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场选址报告
弃土场选址报告范文
![弃土场选址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ee1f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f.png)
弃土场选址报告范文一、选址目的弃土场是用于储存和处理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废弃土壤的场所。
选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弃土处理的成本、工期和环境影响。
本次选址报告旨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弃土场选址,确保弃土处理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选址原则1.地理位置:选址应尽量靠近施工现场,以减少运输成本和工期。
2.土地利用:选址应考虑到规划用地和空间利用的合理性,确保弃土场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影响:选址应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包括水源、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等。
4.交通条件:选址应考虑到交通便利度,确保运输车辆能够方便进出。
三、选址分析基于上述选址原则,我们对多个潜在的选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我们选取的三个具有潜力的选址地点:1.选址地点A该地点距离施工现场较近,运输距离短,节省运输成本和工期。
但该地点附近有一个重要的水源地,选址可能会对水源以及周边环境产生潜在风险。
此外,该地点还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以确保空间利用的合理性。
2.选址地点B该地点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土地利用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但距离施工现场较远,运输成本较高,可能影响工期。
交通条件良好,运输车辆能够方便进出。
3.选址地点C该地点距离施工现场适中,运输成本和工期相对较低。
周边环境无重要水源和生态保护区,选址对环境影响较小。
然而,该地点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以确保空间利用的合理性。
四、选址决策考虑到上述因素,我们综合权衡各个选址点的优劣,最终决定选址地点C作为弃土场的选址。
虽然该地点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但由于周边环境相对较好且距离施工现场适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来解决。
此外,地点C的交通条件也相对较好,能够方便运输车辆进出。
五、选址方案基于选址地点C,我们制定了以下选址方案:1.进行详细土地利用规划,确保空间利用的合理性。
包括合理划定弃土场边界、建设限高区域和绿化区域等。
2.根据环境要求,对选址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计划,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小区垃圾站申请报告
![小区垃圾站申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20211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1.png)
一、报告概述尊敬的XX政府部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区住宅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小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
为有效解决小区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保障小区环境卫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我小区拟申请建设垃圾站。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二、项目背景1. 小区概况我小区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现有住宅楼XX栋,居民总数约XX人。
近年来,随着小区人口的增加和住宅楼的不断增多,小区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给小区环境卫生带来了较大压力。
2. 现状分析目前,我小区生活垃圾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1)居民自行分类投放至垃圾桶,由物业公司负责清运至小区内设置的临时垃圾堆放点;(2)临时垃圾堆放点由物业公司定期清理,运送至XX市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然而,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现有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小区环境需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临时垃圾堆放点面积有限,垃圾堆积现象严重,影响小区环境;(2)垃圾清运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风险;(3)垃圾处理厂处理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小区生活垃圾的日产需求。
三、项目必要性1. 提高小区环境卫生水平建设垃圾站,可以有效解决小区生活垃圾堆积问题,提高小区环境卫生水平,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2. 降低二次污染风险垃圾站的建设将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暂存和处理,降低二次污染风险,保障小区居民身体健康。
3. 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垃圾站的建设将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缩短垃圾清运时间,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4. 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要求各地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建设垃圾站,有助于我小区响应国家政策,提升小区管理水平。
四、项目实施方案1. 建设地点垃圾站拟选址于小区内XX处,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交通便利,周边环境适宜。
2. 建设规模垃圾站建设内容包括:垃圾收集点、垃圾暂存库、垃圾分类设施、垃圾处理设备等。
垃圾填埋场设计报告
![垃圾填埋场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5cbf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6.png)
垃圾填埋场设计报告1. 引言垃圾填埋场作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承载着处理废弃物的重要任务。
本报告旨在对垃圾填埋场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选址、结构设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填埋场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的特点。
2. 选址垃圾填埋场选址是设计的第一步,合理选址对填埋场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附近居民密度:应避免选址在人口稠密地区附近,以减少对周边生活环境的影响。
- 地质条件:应选择地质稳定、土壤层结构良好的地带,以避免填埋过程中产生地质灾害。
- 水资源:应避免选址在水源保护区、近喷泉、河流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以避免垃圾渗滤液对水质造成污染。
- 道路交通:填埋场应具备方便的道路交通条件,以便垃圾清运和管理人员进出。
3. 填埋场结构设计3.1 填埋区划分填埋场一般分为填埋区和周边区域,填埋区用于垃圾存放和覆土,周边区域用于管理和监控。
