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苏州”内涵解析
苏州吴文化内容
苏州吴文化内容苏州吴文化是指苏州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深受吴越文化的影响。
吴文化丰富多样,包括建筑、园林、诗词、戏曲、音乐、绘画等方面。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苏州吴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吴文化是苏州地区的独特文化传统,对苏州的发展和影响不可忽视。
吴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
苏州的建筑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的传统建筑以园林为代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苏州古典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这些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精美的景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苏州的古建筑注重空间布局和建筑比例,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同时,苏州的园林还注重水景的运用,通过水的流动和倒影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苏州的诗词文化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他们用诗词表达了对苏州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苏州的诗词作品以婉约派为主,以细腻、含蓄、清新的风格而闻名。
苏州的诗人多以自然景观、人情风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苏州的戏曲是吴文化的瑰宝之一。
苏州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戏曲历史和丰富的戏曲资源。
苏州的戏曲以苏剧为代表,苏剧以其细腻的表演、优美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技巧而闻名于世。
苏剧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角色的刻画,通过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苏州的音乐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音乐以雅乐为代表,雅乐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苏州的雅乐以其细腻的音色、悠扬的旋律和精湛的演奏技巧而闻名于世。
苏州的音乐注重旋律的优美和节奏的协调,通过乐器的演奏和声音的变化,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苏州的绘画艺术也是吴文化的瑰宝之一。
苏州的绘画以吴门画派为代表,吴门画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吴门画派以山水画为主,追求自然景色的真实和美丽,注重构图和墨色的运用。
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哪些方面
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哪些方面苏州古典园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水乡的大地上。
它不仅是美丽的景观,更是深厚文化底蕴的承载者。
那么,其文化底蕴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苏州古典园林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崇与敬畏。
在园林的布局中,常常巧妙地引入自然元素,如山石、水流、花草树木等。
这些自然元素并非随意堆砌,而是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力求营造出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
园林中的假山,模仿了自然界中山峰的形态,或雄伟险峻,或秀丽婉约,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水流则或潺潺流淌,或汇聚成池,与假山相互映衬,增添了灵动之美。
花草树木更是四季有景,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金桂飘香,冬天的腊梅傲雪,展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这种对自然的尊崇与敬畏,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其次,苏州古典园林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在园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园林的设计追求自然天成,不刻意雕琢,让一切看起来自然而然,仿佛是顺应着天地的规律而生成。
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有所体现,园林的布局注重平衡与和谐,各个元素之间相互呼应,既不过分张扬,也不显得拘谨,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一种内敛而含蓄的美。
此外,佛教的禅意也融入其中,一些园林中的静谧角落,让人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真谛,感悟生命的无常。
再者,苏州古典园林是诗词歌赋与书画艺术的生动写照。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之处,常常刻有诗词楹联,这些诗词不仅增添了园林的文化氛围,更通过文字的力量,将人们带入一个个美妙的意境之中。
比如,“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寥寥数语,便将园林中的美景与情感融为一体。
园林中的书画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墙壁上的山水画、书法作品,展现了主人的高雅情趣和艺术修养。
这些诗词歌赋与书画艺术,与园林的景观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文化韵味的画卷。
苏州古典园林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苏州园林的历史魅力与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的历史魅力与文化内涵苏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一。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园林的艺术巅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苏州,有许多精致、独特的园林景观,它们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展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礼仪文化和生活哲学。
苏州园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朝和宋朝时期,但其最具代表性和风格鲜明的园林建筑是明清时期所建造的。
在明朝,苏州园林的规模逐渐扩大,数量也逐渐增多,形成了以耦园、留园、拙政园和束河古镇为代表的苏州四大园林群。
而在清朝,苏州园林经历了一段高峰时期,许多大型园林如观前街、狮子林、瑞光塔园等相继建成。
苏州园林的魅力在于其精致的布局和点缀,其所体现出的空间美学理念、园林诗意等元素,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苏州的园林景观一般都以山水为主题,其中山以园林建筑来营造,水则以池塘、河流、水榭、廊桥等来点缀。
整个园林布局通常都遵循出关入隘的规律,以层层叠叠的山水、层次丰富的建筑景观为主轴。
各个景点之间犹如演奏一曲乐章,将游客带入一个仙境般的禅意世界。
