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现代文阅读之词语句子含义理解题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理解词句品味语言一、词语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特定含义。

解答此类试题的步骤是:首先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分析语言环境。

在分析语言环境时,先分析词语所在句子的意义和结构,再需找和词语相关的语言信息,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从修辞义、隐含义、临时义、情感义、网络义等多方面去分析。

答题格式:词语语境义:“XX”一词原指_______ ,这里指______ ,起到了 ____ 的作用。

2、词语表达效果作用:要分析此词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了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 (文中人物)怎样的情感,达到了什么效果。

答题格式:A 、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B、分析表面意义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______ 的特点。

C、分析深层含义:肯定了 /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_____ ,或者给了我们______ 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3、问某词能否去掉的题型答题格式:A、回答“可以”或“不可以”。

(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B 、结合句子分析用该词强调突出了 (限制、说明、修饰了) ______,更能形象 (恰如其分) 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 、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等。

4、能否调换为另一词的题型。

答题格式:A、回答“可以”或“不可以”。

(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B 、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原词准确、生动、形象地描写了______,换了之后就变成。

_______C 、用原词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调换后,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

5、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方法:A、常考的指示代词有:这、那、这些、其他、以上、如此……;B、一般是往前找;C、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示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答题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答题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呢?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基本方法: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

作为文章的语言材料,每一个词语都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论证的道理,说明的事物密不可分。

所以阅读文章时,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结合文章的感情脉络、语法逻辑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刻体味、理解作者的用意。

2.理解词语的临时意义,辨别不同义项。

每个词语都有其基本意义,但有时却可被赋予临时意义。

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要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还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要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比喻义(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基本方法:1.从分析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有许多句子,只要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具体地说就是: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所领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

4.从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入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表达有特色的句子。

【考题透析一】乐书作者写书总是把他自己最有价值的一面放进书里。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

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中“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

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

(完整版)现代文阅读之词语句子含义理解题答题技巧

(完整版)现代文阅读之词语句子含义理解题答题技巧
“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等。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句中的“这些”,

3.结合修辞手法来理解词语。如对一些比喻性词语的理解,首先弄清它的本义,然后
,“路”本意指自然界的
现代文阅读中理解句子的含义时还应注意:
1.从句子在文章结构中所起的作用这一角度,理解一些句子的表达作用。这些句子可
3.苦茶 苦菜 苦杏仁 苦斗
4.B
5.不浪费光阴,不虚度年华;在有限的生命中抓紧时间,努力奋斗,使人生丰富而充实。
:“他们正站在47年前300个孩子发出
‘亲爱的爸爸妈妈!’”“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一句人间最亲切、最美好
二、结合文体特点理解。在说明性的文章中,某些词语的运用是为了收到准确说明的效
,“早”的前面加了“比较”二字,程度较轻,
结合文体理解句子时,一些以人为主的作品中,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往往要从刻画人物
【引言】
现代文指中学生阅读中经常接触的除古文以外的文章,由于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具有
【技法指导】
一、诵读全文,领会主旨。文章中某些重要词语、句子的运用,与文章中心息息相关。
如: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心主旨是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
,结合文章中心内容可见,这里的“赞誉”一词并非“表扬、夸奖”,而是正话反说,
赶明年,我想种甜瓜了。
也许,秋后又收获了苦味,那么,我还是要嚼碎它,咽下去。前面还会有播种的季节。
(选自《初中生》)
探究练习
1.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A.疑惑 B.迷茫 C.迷离 D.诱惑
2.请在文中找出描写苦瓜的样子和表皮颜色的语句。

阅读句子含义题答题技巧

阅读句子含义题答题技巧

阅读句子含义题答题技巧
1. 哎呀呀,要搞懂阅读句子含义题啊,咱得先认真读句子呀!就好比走路,得一步一步稳着来。

比如这句话“他的眼神像深邃的湖水”,那咱就得想想,深邃的湖水代表啥呀,是不是给人一种神秘、深沉的感觉呀?这样不就慢慢理解啦!
2. 嘿,做这种题别着急嘛!要像侦探一样,仔细寻找线索。

就像“她笑起来像春天的阳光”,那春天的阳光给人啥感觉?温暖、明媚呀,这不就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嘛!
3. 哇塞,你可别小看这些句子呀!要多思考多琢磨呀。

