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与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82be92910ef12d2af9e768.png)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提灯笼的小飞虫温暖的夏夜,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很多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提着灯笼在漫游。
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虫子。
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
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明。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
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离开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人类照明。
(1)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漫游________A.满,遍。
B.水过满,漾出来。
C.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②试图________A.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B.计划。
C.希望得到,谋取。
(2)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3)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发?(4)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1)C;B(2)它的光是凉的,很柔和,不会烧手。
发光是为了找同伴,同时也避免夜间寻食的鸟儿吃掉它。
(3)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用以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为人类照明。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和给人们的启发。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1)①C②B(2)它的光是凉的,很柔和,不会烧手。
人教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ee8bd2e87101f69f319585.png)
人教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开心阅读蕉香满怀有个衣着朴素的老婆婆神情谦顺地站在检票口旁边。
等旅客都走光了,才将我拉到一边,怯怯地把用报纸包着的一些东西送给我,并颤抖地说:“小姐,这是我家自己种的山蕉,跟你们平常吃的香蕉不一样,给你吃吃看。
我特地从山上带来给你的,虽然外表不好看,但是真的很好吃,希望你不要嫌弃。
”她恭敬地抱着两串山蕉,请我无论如何都得收下。
可是我跟她素昧平生,怎么好意思收?她将山蕉小心翼翼地摆在检票口边上,拉着我的手说:“小姐,你不记得我了?上个月我来这里找儿子,不小心把钱包弄丢了,而我儿子的电话号码在钱包里面。
我在候车室坐了几个小时,你请人去买面给我吃,还帮我买回家的火车票,你忘了啊?”我赶紧在脑海里搜寻,却一点印象也没有。
“小姐,我回家后,每天都想快点来跟你说谢谢,顺便还面钱给你。
”她越说,我的脸越红。
一碗面才几块钱,她却牢记在心,实在让我不好意思。
“多谢您,钱您收回去。
面我请,山蕉您请,好吗?祝您身体健康。
”她见我收下山蕉,开心地跟着儿子走了,我抱着山蕉进办公室,满怀的蕉香,让我不禁想:如果人世间的真善美都能够借一碗面、两串山蕉慢慢舒展开来,多么美好啊!(1)老婆婆为什么要给检票小姐送山蕉呢?()A.因为老婆婆喜欢漂亮的检票小姐。
B.因为老婆婆想求助检票小姐。
C.因为“我”曾给过老婆婆无微不至的帮助,老婆婆专程来对“我”表示感激。
(2)“我”对老婆婆没有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短文中的“我”和老婆婆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________。
老婆婆:________。
(4)找出短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解析:(1)C(2)在检票口工作,遇到的人、类似的事情太多(3)热情、不图回报。
;知恩图报、朴实、善良。
(4)如果人世间的真善美都能够借一碗面、两串山蕉慢慢舒展开来,多么美好啊!【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人教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c3de893b3567ec112d8a5b.png)
人教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那一年,我领着女儿到农村去,恰巧遇见了老家的母鸡在孵小鸡。
母鸡趴在草筐里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
我们能听到小鸡雏在蛋壳里面用力地啄壳的声音,那声音虽弱小,却震撼着人心。
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很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
女儿的目光集中在一个啄壳声响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鸡蛋上。
几分钟过去了,那小孔还是米粒大小。
女儿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声,伸出手来要去剥那个硬壳,想去帮鸡雏。
一旁的老大娘拦住了女儿,说:“别去碰它,这小鸡雏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你帮了它,也许就是害了它。
”老母鸡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它却“冷酷”地让鸡雏自己钻出蛋壳。
(1)给文章选个合适的题目:( )。
A.冷酷的母鸡B.勇敢的母鸡C.大自然的启示(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
(3)“冷酷”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4)大娘的话里蕴含着什么道理?解析:(1)C(2)主要写了“我”女儿想帮小鸡雏钻出蛋壳,被老大娘阻止的故事。
(3)母鸡不是真的冷酷,是为了让小鸡靠自己的力量钻出来,能很快地适应环境(4).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违反了规律,就会适得其反。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结合选项判断标题。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3)引号的作用:①表示特定称谓。
②表示讽刺和否定。
③引用说的话。
④强调说明。
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C;(2)主要写了“我”女儿想帮小鸡雏钻出蛋壳,被老大娘阻止的故事。
(3)母鸡不是真的冷酷,是为了让小鸡靠自己的力量钻出来,能很快地适应环境;(4)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违反了规律,就会适得其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7a85c7a8114431b80dd851.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一、课外阅读。
五月的田野麦子熟的时候,豆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