同时,苏州园林所体现出的空间美学理念,也是其深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园林建筑以精致、规整、对称、均衡为美,这些特点在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其中,所谓“虚实结合”的概念更是苏州园林的特色之一,即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景物的虚实结合,营造出广阔、深邃的视野和强烈的空间感,提高了园林的环境品质和审美价值。
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同样值得人们深度探究。
园林建筑在设计中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古典诗词、绘画和瓷器等。
例如在拙政园中,有许多园林建筑以“诗、书、画”为主题,园中石刻、斗拱、重檐、亭台等园林景观都以诗词、故事、传说为背景和主题,寄托了设计者对祖国山河、历史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因此,苏州园林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这正是苏州园林独特的魅力所在。
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园林建筑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追求的居住理念之一。
苏派建筑的文化底蕴介绍
苏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苏派建筑以其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和彩绘等工艺闻名,同时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苏派建筑的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悠久: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苏派建筑作为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悠久。
2. 工艺精美:苏派建筑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绘画艺术闻名。
木雕、砖雕、石雕等雕刻技法娴熟,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同时,苏派建筑的彩绘也是独具特色,色彩鲜艳,富有艺术感。
3. 文化内涵丰富:苏派建筑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苏派建筑中,可以看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福禄寿”等吉祥图案,以及“四君子”、“岁寒三友”等文化主题。
这些元素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4. 自然和谐:苏派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讲究“依山傍水”、“顺应自然”。
在建筑布局上,苏派建筑多采用“因地制宜”、“因景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
5. 哲学思想深刻:苏派建筑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这种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内在的平衡与和谐。
在苏派建筑中,可以看到许多体现这一思想的元素,如曲折蜿蜒的回廊、通幽的庭院等。
总之,苏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工艺精美,内涵丰富,哲学思想深刻。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江南水乡特色的完美结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苏州园林的文化解析
苏州园林的文化解析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华和特点,以下是对苏州园林文化进行的解析。
一、园林哲学苏州园林的设计和构建始终围绕着“山水之趣”这一主题。
它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借助自然的景观来创造出精致的园林,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的“山水情致”和“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
同时,在苏州园林中,更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雅致”、“精美”、“纤细”的审美情趣,这些都贯穿于整个园林中,成为苏州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园林工程苏州园林建筑工程的手工技术极度精湛,尤以假山、石舫、回廊为代表,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强调的是对工作的热爱、耐心、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于“物之美”的执着追求。
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建造者们,将这种精神的追求引入到园林建筑工程中,使得苏州园林充满了匠心独具的艺术造诣和人文气息。
三、园林文化苏州园林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精髓,更承载着中国园林文化中思想、美学、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内涵。
苏州园林中充满了对文化的强烈表达,例如对季节和自然的关注,对诗词和书画的兴趣以及对建筑和艺术的开放和包容。
这些元素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与兼容并包”的特点。
四、园林艺术苏州园林的艺术表现在建筑、园林设计和庭院艺术中都有体现。
建筑艺术方面,苏州园林中的假山、水池等建筑物是别具匠心的艺术品,其中的假山体现了自然山石形态,又充满亲切感和人文气息。
园林设计方面,苏州园林的布局精妙,许多元素在整体设计中错落有致,但又紧密联系,是中国园林设计艺术的典范。
庭院艺术方面,苏州园林中的花卉和盆景、石桌石凳等庭院装饰物件,是中国文化中艺术品的代表,这些物件的设计和摆放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情趣。
一个地方的文化和人文特色
一个地方的文化和人文特色苏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它独特的文化和人文特色。
以下是有关苏州的文化和人文特色的一些介绍:一、园林文化特色:苏州被誉为“园林之城”,这里拥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典园林。
苏州的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博大精深的哲学意境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而著称。
苏州的古典园林通常包括了精心设计的建筑、精致的景观、曲折流转的小径以及各种精美的花卉植物。
代表性的园林包括了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
这些园林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更体现了苏州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和细心的品味。
二、古老的水乡文化: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部,由苏州河、太湖和阳澄湖等水系所环绕。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苏州丰富的水乡文化。
苏州的水上交通繁忙,水道纵横交错,河网密布,拥有大量的河流和运河,形成了苏州独特的水上交通体系。
苏州的古人们善于利用水资源,建造了许多精心设计的古建筑,如古老的桥梁、船屋和水闸等。
这些水上建筑物不仅实用,更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苏州独特的水乡风情。
