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药介绍
氯虫苯甲酰胺简介
氯虫苯甲酰胺简介理化性质:氯虫苯甲酰胺属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
纯品外观为白色晶体;熔点:208℃-210℃;分解温度:330℃;蒸气压(20℃):6.3x10Pa;分配系数:正辛醇/水Log Pow=2.86(pH7,20℃);化学名称:3一溴-N-[4一氯-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苯]一l 一(3一氯吡啶-2-基)-1-氢一吡唑-5-甲酰胺;结构式:氯虫苯酰胺原药质量分数95.3%;外观为棕色固体;熔点:200℃-202℃;溶解度(20℃):水中为1.023mg/L;有机溶剂中(g/L):二甲基甲酰胺124,丙酮3.446,甲醇1.714,乙酸乙酯1.144,乙腈0.711。
氯虫苯甲酰胺35%水分散粒剂,细度(通过751xm试验筛)>98%;悬浮率≥60%;润湿时间≤ls。
200克/升悬浮剂.pH5-9:细度(通过451xm湿筛)99.9%;悬浮率>90%。
5%悬浮剂,pH5-9;悬浮率>90%。
产品的冷、热贮存和常温2年贮存均稳定。
毒性: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和35%水分散粒剂、200克/升悬浮剂、5%悬浮剂对大鼠急性经口、经皮LDso均>5 000mg/kg,急性吸入LCso>5.1mg/L;兔皮肤、眼睛无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性)试验结果为无致敏性;原药大鼠90d~'慢性喂养毒性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雄性为1 188mg/kg,雌性为1 526mg/kg;4项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
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和35%水分散粒剂、200g/L悬浮剂、5%悬浮剂均为微毒杀虫剂。
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氯虫苯甲酰胺35%水分散粒剂对虹鳟鱼LCso(96h)>3.2mg/L(该制剂在水中的最大溶解度为3.18mg/L):北美鹌鹑LDso>2 250mg a.i./kg;蜜蜂经口LDso(48h)340.5ug/蜂(>l 19.19lxg a.i./蜂),接触LDso(48h)>285.7txg/蜂(>100~g a.i./蜂);家蚕LCso(食下毒叶法,96h)0.018 2 mg/l。
新型农药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农药的研发与应用随着人类对农业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化学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农民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为此,新型农药的研发和应用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新型农药的研发新型农药是指相对于传统农药而言的一类新型化合物,它们在杀虫、杀菌、除草、营养促进等方面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特点。
新型农药研发的前沿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技术、化学合成技术、现代分析技术、信息技术等。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研发新型农药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生物技术可以开发出具有特异性、高效性、毒副作用小的新型农药。
其中,转基因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技术,通过转移外源基因来改良作物抗病性、耐药性等,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2.化学合成技术化学合成技术是研发新型农药的传统手段,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研发方式。
通过分析农药分子结构和杀虫原理,开发新型农药的结构类似于现存农药,但是效果更佳、更环保。
3.现代分析技术现代分析技术包括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
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农药分子结构和杀虫原理,对新型农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4.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新型农药研发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围绕着统计、试验、仿真等方面的信息,对于新型农药的研发过程进行了方便和辅助。
二、新型农药的应用新型农药的应用包括了化学农药的替代和配套使用。
农药是指对植物、动物、微生物或者其他所有能够干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以保障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而进行的防治活动,而植保技术作为抗击它们的有效手段,尤为成熟。
此外,新型农药除了在一般的保护农业的作用方式下,还可以有各种的特殊应用。
1.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培养分离的微生物、植物、动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阻碍和控制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的一类农药。
生物农药具有来源广泛、环境安全、绿色清洁等特点,是新型农药的重要分支。
农药新剂型
农药新剂型一、引言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可以控制和预防作物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但是传统的农药使用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如易导致环境污染、残留等,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展新型农药剂型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什么是农药新剂型农药新剂型是指在原有的农药基础上,通过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强其稳定性、减少毒性等手段进行改良后形成的新型农药。
常见的农药新剂型包括微胶囊、乳油剂、水分散粒剂等。
三、微胶囊微胶囊是将活性成分包裹在聚合物材料中形成微小颗粒而制得的一种新型农药。
它具有以下特点:1. 易于悬浮:微胶囊具有较小的颗粒大小和适当密度,能够悬浮在水中,并保持较长时间。
2. 控释性好:微胶囊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聚合物材料的渗透性控制释放速度,延长农药的作用时间。
3. 稳定性高: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活性成分的稳定。
四、乳油剂乳油剂是将水溶性农药和油溶性农药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制得的一种新型农药。
它具有以下特点:1. 易于分散:乳油剂中水相和油相均匀混合,易于在水中分散,并能够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体。
