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市
“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
二〇一〇年六月
鄂尔多斯市“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
一、重大意义
进入“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结构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的重要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全市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任务更加紧迫,科学编制好“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这一主题,着力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发展品牌农牧业,建设设施农牧业推进生态农牧业,构建法治农牧业,培育服务农牧业,实现农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农牧业的根本指针,其内涵就是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全面、协调和可
持续的发展,面对“十二五”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牧业,全面树立科学的农牧业发展观,从新的农牧业安全观,产业观、市场观、科技观、投入观、生态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出发,准确把握农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吸取国内外农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着眼于丰富农牧业发展内涵,创新农牧业发展观念,开拓农牧业发展新思路,破解农牧业发展新难题,全面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
(二)坚持绿色农牧业的原则
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科学技术,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生产出充足、安全、营养的农畜产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农牧业发展模式,达到绿色农牧业的四个特征,即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
(三)坚持创新驱动原则
现代经济发展理念表明,创新即是经济发展阶段提升与要素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提高农牧业单位产量,增强农畜产品质量和效益,关键在于农牧业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为不断增加单位产量、质量、效益提供原创驱动力,要注重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注重农畜产品质量打造和效益的提升,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成果,创新发展机制和奖励机制。
(四)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项目规划的两个主要基点是“前瞻性”和“先进性”,但这两个原则又必须同时牢牢地建立在“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基础上,因此“十二五”规划既要提出农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又要有宏观的,总体的发展规划,又要具体全面、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要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五)坚持统筹、兼备的原则
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要稳定粮食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优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牧业支撑体系,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牧区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四、规划依据
1、国家农业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二五”农牧业发展重点问题研究公告》
2、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方案。
3、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三区”规划
4、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五、主要任务
充分总结“十一五”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分析生产潜力,
提出“十二五”发展目标、思路、措施、政策建议等;稳定土地草牧场承包制度,推进农田草牧场流转研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与农畜产品加工发展研究;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研究,农村牧区人口转移问题的研究;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重点农牧业科技措施,结构调整、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种子安全体系和现代种业发展,生态能源循环,现代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是科技培训,基层农牧业科技体系建设及培训,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管理,农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等重大问题前瞻研究,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注意把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研究提出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总体规划,区域布局规划,以及重大项目规划等。
六、“十一五”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确定了“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即农牧业产业化向两河流域地区转移,农牧业项目向优化开发区集中,通过全市人民五年来的艰辛努力,全市现代农牧业推进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农牧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取得的成就
(以下“十一五“的数据均为2009年数据)
全市CDP总量达到2161亿元,是“十五”末的倍,财政收入
达到亿元,是“十五”末的倍。草原平均产草量由35%提高40%。牲畜饲养量稳定在1300头只左右。粮食总产量达到亿斤,较2005年增加亿斤,增长%,第一产值增加达到%。较2005年增加20亿元,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3元,比2005年增收3202元,增长70%。增加速度历史上前所未有。农牧业基础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农牧业综合生产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着增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农牧业高新技术和关健技术的应用有了新的突破。农牧业体系建设初步成型,牲畜胚胎移植等高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此外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农牧民迅速向二、三产业转移,全市农牧区常住人口由2005年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万人,转移了万人。
综上所述,五年来,全市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农牧业经济发展速度是建国以来最快时期,农牧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实惠最多时期,也是农牧民生活质量提高、观念转变最快时期,更是农牧业基础建设投入最多时期,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多时期,农牧业实用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最多时期;农田水利建设配套完善时期;农牧业机械化加速提高时期;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好时期。
(二)经验与启示
五年来的发展,充分证明“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