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34页PPT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说课稿课件

预期目标:学生动手做一遍后,能容易理解各洋流的成因和相互之间的 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第四个层次“洋流的分布规律”
④洋流的分布规律
读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法、地图法 难点突破:结合课本活动题,分组活动讨论完成。并一起讨论如何记忆 分布规律。 设计意图:洋流的分布规律非常抽象,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从而 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讨论如何记忆,更能加深学生印象,有效地帮助 学生突破难点。
6 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哥伦布两次从欧 洲往美洲去,路程相差 无几,时间却差了一个 月。 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法。
预期目标:创设故事情境 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兴 趣进入课堂。
三十七天 二十天
新课教学
①洋流的概念
海洋中的水, 比较 地沿着
做
运动,叫做
洋流
理解突破:以问题导航,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洋流的概念理
归纳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度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度环流:北逆南无,东暖西寒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⑤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法 设计意图:通过感性的图片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归纳出 洋流的影响,加深学生记忆。
解突破。由于洋流比较抽象,让学生提取关键词,更加利于学生
理解与记忆
②洋流的分类(按性质)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教学手段:图表导学法 理解突破:以图表导学法降低教学和学习难度
暖流 ③洋流的形成
盛行风
寒流
影响因素 地转偏向力
海陆轮廓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地图法,探究法 重点突破:让学生结合已学的知识,探究自学洋流的形成,并对比“全球风带和洋流 模式图”。当学生对比结束后,我将与学生一边绘制简图,一边分析洋流的成因。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而增强学生分析、 归纳及动手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七年级上册地理说教材最终版(课堂PPT)

规律,并通过言表的象分知布识地,区思,考此探目标主要析考比较能力。
究 因 律 到,探课人以成标口训因要变练的求化由地的规查2与及现理关律、学世分背象思键识生界布到考。后记的地地规方通所三地图区律式过隐大理 相 ;, , 阅含宗定 结 并由 是 读的教向 合 举规 达 世原的世 和读 , 例名界 宗图 落 说称的 教能 实 出,语力 名 不2的 联 生并言。 称 同、关 逐系举系 步前例, 分面说此 析所出环 聚学聚节落的落知目形与的成识自是的,然让自引环学然导境生条学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 会、经济的影响。 3、在地图上,能说出三大人种分
居 民 与 聚
布地区。
落
9
1、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 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此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 析,引导学生思考国家间经济发 展的不均衡,并能从国家的各个 方面进行对比,以体现不同国家 间的水平发差达异国。家和 2、通过阅发读展世中界国政家区图,分析思 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的分布特 点,理解地理意义上的 国家和 “南”“北”与经济意义上的
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贺希
1
具体 目标
说课标
总体 目标
教材立 体整合
说教材
教学 建议
评价 建议
说建议
流程
七 年 级 上 册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建议
2
一 说课标
3
1运读、用和掌地 使握球用地仪地球的图的基和基本地本1理步技 理.知事 学能图通识物 会;表过, 根,各掌的并 据学种握基形 收途会成 集阅本径地 到1心感.理 的和知表 地初身学象 理步边习; 信的形初 息地地成,理对的地兴理趣的,好初奇 技能,初步学会简通单过的比地较理、观抽象测、、步概养括成等求思维真、求实的科学 调查统计以及运用过其程他,手形段成获地理概态念度,和进地而理理审美情趣。 取2地用、地理,能理 要 以初信素及知步息在对识说等地人与明基理类技地本环活能形解基2地行技 境 动.、地 分理本能形的尝过气理 析基规。成影试程事 ,本律候运中响与物 做原。等用的;分 出理方已自布 判,作初法获然对和 断2传信的得.发 。地统的价的展理情尊地,情值变事感价重理增感,化物概值态不的进强 ,初念观同度民懂步、国与族得形家自国成的尊际全文、合球化自作意和 步认识人口、经济3和.文尝化试从发学展习和识生。活中发现地
湘教版初中地理初一七年级上册 世界的海陆分布 说课稿说课课件(33张PPT)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想一想
任意划分地球 仪为两个半球, 海陆分布情况 如何?
海洋面积 大于陆地 面积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 布,我准备采用小组合作竞赛,把全班分成四 个小组,引入竞争机制,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指 图、抢答、填图、辨认轮廓、拼图游戏、绘图、 角色扮演和联想等活动,鼓励学生团结协作, 共同攻克难关,并对学生加以奖励。
合作探究一
掌握大陆等概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阅读概念,展出示意图。 指图比赛:让学生比赛迅速在世界海陆分布图 上找到大陆等,看看哪组找得最快、最准。 抢答比赛:说出大陆、大洲、岛屿、半岛的区 别,说出大洋、海、海峡的区别 填图比赛:在空白的世界海陆分布图中,填出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并重点强调亚欧、亚非、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情 景教学法,读图分析法、竞赛法及合作讨论法 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读图能力和空间创造力 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同 时运用各种语言信息,让学生在欢悦的气氛中 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 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 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我 准备采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海 陆分布图,通过观察,讨论对比、合作探究归纳 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探究 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初中地理学习:学用地图34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初中地理学习:学用地图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说课课件PPT