2. 透明度高:乳油剂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不会对作物产生影响。
3. 作用效果好: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吸附能力,能够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病虫害。
五、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是将水溶性或微溶性农药与助溶剂、表面活性剂等混合后制得的一种新型农药。
它具有以下特点:1. 易于悬浮:水分散粒剂中的农药颗粒小,能够悬浮在水中,并保持较长时间。
2. 溶解性好:水分散粒剂中的农药易于在水中溶解,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3. 稳定性高:水分散粒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活性成分的稳定。
六、新型农药剂型的优势1. 减少环境污染:新型农药剂型具有良好的控释和渗透性能,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 降低毒性:新型农药剂型通过改变物理和化学性质等手段降低了其毒性,减少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
新型农药的合成与评价
新型农药的合成与评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逐渐成为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作用不可忽视。
农药对于保障农业产量、提高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农药的应用面临着很多局限,因此新型农药的研发与合成刻不容缓。
新型农药的定义是指具有高效、低毒、不污染、生物可降解等特点的新型农业药剂,其合成与评价是新型农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新型农药的合成新型农药的合成,可以按照两种方式来进行:化学合成和天然物提取。
化学合成是利用化学反应合成的,具有高效、多样化等优点,但化学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风险。
天然物提取则是利用植物中已存在的活性成分,故提取的物质较为安全可靠,但是提纯物质的难度较大,且其活性成分浓度较低,需要大量提取。
化学合成中,新型农药的设计和合成涉及化学家、药学家、生物学家等多个学科的协同合作。
新型农药的设计需要有可行的合成路线,并考虑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生物活性等因素。
新型农药化合物一般都较复杂,其设计、合成和纯化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
烯烃、芳香族化合物和螯合配体等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同时,团队化合物的设计和研究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新型农药的评价新型农药的评价是指对新型农药的功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的分析和检测。
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农药的杀虫、杀菌、杀螨等效果、环境毒性、水平和规范使用限制等。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室内评价和田间试验两种。
室内评价是指在实验室内,通过人工模拟田间环境的方法,对受测农药进行评价。
包括测定杀虫、杀菌、杀螨等效果,毒性检测等。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缩短评价周期,提高效率。
田间评价是指通过在实际田间环境下,测试受测农药的效果与安全性。
包括土壤、作物、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田间评价是新型农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受测农药的实际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新型农药的研发、合成与评价是保障农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农药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农药的研究与开发一、引言农药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可以控制害虫、病害和杂草的生长与繁殖,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传统的农药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因此,新型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是当今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新型农药的概念、种类、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新型农药的概念与种类1.概念新型农药是指以绿色环保为理念,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研究开发出来的新型农药,相对于传统农药而言,有更好的毒性选择性、生物降解性、安全性、环保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2.种类(1)生物农药:以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为活性成分的农药。
它们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繁殖,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更具有选择性和生物降解性,不会污染环境和农作物。
(2)化学农药:以化学合成的有机合成或者无机合成成分作为活性成分,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毒性危害,而种类非常广泛,可防治的作物病虫害范围也很广。
(3)天然抗虫植物农药:来源于具有抗虫活性的植物,包括植物的叶、根、茎、花等部位,由于植物来源更加天然,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三、从新型农药研究与开发的角度而言,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1.现代分子技术方法现代分子技术可以加速农药的清洁生产,提高产品的降解效率和生物有效性,并可以对农药成分的生物效应、抗性机制和调控途径进行更加深入、多角度的研究。
2.研究生态与环境的技术方法对生态和环境要求较高的新型农药研究,通常涉及到各个层面的研究。
从微观层面来看,如光谱学、电化学等分析技术,能够更好地研究农药的分子结构。
从宏观层面来看,如细胞培养技术、浓度-反应时间等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研究农药与生物间的作用机制。
3.研究用药技术方法农药的用药方式、时间、剂量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农药的效果。
因此,要开发新型农药就必须对农药的用药技术与方法进行研究。
四、新型农药的应用前景与优势1.应用前景应用新型农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前景:环境友好,降解周期短;对作物有良好的抗性,避免了药害;不存在残留问题;具高效、低毒和长效、无中毒、无残留等特点。
介绍两种新型农药
.
. .
