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故事分享之巧求平均数数学故事

合集下载

数学学习小故事(适合三四年级)

数学学习小故事(适合三四年级)

数学学习小故事(适合三四年级)狼口脱险今天天气真好,懒羊羊约了喜羊羊和美羊羊一起到羊村外游玩。

突然喜羊羊看到灰太狼躲在旁边的草丛边,怎么才可以逃离这里呢?很快喜羊羊就想出了一个主意,转头大声对大家说:“村长不要我们在这里迎接黑羊勇士吗?”一边说,一边朝美羊羊挤眼睛。

美羊羊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很危险,强调说:“不是一个黑羊勇士,而是一队黑羊勇士。

”“听说,他们的每19只黑羊排一排,总共排成22排的队伍前来。

”喜羊羊故意大声说。

“大约来400只左右的黑羊勇士!”懒羊羊也发现了灰太狼,看着大家也这么镇定,也就不怎么害怕了。

“谁告诉你有这么多黑羊勇士?不能让灰太狼听到了,否则就抓不到他了。

”喜羊羊故意压低声音问懒羊羊。

“总共是19某22只羊,可以把19看成20,22也看成20,所以大约有20某20=400只黑羊勇士。

”懒羊羊大声解释说。

“还可以看成每排20羊,22排就是20某22=440只,再减去每排多看的1羊,总共22排,就是440-1某22=418只黑羊。

”美羊羊说。

“也可以让每排19只羊先排成20排,再加上后面2排羊,也就是19某22=19某20+19某2=380+38=418只黑羊。

”喜羊羊也接着说。

灰太狼一听,吓得掉头就跑。

喜羊羊一伙安全地回到了羊村。

邮票告状马大虎中午休息时迷迷糊糊发现自己被几个浑身挂满加减乘除符号的人带到了一座宫殿上。

还没搞清什么情况,就听到旁边一个似曾相识的人指着自己说:“就是他把我搞成这个样子的。

”说完就哭了起来。

“你怎么说邮票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害的邮票现在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头戴金冠的数学国王指着这个半人高的邮票,大声责问马大虎。

马大虎这才发现原来诉冤的人,就是自己心爱的邮票,难怪这么熟悉呢。

“我从来也没有说过呀!”马大虎觉得这个事情不能怪他。

“你看,这个是证据。

”邮票拿出了早上马大虎写的作业。

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

“问题就出在这里。

简短数学小故事大全

简短数学小故事大全

简短数学小故事大全1.短的数学小故事4个①我乘坐的双层巴士中,1层连我在内一共有25名乘客,售票员告诉我2层的乘客人数是1层的40%。

那么这辆车上总共有多少人呢?②有只猴子从森林里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搬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往前走1米要吃1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蕉?③如果让你掷两颗骰子24次得到一个“双六”,你觉得可能性大于50%吗?④有A、B、C三人。

A说:“我有1个哥哥,3个妹妹。

”B说:“我有2个哥哥,2个妹妹。

”C说:“我有3个哥哥,1个妹妹。

”实际上这3人都同为兄弟姐妹,那么他们兄弟姐妹总共有几人呢?另附答案①、37②、25③、17世纪时,一个热衷赌博的法国贵族安东·戈姆伯·切维利尔·德·梅尔怀疑赌博的机会一直不利于他。

于是他写信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数学家布莱斯帕斯卡和皮埃尔·德费马。

他们发现,掷24次得双六的概率是35/36的24次幂,大约是0.49。

这意味着玩很多次后总的来说是输的。

戈姆伯的小要求标志着概率论的诞生。

④、62.数学小故事30篇,短一点数学小故事口算对许多学生来说枯燥无味,更有时,它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了。

