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合集下载

小儿静脉补液

小儿静脉补液

静脉液体疗法1液体种类以及配置液体张力=(盐份数+碱份数)/总份数2制定补液计划判断脱水判定标准渗透压判定皮肤粘膜干燥程度皮肤弹性前囟眼窝凹陷程度末梢循环(心率、血压、脉搏、肢温、体温、泪液、尿量)血钠:等渗130~150mmol/L 低渗<130mmol/L高渗>150mmol/L液体等渗高渗用途葡萄糖5% 10% 补充水分和热量氯化钠0.9% 3% , 10% 补充Na+碳酸氢钠 1.4% 5% 纠正酸中毒氯化钾10% 补充K+张力液体名称葡萄糖5%10% 氯化钠0.9%碳酸氢钠1.4%作用1张2:1液 2 1 扩容2/3张3:4:2液 3 4 2 低渗脱水1/2张1:1液 1 1 等渗脱水继续损失2:3:1液 2 3 11/3张6:2:1液 6 2 1 继续损失1/4张3:1液 3 1 生理维持高渗脱水9:2:1液9 2 11/5张4:1液 4 1方法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二个阶段:1.补累积损失快!2.维持补液阶段(继续丢失+生理需要)慢!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四个方向: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第一天补液累积损失量(ml/kg) 继续损失量(ml/kg)生理维持量(ml/kg)定义自发病以来累计损失的液体量继续腹泻、呕吐、脱水量排尿排便含水,出汗、皮肤不感蒸泄、肺呼吸丢失定量轻度脱水30~50 10~30(40)"丢多少补多少" 60~80发热>38°,1度增加10~15%中度脱水50~100重度脱水100~120(150)定性等渗性脱水:1/2张(1:1液,3:2:1液)低渗性脱水:2/3张(4:3:2液)高渗性脱水:1/5~1/3张(生理维持液) 1/3~1/2张(1:1液,3:2:1液)1/4~1/5张(生理维持液,1:4液)定速原则:先快后慢有循环障碍:先扩容!!!20ml/kg 2:1液30’~1h或者1.4% 氢氧化钠其余:8~12h内完成补完累积损失后,14~16h内均匀滴入A计划补液过程中,先输入1/2看情况随时调整输液后3-4小时排尿表明血容量开始恢复,故要观察和记录输液后首次排尿时间,尿量.于补液24小时皮肤弹性恢复和眼窝凹陷,说明脱水已被纠正。

小儿补液原则范文

小儿补液原则范文

小儿补液原则范文
小儿补液原则指的是在儿童发生脱水时,通过输液的方式补充体内缺
少的液体和电解质。

脱水是指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量超过摄取量,
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情况。

脱水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常见的临床
问题,造成脱水的原因包括呕吐、腹泻、发热、尿频等。

小儿补液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脱水程度选择补液途径:轻度脱水可以通过口服液体进行补液,中度到重度脱水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进行补液。

2.补液的速度和量要适度:轻度脱水时可以按照平时的饮水量进行补液,中度到重度脱水时,可以先用大量液体快速补液,然后再以较慢的速
度继续补液。

3.补液要准确计算:补液时需要根据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量进行计算,以确保补液的准确性。

具体计算方法包括根据体重和脱水程度计算总补液量,然后根据时间分配补液速度。

4.补液要注意电解质平衡:在补液过程中,除了补充水分外,还需要
注意补液中电解质的平衡,包括钠、钾、氯等电解质的补充。

补液时,要
根据儿童体内缺失的电解质种类和量进行适当的补充。

5.积极监测补液效果: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和补
液效果,包括心率、血压、尿量等。

如果补液效果不理想,需要调整补液
的速度和量。

6.注意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儿童的水分需求量和电解质丢失量与成人有所不同,补液时要结合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合理的补液计划。

总之,小儿补液原则包括选择适当的补液途径、准确计算补液量和速度、注意电解质平衡、积极监测补液效果、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等。

补液过程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补液效果。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
小儿补液治疗的原则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以下是小儿补液治疗的一些原则:
1. 早期、快速、足量:在患儿出现脱水症状时,应尽早开始补液治疗,以快速纠正脱水症状。

补液的速度和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脱水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2. 补充生理需要量:除了补充脱水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外,还需要补充正常生理需要的水分和电解质。