三、丰富的文化遗产:苏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现了苏州千年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积淀,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学习苏州文化的机会。
苏州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如苏绣、苏州剪纸等。
这些手工艺品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并成为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豪华的园林民居:苏州是中国古代园林与住宅建筑的代表,这些建筑拥有复杂精巧的构造,并同样展示了苏州人民独特的建筑技巧和审美品味。
这些民居以其优美的形状、精致的装饰、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常见的传统建筑形式有“四合院”和“南北房”,通过巧妙地运用空间、灵活地布置和设计庭院来实现居室的分布。
这些古老的民居建筑代表了苏州人民对和谐居住环境的追求,也反映了苏州建筑特色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以上是关于苏州的文化和人文特色的一些介绍。
江苏苏州文化传统
江苏苏州文化传统
江苏苏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其独特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深深影响着这
座古老城市的发展和演变。
苏州文化传统以“吴文化”为代表,深受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注重家庭和谐、孝道敬老。
苏州人崇尚礼仪,注重教育,尊重传统,重视文学艺术。
苏州园林、苏绣、苏剧、苏州评弹等都是苏州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园林是苏州文化传统的瑰宝,被誉为“天下园林之都”。
苏州园林以其精
致的设计、精美的工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其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园林更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苏州文化传统的重要代表。
苏绣是苏州文化传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刺绣而著称。
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其精美绝伦的刺绣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享誉世界。
苏绣不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苏州文化传统的重要代表之一。
苏州评弹和苏州昆曲都是苏州文化传统中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们以其独特的音乐、表演和戏剧形式,传承了苏州文化传统中的丰富内涵,成为苏州文化传统的瑰宝。
苏州文化传统是苏州人民的精神家园,是苏州城市的灵魂。
在当今社会,苏州
文化传统仍然在苏州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苏州城市的文化符号,更是苏州人民的精神支柱。
苏州文化传统正以崭新的姿态,继续为苏州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苏州人文特色简介
苏州人文特色简介
苏州是中国文化古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文化传承。
在苏州,可以欣赏到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特色,包括:
1. 园林文化:苏州园林被誉为“天下园林之冠”,这些园林以精巧的布局和精美的建筑为特色,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2. 江南水乡文化:苏州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特色街区、古船码头、水上摆渡等元素构成了苏州独特的水乡风情。
3. 文化古迹:苏州古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包括虎丘塔、平江路、苏州博物馆等。
4. 美术文化:苏州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和文化名人的故乡,艺术气息浓郁,如:吴门画派、许渊冲、朱自清等。
5. 民俗文化:苏州地方特色鲜明,有许多独具魅力的民俗活动,如,苏州评弹、苏州吊灯、苏州木偶戏等。
以上是苏州鲜明的人文特色,逛遍苏州,人文之美,妙在其中。
苏州地方人文特色的内涵与特征
苏州地方人文特色的内涵与特征作者:宋彦云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3期摘要:苏州地方人文特色的内涵可以用一个“水”字来概括。
苏州的城市精神“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从不同的侧面概括了苏州“水文化”的特征。
崇文是苏州地方文化最深层的精神特质;融和是苏州地方文化的内存特征;创新是苏州地方人文特色的外在显现;致远是苏州地方人文特色的内在追求。
关键词:苏州人文内涵[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1吴文化在吴地的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集体创造的。
苏州地区是吴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作为地方文化的一个突出代表,苏州地方文化的人文特色有着鲜明的特征。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苏州地方人文特色的内涵可以用一个“水”字来概括。
正如人们把苏州叫做“东方威尼斯”一样,苏州的地方人文特色处处离不开一个“水”字,苏州的水乡特色决定了它具有与其他地域不同的文化特征。
2006年12月11日,苏州市确定以“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作为苏州的城市精神。
我们认为“崇文、融和、创新、致远”这八个字很好地概括了苏州地方人文的特色,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苏州“水文化”的内涵。
(1)、崇文是苏州地方文化最深层的精神特质。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名副其实的人文荟萃之地。
自唐至清一千三百年间,苏州就出了四十五名状元。
尚文重理的文化理念,使苏州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苏州人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富庶的苏州在东汉以后,就出现了一种对高层次文化和艺术不断追求的全民意识,并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现代苏州更是涌现了百余名两院院士,最终形成了苏州特有的“状元群”、“院士群”现象,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苏州尚文崇教乡风民俗的养成。
苏州之所以一代一代都能涌现大量的人才,从状元宰相到彪炳千古的各门各类的科学家,这是和苏州具有的崇文的文化特质分不开的。
苏州的历史与文化
苏州的历史与文化苏州这座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江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有着众多历史名胜和文化遗产,包括园林、寺庙、古镇、古街等,这些都为苏州的历史和文化增添了不少光彩。
苏州最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属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是中国园林独具特色的代表性实践。
苏州园林包括了拙政园、留园、虎丘、狮子林等数十座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华文化中一种富有特色和内涵的建筑形态。
苏州的园林设计风格独具一格,主要体现在细致精美的细节处理上。