然而,在口算中添加了数学小故事这些“葱蒜调味料”后,它变成了学生的“美食”。

让我们一起去“品尝”一下吧:●八戒吃了几个山桃.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

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

..1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

平均分东西的数学小故事

平均分东西的数学小故事

平均分东西的数学小故事
有一天,六个朋友从市场上买了一些水果,他们买了柿子、苹果、梨子、香蕉、桔子和葡萄。

他们购买的水果数量不一样,也不是同一种水果。

当他们回来时,六个人不想互相吃不同的水果,因此他们决定平均分配这些水果。

但是,他们发现每个人拥有的水果数量不一样。

于是他们决定将所有的水果都放在一起,然后平均分配到每个人的手中。

经过一番计算,他们发现水果总数为30个,而六个人数量不一样的水果在手的总和为27个。

在不改变水果数量的情况下,六个人必须怎样分配水果,才能使得每个人拥有相同数量的水果呢?
经过仔细的计算,六个人决定每人分配5个水果,而最后一个水果只能被切成6等份,这样他们每人就能分到6份中的1份。

最终,六个人都满意地吃了自己的水果,而且每个人拥有的水果数量是一样的。

10以内趣味数学小故事50字左右

10以内趣味数学小故事50字左右

10以内趣味数学小故事50字左右摘要:1.趣味数学的概念介绍2.三个10以内的趣味数学小故事阐述2.1 故事一:猴子摘香蕉2.2 故事二:猫捉老鼠2.3 故事三:巧分糖果3.总结:数学的趣味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正文:趣味数学,简单来说,就是以有趣、生动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

它不仅能让人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将通过三个10以内的趣味数学小故事来阐述这一概念。

故事一:猴子摘香蕉有一只猴子住在树上,每天都要从树上摘香蕉。

这天,猴子发现地上有一堆香蕉,共有10根。

猴子想要把香蕉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但是它不知道如何平均分配。

于是,猴子想到了一个办法:先把香蕉分成5根一组,然后再把这两组香蕉各自分成2根。

这样,每只小猴子都能拿到5根香蕉,问题得到了解决。

故事二:猫捉老鼠有一只猫捉到了一只老鼠,老鼠求情说:“猫大人,放过我吧,我会教您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猫答应了,老鼠教给了猫一个名叫“猫鼠游戏”的数学游戏。

游戏规则很简单:猫和老鼠轮流报数,每次报的数必须是10以内的自然数,而且不能重复。

谁先报到10,谁就获胜。

猫和老鼠开始了游戏,最终猫凭借巧妙的策略赢得了比赛。

故事三:巧分糖果一位老师有10颗糖果,他想把这些糖果分给班上的10个同学。

但是,糖果不能平均分配,否则会破坏糖果的形状。

于是,老师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把糖果分成5颗一组,然后把这两组糖果各自分成2颗。

这样,每个同学都能拿到5颗糖果,而且糖果的形状也得到了保持。

通过以上三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在生活中充满了趣味性和实用性。

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数学就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乐趣。

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趣味数学的方法,让原本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起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工作效率。

10 粒鹅卵石子的数学故事》

10 粒鹅卵石子的数学故事》

10 粒鹅卵石子的数学故事》【原创版2篇】篇1 目录1.介绍《10 粒鹅卵石子的数学故事》2.讲述故事中的数学问题3.解析故事中的数学问题4.总结《10 粒鹅卵石子的数学故事》的启示篇1正文《10 粒鹅卵石子的数学故事》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书,讲述了一个关于鹅卵石子的数学问题。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小明需要帮助他的爷爷将 10 粒鹅卵石子平均分给 5 只小鸡。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数学中的平均数和比例等概念。

故事中,小明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将 10 粒鹅卵石子平均分给 5 只小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开始尝试不同的方法,如将鹅卵石子堆成山,或者将它们排成一排,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最终,小明意识到,他需要找到一种方法,使得每只小鸡得到的鹅卵石子数量相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明开始学习数学中的平均数和比例概念。

他发现,要使 10 粒鹅卵石子平均分给 5 只小鸡,每只小鸡应该得到 2 粒鹅卵石子。

在这个过程中,小明不仅学会了如何计算平均数,还理解了比例和分数的概念。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小明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鹅卵石子分配问题背后的数学原理。

