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与宇宙观
中国古典建筑特点
中国古典建筑特点1.严格的空间布局:中国古典建筑注重空间的严密组织。
传统建筑通常以中轴线为主干,左右对称布局,划分为前后院落和主次厅堂。
从整体来看,中国古典建筑常常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意象。
2.反映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也受到了哲学思想的影响。
例如,传统建筑中经常运用“阴阳五行”的观念,体现了古人对宇宙规律的理解。
同时,中国古典建筑通过布局、材料和装饰等方面,寄寓了尊卑有序、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念。
3.强调与自然的融合:中国古典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建筑师常常根据地形环境和景观特点,选择适宜的位置和布局。
古建筑常常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形成山水画卷式的景观效果。
4.注重空间层次:中国古典建筑注重空间的层次感。
通过设置不同高度和大小的建筑物,创造出层次鲜明的空间效果。
同时,中国古典建筑还注重对空间的隐藏和展示,通过建筑、门窗等元素的处理,营造出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5.精妙的结构和工艺:中国古典建筑的结构工艺非常精湛。
传统建筑常常采用斗拱和悬山的结构形式,巧妙地利用木结构和斗拱的力学原理,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古代工匠们还掌握了石刻、彩绘、木雕等多种工艺,为建筑物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6.独特的屋顶形式: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形式独具特色。
传统建筑常常采用檐口曲线优美的抬檐式屋顶,形成流线型的曲线。
同时,古建筑的屋顶还常常设置有独特的装饰物,如鸱吻、罗汉座等,增加了建筑的视觉效果。
7.注重对称和装饰:中国古典建筑强调对称和装饰。
建筑物的布局通常采用左右对称的方式,以平衡美感。
同时,传统建筑采用丰富的装饰元素,如彩绘、雕刻、瓦当等,使建筑物充满艺术感。
8. 强调室内与室外的关系:中国古典建筑注重室内与室外的关系。
建筑物 often 被设置在精心规划的庭院之中,通过窗户和门的开设,使室内与室外形成通透互动的关系。
同时,庭院种植树木、花草,以及景观石、水池等元素的加入,增添了建筑的自然氛围。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建筑是一种集宇宙观、哲学思想、艺术表现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独特建筑形式。
天坛建筑美与中国哲学宇宙观
天坛建筑美与中国哲学宇宙观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
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中国哲学宇宙观思想高远恢宏,其精义是对在天地之间活动的人类言行提供一个根本方向性的指导,并最终达到一个人天合一的太和境界。
这一哲学宇宙观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中国古代建筑是其物化的形式,其建筑中尤以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北京天坛最为突出。
作为一个重要的祭祀场所,天坛以象征手法完美地表达了中国哲学宇宙观,以至使建筑与哲学思想、艺术形式水乳交融达到了共臻其美的境地。
一、整体布局与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初迁都北京之时,当时皇家实行天地合祭制度,故原名天地坛。
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颁立京华四郊分祀天地的新祭祀制度,因而四年之后天地坛更名为天坛。
天坛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北面围墙高大,半圆形;南面围墙略低,方形。
这是传承“天圆地方”说的古制,又寓意“天高地低”、“天尊地卑”。
天坛建筑群落如同中国其他古建筑一样,由一根主轴线贯通。
这根主轴线上分布着南北两个主要的建筑群落,南部为圜丘坛,北部是祈谷坛,中间被一条高4米,宽30米,长360米的“丹陛桥”连通。
南端的圜丘坛,是皇帝冬至时分祭天的场所,周围被两重矮墙环绕,内墙圆外墙方,又一次强调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两重矮墙四面正中均辟棂星门,每组三门,共24座,是24节气的象征。
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
《辞海》曰:灵星主谷,祭灵星是为祈谷报功。
汉高祖刘邦始祭灵星,后来凡是祭天前先要祭祀灵星。
棂星门多用于坛庙建筑和陵墓的前面,门框为汉白玉石造,上饰如意形云纹板,有“云门玉立”之美称。
双层围墙和双层云门重重拥立,覆以蓝琉璃筒瓦的围墙不高,只及肩耳,门上云纹飘逸似乎天上白云触手可及,烘托的是一种踏祥云登临天界的清朗感觉。
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观
虽然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出现较晚,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却由来已久。
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
天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远古人类对无法预测的苍茫太空的敬畏同,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
对这种主宰的崇拜就构架起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就是西周以后,人们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一种观点。
中国古代的先哲以朴素的系统观念观察整个宇宙, 《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
《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
”即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状态之中。
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
《周易大传?文言传》有云“夫天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而奉天时。
”这种承天命、顺天意的心理更是被统治者利用,他们将作为统治人民的合法基础。
《周易》又有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原则。
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
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
古代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可以互相交流,和谐共生。
这也反映在古代的建筑中。
比如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
中国古建筑的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
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坛建筑有何象征意义?
