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的关系

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的关系

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的协同发展
01
跨学科合作
建筑设计需要与结构工程、土木工程等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共同
完成建筑作品。
02 03
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如新型 材料、结构体系和施工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建筑结构 的进步。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理念强调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建 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采用自然能源、优化建材等,促进了建筑 设计与建筑结构的协同发展。
建筑设计及建筑结构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建 筑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结构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而建筑结构也 需要适应建筑设计的需要,满足其功能和形式的要求。
在房屋建筑学中,处理好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的关系是至关 重要的。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建筑结构来 支撑和实现,而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也需要有一个出色的建 筑设计来体现其价值和美感。
建筑结构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结构限制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建 筑设计产生限制,设计师需在满 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创作。
技术可行性
建筑结构的可行性直接影响到建筑 设计的实现,设计师需与结构工程 师共同探讨,确保设计方案的技术 可行性。
经济成本
建筑结构的成本对建筑设计具有直 接影响,设计师需在控制成本的前 提下进行设计,实现经济合理的设 计方案。
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与建筑 结构的关系
目录
• 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 • 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的相互作用 • 实际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
01
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的基本 概念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建筑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术条件和环境因素,运用一定的物质和 技术手段,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理想生活空间的过程。

建筑体型与结构设计

建筑体型与结构设计

特殊地质条件下建筑体型与结构设计需要考虑 的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土壤性质等 。
结构设计应注重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采取 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桩基、护坡等,以提高建筑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结构设计影响建筑外观
例如,结构设计中的支撑结构可能会影响建筑外 观的美观性。
3
结构设计影响建筑功能
例如,结构设计中的承重结构可能会影响建筑内 部空间的布局和利用。
建筑体型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
01
建筑设计应考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满足建筑功能和美观的同时,应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2
结构设计应符合建筑美学要求
尺寸优化
通过调整结构构件的尺寸,使结 构达到最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形状优化
通过改变结构构件的形状,降低 结构的应力集中和冗余承载力。
拓扑优化
通过重新排列结构中的材料分布, 实现最优的结构布局和承载能力。
04
建筑体型与结构设计的相互关系
建筑体型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建筑体型决定了结构设计的复杂性
01
不同的建筑体型对结构设计的要求不同,例如,曲线形建筑需
ABCD
技术条件
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设备等条件限制了建筑体 型的设计,同时也推动了建筑的创新。
文化因素
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也会影响建筑体 型的设计。
建筑体型的设计方法
功能主义
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建 筑体型的基本形式,强调建筑
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形式主义
注重建筑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通过独特的造型和外观设计 ,表达建筑的个性。
案例二:大跨度结构建筑体型与结构设计
大跨度结构建筑体型与结构设 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跨度、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建筑设计与结构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建筑设计旨在满足人们的空间需求和功能要求,而结构则是支撑和保持建筑物稳定的框架。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建筑设计与结构之间的三种关系。

1.功能性关系:建筑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功能要求,创造一个适宜居住、办公、学习、娱乐等活动的空间。

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组织布局。

建筑结构系统的设计应该能够实现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并使其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设计办公楼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分配、交通流线、照明、通风等方面的功能需求,而结构工程师需要设计出相应的结构系统,如梁柱、楼板、桁架等,以支撑和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

2.相互引导关系: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相互引导和影响。

在建筑设计初期,建筑师通常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风格、氛围等设计特点,确定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和形态。

而这些设计要求会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结构的设计。

例如,在设计一座豪华酒店时,建筑师可能会提出更大的开间、更高的层高以及大门延伸的区域等要求,这些对结构的设计师将导致更大的荷载和风压荷载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需要紧密合作,相互交流,确保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协调一致。

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师的要求,确定最佳的结构类型和方案,以实现建筑设计的目标。

3.创造性关系: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建筑设计师通过其对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深入理解,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象和结构构造。

建筑师为了实现特定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方式,可能会提出一些极具创造性的设计要求,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在结构设计中能够提供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建筑师可能会提出设计一个悬浮在地面上的建筑物,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设计出合适的支撑系统和各种耐力构件,以实现建筑师的创造性设计要求。

设计中的建筑与结构相互关系

设计中的建筑与结构相互关系

设计中的建筑与结构相互关系在设计中,建筑与结构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方面。

建筑是指建筑物的外观、空间布局和功能需求,而结构则是指支撑和保持建筑物稳定的框架和构造。

建筑与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建筑物的实用性、美观性和耐久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建筑与结构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与结构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空间布局。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时,需要考虑到结构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

