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行业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014

合集下载

关于工程机械法律规定(3篇)

关于工程机械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工程机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行业也得到了迅速扩张。

然而,在工程机械的采购、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中,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

为了规范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保护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对工程机械法律规定进行概述与分析。

二、工程机械法律规定的概述1. 工程机械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条的规定,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设备。

其中,起重机械属于特种设备范畴,而工程机械通常指起重机械、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

2. 工程机械法律规定的体系我国工程机械法律规定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是我国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其中对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规定。

(2)行政法规: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规则》等。

(3)部门规章: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认定管理办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办法》等。

(4)地方性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与特种设备安全相关的法规。

(5)行业标准:行业协会、企业等制定的与特种设备安全相关的行业标准。

三、工程机械法律规定的分析1. 工程机械的采购(1)采购主体资格:采购工程机械的企业或个人应当具备相应的采购资格,如营业执照、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等。

(2)采购程序:采购工程机械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采购程序进行。

(3)质量保证:采购的工程机械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2. 工程机械的使用(1)使用登记:使用工程机械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依法进行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

机械行业机械管理法规

机械行业机械管理法规

机械行业机械管理法规1. 引言机械行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机械管理法规。

本文将重点介绍机械行业中的常见管理法规,包括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方面的规范。

2. 设计规范机械设备的设计是机械行业的核心和基础。

设计规范的制定旨在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质量和安全可靠。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强度和刚度要求:机械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稳定和安全运行。

b. 材料选择和应用:选择适宜的材料以满足机械设备的功能和使用环境,同时要注意材料的可替代性和环境友好性。

c. 安全设计:机械设备的设计应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包括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3. 制造规程机械设备的制造是保证设备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制造规程的制定旨在统一生产流程和标准,确保机械设备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制造规程的主要内容:a. 工艺流程:明确机械设备的加工流程、工艺要求和质量控制点,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达标。

b. 检测和试验:设立合适的检测和试验工序,严格把关产品的质量,包括原材料的检验、产品的工艺试验和出厂检验等。

c. 标识和说明书:在机械设备上标明必要的标识和警示标志,同时提供使用和维护说明书,保证用户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

4. 使用标准机械设备的使用是机械行业最为广泛的环节,使用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性能。

以下是使用标准的内容:a. 操作规程:制定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失误。

b. 安全防护:对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包括防护罩、紧急停机开关、安全感知装置等,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c. 维护保养:制定机械设备的维护计划和保养标准,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延长设备寿命。

5. 质量管理体系机械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机械行业法律法规

机械行业法律法规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和《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5】11号)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安监管政法字[2004]6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2)6、《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2001。

04.21实施)7、《危险化学品名录》(GB12268)(2012版)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六号)(2009)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七号)(2011)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003。

06.01实施)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03。

15实施)1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1997.01.01实施)13、《劳动保护专项措施经费管理办法》(劳动部、财政部1991.08。

07实施)14、《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劳动部1995.10.01实施)15、《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2.12.18实施)16、《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劳动部1995。

11.08实施)17、《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2.12.18实施)18、《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34号1989.03.29实施)1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1991.05。

01实施)20、《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4。

01。

01实施)21、《工伤认定管理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01.01实施)22、《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

机械行业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机械行业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9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检总局
2002.07.01
GB18597-2001
10
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4.05.01
GB14761.1-1993
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部
2008.10.01
GB12348-2008
12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9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6.02.01
GB15603-1995
****有限公司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编号:
序号
名称
颁布部门
施行日期
备注
国际公约
1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缔约国
1989.12.10
2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修正
缔约国
1992.08.20
法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
全国人大10届2次会议
2004.03.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年修正)
6
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甘肃省人大常委员会9届8次会议
1999.01.21
7
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修正)
甘肃省人大常务委员10届10会议
2004.06.04
8
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
国务院
2007.10.09
国务院令508号
9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国务院
2011.01.01
2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国务院

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审批: 2012年07月20日编制:刘梦超。

机械加工行业 安全、消防、环保法规常识

机械加工行业 安全、消防、环保法规常识

安全篇第一章、安全法规常识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关于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主要涉及安全法规有: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八、《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九、《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方针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劳动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

安全方针就是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树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思想,扎扎实实地搞好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对劳动者自身来说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不断提高自我防范保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执行。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这十二个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制定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建筑业是伤亡事故多发行业据统计,建筑行业是伤亡事故多发行业,仅次于矿山行业。

其中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这五类事故主为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6%以上,称为建筑业的“五大伤害“。

新工人上岗前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指出:“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也是新工人上岗前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新工人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教育、项目部教育、班组教育。

GB-12266-90: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

GB-12266-90: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

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GB12266-9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加工设备的一般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机床、锻压设备、铸造设备、焊接设备、起重设备。