在填埋区的设计上应考虑以下要点:- 区域划分:根据垃圾分类和填埋时间,将填埋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对每个区域进行管理和监测。
- 隔水层设计:在填埋区底部设置合适厚度的隔水层,以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以保障填埋区排水通畅,减少垃圾渗水引起的污染。
3.2 盖土设计填埋过程中,需要覆盖垃圾以减少污染和垃圾气味的散发。
盖土的设计应考虑以下要点:- 盖土层厚度:根据垃圾类型和填埋期限,确定适当的盖土层厚度,以确保有效遮挡和减少污染。
- 盖土材料选择:应选用具有良好抗渗透性和抗生化性的土壤作为盖土材料,以缓解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4. 环境保护确保垃圾填埋场在正常运作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化是设计的关键目标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垃圾分类: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减少填埋量,降低对填埋场的负荷。
- 填埋气体利用:设计收集和利用填埋产生的沼气设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城市垃圾处理设施选址报告
![城市垃圾处理设施选址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a6eb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7.png)
城市垃圾处理设施选址报告一、引言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问题日益突出。
合理的垃圾处理设施选址既能有效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不良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城市垃圾处理设施选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以找到最佳选址方案。
二、选址因素分析1.人口密度:选址应考虑周边人口密度,以确保垃圾处理设施的服务范围能够满足需求。
2.环境影响:选址应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
3.交通便利度:选址应考虑附近的交通网络,确保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输和物资供应能够顺利进行。
4.土地利用:选址应优先选择已经用于工业或废弃土地,以减少对农田和自然资源的占用。
5.居民接受度:选址应考虑周边居民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接受程度,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选址方法1.数据收集:通过搜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人口统计等相关数据,进行初步评估。
2.评估模型建立:根据选址因素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对每个因素进行权重分配。
3.候选地筛选:根据评估模型,将候选地进行筛选,确定一定数量的潜在选址。
4.多因素综合评价: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对候选地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最佳选址方案。
四、最佳选址方案经过分析与评估,我们得出了最佳选址方案:位于城市南部,紧邻现有工业区和交通干线的地区。
以下是对该选址方案的具体说明:1.人口密度:该地区人口密度适中,能够满足垃圾处理设施的服务需求。
2.环境影响:选址附近无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对环境影响较小。
3.交通便利度:选址附近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干线,便于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输和供应。
4.土地利用:选址地区已经主要用于工业和废弃土地,避免对农田和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占用。
5.居民接受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选址附近居民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接受程度较高,不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五、风险评估作为决策者,我们也要清楚选址可能会带来的一些风险,需要加以有效控制和管理。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f85524a417866fb94a8e23.png)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1.1.2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人民政府业主单位:****环卫处1.1.3选址依据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CJJ17-2004)。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16889-2008)。
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4、《*****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
5、《****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
6、《关于永定区城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阅〔2010〕14号)。
7、《****规划管理局关于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的规划选址意见》(规〔2010〕29号)。
8、****环卫处与**签订的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9、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1.4选址原则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垃圾填埋场选址的主要原则是:1、填埋场应在城市远期规划区以外,并有适当的距离。
2、填埋场应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和水源的下游。
3、填埋场应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便于垃圾的运输。
4、填埋场应具有适当的水文和地质条件,满足防洪要求和避免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5、填埋场不应设在国家自然保护区、蕴矿区、文物古迹区和旅游区。
6、填埋场应有足够的容量,可满足设计年限的垃圾填埋量要求。
1.1.5场址比选容依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法律、制度、政策、规程及规,对****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备选场址的技术条件和建设投资进行综合比选。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96df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5.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1.1.2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人民政府业主单位:****环卫处1.1.3选址依据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16889-2008)。
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4、《*****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
5、《****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
6、《关于永定区城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阅〔2010〕14号)。