天坛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著名作品,并且具在一定的象征意义。
一.天坛内外宫墙的平面所展现的北圆南方的形式,象征了中国古代宇宙观念中天圆地方的意义。
二.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及其外的围垣,都采用了圆形的平面,上覆盖天青色瓦,体现了“天”的象征意义。
三.祈年殿采用了三重屋檐,祈谷坛与圜丘坛采用了三层坛台,这里的数字“三”是中国古代天数的一个基本数,显然也是表达了“天”的象征意义。
四.祈年殿建筑,其室内用4棵金井柱,其檐柱与金柱均为12棵柱子,分别象征一年中的四季、十二月和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而檐柱与金柱之和为24棵柱子,又象征了一年的二十四节气;若再加上4根金井柱,内外三重柱子的总和为28根,象征了古代中国人观念中的天上的二十八星宿;还有人认为,在这28根柱子的基础上,再加上上檐的8根童柱,祈年殿内柱子的总和为36棵,这恰好象征了古代中国人观念中的所谓三十六天罡。
此外,古代中国人常常会在一些尺寸上,负载有特殊的意义。
例如,明初建圜丘坛时,以其周回“九里三十步”而蕴涵某种象征意义。
其实,类似的象征,在坛的周长、殿阁的高低、梁柱的长短等方面的体现,很可能蕴涵有类似古代工匠们在门窗的高低长短之尺寸余数上可能采用的所谓“压白尺”之某种趋吉避凶的象征意义。
天坛建筑的空间艺术从天坛总平面的设计中可以看到古代匠师们的匠心所在。
以西天门甬道与丹陛桥的交会点为一个中心点,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长度比例关系:一.从西天门甬道登上丹陛桥,向北望去,是祈谷坛南垣正门南砖门,这座三孔的砖筑门是祈年门前的一道前门。
向南望去,则是天坛内坛北墙正门成贞门。
两门的距离约为375米,而西天门甬道与丹陛桥交会点与祈谷坛南砖门的距离约为125米,而与成贞门的距离约为250米。
两者的距离之比为1:2。
二.再从同一位置观察它与祈年殿和圜丘坛的距离关系。
从天坛的总平面图看,由西天门甬道与丹陛桥的交会点到祈年殿中心点的距离约为250米,而由同一点到圜丘坛中心点的距离约为500米,两者之间的比值同样为1:2。
浅析“天人合一”宇宙观在中国民居建筑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内涵,从民居的空间以及建造的空间等角度论述了“天人合一”宇宙观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运用,介绍了庭院建筑的优点’并对“天人合一”宇宙观在当代民居建筑中的运用作出分析。
关键词:天人合一民居空间时间人类“构木为巢”、“掘地为穴”开始了最早的居住文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居住建筑的形态呈现多样化,但众多民居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共性体现着人们对“天人合一。
思想的向往和追求。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贯穿了整个民族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层次。
在不同的领域,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寻求着“天人”的最佳合一。
笔者认为在民居建筑这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中,无论是房屋的空间、形态、建造时间等方面都体现着古人在空间和时间上“合一”的追求,即“天人合一”宇宙观在很大程度上影o自着民居的发展,增加了各地的民居的共性。
一、“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内涵天人合一”思想在原始社会就有所体现。
强调天、地、人的关系,按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的和谐发展。
从道家“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论述到儒家“天之生物也,使之一体,而夷子二本故也”的感悟,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表明中国各家哲学门派一直在探讨人和天的问题,追求天、地、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来日宙”,“天人合一”宇宙观即人们通过对天、地、时、空的认识,从时间和空间上达到天人合而为一的追求。
“仰则观象与天、俯则观法与地”,古人很早就开始观星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探索天地合一的途径,指导着人们的日常活动。
古人的宇宙观念,即对天地空间和时间的认识,概括地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天地形状的认识。
“天圆地方”观念,反映了古人心中的宇宙模式。
“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周髀算经》)、“天元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晋书·天文志》)代表了古人对天、地形态的一致认识。
(2)对天地存在方位的认识。
中国古人 宇宙观
中国古人宇宙观
中国古人对宇宙的观念有很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
1.盖天说: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观,大约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际。
盖天说认为天像一个盖子一样笼罩着大地,北朝民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就是对它最形象的描述。
但关于这个盖子形状的说法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历了从“天圆地方”到“天道圆,地道方”再到“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发展过程。
这个学说认为天体都附着在天盖上,天盖旋转不息,带着诸天体东升西落。
2.宣夜说:宣夜说认为没有一个固体的天盖,“天”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虚空,日月星辰在虚空中飘浮移动依赖的是“气”。
这种观念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没有固定的边界。
3.浑天说:浑天说是出现最晚的一种学说,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一个与其他天体一样在宇宙中运动的球体。
同时它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没有边界。
这些古代宇宙观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进步,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断深化。
壶中天地天人合一_中国古典园林的宇宙观
・建筑规划与设计・文章编号:1006-7329(2002)06-0001-04壶中天地 天人合一Ξ———中国古典园林的宇宙观黄海静(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摘要:中国园林叫“构园”,讲究一种思想,一种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艺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时空意识紧密联系,它强调整体性思维和动态可变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蕴含着最直接、最生动的宇宙思维模式。