教材地位和作用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科技、军事 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根据“选择世界上重要的 国家”的区域选择原则,从全球化时代每个公民的基本文化 素质出发,教材在西半球选择美国作为国家学习的案例。
纽约
设计理念
这节课,为了突出了课程标准与地理核心素养,在课标 解读、新课导入、课堂活动等各环节均围绕课程标准与核心素 养来备课和教学,做到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同时培养学生 的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进一 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
2.利用“超级大国”这一情境,提升学生探究区域 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美国,学习美国因地制宜的先进发展经验,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学生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 能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课时一:民族大熔炉 农业地区专业化
课时二: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NBA
重点、难点
1.美国的地理位置,人口及民族构成特点。 2.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并能分析影响农业带分布 的主要因素。 3.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 促进作用。
新课导入
世界格局为 “一超多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超级大国的特点是其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远远超过其他任 何国家,并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有能力直接或者 间接对别国进行政治或者经济进行干预甚至动用武力而达到其 利益最大化,谋求世界霸权。 2020年对于美国来讲,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年,疫情影响 下的美国陷入了“颓废”,有分析认为用不了多久美国就有可 能失去超级大国的身份。作为全球公认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上 已经称霸很多年了,而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来肯定会 出现新的国家崛起进而取代它的位置。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科技、军事 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根据“选择世界上重要的 国家”的区域选择原则,从全球化时代每个公民的基本文化 素质出发,教材在西半球选择美国作为国家学习的案例。
纽约
设计理念
这节课,为了突出了课程标准与地理核心素养,在课标 解读、新课导入、课堂活动等各环节均围绕课程标准与核心素 养来备课和教学,做到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同时培养学生 的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进一 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
2.利用“超级大国”这一情境,提升学生探究区域 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美国,学习美国因地制宜的先进发展经验,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学生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 能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课时一:民族大熔炉 农业地区专业化
课时二: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NBA
重点、难点
1.美国的地理位置,人口及民族构成特点。 2.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并能分析影响农业带分布 的主要因素。 3.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 促进作用。
新课导入
世界格局为 “一超多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超级大国的特点是其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远远超过其他任 何国家,并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有能力直接或者 间接对别国进行政治或者经济进行干预甚至动用武力而达到其 利益最大化,谋求世界霸权。 2020年对于美国来讲,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年,疫情影响 下的美国陷入了“颓废”,有分析认为用不了多久美国就有可 能失去超级大国的身份。作为全球公认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上 已经称霸很多年了,而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来肯定会 出现新的国家崛起进而取代它的位置。
地理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ppt课件