3. 个体化治疗:补液治疗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如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

4. 补盐和补糖:在补液过程中,应同时补充钠离子和葡萄糖,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提供能量。

5. 逐渐减少补液量:在补液治疗过程中,应逐渐减少补液量,避免突然停止补液导致再次脱水。

6. 监测病情变化:在补液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等,以便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补液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补液或补液不当导致不良后果。

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
(分子量75):8×75mg/kg=600mg/kg,每天补充氯化钾200mg/kg 重度低钾:机体缺钾约12mmol/kg,血钾在1~2mmol/L,补充氯化钾
(分子量75):12×75mg/kg=900mg/kg,每天补充氯化钾300mg/kg
尽量口服补入,不足部分静脉补入,浓度不超过0.3%。
为80ml/kg。 重度脱水:丢失液体占体重10%以上。所需补液
为100ml/kg。 一问:是否口渴、尿量是否减少; 二看:眼眶、前囟是否下陷,哭时是否有泪; 三摸:口腔粘膜是否干燥,皮肤弹性是否良好。
根据临床表现定脱水程度,根据脱水程度 来定补液量。发病前体重不易测到,所以 不是根据脱水量来定脱水程度。
2、纠正脱水阶段 输入其余的累积阶段, 时间4-8小时。
3、维持阶段 输入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 量。能口服尽量口服。静脉输入最高速度 为纠正脱水阶段的60%。
纠正休克阶段:通常又称为快速扩容、液体复苏、容量复苏。 对于急诊休克患儿液体复苏 目的:恢复低血容量休克患儿的有效循环容量;恢复失血性休克患儿
常用液体渗透压(张力)
血浆:等张
葡萄糖液:0张 10%氯化钾:8.9张(有争议) 生理盐水:1张 5%碳酸氢钠:3.5张 1.87%乳酸钠:1张 0.9%氯化铵:1张
补充累积丢失量液体张力的选择
理论上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张液,等渗性脱水 补充等张液,低渗性脱水补充高张液
机体有调节能力,钠过多,心、肾负担重。
严重外伤持续出血造成血容量持续丢失者需要外科紧急手术治疗。
骨骼腔内输注 经骨髓给药与中心静脉给药进入体循环的时间大致相同,快于外周静
脉给药 。 在严重休克、心肺复苏及严重外伤的急诊中,遇到建立静脉通路十分
困难时,先行骨髓输液给药,其穿刺成功率高达90%以上,操作简便、 安全、快速,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 。 美国心脏学会规定,静脉穿刺失败3次,或时间超过90秒,应建立骨 髓通路。 骨髓输液的并发症及其防护:①液体外渗:主要是穿刺过浅或留置时 间长、或给予高渗液体引起,一旦发生即停止给药。②骨髓炎:是最 严重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4 270例次发生27例次(0.6%),主要发 生在长时间置留或菌血症的患儿。如仅用于急救的临时输液与用药, 发生率极低,为预防骨髓炎发生,行骨髓输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骨 髓输液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0 min至1 h(最长不超过24 h),在赢得 抢救时间后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继续补液,另外预防性使用适当的抗生 素,可降低骨髓炎的发生率。

儿童补液的原则

儿童补液的原则

儿童补液的原则
1.及时补液:儿童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补液,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和感冒、发热等情况下更应注意及时补液。

2.选择合适的液体:儿童补液应选择含有适量电解质的液体,如口服盐水、电解质溶液、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等。

应注意不要选择含有太多糖类的饮料。

3.量力而行:儿童补液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病情等情况,确定补液的量和速度,避免过多补液导致水中毒。

4.分次补液:儿童补液时可以采用分次补液的方式,每次补液的量不宜过多,分几次逐渐补充。

这样可以减少肠胃负担,防止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5.注重口感:儿童往往对药味、味道敏感,对于口感不好的盐水等液体,可以适量加入一些糖或果汁,增加口感,提高孩子的接受度。

6.注意卫生:儿童补液时需要注意卫生,使用干净的容器和工具,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同时,对于病情较重的孩子,应随时注意观察其病情,必要时及时就医。

小儿静脉补液的原则

小儿静脉补液的原则

小儿静脉补液的原则1.引言1.1 概述概述小儿静脉补液是指给儿童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液体,以维持或调整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小儿感染、失水、中毒等病情,通过静脉补液可以快速有效地纠正体内缺液、缺盐、酸碱平衡紊乱等问题,以促进儿童康复。