比如说“风轻轻地抚摸着脸庞”,风怎么会抚摸呢?原来是用了拟人呀,这样就更能体会到那种轻柔的感觉啦。

4. 哎呀,做题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呀!像“那棵树孤独地站在那里”,孤独这词儿多明显呀,一下子就知道树的那种孤单的状态啦。

5. 嘿呀,一定得抓住关键信息呀!比如“他的话如一把利剑刺痛了我的心”,利剑懂吧?会伤人呀,所以就知道他的话很伤人咯!
6. 哇哦,要善于联想呀!像“月亮害羞地躲进了云层里”,害羞这个词是不是很生动?就跟人一样呢,这样就明白月亮的那种状态啦。

7. 哎呀,总之做阅读句子含义题呀,要多方面考虑,多动脑呀!就跟解决一个大难题一样,只要用心,肯定能搞明白的啦!
我的观点结论:做阅读句子含义题就是要细心、用心、多思考,结合各种方法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真正意思。

(完整版)语文:散文词句含义理解题答题套路

(完整版)语文:散文词句含义理解题答题套路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审题1、审读出所有的关键词(有时不止一个)2、审出修辞特点3、偏正短语,不可忽视修饰限定成分(二)基本方法有:1.词典义由本义到语境义.高考所考词语之义均是在文中的含义,但语境义离不开其本义.所谓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

理解其本义,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其临时含义。

2.把握语境,细读文本,咬文嚼字。

理解词语含义,千万不可把视线局限在词语本身,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段甚至篇)”的原则,着眼全文,在具体的大小语境中去深入理解。

词语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考的是语感。

词语的丰富性,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仔细阅读,反复咀嚼品味出来。

3、关键词要抓全4、偏正关系,千万别丢偏5、运用修辞的词语,要还原解义本意6、因果关系(三)答题模式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引申义)、情感义、主旨义)二、掌握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基本方法(一)审题做句子含意题前要审清以下几点:①位置特点(文首、文中、文尾,段首、段中、段尾)。

②相邻句。

③句内关键词语.④句内结构层次(单句、复句等)。

⑤句子表达特点(有无用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等)。

(二)基本方法有:牢牢把握分析句子含意的“六看法”(句内三看,看关键词、结构、表达;句外三看,看相邻、段意、主旨)1、抓住位置,体会结构句(由位置而句子)所谓结构句,是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

对于这类句子,主要是通过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确定其含意的。

理解总结句、总领句的含意,需要分别对上文与下文的几段内容进行概括;理解过渡句的含意,需要对上下文内容进行把握;照应句应找准照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解释。

2、还原本意,体会修辞句(由修辞而句子)修辞句是指运用了修辞的句子。

比喻、夸张、拟人、反语、排比、对偶是常用的修辞手法。

理解这样的句子,要针对其所使用的修辞,结合语境探求其本义。

比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

理解词语含义答题技巧

理解词语含义答题技巧

理解词语含义答题技巧
理解词语含义是理解文本内涵的重要技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答题技巧:
1. 从上下文推测:通过阅读上下文,寻找关键词、关联词等线索,从而猜测出词义。

例如,如果在文中提到“大雨淅沥”,可以推测出“淅沥”这个词的意思是形容雨声细小。

2. 比较同类词:将需要理解的词与与它有相似含义的词进行比较,进一步推断出其可能的含义。

例如,如果要理解“烦恼”的
含义,可以将其与“麻烦”、“苦恼”等词进行比较。

3. 分析词根和词缀:通过分析词根和词缀的含义,来推测单词的含义。

例如,如果知道“bi”表示“两个”,“cycle”表示“循环”,就可以推测出“bicycle”是指“两个轮子的车”,即自行车。

4. 查阅词典:当以上方法无法得出准确的答案时,可以使用词典或在线查阅工具来查找词语的定义、释义、例句等。

词典是理解词语含义的权威来源,可以提供准确的解释。

5. 培养词汇量:拓宽自己的词汇量是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

通过多读书、多听讲座等方式,积累更多的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综上所述,理解词语含义答题的技巧包括从上下文推测、比较同类词、分析词根和词缀、查阅词典以及培养词汇量等方法。