②板图可能比课件演示的效果要好。演示时一定要讲清 相对位置。
③千万不要讲得太多,学生训练是最重要的。学生只有 在动手练习中才能较好地掌握山脉的分布。
精选课件
24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1)课标目标: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因素。
(2)教法建议:
①注重各有关界线的教学,并落实到图上。教师多作比 较、归纳,学生多作读图、填图练习。(1月0℃等温 线,活动积温等值线,温度带界线,800、400、200毫 米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界线,气候类型分布区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等)
• 4.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 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 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 性实践活动。
精选课件
5
《地理七年级下册》
一.主要内容和特色:以介绍世界区域地理中的分
区地理为主,涉及到大洲、地区和国家三个大
的层面。这种从宏观到中观和微观,使学生对
④在课时的处理上,绝不可与第一节平均用力。
精选课件
10
第二章 “了解地区”
1.主要内容:选择了5个相对重要、特色鲜明、界 线相对清楚的地区进行介绍,即东南亚、南亚、 西亚、欧洲西部和极地地区。东南亚和南亚的 社会经济地位日益突出;南亚作为相对独立的 次大陆地理单元,有其独特的文化资源;西亚 不但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更是国际政治的敏 感地区;欧洲西部是世界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 西欧强大的经济实力及其一体化进程,将会对 入世后的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两极地区是地 球自然系统的“冷源”,对全球环境生态的演 变意义重大。
精选课件
3
•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主要讨论了天气与气 候的基本概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温与 降水、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等问题,力求让学 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和基本的气候类型。
③千万不要讲得太多,学生训练是最重要的。学生只有 在动手练习中才能较好地掌握山脉的分布。
精选课件
24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1)课标目标: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因素。
(2)教法建议:
①注重各有关界线的教学,并落实到图上。教师多作比 较、归纳,学生多作读图、填图练习。(1月0℃等温 线,活动积温等值线,温度带界线,800、400、200毫 米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界线,气候类型分布区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等)
• 4.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 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 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 性实践活动。
精选课件
5
《地理七年级下册》
一.主要内容和特色:以介绍世界区域地理中的分
区地理为主,涉及到大洲、地区和国家三个大
的层面。这种从宏观到中观和微观,使学生对
④在课时的处理上,绝不可与第一节平均用力。
精选课件
10
第二章 “了解地区”
1.主要内容:选择了5个相对重要、特色鲜明、界 线相对清楚的地区进行介绍,即东南亚、南亚、 西亚、欧洲西部和极地地区。东南亚和南亚的 社会经济地位日益突出;南亚作为相对独立的 次大陆地理单元,有其独特的文化资源;西亚 不但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更是国际政治的敏 感地区;欧洲西部是世界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 西欧强大的经济实力及其一体化进程,将会对 入世后的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两极地区是地 球自然系统的“冷源”,对全球环境生态的演 变意义重大。
精选课件
3
•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主要讨论了天气与气 候的基本概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温与 降水、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等问题,力求让学 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和基本的气候类型。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1 “课标” 的研制过程—课标解读(1)
7-9年级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篇 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 第一章 地理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需求 1. 地理课程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基本功能 2. 社会发展的需求
3.当代地理科学的前沿领域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国内外课程的比较 1.国际比较及其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2.国内课程改革的进展与经验
1 “课标” 的研制过程
院士专家意见之二(2001/4):
问题和建议:
地理基础教育阶段,最好能突出培养学生的三个基本地理思想。 (1) 地域差异性,说明世界各洲、国内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别,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等,表达地理科学的地域性特点。 (2) 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说明地理科学的综合性特点,要 帮助学生树立人和地(大自然)不能对立,而双方应交朋友的观点。 ( 3)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可联系实际问题来说明协调人口增长、资源供 求、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以谋求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 重要性。明确这些基本地理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一辈子都会有用。
l 绘制一幅已与中国建立外 交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示意图。 l 可组织学生搜集整理图片 资料等以展示走向世界的我国体育 、文化、艺术风采。 l 有条件的学校可邀请海外 华人或海外留学回国人员作报告, 以亲身感受说明我国的国际地位日 益提高。
l 核。
撰写小论文式的书面考
说明:“从世界看中国”,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先举例说明我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再将一些能够反映国家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基 本数据等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对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无须全面展开,应尽量以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中国与世界相 互依存、相互影响有最基本概念。
地理说课 ppt课件

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
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
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而反映全球变化形
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
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不仅对学生现
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
展有用。此外,全新的地理教育理念还包括:改变
2、任务驱动,自主创造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具
教学过程
第二环节
2020/10/28
电子板报
15
说教材 学情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具 教学过程
第二环节
2、任务驱动,自主创造
任务一:制作电子板报
要求: 1.以“美丽的家乡”为主题进行制作。 2.可以参考和使用教师提供的模板,
也可以自主设计。 3.至少制作一个版面,也可以多制作
说教具
教学过程
第三环节
2020/10/28
作品展示
19
说教材 学情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具 教学过程
第三环节
3、欣赏作品,交流评价
任务二:小组评价
评价标准 :
1、作品都使用了哪些元素(素材)。 2、作品有什么特点,是否美观或有新意。 3、作品使用了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作品的优势在哪里。
2020/10/28
几版,视你的能力完成。 4.尽可能使用文字、文本框、艺术字、
图片、表格等元素来充实电子板报。
2020/10/28
16
说教材 学情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具
2、任务驱动,自主创造
四步操作法: 第一步:明确主题,确定内容。 第二步:构思版面。 第三步:组织、加工素材。 第四步:进行制作。
地理说课课件