小儿静脉补液的原则是基于儿童生理特点和病情需求,结合专业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

正确的补液原则可以确保补液安全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在治疗过程中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小儿静脉补液的原则。

首先,我们将概述儿童静脉补液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包括适应症、补液种类、静脉通路选择等内容。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小儿静脉补液的要点,包括补液速度、补液量、补液温度等方面的考虑。

最后,我们将总结小儿静脉补液的相关要点,强调正确补液原则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获得关于小儿静脉补液原则的深入理解,可以有效引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医疗质量。

同时,家长和照料小儿的人也可以了解到一些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保障小儿的健康。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详细讨论和阐述小儿静脉补液的原则。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其次,在正文部分将分别介绍三个要点,即小儿静脉补液的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和第三个要点。

每个要点将会详细阐述其对应的原则和相关的重要信息。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每个要点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将能全面了解小儿静脉补液的原则,并在实践中更加有效地运用这些原则。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儿静脉补液的原则。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补液已经成为治疗小儿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静脉补液的原则对于小儿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特别注意。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儿静脉补液的原则,希望能够给医务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提高小儿静脉补液的效果和安全性。

小儿外科补液原则

小儿外科补液原则

小儿外科补液原则1.根据病情确定补液种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补液种类,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

晶体液包括生理盐水、林格液、葡萄糖盐水等,可用于补充体液损失。

胶体液包括人血白蛋白、羊血白蛋白等,可用于补充血容量不足。

2.根据补液目的确定补液速度:根据病情和临床需要确定补液速度,一般原则是先快后慢,在病情稳定后逐渐减缓补液速度,以防止发生过快补液引起的高血容量状态。

3.个体化的补液方案:补液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婴幼儿的补液量一般以体重为基础进行计算,而大儿童则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补液。

4.根据临床监测结果调整补液方案:监测患儿的体征、生化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如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等,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通过监测结果,来判断补液量和补液种类是否适当,以便及时纠正液体不平衡。

5.避免电解负平衡或电解紊乱:在补液过程中应注意维持正常电解质平衡。

对于电解质的监测和调整要及时、准确。

补液时应根据电解质监测结果进行补充,以避免过多或过少导致电解负平衡或电解紊乱。

6.合理使用输液泵:小儿外科患儿对输液泵的使用要谨慎。

输液泵的速度控制必须准确,不能过快或过慢,以免引发不良反应或药物浓度不稳定。

7.防止补液过快引起液体超负荷:过快补液容易引起液体超负荷,对心肺功能不好的儿童尤其不利。

应根据患儿的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来调整补液速度,确保液体输入与输出平衡。

8.注意感染控制:在小儿外科手术中,补液操作要遵循无菌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

补液管道的连接和使用过程要符合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要求,以减少感染患儿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小儿外科补液要根据病情确定补液种类,个体化制定补液方案,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同时要注意电解负平衡和电解紊乱的防治,合理使用输液泵,防止液体超负荷,并注意感染控制。

这些原则的遵循可以帮助维持儿童的体液平衡,提高康复效果。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一、二、三、四”
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
二个步骤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三定原则“一”定补液量
轻30-50ml/kg
累积损失量脱水程度中50-100 ml/kg
重100-120ml/kg
继续损失量丢多少
补多少腹泻病 10-40ml/kg/d
生理需要量基础代谢 60-80ml/kg/day
三定原则“二”定液体性质
等渗:2 :3 :1溶液(1/2张)
累积损失量脱水性质低渗:4 :3 :2溶液(2/3张)
高渗:2 :6 :1溶液(1/3张)
继续损失量丢什么
补什么腹泻 1/3-1/2张
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 1/4-1/5张溶液
三定原则“三”定补液速度和步骤
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 8-12小时内,8-10ml/kg/h
轻中度脱水分二步
二步:维持补液(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12-16小时内,5ml/kg/h
(脱水程度)
一步:扩容阶段 2:1等张含钠液或1.4%碳酸钠液20ml/kg(总量<
300ml),30-60分钟
重度脱水分三步内滴完
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应减去扩容量,余同上三步:维持补液同上
电解质的补充1、钠 2、钾 3、钙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补充碱剂纠正酸中毒
1、按公式计算
2、按提高5mmol/L CO2CP计算。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1.脱水限度按其严重限度分为三度,治疗时根据其脱水旳轻、中、重度旳不同决定补液旳液量和补液旳速度。

