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第32讲人口素质与环境、人口迁移与环境、中国人口迁移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32讲 人与环境
训练12.(2021湖南高考真题)有研究报道,某地区近40年内森林脊椎动物种群数 量减少了80.9%。该时段内,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 空间,致使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 A.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 B.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获的活动 D.农业和城镇建设需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训练8.(2021年河北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 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第9单元 第32讲 人与环境
素养目标
1.生态足迹
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产资源 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越多
生态和环境
生活方式
2.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人口的持续增长,给 生态环境 带来越
来越大的压力。
(2)我国人口现状
①在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的调控下,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
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
(4)措施:正确处理 环境保护 与 经济发展 的关系,践行
经济、社会和生态
相互协调的 可持续发展
理念。
(5)我国政府的观点和做法
我国政府倡导 生态文明 建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迁移
3.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1)三角形统计图 是一个三轴坐标图,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图中数据 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 总和必须是100%。
(2)读取坐标的步骤 ①找点:过要求的某点(图中的“ ”点), 分别沿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图中的 A、B、C箭头)作3条平行于坐标轴的线(图 中a、b、c三条线);三条线分别与坐标轴线 相交,分别有一个交点(图中M、N、P点)。 ②读数:读出三个交点的数值,即为交点所在坐标轴的坐标值(M数值是70,表示 该点15~64岁人口占70%;N数值是5,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5%;P数值为25,即 0~14岁人口占25%)。 ③验算:最后验算三个坐标值的和是否是100%(图中M+N+P的数值为70+5+25 =100)。
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 性别差异
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
2.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移,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 文化差异
较低的人群迁移,迁入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
产业结构 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 调整 提升;伴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 机械增长率 >0 时为人口净迁入,即区域人口增长 • 机械增长率 <0 时为人口净迁出,即区域人口减少
区域人口增长
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 自然(或机械)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增长,但最大时人口不是最多;
➢ 自然(或机械)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减少,但最小时人口不是最少;
➢ 自然(或机械)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最多(人口数量达到极大值)或最少(人口数量 达到极小值)。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单元人口与环境ppt(6份) 人教课标版1
类型
特点
例图
坐 标 类 图
三 角 形 统 计 图
有三个坐标轴, 组成一个正三角 形,内作若干三 条边的平行线, 并标注出三个坐 标所代表的变量。 通常用来表示有 三个变量的地理 事物的百分比结 构
专 题 讲 座
解 题 技 能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九单元 人口与环境
体 系 构 建
类型
特点
例图
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 扇 与全部的比例关系,适 形 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 图 内部结构 结 构 类 图
专 题 讲 座
解 题 技 能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九单元 人口与环境
体 系 构 建
解题技能
解释说明型综合题 题型特征 解释说明型综合题是近年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1)解释说明型综合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基本 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是高 考试题中最基本的题型,出现的概率特别大, 几乎每年都有。
表示地理 事物在时 间上或空 间上的分 配规律, 能直观反 映同一种 地理事物 的变化趋 势
判读方法 通用方法 具体判读方法 一般可依如下程序去 判读:①读图名 ↓ 判读时,主要根 ②读坐标(或图例) 据线状统计符号 ↓ 的大体走向来分 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 析统计对象的量 趋势) 值随时间或空间 ↓ 的连续变化的规 ④分析数据 律,要特别注意 ↓ 曲线统计图中的 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 高峰或低谷以及 规律 折线图中的明显 ↓ 的转折点 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 图转换)
由扇形统计图派生出来 的三维图形。除了反映 饼 某些地理事物之间的比 状 例关系外,还反映总体 图 的绝对量
判读方法 具体判读方 通用方法 法 一般可依如下程 序去判读:①读 图名 判读时,主 ↓ 要是通过比 ②读坐标(或图例) 较图中各组 ↓ 成要素的百 ③读数据(大小及 分比来分析 变化趋势) 地理事物的 ↓ 特点,判断 ④分析数据 其性质。判 ↓ 读时,也可 ⑤用文字概括联 比较各扇形 系或规律 的圆心角的 ↓ 大小 ⑥进行图表转换 (或图图转换)
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 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 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结合某地区人口统计图分析,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我国中部地区某地级市辖6县2区,代管1县级市。下图为 2010~2020年十年来该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 1~3题。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程标准
素养要求
1.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 1.结合具体人口迁移的图文材料,
因,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 综合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对