本文从古代中国宇宙思维模式的产生和特点出发,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意境,指出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建筑有机理论的生动体现,对现代建筑创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园林;天人合一;宇宙观中图分类号:T U -021文献标识码:A“城市山林,壶中天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写照,其创作原理是通过各种构成要素的组合,达到人化自然、融通宇宙、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建筑的影响莫过于园林的营造,无论是绵延百里的园林规模,涵蕴万物的园林景观,还是法天象地、俯仰乾坤的园林格局,都鲜明地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然的宇宙空间特点。
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蕴含着最直接、最生动的宇宙思维模式,要领会它的丰富内涵,必须首先分析其哲学基础。
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
宇宙最基本的涵义是空间和时间,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一种关乎天、地、律、变的时空观。
其产生与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模式是分不开的,所谓“靠天吃饭”,古人从对天地、山水的原始崇拜,到对节气物候和万物生亡规律变化的观察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关于盖天说、浑天说、地动说、宣液说等天文现象的宇宙空间模式。
这种将人放在天地、时空中去认识的宇宙自然观成为古代哲学的主题。
1.1 宇宙观的演进在生存力十分低下的上古时期,对天地自然的崇拜在古人的生活观念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周人将天地崇拜与人们对祖先、神帝的崇拜结合一体,形成了具有宗教哲学意义的宇宙观,“天帝”即整个宇宙的“至上之神”。
武梁祠画像中的宇宙观生死观及个体意识
武梁祠画像中的宇宙观生死观及个体意识武梁祠是陕西省宝鸡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汉代祠庙建筑。
在这座祠庙的壁画中,有一些画像描绘了古代人们对宇宙观、生死观和个体意识的认知和表达。
我们来探讨武梁祠画像中的宇宙观。
在这些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描绘宇宙和天文现象的图像,比如太阳、月亮、星辰等。
这些图像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观察和认识。
他们相信宇宙是一个复杂而又神秘的存在,太阳、月亮和星辰被神化为神灵或神祇,受到人们的崇拜和礼拜。
这种宇宙观念,反映了古代人类对宇宙的敬畏和神秘感,也反映了他们对宇宙的理解和探究。
我们来探讨武梁祠画像中的生死观。
在这些壁画中,有一些描绘了人们生活和生命的场景,同时也有一些描绘了死亡和阴间的图像。
这些图像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和认知。
他们相信生死是循环不息的,生者离世后将进入阴间,然后再回到人世间重新投生。
这种生死观念,反映了古代人类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和体验,也反映了他们对灵魂和来世的信仰和追求。
武梁祠画像中的宇宙观、生死观和个体意识,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宇宙、生命和个体的思考和表达,也反映了他们对世界和自我存在的认知和探索。
这些古老的画像,不仅是宝贵的艺术遗产,更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传承着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也启迪着我们对世界和生命的思考和体验。
让我们尊重和珍惜这些古老的画像,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的宇宙观、生死观和个体意识,也更加珍惜和关爱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生命。
【2000字】。
天坛建筑美与中国哲学宇宙观
天坛建筑美与中国哲学宇宙观中国哲学宇宙观思想高远恢宏,其精义是对在天地之间活动的人类言行提供一个根本方向性的指导,并最终达到一个人天合一的太和境界。
这一哲学宇宙观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中国古代建筑是其物化的形式,其建筑中尤以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北京天坛最为突出。
作为一个重要的祭祀场所,天坛以象征手法完美地表达了中国哲学宇宙观,以至使建筑与哲学思想、艺术形式水乳交融达到了共臻其美的境地。
一、整体布局与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 年)明初迁都北京之时,当时皇家实行天地合祭制度,故原名天地坛。
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 年),颁立京华四郊分祀天地的新祭祀制度,因而四年之后天地坛更名为天坛。
天坛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形①,北面围墙高大,半圆形;南面围墙略低,方形。
这是传承“天圆地方” 说的古制,又寓意“天高地低”、“天尊地卑”②。
天坛建筑群落如同中国其他古建筑一样,由一根主轴线贯通。
这根主轴线上分布着南北两个主要的建筑群落,南部为圜丘坛,北部是祈谷坛,中间被一条高4 米,宽30米,长360 米的“丹陛桥”连通。
南端的圜丘坛,是皇帝冬至时分祭天的场所,周围被两重矮墙环绕,内墙圆外墙方,又一次强调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两重矮墙四面正中均辟棂星门,每组三门,共24座,是24节气的象征。
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
《辞海》曰:灵星主谷,祭灵星是为祈谷报功。
汉高祖刘邦始祭灵星,后来凡是祭天前先要祭祀灵星。
棂星门多用于坛庙建筑和陵墓的前面,门框为汉白玉石造,上饰如意形云纹板,有“云门玉立”之美称。
[1](142)双层围墙和双层云门重重拥立,覆以蓝琉璃筒瓦的围墙不高,只及肩耳,门上云纹飘逸似乎天上白云触手可及,烘托的是一种踏祥云登临天界的清朗感觉。
北端的祈谷坛,是皇帝孟春时分祈谷的场所,周围被方墙环绕,主体建筑祈年殿座落在圆形台基之上,仍是天圆地方宇宙观的表达。
该殿最初作为天地合祀之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 年),祭天地在中国所有祭祀活动中位列第一,故名大祀殿。
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选址和规划
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选址和规划杨文衡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选址和规划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受风水的影响很深,追溯根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下面分三个部分来谈。
一、影响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和规划的宇宙观和自然观1. 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宇宙观是天圆地方,这种错误的宇宙观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形成。
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的墓葬方向是上南下北(按照古代的习俗,生者南面,坐北向南;死者北首,头北脚南),墓穴南部呈圆形,象天;北部呈方形,象地。