①轻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称于体重旳3%~5%(体重下降3%~5%),临床体现不明显,稍有精神不振、轻微口渴,尿少、皮肤弹性正常。

治疗只需清除病因,口服补液盐(ORS)冲剂50~80ml/kg,脱水纠正后,将余量与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意口服。

24小时总入液量达100~150 ml/kg即可恢复。

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旳患儿不适宜采用口服补液,静脉补液量为90~120ml/kg,首补约总量旳1/2。

②中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称于体重旳5%~10%(体重下降5%~10%)。

临床体现较明显,精神不振或躁动不安、口渴、尿少、口唇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

治疗时应静脉输液,量为120~150 ml /(kg*d),按其计算量旳1/2~2/3补充,其他量根据病情及治疗效果决定其取舍。

③重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称体重旳10%以上。

临床体现非常明显,反映差,无欲状,躁动或昏睡,四肢凉,脉细弱,皮肤弹性消失,尿很少或无尿、血压下降。

如不及时对旳有效旳治疗,短期内即可死亡。

治疗必须静脉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20 ml/kg生理盐水,在0.5~1小时迅速静脉输入后,于6~8小时内静脉输入60~80ml/kg后,再根据病情和脱水纠正旳限度再输入或口服80~100ml/kg,于16小时完毕。

如原发病已控制,脱水基本纠正,可不再输入。

全日入量不少于200 ml/kg。

如遇三度营养不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儿,输入液量为计算量旳1/2,酌情增减。

2.输液种类旳选择和配制根据脱水旳性质而定。

①低渗性脱水时体内钠旳丢失较水旳丢失相对多,血清钠<130 mmol/L,血浆渗入压<280 mOsm/L,发生低血钠症。

极易发生休克和脑水肿,治疗时,应选用2/3张液,配制措施按容积比,生理盐水:5%葡萄糖液=2∶1。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F 2.水的排出
– 肾、皮肤、肺、消化道排水。 – 新生儿成熟度低,体表面积大,不显性失水
多。 – 排泄水的速度较成人快,交换率比成人快3~4
倍。 – 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差,更易出现脱水。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F 3.水平衡的调节 F 肾:唯一能通过调节来控制细胞外液容量与成分
的重要器官。 F 肾排水与ADH分泌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DH的反
特点: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脱水症较轻;
细胞外液量下降﹢渗透压升高 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
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 细胞外液量部分补偿 细胞内脱水 循环障碍症状不明显
细胞内脱水:皮肤粘膜干燥、烦渴、高热、烦躁 不安、肌张力增高、惊厥;
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 血,脑血栓;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高钾血症
F 2.原因
–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 皮质功能低下等使排钾减少;
–休克、重度溶血以及严重挤压伤等使 钾分布异常;
–输入含钾溶液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
高钾血症
F 3.临床表现
– 心电图异常及心律异常:
u 心率减慢而不规则、室性早搏和心室颤动、 心搏停止;
u 心电图高耸T波、P波消失或QRS波群增宽、
– 血液稀释
– 酸中毒纠正后,离子钙减少
低钙、低镁血症
F 治疗: F 出现抽搐
– 10% Calcium Gluconate 1~2ml/kg,最大< 10ml,+10% Glucose 10ml IV慢推
F 抽搐无好转 – 25% Mg.Sulfate 0.2~0.4ml/kg 深部 IM 2~3 次/日,至症状消失后停用。
应性有关。 F 水分排出多少主要靠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调节。 F 小儿排泄同等溶质时所需水分较成人多。

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

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

液体疗法的日的是通过补充不问种类的液体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

具体实施时要充分考虑机体的调节功能,不宜过于繁杂,根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制订液体疗法的原则应简单化、个体化和重视机体代偿能力。

补充液体的方法包括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两种。

(一)口服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下脱水、呕吐不严重的患儿。

有明显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以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