2引用标准GB 2893安全色GB 2894安全标志GB 4053.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GB 4053.4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 4064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 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6527.2安全色使用导则GB 8196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 8197防护屏安全要求GB 12265机械防护安全距离3术语3.1加工区被加工工件放置在机器上加工的区域。

3.2安全防护装置配置在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装置。

3.3危险区设备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区域。

3.4工作面高度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与操作人员在操作中手或前臂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3.5紧急停车开关发生危险时,能迅速终止设备或工作部件运行的控制开关。

4主要结构的要求4.1一般要求机械加工设备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安全系数及寿命,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4.2材料机械加工设备本身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不允许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材料和未经安全卫生检验的材料。

4.3外形机械加工设备的外形结构应尽量平整光滑,避免尖锐的角和棱。

4.4加工区4.4.1凡加工区易发生伤害事故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4.2防护措施应保证设备在工作状态下防止操作人员的身体任一部分进入危险区,或进入危险区时保证设备不能运转(行)或作紧急制动。

4.4.3机械加工设备应单独或同时采用下列防护措施:a.完全固定、半固定密闭罩;b.机械或电气的屏障;c.机械或电气的联锁装置;d.自动或半自动给料出料装置;e.手限制器、手脱开装置;f.机械或电气的双手脱开装置;g.自动或手动紧急停车装置;h.限制导致危险行程、给料或进给的装置;i.防止误动作或误操作装置;j.警告或警报装置;k.其他防护措施。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国家标准
GB6067.1-2010
2010.9.26
2011.6.1
85
工业防护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国家标准
GB30981-2020
2020.3.4
2020.12.1
86
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
国家标准
GB33372-2020
2020.3.4
2020.12.1
87
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
国家标准
2012.4.18
2012.4.18
21
工伤保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
2010.12.8
2011.1.1
22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3号
2016.2.6
2011.3.1
23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
机器人安全总则
国家标准
GB∕T 38244-2019
2019.10.18
2020.5.1
71
工业机器人电气设备及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 39463-2020
2020.11.19
2021.6.1
72
工业机器人 安全实施规范
国家标准
GBT 20867-2007
2007.11.8
2007.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5号
2013.12.7
2011.12.1
16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加工行为相关法律规定(3篇)

加工行为相关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加工行为是指一方使用自己的原料,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进行加工,制成新的产品,并交付给另一方。

在市场经济中,加工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合同法、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为了规范加工行为,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详细阐述加工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加工合同的法律规定1. 加工合同的订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编合同第七章的规定,加工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加工人应当具备加工能力,能够完成加工任务;(2)定作人应当提供原料,并支付加工费用;(3)加工合同应当明确加工产品的种类、规格、数量、质量要求、加工期限、交付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2. 加工合同的内容加工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1)加工产品的种类、规格、数量、质量要求;(2)原料的提供方式、质量要求、交付时间;(3)加工费用及支付方式;(4)加工期限;(5)交付方式;(6)违约责任;(7)争议解决方式。

3. 加工合同的履行加工合同的履行包括以下内容:(1)加工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加工任务;(2)定作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原料,并支付加工费用;(3)加工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4)加工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按照约定的方式交付加工产品。

4. 加工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加工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需变更或解除,应当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

未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三、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1. 加工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加工过程中,加工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如加工人发现定作人提供的原料或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技术等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应当及时告知定作人,并采取措施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2. 加工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加工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按照以下原则确定:(1)加工产品属于新产品的,其知识产权归定作人所有;(2)加工产品不属于新产品的,其知识产权归加工人所有;(3)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加工相关法律规定(3篇)

加工相关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加工,作为一种常见的商品生产方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加工活动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涉及的法律规定众多。

本文将从加工的定义、加工合同的法律规定、加工物的权利归属、加工合同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加工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

二、加工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加工是指定作人提供原材料,承揽人依约定加工定作人提供的原材料,加工完成交付定作人,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加工合同是承揽合同的一种,具有以下特点:1. 定作人提供原材料;2. 承揽人依约定加工原材料;3. 加工完成交付定作人;4. 定作人支付报酬。

三、加工合同的法律规定1. 合同订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加工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承揽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定作物的名称、数量、质量、规格、技术要求;(3)原材料的提供方式、规格、数量、质量;(4)加工方法、工艺流程;(5)加工期限;(6)报酬及其支付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2. 合同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承揽人应当按照约定完成加工工作,交付定作物。

承揽人完成加工工作,应当向定作人提交有关质量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承揽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完成加工工作。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的,应当及时通知定作人,并取得定作人的同意。

3. 合同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加工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严重违约;(3)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四、加工物的权利归属1. 加工物的所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因加工、附合、混合而产生的物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按照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以及保护无过错当事人的原则确定。

工程机械相关法律法规

工程机械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章相关法律法规第一节工程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什么叫工程机械呢?工程机械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除场(厂)内机动车辆包含的车辆以外的各种车辆设备。