整个墓穴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
以后在建筑上有许多地方体现了天圆地方观念,特别是地方观念。
如:穹隆顶墓室,半球形封冢,方形墓穴,城市和居室都是方形,跟墓穴为方形的意思一样。
皇城、内城和外城的城门,均呈现“上圆下方”的形状,以象天地。
紫禁城城门之“内圆外方”造型,表示紫禁城内外的差别犹于天上人间,城内为天,住着天子;城外为地,住着老百姓。
紫禁城中太和殿内,有“上圆下方”的藻井(又称龙井),这种结构,即所谓“上仿像夫天体之圆,下效法乎坤德之方”。
北京北海琼华岛上的善因殿,大钟寺内的钟楼等,均为上圆下方之重檐建筑。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距今5000多年的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中,有一处大型祭坛建筑基址,整个布局由中心、两翼和前后两端组成,按南北轴线对称分布,南圆北方,也体现了天圆地方观念()。
距今五千年左右的良渚文化中,出士了大小不等的玉琮,它外方内圆,寓意也是天圆地方观念。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盛行的式盘,是天圆地方观念的典型体现。
式盘中的天盘为圆形,地盘为方形。
在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也曾显现过地圆的思想,但只是昙花一现,不为社会主体思潮所接受和承认。
唐代外国的地圆观念曾传入中国,但也不为中国人所接受。
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也把西方的地圆思想和地图传入中国,但接受者寥寥,反对者则浪高。
直至清末,地圆观念才在中国站住了脚跟。
因此,天圆地方观念不仅影响中国古代地图测绘技术达两千多年,而且一直影响中国的城市规划,这事并不奇怪,是中国传统思想决定的。
古代东西方宇宙观
古代东西方宇宙观在咱中国呀,古人的宇宙观那是相当独特的。
有一种说法叫“天圆地方”,这听起来就特别形象。
古人觉得呀,天空就像一个大大的锅盖一样,是圆形的,罩在大地上,而大地呢,是方方正正的。
这种观念在好多方面都有体现呢。
比如说古代的建筑,你看那四合院,方方正正的,就有点像大地的感觉,而天空呢,就像在四合院上面那个大大的、圆圆的天空。
而且这种观念也影响到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周围是四海,再往外就是蛮夷之地啦。
还有就是道家的宇宙观,道家觉得宇宙是由道而生的。
道这个东西可玄乎了,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却是万物的根源。
就像老子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道就像一个神秘的力量,创造了宇宙间的一切。
在道家的宇宙观里,宇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变化的世界,有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不断地推动着万物的生长、发展和变化。
白天和黑夜、男人和女人、热和冷,这些都是阴阳的体现。
再说说东方的佛教宇宙观。
佛教认为宇宙是无限广阔的,有三千大千世界呢。
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故事。
他们还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这就有点像我们的人生一样,充满了各种因缘际会,今天遇到这个人,明天发生这件事,都是有原因的。
而且佛教的宇宙观里有很多层天,有地狱、人间、天界等等不同的境界,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会决定自己在这个宇宙中的位置。
说完东方,咱再聊聊西方的宇宙观。
西方的宇宙观在古代也是多种多样的。
古希腊的时候就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像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宇宙是和谐的,是由数组成的。
他们觉得数是宇宙的本质,比如说三角形、圆形这些几何形状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而且他们相信天体的运动也是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来进行的。
这就像一场宇宙间的数学音乐会,每个天体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旋律在运行。
亚里士多德呢,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转。
这种观点在西方统治了很长时间呢。
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智慧
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智慧:天人合一的艺术我国的古建筑处处闪耀着先人的智慧,谈到人和自然的关系,感触很多。
中国的古建筑,特别主张天人合一,用环境,而不是破坏这个环境。
木结构的妙用中国的木结构体系,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能防震。
像应县的木塔,辽代的木塔,独乐寺观音阁等都是古代重要的木结构。
独乐寺观音阁经过八次大地震岿然不动,经过近一千年来的压缩,底层部分所有的斗拱都已经压扁了,但整个形式没有变,只有中国的木构体系才能承受这种情况。
历史上记载,嘉庆18年,发生了关西大地震,一直影响到北京,那时候没有讲级别,估计也有七级以上。
整个太和殿都晃动了,上面有一块碑掉下来,但整个殿没受到损害,雍和宫柱子移位,但整个房子没有塌。
所以说中国这种木构体系的建筑对我们有重要的影响,非但形成了华丽的建筑物,解决了人民居住的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能抵御外来的地震冲击。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这种木构体系呵护了中国几千年。
我国古代建筑的智慧是从自然中汲取精华,模仿生态的形式来创造自己的建筑,就是绿色的。
我们现在的建筑结构与中国传统的不一样,是西方来的,这种框架结构形式,是筒中筒结果,中间奠基井是完整的结构体系,外面再把建筑物包起来,中间有很好的梁板连接,而且是钢性的连接。
这种结构形式跟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形式不同,当然它也能抗震,但它抗震的理念跟中国传统结构的理念不一样。
中国人的抗震的理念是“逆来顺受”,还有“以柔克刚”,西方的理念是“以刚克刚”。
现在我们不用木材了,用不用木材是一回事,但要接受这种理念。
天井与天人合一中国的传统建筑和绿色理念很有关系,分两大类,第一类是辉煌的宫殿庙宇等大型建筑,琉璃瓦的顶,木柱子。
但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皇帝的宫殿还是大型的庙宇,建筑内容和结构的形式布置都差不多。
第二类是民居,民居变化很多。
北京四合院,苏州、扬州的厅堂式、花园式,安徽“四水归堂”,四个房子,中间一个天井,云南贵州“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五个天井,福建“土楼”,广东“碉楼”,还有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筒子楼……形式各样,但很重要的特点是都有天井,天井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天坛中国古代的祭祀与宇宙观念
天坛中国古代的祭祀与宇宙观念天坛是中国古代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也展示了中国古代人对于宇宙观念的理解和崇拜。
在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中,中国人祈祷着好天气、丰收和国家的繁荣。
本文将探讨天坛的历史背景、祭祀仪式内容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宇宙观念。