口服补液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址和继续损失量。

补充累积损失址轻度脱水50一80m/kg,中度脱水80一100m/kg,每5一10min喂1次。

每次10-20m1.在8一12h内喂完。

继续损失琶按实际损失补给。

ORS含电解质较多,脱水纠正后宜加人等量水稀释使用,一旦脱水纠正即停服。

口服补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加重则随时改用静脉补液。

(二)静脉补液适用于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的患儿。

主要用于快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以小儿腹泻为例,人院后第1天补液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3个部分,具体实施时应做到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及二补(见尿补钾、防惊补钙)。

1.累积损失最即发病后水和电解质的总损失量。

(1)定量:根据脱水的程度决定。

轻度脱水30-5Om/kg,中度脱水50一I00m/kg,重度脱水I00一150m1kg。

先按2/3量给予.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小)L补液最应酌减1/4--1/30(2)定性:即根据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确定脱水的性质。

低渗性脱水补给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给•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给1/3一1/5张含钠液。

若临床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3)定速:累积损失盆应于8一12h补足.8一lOmV(kg”h)。

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开始应快速输人等渗含钠液(2:1液),按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一伟内静脉输人。

小儿儿童补液液体疗法

小儿儿童补液液体疗法

The end Thank you
确定补液速度
13
液体疗法--途径
口服
静脉
14
一、“低渗”ORS配方
低渗ORS配方(hypoosmolarity ORS):将钠浓度 降到75mmol/L、葡萄糖浓度降低到75mmol/L、总渗 透压降低到245mmol/L。防止脱水与标准ORS同样有 效,且有助于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粪便排出量以 及减少静脉补液使用率。
②剂量不宜过大: ③浓度不宜过高:不应超过0.3%,每日静脉滴入的总量,不应少于8 小时。
④速度不宜过快:慢滴,忌推. 一般静脉补钾要持续4~6天。
轻度尽量口服 中重度先一半静脉点滴,一半口服
肾功能不好则禁补钾。 低钾不可怕,慢慢补,高钾会死人的 10%氯化钾:每g氯化钾含钾13.4mmol;氯化钾口服易有胃肠道反 应,可用枸橼酸钾为佳(1g枸橼酸钾含钾4.5mmol)。
某物质补充量(ml)= △血浓度(mmol/L)
×相应的体液量(L)
×转换系数(K,ml/mmol)
2.体液总量=0.7 (70%) ×体重(Kg)
取值为 0.5×体重(Kg)
3.系数K=分子量/10 ×该物质的百分比浓度(%)
5%NaHco3 k=1.7; 0.9%NaCL k=6
11.2%乳酸钠k=1.0;
液体疗法--步骤
➢ 累积损失量 发病至开始治疗前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 继续损失量 治疗中继续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 生理需要量 维持基本生理机能所必需的水分和电解质
➢ 纠正酸中毒
9
补充累积损失量 1
根据脱水程度、性质 决定补液量、成分、速度
轻度:50ml/kg 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1.考虑患儿的体液丢失情况:根据小儿体液丢失的类型和程度,选择
合适的液体类型和补液量。

常见的体液丢失类型包括泌尿系统丢失、消化
系统丢失和皮肤丢失等。

补液量的计算可以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和丢液
量进行估算。

2.根据患儿的生理状况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小儿液体疗法主要包括
等渗液体、高渗液体和低渗液体。

等渗液体是指与体液渗透压相等的液体,主要用于纠正失水和电解负平衡。

高渗液体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透析液
和补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液体。

低渗液体主要用于治疗低钠血症、血液
稀释和电解负平衡等情况。

3.考虑患儿的基础疾病:根据不同的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
和补液量。

例如,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应采用低渗液体,以减少
肺水肿的发生。

4.根据患儿的肾功能选择合适的水负荷:对于正常的肾功能儿童,可
以给予较大的水负荷,以促进尿液的排出。

但对于肾功能不良的患儿,则
需要限制水负荷,以防止液体过多积聚。

5.遵循渐进性补液原则:在给予补液治疗时,应遵循渐进性补液原则,逐步增加补液速度和量。

这样可以减少容量负荷导致的不良反应,如心力
衰竭和肺水肿等。

6.密切监测患儿的生理指标:补液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尿量、体重、心率、血压、呼吸和皮肤弹性等生理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儿
的液体平衡情况,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总之,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是根据患儿的体液丢失情况、生理状况和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和补液量,遵循渐进性补液原则,密切监测患儿的生理指标,以达到恢复体液平衡的目的。

