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各章整理概要及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教材,知识点整理(最新最全)

成本会计教材,知识点整理(最新最全)

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一、正确划分各种支出的界限 二、正确划分各期费用成本的界限 三、正确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 五、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与期末在产 品的界限
第二章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核算 程序
内容提要 成本核算与其他会计核算相比,其显著特点是成本核算的程序 化,即成本核算要按既定的程序进行。第一章已对成本核算程 序作了简要介绍,本章以工业企业生产费用为对象,详细解析 费用成本的核算程序。本章第一节要素费用的核算,也就是成 本核算的第一步,直至第六节生产费用在完工和在产品之间进 行分配,是成本核算的最后步骤。
2、管理费用。共13大项
3、财务费用。共3大项
美元 4月1日 4月10日 4月17日 期初余额 增加 减少 $ 48000 $ 3200 $ 2000 $ 49200
汇率 7.93 7.91 7.89
折合人民币 ¥ 380640 ¥ 25312 ¥ 15780 ¥ 390172
4月30日 期末余额
成本会计教材,知识点整理 最新最全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成本的意义
一、成本的概念和作用 (一)成本的概念 ●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第一,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 第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 第三,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M ●成本是有特定对象的 ●成本通过收入得到补偿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特定产品(或提供劳务) 而发 生的各种资金耗费的总合。
2、基本生产车间管理消耗原材料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贷:原材料 3、辅助生产车间生产辅助产品消耗原材料 处理方法同进本生产车间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贷:原材料 4、辅助生产车间管理消耗原材料 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贷:原材料

成本会计学重点总结

成本会计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本章主要内容:成本概述成本核算概述第一节成本概述第二节1、成本定义2、成本的分类3、成本、费用与支出一、成本定义1、马克思《资本论》的成本定义:理论成本➢成本的经济内容为“C+V”➢具体包括:(1)劳动资料上的消耗,如固定资产折旧;(2)劳动对象上的消耗,如材料消耗;(3)人工方面的消耗,如工资。

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实际成本理论上,有助于形成产品价值的支出都应该计入产品成本。

但实际工作中:(1)由于受成本计算效益性原则限制,有些形成产品价值的支出却没有计入产品成本,如期间成本。

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

(2)有些没有形成产品价值的支出,考虑经济核算的要求,将其计入产品成本,如废品损失成本、停工损失、财产保险费等。

产品成本的开支范围包括:1)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和燃料的费用;2)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动力;3)企业生产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及其福利;4)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租赁费、修理费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用;5)企业生产单位因生产原因发生的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6 )企业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费用。

下列开支不得计入产品成本:1)资本性支出;2)投资性支出;3)期间费用支出;4)营业外支出;5)在公积金和公益金中开支的支出;6)其它不应列入产品成本的支出,如违约金、滞纳金、捐赠、被没收的财产等3、管理成本成本与管理相结合,并随之发展,如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

二、成本的分类1、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也称生产成本,指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非制造成本:也称期间成本或期间费用。

2、成本按成本习性,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成本会计章节知识点

成本会计章节知识点

成本会计章节知识点深入剖析引言: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章节知识点对于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和工作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成本会计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本会计知识。

一、成本与费用的区别成本是指完成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费用,如原材料、人工等。

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费用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耗费,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在于成本是在产品或服务完成前的阶段进行计算和分摊,而费用是在产品或服务完成后的阶段发生和计算。

二、成本分类根据产生成本的特点和用途,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费用,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费用,如研发成本、管理费用等。

根据成本的形态不同,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受产量或销量变化影响的成本,如租金、折旧费用等。

变动成本是与产量或销量变化成正比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根据时间的不同,成本可以分为历史成本和先进成本。

历史成本是指过去发生的、有价值的成本,先进成本是指未来的、预算的成本。

三、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是指通过掌握和管理成本的发生和分摊过程,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

成本控制的核心是通过合理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核算,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异常和波动。

成本管理是指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本效益。

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摊的过程。

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直接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项目多、数量少的生产环境,通过将各项费用分摊到作业上,得到作业成本。

成本会计各章整理概要及知识要点

成本会计各章整理概要及知识要点

成本会计各章整理概要及知识要点第一章成本会计总论成本会计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对象任务成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产品制造成本,生产费用成本会计是以成本为对象一种专业会计(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关系)产品价值组成内容:C+V+M理论成本:C+V实际成本:C+V+不形成产品价值的各种损失成本会计对象成本作用成本会计的任务(中心任务,主要任务)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主要职能成本会计广义成本会计环节狭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考虑因素:1,2,组织工作遵循原则:考虑因素成本会计机构:含义,分工方式(按职能或者对象分工)组织分工方式应考虑的因素:1,2,3,4,成本会计机构设置方法成本会计人员配备考虑因素,素质,职责以及权限,负责人职责权限会计法规制度层次第二章,制造业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事前,事中,事后,加强费用监管核算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制造业成本产品成本、专项成本的核算核算要求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贯彻受益原则(五个界限的划分也是成本计算过程)三、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摊销方法。

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五、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制造成本法(我国)采用适当的成本结算方法完全成本法劳动对象按经济内容分类劳动手段八大费用要素利弊费用的分类活劳动按经济用途分类生产费用期间费用按生产工艺关系分类其他费用的分类按计入产品成本方法分类成本核算的分四步划分一般程序划分五个费用界限的过程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基本生产成本和主要会计科目费用支出的账务处理第三章、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一)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且1、用于一种产品生产的费用:直接记明细账专设成本项目的(借:基本生产成本-xx产品账户,贷:有关科目)生产费用的处理2、用于几种产品生产费用:a找分配率b算分配率C计算分配结果(二)应计入产品成本但1、发生正在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基本生没专设成本项目产成本”要素费用2、发生在辅助生产车间费用,“辅助生产成本”→“基核算概述本生产成本”二、经营管理费用处理:不计入产品成本,计入“三费”,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计入当月损益三、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既不计入产品成本,也不计入期间费用,发生时分别计入“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四、要素费用分配方式: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

