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才--诸葛亮论将
我心目中诸葛亮作文
我心目中诸葛亮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偶像,我的偶像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因为他博学多才,无所不能。
诸葛亮是个战略家,早在南阳躬耕时,他预测到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便按他所预测的局面进行筹谋,可以说天下三分是他一手缔造的呀!
诸葛亮是个发明家,他发明的人挂图困住了敌军的千军万马;他设计的木牛流马,早已失传,至今也没有人能造出来;他发明的诸葛连弩,是当时最强大的杀敌利器。
诸葛亮是个有远见的人。
当年“关云长释曹操”,是诸葛亮早就料到关羽不会杀死曹操,因为曹操一死北方就会乱上加乱,魏国的大将们就会去争取王位,到那时就会重新建立政权,天下三分的计划就会付诸东流。
诸葛亮是个心理学家。
在空城计里,诸葛亮能摸透敌军的心思,巧布迷云,令人进退失据,也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三国群星璀璨,诸葛亮无疑是最明亮的一颗。
连周瑜也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就连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也自愧不如。
读完三国演义,诸葛亮就成了我的.偶像。
这样的一个旷世奇才是我们无人能比的,蜀国的建立他功不可没。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像诸葛亮那样能干的人,我也想像他那样通天文,谈地理,预知天下事。
诸葛亮的人物特征
诸葛亮的人物特征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之一、他以其聪明才智、深思熟虑和谋略过人而著称,被誉为“千古之奇才”。
首先,诸葛亮的人物特征之一是聪明才智。
他自幼聪颖过人,才智出众。
据《资治通鉴》记载,他在年仅16岁时就已经通晓《易经》,并能独立撰写论文。
此外,他还涉猎了天文、地理、历史、兵法等各个领域,并对这些知识有着透彻的理解。
他的博学多才以及超凡智慧,使他在政治和军事事务上有独到的见解和决策能力。
其次,诸葛亮的人物特征之二是深思熟虑和谋略过人。
他对于治国安邦和战争策略都有着深入研究,善于预见问题的发生和解决。
在他执政期间,他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和,使蜀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他主张安抚百姓、勤俭治国、提倡农业生产等,使得蜀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在对外战争方面,他善于运用兵谋,让蜀国在对抗曹魏和孙吴的战争中屡战屡胜,保证了蜀国的安全和繁荣。
此外,诸葛亮的人物特征之三是为人谦和和勤奋。
尽管他才华出众,位高权重,却一直保持着谦和的态度。
他常常与士人共同交流,并虚怀若谷,不以自己的才华傲慢自大。
同时,他勤奋刻苦,为国家的繁荣不辞辛劳。
据记载,他每天只睡三四个时辰,其余时间都用来治理国家和研读兵法。
他深知为官救国的责任和使命,从不懈怠,以高度负责和勤勉的工作态度,为蜀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诸葛亮的人物特征之四是具有远见卓识和高尚的品德。
他具有很强的历史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够深刻地把握当时的大势,并且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应对。
他的品德高尚,深受民众的爱戴,他对百姓和士人都非常关心,经常为他们着想。
他主张以德治国,以公正和仁爱为准则,深得人民的拥护和尊敬。
总结起来,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聪明才智、深思熟虑和谋略过人让他成为了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他为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颗明珠。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和他的典型事例作文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和他的典型事例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和他的典型事例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和谋臣,他也被后人称为"武侯"和"伐谋先生"。
诸葛亮不但聪明绝顶,而且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性格特点和一些代表事例吧!首先,诸葛亮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从小时候开始,他就喜欢读书识字,而且学习特别努力。
后来当他长大一点时,就痴迷于研究兵法、历史、天文地理等各种学问,从不嫌麻烦。
就连在军营里打仗的时候,诸葛亮也要抽空看书学习,因为他深知"学无止境"的道理。
正是由于勤奋好学,诸葛亮的知识才那么渊博,才能成为军事家和谋臣呢!其次,诸葛亮是一个非常机智聪明的人。
在很多关键时刻,他都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想出妙计,扭转了局面。
比如在孔明借箭的故事中,诸葛亮就巧妙地骗过了敌人,保住了小小的蜀国军队。
再比如在赤壁之战中,他利用计策让曹操的大军遭到重创。
可见诸葛亮真是个机智过人的谋士啊!再者,诸葛亮也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勇者。
尽管他出身寒门,但从小就怀揣着复兴汉室的雄心壮志。
即使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他也从不气馁,始终坚持理想和信念。
就连濒死的时候,诸葛亮也挥泪斩马谏嘱后主,可见他对事业的执著精神啊!最后,诸葛亮也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他虽然功绩卓著,却从不计较名利,而是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就算刘备三顾茅庐时,他也坚守本心,直到看到了刘备的抱负和为民著想的决心,才服膺出仕效力。
