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旋转的技巧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步法旋转腰的动作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步法旋转腰的动作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步法旋转腰的动作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步法、旋转和腰的动作中国古典舞是一门典雅、华美的艺术形式,它注重身体的柔韧性、舞姿的优美和技巧的精湛。

其中,基本功的训练是古典舞学习的第一步,步法、旋转和腰的动作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中关于步法、旋转和腰的动作的具体要点。

一、步法在中国古典舞中,步法是舞者身形和舞姿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舞台上的形象和风格。

步法通常包括直步、斜步和曲步等不同形式。

1. 直步直步是古典舞中最基础的一种步法,通过身体的平稳移动来展现出舞者的稳定和沉稳。

在直步中,舞者需要将身体保持直立,双脚做出一系列的平行推进,形成优雅的移动轨迹。

2. 斜步斜步是舞者在舞台上创造变化和动态的关键步法之一。

通过斜方向的移动,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斜步中,舞者需要做到身体平衡,脚步稳定,并且保持腰部和臀部的协调。

3. 曲步曲步是一种典雅、曲线流畅的步法,它能够突出舞者的柔美和灵动。

舞者在曲步中需要将身体稍微前倾,同时将双腿以弧形滑过舞台。

这种步法对舞者的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要求较高。

二、旋转旋转是中国古典舞中的一种重要技巧,通过旋转能够表现舞者的灵活性和舞姿的变化。

在旋转中,舞者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1. 腿部动作在旋转过程中,舞者的腿部需要做出合理的动作来保持平衡。

通常,舞者会将一只脚抬高并弯曲,并用另一只脚的脚尖支撑身体的重量。

这样可以减少旋转时的阻力,并且使舞者能够更加稳定地完成旋转动作。

2. 身体角度在旋转时,舞者的身体角度也非常重要。

舞者需要保持上身挺直,肩膀放松,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旋转的中心点上。

通过合理的身体角度调整,舞者可以更好地控制旋转的速度和方向。

三、腰的动作腰的动作是中国古典舞中的一项高级技巧,它能够增加舞蹈的韵律感和舞姿的灵动性。

在腰部的动作训练中,舞者需要掌握以下要领。

1. 腰的灵活性舞者需要通过日常的训练来提高腰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术的“瞬间启动”——结合轴体对直立掖腿转训练研究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术的“瞬间启动”——结合轴体对直立掖腿转训练研究

“ 瞬 间启 动 ” 形 成于 旋 转技 术 的第 一 启动 步骤 , 取 决 于旋转 技 术是否 成功 的第一步 。技 术“ 开 法儿 ” 是 至 关 重 要 , 而在 正 式技 术 “ 开 法儿 ” 之 前 要 做 好 与 之 相 关 的 素 质
能 力的训 练。
“ 瞬 间 启动 ” 强 调纵 横 势 能 的同步 启 动 , 启动 时将提 出迅 速 合 力 , 在 第 一 时 间 内形 成 固定 姿 势 并 保 持 , 不 做 二 次移 动 , 保 持 轴 体 重 心 在 旋 转 过 程 中 的稳 定 性 , 这 一 瞬 间
的功能 。

轴体 的 “ 纵势 能” 与 “ 横势 能”
物 体 的旋 转 是 围 绕 着 固定 轴 的 圆 周 运 动 ,人 体 旋 转 既遵循 这一科 学 法则 。 但 又 不 同 于 一 般 物 体 的旋 转 。 假设 以 人 体 躯 干 作 为 轴 心 ,面 临 问 题 是 躯 干 以 下 是 两 条 分 叉 的支撑 腿 , 在 单 掖 腿 旋 转 的过 程 中 , 我们 必须 认识 到轴体 誊褥 重 心 移 动 的 变 化 过 程 。 1 、 轴体 “ 纵势 能 ” 在 直立 掖腿转 过程 中 , 躯 干 与其 中一条腿 结合 , 构 成
发 展 的势 能。

分 又 的双腿 虽对重心 、 平 衡是极 不 易掌握 的 因素 , 但
分叉 的双腿 对于 造势 、 产 生动 力又是 极佳 的组合 。 动作腿
如 运 用 得 当 ,在 旋 转 过 程 中 是 轴 体 的 延 伸 和 推 动 力 。 与
头、 手 各 自发 挥 协 调 平 衡 的作 用 。 通 过 它 们 的 协 调 配 合 产 生 了瞬 间的合力 , 推动人 体 “ 势能 ” 向“ 动能 ” 的转 化 。