成本会计知识点总结

成本会计知识点总结

成本会计知识点总结第二章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费用要素,需背下来)1.外购材料。

为生产经营耗用2.外购燃料。

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3.外购动力。

为生产经营耗用的各种动力。

4.职工薪酬。

5.折旧费。

6.利息支出。

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款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后的金额。

7.税金。

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8.其他支出。

缺点:不能说明各项费用的用途,因而不便于分析各种费用的支出是否合理。

如:外购材料20000元,我们只能看出发生了材料费,金额是20000元,具体用途无法得知。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需背下来)直接材料生产费用直接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费用废品损失(可设可不设)管理费用期间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一)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成本项目)工业企业一般应设置以下几个成本项目: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2、直接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3、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薪酬。

4、制造费用: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

注意:要素费用与成本项目是否相等?要素费用的范围大于成本项目。

例:消耗材料费10000元构成产品实体7500 元直接材料车间一般消耗2000元制造费用行政管理部门消耗500元管理费用(二)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可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1.管理费用。

2.财务费用。

3.销售费用。

以上两种分类相当于确定了分录的借贷双方,借方体现用途,贷方表示性质。

三、费用的其他分类方法(一)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1、直接生产费用:生产工艺本身引起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

例:原材料、生产工人工资、机器设备折旧。

2、间接生产费用:与生产工艺没有联系,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

例:车间厂房折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成本会计知识点归纳

成本会计知识点归纳

成本会计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开支范围的划分资本性支出:计入长期资产价值——“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计入流动资产价值——“原材料”等支出直接材料生直接费用直接人工产收益性支出:生产费用其他直接支出成间接费用——“制造费用”本计入费用管理费用期间费用财务费用最终转入“本年利润”销售费用第二部分: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一步按受益期间归集本期费用本期支付且受益的——直接计入本期费用本期支付但未受益的—通过“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不能计入本期费用本期未支付但受益的——通过“预提费用”,计入本期费用第二步将归集的本期费用按受益对象分配_____遵循“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一、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该受益对象二、不能分清受益对象的,分配计入该受益对象1、先确定分配标准:如重量、数量、直接成本、计划成本等。

2、再计算分配率=待分配费用/分配标准总额3、最后计算每一受益对象应承担的费用=分配率×该受益对象的分配标准额注意:不同的费用因不同的分配标准形成不同的分配方法:1、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只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或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其他辅助生产劳务耗用量)(2)交互分配法的两次分配:①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

②将各辅助生产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按提供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率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3)计划成本分配法(4)代数分配法2、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1)生产工时比例法(2)直接成本比例法(3)计划分配率法另外:废品按产生的原因有工废品和料废品按是否可修复及经济上是否合算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

成本会计笔记整理

成本会计笔记整理

第三节 工业企业费用要素和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工业企业费用要素和产品生产成本项目,就是对工业企业各种费用的两种最基本的分类。
一、工业企业费用要素
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这三类可以称为工业企业费用的三大要素。[d15]
1.可以反映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总共发生了哪些费用,数额使各是多少,据以分析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构成和水平。
2.各种分类反映了外购材料和燃料费用及其支付工资的实际支出,因而可以编制企业的材料采购资金计划和劳动工资计划提供资料。
3.外购材料和燃料支出多少与材料和燃料的储备资金的定额储备资金的周转速度密切相关。支出越多越快,所需储备资金就越多,储备资金的周转就越快,反之亦然。因此,这种分类还可以为企业核定储备资金定额和考核储备资金周转速度提供资料。
(二)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
1、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即人员分工)
1)按成本会计的环节分:[d14]
2)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d15]
3、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各级机构之间的分工,注意与1区别)
1)集中工作
2)分散工作
(希望考生能将之作为一道综合题来掌握,这一点对工作实务都有指导作用。请理解各自的涵义、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二、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工业企业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首先应分为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d16]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还应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经营管理费用。
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的要求,我国工业企业一般应该设置以下四个成本项目:[d17]
1.原材料,也称直接材料。

