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通知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通知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4.06•【字号】鄂府办发〔2016〕34号•【施行日期】2016.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通知鄂府办发〔2016〕34号各旗区人民政府,康巴什新区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2016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2016年第5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鄂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月4月6日2016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农牧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方案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农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

做好2016年的农牧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对保持全市农牧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全市广大农牧民稳定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努力在优化农牧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推动农牧业发展挖潜力、提质量、增效益,立足全市农牧业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布局优化、产业融合、品质提升、循环利用为重点,深化农村牧区改革,提高农畜产品生产能力,优化农牧业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的现代农牧业结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打造现代农牧业经济升级版,为全面建成较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理念创新,拓展发展的广度深度。

拓展视野,创新思维,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树立大市场理念,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树立大农业理念,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树立大科技理念,推进种、机、技配套,产、学、研协同。

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红头文件)

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红头文件)

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推进富民强市战略,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科学规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是我市经济和社会保持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实现走进全国前列、走向世界一流、走向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基础。

本规划根据《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保障措施、项目安排,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方针和决策意图,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面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和日益激烈的地区间发展竞争,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政策,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超前构筑、科学实践、率先发展,有效地应对了各项困难挑战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4倍,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5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发展,顺利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为“十二五”的顺利开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地级市前列。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43亿元,较2005年的595亿元年均增长2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40169元增加到2010年的149942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38.2亿元,较2005年的93.4亿元年均增长4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39亿元,较2005年的46.1亿元年均增长39%;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33亿元,年均增长25%;五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71.6亿元,年均增长20%。

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鄂尔多斯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鄂尔多斯的关键时期。

《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关于制定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七届十二次全委会和市委一届九次全委会议精神,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是“十二五”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十一五”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我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在破解矛盾和难题过程中不断坚定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在尊重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新时期鄂尔多斯精神,以一系列超前的构筑和运作推动了“三化互动”、跨越式发展,使“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市综合实力提高最快、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得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十一五”计划确定的目标提前超额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全面进入自治区前三位。

——“十一五”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

五年来,通过实施“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带动战略,全市经济始终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十一五”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1亿元,与期初相比增长2.7倍,年均递增29.7%;财政收入93.4亿元,增长4.9倍,年均递增42.8%;进出口总额5.8亿美元,与期初相比增长1.9倍,年均递增24.1%。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0亿元,是“九五”的4.5倍;累计引进国内资金408亿元,达到“九五”的7.2倍。

对“十二五”期间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对“十二五”期间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对“十二五”期间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摘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概况,指出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 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04-01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产的比例结构更趋合理。

鄂尔多斯市原市委书记杜梓说:“十二五”的发展,鄂尔多斯将牢牢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重点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转型,也就是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到“十二五”末,非煤产业再造一个鄂尔多斯。

二是升级,就是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新型煤化工,构筑现代煤化工体系。

这是鄂尔多斯“十二五”转变发展方式非常重要的事情,抓住它,就抓住了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概况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煤炭工业取得新成效。

为改变煤炭的“粗放式”经营之路,2005年鄂尔多斯市率先在全国产煤城市中开展了煤矿重组,3年之后全市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回采率由过去的30%达到了75%。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大力推进“大煤炭、大煤电、大化工、大循环”四大产业,成为了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煤化工新技术的应用基地,如今全市的煤炭产业链越来越长,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等煤化工产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其次,非煤产业获得蓬勃发展。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产业发展中既注意做大做强资源型产业,同时又大力向非资源型产业进军,如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华泰汽车工业园在康巴什新区拔地而起。

全市的非煤产业正在通过两条战线推进:依托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一个煤产业和煤深加工产业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体系;大力推进汽车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产业格局。

达拉特旗十二五规划纲要

达拉特旗十二五规划纲要

达政发〔2011〕48号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旗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恩格贝生态示范园区管委会,达拉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苏木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工作委员会,旗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达拉特旗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旗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