比如,在设计高层建筑时,建筑师需要根据结构工程师的建议确定楼板的厚度和支撑系统的类型,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另外,建筑和结构的相互关系还在于设计过程中的相互协调和合作,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需要密切合作,共同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问题,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其次,建筑与结构相互影响着建筑物的外观美学。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通常会考虑到建筑物的美学价值和视觉效果。

而结构工程师在设计结构时,也要考虑到建筑物外观和空间布局对结构的影响。

比如,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中,建筑师会根据结构工程师的要求留出适当的空间来容纳结构构件,以达到外观与结构的统一。

另外,建筑师还可以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来实现建筑物的独特形态和艺术效果,增强建筑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建筑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体现在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上。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功能要求,而结构工程师需要根据建筑师的要求设计出适合的结构方案。

比如,在设计大型体育馆时,建筑师需要考虑到观众的视线和座位的布局,而结构工程师则需要确保建筑物的支撑能力和抗震性能。

同时,结构的布局和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比如在设计办公楼时,结构工程师可以采用柱网结构,以便更灵活地满足不同空间的使用需求。

最后,建筑与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在于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结构工程师在设计结构时,需要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不同的荷载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建筑设计)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建筑设计)

剪力墙施工
结构特征和适用范围:
在框架结构中适当布置能抵抗水平推力的墙体,并 使框架拄楼板有可靠连接而形成的结构体系。房间 的竖向荷载由剪力墙和框架结构共同承担,而水平 荷载主要由刚度较大的剪力墙来承担。在我国一般 适用于25层以下的建筑,总高度在90m以内。
在这类结构中,如何合理布置剪力墙的位置,数量 及间距对受力、变形及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主要内容: 1、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2、建筑结构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建筑设计,包括平、立、剖面图,在满足使用要求 的基础上,还必须综合考虑其他各专业(结构、电 气、暖通、给排水等)的要求。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是一个协调与统一的关系。建 筑设计是统领主体,是在主体上满足功能要求和形 象要求的,结构设计虽然是配合建筑设计的,但是 有自己的特点。
当建筑物跨度较大,(超过30m)平面形状为矩形 和其他形状时,还可采用各种形式的空间结构,由 于空间结构更好的发挥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常 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并使建筑物的形象具有一 定的表现力。空间结构系统包括各种形状的网架结 构、折板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帐篷薄膜结 构、充气薄膜结构等。
2、除标高用m来标注外,其余尺寸一律用mm表 示,不须要写单位。标高的标注要注意。
3、尺寸标注按照人看的方向,不要写倒了。 4、须写清图名。例: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5、写清剖切符号。 6、不要随便用斜线。也不要画不相干的东西。 7、标出轴线来,横向和纵向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8、极少数同学按照要求写出了说明和计算。
结构设计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寿命、能 够抵御自然界的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
所以结构工程师必须在正确分析外部荷载的基 础上,经过计算,慎重选择建筑材料和建筑结 构,确定建筑各个构件的具体尺寸,出具详细 可执行的施工文件。以保证建筑物的顺利建成。

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与结构专业密切配合的一些问题探讨

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与结构专业密切配合的一些问题探讨

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与结构专业密切配合的一些问题探讨摘要:在建筑方案确定和设计中,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和立面效果要求,又要满足结构专业和设备专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对建筑设计人员来说,了解一些有关结构方面的知识,对处理好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的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是各个专业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关键词:结构;建筑;配合引言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一个工程的设计人员,是按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分配,各司其责,依据本专业的功能要求和规范要求设计。

就各自专业而言,都能满足设计要求,没有太大问题。

而整个工程设计图结合在一起时,往往就会出现“打架”、“碰撞”,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等一些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各专业间反复修改,甚至多次设计。

严重影响了设计质量,导致设计周期延长,浪费了设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出现这些问题,小的问题各工种之间可以通过沟通、协调解决。

大的问题或者一些原则性问题,各专业都不能违反自身的“强制性条文”,则这些矛盾就难以解决,需要动“大手术”,甚至对设计做根本性的修改。

相对而言,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之间矛盾会突出一些。

结合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就一些建筑方案的确定与结构专业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和同行做些探讨。

希望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1 建筑设计与砖混结构的一些相关问题要点建筑专业是工程设计中的“龙头”和先行。

在建筑方案确定和初步设计中,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和立面效果要求,又要满足结构专业和设备专业的基本要求。

尤其是在确定结构形式,柱网布置和剪力墙设置等问题中,建筑专业与其它专业,有着一定的直接“冲突”,处理好建筑物的“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基本要求,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是有一定难度的。