成本会计-主要章节内容总结

成本会计-主要章节内容总结

成本会计部分第三章 生产费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一、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待分配费用合计分配率分配标准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分配率2、人工费用的分配=某车间工资费用合计分配率该车间产品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3、制造费用的分配=某车间制造费用合计分配率该车间产品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重点)1、直接分配法①辅助部门之间不分配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车间以外的部门 ②=待分配辅助费用分配率辅助车间之外的劳务总量某受益部门应分配的辅助费用=该受益部门的劳务总量×分配率2、顺序分配法①辅助部门之间先分配费用, (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待分配的辅助费用先分配的分配率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总量②辅助车间分配之后再对外分配 +=-待分配的辅助费用先分配转入的费用后分配的分配率辅助生产劳务总量先分配辅助部门劳务消耗3、交互分配法①对内分配(第一次分配)(只在辅助车间之间分配)=待分配的辅助费用分配率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总量②对外分配(第二次分配)(分配给辅助车间之外的各受益部门)=-待分配的辅助费用+对内分配转入的费用-对内分配转出的费用分配率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总量辅助车间受益的劳务量4、代数分配法①计算各辅助车间单位成本(设为X 、Y 未知量)根据:待分配费用+分配转入的费用=提供的劳务总量×单位成本联立方程求解单位成本②根据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劳务量分配辅助费用5、计划分配法①根据计划单位成本和受益单位的劳务量分配辅助费用辅助费用(计划总成本)=辅助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计划单位成本②确定实际总成本辅助费用(实际总成本)=辅助部门待分配费用+分配转入的计划成本③成本差异=实际总成本-计划总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账户◆辅助部门不设“制造费用”账户,相关费用结转时,直接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部门设“制造费用”账户,相关费用结转时,先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然后再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给其他各受益部门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一、倒挤完工产品成本公式1: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①不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期初和期末在产品成本均视为0)完工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②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期初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注意:十二月份可能出现期初在产品≠期末在产品成本) ③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材料费用(定额)=∑在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在产品人工费用(定额)=∑在产品定额总工时×单位工时人工定额(某工序在产品累计定额工时=∑以前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工时定额×50%) 在产品制造费用(定额)=∑在产品定额总工时×单位工时制造费用定额在产品按定额成本=在产品材料费用(定额)+在产品人工费用(定额)+在产品制造费用(定额)④在产品只计算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 +=+期初在产品材料费用本期材料费用材料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材料费用=期末在产品数量×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在各工序开始一次投入+=+期初在产品材料费用本期材料费用材料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数量(各工序)×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前面工序材料消耗本工序材料消耗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原材料在各工序陆续投入+=+期初在产品材料费用本期材料费用材料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数量(各工序)×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前面工序材料消耗本工序材料消耗50%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二、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公式2:+=+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标准期末在产品标准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标准×分配率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标准×分配率① 约当产量法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同上)★原材料在各工序开始一次投入(同上)★原材料在各工序陆续投入(同上)人工费用的分配:(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数量(各工序)×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工序工时本工序工时50%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单位产品的工时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分配率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制造费用的分配:(同人工费用的分配)(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②定额比例法+=+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定额期末在产品定额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分配率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定额×分配率③在产品按完工成本计算+=+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第五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一、品种法1 成本计算对象:产品品种2 适用范围:大量大批3成本计算期:定期(月末)——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与生产周期不一致4 费用的分配:若月末同时存在完工和在产品,需要分配①依据原始凭证编制相关会计分录;②根据会计分录归集辅助车间制造费用③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到“辅助生产成本”④根据第三章相关分配方法,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给相关部门(其他辅助部门、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等)⑤归集、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⑥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到“基本生产成本”⑦根据第四章相关分配方法,将基本生产成本(含期初数)分配给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⑧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到“库存商品”二、分批法1 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批别(订单)2 适用范围:单件小批3成本计算期:不定期(一般于产品完工时核算成本)——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与生产周期一致4 费用的分配:一般情况不需分配若跨月完工,月末同时存在完工和在产品,需要分配5计算程序:①典型分批法:各批产品于月末或同时完工或同时未完工,直接合计各项生产费用,不需要分配②拓展分批法:各批产品跨月陆续完工●批内完工产品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定额或计划成本转出●批内在产品数量较少:在产品按定额或计划成本,或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或在产品按固定数额及在产品只计算材料费用等方法计算●批内完工和在产品数量都较多,采用第四章方法分配费用③简化分配法(在产品不计算间接费用法)●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登记批内所有产品生产费用和工时●设立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各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和工时,若有完工产品,同时登记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和工时●根据基本生产二级账的间接生产费用和工时,计算间接费用的分配率●根据二级账计算的间接费用分配率和各完工产品的工时,分配完工产品的间接费用三、分步法1 成本计算对象:各生产步骤2 适用范围:大量大批多步骤3成本计算期:定期(月末)——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与生产周期一致4 