二○一一年三月九日达拉特旗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国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是鄂尔多斯市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达拉特旗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自治区实施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圈和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充分认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规划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对于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坚持集中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三化”进程,经过全旗人民的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向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不断迈进。

(一)经济总量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10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6亿元,年均增长29.2%,较“十五”末翻两番;人均GDP达到9.3万元,年均增长27.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财政总收入40.4亿元,年均增长38.2%,是“十五”末的5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650亿元,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30%。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十二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纪实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十二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纪实

·1·农 业 开 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7期摘要:“十二五”时期,鄂前旗农综办紧紧围绕自治区“城乡统筹试点”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程,依托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快全旗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五年间,共争取项目总资金14 542万元,累计实施灌溉人工草地2 466.67hm 2、改良草场0.45万hm 2、饲草料基地0.23万hm 2,建设家庭牧场示范户349户,养殖小区11个323户,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18个、部门项目1个,扶持9个龙头企业和9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并先后帮助农牧民总结提炼了马鞍桥三元杂交养殖模式,打造注册了三段地土鸡品牌,成功推广了滴灌节水技术,有效推动了全旗农牧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工作纪实;鄂托克前旗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

境内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素有自治区“南大门”之称。

全旗总土地面积12 180km 2,其中天然草场面积90.33万hm 2,可利用草场面积64.47万hm 2。

全旗辖4个镇,68个嘎查村,总人口7.4万人,有农牧业人口3.7万人,占总人口的53%,其中蒙古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3%,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纯牧业旗。

2004年以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十年位居全市第一。

1 捆绑实施项目 助推城乡统筹发展2011年7月,鄂前旗被确定为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试点建设中,鄂前旗农综办主动将饲草料基地、人工草地和畜牧设施等农综项目进行捆绑,按照“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集中配套实施,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发挥出了最大效益。

在集中居住的新型村庄和居民点,连片实施了533.33hm 2饲草料基地和266.67hm 2人工草地,带动了规模化种植,为新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散布局区域,重点通过实施饲料地和养殖棚圈,打造集规模草牧场、饲草料基地、标准化养殖棚圈、农机具、大型节水灌溉外加一处平层别墅的“5+1”现代家庭农牧场,推动形成“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召开全区农牧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召开全区农牧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召开全区农牧业“十二五”规划
编制工作座谈会的通知
【法规类别】会议差旅
【发文字号】内农牧办发[2010]44号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发布日期】2010.07.29
【实施日期】2010.07.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召开全区农牧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的通知
(内农牧办发【2010】44号)
各盟市农牧业局:
为进一步做好全区农牧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搞好自治区与各盟市农牧业规划的衔接,促进各盟市农牧业规划编制工作的相互交流,提高我区农牧业规划编制工作质量和水平,我厅定于8月1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区农牧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