古典转圈的技巧

古典转圈的技巧

古典转圈的技巧古典舞转圈的技巧包括以下步骤:1. 训练正确的站姿:站是所有动作的基础,也是舞蹈训练的起点。

如果站得不正确,身体的重心就不稳,旋转也不好,所以正确的站姿是舞蹈训练的基础。

2. 强化半脚尖的“立”:在物理学中,相同质量的物体,只要接触表面较小,摩擦就会变小。

摩擦小了,就能用很小的劲,转得更快,转得更多。

初学旋动作应该先做好于身体在直立的基础上的旋转,从“一位”基础上的立起到“二位”基础上的立;从两脚支撑起到单脚支撑;从两手扶杆到单手扶杆;其目的在于加强身体的控制能力,以便在不扶把时能找到精确的重心。

另外,“直立”强调的是身体在垂直方向的拉力,也就是说,半脚掌牢牢地抓地与头顶垂直向上延伸,并且要求身体的腹部和腰部收紧,肩膀下沉以达到“直立”的最佳状态。

3. “蹲”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转。

只有把蹲做好,才能有更好的“立”,才能有转的力。

4. “开”也是“转”的重要因素:在旋转中,无论是开始还是旋转过程中,都要求从下到上的脚踝、膝关节、髋关节的开度。

如果是开度没有做好的话,即使是旋转的话,舞蹈的姿态也不会漂亮。

5. 练习各种旋转的单一动作:反复进行。

在单一动作练习的基础上,可以将2至4项旋转动作组合起来练习。

常用的组合有:平转两次接上步掖转两圈(女,斜线)。

掖腿转接卧鱼(女)。

掖腿转接踹燕。

涮腰接探海转。

平转接跨掖空中转(男)。

平转接旋子(男)等。

6. 旋转也可以作为大踢腿、基本舞姿、跳跃等组合的衔接动作或结束动作来做。

此外,旋转可采用两种速度进行练习:初级训练阶段的小舞姿转以及大舞姿转都要求动作平稳流畅,一般多采用慢速或中速音乐伴奏;舞姿转进入中级和高级训练阶段时要求平稳而急促,大多用快速音乐伴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技巧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和舞蹈基础进行调整。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的舞蹈教练。

简析古典舞探海转及跨腿转训练

简析古典舞探海转及跨腿转训练

简析古典舞探海转及跨腿转训练摘要:本文以探海转和跨腿转为例,探究古典舞中“转”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

舞蹈中的旋转技巧对于展现舞蹈情节和舞蹈意境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古典舞中的“转”也是体现古典舞的风格韵律特点的重要内容,符合古典舞“拧倾圆曲”的动作特点,体现了古典舞的艺术魅力。

因此,掌握好旋转对于提高舞者技巧水平、体现古典舞的审美特征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旋转;训练1 古典舞的“转”旋转是舞蹈表演中的主要技艺之一,是舞蹈训练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个环节,是人体复杂的运动形式,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

中国古典舞在创立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古典舞的风格特点的“转”,如探海转、跨腿转、反掖腿转等等1.1 探海转探海转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男性古典舞动作,往往接在扫堂的后面,具有较高的难度,不容易掌握。

在旋转时对腿部的肌肉和胯的开度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舞者拥有扎实的基本功。

探海这个动作来源于戏曲,是京剧中武生的功架之一。

古典舞承袭了中国古代舞蹈和中国戏曲舞蹈的部分元素,既有古典舞蹈的艺术特征和舞姿造型,又蕴含传统戏曲舞蹈中的各种动作和技巧的特点1.2 跨腿转跨腿转是中国古典舞中典型的“转”,有时独立呈现,有时接在探海转的后面。

旋转时,上身保持直立,和探海转一样为横向的“转”,主要体现为两个肩和两边的胯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在左肩与右肩、左胯与右胯同时横向转换时形成一个平圆中国古典舞的旋转与芭蕾舞的旋转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古典舞的旋转包括不同的舞姿、不同的幅度进行的旋转。

比如跨腿转,它的姿态为左手提筋,右手半握拳,以右腿为动力腿,端腿并蒯脚,以左腿为主力腿。

在做跨腿转时,除了身体要保持直立的状态,还要保持正确的舞姿,这就对古典舞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2 “转”在古典舞中的重要性不能只把舞蹈的旋转训练当作一种表演目的,而应该将其作为一种表演手段;要让旋转成为表达特定内涵的舞蹈语汇,准确生动地表现情感和性格,从而创造意境和渲染气氛。

古典舞转圈种类

古典舞转圈种类

古典舞转圈种类古典舞作为一种优雅的舞蹈形式,是世界各地文化的珍宝之一。

它以宏伟的舞姿、精湛的技巧和华丽的服装而闻名。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舞者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舞步,而转圈则是其中一种经典的演绎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古典舞中的不同转圈种类。