费用的分配:月末同时存在完工和在产品,需要分配5计算程序:①逐步结转分步●按实际成本结转(以总数结转),且不设自制半成品库各步骤产品费用的分配结合第四章的方法各步骤产品(半成品)完工转入下一步骤时:借: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贷:基本生产成本—二车间●按实际成本结转(以总数结转),开设自制半成品库各步骤产品费用的分配结合第四章的方法各步骤产品(半成品)完工转入下一步骤时:借:自制半成品—×半成品贷: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下一步骤领用半成品时:借:基本生产成本—二车间半成品贷:自制半成品—×●成本还原将完工产品成本结构分解为最初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还原方法是:从最后一个步骤半成品(即完工产品中的半成品)开始,依据上一步骤完工产品(半成品)的结构分解,直至找出原始的成本项目方法一:计算成本还原率=本步骤完工产品中的半成品费用成本还原率上一步骤完工产品成本本步骤半成品费用分解后各成本项目=上一步骤完工产品各成本项目×成本还原率方法二:结构百分比法,计算上一步骤完工产品各成本项目的百分比=上一步骤各成本项目(完工产品)上一步骤各成本项目比例上一步骤完工产品成本本步骤半成品费用分解后各成本项目=本步骤完工产品各成本×上一步骤各成本项目比例● 分项结转上一步骤各成本项目分别转入下一步骤各成本项目中,最终完工产品成本结构即为原始成本项目② 平行结转分步● 适用于装配式多步骤企业● 分配标准的确定:最终完工产品的数量和各步骤广义的在产品(本步骤未完工的在产品和本步骤已经完工但未形成终端产品的在产品)● 各步骤费用的分配率 +各步骤生产费用合计完工产品标准广义在产品标准● 各步骤费用应计入完工产品的“份额”=各步骤各项费用的分配率×完工产品的标准第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定额法:一、脱离定额的差异1、原材料差异(量差)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本期投产产品数量×单位消耗定额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期初结余+本期实际领料-期末结余差异(量)=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差异(额)=(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计划单价2、人工费用差异(量差+价差)某产品定额人工费用=该产品定额生产工时×计划小时工资率某产品实际人工费用=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实际小时工资率差异额=某产品实际人工费用-某产品定额人工费用3、制造费用差异(量差+价差)某产品定额制造费用=该产品定额生产工时×计划小时分配率某产品实际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实际小时分配率差异额=某产品实际制造费用-某产品定额制造费用二、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价差)某产品材料成本差异=(该产品定额材料费用±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三、定额变动差异(月初调整定额差异)=单位产品新定额定额变动系数单位产品旧定额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按旧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1-定额变动系数)四、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超支差/-节约差)±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节约差)±定额变动差异(-超支差/+节约差)管理会计部分第9章成本性态分析一成本性态1 变动成本:成本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业务量范围内随产销量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2 固定成本:成本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产销量变动,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销量增加下降3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V×Q+F二成本构成1 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存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2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存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三产销不平衡对利润的影响1 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2 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3 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利润完全成本法=收入-完全销售成本-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法=收入-变动销售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第10章 预测分析一 本量利分析1 公式:E=P ×Q -V ×Q -F=(P-V) ×Q -F2 相关指标:①单位贡献毛益= P-V②贡献毛益总额=(P-V) ×Q③贡献毛益率=()1P V P V Q V P P Q P--⨯==-⨯ ④变动成本率=1V V Q P V P P Q P ⨯-==-⨯ 二 盈亏平衡(利润E=0)1 盈亏平衡销量0F Q P V=- 2 盈亏平衡销售额01F F P Q P V V P P⨯==-- 3 盈亏平衡作业率0011Q Q P Q Q P⨯=⨯ 4 安全边际量=Q 1-Q 05安全边际销售额=P ×(Q 1-Q 0)6 安全边际率=101001111Q Q P Q Q P Q Q Q P Q -⨯-⨯==-⨯ 7 销售利润率=101011()()Q Q P V Q Q P V P Q Q P-⨯---=⨯⨯三 目标利润1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量E F P V +-2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E F P VP+-3相关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敏感系数)单价的敏感系数=P Q E⨯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V Q E⨯-销量的敏感系数=()P V Q E-⨯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F E - 4 经营杠杆()()EBITEBIT F P V Q EBIT DOL Q EBIT P V Q F Q ∆+-⨯===∆-⨯-⊿EBIT=EBIT 1-EBIT⊿Q=Q 1-Q①已知EBIT 1预测Q 1②已知Q 1预测EBIT 1第11章 短期经营决策一 新产品开发决策原理:E=(P-V) ×Q -F1 不存在专属成本时,比较新产品贡献毛益的大小,选择贡献毛益最大的方案2 存在专属成本时,比较新产品剩余贡献毛益的大小,选择剩余贡献毛益最大的方案二 亏损产品停产决策(差量分析法)原理:E=(P-V) ×Q -F1 亏损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大于(小于)零 亏损产品不停产(停产)2 转产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小于)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 转产(继续生产) 3设备出租的收入大于(小于)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转产(继续生产) 三 半成品、联产品进一步加工决策(差量分析法)1相关差量收入=加工后收入-加工前收入2 相关差量成本=进一步加工的成本3差量损益=1-2四 零件自制或外购决策(无差别点分析)1 自制总成本=V ×Q -F (专属成本)2 外购总成本= P ×Q3 无差别点需要量0F Q P V =-4 Q >Q 0 选择自制 Q <Q 0 选择外购五 生产工艺选择决策(无差别点分析)1 先进工艺总成本=V 1×Q -F 12 落后工艺总成本= V 2×Q -F 23 无差别点需要量12012F F Q V V -=-4 Q >Q 0 选择先进工艺 Q <Q 0 选择落后工艺第13章 全面预算 预计销售量 预计生产量 预计采购量 预计销售收入 预计生产成本 预计采购成本预计现金收入 预计材料费用 预计采购支出(付现)预计人工费用预计制造费用(付现)一 全面预算的编制(一)日常业务1销售预算销售预算是日常业务预算的起点预计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单价某期间现金收入=本期现销收入+本期收回前期账款2 生产预算唯一采用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的预算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品存货-预计期初产品存货3直接材料预算预计材料消耗量=预计生产量×单位消耗量预计材料采购量=预计消耗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预计材料采购额=预计采购量×采购单价4直接人工预算人工成本=预计总工时×单位工时工作率5制造费用的预算变动制造费用=各期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二)特种决策预算1资本支出预算(略)2一次专门业务预算预计库存现金<最低限额筹资预计库存现金>最低限额投资(三)财务预算1现金预算2 预计利润表3预计资产负债表二预算控制1 固定预算静态预算,不考虑预算期业务量变动2弹性预算变动预算,预算期业务量变动3 增量预算实际与计划比较4零基预算不考虑过去的水平5定期预算时期固定6滚动预算时期一次滚动第14章标准成本一标准成本1单位标准成本=单耗×单价2标准成本总额=实际产量×单位标准成本二成本差异1 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量差=实际差量×(实际单耗-标准单耗)×标准单价价差=实际差量×实际单耗×(实际单价-标准单价)2固定成本(难点)两差异分析:预算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计产量-实际产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单位标准工时=(预计产量-实际产量)×标准单价×标准单耗三差异分析预算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单耗-标准单耗)×标准单价(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力利用差异=(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标准单价三成本差异处理1 按标准成本分配给在产品、完工产品和已销售产品2差异净额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成本会计知识点