7、《****规划管理局关于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的规划选址意见》(张规〔2010〕29号)。
8、****环卫处与**有限公司签订的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9、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1.4选址原则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垃圾填埋场选址的主要原则是:1、填埋场应在城市远期规划区以外,并有适当的距离。
2、填埋场应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和水源的下游。
3、填埋场应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便于垃圾的运输。
4、填埋场应具有适当的水文和地质条件,满足防洪要求和避免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5、填埋场不应设在国家自然保护区、蕴矿区、文物古迹区和旅游区。
6、填埋场应有足够的容量,可满足设计年限内的垃圾填埋量要求。
1.1.5场址比选内容依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法律、制度、政策、规程及规范,对****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备选场址的技术条件和建设投资进行综合比选。
余土处置与建筑垃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
![余土处置与建筑垃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264b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1.png)
余土处置与建筑垃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一、选址背景及必要性建筑垃圾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地处置,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并保护环境,需要在适当的地点建设余土处置与建筑垃圾项目。
本报告旨在对项目选址进行论证,确保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选址要求1.地理位置合适:选址应位于城市的郊区或邻近地区,以便充分利用余土且不会对城市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干扰。
2.交通便利:选址应靠近交通干道或者交通枢纽,方便建筑垃圾的运输和外来人员的进出。
3.生态环境相对稳定:选址区域应没有重大自然灾害的隐患,并且生态环境相对较为稳定,以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安全。
4.社会接受度高:选址区域的居民应对该项目具有一定的接受度,能够配合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并能接受相关的环境影响。
三、选址方案根据以上选址要求,我们提出以下两个选址方案:1.余土处置与建筑垃圾项目选址方案一:郊区空闲土地该方案选址于城市郊区的一块空闲土地,具体位置为城市东郊的A地区。
该地区目前处于空置状态,距离主要交通干道A公路约2公里,交通便利。
同时,该地区居民稀少,几乎没有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相对稳定。
优点:该选址方案不存在对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干扰,交通便利度高。
缺点:距离主要交通干道A公路较远,建设道路和交通设施所需成本较高。
2.余土处置与建筑垃圾项目选址方案二:城市周边红线内建筑废弃地该方案选址于城市周边红线内的一块建筑废弃地,具体位置为城市西南面的B地区。
该地区曾用于工业建筑,目前废弃且需要进行土地整治。
距离主要交通枢纽B火车站约1公里,交通便利。
同时,该地区周边有少量的居民区,但居民数量较少,对项目有一定的接受度。
优点:该选址方案地理位置相对靠近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度高。
缺点:项目建设会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社会调查。
四、选址评估通过对以上两个选址方案的评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选址方案一(郊区空闲土地)相对于选址方案二(城市周边红线内建筑废弃地),在交通便利性上有一定的不足,但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保护周边居民的社会生活和环境,减少对其生活的干扰。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材料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0139dd4693daef5ef73ddf.png)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1.1.2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人民政府业主单位:****环卫处1.1.3选址依据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16889-2008)。
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4、《*****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
5、《****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
6、《关于永定区城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阅〔2010〕14号)。
7、《****规划管理局关于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的规划选址意见》(张规〔2010〕29号)。
8、****环卫处与**有限公司签订的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9、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1.4选址原则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垃圾填埋场选址的主要原则是:1、填埋场应在城市远期规划区以外,并有适当的距离。
2、填埋场应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和水源的下游。
3、填埋场应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便于垃圾的运输。
4、填埋场应具有适当的水文和地质条件,满足防洪要求和避免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5、填埋场不应设在国家自然保护区、蕴矿区、文物古迹区和旅游区。
6、填埋场应有足够的容量,可满足设计年限内的垃圾填埋量要求。
1.1.5场址比选内容依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法律、制度、政策、规程及规范,对****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备选场址的技术条件和建设投资进行综合比选。
垃圾场地申请报告
![垃圾场地申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c4795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4.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生活生产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增长。
为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现向贵局申请在(某某地区)设立垃圾场地。
以下为具体申请报告。