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那时侯,麦子和豆荚诱感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
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到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
折一根柔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苗子。
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
鸭子蹒珊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嫩青草,放进竹篮里。
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没有能够比得上的。
(________)(2)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________)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再仿写一句。
3.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午餐,文中描写的“色”有:黄黄的麦子、_______;描写的“香”有:熟了的麦子、________。
全文洋溢着作者对麦子和豆荚的______之情及______的心情。
4.在麦子熟了、豆英长大的时候,“我们”做的有趣的事有那些用“√”选出来。
A.握着刀、挎着篮子收麦子、豆荚。
()B.赤着脚在软软的泥土上走,很舒服。
()C.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D.赶着鸭子,放着羊儿,扯嫩青草喂兔子。
()E.在田野里睡觉。
()二、阅读训练。
长白山,与你相约那一秋的天池胡雪漫天池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为火山喷发后的火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主峰之巅。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0436c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3.png)
课外阅读训练(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一)月夜的松泉①我沿着幽幽的曲径往前走,不一会儿就走出了讳莫如深的松林,来到隐逸在松林中间一片狭窄.(zǎi zhǎi)山坡的松泉。
这泉没有悬崖挂瀑和起伏跌宕的雄姿,却显一派朴拙静穆、优娴贞清的风度。
泉眼被水泥砌成的圆形泉井围护起来,泉水在山体深层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推动下,无休止地从石缝.(féng fèng)涌出来,经过千万重沙石的过滤,清澈得无一点儿杂质和尘屑。
泉水夏日清凉,冬天温热,就是大旱年景也“咕嘟咕嘟”地往外冒,无穷无尽。
圆圆的泉井象一块明镜,映着月和树的影子。
偶尔,一颗小小的松果被风吹落下来,打碎了井中银黄色的月影和婆娑的松影,细细碎碎地波动了一阵,又恢复了原形,泉更孤寂了。
②沁凉而宁馥的泉水是多情的。
它在夜幕下悄悄地汇成淙淙..(cóng zōng)的细流往山下淌,却曲曲折折地迂回着不愿直流而下,让更多的水渗.(sèn shèn)入山体和植被,滋润着溪边的松树、野蒿草和紫的、黄的、白的小山花。
我觉得它的自然神韵里隐着一种灵性,泛出精诚的爱,闪着温柔的光。
③我在泉旁站得累了,就坐在一块阴凉的岩石上,沐浴着墨色的夜光,呼吸着树与花草融混在一起的芬芳空气,用宁静淡泊的心欣赏着夜空上的悬月和斑斑点点的银星,欣赏着朝朝暮暮奏鸣流韵的一池清纯泉水,人沉在澄明如水的气氛中,心也在泉水的流动中,将尘世的万般积垢和一切烦扰洗涤得干干净净。
此刻,我已溶入大自然中,产生了一种物我两忘的超脱之感。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清澈——()偶尔——()宁静——()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第一句属于______态描写,第二句属于______态描写,妙趣横生。
4.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8b4bf76eeaeaad1f33084.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登黄山记(节选)季羡林一线天真正是名副其实。
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这一团光明就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也就真地一个个精神抖擞,鼓足了余勇,爬了上去。
低头从我们两条腿中间向后看去,还可以看到悬挂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条白练似的蹬道。
过了一线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楼,这里是从温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
一般人都是在这里过夜的。
徐霞客时代,这里叫玉屏风,他在《游记》里写道:“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可见徐霞客对此处评价之高。
这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是万山丛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设,就是一个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
一转过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长着一棵松树。
提起此松,真是大大地有名。
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那一幅叫做“迎客松”的照片,就是它。
这棵松树的大名就叫做“迎客松”。
你看它伸出双臂,其实是不知道多少臂,仿佛想同来游的人握手、拥抱。
它那青翠的枝头仿佛能说出欢迎的语言。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你若问它的高寿,那就很难说。
它干并不粗,也不特别高,看样子它至多也不过几十年至百年,然而据人说,它挺立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山高风劲,夏有酷暑,冬有寒冰,然而它却至今巍然屹立,俊秀挺拔,苍翠欲滴,枝头笼烟,仿佛正当妙龄青春。
(1)“名副其实”的意思是________,说“一线天”名副其实的原因是________。
(2)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理解“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这句话的意思。
(4)给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答案】(1)名实相符;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2)承上启下(3)四望奇峰杂错排列,道道壑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景致最美的地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b0c7dc581b6bd97e19ea35.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
野鸭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人发觉,藏在这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
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
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我便把这只死鸭提起来。
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