成本会计知识点

《成本会计》知识点第一章成本的涵义, 分类和作用一, 知识点分布:成本的作用及降低成本的意义和途径,成本的理论涵义和现实涵义,产品成本, 期间成本等相关概念,成本开支范围,成本的几种主要分类,包括成本按其经济用途或职能的分类,成本按其及特定产品关系的分类。

二, 本章重点及难点:1.成本的经济内涵2.成本开支范围3.商品价值的组成内容4.成本按其经济用途或职能所进行的分类及其作用5.成本按其及特定产品的关系所进行的分类及其作用三, 常见问题:1.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划分对企业盈亏的影响有何不同?二者的区分在于产品成本是可盘存成本,成本的凹凸及当期盈亏没有直接关系,后者则于发生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并随着产品存货盘存而列示于资产负债表,所以其凹凸直接影响到本期利润的凹凸。

二者界限不分,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信息都受到影响。

2.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的划分依据有何不同?要素费用是根据耗费的经济内容划分的,揭示企业耗费了哪些费用,耗费了多少,有助于加强费用预算;成本项目则是根据费用的经济用途划分的,说明企业有关消耗的用途,对于产品生产发挥什么作用。

第二章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和种类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一般了解成本会计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和当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驾驭现代成本会计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成本会计的任务,娴熟驾驭成本会计的种类,重点驾驭成本会计的七大职能。

三, 本章重点及难点1.成本会计的种类2.成本会计的七大职能3.现代成本会计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4.管理学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第三章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的工作组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和对成本会计人员的要求,一般了解成本会计制度,驾驭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包括的内容,娴熟驾驭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重点驾驭成本会计四项基础工作的组成内容。

三, 本章重点及难点1.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组成内容2.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包括的内容第四章成本核算概述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成本核算的意义, 成本核算的原则;驾驭成本总分类核算运用的会计科目, 要素费用的安排程序;娴熟驾驭一级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下成本明细账的设置和成本核算程序;重点驾驭成本核算的要求,特殊是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成本会计知识点总结

成本会计知识点总结

成本会计
第一章总论
1.成本的作用P3
2.成本的涵义及职能P7
3.成本的任务P8
4.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哪些P12
5.集中工作与分散工作的优缺点内容适应性P14
第二章
1.如何正确划分各种期间费用P18
2.费用的分类标准及内容P21
3.区分直接计入费用、间接计入费用和直接生产费用、间接生产费用P24
第三章
1.材料费用的分配:原材料P31、燃料和动力的分配P35、外购动力的分配P39(注意会计分录的书写)、职工薪酬的分配P40(注意其他职工薪酬的分配的变换P46)
2.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掌握分配方法,尤其是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及计划分配法
3.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主要掌握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4.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可修复、不可修复及回收残料的账务处理
5.期间费用的归集和结转
第四章
1.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七种。

最最重要的是约当产量法
第五章
1.生产成本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三点
2.品种法特点、适用范围、账务处理的步骤
3.分批法特点、适用范围、账务处理的步骤.简化分批法
4.分步法定义、内容、原因、特点、适用范围、账务处理的步骤:逐步结转法及综合法。

成本的还原
最后一次课老师会总结,但是也希望同学们能提前准备,有备无患
祝大家考试顺利。

成本会计知识点整理

成本会计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1.成本是一个典型的价值范畴。

2.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狭义成本(理论成本):是指商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以价值表现的各种耗费,也称“商品制造成本”。

或: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4.马克思所说的“补偿价值”,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同时也是商品成本。

5.广义成本:除狭义成本外,还包括管理生产和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6.美国会计学会(AAA)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7.美国会计师协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获取货物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移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

8.《日本成本计算标准》对成本的定义:成本的实质是经营者为获得一定的经营成本而消耗的物质资料和劳务的价值。

9.成本的作用:✓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成本是总和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础✓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10.成本是划分生产经营耗费和企业纯收入的依据。

11.最早的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

12.成本会计的发展:1)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年—1920年):一:建立了材料核算和管理办法二:建立了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方法三:确立了简洁费用的分配方法四:利用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布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五:出现了专门的成本会计组织。

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年—1945年)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实施;二:预算制度的完善;三: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3)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6年以后)一是开展成本预测与决策;二是实行目标成本管理;三是实施责任成本;四是推行质量成本;五是施行作业成本管理;六是提出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1-9章知识点汇总

成本会计1-9章知识点汇总

花了一下午整理好,有点多,别看得睡着哦~~!!第二章成本核算的界限划分(记忆要点:逐渐向更细致方面划分)1、所有费用中哪些才应该划分到生产费用、期间费用2、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两者之间的正确划分3、各月份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划分4、生产费用中,各种产品之间的划分5、生产费用中,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划分成本核算工作要求: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结转方法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同,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与第9章关联)多选题:(不用死记,有印象就行)会计基础工作有:1.做好定额制定和修订工作,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退领、和盘点制度,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生产费用的分类(记忆要点:以记用途分类为主,全是会计科目)期间费用分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成本会计一般账户:成本核算一般程序1,严格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正确划分成本界限2,正确处理费用支出的跨期摊提工作(第四章详细讲)3,划分属于本月的各项生产费用,并进行分配归集,计算出各产品成本4,月末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第八章详细讲)第三章一、材料分配分配:只有在多种产品共同使用同一材料时才存在分配材料分配按定额计算加工费,制造费用按工时计算分配方法:1、定额消耗量分配法(已知每种产品的消耗定额才能使用)第一步各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产品数量×定额第二步消耗量分配率=材料总消耗量÷总定额消耗量第三步各产品分配数量=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第四步各产品的分配费用=产品数量×单价2、定额费用分配法(已知每种产品所占费用才能使用)第一步分配率=材料总费用÷各产品费用之和第二步各产品的分配费用=各产品费用×分配率燃料费用分配、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同上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其中生产用低值易耗品记制造费用,厂部管理用低值易耗品记管理费用二、工资费用分配工资总额分为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注:生产用劳动保护用品(劳动保护费)应记制造费用,职员出差伙食和误餐补助及市内交通补助等差旅费,应记管理费用,职工洗理费应记应付福利费工资分配方法与原材料类似三、外购动力费用先付款: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现金后分配:借:成本/费用账户贷:应付账款三、折旧费用计算公式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残值-清理费)÷原值×100%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原值×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限法:年折旧额=应计折旧额÷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原值×100%=(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范围:本月初原来的拥有所有权-----提折旧例如: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如房东租房出去),所有权仍是房东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如买楼分期付款),所有权是买家都应计折旧折旧额=上月的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折旧额-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上月初固定资产的原值×折旧率=上月的折旧额-本月增加固定资产折旧额+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折旧额除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外、还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序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利息1.每月预提: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2.季末支付: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现金税金1印花税支付: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摊销:借:相关的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等)2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等先支付: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费后交税:借:应交税金贷:银行存款/现金第四章待摊费用:已经支付的但要在以后各期一年以内摊销的费用(先支付,后记账)43页分录预提费用:预先提取的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先记账预提,后支付)44页分录第五章(重点)要求会画表格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提供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称为辅助生产辅助生产费用核算1.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归集,再转入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2.在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而且辅助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归集,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难点: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1.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内部不进行交互分配,只对外进行分配的方法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直接分配率公式:待分配辅助旆产费用÷分配到辅助生产部门以外劳务量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各部门应分配的劳务量×分配率2.交互分配法:先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交互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交互分配率=待分配的费用÷辅助车间内待分配的量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交互分配的费用=应分配的量×分配率再对外分配费用对外分配的实际费用=对外分配前费用+对方辅助助车间使用的劳务量—本车间使用其他辅助车间的劳务量对外分配率=对外分配实际费用÷对外分配劳务量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各部门应分配量×分配率账务处理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A车间贷:辅助生产成本—B车间对外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贷:辅助性生产成本3.代数分配法:分配结果最准确的方法,只适宜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4.计划成本分配法:计划成本=计划单位成本×实际耗秀量实际成本=待分配费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劳务量差额(可超支可节约)=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第六章制造费用指企业内生产单位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发生时,应计入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

