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统计管理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前统计管理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摘要:统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大到国家管理决策,小到百姓日常生活,都与统计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各种经济组织、经济实体不断涌现,统计调查对象的数量急剧增加,给统计管理和统计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统计内容不断丰富、统计形式不断革新,推动了统计方法、制度和统计管理工作不断前进。本文仅依据当前统计管理和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工作问题对策建议
1引言
“统计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统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
基础性工作,大到国家管理决策,小到百姓日常生活,都与统计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
科技的不断进步,统计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统计已不是最初的简单计数活动,而成为国家搜集资料、弄清国情、指导决策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决定资源如何分配,优化业务、指导决策的重要依据。
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统计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规模、速度、结构、比例、效益等有关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国家制定政策、计划、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检查、监督政策、计划、目标的执行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进行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就是通过应用数据,制定生产计划、分析市场情况,并控制成本、进行人员分配、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2统计管理体制
统计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政府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表现为国家对政府统计组织与管理结构中各层次、各部分之间隶属关系、职责范围、管理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的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国家统计局依法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统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统计工作,完成上级政府统计机构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
构,在行政上受地方政府领导,在完成上级统计任务的同时,应当执行地方政府布置的各项统计任务,满足地方政府对统计信息的需要;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完成国家调查任务和地方调查任务。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在经费方面主要采取分级负责的管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3当前统计管理体制及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当前统计制度与统计调查方法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统计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各种经济组织、经济实体不断涌现,统计调查对象的数量急剧增加,新产业、新业态、新生产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统计管理和统计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尤其是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网上购物这一全新的销售模式的产生对传统的商业销售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由于网上销售模式的监管力度较弱,与之适应的统计管理制度和统计监测方法还未建立,很难纳入统计监测范畴,无法真实反映当前经济发展现状。
与此同时,统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如在服务范围上,服务领域不宽、服务方式不活、服务内容不多;在服务对象上,重宏观、轻微观,信息资料提供涉及范围不全;
在服务过程上,重事后监测,轻事前监测,预测预警作用不强;在服务方式上,重数据、轻分析,数据解读能力不强;在服务内容上,重经济指标,轻社会指标,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对称。
3.2当前统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数据收集难度较大。
随着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统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无主管部门的经济组织、经济实体不断涌现,原有的由行业主管分级收集、汇总报送的统计数据渠道逐步减少,同时,统计调查单位的数量急剧增加,特别是面广量大的小规模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难以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且对统计的支持和配合程度下降。还有一些调查对象出于自身利益等方面考虑,不愿意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和资料,虚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统计部门获取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统计资料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现行统计体制中,县、乡级统计部门是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的。而在统计工作人员配备上,国家、省市、区县三级呈现出国家好于省市、省市好于区县的头重脚轻状态。但是从统计任务的工作量来看,从国家到省、再到区县,由于既要完成上级的任务,又要满足为当地政府服务的要求,所以任务是层层加码,越到基层,任务越重,形成金字塔的状态。在这样不均衡的人力资源分布下,数据源头的统计质量无法得到确实保障。
3.3当前统计工作受到行政干预,导致统计数据失真。
统计管理体制的双重领导,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现象频繁出现,使
得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性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统计部门既受上级统计部门的业务指导,也受到当地政府的领导,因此,涉及到本地或本单位、部门的利益或者政绩统计指标都有可能被领导行政干预,在统计数据上大搞弄虚作假,以假充真、以假捞功,统计失真现象频发。
3.4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协调不畅,造成“数出多门”的尴尬。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统计部门公布法定数据,但我国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之间、政府部门统计之间职能上存在交叉和重叠, 造成重复统计、“数出多门”,和“部门数据打架”的情况。一方面加重了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负担和工作难度;另一方面造成了统计数据口径混乱,增加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统计的不信任感。以人口统计数据为例, 我国人口统计就有三大数据来源,分别由统计部门、公安部门、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统计部门提供的常住人口经常和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数据打架。
3.5缺乏专业化的统计执法队伍。
长期以来,统计系统对统计执法机构和队伍的建设远远落后于税务、工商、物价等部门,尤其体现在执法机构建设不健全和缺乏专职统计执法人员。市、县两级统计机构中多数没有内设的执法机构和专职执法人员,大多数的兼职统计执法人员参加的统计执法知识培训和实际执法经历都很少,缺乏必备的专业素养,导致经常性的统计执法活动无法得到保障,不利于统计执法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