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前五分钟基础讲解4:七国之乱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案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之小船创作[学习目标]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1)原因: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导致中央和封国间矛盾激化。
(2)经过: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最后被平定。
(3)集权措施:汉武帝时,对诸侯国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2.唐朝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藩镇割据的形成:“安史之乱”平定后,唐代宗封安史降将和带兵平叛的将领为节度使,他们割据自立,独霸一方。
(2)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十国。
其间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背景: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2)措施①收精兵:改禁军统领机构为“三衙”,但发兵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②削实权: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
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
③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至此,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皇权与相权矛盾变得突出。
[误区警示]“推恩令”≠废除封国“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封国,只是通过对封国领地的分割来削弱地方势力,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1.明朝(1)背景: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丞相位高权重。
(2)目的: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加强皇权。
(3)措施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实行了1 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②演变: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此后权力越来越大,内阁有了“票拟”之权。
2013中考历史备考:七国之乱
2013中考历史备考:七国之乱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已陆续结束,为⽅便2013年中考⽣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店铺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历史知识点以供参考: 西汉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称作七王之乱,是发⽣在公元前154年发⽣的⼀次叛乱,发⽣於中国西汉初期的汉景帝三年。
当时以被封为吴王的刘濞为中⼼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於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所以兴兵引起之内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
由窦婴、周亚夫所平定。
发⽣的原因主要是地⽅王国势⼒和中央集权的⽭盾。
汉景帝平定了王国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王国的势⼒奠定了好的基础。
概述 当时,由於天⼦奉⾏黄⽼之道「⽆为⽽治」,使刘姓宗室诸侯的势⼒⽇益壮⼤,於是骄纵起来,处处与朝廷对抗。
汉⽂帝时,获得⼤夫贾谊的建议,已感到同姓藩国的威胁,便开始了削弱诸侯势⼒的⾏动。
汉景帝初年,御史⼤夫晁错向汉景帝建议加强中央权⼒,实⾏削藩政策,景帝听从,引起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诸侯王们的不满,尤其是吴王刘濞。
因为汉景帝还是皇太⼦时,因细故纷争⽤棋盤击死了吴王的世⼦。
汉景帝 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的七国藩王叛变,。
七国是指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菑川。
他们以“诛晁错,清君侧”为藉⼝,欲夺景帝帝位,景帝在众⾂的压迫下被迫腰斩了晁错,⽽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停⽌,吴王还⾃⽴为皇帝。
景帝⽆可奈何,只得派太尉周亚夫、⼤将军窦婴率军镇压,⽤了3个⽉的时间,终于平定了七国之乱。
⽽且汉景帝⼜借机削落诸侯国领⼟和把诸侯任免官吏的权利收回,⾃此,诸侯名义上是封君,但已失去政权了。
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发动的⼀次同姓王联合⼤叛乱。
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
吴王刘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
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
这场变乱导⽕线是,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
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一)王国问题的出现1.西汉的建立:秦朝灭亡以后,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刘邦大封同姓王: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消灭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他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3.中央和封国矛盾的激化: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丰满,形成割据势力,甚至觊觎帝位,对中央构成严重威胁。
(二)汉景帝与王国的斗争1.背景诸侯国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有识之士纷纷上书,主张削减封国,强干弱枝。
2.措施(1)削夺王国封地: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着手削夺王国的封地。
(2)平定七国之乱:削夺王国封地,引起诸侯王的强烈不满。