要根据建筑的高度、规模和层数,针对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在建筑设计中,对一些结构的技术指标加以控制。

砖混结构适用于多层建筑,是最常见的较为经济的一种结构形式。

建筑设计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建筑设计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砌体墙承重
某横墙承重的混合结构宿舍平面图
某混合结构多层住宅平面
某纵横墙混合承重的混合结构办公楼平面 图
某混合结构独立式住宅墙多变化
纵横墙 、墙承 横承重 墙重的 混的方 合方式承式可重在减的纵少方方横案向墙 除可的 应以数 有获量 一得, 定较对 数大开 量的放 的开室 纵窗内 墙面空 及积间 横,有 墙易一拉得定齐到的以较好加好处强的,建采但筑光其物条整的件体刚, 刚震度得但度 区 、 交平往 应 满 通面往 慎 足 组较不 重 抗 织呆如 对 震 的板横待的方墙要便承求并重外能的够,方 形其案 成墙好 较体, 好的纵 的布向 采置开 光相窗 和对面 通较积 风为也 的自受 条由到 件,限,在制尤平,其面所适组以用合在于方高民面烈用可度住获地宅
水泥和木材,隔热、隔声性能好,墙体既是承重构件,同时又起围护和分隔室内 外的作用,构造简单、造价较低。
缺点:抗拉、弯、剪及抗震性能差,材料用量多,结构自重大,砌筑工作强 度大,施工进度慢,房间尺寸受约束,空间大小和形状受限制,房间组合不灵 活,开窗受限制。
2)砌体结构的形式 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和纵横墙混合承重。 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 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
窗裙梁形成的密柱梁框架围成的筒体。 依据筒体的数目和布置方式分为: 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成束筒结构。
某船厂技术中心楼外框 在垂直方向有变化
某框筒结构办公楼核心筒跟随建 筑外形作变化
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的束筒框架结构布置及体型变化
9.3 骨架承重体系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6、框架—筒体结构 1)结构特征、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由若干个框架与筒体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筒体主要承担水平 荷载,框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 优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便于设置大房间,又具有较大的侧 向刚度和水平承载力。 2)框筒结构和框架—筒体结构的区别 框筒结构式纯筒体的一种结构类型。如内部设柱子,称外筒内 框架结构。 框架—筒体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点以及协同工作原理与框—剪 结构类似,也称内筒外框架结构。

论析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论析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稳 定等 问题 。比如将 建 筑物 截 面设 计成 为三 角 形 , 抗弯 矩力 和抗 侧 能力 比 其 圆形 截 面 、矩 形 、多边 形 截 面要 小 得 多。 2 还 有 一些 建筑 师 缺乏 对 结构 力 () 学 方面 的 基本 常 识, 设 计过 程 中, 在 往往 忽视 力 学 的基 本规 律 。 3建 筑设 计 与 结构 设计 相 结合 的 对策 与奠 议 3 1 系统 全 面规 划 和科 学 设计 、计 算 . 上文 的 介绍 , 我 们 知道 了建筑 设 计与 结 构 设计 的 区别,以及各 自的特 让 点 。对于 一 个 具体 的建 筑工 程 项 目而 言, 建筑 设计 就 是设计 建 筑物 的 总体布 局, 内外形 状, 小, 造等 。 足人 们修 养生 息 、 大 构 满 活动和 人 们 的审美 需求 的愿 望而 创造 的一 个空 间环 境 。 设计 的成 果主 要有 总平 面 图, 面 图, 平 立面 图, 剖面 图, 图, 有必 要辅 助 的效果 图等 。结构 是 能够承 受荷 载 并且维 持几 何不 变 详 还 的构 件体 系, 那么 结 构设计 就 是设 计能 够承 受建 筑荷 载 的结构 。 要设 计房 屋 主 建筑 的承重 构件 的布置 , 构件 形状 , 小, 料, 大 材 构造 等, 设计 成果主 要有基础 其 平面 图, 础详 图, 基 结构 平面 图和钢筋 混 凝土 构件 详 图, 点钢 筋构 造详 图等 。 节 在构 思 规 划 、设 计 、 施 工过 程 中, 该 系 统 、 全面 地 了 解各 方 面 的 工程 数 应 据 、信 息 , 学地 进行 建筑 设 计, 科 同时 进行 重 点环 节 、重 点部位 的 结构 设计 , 考 虑 外 观 造 型 对 材 料 、 承 载 力 、 剪 力 、 延 性 、 刚 度 、抗 压 、 平 衡 、抗 震等 的实 现难 度, 体构 思结 构总 体方 案, 整 明确结 构 总体系 与水 平分 体系 、竖 向分 体系 空 间的关 系和 设计 要求 。有 必要 通过 概念 性 的近似 计算 进行 探索优 化, 确定 结构 分体 系及 其结 构分 体系 及 其构件 的 基本尺 寸, 认建筑 设计 方案 确 的可 行性 , 保 建筑 空 间 形式 与 结 构受 力特 征 的协调 性 和一 致 性 。 确 3 2 同步 进行 质 量控制 和 监控 施工 过程 建筑 设 计 与结 构 设计是 一 项关 键性 的工作 , 者 的设计 都 事关 建筑 安全 两 性 、稳 定性 , 又是 一项 创造 性 的工 作, 一个集 概念 、经 验 、计算 、表现 等 多 是 方 面 因素于 一体 的综 合 性创造 。所 以, 进行 建筑 设计 、结 构设 计 的同时 , 在 应 该 提前 预测 性地 考 虑施 工开 始 后 的质量 控 制和 监控 跟踪 问题 。 建 筑 设 计 的 适 用 、 安 全 、 经 济 、美 观 、便 于 施 工 是 进 行 建 筑 结 构 设 计 的原 则 。这 五个 方面 各 有所 重, 又互 为 矛盾 , 个优 秀 的建筑 结构 设计 往往 一 是 这五 个方 面 的最佳 结合 。往 往 设计人 员 注意 到适 用 、安全 、经 济 、 观, 美 而 忽 略 了便于 施工 的实 现与 质量 监控 的难 易 应该 在建 筑设 计 的同 时就考 虑结 构 设计 的成本 , 以及 考虑 到 以后施 工 中可 以对进 度控 制 、 量控 制进 行有 效的 质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摘要: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协调、互相制约的关系。