这不仅帮助他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培养了他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10 粒鹅卵石子的数学故事》是一本很好的数学启蒙读物,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读者学习数学知识,并培养读者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 目录1.故事背景和起因2.鹅卵石子的分配问题3.数学方法解决鹅卵石子问题4.解决鹅卵石子问题的启示篇2正文《10 粒鹅卵石子的数学故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代中国的有趣数学问题。

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庄,一个老人拥有 10 粒鹅卵石子,他想要将这些鹅卵石子分给他的两个儿子。

按照当时的传统,长子应该得到双份,次子应该得到单份。

然而,10 这个数字是一个特殊的数字,无法简单地分成双份和单份。

在这个问题中,鹅卵石子的分配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小故事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小故事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小故事
小明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他最近参加了一次数学考试。

他很努力地学习,并且认真做题,最终他得了80分的好成绩。

但是,小明并不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好,因为他不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

于是,他问了班里的数学老师,老师告诉他,班里的平均分是70分。

小明很高兴,因为他比平均分高了10分,这意味着他在班里排名比较靠前。

但是,他也意识到自己还有提高的空间,因为他的成绩距离满分还有很大的差距。

于是,小明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他知道,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知道平均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成绩水平,并且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成绩。

- 1 -。

数学趣味故事集

数学趣味故事集

数学趣味故事集故事一:小明和苹果小明去超市买了一袋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地分给他的3个朋友。

然而,他发现袋子里的苹果数目不是3的倍数。

小明思考了一下,他想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小明先把袋子里的苹果数目对3取余数。

假设余数为N。

然后,他把余数N个苹果分别给他的3个朋友,每人分到1个或者0个。

最后,小明把袋子里的苹果平均地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人分到袋子里的苹果数目除以3的商数个。

这样,小明巧妙地把苹果分给了他的3个朋友,并且每个人分到了整数个苹果。

故事二:大象的数字在一个动物园里,有5只大象。

这5只大象都很聪明,喜欢进行数学游戏。

一天,它们决定组队进行一个有趣的数字游戏。

每只大象站在一个数字上,这些数字是1、2、3、4和5。

然后,它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字变换操作。

第一次操作,每只大象在所站的数字上加上它右边大象站的数字。

第二次操作,每只大象在所站的数字上减去它左边大象站的数字。

第三次操作,每只大象用自己所站的数字除以2。

经过了这三次操作,大象们发现,最后每只大象所站的数字都变成了3。

它们非常惊讶,都觉得这个游戏很神奇。

通过这个游戏,大象们研究了数字间的一些有趣的关联,并且锻炼了它们的计算能力。

故事三:数学天才李明是一名小学生,他在数学方面非常有天赋。

有一天,他参加了一场数学比赛。

比赛开始后,李明迅速解答了前几道问题,他的答案全都是正确的。

但是,第5道问题对李明来说非常困难,他没有办法解答出来。

李明心急如焚,他向祈求能够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劈中了李明的脑袋。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李明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灵感。

他迅速拿起笔,在试卷上写下了答案。

不出所料,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从那以后,李明成为了数学界的传奇,人们都称他为“数学天才”。

故事四:数学之美数学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马克斯独自坐在书桌前做着复杂的数学题。

他苦思冥想,但思路却一直不通。

突然,他的笔在纸上滑动,画出了一个漂亮的图形。

平均分东西的数学小故事

平均分东西的数学小故事

平均分东西的数学小故事
从前,有两个好朋友小明和小华,他们趁着暑假一起去了旅游,期间他们渐渐发现,
他们的食物总是不够公平地分配。

小明总是抢到更多的食物,小华却吃不饱。

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他们想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就是借助数学知识来把食物平均分配。

他们第一步是计算他们拥有的食物的总量。

小明和小华的食物量都不一样,所以他们
需要把食物分别量一遍,然后用加法把他们的结果相加起来。

小明:我有10个巧克力,5个饼干和3个苹果,总共18个食物。

第二步是通过平均分法,把食物分配平均。

平均分法就是把两个数字相加,然后把结
果分成两半,这样每一个人都会获得相同数量的食物。

小明和小华的食物总共是33个,那么他们可以把这个数字除以2,得到平均数是16.5。

小明和小华可以得到的食物数量都应该和这个数字相同,因为他们是平等的朋友。

他们在公平的情况下,把食物分配给了彼此。

从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争论过食物的
分配问题了。

小明和小华学到了这样的事情,科学知识可以在生活中用到。

当他们回到学校,他们会更加愿意来学习数学课程,因为数学确实在生活中很有用。

关于平均法的的销售小故事

关于平均法的的销售小故事

关于平均法的的销售小故事
有个小故事,说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傍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推着手推车在小镇街头卖菜,就卖两种大蒜和大白菜。