(完整版)成本会计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成本会计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1.成本是一个典型的价值范畴。

2.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狭义成本(理论成本):是指商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以价值表现的各种耗费,也称“商品制造成本”。

或: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4.马克思所说的“补偿价值”,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同时也是商品成本。

5.广义成本:除狭义成本外,还包括管理生产和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6.美国会计学会(AAA)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7.美国会计师协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获取货物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移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

8.《日本成本计算标准》对成本的定义:成本的实质是经营者为获得一定的经营成本而消耗的物质资料和劳务的价值。

9.成本的作用:✓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成本是总和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础✓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10.成本是划分生产经营耗费和企业纯收入的依据。

11.最早的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

12.成本会计的发展:1)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年—1920年):一:建立了材料核算和管理办法二:建立了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方法三:确立了简洁费用的分配方法四:利用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布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五:出现了专门的成本会计组织。

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年—1945年)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实施;二:预算制度的完善;三: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3)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6年以后)一是开展成本预测与决策;二是实行目标成本管理;三是实施责任成本;四是推行质量成本;五是施行作业成本管理;六是提出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课程各章要点

成本会计课程各章要点

成本会计课程各章要点第一章绪论产品成本是指为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而耗费的生产费用的总和。

产品成本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与管理的结合,内容:事前的成本预测、决策、计划及事中的成本控制,事后的成本计算与成本分析工作。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职能和核心工作。

搞好成本核算的前提:设置成本会计机构并配备成不会计人员,制定合理的成本会计制度。

分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基本的成本项目有三个: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成本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帐户。

学时数:4第二章材料费用本章着重阐述了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方法及会计处理(一)材料费用的归集。

分清实际成本的构成是正确归集材料费用的前提。

材料的来源不同,实际成本构成也不同,重点掌握外购材料实际成本的构成。

材料费用归集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实际成本计价和计划成本计价。

(二)材料费用的发出、分配的核算。

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成本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明确各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计划成本法下应及时调整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材料费用的分配要注意分配标准的选定,还要注意材料费用计入的帐户。

学时数:3第三章人工费用工资总额的涵义及组成的内容。

工资总额有三部分:工资、奖金和津贴,工资的各项支出钧应通过"应付工资"帐户核算。

人工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计算,14%职工福利费的计提,工资结算单及工资结算汇总表的编制。

人工费用包括工资及14%的福利费;必须做好考勤记录、产量和工时记录等基础工作。

人工费用的分配及工资结算与人工费用分配的会计处理。

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及有关材料编制人工费用分配表,进行人工费用的分配核算。

学时数:2第四章辅助生产费用本章阐述了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帐务处理及方法。

成本会计重点知识

成本会计重点知识

第一章总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值仍然由三部分组成:(1)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 ;(2)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3)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

从理论上讲,上述的前两部分,即c+v,是商品价值中补偿的部分,它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

综上所述,可以将理论成本的内涵概括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费用)对象的具体化:各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一、成本核算的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在成本核算中加强对费用的审核与控制(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3、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三)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1、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工作2、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3、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4、做好企业内部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四)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例3-2】长江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某月共同耗用A材料(主要材料)60000千克,每千克10元,共计6000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1200件,单件甲产品A材料消耗定额为30千克;本月投产乙产品800件,单件乙产品A材料消耗定额为15千克。

原材料费用分配计算如下:(1)甲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1200⨯30=36000(千克)乙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800⨯15=12000(千克)(2)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60000 ÷(36000+12000 =1.25(3)甲产品应分配A材料数量=36000⨯1.25=4500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A材料数量=12000⨯1.25=15000(千克)(4)甲产品应分配A材料费用=45000⨯10=450000(元)乙产品应分配A材料费用=15000⨯10=150000(元)【例3-4】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 、B 两种主要材料,共计37620元。

成本会计各章重点

成本会计各章重点

成本会计各章重点第0章1、区分三对名词成本与费用;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成本会计与会计成本。

第1章1、了解成本的实质,了解成本会计对象;2、理解成本会计的职能。

第2章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2、熟悉费用的分类;3、理解成本习性;4、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以及各自核算的内容。

第3章1、掌握要素分配的基本原则并能熟练应用;2、熟练应用要素费用的分配标准以及分配后的会计处理;3、掌握低值易耗品的三种分配方法并能加以区分且熟练应用;4、掌握工资费用和固定资产的分配及会计处理;5、了解其他费用的分配和会计处理;6、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7、掌握并熟练应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适用范围及各自的优缺点;8、了解制造费用的归集,掌握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9、掌握废品损失核算的内容;10、理解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核算要求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第4章1、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该考虑的因素;2、掌握并熟练应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及各自的适用范围;3、理解并掌握约当产量;4、掌握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的会计处理。

第5章1、了解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第6章1、掌握产品成本计算各基本方法的适用范围;2、掌握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3、掌握分步法的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4、掌握成本还原,能够熟练的进行成本还原。