鬟
可作追肥 和底肥施 用 。在 果树上 , 甲虫等 的防治 ,对葡 萄的透翅 蛾 、绿 盲 幼树每 株用 l 千克 ,成树每 株用2 千克 , 蝽、叶蝉等害虫也有 良好的 防治效果 。
( 赵书刚 滨 州市滨城 区农 业局 )
盛果期树 每株用 3 克 ,叶 菜每 67 千 6 平方
米 (亩 )用2 ~5 千克 。 1 5 0 ( 刘卫)
一 ≥
g §
“ 和 绿 宝 ” 溶 施 宝 微 生 物 菌 剂 酵 及螯合 工艺制 成 ,可做 水冲肥 、滴灌 元 是 元和企 业研 制的一种 水溶性肥料 ,由 肥 、叶 面肥施用 ,是生产 绿色农 作物的
无 机 、有 机 、生 物 、微量 元素 经工业 发 高品质肥料 。 功 能 特 点 1. 剂 含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 2. 菌 0 扣 除 用药 的成 本费 后 ,每6 7 6 平方 米平 亿 /克 , 附载 体 有 机 质 含 量 ≥5 %, 0 均纯 增 收 入 3 元 ,投 入 与 产 出 之 比为 N+ , K, 1% ( O≥l %) ,黄 l PO + O≥ 2 K, 0
生肥 ,松 暄土壤 ,可 作为土壤 活化剂 ,
每 10 0 千克可活化土壤2 0 0 立方米 。
适 用 作 物
粮、棉、油、果树、蔬菜、茶、 桑 、烟 、花卉 。
施 用方法
小菜蛾 和甜 菜夜蛾之 外的 叶面害虫 的防 治 。还可用于 苹果 、梨 、桃 等果树 的卷 叶虫 及其他鳞 翅 目害虫 、蚜虫 、蓟 马、
技 术 人 员 在 莱 芜 地 区 的大 姜 田 间 病害的发生 。 4 该产 品是土壤 的优 良营养 基 ,可 .
进行 了防治蓟 马的对 比试验 。蓟马危 害 调节土壤理化指 标 ,平衡p H值 ,提高 土 大姜 后叶片卷 曲 , 叶缘黄 化 , 喷施速 洛宁 壤保 水保肥 能力 ,分 解固化养 分 ,肥 能 60 0 倍液 l 天后叶面开 始舒展 , 未施 ~2 而 用速洛宁的 纹夜蛾 、美洲 斑潜蝇 、蚜虫 、跳 甲等除
新型农药“复方多菌灵”
沛成
茄 子 等渴 理 病
炭 度病
。
(艾
产、 护
,
文辑)
碑 、 产 、
防止 鱼 病 的 危 害
。
冬 季 水 的 温 度低
,
鱼
`
、
了
` 、
“
2
, 、 产
口、
.
产
产,
.
砂
沪
. 、 砂 沪、 、 尹
~ 、
,
子
产、 “
.
、 .
产
砂
~ 、 护 产 、 了 尸 、 、 护 产、 、
尹
因 机械 损 伤易生 水 霉 病
,
。
泛方 多 菌灵
神
玉
、
既 能加 水 稀 释 喷雾
1“ ” 0 “ ””“
又可 用 于 拌
:
的 繁殖
又 因 水位 不 稳 定 因此
浸神
,
对 不 同 防 治 对 象 的 使用方法是
,
在小麦
,
_
吝妇至 盛 花 月
.
用
一
;
,
倍 稀 释 液 喷雾 可 以
,
素 ù
,
。
的生 活 环境 不 安宁
,
在 选择
。
鱼种越 冬 池时
吊 刊 最 代 少 2。 一 沱G %
增产 效 果 却很显著
,
复 方多
、
冬 管理 措 施
水
,
。
茵灵 毒 性 咬低Hale Waihona Puke 一污 尧 小,
对 人 畜 安全
。
,
是粮 食
,
瓜
O奋 .0 .0 卜 00
住友化学新型杀菌剂——胺苯吡菌酮
胺苯吡菌酮(fenpyrazamine)是日本株式会社研发的吡唑杂环类新型杀菌剂,具有新颖化学结构,对核盘菌、链核盘菌和假尾孢菌等均表现高活性,主要用于控制葡萄、水果、蔬菜作物中的灰霉病、菌核病和链核盘菌,能迅速渗入作物体内,对感染的真菌能快速发挥药效。
另外,胺苯吡菌酮安全性高,对哺乳类动物安全,在环境中能快速降解,因此可在多种作物采收前应用。
胺苯吡菌酮是具有潜力杀菌剂之一,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登记,属于新农药,小编就胺苯吡菌酮的理化性质、防效、毒性、市场情况及国内专利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农药企业参考。
1 理化性质胺苯吡菌酮化学名称为S-丙烯基-5-氨基-2,3-二氢-2-异丙基-3-氧-4-(邻甲苯基)吡唑-1-硫代氨基甲酸酯,CAS登录号为473798-59-3。
分子式为C17H21N3O2S,结构式如图1。
纯品为浅黄色固体。
熔点为116.4℃,沸点为239.8℃(745 mmHg),蒸气压<10-2mPa,K ow lg P 3.52,水中溶解度为20.4 mg/L(20℃);有机溶剂(20℃):正己烷902 mg/L,甲醇>250 g/L。
图1 胺苯吡菌酮的结构式2 应用效果胺苯吡菌酮对灰霉病具有很高的防效,相关研究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5.625 mg/L时,对黄瓜灰霉病具有很高的防治作用,防效大于80%;当质量浓度为62.5 mg/L时,在施药后14 d,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大于90%。
其还具有很强的耐雨水冲刷能力,相关研究表明,在人工降雨2 h 50 mm,500 g/hm2胺苯吡菌酮对葡萄的灰霉病还具有很高的防效,大于75%。
胺苯吡菌酮不仅对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效,而且对菌核病等其他病害防效能力好。
刘润强等利用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混配防治玫瑰锈病菌、文竹叶斑病菌、郁金香灰霉病菌、菊花褐斑病菌和茶花炭疽病菌试验发现,其对以上5种花卉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3 安全性原药的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2 000 mg/kg,大鼠急性经皮毒性:(LD50)>2 000 mg/kg,大鼠吸入性毒性(LC50)>4 840 mg/m3空气(4 h);对鹌鹑的急性经口毒性(LD50)>2 000 mg/kg。
我国新型农药剂型
我国新型农药剂型——水基性农药制剂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传统剂型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农药活性成分的活性,并存在着对施药者有毒性、使用溶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对哺乳动物产生不良影响等诸多问题,这就迫使人们去开发新的替代剂型。
剂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农药的效果和应用。
国内农药的剂型正朝着水基性、粒状、缓释、多功能及省力化的方向发展。
一些安全、经济、省力的剂型正在研究并已有应用,他们将代替那些对环境污染严重、毒性高、用量大的剂型。
过去占统治地位的剂型—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和颗粒剂愈来愈受到冲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的推动,水基化农药剂型的研究开发发展迅速。