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
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得出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可怕的暴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
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筋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
我用一张大纸把它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它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它们埋起来。
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1)请写出与“平静”意思相近的两个带有“静”字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补充下列短语。
________的暮色 ________的寒风________的野鸭 ________的小山(3)“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这一切”指的是什么?“敌人”指的是谁?(4)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冻死的?(5)作者为什么用纸把它们包起来,并把它们埋了起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解析:(1)安静;镇静(2)苍茫;凛冽刺骨;可怜;孤寂荒凉(3)“这一切”指的是凛冽刺骨的寒风和可怕的暴风雪。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题二及答案(推荐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题二及答案(推荐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1590701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2.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题二及答案(推荐阅读)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题二及答案第四篇:塞翁失马(12分)①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
塞翁生性直爽,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②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
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
可是塞翁却不以为然,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③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
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
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我灾祸呢?”④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
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
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⑤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人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
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⑥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2分)(1)释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边塞(sài sè)相邻(lín ling)喜不自禁(jīn jin)乐此不疲(pí bǐ)3、用“_____”在短文中画出表达塞翁性格的句子。
【10篇】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ea7b05022aaea988f0f6f.png)
【10篇】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__ 辛劳——________(2)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3)文段中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_______,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和谐;辛苦(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感情或行动上一致;感情好,没有隔阂和抵触。
辛劳—辛苦劳作。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和谐、辛苦(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捐赠爱子器官,延续生命传奇小阎靖3岁被诊断脑部恶情肿瘤,他的生命即将被带走。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人教部编版(16篇习题答案)(1)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人教部编版(16篇习题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f05b90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6.png)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16篇+答案)一、《吐鲁番盆地》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
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
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
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
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
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
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
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
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有解热止渴的桃梨。
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
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②广阔,长;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长夜漫漫()漫无目的()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文中的“火洲”“风库”指的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57538a1711cc7930b71631.png)