天坛位于北京市南部,占地面积约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祭祀建筑群之一。
天坛的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等。
其中,圜丘是最核心的建筑,象征天,皇穹宇象征地,而祈年殿则象征人间。
这种“天人合一”的布局表达了中国古代对于天地人三界统一的宇宙观念。
天坛每年有两次重要的祭祀活动,即春季祭祀和冬季祭祀。
春季祭祀在立春后的第一天进行,通常是在2月或3月。
冬季祭祀则在冬至这一天进行,通常是在12月或1月。
这两次祭祀活动都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代表国家和民众上天祈求丰收和国家的繁荣。
祭祀仪式在天坛的圜丘和皇穹宇前举行,经过一系列繁琐的仪式和祈祷,以表达对上天的崇拜和祈求。
在春季祭祀中,天子会向天神奏乐,献祭丰盛的食物和酒水,祈求来年农作物的丰收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冬季祭祀中,天子会除服为百姓祈福,祈求来年免除灾害和疾病的困扰。
这些祭祀活动不仅是对天地的崇拜,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于宇宙观念的深刻理解。
中国古代人认为,天地宇宙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体系,人类只是其中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
天坛的建筑布局和祭祀仪式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天地统一和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
此外,在祭祀仪式中使用的一些象征物品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于宇宙观念的认知。
例如,圆形被视为完整和和谐的象征,因此天坛的主要建筑圆丘和皇穹宇都是圆形的。
而朱色则被认为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因此天坛的建筑多以朱红色为主。
这些象征物品不仅赋予了天坛独特的氛围,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于宇宙秩序和和谐的追求。
总的来说,天坛作为中国古代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不仅仅是一个宗教性质的建筑,更是中国人对于宇宙观念的体现。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意象与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意象与象征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在这些古代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丰富多彩的意象与象征,它们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意象与象征,通过对建筑形式、构造和装饰的解读,揭示其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意象与象征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念。
中国古代人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地人三者相互关联、相互渗透。
因此,在建筑中常常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例如,古代宫殿的建筑布局常常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同时,建筑中的柱子、梁木等构件也常常被赋予象征性的意义,如柱子象征人的躯干,梁木象征人的四肢。
这种宇宙观念的体现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更加具有内涵和哲学意义。
二、山水意象的表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经常运用山水意象来表达情感和理念。
中国人崇尚自然,将山水视为大自然的精神象征。
因此,在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山水元素的运用。
例如,古代园林中常常有假山、水池等景观,它们通过布局和造型来模拟自然山水的美景,使人们在城市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同时,建筑的屋顶也常常采用斗拱形式,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山峦起伏的形态。
这种山水意象的表达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也传递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追求。
三、龙凤象征的权威与吉祥中国古代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龙和凤的形象,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龙象征着权威和力量,凤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因此,在古代宫殿和寺庙中经常可以看到龙凤的雕刻和装饰。
例如,紫禁城中的九龙壁和太和殿上的龙凤彩画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瑰宝。
这些龙凤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也赋予了建筑以神圣和庄严的气息。
四、五行象征的平衡与和谐中国古代人认为世界由五行(金、木、水、火、土)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维持着宇宙的平衡与和谐。
在古代建筑中,五行象征常常被运用于设计和装饰中。
古建筑的 天人合一 思想
虽然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出现较晚,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却由来已久。
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
天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远古人类对无法预测的苍茫太空的敬畏同,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
对这种主宰的崇拜就构架起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就是西周以后,人们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一种观点。
中国古代的先哲以朴素的系统观念观察整个宇宙, 《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
《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
”即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状态之中。
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
《周易大传?文言传》有云“夫天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而奉天时。
”这种承天命、顺天意的心理更是被统治者利用,他们将作为统治人民的合法基础。
《周易》又有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原则。