苏州园林的设计不仅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展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的大家概念,例如天人合一、万物归一等等。
苏州园林中的建筑风格也是独具特色,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设计元素,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除了园林外,苏州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平江路、拙政园、虎丘塔等。
其中,平江路是江南地区最具特色的一条街道之一,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建筑、市井小巷和河道,加上美食,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光。
拙政园则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建于明朝中期,是中国园林史上的杰作,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
虎丘塔是苏州的另一个著名景点,已有1100多年历史了,是古代建筑中的佳品。
苏州的文化也是深厚的。
苏州地处江南,历来以文化繁荣和人才辈出而著名。
苏州有着较为完整的文物和文献记录,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之一,苏州的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江南文化中的诗词、绘画、戏曲等都在中国文化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苏州的文化底蕴也体现在当地的手工艺上。
苏州绣艺、金笺砚台、木偶戏等都是苏州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不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生产线,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中,苏州绣艺是苏州的特色传统手工艺之一,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古朴、细腻、绚丽、精美等特点。
苏州园林文化内涵解析
苏州园林文化内涵解析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被誉为东方园林艺术的瑰宝。
它以其独特的空间划分、精巧的构造技巧、丰富的园林元素和独特的意境韵味而著称于世。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
一、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苏州园林以自然为基础,注重将自然风景与人文艺术相结合。
它通过独特的园林布局和景观构造,在有限的空间内打造出一种理想化的自然环境。
例如,苏州园林常常采用“穿堂”、“过廊”、“回廊”等元素,将建筑物与花园融为一体,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精巧的构造技巧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构造技巧而闻名。
它以有限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景观,通过变通和巧妙的布局,使整个园林看似天然,却又透露出人为的痕迹。
例如,苏州园林常用“凸背堤”等手法,将湖泊堤岸设置为弯曲多变的形状,增加了空间感和层次感,同时还能起到冲淡光线的作用,使园林景色更加柔和和谐。
这种精巧的构造技巧,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和谐、尊重自然的审美观念。
三、丰富的园林元素苏州园林融入了丰富的园林元素,包括建筑、植物、水景、石景等。
园林的建筑物以别致精美的建筑风格为主,常见的有亭、台、阁、榭等。
植物以花卉、果树和草地为主,常见的有莲花、菊花、松树等。
水景则采用池塘、湖泊、溪流等形式,注重水与山的相互呼应。
石景是苏州园林的重要元素,其中以假山最具特色,通过巧妙的技法使石头的形态更加自然、独特。
这些丰富的园林元素,使苏州园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四、独特的意境韵味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意境韵味而著称。
它追求的不仅仅是美的外观,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愉悦和一种精神上的超越。
苏州园林注重反映人们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和表达,通过独特的园林构造和景观元素,展现出诗情画意、富有禅意的景象。
例如,苏州园林常用“一园一景”来表达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的统一,使人们在其中领略到宁静、无欲、优美的境界。
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它的园林文化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
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的苏州已是一个繁荣的城市。
唐代开始涌现出了许多名家,他们在园林设计与建造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名家的设计思想被称为“苏州派”,成为园林建筑中的独特传统。
到了宋代,苏州园林的建造鼎盛时期到来。
当时的统治者注重文化与艺术,将苏州园林建设视为一种文化和象征的方式。
宋代时期建成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园林,今天仍然是苏州园林的代表。
随着明清时期的到来,苏州园林的风格逐渐演变为更加精致和独特。
在观赏园林的同时,人们还能够领略到苏州古城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沉淀。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建筑风格和构造技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苏州园林的设计注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讲究“山水一体”的效果。
这种“山水一体”的建筑风格,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追求,更是对人们生活美好的向往。
在园林中人们可以远离喧嚣的城市,置身于宁静的自然之中,享受轻松、惬意的时光。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理念和体系。
园林中许多元素,如石桥、亭、廊、花坛等,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含义。
这些文化含义与古代的哲学和艺术理念紧密相连,形成了完整而丰富的园林文化。
苏州园林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如园林中的水系与池塘,说明了当时人们赏景的方式;园林中的石雕和园林构造,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的审美情趣和美学意识。
总的来说,苏州园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旅游胜地,其历史和文化内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苏州园林的建造、风格和社会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优秀传统。
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
苏州园林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文化内涵苏州是一座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素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