主要因素。
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综合思维)
2.理解人口迁移产生的影 2.辩证地认识人口迁移对迁出地、
响。
迁入地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一、人口的迁移 1.何为人口迁移?如何分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____国__际__或__本__国__范__围_____内发生 改变。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__国__际__人口迁移和__国__内__人口迁 移。
B.培育突出的优势产业
C.建设交通枢纽城市
D.控制城市房价上涨
考点 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 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 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 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1990~2015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单元人口与环境ppt(6份) 人教课标版
2012高考导航
考纲展示
1.人口的再生产: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2.人口数量与环境: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环境 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3.人口素质与环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 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4.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 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命题热点
1.以折线图、表格等形式,综合考查题这一社会热点,考查不同国家或地区人 口问题的表现、原因,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性别比等问题 3.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注重对人口迁移、人口容量、城
市迁入人口的构成及影响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状况等知识
的考查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与环境 课件(人教版)
答案: (1) 1 (2) 2010 (3) 1986 1990 (4) 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 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保健状 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 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 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这一时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 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型。人口 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 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 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这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真题1】(2011·上海)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 塔图,回答问题。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 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 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1) 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 下降了大约______%。 (2) 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 比2000年上升1.91%。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思维过程】(接上)1953年5~9岁儿童出生时 逢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出生率低。1982年0~4 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 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 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1982 年5~9岁的儿童出生时逢文革中后期,国家对人 口生育控制较松弛。
【思维过程】 试题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用人口 金字塔图承载信息,紧扣社会热点,贴近生活,考 查了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学生计算能力。 第(1)题,对比2010年与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2010 年0~4岁婴幼儿约为5.8%,2000年0~4岁婴幼儿约为 6.8%,十年中0~4岁婴幼儿比重下降约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口课件
二、人口相关的基本概念
• 1.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 2.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
量的变化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
构等。 • 4.人口年龄结构(构成):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
三、人口分布
【小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 一、自然环境 • 1.气候 • 2.地形 • 3.矿产资源开发 • 二、人文环境 • 1.开发历史 • 2.经济发展水平 • 3.交通条件 • 4.政策因素
大概念总结: 1.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和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制约。 2.一般而言,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 足等地区,人口较为稠密。 3.自然环境条件适宜的地区,可能因为人文 条件的不同,人口数量也会存在显著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东南沿海地区内部人口分布有怎样 新的变化规律?
四、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40年,深圳人口增长了45倍; 2010-2020深圳十年流入了714万人,相当于全省同期增量2171万的三分之一,每3个 去广东的人,有1个来深圳。
• 1. 省内来自哪些地级市?有无规律?
4.用推拉理论来解释人口迁 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四、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哪些省份是人口迁入的主 要目的地,推测迁入的原因。
• 目的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 份、城市;
• 迁入原因:寻找更好的就业机 会,增加收入(经济目的);
• 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较小。
四、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 人口越容易迁出?