因此要设计出既要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又要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建筑物是每个建筑师与结构师都必须十分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合理性;经济性1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高,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更为重要。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构体系才能实现,结构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建筑物是否适用、经济、美观.特别在高烈度地震区,建筑设计必须在满足结构抗展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建筑物的造型美观、功能完善等等。

因此要设计出既要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又要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建筑物是每个建筑师与结构师都必须关注的问题.以建筑构思和结构构思的有机融合去实践建筑个性的艺术表现,即便是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建筑师也应了解结构设计的概念、原理,提高自己运用结构的素养和技巧。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协调、互相制约的关系。

任何一个建筑设计方案,都会对具体的结构设计产生影响,而有限的结构设计技术水平又制约着建筑设计层次。

因此,在做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者应具备有一定的结构方面基础,能与结构设计适当结合,相互调协,使二者相统一,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建筑与结构两者之间有着最密切关系的,特别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由于结构是以水平荷载为主要控制荷载,故结构体系的选型和结构布置要考虑最有利于抗震和抗风的要求。

同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还要满足刚度和版性的要求.这样便对建筑设计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使建筑与结构二者相互协调统一.二者还应不断地相互配合,彼此渗透,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满意的建筑。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的关系,两者的协调统一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设计是指按照建筑功能
和美学要求,利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建筑物的过程。

而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建筑的承重体系和结构形式,以满足建筑物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无疑是建筑工程中的
重中之重。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有助于提高建筑的整体艺术性。

建筑设计是以人为本,注重实用性和审美性的设计,而结构设计是以力学性能和稳定性为首要考虑的设计。

当建
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没有协调统一时,可能会出现建筑外形与结构不相匹配的情况,从而影
响建筑的整体艺术性。

如果建筑设计师希望设计一个大跨度的空间,而结构设计师设计的
结构承载能力不足,那么就会出现结构太多、造价过高或难以实现的情况,这样会使建筑
整体美感受到影响。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非常重要,只有在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建筑才能充分展现出艺术性。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是建筑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的
整体艺术性,还有助于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建筑设计师与
结构设计师需要密切合作,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达到协调统一,从而使建筑工程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和完善。

只有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
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堆叠设计和结构设计

堆叠设计和结构设计

堆叠设计和结构设计堆叠设计和结构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堆叠设计是指建筑物中不同楼层的布局和堆叠方式,而结构设计则是指建筑物的承重结构设计和计算。

本文将分别介绍堆叠设计和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堆叠设计堆叠设计是建筑物中不同楼层的布局和堆叠方式的设计。

在现代建筑中,堆叠设计可以体现建筑物的功能性和美学效果。

不同楼层的布局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如住宅楼的户型设计、办公楼的办公区划设计等。