这小我面对着艰苦的(决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假如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糟蹋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如果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本身的性命.他思考再三,最后,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了,吸水器中果真涌出了泉水!他痛愉快快地喝了个够.歇息了一会儿,他从新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两句话:“请信任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干尝到甘美的泉水.”1.把文中括号里不准确的字用“﹨”划掉落.2.“塞”这个字在文中消失了多次,但都读();它还有两个音,如“塞外”的“塞”读();“堵塞”的“塞”读().3.接洽高低文懂得下列词语的意思.(1)当心翼翼:(2)置之度外:4.把“假如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糟蹋了这壶救命之水?”这句话改为陈述句.5.用“”画出描述那小我决定时的心理运动的内容.6.这个故事蕴含着如何的哲理?用本身的话说一说.(三)拐弯处的回头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锐的石头割破,到病院包扎后,几个同窗送他回家.在家邻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父亲看,一边哭丧着脸抱怨,满认为会收成一点同情和垂怜.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略交卸了他几句,便本身走了.弟弟很悲伤,很委屈,也很朝气,他认为爸爸“一点也不关怀”他.在他大发怨言时,有个同窗笑着劝道:"别朝气,大部分老爹都如许,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擅长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一下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必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窗也很感兴致,于是他们不谋而合停住了脚步,立在那儿注目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父亲依旧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似乎没有什么器械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似乎很不经意似的静静回过火来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掉在拐弯后面.固然,这一切都只产生在一刹时,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合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当弟弟终于把这件事告知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到.良久以来,我都在查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如今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当是()A.弟弟B.同窗C.“我”D.爸爸2.文中“我”对爸爸的情感是经由过程弟弟的心境变更而逐渐升华的.找出弟弟心境变更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3.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逼真动人.浏览短文,答复:(1)这一动作产生的时光仅仅;地点是.(2)最能表示爸爸此时神志的词是:;对弟弟关怀的动作是:.(3)这一动作表现了爸爸的性情是:4.请你依据本身的懂得完成下面的填空.父爱像(四)最贵的项链雇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的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定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英俊一点吗?”雇主怀疑的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若干钱?”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当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高兴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罢了. 她说:“今天是姐姐的诞辰,我想把它当作礼品送给她.自从妈妈逝世今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料我.我信任她必定会爱好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色彩就像她的眼睛一样.”雇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英俊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当心点.”小女孩满心欢乐,连蹦带跳的回家了.在这一天的工作将近停滞的时刻,店里来了一位俏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里买的吗?若干钱?”“本店商品的价钱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机密.”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雇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从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钱,她支付了她所失去的一切!”1.依据意思从文章中找出响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1)形容异常谨严和当心.()(2)实其实在,一点不假.()2.依据文章内容填空.小女孩很想买那条项链,这可以从文章第一天然段中“”“”这两个词知道.第三天然段中“连蹦带跳”一词写出了小女孩买到项链之后的心境.3.依据文章内容可以知道,标题“最贵的项链”中的“贵”有两层意思,一是;二是.4.请选择雇主.小女孩和小女孩的姐姐这三小我物中的一位,说说他或她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五)奥妙的鲤鱼溪在福建省周宁县城西有个埔源村.村里有条小溪.溪中有六七千条灰黑.茶青.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织的各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就叫鲤鱼溪.溪中的鲤鱼不怕人.每当村平易近蹲在溪边洗衣洗菜时,鱼儿就成群结队地在他们面前游来游去,或咬住英俊的衣服,或叼走几片菜叶,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因为溪里的鲤鱼又多又不怕人,吸引了很多旅客前往不雅看.旅客在溪边拍鼓掌,鲤鱼便摇头摆尾游过来,向上跳跃.有人伸手抚摩鱼背,鱼儿也不游开,像小猫小狗一样驯顺.村平易近对鲤鱼的情感很深.因为鲤鱼能使污水变清,村平易近就把鲤鱼放在溪里养起来.鲤鱼使村里的人喝上了干净的水,人们很少生病,也就加倍爱护鲤鱼了.他们制订了制止捕食鲤鱼的公约,代代相传,已有几百年了.鲤鱼逝世了,他们就把它埋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时光久了,竟然形成了“鱼坟”.1.文中画“”的句子应用了的修辞办法.把算作.2.把句子填补完全.(1)埔源村里有条小溪叫鲤鱼溪,那是因为(2)因为,所以村平易近们加倍爱护鲤了.3.卖力读,想一想,短文重要从和两方面来写鲤鱼溪的平庸.4..读了这篇短文后,把你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吧!