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太尉周亚夫率军平叛,三个月后,平定了叛乱。
(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1)建立中朝(2)设置刺史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3)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又通过酎金夺爵,剥夺列侯的爵位。
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
2.影响(1)积极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100多年间,即位皇帝大多幼小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一)藩镇割据1.背景:唐朝中叶,边疆军镇节度使势力恶性膨胀,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叛乱平定后,安史旧部还保留着相当大的势力。
唐代宗为求暂时的安定,将河北地区分授给安史降将,封其为节度使,带兵平叛的刺史也被封为节度使。
2.表现:节度使所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权力不断膨胀,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
七国之乱名词解释
七国之乱名词解释七国之乱,又称战国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一场重要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涉及到许多与政治、军事、地理等相关的名词,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一个时期,得名于《春秋》一书。
这个时期,是从西周末年开始到战国初年,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纷争、政治权力多次更迭的时期,也是战国时期的前身。
2. 七国七国是指春秋时期的七个力量较为强大的国家,分别是齐、楚、燕、赵、韩、魏、秦。
这七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征伐、争夺领土、互相攻伐的关系,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的爆发。
3. 大国和小国在七国中,有着地理和实力的差距,被认为是大国的有齐、楚、燕、秦,而被认为是小国的有赵、韩、魏。
大国之间的争斗较为激烈,而小国往往被大国牵制。
4. 争霸七国之乱的核心目标是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地位。
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地盘、资源以及政治利益,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战争和政治斗争。
5. 虎痴、枭獍、乌鸡国策这些是七国之乱中一些典型的政治策略。
虎痴策指的是以慷慨悲壮的情绪鼓舞士气;枭獍策指的是以暗中威胁和打压方式牵制他国;乌鸡国策则是指采取低调,暗中囤积实力的做法。
6. 南方联盟、北方联盟在七国之乱中,军事联盟的形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南方联盟是齐、楚、燕三国结成的联盟,以抵御北方联盟的进攻;北方联盟是赵、韩、魏三国组成的联盟,旨在对抗南方联盟。
7. 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七国之乱中,他提出了很多有关政治和社会治理的思想,对于七国之乱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8. 纵横家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思想流派,提倡以利益为目的,实用主义的政治策略。
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等,他们在七国之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国提供了各种政治策略。
9.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各样的思想学派。
在七国之乱中,各个国家都借鉴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和策略,这些思想和策略对于战争的发展和政治的斗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影响。
【高中历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PPT课件3
课堂设问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0页的最后一段 小字,思考课文第11页提出的问题:《削 藩策》及“推恩令”的措施有什么共同之 处? 目的都是为了削弱诸侯国 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课堂设问
如何评价汉武帝的中央集权措施?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 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 发展。 但权力过度集中也带来一些 弊端,东汉后期即位的皇帝大多 幼小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 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 动荡。
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使 中央、地方机构的权限大大分 化,使所有权力集中于中央和 皇帝。至此,基本解决了历史 上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争权的 问题。但也导致地方毫无独立 性可言,中央权力则极端集中 的后果。最终造成“冗 官”“冗兵”“冗费”的积贫 积弱局面的形成。
西汉前期形势图
课堂设问
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日渐丰满,国 势日盛,逐渐尾大不掉,“不听天子诏”,觊 觎帝位。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诸侯王开始发动叛乱,对中央造成了严重威 胁。 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 识之士提出什么主张?
“欲天下之治安,莫 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小则易使以义,国 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 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 指,莫不制从。诸侯之 君不敢有异心,辐辏并 进而归命于天子”。 ——《治安策》
课堂设问
试分析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 采取的措施各有何特点?如何评价?