温山暖水孕育了丰厚的吴地文化,苏州园林则是其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底蕴。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文化内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文化内涵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就在山庄建立了王家苑圃,晋室南迁,为吴地带来了高雅的士大夫文化。
北宋帝王爱好园林,使苏州的“花石纲”初显盛名;南宋大量官宦文人聚居江南,又一次掀起造园风;明清时期,苏州经济发达,文人荟萃,园林多达五百多处,使苏州园林达到顶峰时期。
苏州园林充满自然情趣,以其小巧精美,构筑新奇,文化内涵丰富而著称于世。
现存于世的园林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其园林主人多为贬谪、隐退的官吏或崇尚风雅、无心爵禄的名士。
他们大多在仕途上都有过执着的追求,在历经仕途凶险之后,逐渐泯灭原有的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萌发了退隐之心,所以选择在苏州这个江南小镇,建造园林,因此,“退隐”成为苏州园林的基本文化内涵,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园林退隐文化。
从园林的选址和门楣设置上,也可以察觉出园主的退隐之心。
苏州园林的选址大多选在不起眼的地方,院内风景秀美,但门庭却十分简陋,显现出主人追求自然,不喜奢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形成了特有的园林退隐文化氛围。
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灵活多变、自由自在,没有均衡对称的布局,摆脱了古代刻板的气息。
园林的石廊尽头好像总有走不完的路,转角处相连着回廊、小桥、亭子等,形成了山水相通,曲径通幽的布局。
园林主人在怀才不遇之后,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把志趣放在园林的装饰点缀之中,从而展现出园主的高雅品性。
这种隐含在园林山、石、水、木、亭、台、楼、阁中的信息,在我们观赏园林景观时也依旧能够感受到。
园林主人对园林的精心布局,背后又形成的一种文化信息,给后人留下了巨大想象空间的同时,也让我们对主人的匠心独运、别具一格惊叹不已。
除此之外,苏州园林也是多种艺术的结合体。
虽然它的占地不大,却拥有着高超的造园技术和艺术修养。
“文化苏州”内涵解析
《苏州杂志》:文脉延续——“文化苏州”内涵解析之一写在前面的话把文化作为一种品牌来打造,常常成为一些地区、一些城市共同的战略取向。
近年来,不论是古老的城市,还是新兴的城市;也不论是在开放地区还是在欠发达地区,无不高举文化的大旗,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支撑和精神源泉。
苏州在国内较早地把“文化苏州”作为城市品牌提出来,市委、市政府还在2004年6月专门制定了《“文化苏州”行动计划》,按照苏州的构想,在未来的几年里,要使苏州城市特色和文化个性进一步凸现,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崭新格局。
“文化苏州”的内涵十分丰富,对此,本文作了初步的探寻和解析。
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一大凡以“文化城市”自居的地方,都能列举出足以引人注目、令人叫绝、发人赞叹的文化产品,物态的、艺术的、精神的,或称世界第一、或言中国之最、或曰空前绝后……林林总总,洋洋洒洒。
其实,文化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立体的和历史的概念。
它既是一种比较优势,也是一种综合实力。
陆文夫先生说,我不敢说苏州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不敢说苏州的伟人和名家就比其他的地区多,但综合起来看,苏州文化在全国占有优势。
这一比较优势突出表现在它的综合实力十分强大,文化门类比较齐全,从古到今一脉相承。
苏州是个独特的城市。
2004年11月,苏州市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比活动中,金榜题名,还一举荣获唯一的“年度城市大奖”。
虽是经济学家们办会、颁奖,然而,颁奖词却写得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极具文化气息,短短四句话就把苏州刻划得入木三分、如现其面。
它是这样写的:“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
它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它用双面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
”这就是“文化苏州”的魅力所在。
二讲苏州是“文化苏州”,首先是由于这座城市氤氲着十分旺盛的“文化基因”,从古至今,一脉传承;星移斗转,时出其新;文脉延续,千年不竭。
精神守望——“文化苏州”内涵解析之二
精神守望——“文化苏州”内涵解析之二精神守望——“文化苏州”内涵解析之二汪长根蒋忠友一一个人有人格魅力,一座城市也有城格魅力。
人格魅力在于这个人崇尚真、向往美、追求善所修炼出来的精神气质;而城格魅力则体现在这座城市所特有的风貌、风格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品位。
城格魅力的精髓是人文精神。
在制度层面,这种人文精神往往衍化为一种理念和风范;在技术及其产品层面,它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的反映;在物质层面,它表现为一座城市的整体建筑式样和综合风貌;在日常生活层面,却又展现了一座城市的人们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等。
总之,它物化为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渗透到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市民人际交往的角角落落。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谐一致、共享美好的高尚心灵和完美德行,是“文化苏州”的特殊魅力所在。
自古以来,历代苏州人都注重内修外引、自我完善;保持上承下启、与时俱进,铸就了刚柔相济、包容开放、崇文重教、精细雅致、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
正是这种人文精神,以其奇妙和强劲的张力,透过表层,向外衍化,使“文化苏州”栩栩如生,令人刮目相看。
二天下之大,但谁也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其实,每一座城市也都拥有着自己的人文精神,散发出那特别而唯一的芬芳与气息。
上海是开放的。
浓郁的商业氛围和开放的海派文化共同铸就了大上海的繁荣和发展。
外滩是开放的长廊,高档大气的西洋建筑群尽显“万国化”的花样年华;石库门也是开放的象征,那青砖漆门上已然飘舞着欧陆之风。
尤其那些居住在上海的市民,有85%源自国内各地,近30万外国人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从而揭示了上海作为一座移民城市的文化特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武汉是随意的。
她不俗不雅,不前卫也不古朴。
面对这种尴尬状况,说“九省通衢”是由衷的赞美,说“左右逢源、腹背受敌、亦南亦北、不三不四”却也是实实在在的批评。
这就是武汉,这就是被人们说成是“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的武汉人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性格和命运。
[魅力中国]聊聊苏州的人文底蕴
[魅力中国]聊聊苏州的人文底蕴如果说苏州文化有什么深层意蕴的话,那么就必须考察“苏州人”的人文特征,正是苏州人在其实践中铭刻了鲜明的印记,才使得其文化活动的成果富有那么动人的魅力;而当我们在考察“苏州人”这个文化主体时,又需要联系着苏州文化这一母体对其进行的哺育、规范与制约。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向人生成。
人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双向构建,是互为交织的相互生成。
探讨苏州文化,只有紧扣“苏州人”这个文化主体才容易说得清楚;而在考察“苏州人”时,亦只有联系“苏州文化”这个母体才能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苏州闻名遐迩的寒山寺古韵悠长的苏州虎丘塔一、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作为一个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来说,苏州是够古老的了,因而有人称之为“白发苏州”。