在堆叠设计中,建筑师需要考虑不同楼层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楼梯、电梯、通道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效果和空间感。

通过合理的堆叠设计,可以使建筑物在视觉上更加协调统一,同时也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空间利用效率。

二、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指建筑物的承重结构设计和计算。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结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悬索结构等。

而材料的选择则取决于建筑物的规模和用途,常见的材料有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

结构设计还需要进行承重计算,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各种外部荷载和内部力,如地震力、风力、自重力等。

计算结果将用于确定结构的尺寸和强度,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三、堆叠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堆叠设计和结构设计是密切相关的。

在堆叠设计中,建筑师需要考虑不同楼层之间的结构联系,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同时,结构设计也会对堆叠设计产生影响。

不同结构形式和材料的选择会对建筑物的布局和空间利用方式产生影响。

例如,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结构设计通常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提供足够的承重能力和刚度,以支撑建筑物的高度。

而在堆叠设计中,建筑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楼层布局和连接方式,使得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流动性。

四、结语堆叠设计和结构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建筑设计与结构是紧密相关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起着承载和支撑的作用,而结构的设计又会对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与结构的关系。

一、建筑设计对结构的影响建筑设计是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功能布局的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美学要求以及使用者的舒适性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设计。

建筑的功能需求会决定结构的类型和布局。

例如,大跨度的建筑需要采用悬挑结构或者桁架结构来实现,而多层的建筑则需要合理的柱网结构来支撑。

因此,在建筑设计初期,设计师就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来确定最适合的结构类型。

建筑的美学要求也会对结构的设计产生影响。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形态、立面效果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

这些美学要求会对结构的形式和材料选择提出要求。

例如,设计师可能会选择使用曲线形的结构来营造流线型的外观效果,或者选择使用玻璃幕墙来达到透明和轻盈的效果。

使用者的舒适性也是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建筑设计需要满足使用者对室内空间的需求,如采光、通风、隔音等。

这些要求会对结构的设计提出相应的要求。

例如,设计师需要合理设置窗户和通风口,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采光效果。

二、结构对建筑设计的限制与建筑设计对结构的影响相反,结构的设计也会对建筑的设计产生限制。

结构的选型和布局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形态和功能需求,并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承载能力。

结构的选型和布局会对建筑的形态产生限制。

不同的结构类型有不同的形态特点,如悬挑结构能够实现大跨度的建筑,但会对建筑的高度和形状提出限制;柱网结构能够实现多层建筑,但会对室内空间的布局产生限制。

因此,在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形态限制,以及如何与建筑的形态要求相协调。

结构的承载能力会对建筑的功能需求产生限制。

建筑的功能需求需要结构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承载能力。

例如,大型体育馆需要能够承受大量观众和设备的重量,因此需要采用足够强大的结构来保证安全。

设计范围及结构设计的特点填写范例

设计范围及结构设计的特点填写范例

设计范围及结构设计的特点一、概述设计范围及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功能性、美观性以及实用性。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范围及结构设计的特点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建筑的用途、建筑的环境以及设计理念等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二、设计范围定位设计范围应该在建筑的整体风格和整体布局上进行规划。

需要确定建筑的功能定位,例如是商业建筑、住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

需要确定建筑的风格定位,包括现代风格、古典风格、民族风格等。

需要确定建筑的规模定位,包括建筑的总体积、建筑的高度等。

三、结构设计的特点1.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承重及抗震性能。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包括地震、台风等。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地基的承载力、结构的抗震能力等。

2.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布局、支撑结构的设置等,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的要求。

3.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美观性。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外观造型、结构的精细度等,以满足建筑物的美观性要求。

四、设计范围及结构设计的案例分析以某知名建筑设计案例为例,分析它的设计范围及结构设计的特点。

通过分析该案例,可以发现设计范围及结构设计在该建筑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建筑物的功能性、美观性以及实用性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五、结论设计范围及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设计效果和实用效果。

设计范围的定位和结构设计的特点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定位、风格定位以及规模定位等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承重及抗震性能、使用功能以及美观性等方面的因素,以满足建筑物的整体要求。

通过对设计范围及结构设计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参考。

六、设计范围和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设计范围和结构设计的理论在实际建筑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结构概论