现将会议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10年8月3日,会期1天。

8月2日全天报到。

1 / 1。

强化草畜平衡 推动鄂尔多斯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强化草畜平衡  推动鄂尔多斯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料 生产 引入 种 植业 , 将农 区建设 成 畜牧 业 发展 的基 础保 障 , 可使 农 业 、牧 业实 现 和谐 发展 。在牧 区 实行 以草定 畜工 程 后 , 了保 证 冬 季舍 饲 、 舍 饲 的饲 草 料 供 应 , 要 建 立 一 为 半 需 定 的人工 草场 , 以减轻 天然 草 场 的压 力 , 高 草地 畜牧 业 生 提
产 水平 。
3 实 施 划 区 轮 牧 。 理 利 用 草 场 合
北 部 属鄂 尔 多 斯高 原 . 貌类 型 以层 状 、 状 高原 为 主 , 地 波 南 部 属陕 北黄 土 高原 向北 延伸 区 , 势 北高 南 低 , 两 高 中间 地 东 低 。气候 属 温带 大陆 性 干旱 、 干旱 气候 。 半 近年 来 , 由于农 区 大面 积 垦草 种粮 , 区牲 畜 数 量快 速 牧 增 加 , 市域 内 自然 生 态 环境 趋 于恶 化 。生 态 环 境 的破 坏 使 使 得 土 地 生 产 力下 降 , 畜 矛 盾 日益 尖 锐 , 约着 全 市 畜 草 制 牧业 的发展 。 因此 , 效 而合 理 地 挖掘 草 场 生 产潜 力 , 有 确定
(. 1 内蒙 古伊 金 霍 洛 旗 乌 兰 小 伦 镇 农 牧 业 服 务 中心 , 内蒙 古 蒙古 伊金霍洛旗
北 京 108 0 0 0)
0 7 0 ; 内 蒙古 伊 金 霍 洛 旗 种 子 管 理 站 , 蒙 古 伊 金 霍 洛 旗 12 9 3. 内
摘 要 : 析 了鄂 尔多斯 市的 草畜 发展 现状 和存 在 的 问题 , 出 了开展 草 畜 平衡 工作 的具 体措 施 , 分 提 以推 动 该 市畜牧 业 实现
荒 地 、 瘠 土地 , 是干 旱 硬梁 丘 陵沟 壑 , 处都 可见 到 郁 贫 还 到 郁 葱 葱 的柠 条灌 木丛 。柠条 枝 繁 叶茂 , 系 发达 , 防风 固 根 是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农区畜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内政发[1999]81号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农区畜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内政发[1999]81号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农区畜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农区畜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内政发〔1999〕81号1999年7月21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农区畜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农区畜牧业发展规划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

当前,全区农区畜牧业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在客观评估近年来工作经验和当前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于推动全区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农区畜牧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全区农牧结合现场会以后,农区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

据对有农区养殖业的66个旗县市区统计,1997年畜牧业产值达到73.88亿元(1990年不变价),占这些地区农业总产值的32.03%,占全区畜牧业产值的74.50%。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部分约占40%以上。

概括起来,近几年我区农区畜牧业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基本经验:(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

以“十百千”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农区畜牧业的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

(二)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副产品转化。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充实加强基层科技服务组织,把畜牧业适用增产技术组装配套,形成模式化饲养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了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鄂尔多斯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思路

鄂尔多斯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思路

鄂尔多斯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思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鄂尔多斯市信息化任务办公室上海信息化开展研讨协会2020年9月目录一、〝十一五〞开展回忆 (4)〔一〕理想基础 (4)1、信息基础设备初具规模,信息效劳才干普遍增强 (4)2、初步构建电子政务基础网络体系,进一步扩展政务管理信息化运用 (5)3、信息技术向社会、城建等范围浸透,局部运用取得积极效果 (5)4、经济范围信息化稳步推进,〝两化融合〞推进格式初步构成 (6)5、信息化看法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开展环境失掉清楚改善 (7)〔二〕存在效果 (7)二、开展趋向 (9)〔一〕信息化仍是社会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驱动力 (9)〔二〕信息通讯技术减速创新与融合运用 (9)〔三〕鄂尔多斯城市转型开展对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 (10)三、指点思想、开展原那么和开展目的 (10)〔一〕指点思想 (10)〔二〕开展原那么 (11)〔三〕开展目的 (12)四、开展重点和主要义务 (14)〔一〕鼎力推进信息基础设备树立,提升信息通讯综合效劳能级 (14)〔二〕深化电子政务树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升 (15)〔三〕增强〝两化融合〞,促进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16)〔四〕推进社会公共效劳信息化,促进社会事业开展与社会谐和动摇 (17)〔五〕促进城市树立和管理信息化,增强城市管理和效劳才干 (18)〔六〕加快推进农牧业信息化,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 (19)〔七〕鼎力开展信息产业,提升产业中心竞争力 (20)五、保证措施 (21)〔一〕完善信息化组织推进机制 (21)〔二〕健全信息化政策和推进制度 (21)〔三〕加快培育和引进信息化人才 (22)〔四〕加快制定信息化规范规范 (22)〔五〕增强信息化项目精细化管理 (23)〔六〕拓宽信息化树立投融资渠道 (23)附件:〝十二五〞信息化开展重点专项 (25)〔一〕重点范围专项 (25)1、信息基础设备工程 (25)2、特征行业信息化工程 (25)3、农牧业信息化工程 (26)4、信息产业推进工程 (26)5、结合审批〔监管〕工程 (26)6、城乡综合管理与社区信息化工程 (27)7、市民卡工程 (27)8、教育、卫生、文明信息化工程 (27)〔二〕共享平台工程 (28)1、人口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 (28)2、法人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 (28)3、空间天文信息平台 (29)4、诚信系统平台 (29)一、〝十一五〞开展回忆〔一〕理想基础1、信息基础设备初具规模,信息效劳才干普遍增强〝十一五〞时期,本市依照〝大容量、高规范、高质量、广掩盖〞的要求,全力推进公共信息基础设备和信息网络基础设备树立,有效缓解了信息传输瓶颈。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首先,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明确了农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包括: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实施计划,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业将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果,有效促进了农牧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和政策。