二、项目背景(某某地区)位于(某某市)城区北部,区域面积(多少)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多少)万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小区道路硬化、公用设施建筑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环境卫生、市容整治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尤其是生活垃圾处理,由于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日渐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项目必要性1. 改善城市环境:设立垃圾场地可以有效收集、处理生活垃圾,减少垃圾露天堆放,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2.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垃圾场地的设立可以减少垃圾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促进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垃圾资源,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 符合政策要求:设立垃圾场地是落实国家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政策的具体体现,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四、项目概况1. 场地位置:(某某地区)城区北部,交通便利,靠近城市主干道,便于垃圾运输。
2. 场地面积:占地面积约为(多少)亩,满足垃圾处理需求。
3. 场地设施:主要包括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设施等。
4. 处理方式:采用分类收集、压缩中转、卫生填埋等处理方式,确保垃圾处理效果。
5. 运营管理:成立专业团队,负责垃圾场地的日常运营和管理,确保垃圾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项目投资及效益1.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约为(多少)万元,其中设备购置、场地租赁、人员工资等费用。
2. 经济效益:项目运营后,可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3. 社会效益: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于选址废料处理场的报告
![关于选址废料处理场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e3a4c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e.png)
关于选址废料处理场的报告1.引言废料处理场是处理和处置废弃物的重要设施,对于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选址是建设废料处理场的首要任务,合理的选址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确保废料处理工作的高效运作。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选址废料处理场的详细信息和建议。
2.选址因素分析2.1 环境因素废料处理场需要远离水源、居民区和环境敏感区,以防止废料对水质和空气质量的污染。
同时,选址应考虑有利于废料处理和处置的地质条件,如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地下水位。
2.2 交通因素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可以方便废料的运输,减少成本和能源的消耗。
同时,要考虑废料处理场周边道路的承载能力,以确保交通流畅。
2.3 社会因素选址应尽量避免对周边居民和社区造成负面影响。
要考虑与居民区的距离,噪声、异味和粉尘等废料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与周边居民的参与和沟通。
3.选址建议基于以上因素的分析,我给出以下选址建议:3.1 靠近工业区工业区通常远离居民区,选址在工业区附近可以减少对人口密集区的影响。
此外,工业区通常有较好的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便于废料的运输和处理。
3.2 距离水源和敏感区远选择距离水源和敏感区较远的地点,可以减少废料对水质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在选址时,要考虑地下水位和土壤的条件,以确保废料不会渗漏或污染地下水。
3.3 重视社区参与在选址过程中,应积极与周边居民进行沟通和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反馈。
可以组织公开听证会、设立咨询委员会等方式,增加居民对废料处理场选址的知情权和参与度。
4.结论选址废料处理场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交通因素和社会因素。
通过合理的选址,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建设一个高效运作的废料处理场。
本报告提供了一些建议供参考,希望对相关决策有所帮助。
垃圾场筹备情况汇报
![垃圾场筹备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7505c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5.png)
垃圾场筹备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是垃圾场的负责人,现在向您汇报垃圾场的筹备情况。
自从确定了建设垃圾
场的计划以来,我们一直在积极筹备,希望能为社会环境治理做出贡献。
首先,我们已经完成了垃圾场选址工作。
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我们确定了一
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场地,这将有利于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工作。
同时,我们也考虑到了垃圾场周边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力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其次,我们已经完成了垃圾场的规划设计工作。
我们邀请了专业的设计团队进
行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垃圾的分类、收运、处理等环节,力求在保障垃圾处理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在规划设计中加入了绿化、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以确保垃圾场的建设符合环保要求。
另外,我们也在筹备垃圾场的建设资金。
我们已经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争
取到了一定的建设资金支持。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寻求其他的资金支持途径,希望能够尽快启动垃圾场的建设工作。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筹备垃圾场的人员培训和设备采购工作。
我们已经邀请了
相关专家对垃圾处理工作进行培训,以确保垃圾场的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采购先进的垃圾处理设备,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垃圾场的筹备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将继续努力,力
争尽快启动垃圾场的建设工作,为社会环境治理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此致。
敬礼。
关于选址废物回收场的报告
![关于选址废物回收场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4832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9.png)
关于选址废物回收场的报告一、引言废物回收是一个日益重要的环保行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为了推动废物回收事业的发展,选址一个合适的废物回收场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将就如何选址废物回收场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二、选址因素分析在选址废物回收场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 环境因素废物回收场的选址应避开人口密集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同时避免与重要景观和文化遗产冲突。