建筑结构概论

γ G 、γ
Q1、γ Qi----永久荷载、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Ψ ci----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有多个可变荷载同时作用的情况, 考虑到它们同时达到标准值的可能性较小所做的一种折减); γ0----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与安全等级相对应。 一级:γ0=1.1; 二级:γ0=1.0; 三级:γ0=0.9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第二章 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
第一节 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基准期
设计使用年限
我国规范规定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都为50年。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第二章 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
第二节 结构的功能要求、作用和抗力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安全性 适用性 耐久性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拱 结 构
网架结构
桥梁
2. 工业厂房
金陵石化总厂
单层厂房 多 层 工 业 厂 房
图1.11 灵谷寺无梁殿
图1.12 开元寺塔
图1.13 莫纳德· 洛克大楼(美 国芝加哥 16层 380厚)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2 按结构受力特点分为: 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排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 构等。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第二章 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
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3 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 (效应)组合,采用下列表达式设计:
0S R
式中:γ o--结构重要性系数;
R --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2 11)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第二章 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

建筑工程中的抗风设计与结构

建筑工程中的抗风设计与结构

建筑工程中的抗风设计与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抗风设计与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抗风设计成为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的抗风设计与结构,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设计原则抗风设计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强风的作用下保持稳定和安全。

在进行抗风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强度原则:建筑物的结构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外部风力的作用。

2. 稳定原则:建筑物的结构要设计成稳定的形态,能够抵抗风力引起的倾覆和倒塌。

3. 阻尼原则:通过合理的减振系统来消耗风力能量,减小风对建筑物的作用。

4. 最不利风向原则:抗风设计应以建筑物所在地区最不利的风向和风速为依据。

5. 弹性原则:建筑物在受风力作用下,应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以减小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二、抗风设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抗风设计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刚性抗风设计:采用刚性墙体或框架结构来承受风力,通过提高结构刚度和强度来增加抗风能力。

2. 弹性抗风设计:采用弹性材料和减振器等来消耗风力能量,同时使建筑物能够在风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变形。

3. 基础抗风设计:采用适当的基础形式和加固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4. 防护抗风设计:采用遮挡墙、减风架等措施,减小风对建筑物的直接作用。

三、抗风结构设计抗风结构设计是指将抗风设计原则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中。

在抗风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形状、材料等因素,并进行力学分析和工程计算。

1. 高层建筑抗风设计: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大,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中,要考虑结构的抗倾覆和抗倒塌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支撑结构、增加刚性墙体等。

2. 桥梁抗风设计:桥梁作为横跨在水面或谷地之上的特殊建筑物,其抗风设计更加重要。

在桥梁的设计中,要考虑风荷载、结构的稳定性和aerodynamic damping 等因素,并采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和减振措施。

论析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论析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论析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摘要: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是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定和外观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之间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两者缺一不可,建筑设计需要的是创新,而结构设计需要的是务实。

一个好的工程设计都必须要协调好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二者之间的的关系。

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关系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概念1.1建筑设计的概念建筑设计指的是建筑工程在建造之前,建筑设计师充分按照工程任务,把可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好通盘的设想,并拟定好解决问题的方案。

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初步方案、初步设计、搜集资料、技术设计施工图、技术设计施工详图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中越来越深入广泛的利用各种科学技术的成果。

1.2结构设计的概念结构设计指的是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和上部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的上部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包括:(1)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来确定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和结构的主要材料;(2)建筑物的结构平面布置;(3)初步筛选建筑材料的类型和强度等级,并根据以往经验初步确定建筑物构件的截面尺寸;(4)建筑物的结构内力分析、各种荷载作用分析、结构荷载计算;(5)建筑物结构荷载效应组合;(6)建筑物构件的截面设计。

2.现代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2.1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扭转和共振问题在现代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中要求建筑三心要尽量汇于一个中心点,建筑三心指的是建筑物的结构重心、刚度中心和几何形心。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扭转问题主要是指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过程中没有做到三心汇于一点,在建筑物的水平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出现了扭转振动效应。

所以,为了避免建筑工程因水平荷载作用而出现的扭转破坏,就必须在对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时尽量选择合理的平面布局和结构形式,让建筑物的三心尽量汇于一点。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一、提纲1.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定义和作用;2.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的重要性;3. 强制与非强制联调机制;4. 协调统一的运用实例;5. 未来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发展的趋势。

二、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定义和作用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都是建筑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设计是指一个工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包括建筑形态、布局和立面等方面的内容;而结构设计则是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架系统、承重力学等方面的设计。

两者不同但相关联,通常不可能将两个设计单独分开来,因为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必须与其承载结构相适配,而一个好的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被承载的建筑物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三、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的重要性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展和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协调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而不协调则会导致结构和建筑之间的矛盾和不和谐,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维护。

因此,这两者的协调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基本要求。

四、强制与非强制联调机制为了达到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通常采用两种机制:强制和非强制的联调机制。