汉武帝通过在中央设立“中朝”, 削弱相权;在地方上,采取推恩子弟、 削弱王国等办法,解决诸侯王国的尾 大不掉问题。同时设立刺史,加强中 央对地方郡国的监控。这些措施加强 了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但权力的过分集中,导致东汉中后期 外戚宦官的专权。
三、 宋初 中央 集权 的强 化
1、原因 2、措施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必考知识大全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必考知识大全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必考知识大全高中历史知识点还是挺多的,其中的中国古代史有什么呢?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载体主要为甲骨、钟鼎,以镂刻行文;后来发展成竹简,以笔墨行文;再后来发展成一种极薄的丝织品,名“帛”,不仅便于书写,还便于绘画。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必考知识的内容,仅供大家参考!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整理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二、分裂与统一1、分裂的原因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占主导地位)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政治腐败)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激化矛盾)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
(被征服)3、评价: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
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产生治世的原因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的历史学习与初中不同,我们从必修一的历史学习开始,就要对在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反复巩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一、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二、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三、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四、元朝实行行省制背景:疆域空前扩大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五、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朝代:汉代制度: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清朝科举制六、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
②内阁的创立。
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一、希腊的政治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古代战争故事《七国之乱》
古代战争故事《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指公元前154年1月17日,即是西汉初期汉景帝3年发生的一次叛乱。
叛乱原因是以吴王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
由窦婴、周亚夫所平定。
七王之乱主要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
汉景帝平定了王国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好的基础。
概况景帝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错所上《削藩策》,下诏削赵王遂常山郡,胶西王昂六县,楚王戊东海郡;景帝三年,又削吴王濞会稽等郡。
削藩之举激起了诸王的强烈反对。
吴王濞首先与齐王肥诸子中最强大的胶西王昂联络,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之。
胶西王昂又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
吴王濞还与楚、赵、淮南诸国通谋。
削藩诏传到吴国,吴王濞立即谋杀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与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等分别起兵。
原来参与策划的诸王中,齐王将闾临时背约城守,济北王志和淮南王安都为国内亲汉势力所阻,未得起兵。
吴王濞年六十二,是宗室元老,也是晁错所议削藩的主要对象。
他致书诸侯王,声称起兵目的是诛晁错,恢复王国故地,安刘氏社稷。
在他的影响和策划下爆发的这次叛乱,遍及整个关东地区,形成东方诸王“合纵”攻汉的形势,震动很大。
吴国始受封于高帝十二年(前195年),那时在江淮之间叛乱的淮南王英布败走吴越,高祖认为东南之地与汉廷悬隔,非壮王无以镇之,而高祖亲子均年少,乃封兄子刘濞为吴王。
吴国是五十余城的大国。
吴国的彰郡(辖今苏西南、皖南、浙北之地)产铜,滨海地区产盐,吴王濞招致天下各地的逃亡者开山铸钱、煮海为盐,所铸钱流通于整个西汉境内。
吴国以船运载,一船相当于北方数十辆车,有较高的运输能力。
吴国由于经济富足,境内不征赋钱,卒践更者一律给予佣值,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
文帝时,吴太子入朝长安,由于博弈争执,被汉太子刘启(即以后的景帝)以博局击杀,引起了汉吴双方的猜疑,吴王濞自此二十多年托病不朝。
关于七国之乱的史料
关于七国之乱的史料七国之乱,又称春秋七国之乱或春秋战国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476年)末年至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初年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本文将通过整理历史资料,回顾七国之乱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起因:内忧外患据史书记载,七国之乱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晋国内部的政治纷争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外患。
晋国是当时华夏文化圈的重要国家,然而,晋国内部自公元前7世纪末以来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裂局面。
太康之乱是该战乱的拉开序幕,成为七国之乱的导火索。
过程:各国争霸七国之乱的过程可以被分为数个阶段。
首先是太康时期,晋文公死后,晋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内乱和分裂,周边的七国开始利用这个机会来争夺统治权。
接着是隐公与出猎之地的战争,这场战争使得楚、齐等国势力的扩张受到了限制。
然而,不稳定的情况使得各国火力重新集中,随着新势力的崛起,战争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其中,郑国曾多次颠覆了国内政权,并试图通过对抗其他七国来获得更多的地盘。
但在持续的战乱中,各国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未实现明显的优势。
影响:文化繁荣与国力削弱七国之乱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七国之间的战争导致了各国统治机构的不断转换,政治的动荡给当时的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
另一方面,战乱也催生了哲学思想的繁荣,众多思想家纷纷建立学派,如孔子、老子、庄子等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
此外,七国战争还导致了重要经济中心的流动和重新分配,为后来的战国时期奠定了基础。
结语七国之乱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不仅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来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相信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对于七国之乱的认识将更加准确和全面。
2023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
2023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篇1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主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二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
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篇2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1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1)时间:19世纪。