小儿麻醉补液原则

小儿麻醉补液原则

小儿麻醉补液原则
小儿麻醉补液的原则如下:
1. 基础液体:在小儿麻醉中,基础液体是补液的首要选择。

可以选择理想渗透压或低渗透压的液体,如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或林格液(Ringer's液)。

这些基础液体能够提供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的基本需求。

2. 补充电解质:小儿在手术过程中会失去一些电解质,因此需要根据失血量、出汗量等因素进行适当的电解质补充。

常见的电解质有钠、钾、氯、钙、镁等,需要根据临床情况进行补充。

3. 补充胶体液体:胶体液体能够提供有效的血容量扩充和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在小儿麻醉中,可以使用适量的血浆、白蛋白、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溶液补液。

4. 注意体液损失:小儿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持续的体液损失,如血液、呕吐、尿液等。

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补液。

一般情况下,每小时补液量应为失液量的1.5倍。

5. 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补液计算:针对不同年龄和体重的小儿,补液计算也会略有不同。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根据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补液量(如20-30 ml/kg)或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如根据DuBois 公式)。

6. 注意避免过度补液:在给小儿补液时,需要避免过度补液,以免造成过负荷状态或心功能障碍。

因此,在补液过程中,需要根据监测指标如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等进行动态观察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补液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应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手术类型以及医生的临床判断而定。

在小儿麻醉中,应准确评估和监测小儿的补液需求,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合理的补液管理。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三.酸碱平衡紊乱
正常血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当PH< 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 1.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acidosis) 1.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是细胞外液中 阴离子与阳离子的差值, 代谢性酸中毒根据AG 值分为正常AG 型和高AG 型两型。
口服补液
WHO推荐使用ORS,其配方及成分见前。 适应症: 适应症:腹泻脱水的预防,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 周围循环障碍患儿的累积损失量和继续损失量的补 充。 优点: 优点:1. 溶液属2/3张含钠液,渗透压接近血浆。 2. Na+、K+、Cl-的含量可纠正腹泻时所 损失的量。 3. NaHCO3可纠正酸中毒。 4. 2%GS可以促进钠和水最大限度的吸收。
输入大量非电解质溶液 临床表现 典型脱水症状、体征 口渴不明显,周围循环衰 竭,血压下降,脉细数,四 肢冰冷
输入钠多 烦渴,高热,皮肤黏膜 干燥,肌张力增高,惊 厥,昏迷
二.低钾血症(hypokalemia) 低钾血症(hypokalemia) 血清钾低于3.5mmol/L,出现低钾症状。 病因:1)摄入不足 病因: 2)丢失增加:经消化道失钾过多;肾脏排 钾过多;钾分布异常,各种原因的碱中毒.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1)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肌无 力,腱反射消失 ,肠麻痹等 2)心血管:心肌收缩无力,心脏扩大。 表现心音低钝,心动过速,心衰、猝死及各种心电 图异常。 3)肾脏损害:长期失钾,可导致肾小 管上皮细胞变性,浓缩功能减退,出现多饮,多尿, 夜尿。
碱性溶液: 3. 碱性溶液:纠正酸中毒 1)5% NaHCO3:高张液,1.4% NaHCO3为 等张液 2)11.2%乳酸钠:高张液,1.87%乳酸钠为等张 液 4. 10%KCl。 静脉滴注一般使用浓度为0.2%KCl,最高浓 度不超过0.3%。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更多旳水进入细胞 细胞更膨胀
不同性质脱水