选址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选址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2. 交通因素选址废物回收场时,应优先考虑交通便利的地点,以便废物的运输和处理能够高效进行。
同时,距离道路和铁路的近程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3. 地质因素选址废物回收场时,应避免选择地质不稳定或易受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
地下水水位和土壤条件也是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
4. 社会因素考虑到废物回收场的影响范围,应避免选址在居民区附近,以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和反对声音。
此外,选址时还需要了解当地政策和法规,确保选址符合法律规定。
三、选址流程为了确保选址废物回收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应遵循以下选址流程:1. 数据收集收集与选址相关的数据,如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环境保护区划等,为后续分析和评估提供基础。
2. 因素评价根据选址因素分析,对各因素进行评价和权重确定,以确定各因素对选址的重要性。
3. 空间分析利用GIS等空间分析工具,综合考虑各因素的空间分布,进行选址区域的确定。
4. 剩余冲突解决在选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素冲突的情况,需进行剩余冲突解决,通过调整因素权重或灵活选址等方式解决。
5. 可行性评估对选址后的场地进行可行性评估,评估选址方案的经济性、技术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6. 报告撰写根据选址流程的结果,撰写选址报告,详细描述选址的分析、决策和可行性评估结果。
四、结论与建议本报告通过分析选址废物回收场的因素和流程,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选址废物回收场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交通、地质和社会等因素。
弃渣场选址整改报告
![弃渣场选址整改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3d7c1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7.png)
弃渣场选址整改报告
弃渣场选址整改报告是指对已存在的弃渣场选址进行评估和改进的报告。
在进
行选址整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选择远离居民区、水源、农田等敏感区域的地理位置,以减少对
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2. 地质条件:评估地质条件,确保选址区域地质稳定,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例如滑坡、地震等。
3. 土壤质量:对选址区域的土壤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确保土壤质量符合相关
标准,避免污染物渗透到地下水或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4. 水源保护:选址附近的水源是否容易受到污染的风险,需要进行评估,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源的安全。
5. 周边环境:评估选址周边的环境特征,包括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文化遗产等,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举例来说,如果原先的弃渣场选址位于靠近居民区和河流的地方,整改报告可
能会建议将其迁至远离居民区和水源的区域,以减少对居民和水资源的潜在影响。
同时,报告还会详细说明新选址的地质条件、土壤质量和水源保护措施等,确保新的选址符合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
垃圾焚烧厂项目选址论证报告
![垃圾焚烧厂项目选址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9b7f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b.png)
垃圾焚烧厂项目选址论证报告选址背景本文旨在对垃圾焚烧厂的选址进行论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加之传统填埋方式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垃圾焚烧成为了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垃圾处理方式。
因此,为优化城市垃圾处理方式,选址建设垃圾焚烧厂已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
选址依据1. 周边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垃圾焚烧厂选址应当避免在居民区附近,以保护周边群众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选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居民区的分布情况。
2. 垃圾产生量和运输距离:垃圾焚烧厂应当选取垃圾产生量大、运输距离近的区域进行选址。
这样可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3. 环保要求:垃圾焚烧厂在环保要求上的标准十分重要,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也尤为突出。
因此,在选址时需要考虑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选址方案综合以上选址依据,我们最终确定了在X市XX区的选址方案。
该区域垃圾产生量大,且周边居民区较为分散,避免给居民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距离市区和其他城市过远,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效率。
此外,该区域符合环保要求,有利于对环境进行保护。
建设规划在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
同时,我们将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环保和能源利用效率,以此更好地保护环境,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结论本文通过综合考虑周边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垃圾产生量和运输距离、环保要求等因素,最终确定了在X市XX区的垃圾焚烧厂选址方案。
同时,我们将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厉行环保,保障周边社区的安全和健康。
垃圾场可行性报告
![垃圾场可行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4177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8.png)
垃圾场可行性报告一、引言垃圾处理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垃圾场作为垃圾处理的主要场所之一,对于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评估建设一个新的垃圾场的可行性,包括垃圾场的选址、规模、技术设备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二、选址分析1. 市区外围:考虑到垃圾场的环境影响,应尽量选址在市区外围,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2. 地质条件:选址应考虑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3. 交通便利性:选址应挨近交通干道,以方便垃圾运输和管理人员的出行。
三、规模估算1. 垃圾产生量:根据市区居民人口数量和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估算出垃圾产生量。
2. 垃圾处理能力:根据垃圾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估算出垃圾场的处理能力。