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
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
古代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可以互相交流,和谐共生。
这也反映在古代的建筑中。
比如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
中国古建筑的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
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佛寺建筑看中国人的宇宙观
从佛寺建筑看中国人的宇宙观作者:吴思莹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05期摘要:建筑是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传达出一个民族的信仰建构。
中国的寺院建筑大多气势恢宏,形制上也有许多相似性,这和古人对天地宇宙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通过对泉州开元寺的考察,本文将分析开元寺中大雄宝殿的外部建筑装饰和内部构造特色中体现的中国人的宇宙观。
關键词:开元寺;大雄宝殿;宇宙观;建筑东汉的高诱对于宇宙的解释是:“宇,屋檐也;宙,栋梁也。
”在古人看来,宇宙就是房屋宫室的意思,之后“宇宙”才衍生出“时空”这一概念。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以来,和中国传统的信仰体系——儒教、道教以及丰富的民间信仰融合发展。
虽然中国的佛教建筑中也引入了古印度中佛教建筑的样式和特色,如佛塔和须弥座,但佛教寺庙在总体上还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
1 总体建筑结构与“盖天说”从总体的建筑形制上看,大雄宝殿体现了天圆地方,人居天地间的朴素信仰。
天圆地方或“盖天说”宇宙观大致起源于西周时期,有“天以圆覆,地以方载”的说法,在战国末期和汉朝则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
大雄宝殿基座是四方形,象征方正的地,而屋顶是凹曲屋面,象征“天圆”。
凹曲屋面是中国独特的建筑风格,即屋顶向内弯曲而非向外凸出。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这种凹曲屋面呈大鹏展翅之状,具有动态的美感;从实际的效用来说,“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以纳光”,班固认为反宇的屋面既可以遮阳,又有良好的采光效果。
李约瑟认为凹曲屋面还可以减小风压,且利于排水。
随着社会的发展,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逐渐伦理化,从而衍生出“规天为图,矩地取法”的说法。
建筑形式上就以凹曲屋面来表示圆,象征天和规,而下方则采用四方的台基,象征地和矩。
由此可见,天圆地方宇宙观从屋顶的曲线和台基的直线中表达了出来。
2 对天的崇拜与信仰天圆地方宇宙观将整个寺庙建筑划分为具有象征意义的三个世界——天界、人间和地府。
其中房檐屋顶是雕刻装饰极为丰富的部分,这种多样的造型体现了人们对于天和天界的追求。
古代天文学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古代天文学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正文开始)在中国古代,天文学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建筑设计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人相信星象和天文现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将天文学原理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既追求了宇宙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理念,也赋予了建筑更加深邃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古代天文学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并探讨其具体体现。
一、古代天文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即认为天地万物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这一思想渗透到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物与宇宙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
古代中国人借助天文学原理,将宇宙中的关系体现在建筑中,认为建筑物的布局和形状能够影响人的命运和福祉。
二、向天观测的影响古代中国建筑通常注重朝向,尤其是朝向天空的方向选择。
中国古代有“正南朝向”的说法,即建筑物主入口或正中心通常面向南方。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南方是阳气旺盛、吉祥祥和的方位,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和幸福。
在天文学的指导下,古代建筑师将建筑物朝向确定为正南朝向,以融入自然的能量,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
三、星象布局的影响古代中国建筑中的星象布局也是天文学的产物。
古人通过观察星象,在建造城市、宫殿、陵墓等重要建筑时,有意地将建筑物的布局与星座或星象相对应。
比如,北斗七星被认为是吉祥之星,古代建筑师通常将大门或主殿安排在北方。
这样的布局不仅有助于道胜,也体现了人与星象之间的联系。
四、影响建筑形态和建筑材料选择天文学对建筑形态和建筑材料选择都有一定的影响。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反映在建筑设计中。
比如,木属性建筑通常建造在东方,因为东方代表了生机和成长,木属性与之相应。
同理,火属性建筑通常位于南方,代表热情和活力。
此外,古代中国人通过选用与五行相应的建筑材料,如使用木材建造木属性建筑,石材用于金属性建筑,以增加建筑的能量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古代天文学对中国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将天文学原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古代中国人创造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与宇宙和谐共生的建筑作品。
浅析中国古代宇宙观对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
浅析中国古代宇宙观对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
范艳辉;赵晓峰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1(029)012
【摘要】中国古代宇宙观对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布局有着深远影响.该文分别从建筑群对宇宙观的形态比拟再现以及义理抽象诠释两方面对中国古代宇宙观对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进行阐释,并分别结合明清北京紫禁城、西藏桑耶寺、武当山道教宫观、是坛以及明堂这些典型建筑实例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宇宙观与建筑群体布局之间的密切关联.
【总页数】4页(P169-172)
【作者】范艳辉;赵晓峰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系 300400;河北工业大学建