间 质
细胞
正常
间 细胞 血质

失水>失钠
血 间 细胞 质水
用生理盐水治疗
高渗性脱水
血浆高渗 间质\细胞液低渗
细胞外液渗透压 更多旳水进入细胞外液
胞内脱水
细胞内液
累积损失量 第二阶段
定性: 等渗性脱水:1/2~2/3张 低渗性脱水:2/3张 高渗性脱水:1/3张
等渗液与等张液
等张液:溶液旳渗透 压接近血浆
如0.9%NaCl、 1.4%NaHCO3
而10%NaCl、 5%NaHCO3、10%KCl为 高张液
GS不算张力
溶液张力
---张力是指溶液溶质旳微粒对水旳吸引力,溶液旳浓度越大,对水旳吸引 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旳张力,是以它旳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 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旳比值,它是 一种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应物质浓度旳一种数值
举例:
用5%碳酸氢钠和5%旳葡萄糖配成50ml 1.4%旳碳酸 氢钠 5%碳酸氢钠ml=50ml×0.28 =14ml 5%葡萄糖ml=50ml-14ml=36ml
常用液体旳配制
4.用10%氯化钠和5%碳酸氢钠配制2:1等张含钠液 公式:
10%氯化钠ml=2/3×液体总量ml×0.09=0.06×液体总量 ml 5%碳酸氢钠ml=1/3×液体总量ml×0.28=0.093×液体总量 ml 5%葡萄糖ml =液体总量ml -10%氯化钠ml-5%碳酸氢钠ml
只需记住0.09、0.28、0.06、0.093四个 系数,和能判断液体张力。
小儿液体疗法旳基本原则
1.“三段”、“三定”、“三见”、 “三先”、“三观”、“一变”原则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儿童补液是指根据儿童身体的特点和需要,通过给予适当的液体来纠正体内液体的失衡。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是在儿童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儿童补液原则:1. 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身体组织的相对透明性较好,导致体液的外流速度较快,因此儿童需补液量相对成人较大。

2. 考虑疾病的特点:不同疾病对儿童的影响不同,补液方案需要根据患儿的疾病情况来制定,以确保补液的效果和安全性。

3. 采用内源性途径优先:鼓励儿童通过口服液体来补充水分,只有在口服液体不足或无法摄入时,才考虑静脉补液。

4. 纠正酸碱平衡:根据儿童的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以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5. 控制补液速度:儿童的输液速度应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以避免液体过载或肾脏功能受损。

二、儿童补液量计算:儿童补液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年龄、体重、生理状况和疾病的特点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儿童补液量计算方法:1. 体重法:根据儿童的体重来计算补液量,常用的方法是:a. 0-10kg:给予100mL/kg/d的液体;b. 11-20kg:基础补液量为1000mL,再加上每kg体重超过10kg的儿童,每天补液量增加50mL;c. 超过20kg的儿童:基础补液量为1500mL,再加上每kg体重超过20kg的儿童,每天补液量增加20mL。

2. 体表面积法:根据儿童的体表面积来计算补液量,常用的方法是:a. 可以使用DuBois公式计算体表面积:BSA = 0.0061 ×身高(cm)^0.6667 ×体重(kg)^0.3333;b. 将得到的体表面积乘以推荐的补液量系数,常用的系数为100mL/(m²·d)。

3. 简化公式:对于一般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简化公式来计算补液量:a. 对于0-10kg的婴儿,每天补液量为100mL/kg;b. 对于超过10kg的儿童,每天补液量为1000mL + 50mL/kg。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原则:
儿童补液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补足失去的液体量:儿童失去液体的量要根据体重、年龄和病情来确定,同时考虑到液体的种类和渗透压,以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

2. 补充失去的电解质:儿童失去液体的同时也容易失去电解质,如钠、钾、氯等,因此在补液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补充相应的电解质。

3. 分析病情和症状:需要根据儿童的病情和症状来确定补液的方式和剂量,例如呕吐、腹泻、发热等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4. 监控补液效果:在补液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命体征和尿量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补液量。

补液量计算:
儿童补液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和补液种类来确定。

通常以体重为基础,按照每千克体重每小时补液的毫升数来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体重(kg)×补液量(ml/kg/hour)
例如,一个10公斤的儿童需要补液,补液种类为生理盐水,补液速度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10毫升,那么该儿童每小时需要补液100毫升(10公斤×10毫升/公斤/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补液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儿童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等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补液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总原则:三定,三先及两补
第一天补液计划: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缺水:90~120ml/kg
中度缺水:120~150ml/kg
重度缺水:150~180ml/kg
②定性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
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③定速
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三先: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
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
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

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
1)补钾:
见尿补钾,浓度低于0.3%, 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

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

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儿科常用液体的组成及张力
1:1液1/2张0.9%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
1:2液1/3张0.9%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
1:4液1/5张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
2:3:1液1/2张0.9%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
4:3:2液2/3张0.9%氯化钠45ml;5%或10%葡萄糖33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22ml
2:1液1张0.9%氯化钠65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35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