诸葛亮淡泊名利、一身正气的品德,使他在后人心目中成为忠臣佳话的代表人物。
通过上面的描述,大家一定对诸葛亮这位伟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吧!勤奋好学、聪明智慧、坚韧勇敢、淡泊名利,这就是诸葛亮性格中最闪耀的几个特点。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可贵品质,也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让我们像诸葛亮那样,勤奋学习、发扬智慧,坚持理想,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篇2大家好,我是小明。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的形象描写是最为深刻的,他被描绘成了一位智谋过人、博古通今、严谨治军、涵养德行的辅国良才。
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进行解读。
第一,诸葛亮的才学超群,智计无双。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表现出的智谋和才气是无人可比的。
他广泛涉猎神仙道士、史书经典,是当时的博学大才子,与汉代阮籍、杨修齐名。
诸葛亮的才华不仅仅只是博学多闻,更是体现在了治国方略和军事谋略上。
他曾留下名言“人算不如天算”,他主张依靠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来决定战争的胜负,而不是光凭人力而战。
第二,诸葛亮是一位极为严谨治军的将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主持军务极有条理和严谨性。
他强调备足军粮、精心筹划作战计划,并对军队的训练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确保将士们的素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另外,他在管理军队时,更是关爱部下,善待士兵,深得军队的爱戴和信任。
第三,诸葛亮是一位“仁者之师”。
他在《三国演义》的形象中不仅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学和严谨的治军才干,更是以温和、仁爱、严谨的态度获得了众人的尊重。
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推崇仁道,人际关系处理得当,并常被战友赞誉为“百姓之父”。
第四,诸葛亮的形象还体现出了中国古代道德思想的精神价值。
他的德行和修养是中国道德思想的体现,敦睦周围现代世界,在矛盾重重的沉浸校园深造。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理想典范和正义代表,他不仅是一个谋士、将领,更是一个父亲、老师和慈善家,他用自己的行动体现着仁爱之道。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杰出人物的全面形象。
其才学超群、智计无双、治军严谨、仁者之师,以及精神道德至高无上的品行,使得他不仅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高度代表,也为后世人们树立了伟大的精神楷模。
诸葛亮爱国的事迹
诸葛亮的爱国事迹1三顾庐,感卧龙。
忠义贤,随一生。
火烧未壁,一人舌战群儒,未出茅庐,洞悉三分天……——题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语泪满襟。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这是后人对您的感慨与评价。
而您呢,依旧怀抱着“非说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般的赤诚的看子之心,长久地留在历边的长河中。
话说天下文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您用政治家一般的眼光洞悉了天下又将是一个人才辈出,动乱社会的乱世。
而您用区区百字,向刘皇叔述说了天下之局面。
面对皇叔的三顾之恩,您答应出山。
开始了一断大气磅礴风云变幻的戎马生涯!新官上任三把火,您用三把火烧出了自己的威望和方气。
紧眼着您一生当中最成功的一战——赤壁之战。
您和大都督周瑜连用火攻和苦内计,外有庞士元的协助下大破曹军。
对外提防公瑾,您采用计谋三气周瑜,将一代天骄陨落。
我想您也是于心不忍但又无可奈何罢!当听到庞士元在落凤坡身中流矢而仙逝时,您哭了,不仅为一位助手,更为一份交情。
但您并未沉沦,相反振作。
为了安稳西南,您七擒七级,让蛮人心服口服。
而在您北伐途中,不幸病逝,时年五十四……你倾整整半生期待,终难敌岁月沧桑。
你的期待,被天雨生生浇灭,而在你一路漫漫求索中,一双慧眼,一把羽扇,一腔忠魂,就是条搅腾穿宙的巨龙,一袭青衫,一声轻叹,一抔苦泪,是你对蜀国一份永不言弃的千古期待!报三顾,三分国。
仁智信,陪戎程。
白帝城里,身负托孤重任。
八封阵上,道尽人生天机……——后记诸葛亮的爱国事迹2悠悠五千年的历史,也正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就想民族艺术宝库中一块珍贵的瑰宝,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散发出文学的魅力,构画出一个个曲折的故事情节。
在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塑造了许许多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奸诈狡猾的曹操,有心胸狭窄的周瑜,还有勇猛过人的关羽......这些人物在罗贯中笔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但我最敬佩的还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
提起诸葛亮,大家一定会立刻想到“足智多谋”和“博学多才”这两个词语。
诸葛亮与鲁肃论将帅
《诸葛亮与鲁肃论将帅》
孔明问鲁肃何为将帅,鲁肃说:“统兵、陷阵、征讨、封疆耳”。
孔明说,(1)古今统兵者,皆以为将也,岂不知将帅之道乃非勇悍之武夫所能通也。
