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边水
底水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油气 界面
油水 界面 实际上,油气接触面和油水接触面是不存在的,而 是存在油气过渡带和油水过渡带。
15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pc
O WOC1 WOC2 FWL O+W W
油水界面划分
ps
转折压力
pd
排驱压力
sw
pc=ps pc=pd pc=0
WOC1(第一油水界面),以上产纯油 WOC2(第二油水界面),以下产纯水 FWL (自由水面)
6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1)油(气)藏高度
油藏高度
油水接触面与油藏最高点的高度差,称为油藏高度。
7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气藏高度
气水接触面与气藏最高点间的高度差,称为气藏高度。
8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气顶高度 油藏高度
油气藏高度
油藏高度:油水接触面和油气接触面之间的高度差
地层不整合圈闭
潜山圈闭
地层超覆圈闭
23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24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岩性圈闭:非储层岩石包围储层岩石。 分散、不连续。如岩性尖灭、砂岩透镜体
地层不整合圈闭:因构造运动而倾斜抬升,后 因沉降作用而与上覆地层形成不整合接触。
• 地层圈闭 储层岩石性质 变化而引起 潜山圈闭:古山峰沉降掩埋后形成。古山峰长 期暴露大气,遭受风化、日晒、雨淋、冰冻等 剥蚀作用,发育大量溶蚀孔洞,优良储层。
岩浆岩
(1)岩性(储层)
变质岩
碎屑岩:砂岩
沉积岩
结晶岩:碳酸盐岩
21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颗粒经胶结物胶结而成,砂含量>50%的陆源碎屑岩
砂岩油藏: 储层岩石为砂岩
灰岩(碳酸盐岩)油藏: 储层岩石为灰岩
22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构造圈闭:背斜、断层 (2)圈闭 地层圈闭:
岩性圈闭:透镜体
• 油相位于大孔隙
• 束缚水位于小孔隙
So +Sw=1
19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二、油气藏类型
1、油气藏分类
构成油气藏的两大要素:储层和流体 储层岩石类型:岩性 储层(油藏)形态:圈闭类型 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类型
流体类型:流体性质
流体在储层(油气藏)中的分布:接触关系
20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聚集单位。
油藏:圈闭中聚集了石油就称为油藏
气藏:圈闭中聚集了天然气就称为气藏
油气藏:同时聚集了石油和游离天然气称为油气藏
5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一、油气藏流体分布 1、宏观上分布 多相流体在地层中的分布应遵 循流体力学静力平衡。在重力作用 下产生分异现象。 垂向上:气上、油中、水下 平面上:气内、油中、水外
含油 外缘
含油 内缘
12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含油(气)面积
油气界面 油水界面
气
油藏外边缘所圈闭的
油
水
面积,称含油面积。 对油气藏来讲,即为
含气 边缘 含油 外缘
含油气面积。
纯气藏的气藏外边缘
所圈闭的面积,称含气
面积。
含油 内缘
13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4)边水和底水
位于油(气)藏外边缘以 外的水称边水。油藏的内 含油面积不为0,油藏部分 含油面积与水接触。 位于油(气)藏边缘以内 从下面承托着油(气)的 水称为底水。油藏的内含 油面积为0,油藏整个含 油面积与水接触。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第一章 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1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研究对象:油气藏
外部几何形状+内部孔隙结构,非常复杂
原始状态及流动中流体分布关系复杂 怎样对复杂的油藏进行渗流理论研究,认识 油气渗流的普遍规律,建立通用的数学方程? 办法:油气藏抽象及简化。
2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气顶高度:油气接触面和油气藏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
油气藏高度:油藏高度+气顶高度
9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2)油(气)藏外(内)边缘
油气界面 油水界面
气
油
水
油气接触面与油层顶 面的交线称含气边缘
含气 边缘 含油 外缘
含油 内缘
10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油气界面 油水界面
气 油
油水接触面与油层底
第一节 油气藏类型及外部几何形状简化 第二节 油气藏内部空间结构简化 第三节 多孔介质的主要特征及连续介质场
第四节 渗流过程中的概念及渗流形态的简化
3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第一节
油气藏类型及外部几何形状简化
4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油气藏:是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