一、风车转圈风车转圈是古典舞中最常见的一种转圈方式之一。

舞者将双臂伸展开来,身体向一侧倾斜,然后用脚尖旋转360度。

这种转圈动作充满了力量与速度,能够展现舞者的技巧与韧性。

在古典芭蕾舞中,风车转圈通常作为经典的结尾动作之一。

二、蓝铃花转圈蓝铃花转圈源自于古典舞剧《天鹅湖》中的蓝铃花女神角色,是一种表达纯洁和美丽的转圈方式。

在蓝铃花转圈中,舞者双臂轻盈地举过头顶,上半身微微后仰,一脚点地,身体优雅地转圈。

这种转圈动作要求舞者的身体掌握得非常稳定,能够展现出柔美的形态。

三、腿拉转圈腿拉转圈是一种需要高超柔软度的转圈方式。

舞者首先将一条腿高举过头顶,然后绕着另一条腿进行旋转。

这种动作要求舞者具备出色的柔软度和平衡感,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轻盈优雅的感觉。

腿拉转圈通常在古典舞蹈中展现出舞者的灵活度和精湛技巧。

四、波斯尼亚转圈波斯尼亚转圈是一种源自东欧地区的古典舞转圈方式。

这种转圈讲究舞者的速度与控制,舞者双脚保持并拢,紧紧跟随音乐的节奏,旋转身体。

波斯尼亚转圈强调舞者的力量与动感,能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五、托脚转圈托脚转圈是一种展示舞者平衡力的转圈方式。

舞者将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方,保持平衡,同时绕着支撑脚尖旋转。

这种转圈要求舞者具备出色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能够展现出柔和而优雅的形态。

六、双脚转圈双脚转圈是古典舞中最基础、最常见的一种转圈方式。

舞者脚着地,并尽量保持身体的竖直姿势,然后用双脚轻盈地绕一定的半径旋转。

这种转圈动作能够展现舞者的平衡感和技巧,常常在古典芭蕾舞中被广泛使用。

以上是古典舞中常见的几种转圈方式,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这些转圈动作,舞者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技巧、力量和柔美,淋漓尽致地表达古典舞的精髓。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讲解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讲解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讲解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讲解中国古典舞是吸取了戏曲、武术、芭蕾的精华,并将三者加以结合进展,逐步形成的符合中华民族审美特征,具有猛烈时代性的舞种体系。

“旋转”是古典舞训练体系中技术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一个舞种能够脱离转的动作。

当今,中国古典舞中的旋转力气,已经成为了评价舞者身体力气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古典舞特性和布满魅力的特质所在。

因此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种类及特点(一)旋转的种类在舞蹈中,旋转是指人体围绕一个点或者一个轴进行的圆周运动。

构成舞蹈旋转技巧的三大要素是舞姿、动力和重心轴;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大致可分为直立转、舞姿转、复合转三种类型。

其中直立转为基础,舞姿转为核心重点,复合转为高难技巧。

它们其内部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

(二)旋转的特点中国古典舞旋转的主要特点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轴面或者说是身体在空间中发生扭转、交叉的关系,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独具的风格特征。

同时中国古典舞也是画圆的艺术,旋转连接转换多在三圆(平圆、立圆、8字圆)中完成。

其一以“拧倾”为核心的曲线造型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基本体态,也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

所以动作显出悦耳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连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

其二民族舞姿的运用使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复合型与流淌性加强,进一步增大了舞蹈的空间变化。

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淌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训练(一) 旋转力气基础训练1、培育舞者正确的“站”姿是旋转的坚实基础“站”是一切动作的基础,是舞蹈训练的开端。