3. 垃圾场面积:根据垃圾产生量和处理能力,计算出垃圾场所需的面积。
四、技术设备1. 垃圾处理设备:选择适合垃圾场规模的垃圾处理设备,如压缩机、焚烧炉等,以高效处理垃圾。
2. 环境监测设备:安装环境监测设备,监测垃圾场周边空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环境指标,确保环境安全。
3. 垃圾运输设备:配备垃圾运输车辆和设备,保障垃圾的及时运输和处理。
五、环境影响评估1. 大气污染:通过焚烧炉等设备对垃圾进行处理,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物,需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排放。
2. 土壤和水体污染:垃圾渗滤液可能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需建设合理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确保污染物不会泄漏。
3. 噪音污染:垃圾处理设备和运输车辆可能产生噪音,需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六、经济效益分析1. 投资成本:估算垃圾场的建设投资成本,包括选址、设备采购、建造物建设等方面。
2. 运营成本:估算垃圾场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员工资、设备维护、垃圾处理费用等方面。
3. 收益分析:根据垃圾处理费用和其他可能的收益来源,评估垃圾场的收益情况。
七、风险评估1. 环境风险:垃圾场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环境风险。
环卫基地选址报告范文
![环卫基地选址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9f25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d.png)
环卫基地选址报告范文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环卫基地选址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供一个合适的选址方案。
环卫基地是城市环卫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整洁与卫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址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环卫工作的效益,因此选址过程需要科学、全面地进行评估。
2. 背景当前,XX市的环卫设施已经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卫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政府计划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环卫基地,用于储存、处理和调度环卫设备和人力资源。
本报告的目标就是找到这个环卫基地的最佳选址。
3. 方法3.1 数据收集在选址过程中,我们收集了下列信息:•城市规划地图•人口密度和分布情况•环卫设备和车辆分布情况•城市交通路网图3.2 评估指标为了确定最佳选址方案,我们定义了以下评估指标:•人口密度:选择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确保能够为更多的人们提供环卫服务。
•交通便利性: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方便环卫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出行和调度。
•空地面积:选择拥有足够空地的地区,以便建设环卫设施和停放环卫车辆。
•环境因素:选择远离污染源的地区,避免环卫设施受到污染。
3.3 分析方法我们使用了以下方法进行选址分析:1.人口密度分析:根据人口分布情况,绘制人口密度热力图,分析人口密度高低。
2.交通便利性分析:根据城市交通路网图,统计交通流量和交通拥堵情况,评估交通便利性。
3.空地面积分析:根据城市规划地图,测量候选地区的空地面积,评估是否满足建设需求。
4.环境因素分析:通过考察候选地区周围的污染源,评估环境因素。
4. 选址方案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如下几个候选地区:1.A地区:人口密度适中,交通便利性较高,空地面积也较大,但附近存在工业污染源。
2.B地区:人口密度低,交通便利性一般,空地面积较大,环境相对较好。
3.C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交通便利性较差,空地面积有限,但环境较好。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我们推荐选择B地区作为环卫基地的最佳选址。
虽然B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但其交通便利性和空地面积均较好,环境因素也较为友好。
污水处理设施选址情况汇报
![污水处理设施选址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a85a38b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2.png)
污水处理设施选址情况汇报
根据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对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汇报。
经过多方考量和专家评估,我们最终确定了三个备选选址,分别是A区、B区和C 区。
首先,我们对A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该区域地势较高,周边居民较少,且离市中心较远,适合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
然而,由于A区地处风景区,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其次,我们对B区进行了考察。
该区域交通便利,周边居民密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有效改善周边环境,但也可能引发居民抗议,需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另外,B区地处地震多发区,需要进行地质勘察,确保设施的安全性。
最后,我们对C区进行了勘察。
C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周边居民较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较为便利,但该区域距离市中心较远,可能增加管网建设和运输成本。
综合考虑三个备选选址的优缺点,我们认为B区是最为合适的选址。
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我们将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做好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工作,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选址情况的进展,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
行深入讨论,力求选址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配合市政府的工作,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顺利推进,为城市环境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对三个备选选址的全面调研和评估,我们相信B区将成为污水处理设施的最佳选址,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选址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城市环境保护和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4f657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7.png)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报告1.选址目的本次选择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适合进行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地点。
