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军事海洋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海洋学

军事海洋学是研究和利用海洋自然规律,为海上军事行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施海洋保障的科学,是在海洋科学和军事科学基础上结合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

历史上很早就有利用海洋现象来达到某种军事目的的例子。如1661年郑成功的军队利用涨潮在台湾岛登陆,历史上也不乏由于不了解海洋规律而致海战失败的例子。

19世纪中期,美国海军上尉莫里利用航海日志中的气象和水文资料编制气象图、海流图、水深图,开始了用科学方法指导舰船航行。他于1855年发表的《海洋自然地理学》是最早的、较系统地记述海洋军事利用的文献。

军事目的是近代海洋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从潜水艇出现并用于军事活动之后,由于潜艇战和反潜战的需要,海军加强了对海洋环境、特别是水下环境的研究,开始萌生军事海洋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舰艇的大型化,海军航空兵和导弹核潜艇的出现,使现代海军的活动范围在垂直方向上扩大到了海洋上空、海面直至海底;在水平方向上遍及全球包括两极水域在内的所有海域。

与此同时,海洋环境对海军的影响也加强了。如潜水艇的潜航、探测、警戒、追踪,以及水下发射活动,受到海水的深度、温度、盐度,密度,海水表面流和深层流,海水表面波和内波,潮汐,潮流,海水的透明度和水色,海洋的声学、光学和地球物理学特性,海洋污着生物、发光生物和藻类,海水的腐蚀性,海底的沉积物、地质构造,海水中的悬浮物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海水密度对潜水艇升降沉浮有决定性影响,潜艇可以停泊在密度很大的水层(液体海底)之上隐蔽待命,而进入密度极小的水层(海中断崖)时则会急骤下沉。潜水艇如遇上由密度引起的波动就会剧烈颠簸,甚至失去控制。只有充分掌握海洋环境,特别是水下水文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了解它们对潜水艇活动的影响,才能充分发挥潜水艇的战斗力。

其他海上军事活动,包括登陆、布雷、海上救捞和军事工程施工等,也都需要掌握海洋环境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军事海洋学得到迅速发展。美国1946年成立了海军研究署1959年制订了《海军海洋学十年规划》,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军事海洋学规划。

军事海洋学研究的问题范围很广,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海洋学调查研究、海洋工程技术、海洋环境保障。

海洋学调查研究是利用各种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获取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并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或现场试验方法,研究海洋环境要素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而研究如何把这种规律应用于舰艇航行作战、工程施工、武备设计使用、后勤保障服务之中。研究的范围已从早期的海洋地理学、海道测量学。海洋气象学扩展到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海底及海底深部的地质构造、海洋生态系统、海—气相互作用、大洋动力学和海洋医学等领域。

海洋工程技术除研制用于军事目的的海洋观测仪器、技术装备外,重点研究深潜技术、防腐技术。大型物体打捞技术、水下施工技术等。

海洋保障服务包括海洋资料、海洋制图和海洋预报工作。其中海洋预报包括海洋自然环境要素的预报,如海上天气预报,海水温度、盐度预报,波浪预报,潮汐潮流预报,海冰预报,晦雾预报,反潜战环境预报,最佳航线预报,海洋声学器材作用距离的预报等。

军事海洋学这三方面内容有许多是海洋学的基础性通用性工作。军事海洋学的研究重点是:海洋声学,包括海洋声学特性、声学器材;深海研究,包括深海底地质地貌、海底工程和水下施工技术;深潜技术,包括深潜装置、潜水医学和潜水技术等;以及反潜战环境预报。

军事海洋学同海洋学的各分支学科,以及气象学、水文学、地理学、测量学、制图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并需要应用电子技术、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人造卫星等新兴科学技术。军事海洋学的历史不长,还处在发展阶段。

聚焦中国军事海洋学发展

二战期间的某一天,美国海军万万没有想到,刚刚听起来还是成群结队的虾的声音,瞬间可怕的日军潜艇已向他们袭来。“噢,上帝!难道我的警戒声纳瞎了?”但对日军而言,美国人有点大惊小怪了。在部署这次袭击之前,日军曾对附近海域进行过周密科学的调查。他们发现,这一带常常有虾群出没,而且虾群骚乱的声音几乎成了这里的“海之声”。于是,他们就想办法将潜艇的机器噪音弄成类似于虾群的游弋之声。美国人在这次血的代价中补了一课——要维护海权必须懂海。