界面的油气聚集。它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
16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定压边界
水体足够大或水体与地表水连通
水体渗透性好、与油层连通性好
定压边界
敞开式油藏:与周边水体或地面连通
17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封闭边界
岩性变化
断层阻挡
封闭边界
封闭式油藏:与周边水体或地面不连通
18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2、油气藏流体微观分布
微观:润湿性
底油(油环)气藏
29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ho
边水(edge water) h Oil Water Aoi
底水(bottom water)
Gas
h
ho
Ao
气顶(底水)油藏 Gas Oil
底油(油环)气藏
Gas
30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我国已发现大小油气田400余个,其中大多数油气田 已经投入开发。 油气田开发实践证明,我国油藏类型十分丰富,但 油气储层的特点是以陆相储层为主。 我国石油工作者依据储层特征将发现的油藏分成了 七大类20个亚类,其中常见的有8个亚类。 教材p4:表1-1。
27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干气:XC5<100g/m3
气藏
(4)流体性质 (烃类相态) 油藏
湿气: XC5=干气-凝析气
凝析气:XC5较多
轻质油:<0.9
稠 油:>0.9
28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边水油气藏 (5)接触关系 (指圈闭中油、气 、水之间的分布和 相互关系) 底水油气藏
气顶(底水)油藏
水 面的交界线称油藏内
边缘或称含水边缘。
油水接触面与油层顶
含气 边缘 含油 外缘
面的交界线称油藏外
边缘或称含油边缘。
含油 内缘
如果油气藏的高度小于油气层的厚度时,油(气) 藏的内边缘就不存在(底水油藏)。 11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3)含油(气)面积
油
油水界面
水
油藏外边缘所圈闭的面 积,含油面积。
地层超覆圈闭:岸边逐层沉积作用形成。 河流、湖泊、海洋等一次次水进水退,储 层与非储层交错沉叠
25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孔隙(粒间孔隙) (3)孔隙类型 裂缝 溶洞
26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单一介质:岩石中只有一种类型的孔隙存在
双重介质:岩石中有两种类型的孔隙存在
多重介质:岩石中有两种类型以上的孔隙存在
边水
底水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油气 界面
油水 界面 实际上,油气接触面和油水接触面是不存在的,而 是存在油气过渡带和油水过渡带。
15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pc
O WOC1 WOC2 FWL O+W W
油水界面划分
ps
转折压力
pd
排驱压力
sw
pc=ps pc=pd pc=0
WOC1(第一油水界面),以上产纯油 WOC2(第二油水界面),以下产纯水 FWL (自由水面)
6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1)油(气)藏高度
油藏高度
油水接触面与油藏最高点的高度差,称为油藏高度。
7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气藏高度
气水接触面与气藏最高点间的高度差,称为气藏高度。
8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气顶高度 油藏高度
油气藏高度
油藏高度:油水接触面和油气接触面之间的高度差
地层不整合圈闭
潜山圈闭
地层超覆圈闭
23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24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岩性圈闭:非储层岩石包围储层岩石。 分散、不连续。如岩性尖灭、砂岩透镜体
地层不整合圈闭:因构造运动而倾斜抬升,后 因沉降作用而与上覆地层形成不整合接触。
• 地层圈闭 储层岩石性质 变化而引起 潜山圈闭:古山峰沉降掩埋后形成。古山峰长 期暴露大气,遭受风化、日晒、雨淋、冰冻等 剥蚀作用,发育大量溶蚀孔洞,优良储层。
岩浆岩
(1)岩性(储层)
变质岩
碎屑岩:砂岩
沉积岩
结晶岩:碳酸盐岩
21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颗粒经胶结物胶结而成,砂含量>50%的陆源碎屑岩
砂岩油藏: 储层岩石为砂岩
灰岩(碳酸盐岩)油藏: 储层岩石为灰岩
22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构造圈闭:背斜、断层 (2)圈闭 地层圈闭:
岩性圈闭:透镜体
• 油相位于大孔隙
• 束缚水位于小孔隙
So +Sw=1
19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二、油气藏类型
1、油气藏分类
构成油气藏的两大要素:储层和流体 储层岩石类型:岩性 储层(油藏)形态:圈闭类型 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类型
流体类型:流体性质
流体在储层(油气藏)中的分布:接触关系
20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聚集单位。
油藏:圈闭中聚集了石油就称为油藏
气藏:圈闭中聚集了天然气就称为气藏