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句子含义理解题答题技巧

句子含义理解题答题技巧

句子含义理解题答题技巧
1. 首先,仔细阅读句子,确保理解其字面意思。

如果有不熟悉的词汇,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其意思。

2. 推断句子的隐含意思。

有时候句子的含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字面解释,而是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常识来推断句子的真实意图。

3. 需要注意语气和修辞手法。

有时候句子含义可能会通过语气和修辞手法进行强调或转折,例如使用比喻、夸张或反讽等手法。

4. 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解释句子的含义。

例如,有因果关系、比较关系、条件关系等。

5. 考虑上下文信息。

句子的含义通常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注意上下文中的关键词或事件,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6. 如果仍然有困惑,可以尝试多角度思考句子的含义。

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点或情感来理解句子,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理解。

7. 最后,不要忽视自己的直觉和常识。

有时候直觉和常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含义,尤其是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常见事物或情境时。

第7课时词语含义类答题技巧(二)人教版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

第7课时词语含义类答题技巧(二)人教版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

典型试题
17.文章第 ④⑥ 两段加点词语“现Biblioteka ”和“净”有什 么丰富的含义?(5分)
“现实”是指都江堰之水:在流经过的平凡土地上, 起到了灌溉农田、哺育人类的作用。(2分)
“净”是指九寨沟之水:清澄透明、纤尘不染的干 净;远离尘嚣、静静存在的清净;坚守贞操、洗却尘俗的 纯净。(3分)
⑤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 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 神,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 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 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 土地上存活的生命。
⑫九寨沟和都江堰是水之经典。
文后练习
17.文章第 ④⑥ 两段加点词语“现实”和“净”有什 么丰富的含义?(5分)
水之经典(肖复兴)
③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 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 溉庄园的生命。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④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 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 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的 多变纷纭,一辈子只当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 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
水之经典(肖复兴)
⑤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 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让李冰父子率 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 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 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 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 的生命。
水之经典(肖复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之词语句子含义理解题答题技巧
【引言】
现代文指中学生阅读中经常接触的除古文以外的文章,由于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在中学考试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代文阅读中词、句、段、篇之间休戚相关,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反之亦然。

特别是词语、句子含义的考查是中学生现代文阅读的必考内容,也是考试的难点所在。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掌握一些现代文阅读中关于词语、句子含义题的解题技巧和要领。

【技法指导】
一、诵读全文,领会主旨。

文章中某些重要词语、句子的运用,与文章中心息息相关。

因此,把握文章主旨,才可深刻体味、理解一些词语、句子的深层含义及表达作用。

如: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心主旨是谴责英法联军远征
中国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

结尾句“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结合文章中心内容可见,这里的“赞誉”一词并非“表扬、夸奖”,而是正话反说,表“谴责、控诉”之意。

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他们正站在47年前300个孩子
发出最后一声呼唤的地方:‘亲爱的爸爸妈妈!’”“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一句人间最亲切、最美好的呼喊却是孩子们的临终言语,能有力地激起人们对法西斯暴行的仇视。

二、结合文体特点理解。

在说明性的文章中,某些词语的运用是为了收到准确说明的效果;在议论文中,一些词语的表达是为了使论述更加严密。

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早”的前面加了“比较”二字,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更加准确。

结合文体理解句子时,一些以人为主的作品中,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往往要从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情感等方面着手分析;以抒情为主的散文中,要注意从句子中领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在议论文中,要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观点和看法等。

如: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这句话表明了雨果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他已经抛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心中装的是全人类。

现代文阅读中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还应注意:
1.借助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语境就是运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如上下句、上下段,乃至全篇等。

特别是一些反映具体语境意义的词语,对文章结构起连接、照应作用的词语更要结合语境来推断其含义。

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只有结合上下文语境才知道,“钥匙”指法国语言,“监狱”指普鲁士兵对法国人的统治、封锁。

2.利用上下文辨析词语的指代义。

先要了解代词的用法。

如“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等。

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
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

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适。

如:斯蒂芬•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句中的“这些”,指代前文中的“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3.结合修辞手法来理解词语。

如对一些比喻性词语的理解,首先弄清它的本义,然后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比喻义。