(2)平庸之将所着重者,乃兵将之多寡,勇猛如何?此类如吕布、袁绍等辈,比比皆是,不足挂齿。
(3)高明将帅不仅要知己知彼,善用兵将,还要观天时,明地利,懂人生。
料事如神,熟读兵法,统率万军,游戏自如。
此等大将如古之孙吴、管乐,今之曹操、周瑜。
(4)然而,仅此仍未明将帅之道也!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
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
欲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
单说这个兵字,就大有学问,兵者,有可见之兵,有不可见之兵,可见之兵,执戟荷戈,肉身之士。
不可见之兵,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灵气,如此万物均可为兵。
比如〈七十二气候图〉,它成图于周公,将节气周天三百六十日,分类别之,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成时,四时成岁,将一年的节气更替,万物衰荣。
一一道明,何时虹藏不现,何时雷始收声,何时土润溽暑,何时雾蔼蒸腾,如此只需谙熟于胸,融汇于心,运用得当,便可胜于百万雄兵。
为将帅者,不懂天文,不明地理,不晓阴阳,不懂奇门遁甲及阵图兵势乃庸才也。
”。
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抱负的句子
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抱负的句子
一、诸葛亮的才智
1、人称“卧龙”,智谋过人。
诸葛亮号“卧龙”,以一己之力,征服汉室
的敌国;他的策略曾让关羽、张飞、赵云三兄弟九次征战,打下九州,把汉室统一大业推向了巅峰!
2、深谙礼仪,又擅长领导与管理,野宫惟一的大臣,众千官之主。
诸
葛亮让蜀国有了一个睿智的指挥者,他精通道德礼仪,加之独孤智慧,使他成为蜀汉的非比寻常的大臣,可以操纵一切事物,帮助刘备实现
复国大业。
3、深得孟轲传授的兵书,研习《孙子兵法》,洞悉兵法,列出兵种、
消耗量等运用于实战,可谓是一代天骄!诸葛亮从少年时便孜孜不倦
研习兵书,有许多经典军事著作都出自其手,如《踏马兵法》、《出
师表》等,更是匠心绝伦,让蜀汉统治下的军事显露出一种强大的气势。
二、诸葛亮的抱负
1、把蜀汉建设得更加繁荣。
诸葛亮的抱负就是按照刘备的意愿完成统
一大业,他潜心利用可变化的战略力量,建立蜀汉政权,进行国家建
设和发展,最终把蜀汉建设得更加繁荣。
2、百姓的安居乐业。
诸葛亮毕生的使命,就是要让蜀汉的百姓吃上热饭,穿上暖衣,有安全的家园,实现安居乐业。
为此,他在应对关中
内外客族战争中,一手构筑了令敌不敢攻占的防御体系;另一方面,
他又以运用农作物、建设灌溉渠道等形式,积极促进百姓的安居乐业。
3、把仁义正道传播到汉室。
诸葛亮深深认为,刘备在任何时候都要坚
守正义,仁慈用政,和礼分尊。
他希望把蜀汉的仁义正道传播到汉室,使其他诸侯国的一切非正义的举动都得到惩罚,使刘备的大业能够发
展更加蓬勃。
诸葛亮的故事高中作文素材汇总
诸葛亮的故事高中作文素材汇总以诸葛亮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夜阑人静,万物皆睡。
天上的流星依旧,我坐在竹椅上,望着天空那弯暗月,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阵微风起,只见一人拿把羽扇,端站在前方,仔细察看,原来是中华智星——诸葛孔明也。
只见他徐徐地道:“夜深人静,明月当空,如此美景,何不出来一同漫步?”句句出口,如美妙动听的音乐传入耳中。
君子成人之美。
于是,我和诸葛亮便漫步在庭中。
望着他的背影,曰:“卧龙先生,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多才,一心只为报答先帝三顾之恩,可曾后悔?”他回过身来,沉默许久,道:“如你所言,人称‘智绝’的我本应在陇中安度余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后先主真心请我,我感到莫大的欢欣。
遂许先主以驱驰,毕平生之力,辅助先主,此情此义,乃我报先主的知遇之恩也。
”听完后,我默默赞许,为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胸襟所折服,又为他忠心不二而钦佩。
尔后,我又向孔明讨教:“先生您自出道以来,火烧新野,使曹军落荒而逃。
再而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气势非凡,借风借箭,智算华容,当真高管仲、乐毅一等。
”他只是微微会心而笑,道:“你过奖了!这些都是我报先帝之职分也,不足挂齿。
想我打拼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安居平大路,联吴抗曹,为收服人心,对抗孟获六纵七擒,六出祁山,可惜屡屡成功之时,皆因吾之疏忽,与之失之交臂,当真可悲。
”说完后,他的脸色晦暗下去,几许忧伤,几许烦恼,几许叹息,似乎在责备自己。
我不忍观之,曰:“先生不必太过自责,皆因当时形势不合,后主刘禅又不思进取,听信谗言,亲佞远贤。
先生纵有回天之术,也难堪挫折。
吾闻过李清照忧愁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先生的愁悔比之若何,望先生不可太过自怨。
”这时,他的脸色开始变得平静,逐渐转好,我的心才放松下来,意少舒。
他走近我,深情地望着我,轻柔地抚摸我,我望见他眼里的那股热血在沸腾,泪水模糊了眼睛,对我说:“当真是后生可畏啊!与你交谈,我的心宽悦了许多,情绪冷静了少许。
诸葛亮的事迹(精选5篇)
诸葛亮的事迹(精选5篇)诸葛亮的事迹(篇1)刘备利用周瑜、曹仁厮杀之际,乘虚袭取了南郡、荆州、襄阳,以后又征服了长沙等四郡。
周瑜想想十分气恨,正无处报复以夺还荆州。
不久,刘备忽然丧偶,周瑜计上心来,对孙权说:“您的妹妹,美丽、刚强,我们以联姻抗曹名义向刘备招亲,把他骗来南徐幽禁,逼他们拿荆州来换。
”孙权大喜,郎派人到荆州说亲。
刘备认为这是骗局,想要拒绝,诸葛亮笑道:“送个好妻子上门何不答应?您只管去东吴,我叫赵云陪您去,自有安排,包您得了夫人又不失荆州。
”接着,诸葛亮暗暗关照赵云道:“我这里有三个锦囊,内藏三条妙计。
到南徐时打开第一个,到年底时打开第二个,危急无路时打开第三个。
”赵云贴身藏了,领了500士兵护卫刘备前去东吴。
到了南徐,赵云打开第一个锦囊,心中有数,即令士兵们去商店购买结婚用品,并大肆张扬:“刘备要与孙权妹妹结亲了。
”并劝刘备去拜见乔国老。
乔国老将此事告知吴国太。
吴国太大怒,召见孙权骂道:“男女婚嫁是大事,怎么我做母亲的不知道?”传令在甘露寺相亲,一见刘备仪表堂堂,就完全同意将女儿嫁给刘备。