(六)疏通凌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溘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路,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各执己见,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迟缓了,逐渐停滞了.一个大汉猛按车铃 ,厉声高喊.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一个中年须眉长叹了一声……有几小我爽性掉落转车头,绕道而走了.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迈爷,头发斑白,神色安详,声音响亮:“一大清晨就打骂,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不知怎么的,两个争吵的小伙子一会儿松开了手.老迈爷站在街当中,大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面的,别停住!快走!”人群开端徐徐移动,逐渐地加速.一会儿,小街疏浚无阻,响起了小溪的欢歌.1.用“————”画出一个比方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136d2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8.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XXXXXX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XXX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他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不仅远远地超过了我国古人,而且比欧洲科学家取得相同的成果早了一千多年。
在天文历法方面,XXX的贡献也很大。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XXX编制的《元嘉历》。
XXX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XXX六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虽然他的历法当时没有被采用,但十年后,“大明历”的先进之处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国家最终还是废除了旧历法,采用了“大明历”。
此外,XXX还是一位能工巧匠。
他制成了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等多种器械。
只可惜这些精巧的器械,都没有流传下来。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分别概述了祖冲之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的成就。
(2)本文的中央句是________。
(3)你还知道祖冲之哪些方面的发明创造?写一写。
【答案】(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3)略【解析】【分析】(1)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第一自然段。
(3)了解XXX的发明创造,可通过查找资料获得。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da0f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d.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炊烟(节选)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
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的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
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
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让人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
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里喜欢。
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
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亦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
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
(1)“归心似箭”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个词语中含有________的修辞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________”画出来,并仿写一句。
(3)短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___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___的,黄昏的炊烟总会让人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
形容回家心切;比喻;泪如雨下(2)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示例:傍晚的阳光很温柔。
(3)时间;惬意;随意;有很多的感慨(4)短文表达了作者钟爱炊烟,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的感情。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e6a511bb4cf7ec4bfed0af.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珊瑚大海退潮了。
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
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人们看到珊瑚的色彩这样美丽,形状这样奇怪,以为它们是长在海底的植物。
其实它们不是植物,是珊瑚虫分泌出来的石灰质。
珊瑚虫是浅海里的一种小动物。
它们生活在海底洁净的岩石上,只有几毫米大。
它们长着花瓣一样的触手,触手中间有一个很小的“嘴”,猎取比它更小的生物当食物。
它们不断地分泌石灰质,这些石灰质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珊瑚。
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
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
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
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由许多珊瑚岛组成的。
(1)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珊瑚样子的句子。
(2)整体感知: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
A.珊瑚非常美丽B.珊瑚是一种小动物C.西沙群岛是怎样形成的D.珊瑚是怎样形成的(3)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珊瑚是()A.植物B.动物C.石灰质②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珊瑚是( )形成的。
A.第2自然段B.第3自然段(4)珊瑚岛是怎样形成的?(5)读了这篇短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解析:(1)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