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系 300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
【相关文献】
1.周易数理对中国古代礼制建筑布局的作用和影响 [J], 刘兴;汪霞
2.浅析庭院式布局在古建筑群体组合中的作用 [J], 李楠;朱林
3.殷墟都城规划布局及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J], 孔德铭
4.“祈神避祸、藏风聚气”——浅析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设计的路网功能区域布局手
法 [J], 张弢;
5.平面布局对建筑群体风环境的影响模拟研究 [J], 李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圆地方设计说明
天圆地方设计说明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基本形式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
天圆地方设计说明主要介绍了天圆地方这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天圆地方设计是基于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的认知和理解而形成的一种设计思想。
在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中,天被认为是圆的,地被认为是方的。
这种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建筑、绘画、书法等艺术领域中,以及园林设计中。
在建筑方面,天圆地方的设计原则体现在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形式上。
比如,古代的宫殿和寺庙通常采用方形的平面布局,而屋顶则采用圆顶或拱顶的形式。
这种设计既符合了天圆地方的观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的敬畏和崇拜。
在绘画和书法方面,天圆地方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构图和布局上。
传统的中国绘画和书法作品往往采用天圆地方的形式布局,通过圆形的天空和方形的地面来塑造空间感和平衡感。
这种设计使得作品更加和谐、美观。
在园林设计方面,天圆地方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园林空间的布局和景观的设置上。
中国古代的园林通常采用天圆地方的形式布局,通过圆形的天空和方形的地面来塑造景观的空间感和平衡感。
同时,园林中的建筑、水景、植物等元素也符合天圆地方的设计原则,使得整个园林成为一个和谐、宜人的空间。
天圆地方设计说明介绍了天圆地方这一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基本形式,在建筑、绘画、书法和园林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这种设计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的认知和理解,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天圆地方的设计原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宇宙秩序和和谐统一的追求。
通过学习和理解天圆地方的设计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与宇宙观哲学是关于宇宙观的学问。
宇宙观就是人们对于宇宙的总的看法。
宇宙是指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和。
对于宇宙的看法即相当于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因此也可以说,宇宙观亦即世界观。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与中国古代建筑密不可分的。
中国古人所认识和体悟到的宇宙,是从古代的建筑推及出来,并从人工的建筑中建立自己的宇宙观。
在先民的认识中,宇宙即是建筑的放大和扩张,建筑即是宇宙的体式和模型。
在中国古代关于宇宙模型的学说中,有一种很有影响的学说,即“盖天说”。
“盖天说”的思想基本上保存在《周髀算经》中。
此书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或秦朝。
汉初以前,这种学说长期占统治地位。
虽然此书已亡佚,但从后代著书中的称引和文字可以了解大概。
《晋书·天文志》引东汉蔡邕《周髀》说:“蔡邕所谓《周髀》者,即盖天之说也。
”“其言天似盖笼,地法覆,天地各中高外下。
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这种说法是要说明宇宙像是一个覆盖在地上的建筑。
由此还出现了三个不同说法,如认为天盖斜倚于地,形成倚(欹)盖说;认为天像拱形的斗笠,成为笠盖说;认为天是平的,像车盖,即方天说。
其中笠盖说是盖天说的主流,它认为天地都是圆拱形的,中间相距八万里,中高旁低,中间比四方高二万里。
北极是天顶,中国在地中心的东南方。
笠盖说就是把宇宙看成一个像蒙古包一样的大房子。
这三种说法的核心即在于认为宇宙是一个大房子,日月星辰都悬挂在“天幕”上。
这是先民们从建筑中来推想的。
留园鸳鸯厅的南部梁架结构古人有“天似穹庐”的说法,即是盖天说中所说的笠盖说。
“穹”,是指物体中间隆起,四周下垂的样子,“穹庐”即是指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
《汉书·匈奴传下》:“匈奴父子同穹庐卧。
”颜师古注:“穹庐,旃帐也。
其形穹隆,故曰穹庐。
”因为“穹”的形状与古人所认为的天相同,所以常用“穹”来称引天。
如称上天为“穹”,也可称为“穹天”、“穹隆”、“穹苍”,等等。
古代的一首民歌唱得很好:“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当初原始人看天穹,有如一个倒扣着的锅,大地是平的,这种直观感觉就是天圆地方。
这些都一以贯之地反映出古人把宇宙的模型比拟成建筑的形状来说明。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齐物论》中:“旁日月,挟宇宙。
”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尸子》曰:“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尸子》一书已佚,当为战国时代的著作,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对于“宇宙”一词最早的解释。
《庄子》一书中“宇宙”一词出现过多次,在《知北游》中曰:“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
”在《列御寇》中曰:“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
”这里以宇宙为外,又把宇宙与太初对举来论说,显然,这里所指的宇宙指客观世界而言,与今天的“宇宙”一词无大区别。
《庄子·庚桑楚》对于“宇”和“宙”提出了很好的解释:“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郭象注:“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穷处。
宙者有古今之长,而古今之长无极。
”“宇”是有实在而无定处可执者,“宙”是有久延而无始末可求者。
“宇”是整个空间,“宙”是整个时间。
综合起来说,宇宙即是整个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
《经典释文》解释这句话曰:“《三苍》云:四方上下为宇,宇虽有实而无定处可求也。
《三苍》云:往古来今曰宙……宙虽有增长亦不知其始末所至者也。
”这段话还是在说明宇指空间,空间是实在的,但无定处可求;宙指时间,时间是延长的,但无始终可说。
从现代的角度来说,也是相当科学准确的,这肯定了空间的实在性、时间的延续性及两者的无限性。