工程机械的安全监察分为: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七个环节。

第二节工程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一、管理的重要性为保障安全,宝钢集团对工程机械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监察。

在工程机械全过程安全监察的七个环节中,使用环节的安全监察是核心,其他环节都是为这个环节服务的。

为保障工程机械的安全,必须认真落实工程机械使用单位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者的责任。

二、管理的总体要求工程机械使用管理包括了物质形态的管理和运动形态的管理,前者称技术管理,后者称经济管理,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正常运行,确保工程机械处于最佳状态。

工程机械使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其中的安全管理则是设备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安全使用管理工作的要点为“三落实”、“两有证”、“正确使用”、“精心维修保养”。

工程机械使用单位在设备使用管理过程中,如果满足这些要点要求,它的安全使用就有了根本保障。

(一)“三落实”三落实”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落实定期检察制度。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国家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工程机械的安全全面负责”。

国务院有关规定明确了企业负责人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地位,也明确了对于特大安全事故失职、渎职情形负有领导责任的,将予以责任追究。

这些无疑对保障工程机械安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是做好工程机械安全使用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单位工程机械安全管理机构可以是专职机构,也可以是兼职机构。

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设置具有工程机械基础知识和安全技术,懂得管理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内行),具体从事工程机械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机械加工行业法律法规及他要求

机械加工行业法律法规及他要求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记录编号:QB/CBWG-J-5.4.5-01质量相关使用编号:01序号文件名称编号适用条款生效日期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全部适用2013-12-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全部适用1999-10-1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全部适用200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部适用1989-4-15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9-1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3-12-2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96-7-5 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 全文2009-3-19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 全文2009-5-110冷冲压安全规程GB 13887-2008 2009-10-01 11冲模技术条件GB/T 14662-2006 2006-07-0112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804-2000 2000-12-0113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184-1996 1997-07-01 14金属切削基本术语GB/T 12204-2010 2011-03-01序号文件名称编号适用条款生效日期15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GB/T 25376-2010 2011-03-0116金属切削机床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GB/T 3167-1993 1994-03-0117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1-2009 2009-10-0118金属切削机床术语GB/T 6477-2008 2009-02-01 19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基本术语GB/T 1008-2008 2009-02-0120钢质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GB/T 12362-2003 2004-06-0121热轧环形件机械加工余量及公差JB/T 10478-2004 2005-04-0122机械加工定位、夹紧符号JB/T 5061-2006 2006-10-0123液压机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JB/T 9179-2013 2014-07-0124石油机械加工劳动定额SY/T 5179-2012 2012-03-01 25云铁酚醛防锈漆HG/T 3369-2003 2004-05-01 26防锈油SH/T 0692-2000 2000-12-0127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接箍毛坯用耐腐蚀合金无缝管交货技术条件GB/T 23802-2009 2009-12-0128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2-2009 2009-10-01序号文件名称编号适用条款生效日期29锻压术语GB/T 8541-2012 2012-12-01 30锻压机械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JB/T 3240-1999 2000-01-01 31不锈钢管对焊接头CB/T 4201-2011 2011-10-0132承压设备焊接接头金属磁记忆检测DL/T 370-2010 2010-10-0133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 820-2002 2002-09-0134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 868-2014 2014-08-01 35碳钢药芯焊丝GB/T 10045-2001 2002-06-01 36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 12459-2005 2005-08-0137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GB/T 19418-2003 2004-06-0138焊接管理任务与职责GB/T 19419-2003 2004-06-0139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GB/T 19804-2005 2005-12-0140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的一般原则GB/T 19866-2005 2006-04-0141电弧焊焊接工艺规程GB/T 19867.1-2005 2006-04-01 42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GB/T 19805-2005 2005-12-01 43气焊焊接工艺规程GB/T 19867.2-2005 2006-04-01 44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 20801-2006 2007-06-01序号文件名称编号适用条款生效日期45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2009-08-0146压力管道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D2001-2006 2007-01-0147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 D7001-2013 2013-07-0148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TSG D7002-2006 2007-02-01 49石油化工管道无损检测标准SH/T 3545-2011 2011-06-0150锻钢制承插焊和螺纹活接头工程技术标准SH/T 3424-2011 2011-06-0151钢制管件02S403 2002-07-01 52锻制承插焊和螺纹管件GB/T 14383-2008 2008-11-01 53钢制法兰管件GB/T 17185-2012 2013-10-01 54无损检测术语磁记忆检测GB/T 12604.10-2011 2012-03-01 55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 12604.1-2005 2005-12-01 56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GB/T 12604.5-2008 2008-11-01 57无损检测磁粉检测GB/T 15822-2005 2006-04-045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 4730.4-2005 2005-11-015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部适用2009-8-27 6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12-1序号文件名称编号适用条款生效日期6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全部条款2007.12.266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全部条款2010年7月1日63 油气输送用感应加热弯管SY/T5257-2012 2012-12-0164 钢制对焊管件规范SY/0510-2010 2010年12月15日编制:刘练审批:周术 2014-6-18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记录编号:QB/CBWG-J-5.4.5-01环境相关使用编号:01序号文件名称编号适用条款生效日期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0条、第13条、第24条、第25条、第26条、第27条、第28条、第31条2012-1-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条、第2条、第16条、第17条2012-1-26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三章、第六章2011年3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五章1993年8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6条、第7条、第16条、第24条、第25条、第27条、第32条第33条第34条2004年8月28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5条、第7条、第13条、第14条、第15条、第22条、第25条、第28条、第29条、第30条、第31条、第32条、第33条、第35条、第36条、第41条、第42条2008年6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9条、第11条、第14条、第15条、第16条2000年3月20日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 全文:(公司执行三级标准)2003年07月01日序号文件名称编号适用条款生效日期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0条、第11条、第12条、第16条、第17条、第20条、第28条、第29条、第33条、第35条2000年9月1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13条、第14条、第15条、第16条、第21条、第24条、第25条、第28条、第33条1997年3月1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12条、第13条、第14条、第16条、第19条、第20条、第23条、第29条、第31条、第32条、第33条、第34条、第44条、第45条、第49条、第50条、第51条、第52条、第54条、第55条、第56条2013年6月29日12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第4条、第5条、第6条、第10条2008-11-02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3条、第4条、第12条、第16条、第17条、第18条、第20条、第21条、第23条、第24条、第25条、第26条、第27条、第33条2011年12月1日14四川省危险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第11条、第21条、第23条、第25条、第26条、第29条2004年1月1日1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2条、第3条、第6条、第9条、第10条、第12条、第13条、第21条、第22条、第23条、第28条、第38条、第40条2008年4月1日1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9条、第14条、第15条、第16条、第17条、第18条、第28条、第32条、第36条2009年5月1日1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全部2008年7月1日序号文件名称编号适用条款生效日期18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第12条、第13条、第24条、第27条、第31条、第32条、第38条2004年9月24日19《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下列场所禁止再用1211灭火器。