填埋场的选址应考虑到生活垃圾产生源的分布、交通便利性、环境容忍度,以及区域土地利用的规划等因素。
2.选址要求2.1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远离人口密集区,以避免垃圾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2.2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稳固的区域,以确保填埋操作的稳定性;2.3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周边应尽量避免有水源和地下水文背景,以避免地下水受到污染;2.4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周边应尽量避开重要的生产设施、保护区、历史文化遗址等敏感区域;2.5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周边应考虑到交通便利性,以方便垃圾的运输与管理;2.6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政策。
3.选址方法3.1地质勘测通过地质勘测,了解地下地质结构和土壤条件,确定填埋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利用GIS技术,收集并整理生活垃圾产生源分布、环境容忍度、交通路网等信息,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最佳选址。
3.3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选址候选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考虑环境敏感性、生态效益等因素,为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4.选址结果根据以上选址要求和方法,经过综合考虑和分析,我们最终选择位于XX区域的XX填埋场作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4.1选址地理条件该选址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土地稳定性好,符合填埋场选址要求。
4.2选址人口密度该选址地区与人口密集区相对较远,避免了垃圾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4.3选址地质条件通过地质勘测,确定选址地区地下地质结构稳定,土壤条件良好,适合填埋场建设。
4.4选址水资源情况该选址地区附近没有水源和地下水文背景,可以避免地下水受到污染。
4.5选址敏感区域该选址地区附近没有重要的生产设施、保护区、历史文化遗址等敏感区域,不会对填埋场运营产生冲突。
4.6选址交通便利性该选址地区交通路网较为完善,便于垃圾的运输与管理。
关于选址废弃物处理场的报告
![关于选址废弃物处理场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60f84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7.png)
关于选址废弃物处理场的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分析选址废弃物处理场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关键要素来指导选址过程。
废弃物处理场是为了有效处理和处理工业废物、生活废物、医疗废物等各种废弃物而建立的设施。
选址废弃物处理场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人口、法规等多方面因素。
2. 基本要素在选址废弃物处理场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基本要素:2.1 环境评估环境评估是选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需要评估选址区域的环境状况,包括土地质量、地下水质量、气候条件等。
选址废弃物处理场时,应确保其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政策。
2.2 人口密度废弃物处理场的选址需要考虑周边居民的人口密度。
应避免在人口密集区建设,以减少对居民造成的潜在风险。
此外,还需考虑周边居民的舆论和反对声音,以保证社会稳定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2.3 法规和政策选址废弃物处理场需要遵守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相关法律法规对废弃物处理场的选址、建设和运营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依法操作。
因此,在选址之前,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所选址的地点符合这些要求。
2.4 交通便捷性废弃物处理场的选址应考虑交通便捷性。
处理场的运作需要大量的物流运输,因此选址时,应确保周边交通网络发达,方便废弃物的运输和转运。
同时,交通便捷性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2.5 用地成本选址废弃物处理场时,还需考虑用地成本。
废弃物处理场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因此选址时,应选择用地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
这有助于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并提高废弃物处理场的经济效益。
3. 结论选址废弃物处理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考虑多方面因素。
本报告提供的基本要素能够为选址过程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与相关部门协商,确保选址废弃物处理场的顺利运营。
以上是关于选址废弃物处理场的报告的主要内容。
希望能够为您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项目概述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1.1.2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人民政府业主单位:****环卫处1.1.3选址依据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16889-2008)。
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4、《*****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
5、《****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
6、《关于永定区城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阅〔2010〕14号)。
7、《****规划管理局关于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的规划选址意见》(张规〔2010〕29号)。
8、****环卫处与**有限公司签订的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9、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1.4选址原则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垃圾填埋场选址的主要原则是:1、填埋场应在城市远期规划区以外,并有适当的距离。
2、填埋场应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和水源的下游。
3、填埋场应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便于垃圾的运输。
4、填埋场应具有适当的水文和地质条件,满足防洪要求和避免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5、填埋场不应设在国家自然保护区、蕴矿区、文物古迹区和旅游区。
6、填埋场应有足够的容量,可满足设计年限内的垃圾填埋量要求。
1.1.5场址比选内容依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法律、制度、政策、规程及规范,对****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备选场址的技术条件和建设投资进行综合比选。
项目概况1.2.1建设规模与目标1、****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规划用地面积300亩。
