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甘肃省崆峒山大景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作者:马先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04期为了巩固崆峒山道家名山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突出道家养生这一崆峒特色养生文化,崆峒山养生旅游产品既要创新,又要紧依崆峒道家文化脉络,立足于崆峒山旅游“中华崆峒养生地”的养生主题形象宣传口号,突出道教养生文化,结合崆峒山景区的养生旅游资源,开发出崆峒生态避暑养生、运动养生、美食养生、温泉养生、民俗养生等具有道教养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项目。

崆峒山道家养生以广成子“天人合一”的传统养生理念为出发点,包含了崆峒禅修、道家养生功、道家中医学、崆峒武术、养生美食药膳等诸多内容。

崆峒山景区的开发,突显了道教文化,但是并没有很好的突出道教养生这一主题。

整个大景区布局缺乏整体规划,景区内产品基本以观光为主,重旅游、重经济现象,冲淡了崆峒的道教养生氛围。

结合崆峒山景区的养生旅游资源,需开发出崆峒生态避暑养生、运动养生、美食养生、温泉养生、民俗养生等具有道教养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项目。

一、生态避暑养生崆峒山景区境内大气污染少,空气质量好,负氧离子含量高。

年平均气温为8.5℃,无霜期有163天,林区面积达到了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7.3%,每年夏季超过25℃的时间不超过15天,是中国少有的四季养生福地,非常适宜养生居住,也是良好的山地气候疗养地。

崆峒山开发生态避暑养生产品,进行短期疗养、游览、避暑、散步和爬山等能够锻炼人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活动项目。

开发多种生态避暑养生旅游项目,强调项目的参与性与体验性,突出养生功能,解决一般生态避暑旅游游客体验项目少,功能单一的问题;完善生态避暑养生产品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生态避暑养生之旅。

二、运动养生运动是养生的必备条件,生命在于运动。

崆峒道家养生可以依托崆峒道家武术文化、生态良好的森林山地、运动休闲健身场所、平凉大型体育节庆赛事等养生旅游资源,开发出以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陶冶心情、放松身心、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对人体的生长健康有很大益处的运动养生产品。

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解析_逄礼文

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解析_逄礼文

旅游学刊第31卷2016年第11期Tourism Tribune V ol.31No.112016六、探索建立森林康养旅游基地指标体系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推动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2016年2月,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印发《关于启动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标志着由林业主管部门推动的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在国家政策利好和各部委的大力推动下,各地方纷纷响应,探索建立森林康养旅游基地。

而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归纳森林康养基地构建技术研究,探索森林康养基地的认证标准,主要包括可基于生理评估的结果,项目管理体系和森林环境条件。

探索的评价标准可借鉴日本森林康养基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社会条件和管理服务条件两个层面的8个维度:自然环境、环境设施、可进入性、管理状况、森林浴菜单、居民、发展和特色等,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森林康养基地具体指标体系。

同时,成立专门的审查委员会,按照标准对森林康养基地进行统一的审查和评选,使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建设朝规范化方面发展。

加强森林康养旅游的科学性分析,即仅从学者角度强调了加强理论性研究的6个重要方面,以期更好地指引实践发展。

此外,实践发展中仍有很多重要环节需要完善,例如培养森林康养旅游人才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以此探索适合中国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积极开展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建设,为中国福祉型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和产业型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提供示范。

(第一作者系该院讲师,第二作者系该系教授;收稿日期:2016-10-05)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解析逄礼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6.11.004目前,养生旅游无论是在与旅游相关的活动中,还是在学术研究关注的领域中,都已成为热点,而亟待大家深入研究,并应用于实践。

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解析

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解析

作者: 逄礼文
作者机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出版物刊名: 旅游学刊
页码: 8-10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1期
主题词: 养生旅游;旅游吸引物;道教;解析;学术研究;发生时间;哲学背景;国土
摘要:目前,养生旅游无论是在与旅游相关的活动中,还是在学术研究关注的领域中,都已成为热点,而亟待大家深入研究,并应用于实践。