•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相对较低,并非绝对最低的省 份。
【教师必备】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最新考纲 ] 1.不一样人口增添模式的主要特色及地区散布。
2.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4.地区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 剖析解读] 1.认识世界人口增添过程及其地区差别;掌握世界人口增添模式的主要种类及其特色;运用人口资料,能用图表表达当地人口的增添模式和人口迁徙的特色;剖析资料,比较不一样的人口增添模式的地区差别。
2.认识人口迁徙的观点;理解影响人口迁徙的主要因素;剖析某地区或某期间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
3.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4.联合实例说明地区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第 1 讲人口增添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增添1.世界人口增添在历史上的人口增添图中,表现为一条“J”形曲线。
2.人口自然增添率(1)观点:一准期间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2)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和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此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添的决定性因素。
二、人口增添模式1.“高—高—低”模式人口增添模式原始人口增添模式传统人口增添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期间原始社会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以收集、打猎经济为主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超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超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基本特色长率然增添率2.“高—低—高”模式散布地区欧洲等发达国家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世纪金榜圆您梦想存在时间18 世纪中期此后到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从 20 世纪 50 年月起到现在基本特色超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添率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惹祸业发展,粮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原由食增产,人口死亡率明显降落惹祸业进步对现阶段虽采纳控制人口政策令人口增添势头的影响遇到必定制止,但自然增添率仍不低3.“低—低—低”模式(1)转变原由: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②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③人类生活水平易文化水平的提高;④人们生育观点和生育行为的变化。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47页PPT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36、自己的鞋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一讲人口再生产及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与环境课件.pptx
3.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给资源和 环境 带来巨大的压力。 (2)排污量剧增,会造成对环境的侵害。 (3)生产规模扩大,出现大量的生产废弃物 ,对环境产 生重要影响。
三、环境人口容量
概念 环境所能承载和容纳的 最大 人口数量
影响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 对外开放程度 及人 因素 口的文化和 生活消费 水平
人口增 长缓慢 ;人口 老龄化
原因
①经济落后,生活 质量差,现代化水 平低,需要劳动力 多;②社会保险和 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受“养儿防老” 传统观念的影响
①经济发达,生产 力水平高,科技发 达,生活条件好;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 险和福利制度;③ 人们的受教育水平 高
影响
①加大经济、就业、资 源和环境的压力;②导 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 速度降低;③生活水平 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 穷国更穷;④不利于提 高人口素质
2.定类型 人口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①年轻型(增长 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甲图);②成年型(静止 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 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乙图);③老年型(缩减 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丙 图)。
人口问题
[例 2] (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1982 年和 2009 年我 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
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其可直观 地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进而可分析该 地区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判读时,可关 注以下几点: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图完成 1~2 题。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 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 5~6 题。
《高优设计》人教版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轮总复习 ·地理
1. 影响人口移动的主要因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往往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 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够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考点·出彩梳理 考向·出彩探究
一轮总复习 ·地理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考点·出彩梳理 考向·出彩探究
一轮总复习 ·地理
2. 其他因素: 政策 、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
3. 综合分析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 起着主导作用,但 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 因素。
考点·出彩梳理 考向·出彩探究
一轮总复习 ·地理
考向·出彩探究
考点·出彩梳理 考向·出彩探究
2. 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轮总复习 ·地理
考点·出彩梳理 考向·出彩探究
一轮总复习 ·地理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 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 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 区城市化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 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化区的形成
考点·出彩梳理 考向·出彩探究
一轮总复习 ·地理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有何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 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 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 化。
考点·出彩梳理 考向·出彩探究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9单元 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 第2节 人口素质、人口
和文化的联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人才流失,青壮
年劳动力减少。对迁入区来说:可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有利于 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问题:增加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带 来就业紧张、交通居住拥挤、社会治安管理困难以及原住居民 的歧视与排斥等问题
典题例证
(2010· 烟台统考)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广州
火车站的农民工返乡时间提前至11月到12月。据此回答(1)~(2)题。 (1)农民工从广州火车站返乡,从人口移动的类型来看,属于( D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国内人口流动 (2)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流动人口数已从1993年的7 000万增长到2007 年的1.6亿,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B ) ①补充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地区的劳动力 住、就业等造成压力 ③增强社会活力 ②不会对城市的交通、居 ④存在社会治安管理隐患