如: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路”本意指自然界
的道路,而在本文中暗喻为人生之路。

现代文阅读中理解句子的含义时还应注意:
1.从句子在文章结构中所起的作用这一角度,理解一些句子的表达作用。

这些句子可能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文段中,往往起到领起下文、总结、过渡等作用。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开头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开门见山,点明题旨,
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感情基调。

2.一些描写性句子的理解。

一类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往往是为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感情服务的;一类是环境描写,往往是为了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心理等。

如:孙犁的《芦花荡》:“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苇子在这险恶的环境里狠狠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那种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斗志和力量。

【阅读训练】
种瓜小唱
□韩静霆
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人。

春天,孩子找来了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网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

它到底能结什么瓜,是一个的梦。

不管!想想来日瓜棚下收获的喜悦,我就赶忙在院角播种了。

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我的心也随着膨胀起来。

那些日子,在潇潇春雨里,我谛听它细长身肢舒展的声音;在盛夏的熏风里,我观察它伸出卷须时,生命的颤动。

浇水呀,施肥呀,松土呀,搭架呀,小心侍候到夏末,见到小黄花儿了!看,它擎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

我想入非非了,想到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万万没想到,赶到纽儿(指瓜果等刚结的果实)长大,却是几个苦瓜!
我播种希望,收获了失望;我渴望甜香,得到了苦涩。

我叹息,我懊恼,我自责。

但我转念一想,苦瓜毕竟也是收获呀!南方人不是很喜欢吃苦瓜吗?它的样子挺特别:好似披了青蛙皮的纺锤。

颜色是绿中透黄,黄里含橙。

剖开表皮,裹着种子的是血红的瓤子。

是不是它浸了我的苦心,吮了我的心血,才生得这般模样呢?也许是的。

忽然我的思绪飘远了:大自然有苦瓜、苦茶、苦菜、苦杏仁;人世间,一辈子在事业上苦斗,但未尝过庆捷甜酒的人,总是有的吧?他们为后人在岔路口插了若干“此路不通”的木牌。

失败者生命的轨迹,为成功者提供了捷径。

失败使后人变聪明。

还有谁能断言苦后不甜?你瞧,在漫长的航程里,苦海、苦船,可远方总有彼岸。

蜜蜂在哪采了苦粉,别歇翅,定会找到甜香四溢的花园。

而且,有趣的是,苦瓜瓤竟是甜的?看来,苦中有甜,艰辛的劳动中有甜滋味,这话不是没有根据吧?
噢,仔细尝尝自己种的苦瓜吧,苦瓜配上姜、辣椒,别有一番滋味。

苦味入心,清心明目,使人冷静地回味思索,也促人盼望明春那播种的季节早来,跃跃欲试。

是的,人不嫌弃苦味,它是甜的陪衬。

但人总不会习惯天天吃苦瓜。

吃着苦的,想着甜的,生命就有了希望,活着就有了力量。

赶明年,我想种甜瓜了。

也许,秋后又收获了苦味,那么,我还是要嚼碎它,咽下去。

前面还会有播种的季节。

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

是不是?
(选自《初中生》)
探究练习
1.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A.疑惑
B.迷茫
C.迷离
D.诱惑
2.请在文中找出描写苦瓜的样子和表皮颜色的语句。

3.文章第四段开头写“我的思绪飘远了”,由苦瓜联想到与“苦”有关的自然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联想到人世间_______的人。

4.文中第四段画横线句子与下列哪一项所表达的意思相一致?选择理解准确的一项,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
A.未尝过庆捷甜酒的人,总是有的吧?
B.谁能断言苦后不甜?
C.有趣的是,苦瓜瓤竟是甜的?
D.苦中有甜,艰辛的劳动中有甜滋味,这话不是没有根据吧?
5.文章第七段中“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要让土地荒芜,要抓紧时间播种。

它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之词语、句子含义》
阅读训练:
1.D C
2.样子:好似披了青蛙皮的纺锤;表皮颜色:绿中透黄,黄里含橙。

3.苦茶苦菜苦杏仁苦斗
4.B
5.不浪费光阴,不虚度年华;在有限的生命中抓紧时间,努力奋斗,使人生丰富而充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