第7章1、了解成本计算的几种辅助方法;2、熟悉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

第8章1、了解标准成本的作用;2、熟悉标准成本的分类;3、熟悉标准成本的制定;4、掌握并熟练应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5、掌握并熟练标准成本的会计处理。

第9章1、熟知作业成本法及其原理;2、掌握成本分类和作业动因。

第10章1、了解成本报表的作用;2、能正确计算可比成本产品降低额和可比产品降低率;3、了解产品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与过程。

《成本会计》复习要点概要

《成本会计》复习要点概要

《成本会计》复习要点概要《成本会计》复习要点第一章成本会计总论掌握成本的概念;支出、费用、成本的关系。

第二章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能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掌握成本计算对象的概念;成本项目的涵义;尤其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第三章材料成本的核算掌握材料入账价值的确定及发出材料成本的确定;明确直接材料费用与间接材料费用;能熟练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对材料费用进行分配。

第四章人工成本的核算掌握工资总额的内容,能作工资的计算;明确直接人工费用与间接人工费用;能熟练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对工资费用进行分配。

第五章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掌握外购动力费的分配、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待摊费用科目及预提费用科目的使用。

第六章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尤其是交互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

第七章制造费用的核算掌握制造费用的组成内容及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第八章生产损失的核算掌握废品的含义与分类,废品损失的计算,废品损失的处理方法;掌握停工损失的涵义、分类及处理方法。

第九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掌握生产费用的汇总程序及其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重点掌握约当产量比例法与定额比例分配法。

知道简化分配情况下的条件。

第十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对品种法,重在掌握其核算程序,能熟练作产品成本计算。

对分批法,重在掌握简化分批法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设立及累计间接费用的分配。

对分步法,重在掌握各步骤之间成本的结转,包括逐步结转与平行结转;能作成本还原。

第十一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对分类法,重点掌握产品类别的划分原则,分配标准的选择及系数分配法的运用。

对定额法,重点掌握定额成本、各种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掌握联产品、副产品、等级产品的涵义及其成本计算。

第十二章标准成本制度掌握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制度的涵义;标准成本的制订方法;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处理方法。

第十三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熟悉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编制的种类及编制方法。

成本会计知识点总结

成本会计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生产费用要素的汇集和分配第一节、生产费用要素概述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

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于生产中的各种耗费,称为生产费用。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要素一般有: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费用、折旧费、其他支出(如差旅费、租赁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以及计入本期生产费用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

等)按费用要素反映的生产费用和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间的联系和区别:联系:两者就其经济内容来说基本一致,即都是耗费,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费用发生额是企业计算该期间完工产品成本的基础。

区别:包括的范围不同:按生产费用要素反映的生产费用包括工业生产费用和非工业生产费用(指进行非工业性生产而发生的费用);按成本项目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只包括工业性生产费用。

计算的基础不同:生产费用是同“期间”相联系的。

以工业生产费用来说,它反映本期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费用的实际发生额;而产品成本则是同“产品”相联系的,它反映本期产品成本所应负担的费用。

它们两者不一定相等。

因为有些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可能转入下期产品成本,而有些将在下期支出的生产费用可能有一部分要提前计入本期产品成本。

此外,由于企业在本期投产的产品不一定在本期全部完工,同时,本期完工的产品也不一定全部是本期投产的。

因此,计算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就要在各种产品本期生产费用的基础上,加上期初未完工产品成本,减去期末未完工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可概括为:凡是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属于间接费用经汇集与分配后,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全部费用,都是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对于能确定为某种产品所耗用的直接费用要直接计入;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间接费用,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

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方式:费用要素的汇集与分配,是通过编制费用要素分配表来进行的。

成本会计整理重点版

成本会计整理重点版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现代成本会计是根据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与费用,按照成本最优化要求,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实现生产经营的最佳运转,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社会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成本会计有两大职能。

核算职能:首要职能监督职能成本会计的核算职能指成本会计对生产费用支出及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形成具有核算、提供经营管理用成本信息的功能。

事后核算:根据已经发生的各种费用来计算成本;事中核算:在某项费用发生时就计算成本,并揭示差异;事前核算:成本的预测、决策、确定目标成本。

三者关系:关系密切。

成本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及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期间成本形成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从而实现成本管理预期目标。

事前监督:即审查即将发生的费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成本计划的先进性;事中监督:对成本计划或目标执行过程的审查,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事后监督: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审查。

三者关系密切成本计算对象就是生产费用归集的对象。

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也可用于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

品种法是基本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适用于单步骤的小批、单件生产;也可用于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小批、单件生产。

分步法: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适用于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也适用于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小批、单件的多步骤生产。

分类法: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工业企业,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可以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成本,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的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成本会计总论成本会计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对象任务成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产品制造成本,生产费用成本会计是以成本为对象一种专业会计(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关系)产品价值组成内容:C+V+M理论成本:C+V实际成本:C+V+不形成产品价值的各种损失成本会计对象成本作用成本会计的任务(中心任务,主要任务)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主要职能成本会计广义成本会计环节狭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考虑因素:1,2,组织工作遵循原则:考虑因素成本会计机构:含义,分工方式(按职能或者对象分工)组织分工方式应考虑的因素:1,2,3,4,成本会计机构设置方法成本会计人员配备考虑因素,素质,职责以及权限,负责人职责权限会计法规制度层次第二章,制造业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事前,事中,事后,加强费用监管核算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制造业成本产品成本、专项成本的核算核算要求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贯彻受益原则(五个界限的划分也是成本计算过程)三、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摊销方法。