机械加工国家标准的相关知识

机械加工国家标准的相关知识

国家标准的相关知识1、标准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第2号指南中提出的定义(草案)是:“得到一致(绝大多数)同意,并经公认的标准化团体批准,作为工作或工作成果的衡量准则、规则或特性要求,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文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

”2、标准化1996年我国颁发的国家标准(GB 3935.1–96)中规定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上述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第2号指南中提出的定义(草案)是:“针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为制定(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定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

”ISO在公布这个定义的同时作了如下两点注释:(1)特别是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活动;(2)标准化的重要作用是改善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对于预定目标的适应性,消除贸易壁垒,以利技术协作。

3、标准级别标准级别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4个层次。

各层次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又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其含义是“国标”两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G”和“B”的组合。

行业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作为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当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该行业标准应自行废止。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3篇)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3篇)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1、严格执行厂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事故都要经过分析,责任者落实考核。

2、对出现的质量,设备事故,经分析后责任者除扣发工资外,严重问题要赔偿经济损失,开除本厂。

3、设备使用,维护差,不合理使用设备经发现提出警告,扣发当日工资,严重者开除本厂。

4、使用工费不合理,丢失被盗,按物件价格扣发工资。

5、停电、检修和临时性工作,按着领导安排其它工作,核发日工资。

6、作业现场,保持清洁卫生。

工具、备件码放整齐,发现一次不合格扣发当日一个工时。

7、工作中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确保周边人员生产作业的安全。

8、上下工序之间要密切配合,互创条件。

方便作业,由于工序之间影响,工序制造时间,责任人核减工时。

9、本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从事其它工序作业,必须经领导批准后,不准私自执行。

10、发现工艺尺寸等有问题,要及时和领导沟通,避免较大失误的给予奖励。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2)是为了确保机加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稳定,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1. 安全操作规定:-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机械操作基础知识和安全意识。

- 在操作前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 禁止擅自更改操作程序或参数。

- 禁止穿戴松散衣物或佩戴长饰物,以免被夹紧或缠绕。

- 操作人员必须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2. 加工工艺规定:-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工艺图纸进行操作。

- 在操作前,需检查工件是否正确夹紧,夹紧力是否适当。

- 加工时需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刀具和切削参数。

- 切削液必须适当添加和保持清洁,避免切削温度过高。

- 加工结束后,需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和设备,确保工作环境整洁。

3. 维护保养规定:- 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确保各部件的润滑状态良好。

- 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常规保养,如清洁滑轨、更换滑块等。

-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接线是否正常,以防发生短路或漏电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