确实如此,如果城市也可以像人一样来计算其年龄的话,那么苏州应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千年寿星了。
在这容颜永驻的苏州城,飘逝过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他们各以其勤劳与智慧,留下了一行行足迹,打下了一个个烙印。
这足迹就成了历史,这烙印就成了文化。
历史与文化的结晶,造就了这么一座世间唯一而天下无双的苏州城。
这是人之实践的文化成果向城的生成与积淀,而一代代生生不息的苏州人,正是在这城之母体与摇篮中繁衍、生成,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与古城共生共存。
城,是人的城;人,是城的人。
在这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州,它总将其沉甸甸的文化气息延递给在之中休养生息的苏州人的。
水网密布的苏州古城(一)水文化的孕育苏州是水城,苏州人称得上为“水乡之子”。
水是苏州的命脉,是苏州人之根本所系。
苏州文化可径直称之为“水的文化”。
“水”,维系了物质经济的繁荣,也从水上飘起了一座美丽迷人的城市。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小桥水巷多。
”这个“东方威尼斯”,就在太湖之滨屹立了两千多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从苏州人文化性格的潜流中,亦可以依稀见出悠悠水韵的律动。
“动观流水静观山”,如果说苏州人一般地不表现为像山一样地厚重,那么,他们总是体现出像流水一样地空灵。
苏州的历史文化简介是什么?
苏州的历史文化简介是什么?苏州有什么样的特色?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苏州历史文化,有兴趣的朋友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苏州文化:苏州给人的感觉是清秀的、水样的,自有一番灵动鲜活之美。
历史悠久的园林和中国古建筑,透露着历史的气息。
著名的苏绣、桃花坞雕刻等工艺,更是把这种清雅灵秀之美跃然于丝绸、木刻之上。
这个拥有着2500年历史的名城,同样孕育了它独特而瑰丽的“吴文化”。
自古就有“三生花草梦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
今日的苏州在创造新文化的同时,还保持着古老的文化和传统。
【建筑】苏州的建筑重点体现在各种园林当中,现今苏州仍然保留着从五代开始的建筑群,鲜艳的色调和图案,仿佛与周围的欢迎依然融为一体。
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各个皇朝曾经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也感受着大自然的玄妙。
由于中国的文化与宗教密不可分,各种佛塔、寺院同时也记载了当时作为完美的绘画工艺。
苏州至今仍保存着的无数古塔名刹,使苏州成为了“活生生的画廊”。
罗汉双塔典雅、虎丘塔古朴、报恩寺大气、瑞光塔豪华、楞枷塔的玄幽……各时代出色的绘画技艺和建筑艺术如实地变现出了中国历代美术文化。
【庭园】庭院设计包含了中国人对于“家”的全部内涵。
同样也体现着古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可以说小小的庭院中包充分的展示着古人对于美的展示,凝聚着永恒的生命力。
小桥、流水,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细腻的情感,表现着我们民族含蓄而温婉的“家”文化。
苏州“家”庭院众多,比较推荐的有万氏庭园、顾氏花园、席家花园(启园)和张家花园(翕圃)。
它们有的含蓄温婉,有的古朴端庄,有的中西合璧,总之都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特色。
【艺术】苏州历史悠久,无数古典艺术举世瞩目。
昆曲就是这些一书中,最闪亮的一支。
昆曲在明代成为了全国艺术主题,比京剧还要早上几百年。
它的服饰、唱腔以及动作,风格独具,韵味十足。
现在仍有很多艺术创作需要借鉴于昆曲的风格。
“评弹”也是一种特色曲艺。
它与昆曲截然不同,重点在于用语朴素,却体现出民间的喜怒哀乐。
苏州典范文化
苏州典范文化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苏州的典范文化是苏州文化的代表,是苏州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苏州典范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历史渊源苏州典范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苏州地区属于吴国的领土,吴国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强大国家,其文化底蕴深厚。
吴国的文化对苏州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苏州文化的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苏州地区的文化逐渐繁荣起来。
唐代,苏州成为了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宋代,苏州更是成为了中国的商业、文化中心,被誉为“天下第一城”。
明清时期,苏州的文化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文化内涵苏州典范文化是苏州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苏州典范文化包括苏州园林、苏州评弹、苏州刺绣、苏州民居等多个方面。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苏州典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文化的代表之一。
苏州园林以其精美的园林景观和独特的园林艺术而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小巧玲珑、精致细腻、意境深远、富有诗意”,被誉为“园林之冠”。
苏州评弹苏州评弹是苏州典范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评弹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戏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
苏州评弹的特点是“婉转柔情、细腻入微、情感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苏州刺绣苏州刺绣是苏州典范文化的又一代表。
苏州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手工而著称。
苏州刺绣的特点是“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富有装饰性”。
苏州民居苏州民居是苏州典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文化的代表之一。
苏州民居以其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著称。
苏州民居的特点是“小巧玲珑、精致细腻、布局合理、富有文化内涵”。
传承与发展苏州典范文化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人民的精神财富。
为了传承和发展苏州典范文化,苏州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文化遗产苏州意蕴
文化遗产苏州意蕴文化遗产·苏州意蕴建红小田一说起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实在是一个值得珍惜的城市,在不算太大的城廓内外,就有两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录,为地球人一同珍视和呵护。
一曰苏州古典园林,2000年前后有9处园林被确认符合重点保护的标准,它们是: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此为物质文化遗产;二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1年,作为中国唯一获得批准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昆曲,一种在外埠人似乎有些陌生的文化样式,在苏州人、江苏人、中国人的再三叙说下,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世界文化遗产的登录自有其标准。