水基性农药制剂是一种以水为介质或稀释剂的农药加工剂型。
这类剂型具有低毒、易稀释、易使用、不易燃爆以及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既可节约大量的能源又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可减少对生产者、操作者的健康危害。
主要剂型有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乳剂等。
下面就悬浮剂水基性制剂作一简单介绍:农药悬浮剂水基性制剂中发展最快、可加工的农药活性成分最多、加工工艺最为成熟、相对成本较低和市场前景非常好的新剂型。
是农药有效成分和分散剂、湿润剂、稳定剂、消泡剂、防冻剂等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6]。
该剂型加工时不需要任何有机溶剂,使用时无粉尘,对操作者和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比可湿性粉剂安全,分散度高,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悬浮剂具有可湿性粉剂和乳油的优点,一度被称为“划时代”的新剂型,它以价廉的水为分散介质,而不用危险、污染环境、价格昂贵的有机溶剂,不需用量很大、要求较严格的填充剂。
悬浮剂的制剂技术涉及到农药化学、农药制剂学、物理化学、化工机械等多个学科,研究和制造技术比较复杂。
尽管早在20世纪70年代悬浮剂就已经出现,但由于受到研磨机械、表面活性剂等技术发展的影响,其推广规模仍难与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大宗剂型相比,目前开发的品种,尤其是国内生产的多数悬浮剂产品物理稳定性较差,贮存中易发生分层、沉淀,农药有效成份难以均匀分散,甚至结块不能从包装物中倒出,严重影响了悬浮剂这一农药新剂型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使用。
新型农药的研发及应用前景
新型农药的研发及应用前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升,新型农药的研发和应用正在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新型农药相较传统的农药有着更高效、更灵活、更绿色、更环保等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生产要求,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新型农药的优势与传统农药相比,新型农药有着以下的优势:1.更高效:新型农药运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能够更精准地靶向作物病虫害,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使用量更少,能够节约成本。
2.更灵活:新型农药有着多种防治手段,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作物类型和生产环境,更灵活地进行防治。
3.更安全:新型农药对人体、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较小,更具有安全性和环保性,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4.更绿色:新型农药可以与无农药栽培、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方式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
二、新型农药的研发现状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新型农药的研发和应用。
在新型农药的研发方面,主要是针对农药的毒性降低、防治目标增多、复合配方研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在毒性降低方面,新型农药的研发将更多地打造绿色无毒的产品。
比如利用生物技术研究出生物农药和植物提取物等,这些产品不仅具备高效防治的作用,而且操作简便,具有更好的环保效果。
在防治目标增多方面,随着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农药已不能对其进行防治。
新型农药运用了先进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治各种病虫害。
在复合配方研制方面,新型农药将会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研制出更为复杂的配方,以适配更多的防病需求和性质。
三、新型农药的应用前景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新型农药的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加强口粮生产、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农药的应用前景也更加广阔。
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新型农药的高效、精准和灵活的防治能力,能够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2.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农药的应用将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激发相关行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的规范化。
新型生物农药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
34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是在可食用的白羽扇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特定时期提取的,由天然贮存蛋白水解而成的一种多肽,属于新型广谱保护性生物杀菌剂,2017年在我国获得临时登记,2019年转为正式登记。
制剂为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低毒,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草莓灰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灰霉病和葡萄白粉病。