古人对于宇宙的说法还有几种,但对于宇宙的认识却是从建筑空间来说明的。
《管子·宙合》篇曰:“天地,万物之橐也,宙合有橐天地。
天地苴万物,故曰万物之橐。
宙合之急,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络天地为一裹。
散之至于无闲,不可名而出。
是大之无外,小之无内。
故曰有橐天地。
”“橐”即指袋子,“天地” 像一个袋子一样,包罗万象地将客观事物都囊括其中。
这个“天地”又被囊括在“宙合”之中。
“橐”在“橐天地”中是动词用法。
同样的话,荀子也有阐述。
《荀子·解蔽》:“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裹矣。
”《说文解字》曰:“裹,内衣也。
”《急就篇》卷二颜师古注曰:“衣外曰表,内曰裹。
”此处的“裹”即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亦即包裹之义。
前人多把此“裹”解释为“里”,差矣。
“合”即今天的“盒”字,它们是古今字的关系。
《说文解字》曰:“合,合口也。
”从甲骨文来看,下面的“口”像器皿之口,上面像盖形,用盖儿盖上口儿,本义就是“盒”。
这种盒子是方形的,有四个面,再加上上下两个面,即为六个面。
古代人又常常把天地称为“六合”。
《广韵·合韵》曰:“合,亦六合。
天地四方对也。
”把宇宙称为六合,也是由“穹庐”演化推衍而来的,“六合”即是整个宇宙的巨大空间。
《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成玄英疏曰:“六合者,谓天地四方也。
”唐代韩愈《忽忽》诗:“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绝浮云。
”有时也用“六合”来代指天下,汉代贾谊《过秦论》曰:“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这些说法也都是从小的空间向外延伸为大的空间的。
《墨子》一书也论及到宇宙。
在《墨子》书中《经上》云:“久,弥异时也。
”《经说》:“古今旦莫。
”《墨子》中的“久”,相当于“宙”,“弥”即弥满,此处指时间弥满了一切不同的时间,无论是古今还是早晚。
《经上》又说:“宇,弥异所也。
”《经说》:“东西南北。
”也是指空间弥满所有的地方。
《墨子》的说法,也即是《淮南子·齐俗训》中所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与《尸子》的说法是一致的。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说,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古人似乎也意识到语言表达的矛盾性,既然宇宙是无所不包的,那它就能够将万物都包裹住,既然能将万物包裹住,那它还是有限的,但宇宙应当是无限的。
古人也曾想解释这个矛盾。
扬雄《太玄》中称:“阖者,关闭也;辟者,开辟也。
”他试图用这样的说法来说明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并不是认为时间有个起点。
张衡在其所著《灵宪》中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认为宇宙可以超越人们能够观测到的有限天体达到无限。
可以观测到的天体是有限的,而整个宇宙是无限的。
上面主要从古人对于宇宙的论说当中,寻找出古人的宇宙观是从房屋建筑的空间角度出发来看的。
我们还可以从语源学的角度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别是记录语言的文字就更是保留文化信息的信证。
汉字是一种尚形尚意的文字,文字形体的创制反映了古人的思想意识,文字形体一旦产生,作为历史的记载就不易改变,通过汉字形体来了解古人对自然、社会等的认识,是相当可靠的探寻途径。
“宇”和“宙”当初就是指房屋建筑的。
“宇”和“宙”的表义偏旁为“宀”,发音为mián,《说文解字》曰:“宀,交覆深屋也。
象形。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正像房屋有了顶、墙的形象。
徐复、宋文民著《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一书“宀”字下注曰:“据半坡村仰韶房屋遗址复原,乃在圆形基址上建墙,墙上覆圆锥形屋顶,屋顶中开有通窗孔,下有门。
此种建筑外露部分较少,因而深密,故许君云:…交覆深屋也。
象形。
‟”徐复先生的说法一方面说明了许慎说的“交覆深屋也”的根据所在,另一方面也从考古学的角度说明了古人关于宇宙盖天说的依据,还是根据当时的房屋形状来说的。
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宀”字下注曰:“凡屋深者,则幽暗不易见物,故宀之为言也。
”宇,《说文解字》曰:“屋边也。
从宀,于声。
《易》曰:…上栋下宇。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豳风》:…八月在宇。
‟陆德明云:…屋四垂为宇。
‟引《韩诗》:…宇,屋也。
‟高诱注《淮南子》云:…宇,屋檐也。
‟引申之,凡边谓之宇。
宇者言其边,故引申之义为大。
”“宇”作为屋檐来训释,有许多根据。
现举几例:《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坛宇。
”杨注曰:“宇,屋边也。
”《淮南子·览冥训》:“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
”高诱注曰:“宇,屋檐也。
”也有的干脆就把“宇”称为房屋。
《玉篇·宀部》:“宇,屋宇也。
”《素问·六微旨大论》:“故器者生化之宇,谓屋宇也。
”这种径直把“宇”称为房屋的说法是一种引申用法。
《诗经·大雅·绵》:“聿来胥宇。
”孔颖达疏曰:“宇者,屋宇,所以居人。
”《楚辞·招魂》:“高堂邃宇。
”王逸注曰:“宇,屋也。
”这些都说明“宇”字最初与房屋有关系。
按照最初的说法即是《说文解字》的说法,就是指屋檐,与“宙”同样都表示房屋的建筑部分而又有所分工。
《淮南子·览冥训》:“凤凰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
”高诱注曰:“宇,屋檐也。
宙,栋梁也。
”这是非常准确的说法。
也有人从音训角度来区别“宇”和“宙”。
汉代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荷天衢以元亨,廓宇宙而作京。
”李善注引张载曰:“天所覆为宇,中所由为宙也。
”把“宇”认为是天所覆盖的穹庐,《释名·释宫室》曰:“宇,羽也。
如鸟羽自覆蔽也。
”这是音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与古人说法相同。
“宙”音训为“由”,也很有见地。
再说“宙”。
《说文解字》曰:“宙,舟舆所极覆也。
从宀,由声。
”这与上面所引《淮南子·览冥训》中高诱注“宙,栋梁也”有区别。
桂馥在《说文解字义证》本字下注曰:“《史记正义》引无…覆‟字,馥谓…覆‟别一义。
当云舟舆所及也。
”桂馥认为“极”为动词,即是说“宙”是指舟、车所达到的地方。
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宇宙字从宀,其本义自谓宫室,《淮南子》说是其明证。
引申之乃谓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二中说:“宙字从宀,本是宫室之象,后人借为往古来今之号耳。
”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本字下把词义演变说得清楚,他说:“然则宙之本义为栋,一演之为舟舆所极覆,再演之为往古来今。
”这是说许慎把演变后的意义当作本义了。
“宙”字是形声字,所从声为“由”,“由”声中有义。
《说文解字》中无“由”字,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补“由”字说:“其象形、会意今不可知。
或当从田有路可入也。
《韩诗》:…横由其亩。
‟传曰:…东西曰横,南北曰由。
‟毛传:…由,作从。
‟”《左传·昭公八年》:“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
”杨伯峻注曰:“由,即《说文》之,木生条也。
《尚书·盘庚》:…若颠木之有。
‟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