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2)D(3)C;B(4)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
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
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
(5)珊瑚虫以什么为食?【解析】【分析】(1)、(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往年真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往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4f3425a1c7aa00b42acb1e.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往年真题)一、课外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A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露的样子。
)③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④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⑤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B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⑥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
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
C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
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垂涎欲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画出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
这段话的结构是( )。
A.分—总B.总—分C.总—分—总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把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记录下来。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8734521a37f111f0855bd3.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蚂蚁四重奏(蚂蚁是世界上散布广、数目多的生物之一。
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及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我曾认真察看过这类奇特的小动物,发现它有一套简单、适用的生计哲学。
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庭永久繁华富强、生生不息。
我管这套哲学叫“蚂蚁四重奏”。
(第一重:永不放弃。
假如我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马上找寻另一条路,不是翻过或钻过阻碍物,就是绕道而行。
总之,不达目的誓不罢手。
(第二重:防患未然。
整个夏季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季做准备。
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贮备冬季的食品。
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相同能够饱食暖衣。
(第三重:满怀期望。
整个冬季蚂蚁都向往着夏季。
在寒冬中,蚂蚁们时辰提示自己寒冷就要过去了,暖和舒坦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即便是罕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
一旦寒流袭来,它们马上躲回暖和的洞窟,等候下一个艳阳天的呼唤。
(第四重:竭尽所能。
一只蚂蚁能在夏季为冬季做多少准备?答案是,倾尽全力地工作。
(小小的蚂蚁给我们上了一堂多么生动的哲学课啊。
它用实质行动告诉我们:永不放弃、防患未然、满怀期望、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诀要。
((选自《影响孩子一世的经典阅读(小学版)》2011年第12期)((1)仍旧子,写词语。
(生生不息(AABC式):________、________(饱食暖衣(含有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2)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请你仿写一句:________。
((3)蚂蚁是如何“防患未然”的?((4)小蚂蚁告诉我们成功的诀若是什么?((5)你从哪些事物中获得过启迪呢?举个例子说一说吧。
【答案】(1)亭亭玉立;记忆犹新;良师良友;全神贯注((2)设问;示例:如何才能写好作文?这需要你多读好词好句,多读好文章,多写文章。
((3)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贮备冬季的食品。
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相同能够饱食暖衣。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f5e6be2b160b4e777fcf9b.png)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一、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如画①乡下,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
那里依山傍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我的老家在高楼东岩,那里风景如画,到处有山,到处有水,美丽极了。
带着无尽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回程。
②车停下了,我们下了车,看到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村子,道路两旁栽着柳树,碧绿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真是“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盏盏路灯,像哨兵,竖立在路旁。
③房屋前后,朵朵粉红的桃花缀满枝头,一簇簇,一树树,被微风吹落,宛若红霞飘落,落英缤纷,清香沁人肺腑。
成群的小蜜蜂嗡嗡地叫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偶尔有蝴蝶飞过来,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落在花上,看着看着,恍惚间以为花儿长了翅膀飞了起来。
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又干净,我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
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儿落在电线杆上,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会儿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鸣啭枝头;一会儿在空中飞来飞去,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当你迷迷离离地陶醉在这幅画中的时候,只有鸟鸣能让你回到现实。