一、作用机理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对靶标生物没有直接毒性,目前已经明确的作用机理是:其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极高的亲和力,可与糖蛋白的糖基化产物进行非特异性结合,通过交互作用,导致真菌细胞因许多细胞膜上气孔堵塞或关闭,并在几小时内死亡。
还有一些其他作用机理已经明确或正在确认,例如观察到其对白粉病菌作用时可能因在细胞壁上打开了通道而导致病菌细胞崩解而死亡,对一些金属离子具有螯合活性,干扰微生物细胞体内平衡。
二、使用方法在病害发生前预防性施药或者在发病初期施药。
每次推荐使用剂量为:防治草莓灰霉病160~220毫升/亩,防治黄瓜灰霉病、番茄灰霉病130~210毫升/亩,防治葡萄白粉病稀释300~500倍。
每隔7天左右施药1次,可连续施药3~5次。
喷药应均匀,确保覆盖全部叶片和果实。
三、注意事项1.该品对眼睛具有刺激性,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并戴防护眼镜,避免吸入药液。
饮食、饮水、吸烟及使用卫生间前应洗手。
施药后及时清洗暴露部位皮肤。
2.远离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施药。
禁止在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药器具。
3.用过的容器及包装物应妥善处理,不可作为他用,不可弃于水田、湖泊、沼泽。
4.建议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轮换使用,避免病害产生抗药性。
新型生物农药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
农药恶霉灵(恶霉灵)的作用和用途
噁霉灵(恶霉灵)又称土菌消,是新一代新型农药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
产品为浅黄色晶体,化学名称为3-羟基-5-甲基异恶唑。
1970年由日本三井公司提出作为农药使用,是一种新型内吸性土壤真菌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该产品在世界之所以被公认属无公害农药,是因为它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完全符合环保要求,用它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完全可以达到绿色食品的相关标准。
噁霉灵是农业植保专家最新研制出的噁霉灵更新换代产品,属于内吸性高效农药杀菌剂、土壤消毒剂、同时也是一种植物的生长调节剂。
它药效作用独特,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等特点。
噁霉灵(恶霉灵)属于绿色环保高科技精品农药,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死病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
在使用过程中噁霉灵的渗透率极高,两个小时就能移动到植株茎部,20个小时就能移动至植物全身。
噁霉灵由于其特性和适用性,在防治病害方面应用广泛,被广泛应用于以下作物和病症,如果您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以下症状可以使用噁霉灵来进行救治和缓解病症:花生:立枯病、白绢病、根腐病、茎基腐病;水稻:立枯病、纹枯病、菌核病以及引起烂秧的多种病害;小麦:全蚀病、赤霉病、纹枯病、雪霉病、根腐病、颖枯病;棉花:立枯病、猝倒病、疫病、枯萎病、黄萎病;甜菜:立枯病、根腐病;烟草:猝倒病、黑胫病;西瓜、黄瓜:枯萎病、蔓枯病、疫病、菌核病、立枯病、白绢病、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枯萎病;茄子:褐纹病、枯萎病、绵疫病、菌核病;甜辣椒:灰霉病、疫病;白菜、甘蓝:黑根病、菌核病;豆类:枯萎病、灰霉病、菌核病;葱、蒜类:灰霉病、紫斑病;果树:圆斑根腐病、根朽病、紫纹羽病、白绢病;林木、苗圃:立枯病、猝倒病等;草坪:褐斑病、腐霉枯萎病、镰刀枯萎病。
目前恶霉灵已经在百合、草莓、黄瓜、番茄和大姜等经济作物上全面推开。
如应用土壤消毒及配套种苗消毒技术而有效地解决连作障碍问题之后,高产的高品质百合与明显下降的综合成本所形成的效益,正在显得越发突出。
康朴金使用说明
康朴金使用说明(实用版)目录1.引言2.康朴金的特点3.康朴金的使用方法4.注意事项5.结论正文【引言】康朴金是一款用于植物病害防治的新型生物农药,它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的特点,是现代农业生产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康朴金的使用说明,帮助您更好地利用这一产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康朴金的特点】康朴金作为一款生物农药,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康朴金可以有效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如霜霉病、疫病、叶斑病等。
2.环保:康朴金中的活性成分来源于生物发酵,对环境友好,不污染环境。
3.安全:康朴金对人和动物安全,使用过程中无需特殊防护。
【康朴金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康朴金时,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准备工具:准备好喷雾器、水桶等施药工具,并确保工具清洁。
2.配制药液:根据病害的发生情况和作物的生长阶段,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推荐浓度进行药液配制。
注意:康朴金需现配现用,不可长时间存放。
3.喷雾:将药液倒入喷雾器中,均匀喷洒在作物叶片的正反两面,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4.注意喷洒时间:避免在高温、强光或降雨时进行喷洒,以免影响药效。
【注意事项】在使用康朴金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药液接触皮肤和眼睛。
2.康朴金可与其他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混用,但不宜与高毒农药混用。
3.使用康朴金时,注意保护有益生物,避免对蜜蜂等有益昆虫造成伤害。
4.使用后,请将喷雾器清洗干净,妥善保管。