强制联调机制是通过约束规定的方式,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交由同一单位或人员完成;而非强制联调机制则是指两个设计分别由两个独立的设计单位完成,将审查过程放在联合策划过程的最后或者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协调。

强制的联调机制可以确保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协调性,但会限制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设计成本;非强制联调机制虽然更灵活,但往往需要更多的交流和沟通,需要加强协作沟通配合,费用也更加昂贵。

五、协调实例1. 北京鸟巢:鸟巢的设计颇具创新,建筑主体结构完全由钢结构布置而成:两个”腿”叉开,中央留下一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内部空间,螺旋状的楼梯围绕内部空间升降,使得游客拥有更好的视野;其协调机制则是建筑设计师与结构工程师同步设计,形成一个高度协调的项目。

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

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

TJ-JZYCSGHXY-13LJ-ZBJ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建筑的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有着无形和必然的联系,一幢好的建筑必然是功能、空间、结构、形态的结合体。

合理的建筑功能可以充分的利用和划分空间,空间的合理利用必然会有好的结构,有合理的内部功能、空间和好的结构,好的形态就自然而然的生成了,反之亦然。

一般情况下,我们设计一个建筑,首先考虑的是建筑的功能。

我们设计它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这里要存在一个这样的建筑?我们需要它来达到我们的那些需求?这个建筑需要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设计之前应该仔细考虑的。

这将决定我们设计的建筑该如何划分空间,或者说可以怎样划分空间。

决定好怎样划分空间之后我们要考虑这个建筑的结构,这时的结构生成就由空间的划分来决定,当这三点已形成,建筑形态也就大致确定了。

无论是建造节的纸房子还是最后一个大作业——城市居住空间设计,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建筑的要求。

功能作为建筑的根本决定了其不同的体量和建筑表现,进而影响到核心空间的组织模式。

建筑的功能作为日常生活、娱乐、休息、工作的场所决定了建筑空间的划分。

当然不同的建筑根据其不同的用途从而被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形式,如家庭住宅被划分为客厅、卧室、厨房等生活空间,面积一般不是很大。

我们做过的单元空间设计,设计卫生间或者厨房,体量较小,9平方米以内。

而建造节的纸房子是能抵抗风雨,可以使我们12个人都能住进去的临时性建筑。

我们就需要一个容纳12个人的空间,可以通风,外观漂亮。

而居住在别处这个作业,每个人的设计要求都不一样,因为大家所选的小说的主人公千姿百态,各有各的故事,也各有各的需求。

比如为“穿普拉达的女魔头”米兰达设计豪宅,她复杂的家庭关系和古怪的性格决定了她家的住宅该怎样划分空间,空间已定那么建筑的结构就几乎定下来了,外在的形态也就不外乎那样了。

又比如设计建在日本的建筑,先要考虑日本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房屋建筑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摘要: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协调、互相制约的关系。

因此要设计出既要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又要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建筑物是每个建筑师与结构师都必须十分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合理性;经济性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高,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更为重要。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构体系才能实现,结构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建筑物是否适用、经济、美观。

特别在高烈度地震区,建筑设计必须在满足结构抗展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建筑物的造型美观、功能完善等等。

因此要设计出既要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又要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建筑物是每个建筑师与结构师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以建筑构思和结构构思的有机融合去实践建筑个性的艺术表现,即便是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建筑师也应了解结构设计的概念、原理,提高自己运用结构的素养和技巧。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协调、互相制约的关系。

任何一个建筑设计方案,都会对具体的结构设计产生影响,而有限的结构设计技术水平又制约着建筑设计层次。

因此,在做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者应具备有一定的结构方面基础,能与结构设计适当结合,相互调协,使二者相统一,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建筑与结构两者之间有着最密切关系的,特别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由于结构是以水平荷载为主要控制荷载,故结构体系的选型和结构布置要考虑最有利于抗震和抗风的要求。

同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还要满足刚度和版性的要求。

这样便对建筑设计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使建筑与结构二者相互协调统一。

二者还应不断地相互配合,彼此渗透,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满意的建筑。

2设计实例分析
一个优秀的工程设计是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

要设计出既要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又要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建筑物是每个建筑师与结构师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下面从两个设计例子来看建筑和结构的配合问题:
某加工厂厂房设计分析
加工厂设备较大,车间要求宽敞、净空要高,不设隔墙,防火要求较高。

前几年设计均采用排架结构,墙体为240砖墙,屋盖为薄腹梁钢筋混凝土大板结构,建成后能满足厂方的使用要求,但设计不足
之处是自重大、不经济、施工周期长,并且跨度受限制。