没有正确的站姿就不会有合理的身体重心及稳定性,也就不会有好的旋转,因此培育正确的站姿是舞蹈训练的基本要求。

论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训练及应用韵

论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训练及应用韵

[ 关键词] 古典 舞 旋 转 技 巧
训 练 应 用
中 国 古 典 舞 技 术 由 许 多 内 容 组 成 , 其 中 旋 转 技 术 是 最 富 有 表 现 力 的 舞 蹈 手 段 。以 旋 转 为 例 , 既 有 身体 在 直 立 舞 姿 上 的旋 转 , 又 有 身体 在 水 平 、 俯仰 、 拧 倾 等 舞
可分 为 上 盘 、 中盘 、 下盘。 上盘 如 “ 仰 胸 紫 金 冠转 ” , 中盘 如 “ 斜探海转 ” , 下盘如 4 、 复 合 转 各 种 旋 转 之 间 还 可 以 通 过 巧 妙 地 连 接 形 成 各 种 复 ( 如 平 转 接搬 紫 金冠 转 、后 腿 转 接 , f 4探 海 转 等 ) 。 古 典 舞 姿 转 的 流 动 性 与复 合 性 比较 强 ,空 间变 化 幅 度 大 , 比如 有 由 下 往 上 的转 或 由上 往 下 的 转 , 还 有 在 转 的 “ 扫堂转” 等 。
“ 身韵” 与“ 旋转” 融 合 的 更高 要 求 。
以 及 转 在腾 空 中 的 延续 , 旋 转 螺 形 的变 化 , 如 反 掖 腿仰
胸 转 , 后 退 侧 身 转 。其 三 , 为空 中旋 转 , 如旋风空转 , 跨
2、 重视 起 “ 法 L ” 训 练
掖 空 转 。其 四 , 为 俯 身 的 探 海 转 及 仰 身 的 仰 身 转 。按 旋
“ 法儿 ” 的重要前提 , 是行之有效的“ 预动 ” 原 则 。其 一 。 直 接 快 速 的起 “ 法 儿 ”, 在 半 蹲 上 由 动 力 腿 急 速 推 地 产
论 中国古典舞旋 转技巧训练及应用
朱晓 峰 湛江师 范学 院音 乐学 院
[ 摘 要] 古 典 舞 旋 转技 巧 在 表 达 舞 蹈 作 品 内 容 及 增 加 表 现 力方 面 有 重 要 作 用 。本 文 论 述 中 国古 典 舞 旋 转技 巧 的 训 练 方 法 与 实 际应 用, 希 望对 本 专 题 教 学有 借 鉴 作 用 。

中国古典舞旋转能力技巧训练

中国古典舞旋转能力技巧训练

中国古典舞旋转能力技巧训练1、旋转的重心训练:完成任何一种旋转技巧都离不开重心的掌握,准确的旋转重心就是旋转时身体的重心必须落在主力腿的支撑面之内。

如直立式掖腿转,能够作为原地旋转的基础动作最早练习。

因为对于初学旋转的同学来说,容易准确地树立旋转重心的概念,便于身体各部位肌肉在旋转中的协调运动,从而准确掌握旋转技巧的要领。

在多年教学总结中我认为,旋转的重心训练能够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对于初学者我们以利用把上的立点练习,使舞者养成一种动作定型,让舞者了解到什么是旋转所要求的重心;第二步,在基本掌握了把上的立点练习之后,舞者们能够在把下练习立点,增强对重心的把握,养成科学使用重心的习惯;第三步,舞者能够开始旋转,并在旋转中感受重心的位置,使用自己的身体体现出对旋转重心的理解。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舞姿丰富,各种拧、倾、圆、曲的形态对舞者重心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旁提为主要舞姿的“射燕转”、以拧、倾、提为主要舞姿的“大掖步转”、以提、仰、含、沉为主要韵律的“云手转”,这些动作幅度都几乎要求达到极限的旋转,掌握好重心对完成的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旋转的速度训练舞蹈中的速度水平是指舞者身体或身体某个部位快速运动与动作反应时间的总和。

它不但是一名舞者必不可少的水平,更是发展技术技巧的需要。

所以,舞者们一定要拥有良好的速度水平,才能掌握和完成技术技巧,而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中的旋转对于速度的要求也是如此。

我认为,训练舞者旋转的速度水平,能够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旋转中,舞者应时刻注意对速度的把握,用高标准的速度练习来增强自身的旋转水平,其次,想要达到旋转的速度要求,也需要使用一些其他的方法,例如,利用伴奏音乐来规范动作的节奏和速度,通过提升音乐的速度,迫使练习者加快完成动作的速度。

3、旋转的全身性协调训练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舞者们想要完成旋转,全身性的协调配合就成为了舞者们需要把握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舞旋转的技巧
中国古典舞旋转的技巧
一、旋转的种类
在舞蹈中,旋转是指人体围绕一个点或者一个轴进行的圆周运动。

构成舞蹈旋转技巧的三大要素是舞姿、动力和重心轴;中国古典舞
旋转技巧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大致可分为直立转、舞姿转、复合
转三种类型。

其中直立转为基础,舞姿转为核心重点,复合转为高
难技巧。

它们其内部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

二、旋转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旋转的主要特点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轴面或者说是身体在空间中发生扭转、交错的关系,是中国古典
舞旋转的独具的风格特征。

同时中国古典舞也是画圆的艺术,旋转
连接转换多在三圆(平圆、立圆、8字圆)中完成。

其一以“拧倾”
为核心的曲线造型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基本体态,也是中国古典舞
旋转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
造形象的。

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
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

其二民族舞姿的
运用使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复合型与流动性加强,进一步增大了
舞蹈的空间变化。

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
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三、旋转动作要领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
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芭蕾舞基训中的
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

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
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而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

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

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的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般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

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民族舞姿转的流动性与复合性比较强,空间变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