油气藏:同时聚集了石油和游离天然气称为油气藏
5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一、油气藏流体分布 1、宏观上分布 多相流体在地层中的分布应遵 循流体力学静力平衡。在重力作用 下产生分异现象。 垂向上:气上、油中、水下 平面上:气内、油中、水外
含油 外缘
含油 内缘
12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含油(气)面积
油气界面 油水界面
气
油藏外边缘所圈闭的
油
水
面积,称含油面积。 对油气藏来讲,即为
含气 边缘 含油 外缘
含油气面积。
纯气藏的气藏外边缘
所圈闭的面积,称含气
面积。
含油 内缘
13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4)边水和底水
位于油(气)藏外边缘以 外的水称边水。油藏的内 含油面积不为0,油藏部分 含油面积与水接触。 位于油(气)藏边缘以内 从下面承托着油(气)的 水称为底水。油藏的内含 油面积为0,油藏整个含 油面积与水接触。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第一章 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1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研究对象:油气藏
外部几何形状+内部孔隙结构,非常复杂
原始状态及流动中流体分布关系复杂 怎样对复杂的油藏进行渗流理论研究,认识 油气渗流的普遍规律,建立通用的数学方程? 办法:油气藏抽象及简化。
2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气顶高度:油气接触面和油气藏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
油气藏高度:油藏高度+气顶高度
9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2)油(气)藏外(内)边缘
油气界面 油水界面
气
油
水
油气接触面与油层顶 面的交线称含气边缘
含气 边缘 含油 外缘
含油 内缘
10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油气界面 油水界面
气 油
油水接触面与油层底
第一节 油气藏类型及外部几何形状简化 第二节 油气藏内部空间结构简化 第三节 多孔介质的主要特征及连续介质场
第四节 渗流过程中的概念及渗流形态的简化
3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第一节
油气藏类型及外部几何形状简化
4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油气藏:是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
界面的油气聚集。它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
16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定压边界
水体足够大或水体与地表水连通
水体渗透性好、与油层连通性好
定压边界
敞开式油藏:与周边水体或地面连通
17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封闭边界
岩性变化
断层阻挡
封闭边界
封闭式油藏:与周边水体或地面不连通
18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2、油气藏流体微观分布
微观:润湿性
底油(油环)气藏
29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ho
边水(edge water) h Oil Water Aoi
底水(bottom water)
Gas
h
ho
Ao
气顶(底水)油藏 Gas Oil
底油(油环)气藏
Gas
30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我国已发现大小油气田400余个,其中大多数油气田 已经投入开发。 油气田开发实践证明,我国油藏类型十分丰富,但 油气储层的特点是以陆相储层为主。 我国石油工作者依据储层特征将发现的油藏分成了 七大类20个亚类,其中常见的有8个亚类。 教材p4:表1-1。
27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干气:XC5<100g/m3
气藏
(4)流体性质 (烃类相态) 油藏
湿气: XC5=干气-凝析气
凝析气:XC5较多
轻质油:<0.9
稠 油:>0.9
28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边水油气藏 (5)接触关系 (指圈闭中油、气 、水之间的分布和 相互关系) 底水油气藏
气顶(底水)油藏
水 面的交界线称油藏内
边缘或称含水边缘。
油水接触面与油层顶
含气 边缘 含油 外缘
面的交界线称油藏外
边缘或称含油边缘。
含油 内缘
如果油气藏的高度小于油气层的厚度时,油(气) 藏的内边缘就不存在(底水油藏)。 11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3)含油(气)面积
油
油水界面
水
油藏外边缘所圈闭的面 积,含油面积。
地层超覆圈闭:岸边逐层沉积作用形成。 河流、湖泊、海洋等一次次水进水退,储 层与非储层交错沉叠
25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孔隙(粒间孔隙) (3)孔隙类型 裂缝 溶洞
26
1、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
单一介质:岩石中只有一种类型的孔隙存在
双重介质:岩石中有两种类型的孔隙存在
多重介质:岩石中有两种类型以上的孔隙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