菜质量很好,碧绿光亮,新鲜怡人,大蒜3元1斤,大白菜1元1斤,很多小镇居民前来采购。

一个少年过来说,我大蒜和大白菜都买,为了计算方便统一给我按2元1斤可以吗?
老人一想,大蒜单价3元,大白菜单价1元,平均就是2元1斤,没问题啊,老人很爽快地答应了。

少年买了10斤大蒜和1斤大白菜,老人拿出计算器,一算,总价等于11乘以2等于22元,收款22元,然后开心地扬长而去。

老人收钱后,感觉有点不对劲,但是又用计算器算了一遍,还是没错。

怎么回事?
其实是少年狠狠的利用老师对数学的不精通而骗了老人一把。

一个明显的是10斤大蒜就要30元,少年巧妙的利用大蒜和大白菜的价格差,两者统一购买,平均价就把大蒜的价格拉低了。

如果少年购买的大白菜和大蒜的数量相等,那么这个交易是公平的,没有问题。

当故事中,少年用低价多买价值高的大蒜,用高价买了价值很低的大白菜,综合起来少年因低价大蒜得到的收益远可以抵消高价购买大白菜带来的损失。

所以,老人利益受损,少年赚了便宜。

假如,少年买了1斤大蒜,10斤大白菜,混在一起要付22元,如果单独买两者仅仅需要付总价13元。

故事中少年买了10斤大蒜,1斤大白菜,混在一起要付22元,单独买要付31元。

这就是由于平均数的数字陷阱。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类似的似是而非的问题,表面和实际相差巨大。

因此,我们要小心谨慎,避免陷入数字的陷阱之中。

平分松果(数学小故事)

平分松果(数学小故事)

平分松果
一天吉吉国王发现了一棵松树的松果熟了,松果非常饱满,松子特别香。

吉吉便号召动物们一起来摘松果。

过了大约10多分钟,动物们把书上的松果都摘了下来。

一个有200个松果,可他们30只小动物怎么分都觉得不公平。

光头强刚好路过,也来蹭热闹。

“我们人类有种方法叫做平均分,我来用算式计算计算。


光头强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200÷30=6……2。

“2”刚写完光头强就说:“好了,大伙每人6个。

我帮了你们这么大的忙,剩下的给我应该没问题吧。


动物们纷纷表示赞同,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在回去的路上,吉吉遇到了熊大,就把刚刚分松果的事情告诉了熊大,还说光头强真好人,帮我们分松果也不占我们的便宜,就要了2个松果。

熊大大声说道:“不好,大伙赶紧去追光头强,大伙都被骗了。

光头强占了大便宜了。


你们猜猜光头强到底拿了几个松果?。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故事6篇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故事6篇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故事6篇生活中的数学故事篇(1):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妈妈去西缘浴室洗澡,当洗完澡时我们在照镜子妈妈突然对我说:“女儿,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

”妈妈说:“你看到镜子里面有一面时钟吗?现在镜子里面的时钟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现在是下午几时几分吗?”我想了一会儿没做出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得不好意思地说:“我做不出来。

”当我回头看一下挂在墙上的时钟,现在是下午4:45。

妈妈问我现在能分析一下怎么研究这个问题了吗?妈妈提醒了我一下,镜子里的钟面时针与分针和挂在墙上钟面时针与分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时候我立即反应过来了,它们是呈左右轴对称,这正是我最近学习的内容。

洗完澡回到家后,我要求妈妈再出几个给我做一下。

第一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3:30,第二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9:40。