孝顺的孙权只得依了母亲,结果周瑜安排的假戏变成了真事。
孙权让人把消息告诉在柴桑的周瑜,周瑜心里叫苦不迭。
周瑜一计不成,又心生一计,写信给孙权,说:“刘备出身很苦,从没享乐过。
现在利用声色犬马迷住他,离间他们上下之间的关系,我们再出兵攻取荆州。
”孙权依计而行。
果然,刘备迷恋新婚的甜蜜生活,暂时不想回荆州。
赵云劝告也无用,非常焦急,想想到了年底,便打开第二个锦囊,立即心领神会,向刘备报告:“曹操兴兵50万报赤壁之仇,荆州危急,主公要赶快回去。
”刘备大惊,只得将实情告知夫人。
夫人表示愿跟他回去。
刘备说:“你哥哥孙权阻止怎么办?”孙夫人想了一会儿说:“借口到江边祭祖离开此地。
”夫妻商议停当,于次日就去江边祭祖,出了城沿江一路朝荆州方向飞奔而去。
等孙权知道真相,刘备他们已走远了。
孙权大怒,先后派两起人马追赶。
描写诸葛亮的句子
描写诸葛亮的句子
1. 诸葛亮文韬武略,头脑清晰,胸怀博大,才华出众,被誉为千古奇才。
2. 诸葛亮年少有为,博览群书,精通兵法战略,以智谋击败敌人,早已成为一代军事家。
3. 诸葛亮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道德高尚,博学多才,尤以善于治理国家,使得民众富庶安乐。
4. 诸葛亮孜孜不倦,一生都在为国家和民众谋福利,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治理而奋斗不息。
5. 诸葛亮天生有智,器晚成,又勤奋好学,堪称文武全才,卓著的才学使得他成为一代名臣。
6. 诸葛亮治国有方,料事如神,行事稳健,谋略过人,为后世留下了伟大的政绩和思想遗产。
7. 诸葛亮虽然身为文士,但是对于武器和战争也非常的精通,他的军事才能远胜于其他文臣。
8. 诸葛亮是一位深谋远虑的人,他能够预料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并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最优的决策。
9. 诸葛亮宏志远望,胸怀大志,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为后代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10. 诸葛亮身为大智大勇的战略家,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杰出的才华,帮助蜀汉渡过了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11. 诸葛亮知难而进,勇于承担责任,细心谋划,从未懈怠,为后世传下了不朽的民族英名。
12. 诸葛亮不仅擅长指挥战争,而且对于文学、诗词、音乐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造诣。
13. 诸葛亮为人处事兢兢业业,勤勉努力,严于律己,是一位真正的谦虚、勤俭、勇毅的国士。
14. 诸葛亮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能够洞察时事,化解纷争,为民众谋福利,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
15. 诸葛亮为人谦虚有礼,不妄自尊大,只求实际成效,以知行合一的行动哲学为准则,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智者与谋略家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智者与谋略家三国时期,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其中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刘备的重要谋士和智者,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谋略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称赞。
本文将就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优秀智者与谋略家的角色进行探讨。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但却凭借卓越的才智和勤奋的努力成为了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智者之一。
诸葛亮以其超群的智慧和卓越的谋略,为刘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建议,为蜀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军事谋略家。
他睿智的头脑和独特的洞察力使他能够准确地分析战局,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
在蜀国与魏国的战争中,诸葛亮所提出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谋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蜀国在战争中能够占据有利地位。
他不仅善于运用兵法和战术,还善于从敌情中找到对手的弱点,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其次,诸葛亮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他在担任刘备丞相期间,倡导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政策。
他推行了“农田水利”政策,加强了农业生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他还提出了“才子充饥”政策,积极选拔人才,为蜀国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治国有方,亲民爱民,使得蜀国的政权稳定并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此外,诸葛亮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
他精通文学、历史、音律、兵法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是当时的学问大家和文化名流。