计划包括四个主要方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加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等,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还强调了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计划提出,要加强农牧业生态建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建设绿色农牧业生态示范区。

通过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草原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同时,加强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农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最后,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还强调了农牧业工业化和规模经营的推进。

计划提出,要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农牧业的工业化和规模经营,实现农牧业的集约化和现代化。

通过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打造现代化的农牧业生产基地,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为内蒙古的农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快了农牧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计划,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业将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果,为农牧业的转型升级和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鄂尔多斯市“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

鄂尔多斯市“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

鄂尔多斯市“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二〇一〇年六月鄂尔多斯市“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一、重大意义进入“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结构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的重要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全市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任务更加紧迫,科学编制好“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这一主题,着力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发展品牌农牧业,建设设施农牧业推进生态农牧业,构建法治农牧业,培育服务农牧业,实现农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坚持科学发展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农牧业的根本指针,其内涵就是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面对“十二五”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牧业,全面树立科学的农牧业发展观,从新的农牧业安全观,产业观、市场观、科技观、投入观、生态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出发,准确把握农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吸取国内外农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着眼于丰富农牧业发展内涵,创新农牧业发展观念,开拓农牧业发展新思路,破解农牧业发展新难题,全面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

(二)坚持绿色农牧业的原则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科学技术,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生产出充足、安全、营养的农畜产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农牧业发展模式,达到绿色农牧业的四个特征,即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

(三)坚持创新驱动原则现代经济发展理念表明,创新即是经济发展阶段提升与要素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提高农牧业单位产量,增强农畜产品质量和效益,关键在于农牧业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为不断增加单位产量、质量、效益提供原创驱动力,要注重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注重农畜产品质量打造和效益的提升,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成果,创新发展机制和奖励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一、进展目标——粮食等要紧农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到2015年,全区耕地面积保持在1亿亩以上,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稳固在8000万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达到450亿斤以上。

肉、奶、绒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270万吨、1100万吨与8000吨左右。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2015年达到1400亿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50%,突出进展农区畜牧业,稳固进展草原畜牧业。

要紧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品种的种植比重达到76%,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产业化带动农牧户达到70%。

——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到2015年,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10年的68.3%提高到75%。

农村牧区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全区农田草牧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00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250万亩。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重点区域布局(一)河套—土默川平原农牧业主产区包含磴口县、临河区、五原县、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九原区、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托克托县、达拉特旗、杭锦旗等12个旗县区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与黄河南岸地区。

进一步加大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与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推广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进展节水型现代农牧业。

种植业重点进展以玉米、小麦为主的粮食生产与以向日葵为主的油料生产,积极进展城郊型蔬菜、瓜果产业。

养殖业要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进展以奶牛、肉羊为主的农区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