在这之中,道教养生旅游可谓首当其冲。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可以说道教养生旅游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养生旅游,无论是从发生时间上,还是从哲学背景方面,。

探秘青城山道教洞天

探秘青城山道教洞天

探秘青城山道教洞天
雷文彬
【期刊名称】《地图》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被收录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四川青城山.以“天下幽”著称于世成为中外游人观光览胜避暑纳凉的胜地。

然而.谁能想象就在这样一处举世公认的名山大川之中却存有鲜为人知的道教洞天。

洞天.即洞中天
【总页数】6页(P56-61)
【作者】雷文彬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3
【相关文献】
1.道教养生文化品牌对成都“文化之都”建设的价值探析——以青城山道教饮食为例 [J], 徐刚;
2.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与深度开发——以青城山道教文化灾后重建为例 [J], 毛丽娅
3.仙人、仙术与仙乐探秘中国道教第五洞天 [J], 立夏;
4.青城山道教音乐与外地道教音乐的关系 [J], 甘绍成
5.从青城山道教科仪音乐谈川西道教音乐在抢救和保护中的意义 [J], 周白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教养生理念的体育视觉剖析

道教养生理念的体育视觉剖析

道教养生理念的体育视觉剖析
任慧琴
【期刊名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37)4
【摘要】目的研究道教养生理念,追溯道教养生文化内涵,为当今大众养生保健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道教养生文化所蕴含的"道""理""术"思想为依据展开分析,以强身健体的体育视觉归纳总结道教养生理念的深刻内涵.结果道教修炼养生以体魄健康作为主要目标,其养生文化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道家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奠定了道教养生理念的文化背景,是促进形成中华传统体育基本框架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道教的养生理念丰富而深刻,其赐予人的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大智慧,让人领略生命的价值在于返璞归真.探索适合现代中国人的养生模式,可以从道教养生文化中汲取精华,返本开新.
【总页数】4页(P92-95)
【作者】任慧琴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陕西宝鸡721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1;B958
【相关文献】
1.论中国体育养生理念的国际传播 [J], 张斌;孙爱萍;韩诚正
2.道教养生理念对武夷山地方特色餐饮旅游的启示 [J], 黄丽娟;朱平安
3.浅析广西巴马地区体育养生理念的国际传播 [J], 王维平[1]
4.体育养生理念对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研究 [J], 杨靖琪
5.传统道教医学可成现代养生理念“宝库”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学刊第31卷2016年第11期Tourism Tribune V ol.31No.112016六、探索建立森林康养旅游基地指标体系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推动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2016年2月,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印发《关于启动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标志着由林业主管部门推动的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在国家政策利好和各部委的大力推动下,各地方纷纷响应,探索建立森林康养旅游基地。

而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归纳森林康养基地构建技术研究,探索森林康养基地的认证标准,主要包括可基于生理评估的结果,项目管理体系和森林环境条件。

探索的评价标准可借鉴日本森林康养基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社会条件和管理服务条件两个层面的8个维度:自然环境、环境设施、可进入性、管理状况、森林浴菜单、居民、发展和特色等,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森林康养基地具体指标体系。

同时,成立专门的审查委员会,按照标准对森林康养基地进行统一的审查和评选,使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建设朝规范化方面发展。

加强森林康养旅游的科学性分析,即仅从学者角度强调了加强理论性研究的6个重要方面,以期更好地指引实践发展。

此外,实践发展中仍有很多重要环节需要完善,例如培养森林康养旅游人才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以此探索适合中国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积极开展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建设,为中国福祉型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和产业型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提供示范。

(第一作者系该院讲师,第二作者系该系教授;收稿日期:2016-10-05)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解析逄礼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6.11.004目前,养生旅游无论是在与旅游相关的活动中,还是在学术研究关注的领域中,都已成为热点,而亟待大家深入研究,并应用于实践。

在这之中,道教养生旅游可谓首当其冲。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可以说道教养生旅游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养生旅游,无论是从发生时间上,还是从哲学背景方面,或是理论运用角度,以及实践操作层面,道教养生旅游都以其丰富的、系统的养生文化与技术体系,奠定了其在养生旅游范畴中的重要地位,而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与道教养生旅游相关的概念目前,对于健康旅游仍无统一的定义,主要是指人们为追求健康而暂时离开居所的旅游活动。