我立即动手在纸上采用对称法的方法做出了这两道题目的答案:8:30和2:20。

这时候妈妈又问我每次这样做题是不是有点麻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会儿,没有想出来。

妈妈这时说:“再提醒一下小朋友,将镜子里钟面时间和实际时间加起来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我赶紧动手算了起来,3:30+8:30=12,9:40+2:20=12,发现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都等于12,此时我兴奋的跳了起来。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将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等于12。

我说:“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妈妈笑着说“简单嘛?这说明你遇到问题要有考虑的思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事物,找出它们的规律,那你就会觉得生活中的数学比课堂上讲有意思多了。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确实是无处不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有。

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数学了!生活中的数学故事篇(2):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事情都能从一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变成一个个既生动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

数学故事---平均数[1]

数学故事---平均数[1]

狐狸在森林里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生意日渐火红起来。

可是公司的员工却十分不满,原来雇用的员工们每天的工作强度很大,但工资却很低。

员工们每天从早忙到晚上,得不到休息,而得到的工资又不多,所以它们集体罢工,要求减轻工作量,增加工资。

狐狸想:与其给原来职工加工资以求保住员工,还不如招一批新工人合算。

因为即使给它们低工资,一时半会也不会闹事。

于是马上印了许多广告到处张贴,说:“本公司平均工资1800元,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小老虎听说了以后,心想一个月1800元工资还不错,于是到公司报名。

狐狸对小老虎说:“我们公司的平均工资是1800元,你愿意到我们公司工作吗?“小老虎表示同意,狐狸马上录用了它,合同期为1年。

第一个月,小老虎干得非常卖力。

到了月底,小老虎高高兴兴地去领工资,等钱拿到手后,一数钱怎么才800元呢?小老虎气呼呼地找到狐狸责问为什么不是1800元,而只给了800元?狐狸狡猾地一笑说:“我说的是员工平均工资是1800元呀!既然是平均数,那自然就有高有低了。

”狐狸像变戏法一样,从桌里拿出一张表格:本公司职员平均工资:(10000×1+3700×2+800×12)÷(1+2+12)=(10000+7400+9600)÷15=27000÷15=1800(元)狐狸指着这张表格说:“看见了吗?本厂的平均工资确实是1800元。

”小老虎迷惑了:“难道平均工资1800元,不是每个工人1800元吗?”小朋友,你能告诉小老虎是什么原因吗?答案从狐狸提供的工资表中可以得出,全体职员的平均工资确实为1800元,但是员工的工资只有800元,而经理及副经理的工资大大高于员工的工资。

这表明极高的数值对平均数有影响,可以将其提高。

同时,也说明平均数值不具有当然的确定性,不能反映员工的真实收入水平,这也是平均数的一个缺陷。

数学故事平均数1

数学故事平均数1

数学故事平均数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学存在于方方面面。

而平均数作为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数学故事来解释平均数的概念和其应用。

故事一:植物生长的平均数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有一棵高大的橡树。

橡树所在的小区域内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植物,如花朵、草坪等。

为了了解这片森林中植物的平均高度,一个科学家决定进行一次测量。

科学家首先选取了森林中不同位置的10棵树木,并测量它们的高度。

然后,他把这些高度相加并除以10,得到了这10棵树木的平均高度。

这个值被认为是这片森林中植物的平均高度。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平均数是通过将一组数值相加然后除以数量来计算得到的。

在这个例子中,科学家将具体的测量值加在一起得到总值,然后除以数量来获取平均值。

故事二: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刚刚参加了一次数学考试。

他们很好奇自己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如何,于是决定相互交流他们的成绩。

小明询问了班级里的每个同学的数学成绩,并将这些成绩相加并除以班级的人数,得到了这次考试的平均成绩。

小明发现,他的数学成绩高于平均成绩,他感到非常高兴。

然而,有几个同学的成绩低于平均成绩,他们感到有些失落。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平均数对于评估一个群体的总体表现非常有用。

故事三:平均速度小明和小红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并且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学。