(二)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主产区包含扎鲁特旗、科左中旗、开鲁县、科左后旗、科尔沁区、奈曼旗、库伦旗、敖汉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松山区、翁牛特旗、阿鲁克尔沁旗、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右旗、元宝山区等18个旗县的西辽河冲积、洪积平原地区。

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美好鄂尔多斯

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美好鄂尔多斯

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美好鄂尔多斯
摘要:改变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类型,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以传统农牧业和煤炭资源型经济为主的鄂尔多斯市,“十二五”期间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建设现代化美丽的鄂尔多斯,对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转型、统筹城乡、富民强市等问题的实地调查分析,对鄂尔多斯转型发展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思考,与大家讨论。

关键词:经济转型;经济发展;鄂尔多斯
一、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前的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是贫困落后几个地区之一。

全市的8个旗区里面就有包含5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旗县,占全区31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旗县的近1/6;3个自治区级扶贫工作重点旗县,占全区29个自治区级扶贫工作重点旗县的1/10多一点。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时期,鄂尔多斯市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艰苦创业,开拓创新,通过科学方式利用优越的资源条件,高起点引进和配置生产要素,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从此鄂尔多斯由当初那个贫穷落后地区一跃发展成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开拓成功发展之路18个典型地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个典型城市之一[1]。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效
5年间,以农牧业为主的鄂尔多斯发展成工业经济为主的历史时期。

2013年,鄂尔多斯市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5%,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科学合理地实施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

科学合理地实施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

科学合理地实施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孙树华反映,鄂尔多斯市在实施“三区”发展规划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规划不尽合理等问题。

一、主要问题(一)“三区”划分不尽合理。

随着“三区”规划的深入实施,各旗区发现在“三区”划分上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严重阻碍了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比如有些生态植被较好、基础设施完备、适合农牧业生产的地方被划为禁止开发区,一些生态环境较好,水土资源丰富,农牧业生产条件及基础设施较好,开发潜力较大,产业发展空间较为广阔的地方被划为限制开发区。

(二)人口转移成效不大。

由于没有一套系统的从产业发展、资金扶持、税费优惠、权益维护和宣传引导等方面扶持转移农牧民就业的政策,转移形式过于单一,移民与产业结合不紧密,产业支撑跟不上,加之受自身年龄、教育程度、劳动技能、语言交流、就业观念等因素影响,大部分转移农牧民进城没有实现稳定就业,生活仍然比较困难,甚至出现返乡的现象。

(三)建设项目进展缓慢。

按照“三区”规划的要求,在优化开发区和条件较好的限制开发区要重点支持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在禁止开发区除生态工程项目外,农牧业、新农村新牧区及一些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等原则上不再安排。

由于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经济下行压力大,地方财政收入减少,项目经费不能足额安排到位,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项目难以开展或进展缓慢。

一些禁止开发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又不允许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但是农牧民暂时还转移不出来,导致生产生活非常困难,各项工作难以推进。

而一些禁止开发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好,农牧民又不愿意转移出来,导致规划与实际状况和农牧民的意愿产生矛盾,需要适当的调整和完善相关的规划和政策。

而且,在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也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特别是电力设施建设及电力供应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土地规模经营的要求。

(四)部分贫困地区面貌依旧。

由于贫困地区大部分都处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没有任何项目和经费投入,甚至连基本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安排资金和项目,因此脱贫致富条件较差。

鄂尔多斯:铸就“十二五”林业辉煌

鄂尔多斯:铸就“十二五”林业辉煌

鄂尔多斯:铸就“十二五”林业辉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林业局【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1页(P8)【作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林业局【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6年钟声的敲响,宣告着鄂尔多斯市林业5年的发展历程圆满告一段落。

过去的5年,是该市林业生态成效最好、亮点最为突出的5年,是林业机制最完善、助农增收最显著的5年,更是林业建设成就最辉煌、影响力最深远的5年。

5年来,鄂尔多斯市紧紧围绕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要求,以森林资源“双增”为林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以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升林业质量为林业发展主线,以兴林富民、改善民生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市林业工作稳中求进,实现了生态、经济、民生的共赢。