(2)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1、公元前2070年建立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权3、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二、商代1、公元前1600年建立2、主要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3、商朝治制度的特点(权特点):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治制度:分封制(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③层层分封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治关系)实质:血缘关系治关系相结合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3)礼乐制度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春秋时期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二、战国时期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基本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1、皇帝制度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务。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必修一历史是学生踏上高中的校园刚接触的第一次历史,学好就很重要。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明确分封制、宗法制两个主要概念(内容、特点、作用)(一)分封制1、内容: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他们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2、特点:分封诸侯,以藩屏周。
用分封诸侯的方法巩固统治。
3、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宫4、作用:A.积极:(1)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3)形成西周贵族集团,“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4)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B.消极:由于诸侯国相对独立性,造成内乱,威胁中央。
5、分封主体:姬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族、降族,被商灭掉的古国(二)宗法制1、内容:在氏族组织中层层由嫡长子世袭为宗主,作为氏族延续的主干,而其余诸子则不与嫡长子享受平等地位,只能另立小宗作为氏族延续的旁支。
2、特点:(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2)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3)大、小宗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的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4、作用:(1)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战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联系起来;(2)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3)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牢固地维系封建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三)二者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二、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血缘色彩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3、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中央集权制度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四维中国通史」第二十三讲:西汉的“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
「四维中国通史」第二十三讲:西汉的“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大家好,今天要讲一下西汉的“七国之乱”,也就是西汉初期的分封制度问题。
西汉在建国初期,在部分地区也实行的是分封制度。
这主要是汉高祖刘邦先是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就是战功卓著的功臣,像彭越、韩信、韩王信、张敖、卢绾等七人。
但是,分封这些异姓王其实是权宜之计。
很多诸侯王地域广阔,拥兵自重,刘邦担心在他死后,后嗣子孙难以驾驭他们,就开始剥夺他们的权力,最后后来要么被杀被贬。
刘邦在此之后,开始改封同姓王,共九个。
这些同姓王中,齐王刘肥、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等都是刘邦儿子,总共七位,还有两位是刘邦的兄弟和侄子。
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的目的很明显,就是防止皇室内乱,有同宗的诸侯王可以拱卫,而异姓的功臣则是封侯,由这些王、侯一起来保证刘氏天下不被外姓或者权臣所取代。
刘邦的这种分封和周王朝分封的目的比较相似,只是更为集权而已。
周朝分封七十一个国,有五十三个,而汉高祖分封了九个诸侯国,都是同姓子侄。
但是刘邦的分封从一开始就面临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一,所封土地远比周朝广阔,诸侯国权势会比较强大;其二,周朝的分封是建立在严密的周朝礼制基础上的,但是秦朝灭掉了周朝礼制,汉朝建立后礼制消失殆尽,懂周朝礼制的更是几乎没有,所以诸侯国容易放纵枉法;其三,分封了几代之后,就是对于皇帝来说,外戚作为自己的母亲与舅父这一支,肯定更为亲密,容易引发诸侯王与外戚之间的矛盾。
但是,汉朝的分封又有一个非常有利的一面,那就是中央朝廷直接控制着接近三分之一的郡县与土地,这点比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土地面积要大。
西汉初期的分封,从中可以看出东南一带被各诸侯国所控制后来的历史学家把西汉初期的这种制度称为“郡国并行制”,就是中央直接控制的郡县和诸侯国控制的郡县同时并存的。
上面的这几个问题,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一一暴露了出来。
首先,就是诸侯国面临强势的吕后的压力问题,汉高祖去世之后,汉惠帝刘盈即位。
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制度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一)夏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
2.政治制度:(1).王位继承制代替禅让制。
政治权利由“传贤”演化成传子,家天下制度从子开始。
(2).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二)商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2.政治制度:(1)主要的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
(2)商王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3)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西周。
(二)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王把姻亲、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诸侯国。
2、历史渊源:由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修改而来。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功臣姻亲以及先代贵族。
4、关系(1)权利:分封对象得到土地、物资、武装和人口。
(2)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交贡赋;跟随周王作战。
5、作用(1)周王的势力范围扩大,疆域增大(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加强。
(3)形成了严密的等级序列6、崩溃: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最终导致分封制的彻底崩溃。
(三)宗法制1.含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渊源: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的。