他撰写了许多重要的著作,如《出使表》、《七星琴诗》等,这些作品不仅体现出他的学术造诣,而且也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诸葛亮的谋略智慧和卓越才智使得他成为了世人仰慕的对象。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追求权力和名利的人,而是一个追求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真正智者。
他坚守道义,倡导仁政,为人类的进步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智者与谋略家,凭借其卓越的才智和深思熟虑的谋略,在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永远被后世所传颂。
作文素材:名人诸葛亮
诸葛亮,虽手无缚鸡之力,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大势将鼎足三分,烧博望,借东风,擒孟获,无不显示他神机妙算的绝顶聪明。
故与关羽之“义绝”、曹操之“*绝”合称三绝。
诸葛亮执法严明,情义深重,勇于自责。
有情而不枉法,执法而不忘情。
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诸葛孔明,这才是真实可信的孔明!看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节,我们才会由衷赞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我们曾学过《出师表》《失街亭》(《三国演义》)《蜀相》等课文,这些课文都涉及一个人物——诸葛亮。
【原文再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摘自《出师表》【素材评析】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是千古传颂的佳话。
人们在甚赞诸葛亮的况世奇才的同时,也甚赞他能报知遇之恩的美德。
自从自隆中出山后,就把“攘除*凶,兴复汉室”作为毕生已任,正如杜甫所写“三顾频烦天下济,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襟”,无不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而感动。
【适用话题】诸葛亮博学多才,担任蜀相期间,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为历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称颂。
适用话题有:“忠诚”、“谦虚与成就”、“大智若愚与成功”、“肩膀”等。
诸葛亮对刘备的忠信历来被大家传为美谈,此事例适合话题“诚信”;诸葛亮不听刘备临终忠告,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此事例适合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认知”等。
我眼中的诸葛亮议论文
我眼中的诸葛亮议论文
我眼中的诸葛亮议论文
“天下大事,为公之事。
”这句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名言,出自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在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智慧和才能令人钦佩不已。
在我看来,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人才,更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和榜样。
首先,诸葛亮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他在三国时期为刘备出谋划策,很多时候都能够“出奇制胜”,赢得战争的胜利。
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战略,如火攻、借东风等,这些战略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
同时,他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文章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赞美。
其次,诸葛亮的品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仰慕的。
他从不为个人私利所动,一心只为天下人谋福利。
他在为刘备服务的时候,不断地给予刘备忠告,提醒他不要被权力冲昏头脑。
他对待下属也非常宽容,多次饶恕犯错的下属,并且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最后,诸葛亮的影响力是深远的。
他提出的“仁政”观念,即让人民得到公正、平等的治理,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影响深远。
他的才能和品德也影响了很多后来的政治家,成为一个时代的典范。
总之,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和榜样。
他的智慧、品德和影响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仰慕。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诸葛亮名人经典事迹
诸葛亮名人经典事迹诸葛亮名人经典事迹5篇诸葛亮博学多才,担任蜀相期间,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为历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称颂。
这里由作者给大家分享诸葛亮名人经典事迹,方便大家学习。
诸葛亮名人经典事迹篇1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
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
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