根据国家旅游局2016年1月发布的《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康养旅游指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

在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武义,2009年11月)上,对养生旅游进行定义,是指融合养生文化、养生产业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一种体验式旅游形式;养生旅游是对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修养旅游的创新与发展,是一种新型时尚的生活方式,人们懂得借助良好的生态来调节心态、修身养性。

虽然这些定义表达看似不同,其中的交织和共通之处却是显而易见的,养生旅游的概念则尤为深刻。

从文化的角度讲,“养生”是在中国独特文化背景中产生的词汇,其内涵深远。

养生从原始崇拜、原始宗教的源头里产生出来,不仅仅是传统科技里恢复、维护、增进身心健康的系统理论与保健技术(方术),还与宗教(道释儒)交织融摄,充分发挥信仰的能量,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养生体系。

养生在道教思想体系与道门生活中的重要性,远远比其他任何宗教更为显著,可以视作道门中人一切行为的最终极最抽象而又最具操作性最具体的答案。

在道教信仰宗旨和科技精神的统摄下,养生必然在融合传统科技的同时,发展成为道教养生科技。

道教养生旅游则是依托宗教文化底蕴,把与道教相关的场所作为旅游目的地,调动身、心、灵的活动,并在旅游过程中,观赏道教名胜宫观,感受道教人文资源氛围,体验道教养生过程,学习道教养生文化与养生方式,进而自我保持的大体过程。

在整个道教养生旅游的过程中,一切所感受之物均为道教养生旅游资源及其所转化成的旅游吸引物。

二、有形的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有广狭之分,狭义的则指有形的,其中,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从道家养生传统入手,发掘道教养生中的旅游吸引物,并从应用层面出发,将文化特色⋅⋅8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第31卷2016年第11期与养生技术以外显和实用的方式注入到旅游开发中,其内在的统一性、表现的独特性、全面的体验性、历时的持久性等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在道教文化的语境中,养生与旅游结合的集中体现,便是“仙游”,福建有仙游县,道教本身有着自发的旅游文化和旅游活动。

延年益寿是道门中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羽化登仙则是终极目标,因而养生的层次就有所不同,既有保养之法,进而修真,继而追求生命的永恒超越,而这些都属于养生的大范畴。

仙游是道门中人追求成仙而流连异水奇山的旅游活动,其中的旅游资源便是自然旅游资源,内在动力则是养生。

洞天福地是道教旅游资源中颇具特色的部分,许多道教圣地如青城山、王屋山等皆属于洞天福地。

狭义上的洞天福地,可包含七十二福地、三十六小洞天、十大洞天,其中,以十大洞天地位最高;广义上的洞天福地,还包括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等内容。

由于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道教认为天、地、人三者都是“气”的产物,三者具有同一性,不仅天上有洞天,地上有洞天,人身上也有洞天,道教徒企图通过存思身上之“洞天”来实现与天上“洞天”的契合,进而羽化登仙。

洞天福地作为道教徒理想的修炼之地,当然是常人的宜居之地,一般而言,无论从气候、湿度、空气质量,还是物产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一方面是舒适安静的环境,使其心灵不受外界干扰;另一方面需要有充足的物产,包括食物、药物维持人的基本生存。

因此,洞天福地不但常常是风景名胜,也是养生胜地。

道教宫观是道教徒们修炼和科仪的场所,多在山水胜处,现道教神奇,落于天地灵秀之间,是道教养生旅游中极为重要的吸引物,在国内分布颇广,如成都青羊宫、龙虎山天师府等。

道教宫观作为有形的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不仅仅是单向的吸引旅游消费者,还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为游客提供一个全面感受道教文化,理解道教养生追求的场所和途径。

三、无形的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还包括了有形的旅游资源以外的无形吸引物,生活方式、旅游服务、社会制度等无形的旅游资源均在此列。