在东亚文化圈内,兴筑于近世的苏州私家园林,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显现出人间特有的沟通和交流价值,而昆曲,这一鲜活的文化传统,其艺术余韵至今仍未绝响,引起全世界的共鸣。
仿佛是失落于深山的明珠,在千年之后被重新找回,文化遗产的熠熠光辉让苏州人多少有些炫目。
哪儿来的这份“失而复得”的心情呢?或许因为如今的城市太喧嚣,淹没了深巷小镇中的吴声曼腔;或许因为人们的脚步太匆忙,腾不出一刻闲歇,驻足于某个庭园,整理一下心绪,将视线移向渐远渐伏的一线溪流。
倘若循溪边的草径漫行,你会发现,原来,这条小溪从更远更阔的源头流淌过来。
你尽可以不必去找寻历史的源头,因为这一切原本就在我们身边,存在于我们生息的这个城市。
近代以来的功利性利刃生生刈割着人们与乡土社群的脉缘,于是,城市成为人类向往的理想栖息地。
这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灵魂构成的机械整体,由于人类生存手段的互相沟通和借鉴,城市的胸怀日益敞开,各种文化样式不断走向趋同。
面对各地的市街和房屋,觉得东方的世界是整个的。
可是,来到苏州,纷纭复杂的人物声色,扑面而来的吴越古风,让人们再不能漠然置之。
直到1920年前后,“苏州城,竟还是一个浪漫的古都”,诗人郁达夫先生描画道:街上的石块,和人家的建筑,处处的环桥河水和狭小的街衢,没有一件不在那里夸示过去的中国民族的悠悠的态度。
文化名人聚集地的内涵
文化名人聚集地的内涵人们常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往往通过这座城市的建筑物和所拥有的文化名人体现出来。
建筑物是历史的遗存、文化的结晶,开也是人的心血和造化。
一个缺乏文化名人群体支撑的城市,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文化名城。
苏州的文化综合实力及其品位,不仅体现在诸如古典园林等珍贵的物质遗产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如同物质遗产一样众多的历代涌现的文化名人身上。
物是文化品位的形体,人才是构成“文化苏州”品牌的最核心的一个因素。
苏州作为一座举国罕有的古城,古桥、古井、古巷、古塔、古民宅、古寺院、古典园林等“古字头”的物质遗产时不能备述。
如果仅仅从物的层面来看,它们不过是一件件珍贵的陈年古董,但如果与苏州历代的文化名人联系在-起,便变得有故事、有传奇、有趣味、有内涵,这些古董便一个个活灵活现起来,焕发出勃勃的文化生机,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气息。
稍稍了解苏州的人,一般都知道沧浪亭北有个三元坊的地名。
这是因为清代乾隆年间苏州人钱连中解元、会元、状元”三元”,-时闻名遐迩,便在这里建立了一座高大雄伟的花岗石牌坊。
现在“三元”的牌坊已经逝去,而坊名成了地名,史实依旧,风流依旧,人们追忆的心情依旧,“三元坊”令人们肃然起敬。
其实,苏州城中的每一条街巷,几乎都有一个来历,都有一段陈年往事;每一栋古宅、每一座寺院和园林都能与一个或几个文化名人联系起来,共同演绎出一则则美丽动人的历史传说。
漫步苏州古城,人们时常会不经意地“遇见”或仰慕或钦佩、或向往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至今依然“居住”在伍子胥弄、专诸巷、文丞相弄、叶家弄、闾邱坊巷、潘儒巷.... 与其说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在小巷深处沉睡了千年,还不如说他们在后人的一遍遍诵读声中流传了百世。
这又构成了“文化苏州”一道又一道亮丽悠长的风景线。
恩格斯说过: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如果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思忖这一至理名言时,便可理解成人创造了文化,同时也创造着人的本身。
文化的苏州由文化人来创造,文化的人创造了文化的苏州;文化与人及其创造是密不可分的,苏州文化名城与苏州文化名人及其创造也是密切相连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杂志》:文脉延续——“文化苏州”内涵解析之一写在前面的话把文化作为一种品牌来打造,常常成为一些地区、一些城市共同的战略取向。
近年来,不论是古老的城市,还是新兴的城市;也不论是在开放地区还是在欠发达地区,无不高举文化的大旗,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支撑和精神源泉。
苏州在国内较早地把“文化苏州”作为城市品牌提出来,市委、市政府还在2004年6月专门制定了《“文化苏州”行动计划》,按照苏州的构想,在未来的几年里,要使苏州城市特色和文化个性进一步凸现,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崭新格局。
“文化苏州”的内涵十分丰富,对此,本文作了初步的探寻和解析。
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一大凡以“文化城市”自居的地方,都能列举出足以引人注目、令人叫绝、发人赞叹的文化产品,物态的、艺术的、精神的,或称世界第一、或言中国之最、或曰空前绝后……林林总总,洋洋洒洒。
其实,文化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立体的和历史的概念。
它既是一种比较优势,也是一种综合实力。
陆文夫先生说,我不敢说苏州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不敢说苏州的伟人和名家就比其他的地区多,但综合起来看,苏州文化在全国占有优势。
这一比较优势突出表现在它的综合实力十分强大,文化门类比较齐全,从古到今一脉相承。
苏州是个独特的城市。
2004年11月,苏州市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比活动中,金榜题名,还一举荣获唯一的“年度城市大奖”。
虽是经济学家们办会、颁奖,然而,颁奖词却写得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极具文化气息,短短四句话就把苏州刻划得入木三分、如现其面。
它是这样写的:“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
它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它用双面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
”这就是“文化苏州”的魅力所在。
二讲苏州是“文化苏州”,首先是由于这座城市氤氲着十分旺盛的“文化基因”,从古至今,一脉传承;星移斗转,时出其新;文脉延续,千年不竭。
脉者,络也。
对于一个人来说,它主精神,营气血,决生死,关健康。
一个文化禀赋极其丰厚的城市也是这样,也有其文化脉络。
文化不断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文化的积累性和文化的变革性。
当我们考察苏州历史上的文化积累和变革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些相对稳定、长期延续的内在要素,它们在文化积累中一再被肯定、被传承,在文化的变革中也仍然被保留、被发扬,我们把这样的东西称为“文化基因”。
而“文化基因”所走过的路,以及它在苏州发展史上留下的足迹,就是其文化脉络。
文化的“基因”,与生物遗传学所说的“基因”不同,它不能直接成为科学实验的对象。
我们面对具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文化苏州”,解析其文脉延续的答案,既要通过历史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从时间的维度认知历史流传对它的影响,从空间的维度把握地域环境对它的塑造,更要从“人的创造”的维度疏理其渗透、散失在苏州每—个角落的深深印痕和轻轻足音。
三把“文化基因”放大,就能得到一个“文化生态”的概念。
我们从“文化生态”这样的一个较大的空间里探求苏州文脉,要比在显微镜下解剖其基因密码更加真实、丰富和精彩。
朗日晴空之下,我们登高极目;或打开一张地图,我们细心品味,但见苏州东濒大海,西临太湖,南接运河,北枕长江。
其间,曲曲弯弯、长长短短的两万多条河道编织成一张密集的水网;方方圆圆、大大小小的四百多个湖荡连通着万顷接天的水域。
感谢苏州先人们为后人选定了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作为世世代代的乡井桑梓。
正是这一方生态水土,孕育了苏州人水一样灵秀的体态,呈现出水一样温柔的性格,拥有着水一样变化万方的文化灵性。