【结论】康朴金是一款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特点的生物农药,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农民朋友有效防治植物病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新型农药杀虫杀菌剂精甲·咯菌腈
667平方米产670.5
958增产1.8%;年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
照郑单958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500~5000株,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瘤黑粉病高发区
·咯菌腈(亮盾)是种子处理杀菌剂,它由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咯菌腈(25克/升)
/升)混配而成,其中咯菌腈可以防治由高等真菌(如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苗期病害;而精甲霜灵能透过种皮,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内吸传导到植株的各个部位,防治由低等真菌(如腐
引起的多种土传和种传病害。
两种成分混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在各地的试验示范及生产过程中,本品对防治水稻恶苗病、大豆根腐病等表现优异。
此外,亮盾能明显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对水稻机插秧秧盘“盘根”效果明显,同时提高秧苗素质,秧苗移栽后缓苗快。
精甲·咯菌腈使用方法简便。
推荐使用剂量为300~400毫升/100千克水稻种子,可以先浸种后包衣,也可先包衣后浸种(浸种期间不换水);如果是不浸种的干籽播种,也可以包衣后直接播种。
包衣方法:将药剂用水稀释4~7倍后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晾干后即可。
以处理100千克种子为例,量取精甲·咯菌腈药剂300毫升,加水约1700毫升后搅匀,之后将药液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均匀包衣。
文/ 李勤古
新型农药杀虫杀菌剂
咯菌腈。
推介八款新型农药杀虫杀菌剂
农资广角·市场介八款新型农药杀虫杀菌剂一、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该药剂是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杀虫剂,由阿维菌素及甲氧虫酰肼复配而成。
甲氧虫酰肼特点:杀虫活性高,对鳞翅目害虫的毒力明显高于抑食肼、虫酰肼、呋喃虫酰肼等同类成分;作用机理独特,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度选择杀虫活性,害虫取食药剂后即停止进食,并产生蜕皮反应,且由于不能完全蜕皮而导致幼虫脱水、饥饿而死;对环境及非靶标生物安全,且持效期长;抗药性发展慢,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测定,以斜纹夜蛾为供试对象,经12代9次选育,对甲氧虫酰肼敏感性仅较选育前降低3.95倍。
阿维菌素对水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活性高、防效好、成本低,与甲氧虫酰肼复配,增效作用明显。
该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每667平方米(1亩)用40~50毫升;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每667平方米用30~40毫升。
二、10%醚菊酯悬浮剂醚菊酯是由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唯一允许在水稻上登记的除虫菊酯类农药。
该产品在化学结构上为醚类,只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环保型农药。
醚菊酯已经被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列入重点推广产品,具有击倒速度快、杀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期长的特点,兼具触杀和胃毒双重作用。
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飞虱每667平方米用80~100毫升。
三、15%茚虫威悬浮剂本品由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茚虫威属噁二嗪类杀虫剂,通过干扰昆虫钠离子通道,不可逆阻断其体内的神经冲动传递,导致害虫神经麻痹、不能进食,并最终死亡。
施药后0~4小时内害虫即停止取食。
安全性好,对哺乳动物、家畜低毒,同时对环境中的非靶标生物等有益昆虫非常安全。
防治稻纵卷叶螟,于卵高峰期至初孵幼虫高峰期,每667平方米用本品12~20毫升对水40千克均匀喷雾。
四、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本品由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烯啶虫胺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烟碱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对其轴突触受体具有神经阻断作用。
病虫害防治中的新型农药与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中的新型农药与防治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农药与防治技术也不断创新与提升。
新型农药与防治技术的应用,为病虫害防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介绍病虫害防治中新型农药与防治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一、新型农药的特点与应用1.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从天然物质提取或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的农药,以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为原料。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绿色环保、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目标害虫选择性强等优点。