他们之间的距离是5公里,他们每天都按照相同的时间骑行到学校。

某天,小明因为某种原因没有骑自行车。

于是,他决定搭乘公交车。

公交车的速度要快于自行车,所以小明提前到达了学校。

小明计算了自己和小红的平均速度。

他用自行车骑行的距离除以骑行的时间,得到了自己的平均速度。

然后,他计算了小红的平均速度,得到了小红的平均速度。

通过比较两者的平均速度,小明得出结论,自己搭乘公交车确实能更快地到达学校。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平均数可以用于计算速度,并帮助我们判断不同选择之间的效率。

数学小故事大全

数学小故事大全

一个简短的数学小故事: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两位聪明的兄弟,他们分别叫做小明和小杰。

一天,他们听说村子里将要举办一场数学竞赛,冠军将得到一箱美味的巧克力。

小明和小杰都很想赢得冠军,于是他们决定一起准备。

他们每天都在一起学习,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他们发现,当他们一起合作时,解决问题的速度比单独时更快。

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小明和小杰信心满满地参加了比赛。

比赛中,有一道难题让其他选手都束手无策,但是小明和小杰却迅速找到了解决办法。

他们发现,将自己的思路结合起来,一人提供了问题的一部分答案,另一人则补充完成,最终他们成功解决了这道难题。

最终,小明和小杰赢得了比赛,拿到了那一箱美味的巧克力。

他们意识到,在数学中,合作和分享思路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从那天起,小明和小杰成为了数学上的黄金搭档,共同迎接更多的数学挑战。

数学小故事: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三个农夫:阿明、小强和丽丽。

一天,他们决定一起去市场买水果。

阿明买了5个苹果,小强买了3个橙子,而丽丽买了2个梨子。

他们将水果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回到村庄。

晚上,他们决定平均分配所有的水果。

他们发现水果总共有10个,于是每个人都分到了3个水果,剩下一个水果无法平均分配。

他们讨论了一下,决定将剩下的水果切成三等份,每人得到一个小块。

这样,每个人最终都得到了相等的水果份额。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分配和平均分配方面的应用。

故事1:数学天才的谜题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年轻的数学天才,名叫小明。

他总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一天,他的老师给了他一个谜题:在1到100之间,找出所有的质数。

其他同学纷纷动手解题,但小明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

老师惊讶地问他是如何做到的,小明微笑着说:“我只需排除所有的偶数,然后只考虑奇数中能被3、5、7整除的数,就得到了所有的质数。

”小镇上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后,都被小明的智慧所折服。

故事2:数学竞赛的奇妙经历一天,学校举办了一场数学竞赛,参赛者包括小明和他的好朋友小红。

二年级上数学森林里的故事平均分

二年级上数学森林里的故事平均分

我会分: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个同学,每
人分()瓶。
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个同学,每人分() 瓶。
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个同学,每人分() 瓶。 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个同学,每人分() 瓶。 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个同学,每人分()
瓶。
12瓶矿泉水,每人分()瓶,可以分给()个同 学。 12瓶矿泉水,每人分()瓶,可以分给()个同 学。
每个花瓶里插( 2 )枝花。
12个萝卜
每只小兔分4 个 ,可以分 给几只小兔?
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可以 分给几只小兔?
15个松果
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 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把6个苹果平均分在 3个盘里,怎么分?
6个苹果,每盘放2个,需要几个盘子?
认真想一想
做一做
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 2)个面包。
大家好11大家好12大家好13大家好14大家好15有8枝花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大家好16分一分说一说大家好17有8枝花平均插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大家好18有8枝花平均插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大家好19大家好2012个萝卜大家好21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二年级上数学森林里的故事平 均分
怎样分竹笋呢?
不一样多
1个 5个
不一样多
4个
2个
都是3个, 是同样多
3个
3个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 平均分。
有得分的同样多,有的分 的不一样多。
判断一下,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x x