苏州的文化基因是水之基因,苏州的文化生态是水之生态。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和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交流和沟通,他们或造圩田、或修水利、或开运河,才形成了今天这种水网交织、水路畅通的人居环境,也形成了苏州文化的水乡生态。
苏州人乐亲水、善治水、巧用水,水既是苏州文化生态之灵魂,也是苏州文化生态之源泉。
千百年来,苏州人向往的生活和他们追求的文化,几乎都是围绕着水而展开了一幅幅风生水起、波澜壮阔的动人画卷。
人生一世,没有谁离得开衣、食、住、行。
这“四大件”放在一个人身上就是简单朴实的生活,而放在一城人的身上,那就演绎出绚丽多姿的文化生态。
苏州人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也离不开看似平常、实则非凡的“水”字,苏州人懂得了水,就懂得了如何地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赞美生活。
在饮食上,这里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远近闻名的红莲稻、香粳米、鸭血糯以及太湖三白、阳澄大蟹、横塘嫩藕、娄葑红菱等特产,哪一样不是水生、水长、水灵灵的?在居住上,“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有的民居跨水而筑;有的建于街巷与河道之间,前街后河,飞临水面,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别具“楼台俯舟楫”的悠悠感觉和绵绵韵味。
在出行上,有水不能无船,因为在苏州“无船即无脚”,“不能一日而废舟楫之用”,旧时,船是苏州过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由此又派生出“船菜”和“船宴”的风土人情,至今沿袭。
在衣着上,苏州是著名的丝绸之府,一度“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丝绸的色泽像水一样的清丽和隽永,丝绸的手感像水一样柔软和体贴,丝绸服饰打扮则是古往今来的苏州人一大喜好。
文脉通,水脉涌;水脉不断,文脉相连。
今日苏州的文化生态,快的是速度,好的是效益,高的是质量,至于那内核之建构、肌理之组成,则是涛声依旧、性灵依归、韵味依然。
四史载,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即位,命伍子胥将原来方圆只有3公里的都城,扩建为周长47里,有水陆城门各8座的阖闾大城。
这就是苏州古城的起点,从那以后,古城就一直向前行走着,从没停止它那铿锵有力的脚步。
历史悠久绵长,却仿佛又在转瞬蹙眉之间。
一座始建于春秋、兴旺于唐宋、强盛于明清、略衰于民国、旋即复兴于当代的苏州城,像一章生发有因、疾缓有序、错落有致、抑扬顿挫的民乐旋律,蓦然回首之时,已度过了二千五百多年的逝水年华。
这座白发古城,虽饱经着沧海桑田,浸润着风花雪月,也历经了血与火的磨炼与洗礼,至今城址不变,本性不移,痴心不改。
一座古城,用文脉串联起古往今来;一座古城,用城脉穿越过秦汉唐宋。
面对岁月,她是那样的坚如磐石;目送苍穹,她又是那样的高傲不群。
她的存在,本身就是苏州文脉延续的象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苏州的历史,就是一座古城的历史。
或者说,这座白发古城就是苏州文脉延绵千年的历史的见证、鲜活的化石。
苏州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近20年苏州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护。
专家们说,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中,苏州是做得最好的一个。
苏州古城获取了历代人的垂青,也得到了当代人的无限爱戴和深厚情意。
今天,我们走进古城,宛然走进了时空的隧道里,走在了历史的身躯中。
宋代平江图上的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和河道、街巷、道路景观基本未变;唐代始现的三横三直加一环的骨干水系及唐诗中呈现的小桥流水的水巷特色基本未变:兴建于历朝历代的百余个古典园林及古建筑等文物古迹、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3个传统风貌地区、3个历史地段也基本未变。
古城是个奇迹,古城的保护、城脉的延伸更是一个罕见的壮举。
当代的苏州人,为延续文脉、善待历史、慰藉后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把苏州古城比喻成一顶王冠,那么,散落在古城四周、依附在河道之畔的水乡古镇,则是镶嵌在这顶高贵王冠上夺目耀眼的粒粒珍珠和颗颗宝石。
说古城,但不能冷落古镇。
古城是生养苏州文化及其脉络的摇篮,但水乡古镇也是苏州文脉的重要“基因”和有机构件。
统计,现在苏州全市尚存有30多个古镇古村,其中周庄、同里、甪直、木渎等千年古镇充满了江南水乡风情,令今人心驰之、神往之、畅游之、流连之。
漫步在水乡古镇的石板路上,街巷临河延伸,河岸依依杨柳,石栏石凳相连,房屋贴水而建,与水巷驳岸一起构成了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外墙景观,加上色彩上的粉墙黛瓦,还有无处不见的小桥,极富“小桥流水人家”的审美意蕴。
此时,轻巧简洁的民居造型在心里头越发厚重起来,古朴淡雅的水乡轮廓在眼里头突然明亮起来,一阵风过,似乎还能闻到一丝丝鲢鱼的腥味、豆干的臭味、茉莉的香味,这些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都是因为那一线不曾遗落、也不曾截断的悠长文脉。
五人是万物之灵长,苏州文脉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基因”就是苏州人本身。
以循环论观察世界,人、自然、社会隐含着一种“循环链”。
自然环境决定人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延伸出人的具体生活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又是社会的,它表现出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反作用力。
苏州这个地方山温水软,苏州这里的人们温文尔雅,苏州这个城市儒雅平和,这就是一个无与伦比、天造地设的“大循环”。
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苏州一带的先民原始最有特色的生产活动有两种:一是渔猎,另一是稻作。
而这两种活动是由于地域环境使然,却对苏州文化内涵及其脉络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古时,在陆地上捕猎主要需要的是勇气和力量。
相比而言,在水中,尤其是在大江大河中渔猎,则更需要凭藉智慧和巧妙。
在远古的苏州地带,渔猎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智力游戏”,促使“尚智”从一开始就作为人的一种“基因”植根于苏州的文化土壤。
与北方旱地粟稷相比,江南水田中的稻作农业又堪称是一种精细农业,它讲究耕作复杂,技术精诚,这种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作为最基本、最强有力的文化塑造力量,它把“精细”要素又奠定为苏州人的另一种“基因”。
作为渔猎生产的“尚智”与作为稻作生产的“精细”,两者之间相互促成,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苏州人在文化生成中的逻辑起点,陶铸了苏州先民的文化心智,也开启苏州人绵绵不绝的文化脉络。
于是,禀承着“尚智”和“精细”的文化精神,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崇儒弘学,尊师重教,期盼名题金榜,报国怀乡。
苏州一城的读书人,北宋名相范仲淹是其中最优秀和最杰出的代表。
他正是由于发奋苦读,通过科举成为进士,踏上了仕途青云之旅。
他还是创造苏州府学、开辟了苏州教育事业里程碑的始祖。
自此,苏州文风更盛,英才辈出。
作为名题金榜者,至今他仍是苏州人最崇拜的对象;作为报国怀乡者,至今他还是苏州人最心仪的楷模。
人们在颂读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一次又一次地把他的功德记取心间,将他的美名传扬天下。
读书好学的风尚,积年累月,流转轮回,既可影响大户高门,也能濡染柴门市井。
这一时间漫长而又品质高尚的旅程,经过了不间断和无止境的涵养、陶冶、滋润、调适,最终凝成了苏州人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风范。
于是,我们从唐诗宋词中,读到了苏州恬恬静静的文化环境;从绿水青山中,看到了苏州不躁不浮的文化心态;从粉墙黛瓦中,找到了苏州绵绵不断的文化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