常见的生物农药有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和昆虫性激素等。
2. 新型化学合成农药新型化学合成农药是指根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的要求,通过合理设计和合成新的化学物质,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
新型化学合成农药的应用范围广泛,能够有效控制多种病虫害。
3. 基因工程农药基因工程农药是指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特定基因导入到作物中,使其具有抗病虫害的能力。
这类农药的研发应用对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有很大提升,提高了植物的免疫力和抗性。
4. 智能化农药智能化农药是指结合先进的感知技术、传感器、机器视觉等智能技术,能够自动识别作物病虫害,精准喷雾农药,减少药物浪费,达到高效防治的农药。
智能化农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了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二、新型防治技术的特点与应用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天敌、捕食者、寄生虫等天然生物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该技术与传统化学防治相比,具有无二次污染、可持续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一些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
2. 遗传改良技术遗传改良技术是指通过选择、杂交、转基因等手段改良作物的遗传特性,提高其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抗性。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品种抗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3. 诱导抗病敏感技术诱导抗病敏感技术通过在作物中引入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机制,达到抵抗病害的目的。
通过诱导抗病敏感技术,农作物可以具备对特定病虫害的高度抵抗力。
关于新型农药的应用与绿色植保技术分析
关于新型农药的应用与绿色植保技术分析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科学家们研发出了许多新型农药,如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这些新型农药已经成为了现代绿色植保技术的代表。
新型农药的应用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等天然资源,研制出的可供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
相比传统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在杀虫、杀菌方面的效果更加安全,而且对环境友好,使用成本也更低。
生物农药很适合用于小范围、有机农业,如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作物的种植。
植物提取物是通过对植物的成分进行提取和纯化,然后制成的农药。
植物提取物可以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改变作物的内部代谢,从而达到杀虫、杀菌、改善品质的效果。
这类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优点,尤其是可生态化、节能、低成本地解决植物病虫害。
微生物制剂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的一种新型农药。
微生物制剂主要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微生物土壤调节剂等。
这些制剂在农药中的应用不仅能更有效地控制病害,而且对环境没有污染,甚至能够促进土壤里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绿色植保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农药相比,现代的绿色植保技术更强调的是如何利用自然界的资源,亲水土壤、植物品种选择、区域调节、综合管理等方法可以使农作物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发育,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例如:农业土壤环境调理、绿色防控技术、绿色种植技术、分类生态化防控技术等,这些技术都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农药的使用。
在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广泛利用科技手段,如气象、土壤质量、作物生长周期、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农民用药管理的消毒等方面的研究,使农业生产能够更加自然化、生态化、现代化。
总的来说,新型农药的应用和绿色植保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农业保护方式,但它们都具有避免农作物受到病虫害的攻击、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与发展、保护人们身体健康、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农药介绍
2012-10-25
-一、杀虫杀螨剂-
(一)烟碱型杀虫剂-
第一代:氯代烟碱型:最早为德国拜尔生产的吡虫啉,随后为日本曹达公司生产的吡虫清(莫比朗、啶虫咪),2001年拜尔公司上市了噻虫啉。
南通产10%和4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
-
第二代:硫代烟碱:瑞士先正达公司产的25%阿克泰(噻虫嗪),使用倍数为8000-1万倍。
该药击倒性不如吡虫啉,但内吸效果好,残效期长,可用于涂干处理。
在果树上,可替代氧化乐果和甲胺磷,使用浓度为150倍。
-
2002年日本武田公司生产了噻虫胺。
-
第三代:呋喃型烟碱:20%呋虫胺水分散剂,日本三井公司产,广谱、内吸效果好。