外来流动人口
的增加。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
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 影响:
增强社会的活力 有利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存在的问题: 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的经济秩序会造成一些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一些新问题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1)农民工返乡属于国内人口流动 (2)流动人口对流入地来讲,积极的影响是补充劳动力,增强社
会活力;消极的影响是给城市的交通、居住、就业等造成压力,
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等。
触类旁通
读右列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考虑, 其主要原因是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2节 人口素质、人口迁移与环境课件 人教版
点击此处进入 创新能力培养
影响
积极影响
①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劳动力的供求 矛盾;②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贡 献;③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④促进了城市周 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⑤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 条件,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⑥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发展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九单元 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 第2节 人口素质、人口迁移与环境
考点1 人口迁移的判断与评价
1.人口迁移的判断 人口迁移的概念中包含了三大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1)空间移动:只有发生空间移动的人口现象才能构成人口迁移。 (2)居住地的变更: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行 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了迁移。 (3)时间限度: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的移动,才被
有利的方面:_增__强__社__会__的__活__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的问题: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的经济秩序会造成一些压力; _对__社__会__治__安__和__计__划__生__育__管__理__带__来__一__些__新__问__题__等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上海市的人口迁移以_迁__出___(迁入、迁 出)为主,目前大量人口迁入上海市除了经济原因外,还与上海人 口的____老__龄__化________特征有关。 解析:上海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但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 平均增长幅度只能是人口从外地迁入造成的;迁入人口对上海发展 的影响主要从劳动力供给、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等方面来分析; 80年代中期以前上海因支援内地建设与知识青年下乡等因素影响, 迁出人口较多。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2讲考题优化演练
(2011年四川眉山一模)读近年来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流出地统计表,完成1~21.A.广东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是人口流出大省,也是人口流入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区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省均在东部地区2.M省人口流入受历史影响明显,M省最可能是( )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解析:第1题,比较简单,仔细读表即可。
第2题,山东省在历史上有大量的人口“闯关东”,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人口回流;河南、安徽和江苏都是山东的邻省。
答案:1.B 2.C(2011年江苏盐城调研)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
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民工流动B.道路建设C.水利工程建设D.输气管道建设4.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线形分散为主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的提示信息判断所示人口迁移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移民。
第4题,图中人口迁移大多属于就近后靠移民,以线形分散为主。
答案:3.C 4.D读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我国城乡15~64岁人口受教育差异的特征是( )A.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B.城市人口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C.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小于城市D.农村人口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解析:选D。
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人口以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农村人口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6.提高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是( )A.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B.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增加C.有利于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D.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析:选A。
人口素质越高,越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越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本题组考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 迁移的方向及影响。第(1)题,东部沿海地区经 济发达,吸纳的农村跨省劳动力占全国的比重 大。第(2)题,c地区由于流出大量的农村劳动 力,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答案:(1)A (2)C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一 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人口素质的高低,这就需要比较人口素质的高 低分别影响环境的哪些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 响。
学以致用 1.下面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 然增长率图(图1)和劳动力迁移图(图2)。读图, 回答(1)~(2)题。
(1)若甲、乙、丙、丁四城市的人口规模相当, 按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2)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 多的是( )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中国的人口迁移
【知识拓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工
潮”,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人口迁移,仅能称 之为人口流动,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的居住 地一般并不“长期”或者“永久性”改变, 改变的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如大多数进 城民工的“户籍”仍是原籍。
方法突破
中国“民工流”的成因、特点及影响 (1)“民工流”产生的原因: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②城乡或地区之间出现巨大 的收入差距;③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国家的优惠 政策。 (2)“民工流”的特点:①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 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 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大省是民工主 要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 发达地区以及工矿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3.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观 (1)整体上影响人们的资源观、________和 发展观。 (2)直接影响着______的开发和利用。 资源