④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有金黄的稻子,有绿油油的蔬莱。
当你经过弯弯曲曲的小河时,你会看到河里游着许多红嘴白毛的鹅,你又立刻会进入“曲项向天歌”的美好意境中。
⑤到了晚上,你又会听见许多孩子快乐的笑声,那是乡村的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藏猫猫”,还会听见许多大人坐在屋前聊天。
在宁静的乡村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但一定不缺少天籁——田园虫鸣加上快乐的笑声。
⑥乡下是这么的特别,又是这么的朴素。
1.文章第①段中能概括乡村风景特点的关键词是____________,能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情感的关键词是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⑤段画“”的句子中“喧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天籁”指的是___________。
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作者对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80d634a76e58fafab003a7.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课外阅读训练第一篇:我要启程了(10分)我要启程了。
妈妈,你却哭了。
我要启程了。
昨天黄昏时我告诉你,说天边飞过一队大雁,你默默凝视着我,为什么目光里竟闪过一丝黯然?今天早上,我把自己在雁阵里的位置指给你看,你却哭了,问:“为什么不能晚点儿......比如说明天......”心永远属于你,妈妈,但翅膀不属于巢。
我要启程了,因为我是雁。
我要启程了。
小木屋里昏暗的油灯,整整亮了一夜,你坐在我的床头,就像守护我小时偶的那只摇篮。
一定是想起了那些雨很疯狂的夜晚,想起了你怕雷声的小雏雁是怎样颤颤地依偎在你的身边......一定是想起了你曾注入他的一切,生命、青春和勇敢,想起了他给你带来的一切,幸福、未来和尊严......一定是想起了那条路,那条你没能飞完的路,又要有一双更有力的翅膀,铺向金秋的蓝天......是的,一定是想起了这一切,因为妈妈哭了。
我要启程了。
是怕打湿了我的双翼吗?你转过身,悄悄擦去泪珠,又最后叮嘱我,别忘了回家的路......放心吧!妈妈。
无论我要飞多高多远,无论这飞翔里有多少风暴,多少艰难,只要有你的祝愿,就没有什么能把我的翅膀折断,我也就一定为你衔回绿色,衔回绿色的春天。
我要启程了。
再见,妈妈。
再见了,我的巢......1.“我要启程了”是指:(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要启程了。
”“妈妈,你却哭了”这是因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要启程了”在文中多次出现,表达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是怎样理解“只要有你的祝愿,就没有什么能把我的翅膀折断,我也就一定能为你衔回绿色,衔回绿色的春天”这句话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完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那些有关母爱的名言?(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篇:弯弯的小路(22分)①骄阳似火。
【11篇】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11篇】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f8d8dd02768e9950e738a6.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练习题11篇(1)洪水我家门前有条小河,河的周围是方圆几十里的田坝。
小河上搭了几架木桥,还建了一丈多高的石拱桥。
昨夜下了一场滂沱大雨,天刚亮,就听见有人大喊:“水,好大的水呀!”我忙开门出去一看,全都变了。
几架木桥不见了,几百斤重的桥墩石被水冲走了,洪水翻过石桥顶,宽宽的田坝变成了一片黄汤。
原来清清流淌的小河,如今变成了凶猛的虎,呼啸着横冲直撞,张着血盆大口,像要把一切都吞没似的。
那一股股红潮,从河底钻出来,咆哮着,吐着白沫,沉重地扑打两岸。
肥沃的泥土和茂盛的禾苗被一卷而光。
两岸的人们含着凄酸的泪,愁苦着脸,像一个个木头雕成的呆子,无言地对视着。
忽然,一位老大娘哭喊起来:“老天爷,你为什么不长眼睛呀?”唉,庄稼,一季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庄稼,就这样被洪水吞食了。
是老天爷不长眼睛吗?难道真是老天爷无眼吗?回头看看吧:山上光秃秃的,表层的泥土被水冲走了,现出了“骨头”。
原来,山上没有树,保不住水土,大雨来了,水和泥,泥和水,聚成了洪水,汇成了黄汤。
满山的树呢?砍光了。
洪水,多么值得我们深思的洪水呀!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凶猛——( ) 吞没——( )茂盛——( ) 深思——( )2.用“”画出描写小河原来的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小河现在的样子的句子。
3.请你说说发洪水的原因。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参考答案:1.猛烈淹没茂密沉思2.原来清清流淌的小河那一股股红潮从河底铺来,炮嗪羞:吐着息,远重地盐两岸。
3.山上没有树,保不住水土,大雨来了,才聚成了洪水。
4.爱护自然,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
(言之有理即可)(2)白荷春末夏初,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白荷禁不住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引诱,慢慢地从睡梦中苏醒了。
静悄悄的,泥水中开始冒出一支支嫩绿色的小荷角,默默地立在池中,也有的平躺在水面上,偶尔有一两只蜻蜓立在荷尖上,使小荷角增添了几分生气。
在微风的爱抚下,小荷逐渐长大了,嫩绿色的荷角慢慢地舒展成一个圆形的大盘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与答案课外阅读训练第一篇:我要启程了(10 分)我要启程了。
妈妈,你却哭了。
我要启程了。
昨天黄昏时我告诉你,说天边飞过一队大雁,你默默凝视着我,为什么目光里竟闪过一丝黯然?今天早上,我把自己在雁阵里的位置指给你看,你却哭了,问:“为什么不能晚点儿 ........... 比如说明天心永远属于你,妈妈,但翅膀不属于巢。
我要启程了,因为我是雁。
我要启程了。
小木屋里昏暗的油灯,整整亮了一夜,你坐在我的床头,就像守护我小时偶的那只摇篮。
一定是想起了那些雨很疯狂的夜晚,想起了你怕雷声的小雏雁是怎样颤颤地依偎在你的身边 .... 一定是想起了你曾注入他的一切,生命、青春和勇敢,想起了他给你带来的一切,幸福、未来和尊严 .......... 一定是想起了那条路,那条你没能飞完的路,又要有一双更有力的翅膀,铺向金秋的蓝天 ........ 是的,一定是想起了这一切,因为妈妈哭了。
我要启程了。
是怕打湿了我的双翼吗?你转过身,悄悄擦去泪珠,又最后叮嘱我,别忘了回家的路 .............放心吧!妈妈。
无论我要飞多高多远,无论这飞翔里有多少风暴,多少艰难,只要有你的祝愿,就没有什么能把我的翅膀折断,我也就一定为你衔回绿色,衔回绿色的春天。
我要启程了。
再见,妈妈。
再见了,我的巢...1. “我要启程了”是指:(2 分)2. “我要启程了。
”“妈妈,你却哭了”这是因为:( 2 分)3. “我要启程了”在文中多次出现,表达了:( 2 分)4. 你是怎样理解“只要有你的祝愿,就没有什么能把我的翅膀折断,我也就一定能为你衔回绿色,衔回绿色的春天”这句话的?( 2 分)5. 读完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那些有关母爱的名言?( 2 分)第二篇:弯弯的小路(22 分)①骄阳似火。
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还似一股股流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成一条奔流的人河。