02 新课教学
1 天气是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稳定。
①昆明四季如春; 2 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③明天大风降温; ④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⑤一场秋雨,一场寒。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习体会天气变化与生 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
02 新课教学
认一认:认识卫星云图和天气符号,分 析卫星云图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哪些 地方有雨或阴天?
画一画:画出天气符号 展示:常用天气符号图 游戏:A组或B组4人组成一个活动小组;
一人出示符号卡片,另三人抢答。 比一比:希沃游戏“天气符号抢答竞赛”
02 新课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天气符号,看懂电视天气 预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本节内容是全
02
章的入口,是学习
天气与气候的基础。
教材以生活中的天气为切入
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天气、气
候复杂多样。但又有章可循,建
立起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中、服
05
务于生活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 善于观察地理现象和探究地理事
物的本质能力。
04 03
本节课由天气及其影 响、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部 分内容组成,所有内容都 围绕身边的现象来展开。
学好本节内容,对认识气温、 降水等天气要素有着重要的意义。
02 学情分析
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 象,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要让 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和我们 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信息更好的为生产 和生活服务,建立起对大气的理性认识。考虑到 学生们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 谈感兴趣的现象,老师有意识的让学生们从自己 所谈的现象中总结规律。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说课课件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共23张PPT)

03 深入探究
探究1: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 型的特点。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 四川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 地或和缓的丘陵。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直观的了解我国各种地形的特点。
03 深入探究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生理特征
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 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
想象力
04
说教法
01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 图表分析
讨论
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教法学法
讲授
引导
启发
多媒体
读图
小组合作
05
说程序
01 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
教师播放我国大好河山风光视频,并带领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 所学习的地形类型的知识。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并总结相关知识点
设计意图:
通过此项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概况能力。使学生自 然而然的学会了我国地形分布的基本特征。
04 实践探究
活动内容:
小组讨论:我国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山区人类农业活动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坡度较大的地区是发展林业还是耕种区,为什么?
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02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区域认知
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势的基 本特征,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 规律,以及我国地形的主要类
型及其相关比例。 2.让学生理解我国地形的地
说课标说教材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说课课件

纬线越短);南
回授
承求前知指数示启欲量方后向,自探激主究发北半纬无球东线数同西等纬条长度的多(1彩5动分展钟示)手无南知数动北(训条识1练脑0收分回钟获授),方法积累,
共性问题 予以回授
0°线
赤道
自 主本初点学子午评线习易错易混知识,
度数范围导及标入注 新课
向南、自向主北学各习分
90°,赤道以北 为(北15纬分钟)
对的经线均可组成一个经
总结经验 教训
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
个半球。
半球的划分 赤道(南北半球) 20°W和160°E(东西半
教学建议三
角色转换
演讲赛 朗诵赛
自制小报 错题积累
口诀整合 课堂导入
趣味化
多样化
乐学好学 自主学
教 学 建 议
多媒体
直观化
教具 图像系统
研说流程
教材编写特 点和意图
内容标准
说课标
课程目标
教材编写 体例
说教材
教材内容结 构及整合
教学建议
说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
评价建议
已有的水平
学能生很学好习的过考程查性学评生价表 对知识技能班级的:理解姓名:
取得的进步 存在的问题
和掌握情况
评价等级
单项评 教师测评
评考价内容试、课自评堂 互评 检测、作业 参 与 的 态 认真听课,整理要点
敬请批评指正!
陕西省澄城县城郊中学 闫侠
激发情求境知欲引望入
启发自主学习
材 编 写
文字叙述 、图像系统 阅读材料、活动等
体
例
教材编写体例
点明中心
问题导读
教
材
情境引入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优质教材推荐
1 2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
内容全面,系统性强,注重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
注重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实 用性。
3
北师大版初中地理教材
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具有较强的趣 味性。
自主选择和开发资源策略
结合地方特色选择教材
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 ,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教材 ,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和祖国的
跨学科联系
初中地理与其他学科如历 史、政治、物理、化学等 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 成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
核心理念阐述
人地协调观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 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树 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综合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的、联 系的、区域的观点认识地 理环境和地理现象。
区域认知
帮助学生形成对区域特征 和区域差异的认识,具备 分析和解决区域问题的能 力。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科技创新对地理课堂影响预测
01
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课堂将更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GIS、遥感等,提高教学效果和
学生的学习兴趣。
02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这些技术将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地理学习体验,如模拟地理环境、地
貌等。
03
个性化学习
科技创新将促进地理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
趣。
应对策略及建议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探讨
传统教学方法回顾
讲述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传授知 识,系统连贯地讲解地理 概念和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