美国著名军事思想家马汉在《海权论》中有一句经典论断:“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这个论断并非哗众取宠。因为海洋占据了整个地球的三分之二。14世纪,意大利人巴图鲁斯最早提出国家领土与近海相联系的观念,直至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世界上首次统一了“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宽度,人类经历了600多年的海洋实践,国土终于向海洋推进了12海里,海洋从此构成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列为各国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21世纪也因此被世界公认为“海洋世纪”。

中国国土总面积: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总和

中国早在1899年就有了领海记载,在中国、墨西哥《通商条约》中,两国承认9海里领海宽度。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也颁布过3海里领海制;1958年9月4日,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告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经有关部门测算,有12海里领海宽度的中国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面积为37万平方公里,是与陆地国土具有相同性质的主权国土,但是,这部分海洋国土一直被排除在国土之外,几乎所有的媒体、报刊和课本都把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面积当作整个国土面积,连若大的内海———渤海都未计算在内,造成国土观上长期疏漏海洋国土的误区。

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给国土观念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冲击,促进了沿海水域国土化的进程。《公约》在世界上确立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新制度,

并把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毗连区、领海、内水构成的整个水域称为国家管辖海域,划归沿海国家实施主权性管辖。1996年5月15日,我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公约》,1998年6月26日,江泽民主席签发命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开创了我国对上述国家海域依照国际法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历史,国家管辖海域与陆地国土具有相似的国土性质。1998年5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白皮书《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中首次肯定:960万平方公里的数值是陆地国土的面积,经有关部门精确测算并公布权威数字:属于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所以,我国国土面积的完整、准确的表述应是:“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个沿海国家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总和构成国家完整的疆域。”这是海洋时代所确立的新国土观,也是人类海洋观的必然发展。

海洋战略基础:树立全民族的现代海洋观

南沙“3·14海战”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后,媒体曾报道:“中国海军具有远航协同作战能力,能远离大陆有效地维护领土主权责任”。我们在为海军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自豪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海军虽有一定规模,但装备还不先进,进攻防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赋于海军的使命极不相称。

海军是我国武装力量的一个战略军种,是国家海洋战略的支柱。海上斗争的历史说明,海洋利益的多少往往与投入的海上力量成比例,具有强大海军的国家必然受到邻国尊重。没有海军作后盾,海上开发、科学研究、海上运输和远洋捕捞都易受侵犯或干扰,两伊战争就清楚地显示了海军的这种作用。美国护航下的油轮队顺利出入波斯湾,而失去依靠的罗马尼亚油轮中弹后在燃烧中呼救。

其次,海军是唯一能够跨越国界、显示国力、完成国家使命的军种。由于舰队的机动性和海洋的连通性,海军可以根据国家需要随时应召集结到某一地区形成威慑力量,所以对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影响甚深。正如马汉所说:“国际关系同海军战略影响甚巨,甚至成为海军战略的主要构成因素”,海军可以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以非战争运用的形式表达国家对某些问题的意愿和关切,以遏制对我国的有害行为,达到国家需求的军事或政治目的。

世纪之交的尖端科技发端于海洋军事

人类拥有了海洋,并不代表就了解海洋。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陆地资源日渐枯竭,人类越来越觉得海洋的重要,而自身的海洋知识又是如此匮乏。

现代海洋军事为人类打开了进一步了解海洋、征服海洋的突破口。正如二十世纪初期,许多新技术最初都应用于战争一样,进入二十一世纪,许多尖端科技都由海洋军事发端。它再次提醒我们,资源是人类对海洋的最大需求,而获得资源必将引发战争。这样,就把战争与海洋捆在了一起。

1996年,我海军组织了一次演习,美国航母在台湾海峡观看。突然,它急速掉头离开。大家对此比较迷惑,按照惯例,美国决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除非他的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后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军事海洋学教授张永刚揭开了这个谜,他认为很可能是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