充分程度 (3)影响着资源利用的__________。
(4)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___________。 环境后果
释疑解惑
影响人口素质的因素,既有先天性因素,又有 后天性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 (1)先天性因素和自然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所以 要发展医疗事业、宣传普及优生知识,推行优 生、优育措施,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2)后天性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更为重要的决定性 因素,应通过主观努力改善社会条件,加强后 天培养,如发展保健事业、推广全民健身运动 等。
解析:第(1)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
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
快速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需要的自然资
源增多。第(2)题,提高资源利用率,适度开
发,加强环保、控制人口适度增长与图示内
容相吻合。
答案:(1)D (2)B
考向真题探究
考情分析
近三年非课改区在高考命题中对本讲内容涉及
很少。人口迁移及对环境的影响,在高考中曾 有涉及,这部分内容在复习过程中不可忽视。
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 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 因。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 城市化的影响。 【命题立意】 本题综合考查了安徽省的人口 迁移及其影响、沿海与内地之间的产业转移及 其影响等。就能力看,侧重于考查考生整合所 学地理知识,结合现实分析、论证和阐释问题 的能力。本题难度较大。
第32讲 人口素质与环境、人口迁移与 环境、中国人口迁移
第32 讲人 口素 质与 环境、 人口 迁移 与环 境、 中国
考向真题探究
专题优化演练
考基自主落实
一、人口素质与环境 平均 身体健康 1.身体素质:人口群体_____的_________状况。 2.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社会制度 (1)社会经济环境因素:_________、经济形式、 文化传统 伦理道德 _________、科技知识、__________等。 (2)自然环境因素 气温 降水 ①原生环境因素:地形、_____、湿度、_____等。 受人类影响 ②次生环境因素:___________的环境因素。
【命题立意】 以某国每10年的人口自然增长图 和机械增长为切入点,考查对数据和人口再生产 特点的分析能力。 【思路点拨】 第(1)题,逐项分析如下:
A B C D 第1个10年人口迁出,后40年人口都是迁入,是净迁入 国 第1个10年和第2个1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大,后30年虽 然有一定的人口迁入,但总体来看还是以自然增长为主
二、人口迁移与环境 1.人口迁移 空间移动 (1)概念: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________,
居住地 通常涉及人口______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
或长期地改变。
2分类
范围 _____人口迁移 国内 城市 城市 由_____到____的人口迁移 农村 农村 按迁移由_____到_____的人口迁移 农村 城市 由_____到______的人口迁移发达国家 方向 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主要类型 由______到______的人口迁移 城市 农村
【思路点拨】 第(1)题,据材料和图分析,服 装工业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工业产业布局不 尽合理,逐渐向中部经济地带的安徽进行产业 转移。而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原材料、劳动 力、能源、市场、交通、政策等。安徽相对于 东部沿海的突出区位优势有:原材料、劳动力、 水、土地、能源等,生产成本低;安徽临近沿 海发达地区,交通日益完善,市场较广阔;广 东等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产业结构要升级, 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第3个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死亡率高于出生 率
虽然自然增长率和迁入率相加是15.1%,但各个10年人 口增长的基数不同,是不能相加的
第(2)题,进入现代型的年代是不好确定的,也 可能是60年代末;人口转变为现代型较早,可 能是欧洲国家,只知道人口增长率,不能计算 总人口数;20世纪末老龄化问题严重。 【标准答案】 (1)A (2)B
(也可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 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 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 政策扶持力度大。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 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 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从安徽省劳 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 (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 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 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真题导航 考向一 人口迁移与环境 例1 (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下图显示某国 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 (1)~(2)题。
(1)1951~2000年,该国(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2)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
以年轻人居多;③流动不稳定;④文化素质
偏低。
(3)“民工流”的影响
学以致用 2.读“饼状图”,回答(1)~(2)题。
(1)b地区是( ) A.东部沿海地区 B.东北三省 C.中部地区 D.西南地区 (2)关于我国2008年跨省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描 述正确的是( ) A.对a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强 B.b地区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 C.减缓了c地区的人地矛盾 D.导致d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
1环境对人口_________因素是主要因素 社会经济
迁移的影响 _________是基础因素 自然环境
2人口迁移对 环境的影响
当地的__________ 人地矛盾 迁入地:繁荣经济,改善综合环境,加剧 __________问题 生态环境
迁出地:加强与外界联系,缓解了
按地理_____人口迁移 国际
因素类型 具体因素 自然环境 _________因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 素 源 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因 _________、交通和通信、 文化教育 素 _________、婚姻家庭等 政治因素 战争 _____、政治变革及____等 政策
2.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学以致用 3.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的主要原 因是( ) A.环境能够持续给人类提供物质、能量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人口素质的提高 D.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2)下列做法与图示内容相吻合的是( ) A.控制人口零增长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加快资源开发速度,满足发展需求 D.超前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考向二 国内人口迁移原因及影响 例2 (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卷)根据材料和图,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 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 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 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2: 《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 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 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 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据图和材料分析1978年以来人口从安徽向经济 发达的东部沿海迁移,现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 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第(2)题,安徽省承接部分 服装加工基地,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 就业机会,人口迁入会增加,迁出会减少。因 为工业的发展必然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 市,促使城市化水平提高。 【标准答案】 (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 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 产成本低;
释疑解惑
人口迁移除了对环境有所影响外,对迁入
地和迁出地的人口发展也有影响,这种影
响不仅表现在人口数量方面,也表现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