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
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
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
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
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鸡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免抱怨几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你没听见鸡才叫吗?”水镜先生说。
师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奥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子叫唤,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
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又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
”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诸葛亮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诸葛亮名人经典事迹篇2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
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诸葛亮的名言名句诸葛亮的名言名句(精选150句)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
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诸葛亮的名言名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2、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三国)诸葛亮3、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4、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三国诸葛亮5、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6、非学无以广才——诸葛亮7、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诸葛亮8、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三国)诸葛亮9、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1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11、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三国诸葛亮12、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1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14、非宁静无以成学。
——诸葛亮1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16、图以于易,为大于细——三国诸葛亮17、有文事必有武备——三国诸葛亮1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19、三国诸葛亮——志当存高远20、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民谚21、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2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23、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24、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2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2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27、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28、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29、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诸葛亮30、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三国诸葛亮31、夫志当存高远?——诸葛亮3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十字推荐信作文
您好!在此,我谨以诚挚的心情,向贵公司推荐一位卓越的人才——诸葛亮先生。
他是我多年以来的好友,也是我深深敬佩的智者。
我相信,凭借其非凡的才华与崇高的品质,诸葛亮先生必将成为贵公司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生于乱世,却以超凡的智慧与坚定的信念,为蜀汉王朝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我对诸葛亮先生的几点评价:一、智慧卓越,谋略过人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被誉为“卧龙”。
他熟读兵书,精通天文地理,善于运筹帷幄,屡次为蜀汉出谋划策。
在赤壁之战中,他凭借丰富的气象知识,预测到西北风会变为南风,为火攻曹操立下汗马功劳。