√( )
(x)
12个桃子分给3只小猴子,平均 每只小猴子分到几个桃子?
1个1个地分,每只小猴分的4个

平均数的数学日记200字的童话故事

平均数的数学日记200字的童话故事

平均数的数学日记200字的童话故事-天,小麻雀在树林里看到啄木鸟大叔拿着做好的箱子摇头叹气。

小麻雀连忙落在啄木鸟大叔身边问:“啄木鸟大叔,您有什么事不高兴?”
啄木鸟大叔皱着眉头说:“我要做一个体积是0.48立方米的长方体箱子。

可是做好以后,发现箱子嫌小,用不上,我量了一下,它的长是0.8米,宽是0.5米,高是0.6米,只有我原来要做的箱子体积的一半。

我想来想去,不知道要做的箱子长、宽、高应该取多长,小麻雀,你能帮我算一算吗? 小麻雀-听,连忙说:“没问题,你把那只小箱子的长、宽、高各扩大两倍,不就行了吗?”啄木鸟大叔问:“这下不会错了吧?”小麻雀很自信地说:“这还要问吗?把长、宽、高各扩大两倍,体积不就扩大了两倍吗?就这样做吧。


第二天,小麻雀又到啄木鸟大叔那儿去了,他问:“怎么样,箱子做好了吗?”啄木鸟大叔说:“不行呀,那箱子太大了!”
小麻雀一听,脸红了,心想:错在哪里呢?还是向八哥老师请教吧。

八哥老师听了事情的经过后,笑呵呵地对小麻雀说:“做- -个体积是原来两倍的长方体箱子,不能把长、宽、高都扩大两倍,只要用长x2或宽x2或高x2就行,例如: (0.8x2)
x0.5x0.6=0.48 (立方米)。

如果把长、宽、高各扩大2倍,(0.8x2) x (0.5x2) x (0.6x2) =1.92 (立方米),体积就扩
大了1.92+0.24=8倍了。


小麻雀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后来,他把八哥老师的话啄木鸟大叔讲了,这一次啄木鸟大叔做的箱子不大不小,正好用。

小学生数学故事均匀塔配

小学生数学故事均匀塔配

小学生数学故事均匀塔配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迷信好大约是很多先生都忧虑的效果,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数学故事平均塔配,希望同窗们多多积聚,不时提高!
生活中出处充溢数学的兴趣,在这里济南奥数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先生数学故事,希望济南的家长和孩子能在快乐中了解数学,爱上数学。

小先生数学故事:平均塔配
能不能把九个数字1、2、3、4、5、6、7、8、9分红三组,每组三个数,并且使各组的和都相等?
把它们分红三组,使各组的和相等,那么每组的和应该是453=15。

由于每组必需有三个数,三数之和为15,所以7、8、9这三个数必需在不同的三组。

包括9的一组,另两个数的和是6,因此只能是2、4或1、5。

假设9、2、4在一组,那么含8的一组中另两数之和为7,只能布置1和6,剩下的7、5、3在第三组。

假设9、1、5在一组,那么含8的组中只能布置3和4,剩下的7、6、2在第三组。

因此此题共有两解:
9+4+2=8+6+1=7+5+3,
9+5+1=8+4+3=7+6+2。

要使每组含三个数,这很容易做到。

关键是使各组的和都相等。

每一组三个数的和应该是多少呢?
先计算九个数字的总和:1+2+3++9=45。

小学数学故事分享之巧求平均数数学故事

小学数学故事分享之巧求平均数数学故事

刘⽼师给⼤家出了⼀道题。

前进⼩学8个班去帮助农民摘⾖⾓,每个班摘⾖⾓的重量分别是:55千克、50千克、48千克、54千克、49千克、53千克、54千克、53千克。

问平均每班摘⾖⾓多少千克?“看谁算得快。

”刘⽼师⿎励说。

于丰很快举⼿回
答:“平均每班摘52千克。

”刘⽼师点头说:“你能把计算的⽅法说⼀说吗?”于丰说:“求平均数有个窍门,就是先在这些数中确定⼀个基准数。

⽐如,这道题就是以50为基准数。

然后把5个班分别⽐基准数多出的千克数加起来,并从中减去剩下那2个班⽐基准数少的千克数,所得的数除以8,商再加上基准数,就是所求平均数。

”刘⽼师⾼兴地说;“很好,于丰的这种⽅法我们可以给⼀个名字叫做‘减少加多法’。

做的时候可以这样:先选好基准数50,然后从前往后看,多的数前写上加,少的数前写上减,也就是:5+0-2+4-l+3+4+3=1616÷8=250+2=52(千克)这就是平均每班摘的重量。