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子摇摇晃晃地走着。
路窄,人挤。
突然,“唿啦”一声,黄澄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
②呀!无数只脚就要踩到杏子,怎么办?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大家别动!”③人群立刻静下来,接着,一个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弯腰去捡,一个小伙子弯下腰⋯⋯④“完了!”姑娘心头一颤,五年前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个小姑娘挑一担苹果在路上走着。
拥挤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拥而上的人争抢着果子。
吃果子的人嬉笑着散开,姑娘掩面哭泣。
这姑娘,正是她自己。
⑤“闺女,别着急。
”老人把捡到的杏子放进车里,打断了姑娘的追忆。
⑥“姑姑,给你。
”妇女怀中的孩儿用小手捧着杏儿喊。
⑦红领巾踮着脚,努力把捧杏的手伸过来⋯⋯⑧姑娘不敢相信自己,她擦去泪花,睁大眼睛:不错,都捡回来了,满满的一车杏子。
⑨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绽放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⑩噢,是风儿吹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吹走了千万人心头的炎热,吹开了姑娘脸上的花⋯⋯1 、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 分)顿时()出现()回忆()2 、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3 分)寒冷()舒展()稳稳当当()3 、照样子写词语:(6 分)四面八方: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摇摇晃晃: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4 、用“ ~~~~~~~ ”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2 分)5 、用“————”画出对姑娘外貌进行描写的句子。
(2 分)6 、文章中两次写到姑娘的泪水。
(2 分)第一次姑娘“掩面哭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第二次“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7 、为短文确定中心思想:()(2 分)A 、本文表现了果农丰收的喜悦。
B、本文表现了姑娘心情变化。
C、本文表现老人、妇女等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8 、画线句子中的“风”表面上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实际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最美的名字(14 分)①在一次作文课中,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
结果,一个最拙(ch úzhu ō)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
②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由来)――③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
陪床的妈妈被坍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
我和两个阿姨被埋在了废墟下面。
一开始,我不停地哭闹,喊着要妈妈,但很快就哭不动了――我渴呀!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yàny è),全都吐了出来。
“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
”一个阿姨伤心地说。
④“是啊,(即使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
⑤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子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 1 )我们竟然被(解放解救)出来。
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
⑥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2)我们全怔住了。
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1 、用“ _____ ”画出括号内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用得恰当的词。
(32 、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 2 分)非同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短文中有两个“我们”,(3 分)其中第( 1 )处的“我们”指的是 ___________ ;_第(2)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_______ ,_我认为这个名字是“最美的名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4 、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2 分)5 、请你对短文的“阿姨”说几句话。
( 2 分)参考答案第一篇1. 离开巢穴,离开母亲的身边2. 大雁妈妈对大雁的不舍之情3. 对母亲的依依不舍和未来的憧憬4. 只要有母亲的爱,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倒我5.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本文讲述了小雏雁在飞向蓝天之前对母亲的告别,字里行间流露出是对母爱的赞美和母子之间的依依不舍。
从听说孩子要启程了,母亲滴落的泪。
到离别前的一晚,彻夜守护在孩子身边,都体现出母亲对孩子出门远行的百般不舍。
雁儿子的自述,即是对母亲的担忧的回应,又是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
第二篇1. 顿时→立刻第三段第一句中出现→浮现第四段第一句中回忆→追忆第五段末尾2. 寒冷→炎热最后段末尾舒展→紧缩第⑨段第一句稳稳当当→摇摇晃晃第一段第二行3. A. 五光十色、千军万马、千方百计1、3 为数词的词语就可以B.平平安安、干干净净、郁郁葱葱AABB 的词语结构黄澄澄:(ABB 词语结构的颜色)白茫茫、红彤彤、金灿灿。
黄澄澄,形容杏子颜色鲜艳水灵灵,形容杏子外观清澈、鲜嫩。
4. 很多四年级学生容易讲“打比方”和“排比句”弄混淆。
在此处,就是用波浪线划出比喻句即可。
第①段“近中午了,⋯⋯形成一条奔流的人河”、“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绽放的红彤彤的花”。
5. 在第⑨段中6. 五年前,她散落的苹果被争抢一空人们热心的帮助她,使她感动7. C8. 自然的风、心灵上柔和的风第三篇1. 拙zhuo 于表达也不肯咽yan (下去)名字的由来。
由来:事情发生的原因要领:关键,主要内容即使有一滴水即使,表示承认某种事实,暂让一步竟然被解救出来。
强调被救出这个状态。
2. 绝望:一点希望都没有,失去信心。
非同寻常:不同于一般的3. 秦沫沫和两个阿姨同学们名字的由来是一个感人的故事4. 本篇练习中“我”和秦沫沫是极易混淆的两个答题用词,主人公是秦沫沫,作者是“我”,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所以主要内容是:秦沫沫和两个阿姨在废墟下的求生经历。
5. 文章描写了两位阿姨在绝境中对秦沫沫伸出的援手,让这个小女孩得以生存。
所以,对“阿姨”的行为要表达出诚意的感谢和真诚的赞美。
感谢你们尽全力挽救了一个小生命,你们的行为时一种比乳汁更伟大的喂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