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长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暂行)
根据SY/T5842-93、SY/T6105-94、延长油田《勘探工作手册》、SY /T 5336、SY/T 5387-2000、SY/T 5355、SY /T5615、SY/T5979,SY/T5781.SY/T 5830、GBn 269、SY/T5835、SY/T 5367、SY/T 6081-94、SY/T 5358、SY/T5107-1995、SY/T5108-1997、SY/T5579-2000、SY/T6511-2000、SY/T6221-1996等行业规范要求,结合延长油田实际,编制《延长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暂行)。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采油是油田开发的必经之路,是保持油田高产稳产、提高采收率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低渗、特低渗油田开发的二次采油主要有注气、注水两种方法,注水开发是主要方法。油田注水开发是技术密集性系统工程,任何疏漏,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注水开发方案。注水开发方案是油田开发的纲领性文件,与油田开发的经济技术效果有必然的联系,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注水开发方案的编制工作,做到科学、合理、高效的开发油田。注水开发方案一般包含油藏工程方案,采油工程方案,经济技术评价,注水监测方案等内容。
一、油田开发方案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技术内容(《砂岩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SY/T5842-93,《油田开发概念设计编制技术要求》SY/T6105-94)
1.1 基础资料要求
1.1.1 油田地理特征资料
a.油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植被特征、地形、地貌:
b. 发现井所处区域构造位置及钻遇地层;
c.产油(气)层深度、层位、厚度、岩性、物性;
d. 气候特性:气温、风力、风向、雨且、水源;
e. 交通、公路、铁路情况;
f. 人文、经济状况。
1.1.2 钻井录井资料(延长油田《勘探工作手册》)
包括钻时、泥浆性能、岩屑、岩心、荧光录井,相关照片等。
1.1.3 岩心及其实验分析
1.1.4 发现井或评价井应有完整的岩心剖面,至少在主要含油层段中要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岩心,现场详细岩心描述。
1.1.5 常规岩心分析的取样密度应符合SY/T 5336的规定、层内非均质越严重,要求取样密度越大。应取一定数量的大直径样品.在一块样品上测定孔隙度、不同方向的水平渗透率、垂直渗透率等;特殊岩心分析应按储层分类分别进行;测定相对渗透牢曲线所用岩心必须恢复润湿性后进行。
1.1.6 有边、底水的油藏还应取得一定数量的水层岩心分析数据。
1.1.7应取得储层水敏、酸敏、碱敏、盐敏、速敏及其潜在损害因素的实验数据。
1.1.8 开展岩矿、粒度、电镜、粘土矿物、X衍射、古生物等分析。
1.2 测井及其参数解释
1.2.1 发现井或评价井应利用各种现代测井技术,测全测准全套系列,从中优选合适的测井系列。
1.2.2 进行油气水层解释.解释储层参数,判断油藏类型和规模。
1.3 试油.试井、试采资料
1.3.1发现井或评价井完井后应进行分层试油,以确定油气、油水界面,储层流体性质和类型,压力系统.有效厚度标准等。进行合层试油,以确定油井产能。
1.3.2发现井或评价井必须进行不稳定试井,以确定储层物性参数、边界条件、单井控制储量等。
1.3.3 为选择合理生产压差,系统试井时必须保持测试条件的稳定。
1.3.4试采期间必须取得连续的油、气、水产量和各种压力资料,
以确定油井的合理生产条件和稳定的产能。在多油层油藏的条件下.需进行出油剖面的测试,认识出油厚度随生产压差的变化。试采方法和要求按SY/T 5387-2000规定进行。
1.4 流体性质分析
1.4.1应取得流体性质常规物性分析、组分分析、高压物性分析、流体流变性分析资料。
1.4.2对于可能在低于饱和压力下开采的油藏,必须取得多次脱气分离数据。
1.4.3 对于边、底水油藏应取得地层水的物性及高压物性资料。
1.5 圈闭
1.5.1描述圈闭类型、构造形态、地层倾角、闭合高度、闭合面积、含油高度、含油面积。
1.5.2 编制不同含油层系的油层顶面构造图。
1.5.3 对裂缝性油田还应注重裂缝产状和特征购描述,按SY/T 5355要求进行。
1.6 油层划分与对比
寻找区域性标准层和适合本区的辅助标淮层,通过标淮层控制,结合旋回性、韵律性、岩性、油水系统、用二级旋回划分居组,有条件的油田还可按三级或四级旋回划分秒岩组或小层。划分结果制作柱状对比图和油层平面团.按SY /T5615要求进行。
1.7 储层
1.7.1在识别大相、亚相的前提下,在细致描述岩心的基础上,综
合各种分析及鉴定资料,逐级分析沉积相,并描述其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其展布。
1.7.2 分层描述储层的产状,包括埋藏深度、油层厚度、有效厚度、层数、分布状况,把储量落实到细分的层上或含油砂体上。
1.7.3 分层描述储层的岩矿特征,包括岩石结构、胶结物和胶结类型等。
1.7.4 描述储层的物性和非均质性,物性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水平渗透率与垂直渗透率,润湿性、压缩性、导热性等。储层的非均质性一般用地质统计方法。有三个表征参数:
a. 级差:渗透率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
b. 非均质系数:渗透率最大值与平均值的比值:
c . 变异系数:其值小于0.5为相对均质,0.5-0.7为非均质,大于0.7为严重非均质。
描述储层非均质的方法还有数理统计法中的概率统计和频率分布函数、累积分布函数等方法.视所研究的问题选用。
1.7.5 描述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包括孔隙类型、孔喉形态、粘土矿物的组分及分布、成岩后生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等。
1.7.6 依据岩性、物性、电性、储集类型、孔隙结构等分类指标,将油层分为主力层、非主力层、差油层,分别研究开发政策。不同岩性油藏按SY/T5979,SY/T5781.SY/T 5830要求进行。
1.8 粘土矿物及其敏感性分析
其分析内容见1.1.7和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