5年的探索和实践,为该市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也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创建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获批“国家生态公园”;被两院院士称为“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典型范例”。

孟宪毅摄影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双提高”。

5年间,该市完成造林906.93万亩,森林资源总面积预计达到3428万亩,比“十一五”末增加了423.5万亩;森林覆盖率预计达到26.31%,比“十一五”末提高了3.3个百分点,超出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

同时,城市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07%,绿地率达到36.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2.99平方米,较“十一五”末增加了14平方米,生态、宜居、和谐成为鄂尔多斯的新名片。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

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25%,基本趋于稳定,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沙害基本消失,丘陵水蚀明显减弱,生态状况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大为改善的历史性转变。

资源保护和林业信息化建设“双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市“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二〇一〇年六月鄂尔多斯市“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一、重大意义进入“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结构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的重要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全市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任务更加紧迫,科学编制好“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这一主题,着力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发展品牌农牧业,建设设施农牧业推进生态农牧业,构建法治农牧业,培育服务农牧业,实现农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坚持科学发展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农牧业的根本指针,其内涵就是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面对“十二五”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牧业,全面树立科学的农牧业发展观,从新的农牧业安全观,产业观、市场观、科技观、投入观、生态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出发,准确把握农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吸取国内外农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着眼于丰富农牧业发展内涵,创新农牧业发展观念,开拓农牧业发展新思路,破解农牧业发展新难题,全面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

(二)坚持绿色农牧业的原则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科学技术,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生产出充足、安全、营养的农畜产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农牧业发展模式,达到绿色农牧业的四个特征,即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

(三)坚持创新驱动原则现代经济发展理念表明,创新即是经济发展阶段提升与要素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提高农牧业单位产量,增强农畜产品质量和效益,关键在于农牧业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为不断增加单位产量、质量、效益提供原创驱动力,要注重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注重农畜产品质量打造和效益的提升,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成果,创新发展机制和奖励机制。

(四)坚持可操作性原则项目规划的两个主要基点是“前瞻性”和“先进性”,但这两个原则又必须同时牢牢地建立在“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基础上,因此“十二五”规划既要提出农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又要有宏观的,总体的发展规划,又要具体全面、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要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五)坚持统筹、兼备的原则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要稳定粮食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优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牧业支撑体系,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牧区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四、规划依据1、国家农业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二五”农牧业发展重点问题研究公告》2、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方案。

3、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三区”规划4、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五、主要任务充分总结“十一五”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分析生产潜力,提出“十二五”发展目标、思路、措施、政策建议等;稳定土地草牧场承包制度,推进农田草牧场流转研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与农畜产品加工发展研究;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研究,农村牧区人口转移问题的研究;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重点农牧业科技措施,结构调整、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种子安全体系和现代种业发展,生态能源循环,现代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是科技培训,基层农牧业科技体系建设及培训,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管理,农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等重大问题前瞻研究,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注意把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研究提出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总体规划,区域布局规划,以及重大项目规划等。

六、“十一五”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市确定了“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即农牧业产业化向两河流域地区转移,农牧业项目向优化开发区集中,通过全市人民五年来的艰辛努力,全市现代农牧业推进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农牧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取得的成就(以下“十一五“的数据均为2009年数据)全市CDP总量达到2161亿元,是“十五”末的倍,财政收入达到亿元,是“十五”末的倍。

草原平均产草量由35%提高40%。

牲畜饲养量稳定在1300头只左右。

粮食总产量达到亿斤,较2005年增加亿斤,增长%,第一产值增加达到%。

较2005年增加20亿元,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3元,比2005年增收3202元,增长70%。

增加速度历史上前所未有。

农牧业基础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农牧业综合生产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着增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农牧业高新技术和关健技术的应用有了新的突破。