2、设计使用年限30年。
3、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380吨。
1.2.2备选场址方案经****规划局、市城管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环卫处等单位多次现场勘查,共拟定了五处选址方案。
1、*****关门岩村半山组黄家垉场址2、*****关门岩村马档口组场址3、*****两岔溪村四组煤炭湾场址4、*****梳妆塔村苦菜溪场址5、*****黄金湾场址问题与建议1.3.1问题*****自西向东流经****区,是****城区饮用水源地。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风(NNE),夏季为东风。
因而,****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场址既满足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又满足在水源的下游两个条件不可兼得。
1.3.2建议****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建设场址尽量选择在*****市城区段的下游,同时,项目场址与市城区之间应有山峦阻隔,并有一定的保护距离。
1.3.3结论1、经过实地勘察,*****两岔溪村四组煤炭湾、*****关门岩村半山组黄家垉、*****黄金湾3个备选场址总库容均在450万立方米左右,能满足****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设计规模要求。
*****关门岩村马档口与*****梳妆塔村苦菜溪2个备选场址总库容均在300万立方米左右,不能满足项目设计规模要求。
2、经过综合比选,*****黄金湾场址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沙堤旅游度假区距离较近,山体植被丰富,项目建设将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并对下游城市水环境污染较大,不太适宜建设垃圾填埋场。
对比之下,*****两岔溪村四组煤炭湾、*****关门岩村半山组黄家垉两个备选场址适宜****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项目建设,其中以煤炭湾场址最为适宜。
第二章场址技术条件比较场址方案比较2.1.1黄家垉场址*****关门岩村半山组黄家垉场址,位于****城区东南方,*********城区段下游,铁路以南的山坳,距市城区中心约公里。
1、有利条件(1)该场址位于*****城区段下游,符合选址规范要求。
(2)该场址东、西、南三面环山,场址地形为向北略倾的U形山谷,经由两山对峙的峡口与外连接,谷口比较狭小,适宜建设垃圾场。
(3)该场址谷内相当宽阔,山坡比较平缓。
场址占地面积约300多亩,总库容约450万立方米,能满足项目设计规模的要求。
(4)该场址山体植被较差,谷内既没有地下水出露,也没有地表水形成径流。
(5)该场址虽然位于城市夏季风向的上侧方,但中间有山峦阻隔,且离市城区较远,有足够的保护距离。
(6)当地居民对项目建设能够接受。
2、不利因素(1)在*****城市南环路尚未建设之前,该场址只能依靠现有简易公路实现交通联系,道路狭窄,路况较差,途中还须经过1个城市居民聚集区和2个乡镇居民聚集区,道路拓宽,成本巨大,且环境敏感点较多。
(2)该场址场外道路需经过一个宽约2米,高约4米的铁路涵洞,垃圾运转车辆无法通行,而扩建该铁路涵洞,则需要单独做可行性研究论证,并经广铁集团批准,手续繁杂。
因此,项目进场道路需要从该铁路涵洞以西约500米处的铁路桥下经过,然后新建一条公路,新建及扩建公路总长约4700米。
(3)该场址附近500米控制范围内有居民24户,其中楼房14户、平房10户,谷底及谷口有农田约28亩,拆迁相对较多。
2.1.2马档口场址*****关门岩村马档口组场址,位于****城区东南方,*********城区段下游,铁路以南的山坳,在黄家垉场址以西500米处,距市城区中心约公里。
1、有利条件(1)该场址位于*****城区段下游,符合选址规范要求。
(2)该场址东、西、南三面环山,场址地形为向北倾斜的V形山谷,经由两山对峙的峡口与外连接,谷口狭小。
(3)该场址虽然位于城市夏季风向的上侧方,但中间有山峦阻隔,且离市城区较远,有足够的保护距离。
2、不利因素(1)该场址谷底狭窄,山坡陡峭,场址占地面积约200多亩,总库容约300万立方米,不能满足项目设计规模的要求。
(2)该场址附近500米控制范围内有居民约40户,谷口有农田约5亩,当地居民对项目建设表示不愿接受。
(3)在*****城市南环路尚未建设之前,该场址只能依靠现有简易公路实现交通联系,道路狭窄,路况较差,途中还须经过1个城市居民聚集区和2个乡镇居民聚集区,道路拓宽,成本巨大,且环境敏感点较多。
(4)该场址山体植被较好,且山谷为当地居民饮用水源地,项目建设需要为当地居民重建取水水源,不符合环评有关规定。
2.1.3煤炭湾场址*****两岔溪村四组煤炭湾场址,位于****城区东南部,*********城区段中下游南部山区,在原三望坡垃圾简易处理场西侧约1000米处的山坳,距市城区中心约公里。
1、有利条件(1)该场址东、西、北三面环山,场址地形为向南倾斜的U形山谷,经由两山对峙的峡口与外连接,谷口狭窄,适宜建设垃圾场。
(2)该场址谷底宽阔,山坡较缓,场址占地面积约300多亩,总库容约450万立方米,能满足项目设计规模的要求。
(3)建设中的张沅公路从该场址附近经过,届时交通条件很好。
(4)该场址由于距原三望坡简易垃圾堆放场仅1000米左右,加上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当地居民对项目建设表示乐意接受。
(5)该场址位于*****城区段中下游,城市夏季风向的上侧方,且距****城区较近,但场址朝向为坐北朝南,其背面所靠山峦自然将其阻隔在市城区范围之外,同时该场址自然水流为由北向南再转东汇入*****城区下游,同样符合选址规范要求。
(6)该场址山体植被差,谷内既没有地下水出露,也没有地表水形成径流。
(7)该场址附近500米控制范围内仅有居民8户,农田约10亩,无经济林作物,项目建设拆迁量少。
2、不利因素(1)在张沅公路未建成之前,该场址只能依靠现有简易公路实现交通联系,道路狭窄,路况很差,沿途居民较多,存在环境敏感点。
(2)土木溪水厂的饮水通道从该场址库区高端尾部经过,须建设垃圾子坝,将该水管通道隔离在垃圾填埋场范围之外。
(3)该场址内铺设有国防光缆,项目建设需要将国防光缆移位,虽然该国防光缆不在军事禁区和军事管理区范围之内,移位成本也不大,但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位申报审批手续。
2.1.4苦菜溪场址*****梳妆塔村苦菜溪场址,位于****城区东南部山区,建设中的张沅公路三岔隧道东南约公里处的山坳,现有公路距市城区中心约公里,张沅公路建成通车后距市城区中心约公里。
1、有利条件(1)该场址远离****城区,既能满足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又能满足在水源的下游两个选址条件。
(2)该场址南、北、西三面环山,场址地形为向东倾斜的V形山谷,经由两山对峙的峡口与外连接,谷口狭窄。
(3)张沅公路三岔隧道贯通后,该场址交通便捷。
(4)该场址附近500米控制范围内无居民拆迁,谷内仅有一个生猪养殖场及5亩农田。
(5)当地村民对项目建设表示能够接受。
2、不利因素(1)张沅公路三岔隧道贯通之前,交通非常不便。
(2)该场址位于省道与河流对岸,项目建设需要在河上架设高架桥。
(3)该场址谷底狭窄,山坡陡峭,场址占地面积约200多亩,总库容约300万立方米,不能满足项目设计规模的要求。
(4)该场址山体植被丰富,周围植被及水原生态非常好,项目建设环境影响大。
2.1.5黄金湾场址*****黄金湾场址,位于****城区东北,*********城区段上游,龚家垴村以北约公里处的山坳,距市城区中心约10公里(其中S1801线公里)。
1、有利条件(1)该场址位于城市夏季风向下方,符合选址规范要求。
(2)该场址东、西、北三面环山,场址地形为向南倾斜的U形山谷,经由两山对峙的峡口与外连接,谷口狭窄,适宜建设垃圾坝。
(3)该场址谷内宽阔,山坡陡峭,场址占地面积约300多亩,总库容约450万立方米,能满足项目设计规模的要求。
(4)该场址能利用S1801线,交通便捷。
(5)该场址附近500米控制范围内无居民房屋拆迁。
(6)该场址所在地龚家垴村群众基础好,当地居民对项目建设乐意接受且态度积极。
2、不利因素(1)该场址距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仅20余公里,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沙堤旅游度假区仅一山之隔,且位于*****城区段上游,不符合选址规范要求。
(2)该场址山体植被丰富,地表水汇集形成径流穿过S1801线后沿公路由东向西流经龚家垴全村,同时山谷为当地部分居民饮用水源地。
(3)该场址进场道路建设须拆迁居民楼房2户、宅基1户,并征收经济林(当地居民在农田里光种梨树)约30亩。
比较结论1、*****两岔溪村四组煤炭湾、*****关门岩村半山组黄家垉、*****黄金湾3个备选场址总库容均在450万立方米左右,能满足****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设计规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