道教养生带着中国固有的文化指引与宗教底蕴,既有着寻幽朝圣宗教性的一面,更有其文化根柢的一面。

仙道贵生,就养生术而言,涵盖了静功养性(存思术等)、动功健身(导引术等)、气功疗病(行气术等)、房中益寿、药物延龄、内丹炼养、道医疗疾等。

道教养生术的具体方法繁多,种类也一言难全,有的较有针对性,如按摩养生、针灸养生、四季养生等,有的较有神秘性,如内丹养生、辟谷养生等,这些具体的养生术的呈现、组织演示、亲身体验、逗留修习,对于旅游者来说已经不是单纯的旅游服务类无形吸引物所能提供的旅游感受,而会成为以体系化的形式,带有宗教神秘的祝佑和修行,具有独特性和功能性的引擎。

道教养生术品类繁多,难易程度不等,有明显的层级性,对于各个层次的旅游者来讲,都有吸引点,并且一旦习得,将会成为一种养生生活方式。

道教养生意蕴则内括于道教节日、道教斋醮礼仪、道教文学、道教书法绘画、道教音乐、道教建筑艺术等,这些方面有着内在的道教养生旅游价值和审美情趣。

养生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一切可以增进身心的活动,都是养生活动的一部分,尤其是道教哲学的贯穿,使得养生文化本然地转化成文化养生。

道教文化中不仅内涵了养生表达,而且实践道教文化的过程本身便是一种养生活动,道教文化养生功能扩展了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的外延。

四、道教服食技术的吸引物功能道教养生旅游吸引物表现为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

而道教服食技术的吸引物功能性则表现得最为直接,尤其是体现在道教饮食养生方面,其作为吸引物的功能性则更为明显。

“服食”一词早在《尚书》中便有,亦称服饵,指的是服用饮食之物。

道教所讲服食是与养生联系在一起的,从广义上讲,所服用的内容有药物、膳食,增衍到气、符等,即包括了服药、服气、服符、饮食等方面,并且服气、服药、服符与辟谷关系紧密。

我们在解析道教的服食规程时,要考虑与中医发展相合之处,还要考虑道门服药的特殊性。

追求长生不死的道门中人,在修炼活动中,内在驱动着各种需求,因而产生了众多的服食方,尤其是草木药方,更有金石药,如果用现代医学的评判体系审视之,虽多有不科学之处,却也依然具有可供药用的研究价值,进而转化成为道教养生旅游综合体中至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就文化层面而言,道教服食技术突破其食用的属性,由文献和历史转化成各类旅游产品的几率性甚高,充分发挥其吸引物功能是学术研究和产品转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道教的饮食养生则要遵从饮食均衡、饮食有节、饮食制宜、饮食禁忌、饮食保健、饮食疗养等原则和方法。

道教养生宝库中,有相当部分成熟的饮食养生谱录,结合地域性特征,道教养生饮食的多样性和特色性都较为突出,作为旅游吸引物的能量不可小觑。

健康产业是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将⋅⋅9旅游学刊第31卷2016年第11期Tourism Tribune V ol.31No.112016丰厚的道教养生资源,纳入到健康产业的思维中,在食住行游娱购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呈现出耀眼的生命力,尤其是服食技术的产品化、程序化,必然会成为道教养生旅游的重要吸引物。

(作者系该院副教授;收稿日期:2016-09-29)老年人养生旅游的公共性分析①张志亮(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太原030006)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6.11.005养生旅游是融合养生文化和产业,将养生服务和旅游活动结合起来的新型养生方式。

从旅游学的角度看,养生旅游是融度假、观光、疗养、保健等多个旅游形式于一身,以康体养生的形式而发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长期移民为目的的旅行、暂居和游览活动的总称。

对于老年群体而言,养生旅游已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

对于旅游产业而言,养生旅游已经是旅游市场中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也已经成为国外银发旅游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养生旅游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中老年人,但老年群体年老体弱、社会生存能力低,对于社会公共性的需求较高。

一、老年人养生旅游的公共性缺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快速老龄化的趋势较为明显。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老年人的养生旅游倾向和出游率不断提升。

养生旅游虽然潜力巨大,但在市场操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