”刘⽼师⼜说:“这样求平均数速度快,计算量⼩,是⼀种好⽅法。

”。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有趣的平均数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有趣的平均数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有趣的平均数大家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明天教员也要给大家讲一段小猫钓鱼的故事。

一、小猫钓鱼看法平均数1、在一个天气阴沉的午后,大虎、二虎和小虎三位猫兄弟到河边钓鱼。

两个小时以后他们每人数了数自己的鱼,大虎钓到7条鱼,二虎也钓到6条鱼,只要小虎才钓到2条鱼,你能用圆形替代鱼,摆出他们钓鱼的条数吗?〔竖排或横排摆都可以〕2、小虎一看自己钓得这么少就哭起来了,原来猫妈妈说,明天谁钓鱼钓得最少就不能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了,于是小虎就拼命哭,怎样哄也哄不好。

这时二虎突然说我有主意了,你知道二虎想出什么主意能让三团体一同去观看卡拉OK竞赛呢?3、怎样才干让每团体的鱼异样多呢?用圆片摆一摆再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方法一:把三团体的鱼合到一同再平均分,每团体也可以失掉5条鱼,这种方法叫做先兼并再平均分。

这种方法你能列出算式吗?方法二:大虎拿出两条鱼给小虎,二虎拿出1条鱼给小虎,这样每团体都有5条鱼,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

5条是大虎钓鱼的条数吗?是二虎和三虎钓鱼的条数吗?我们给他起个名字,5条就是大虎、二虎、小虎钓鱼的平均数,我们可以说他们平均每人钓了5条鱼。

二、进一步了解平均数1、大虎、二虎、小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花花姐妹,原来她们也去钓鱼了,花花姐妹可是钓鱼的高手。

大虎:你们平均每团体钓了多少条鱼?2、这是花花姐妹钓鱼的条数,你估量一下花花姐妹平均每人大约钓到多少条鱼?3、你能算出花花姐妹究竟平均每人钓了多少条鱼呢?三、歌唱竞赛,了解平均数的必要性。

1、森领卡拉OK大赛就要末尾了,许多小植物都赶着去观看竞赛呢!2、森林里好多鸟类都参与了竞赛,最后的决赛是在黄鹂和百灵鸟之间停止的,让我们来看看决赛效果。

这是四位评委为黄鹂打出的分数,区分是96、85、90、93,当最后一位选手百灵鸟登台演出的时分,评委之一的猫先生因家中有急事由评委席参与,于是只剩下3位评委为百灵鸟打分,他的得分是93、89、9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小学数学故事分享之巧求平均数数学
故事
数学的学习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普遍,而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问题。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练习小学数学故事分享。

巧求平均数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刘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

前进小学8个班去帮助农民摘豆角,每个班摘豆角的重量分别是:55千克、50千克、48千克、54千克、49千克、53千克、54千克、53千克。

问平均每班摘豆角多少千克?“看谁算得快。

”刘老师鼓励说。

于丰很快举手回答:“平均每班摘52千克。

”刘老师点头说:“你能把计算的方法说一说吗?”于丰说:“求平均数有个窍门,就是先在这些数中确定一个基准数。

比如,这道题就是以50为基准数。

然后把5个班分别比基准数多出的千克数加起来,并从中减去剩下那2个班比
基准数少的千克数,所得的数除以8,商再加上基准数,就是所求平均数。

”刘老师高兴地说;“很好,于丰的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给一个名字叫做‘减少加多法’。

做的时候可以这样:先选好基准数50,然后从前往后看,多的数前写上加,少的数前写上减,也就是:
5+0-2+4-l+3+4+3=1616÷8=250+2=52(千克)这就是平均每班摘的重量。

”刘老师又说:“这样求平均数速度快,计算量小,是一种好方法。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更多小学数学故事分享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查字典数学网!请大家及时关注!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
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