农牧业体系建设初步成型,牲畜胚胎移植等高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此外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农牧民迅速向二、三产业转移,全市农牧区常住人口由2005年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万人,转移了万人。

综上所述,五年来,全市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农牧业经济发展速度是建国以来最快时期,农牧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实惠最多时期,也是农牧民生活质量提高、观念转变最快时期,更是农牧业基础建设投入最多时期,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多时期,农牧业实用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最多时期;农田水利建设配套完善时期;农牧业机械化加速提高时期;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好时期。

(二)经验与启示五年来的发展,充分证明“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工作思路是正确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在“十二五”期间,必须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思路,五年的实践,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从中不断得到新的启示。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用改革的思想、开放视野、科学定位,超前构筑、统筹发展,提出“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战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跨出“三农”抓“三农”,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用工业化的思路寻求农牧业经济的突破,谋划农牧业经济的发展,以农牧业产业化统领农村牧区经济,并相继出台的诸多相关配套政策,实现了农牧业增效与农牧民增收的“双赢”;三是遵循客观规律,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将生态问题与“三农”问题合并考虑,在全区首先制定了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率先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草定畜的政策,创造性的实践现代农牧业模式。

优化开发区大力推进规模经营,限制开发区着力发展西部草原畜牧业示范户,扎实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同时有序推进了肉羊和肉牛产业的发展。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全市生态建设地区之间不够平衡,生态状况处于“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相持阶段,森林覆盖率仍低于全国,全区水平。

农牧业经济才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结构调整尚未进入深的层次。

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综合生产力不强,养殖业增收的强势效应还未显现,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农村牧区人口偏多,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村经济仍然是弱质经济,农牧民仍然是弱势群体。

同时农村牧区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禁牧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不力,局部地区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主导产业不突出,只是把畜牧业作为一产中的主导产业,而畜牧业内部的产业层次不清晰,欠科学;三是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有效的产业化运行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第一,农畜产品基地数量增长较快,但规模仍然不大,品质不优,缺乏对企业介入的吸引力,制约产业化发展。

第二,已有的企业对农牧民的利益关注不够,企业与农牧民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造成基地发展后劲不足。

第三,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加工深度不够,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在创造名优品牌上差距更大,利润空间小,企业勉强维计,农牧民获利甚微,龙头推动乏力。

第四,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主要是招商引资方面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没有比其他行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第五,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普遍。

特别是改良、种草、青贮、节水等几项关键技术普及率较低,农机化水平不高,使得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诸多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要靠发展来解决。

“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我市的自然资源优势,利用现有的规模,技术等较好的生产条件,继续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本建设来抓,加速现代农牧业的发展速度,把握好用活各级政府惠农政策,下大力气转移农牧民,确立高效益的主导产业,构筑高起点的产业群,发展高集约化的种养业,延长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实现高市场占有率的产业回报,在农业、畜牧、农机水利、造林、电气化等方面与现代化接轨,在住房、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新牧区,提前实现农村牧区全面小康水平。

七、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详见表1)到2015,全市总人口达到180万人,全市GDP由2009年的216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000亿元,财政收入由2009年的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00亿元,一般预算性收入达到40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

农村常住人口了降到36万人,永久性村镇减少到150个,城镇化率达到75%,全市农牧业增加值达到84亿元,占全市GDP %,其中来自畜牧业的占50%,到2015年,农牧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5%,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

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75%、26%。

2、具体目标(1)种植业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左右,其中农田和饲草料灌溉面积由2009年的450万亩发展到500万亩,增加100万亩,增长25%,节水灌溉面积由2009年的170万亩增加到400万亩,增长135%,农牧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由2009年的44%增加到55%。

粮食生产确保中央稳粮增效增收的精神,粮食总播面积由2009年的万亩,增加到375万亩,增长7%,粮食总产量由2009年的亿斤,增加到30亿斤,增长%。

种植增加值由2009年亿元,增加到42亿元,增长%。

(2)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完全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