根据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原则,近几年所设计的加工厂,均采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标高1m以下为砖砌体,以上墙体为压型彩钢板,屋盖相同。

该设计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也克服了上述结构形式的不足。

对于像加工厂这一类的建筑,设计时必须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在功能布局上应该考虑生产活动和运输活动的方便及使生产取得的高效率,为工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是设计原则;建筑的艺术效果,则相对来说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所以,在均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经济、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则成为首选方案,而对于民用建筑里的公共建筑,如下面所谈到的幼儿园之类的建筑,则与此不同,这类建筑的艺术效果就显得重要的多。

某幼儿园的设计分析
该建筑的设计以正南为主要朝向,总体布局合理,设计时满足了儿童安全防护、游戏运动、获取知识等要求。

还考虑了幼儿建筑要活泼、明快,追求“新、奇、趣、美”的建筑风格,选择生动、鲜明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造型、材料和色彩。

因此,该建筑的平面活泼多变,有伸有缩,立面高低错落,房屋各部分体形不一样。

这样的建筑造型给结构设计带来了一些困难。

但此时,建筑的艺术效果及便用功能是很重要的,结构设计就要想办法配合建筑设计,理解建筑设计的意图,相互配合解决问题。

例如:幼儿园层数不高(三层)但房屋高低错落,刚度、高度、重量相差悬殊,在地反力的作用下,由于自振
频率不同,各部分的连接处会引起相互挤压,造成震害。

因而采用了防震缝,伸缩缝二缝合一,在缝的两侧各设置墙体或框架。

即双墙、双柱、双梁,其次用圈梁、构造柱及现浇楼板、屋面板来加强房屋的整体性,使凸出部分与整体变形尽可能相互协调。

该幼儿园地质情况较差,地基做开挖换土回填处理,保证地基承载力,控制基础沉降。

又例如,该建筑有许多悬挑、悬挂结构,还有幼儿园入口处的重叠钢筋混凝土门式刚架,轻巧别致的钢结构屋顶风车,城堡式钢筋混凝土锥形屋顶及蘑菇形屋顶:这些奇特的建筑造型是为满足幼儿建筑需要而设计的,结构受力是合理可行的,经济上也是可以承受的。

因此,结构设计通过认真地受力分析,选择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及概念设计来满足建筑的需要,施工单位也改进施工工艺配合设计施工。

通过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间的密切配合,建成后的幼儿园造型优美、新颖、奇特,不仅增添了幼儿建筑的情趣与生机,还展现了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使整个建筑具有高度的时代气息。

通过两个工程实例说明,一个好的建筑是建筑与结构设计相互密切配合的结果。

但要分清具体配合的侧重点,有时是艺术、美观要求是重要的,有时又是使用功能、生产工艺是重要的。

总之,建筑师的设计可以将优美的建筑造型,完善的使用功能与结构设计有机地结合,而不能简单地追求奇特。

因此建筑设计不能离开具体的设计对象。

同样,结构工程师也必须理解建筑设计的意图,打破一些旧的框框束缚,学习一些建筑艺术,提高艺术修养,敢于创新,用结构设计的原理完善建筑设计,使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密切配合,设计出
高水平的建筑工程。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协调、互相制约的关系。

在建筑设计中,少数建筑师总是把结构放在从属地位,并要求结构必须服从建筑,一切以建筑为先导,这一观念分割了科学的完整性,忽略了基本的力学规律,片面地追求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结合和最大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这样往往给某些建筑工程质量带来了质量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任何一个建筑设计方案,都会对具体的结构设计产生影响,而有限的结构设计技术水平又制约着建筑设计层次。

因此,在做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应具备有一定的结构方面基础,能与结构设计适当结合,相互调协,使二者相统一,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然而,许多建筑设计师,强调创作的美观、新颖、标新立异,强调创作的最大自由度,然而这样的建筑设计将会给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作为建筑物本身必须承受起巨大的自重荷载和活载、水平风力、地震力、扭矩力等。

如果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构思时,不依据基本的结构技术原理和有关结构的受力特征,不征询结构设计师的意见,往往会使结构工程师不能有效地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设计导致结构的不稳定等问题。

3结束语
建筑与结构两者之间有着最密切关系的,特别是在高层建筑设计
中,由于结构是以水平荷载为主要控制荷载,故结构体系的选型和结构布置要考虑最有利于抗震和抗风的要求。

同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还要满足刚度要求。

这样便对建筑设计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使建筑与结构二者相互协调统一。

二者还应不断地相互配合,彼此渗透,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满意的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