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五、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制造成本法(我国)采用适当的成本结算方法完全成本法劳动对象按经济内容分类劳动手段八大费用要素利弊费用的分类活劳动按经济用途分类生产费用期间费用按生产工艺关系分类其他费用的分类按计入产品成本方法分类成本核算的分四步划分一般程序划分五个费用界限的过程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基本生产成本和主要会计科目费用支出的账务处理第三章、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一)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且1、用于一种产品生产的费用:直接记明细账专设成本项目的(借:基本生产成本-xx产品账户,贷:有关科目)生产费用的处理2、用于几种产品生产费用:a找分配率b算分配率C计算分配结果(二)应计入产品成本但1、发生正在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基本生没专设成本项目产成本”要素费用2、发生在辅助生产车间费用,“辅助生产成本”→“基核算概述本生产成本”二、经营管理费用处理:不计入产品成本,计入“三费”,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计入当月损益三、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既不计入产品成本,也不计入期间费用,发生时分别计入“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四、要素费用分配方式: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

1、手续一、材料发出2、设置明细账的核算3、材料收发存的计价<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先进先出、移动加权平均、4、材料发出的核算个别计价法计划成本法:设置原材料、物资采购、材材料费用1、程序:直接费用料成本差异账户,成本差异调整的核算直接计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编制分录间接费用优缺点二、材料费简介计入用分配核算2、概念:材料定额3、、分配方法: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法原材料定额费用法4、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5、燃料费用的核算分配程序与分配方法与原材料费用分配相同。

三、包装物发出包装物的定义与分类和摊销的核算不能作为包装物合算的内容★账户:包装物——库存为用、库存已用、出租、出借、摊销账务处理:根据分类做不同处理出借出租:一次摊销、五五摊销,以及账务处理程序四、低值易耗品特点,账户,摊销方法摊销核算各种摊销方法的账务处理费用支付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三步)1、含义及构成内容2、工资记录:考勤、产量记录工资费用3、工资计算计时工资的核算计件工资(产品计件单价=小时工资率x单位产品工时定额)集体计价工资计算工资费用分配核算类似工资分配,注:福利部门人员计提福利时计入管理费用职工福用途利费的分配编制职工福利分配表概念固定资产计算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折旧范围: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资和单独估价作为固资的土地折旧费用分配遵循受益原则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第四章、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待摊费用是指本期发生,但由本期及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共同负担,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特点:先支付发生,后分期摊销设待摊费用账户(资产类账户)待摊费用的发生时:借:待摊费用摊销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归集和分配贷:有关科目贷:待摊费用先计入成本、费用,以后各月实际支付的费用,是应付未付的费用。

预提费用的设预提费用账户(负债类)分配与归集预提时:实际支付时:借:财务费用等科目借:预提费用贷: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等科目第五章、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概念二、账户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制造费用账户第一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三、账务处理分为单设制造成本和不单设制造成本账户处理第二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详见下表五种分配方法比较: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方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特点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部门承担的方法.(只对外分,不对内分)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两次分配法,第一次对内分配,第二次对外分配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进行交互分配以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成本优缺点优:分配方法比较简单,各辅助生产费用只是进行对外分配一次。

缺: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量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

优点:费用的分配比较简单。

缺点:由于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因而,其分配结果不够准确优点:采用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了交互分配,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缺点:各辅助生产车间要计算两个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增加了计算工作量。

优点:分配结果最准确。

缺点: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较多,计算工作比较复杂。

优点:(1)直接按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产品和部门的劳务量进行计算分配,简化和加速了分配的计算工作;(2)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分配,排除了辅助生产费用对各受益产品和部门单位成本的影响,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3)能够反映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实际成本脱离计划成本的差额。

缺点:要求计划单位成本必须比较准确。

适用性辅助生产内部各部门间提供劳务不多的情况下使用.不进行交互分配也不影响成本的正确性. 只适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企业有多个辅助生产车间,各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量较多。

适宜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适用。

计划单位成本必须比较准确。

账务处理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供电按辅助生产费用种类分类分配1)交互分配2)对外分配综述: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由于分配的程序和具体计算方法不同,因而各分配方法的帐务处理也不相同。

除直接分配法外,其他各种分配方法的“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合计,都比原来的待分配费用合计数大,这是因为辅助生产费用在辅助生产车间分配引起的,但是,无论哪种分配方法,最后分配到各受益对象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都没有借贷方余额。

第六章、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含义:指工业企业为制造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二、内容:直接、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车间组织和管理费用。

一、归集费用项目:机物料消耗、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在产品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以及季节性及修理期间停工损失等。

核算:一般月末无余额,但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时例外账务处理:发生时记制造费用,期末结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二、分配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第七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1、废品可修复1、概念不可修复2、废品报废损失3、废品损失(净损失)可以降价销售2、不能作为废品损失的核算内容保管不善→管理费用一、废品损失“三包”企业→管理费用3、凭证:质检部→“废品损失通知单”的核算4、“废品损失账户”(性质、结构、作用、明细账)不可修复废品账务处理按实际所耗分配5、账务处理按所耗定额费用分配可修复废品1、概念:2、内容:停工期间工资福利、消耗燃料动力,应负担制造费用。

3、停工处理规定:自然原因转营业外支出,其他计入产品成本4、要求:填列停工报告单,单独核算应设“停工损失”成本项目设置停工损失账户(成本类)5、账务处理:二、停工损失的核算第八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概念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月末核算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约当产量、约当产量比例概念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定额成本计价法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即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定额比例法特点本月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各月月末在产品成本等于年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在产品只负担所耗材料费,而加工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以完工产品产量与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作为分配标准,同时计算出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分配费用,即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数量分配费用。

月末在产品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每月实际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计人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以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作为分配标准来分配费用。

适用性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的产品。

煤炭、食品等行业。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数量较多,但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

如炼钢、化工企业。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变化较大且原材料费用比重大的产品。

(一次性投料)如纺织、造纸酿酒行业。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

用于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注意年终需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确定在产品成本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时分别成本项目进行计算(与投料程度和完工率成比例关系)计算公式1、计算约当产量2、分配率=该成本项目费用合计/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的成本成本优缺点计算方便且由于生产原因造成费用升降的因素不会影响下月。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脱离定额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不尽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