不仅可用来防治蚜虫、蚧等害虫,还可以防治潜叶类害虫。
-
(二)生物农药-
1、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2、0.5%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
与阿维菌素的相对毒力:-
棉铃虫:甲维盐高3.99倍,富表高9.53倍;-
甜菜夜蛾:甲维盐高8.14倍,富表高64.89倍;-
小菜蛾:甲维盐高14.9倍,富表高56.6倍;-
3、多杀菌素:2.5%菜喜(悬浮液)800-1000倍液-
48%催杀(悬浮液)10000倍液。
该药杀虫谱同阿维菌素,但效果稍差。
(三)特异性杀虫剂-
1、茚虫威:15%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30%全垒打(悬浮剂6000倍液。
该药为昆虫的拒食剂,昆虫接触后立即停止活动,掉落地下,大约5-7天后死亡,主要防治蛾类害虫,尤其是抗性害虫,是效果非常好的农药。
美国杜邦公司生产。
-
2、20%米满(悬浮剂)(虫酰肼、特虫肼)1500,美国陶氏公司产。
为一节肢动物的脱皮促进剂,主要作用为胃毒剂,防治蛾类害虫,用于在花期和花后防治小卷叶蛾。
-
3、国产:10%呋喃虫酰肼(福先)悬浮剂,500-600倍液。
作用同米满。
-
4、甲氧虫酰肼,拜尔公司产,效果优于米满。
-
(四)沙蚕毒素类-
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杀虫双水剂,600倍液。
效果依次减小,但安全性提高。
该类农药为接触性杀虫剂,但渗透作用强,可用于防治潜叶蛾、潜叶蝇类,在果树上可用来替代1605,用于食心虫蛀果为害的早期。
-
(五)杀螨剂-
1、24%螨威(螨威多、螺螨酯、季螨酮)悬浮剂,使用倍数为5000-6000倍液,拜耳
产。
对成虫击倒性差,5天后发挥作用,但对卵和若虫高效。
持效期长,可达60天。
对比尼索朗,6000倍液的该药在30天后的效果,尼为82.2%,该药为99.5%。
虽对成虫击倒性差,但有拒食作用。
-
2、30%天达农(嘧螨酯)悬浮剂,使用4000倍液,日本曹达产。
速效性强于螨危,持效性与尼索朗相当。
-
3、20%氟螨嗪悬浮剂,使用3000倍液,匈牙利产。
速效性好于螨危,但持效性差,但高于尼索朗,3天后的效果可达99%,但低温下效果差。
-
4、10%螨及死(喹螨醚)悬浮剂,3000倍液。
作用机理同螨死净,效果相当。
美国陶氏公司产。
-
除此外还有:10%除尽(溴虫腈),3000倍液,拜耳产。
虫螨兼治的农药,其效果不如阿维菌素。
2%罗素法(氟丙菊酯),1500倍液,用来替代灭扫利,虫螨兼治。
-
二、杀菌剂-
(一)三唑类-
新三唑类农药,其杀菌谱扩大,可用来防治多种病害,同时其对植物的抑制效果大大降低,药害减轻。
该类型农药均可用来防治白粉病、锈病,除此外还可用来防治的病害有下列各种。
-
1、40%福星(氟硅唑)乳油,美国杜邦产,使用8000-1万倍液。
可由来防治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番茄叶霉病。
-
2、10%世高(恶醚唑)可湿性粉剂,瑞士先正达产,目前以国产化。
使用3000倍液。
用来防治葡萄白腐病,蔬菜枯萎病和果树圆斑根腐病。
-
3、30%特富灵(氟菌唑)可湿性粉剂,使用2000倍液,日本曹达产。
对白粉病高效,可用来防治草莓白粉病。
-
4、5%己唑醇(罗克等)可湿性粉剂,已国产,使用1000倍液,可用来防治苹果轮纹病、褐斑病、蔬菜灰霉病等。
-
5、43%好力克(戊唑醇)乳油,拜耳产,目前业已国产化。
使用3000倍液。
可用来防治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炭疽病,苹果轮纹病等。
其与扑海因相比:防治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效果相当,防治葡萄白腐病要高4倍,但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效果差于扑海因。
-(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25%阿米西达(咪菌酯)乳油,先正达产,使用1500倍液。
-
2、50%翠贝(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巴斯夫公司产。
使用3000倍液。
其防治多种病害的效果与扑海因相比的结果是:-
苹果轮纹病效果高3.4倍,苹果炭疽病高1.5倍,葡萄白腐病高2.3倍,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差于扑海因。
-
3、3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国产,使用1500倍液。
-
三种药剂基本上是一种成分,该类药杀菌谱十分广泛,还可用来防治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而这类病害往往需要专门药剂。
该类药的问题是:价格高,容易产生抗药性。
-(三)杀细菌药剂-
1、20%叶枯唑(噻枯唑)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无药害,可治病,有内吸作用。
-
2、20%龙克菌(噻菌铜)可湿性粉剂,浙江产。
使用800倍液。
该药含有3.8%的无机铜,可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含有噻唑基团,有内吸治病作用,因而是一种即有保护作用,又有内吸治病作用的农药。
由于含有无机铜,对一些真菌病害也有保护作用。
该药使用安全。
是防治核果类细菌性穿孔病的首选药剂。
-
3、20%噻唑锌可湿性粉剂,使用500-600倍液,具保护和内吸治病作用。
-
4、20%噻森铜悬浮剂,使用300-500倍液。
为有机铜络合物,浙江产。
5、12.5%绿乳铜(松脂酸铜)乳油,珠海产,使用600倍液,为有机铜络合物,对桃树安全,主要为保护作用,也有一定的治病作用。
-
(四)保护性杀菌剂-
1、70%安泰生(丙森锌)可湿性粉剂,拜耳产,使用800倍液。
含有19%的锌,除杀菌外,可补充锌,对植物安全,用来部分替代代森锰锌。
其效果与后者相当。
-
2、70%品润(代森联)可湿性粉剂,巴斯夫产,使用800倍液,作用同上。
其效果不如代森锰锌。
-
(五)防治灰霉病的药剂-
1、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使用1500倍液,效果好,但对有些植物如豆类可造成药害;-
2、40%施佳乐(国产为3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使用1500倍液,对植物安全;-
3、2.5%适乐时(咯菌腈),杜邦产,使用1000倍液,效果好,安全,价格高;-
4、30%啶菌恶唑悬浮剂,沈阳化工院产,使用1500倍液。
防治灰霉病其效果优于施佳乐,除此外,还对葡萄白腐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