3.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权利财产土地继承方面的矛盾4.特点(1)、嫡长子继承制(2)嫡长子被称为宗子,地位最尊贵(3)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4)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5)周天子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等级森严(6)适用于同姓范围5.作用(1)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了各级贵族的特权(2)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凝聚宗族,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3)大小宗的区分和长幼关系的确立,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四)礼乐制度1、定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2、作用: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族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重难突破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实施法则,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使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关系机密结合。
七国之乱的简介概述_七国之乱的故事
七国之乱的简介概述_七国之乱的故事历史上的七国之乱是什么意思?七国之乱发生在那个年代是哪七个国家?七国之乱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么样的,七国之乱最后造成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文小编来说说七国之乱的那些事。
▼▼目录▼▼◆七国之乱的背景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诸侯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与汉景帝谋划削藩。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上《削藩策》,再次上陈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
等到楚王来朝,晁错借机说楚王刘戊为薄太后服丧时偷偷淫乱,请求诛杀他。
汉景帝下诏赦免死罪,改为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两年前赵王刘遂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随之景帝又与群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事宜。
汉景帝的削藩之举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动,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完没了,就想进行谋反,遂亲往胶西,与胶西王刘昂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
刘昂同意谋反,并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
吴王刘濞同时还派人前往楚、赵、淮南诸国,通谋相约起兵。
不久,汉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
诏令传到吴国,吴王刘濞立即谋杀了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
刘濞征募了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30余万人,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经过诛杀晁错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吴王刘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向西渡过淮河,与楚兵会合,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肴渑地区活动。
吴楚联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
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刘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
由于刘濞早有预谋,所以七国军队在叛乱之初进展顺利。
汉景帝闻知消息,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上)知识点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2.“文景之治”(1)汉初与民休息: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2)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3.汉初政治统治(1)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
【特别说明】“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如郡国并行制、后来汉武帝实行的刺史制度即为创新。
(2)郡国并行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他们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
不久,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3)“七国之乱”: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
但叛乱不得人心,三个月内即被平定。
【概念阐释】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
在社会治理中,黄老之学强调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其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
客观看待“文景之治”(1)“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社会稳定,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2)文景之治时期,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为后来汉武帝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但封建盛世是相对而言的,当时王国威胁中央集权、少数民族边境威胁及地主剥削农民等问题依然存在。
知识点二西汉的强盛1.巩固政治统治类别措施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选官制度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监察问题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地方治理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确立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主要包括举孝廉和举贤良的方式,重视品行和才干,相比于先秦时期以血缘、门第世袭的世官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 汉文帝时,获得大夫贾谊的建议,已感到同 姓藩国的威胁,便开始了削弱诸侯势力的行动。 汉景帝初年,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建议加 强中央权力,实行削藩政策,景帝听从,引起那些 早就想反叛的诸侯王们的不满。吴王刘濞、楚王刘 戊为首的七国藩王叛变。他们以“诛晁错,了晁错,而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吴王 还自立为皇帝。景帝无可奈何,只得派太尉周亚夫、 大将军窦婴率军镇压,用了3个月的时间,终于平 定了七国之乱。 而且汉景帝又借机削减诸侯国领土和把诸侯 任免官吏的权利收回,自此,诸侯名义上是封君, 但已失去政权了。
意义: 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地打击 了分裂割据势力,在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刘邦实行 诸侯王制度时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 权制度。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 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策”(见推恩令)进 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评价: 七国之乱反应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的矛 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王国势力威胁基本清除, 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也在 一定程度常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
时间:是发生在公元前154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发 生於中国西汉初期的汉景帝三年。 原因:主要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 当时以被封为吴王的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 宗室诸侯由於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所以兴兵 起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 国之乱”。 结果:由窦婴、周亚夫所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