此外,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军事器械,极大地提高了蜀汉军队的战斗力。
二、忠诚可靠,品德高尚诸葛亮一生忠诚于蜀汉,为刘备、刘禅父子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以权谋私。
在《出师表》中,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令人敬佩。
三、勤奋好学,博学多才诸葛亮勤奋好学,涉猎广泛,不仅精通兵法,还擅长文学、书法、音乐等。
他所著的《诫子书》等文学作品,至今仍被传颂不衰。
他的才华横溢,令人叹为观止。
四、善于沟通,团队协作诸葛亮在处理政务、军事事务时,善于与部下沟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他注重团队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使整个团队充满活力。
在三国时期,他领导的蜀汉军队屡次战胜强敌,可见其卓越的团队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诸葛亮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人才。
我相信,在贵公司,他定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我真诚地推荐诸葛亮先生加入贵公司,期待他能为贵公司创造辉煌的未来。
敬请贵公司予以考虑,谢谢。
博学多才--诸葛亮论将
博学多才--诸葛亮论将《史记》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项羽的这段经历,真切地反映了古人们对为将之道的基本认识,即斩将褰旗的战将,与统帅三军的大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
一个犹如部门主管,一个则是把握全局的总经理,他们的地位和作用是绝然不同的。
尽管曹刿论战时说:“夫战,勇气也。
”但人们衡量一个将领的优劣,仍自觉不自觉地将谋略放在第一位,将勇武放在第二位,认为“将在谋而不在勇”。
因为在那种刀对刀枪对枪,短兵相接的原始战争中,统军大将作为一支部队的首脑,对战争的胜负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中,如齐鲁长勺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东晋和前秦的淝水之战,弱小的一方能战胜强敌,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主帅们凭着谋略和智慧对战争全局的周密谋划以及对战争各方情况的准确把握。
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统帅们的杰出活动,我国古代战争史无疑会逊色许多。
民谚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不仅阐明了古代战争对一个军事指挥员的高度重视,而且突出了古代战争挑选军事指挥员的标准非常严格。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新立三军之际,曾为选拔三军统帅颇费踌躇,当时谋臣赵衰就提出:“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第一次对三军统帅的条件作了明确的阐述。
在勇、智、学三个境界中,赵衰以“学”为最高境界,断然肯定了一个称职的军事指挥员必须学识渊博,具备超乎常人的才能。
尔后的《孙子兵法》也写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说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应该是有智慧,守信义,讲仁慈,精武艺,严军纪的人。
可以说“兵圣”实际上对为将须有学的观点作了进一步更系统更全面的阐释,使“学”有了具体化的内容,也给后来的各种政治集团选拔将帅确立了一个标准。
无独有偶,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一段关于诸葛亮论将的情节描述。
苏轼《诸葛亮论》原文及翻译
苏轼《诸葛亮论》原文及翻译苏轼《诸葛亮论》原文及翻译导语: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
其文章也非常优秀,被后世所推崇。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诸葛亮论》原文及翻译。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
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
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
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耻之,欲信大义于天下。
当此时,曹公威震四海,东据许、衮,南牧荆、豫,孔明之恃以胜之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
夫天下廉隅节概慷慨死义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如此则虽无措足之地而天下固为之用矣。
且夫杀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为,而后天下忠臣义士乐为之死。
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
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数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夺之国。
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
曹、刘之不敌,天下之所知也。
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胜之者,区区之忠信也。
孔明迁刘璋,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东向长驱,而欲天下响应,盖亦难矣。
曹操既死,子丕代立,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
何者?操之临终,召丕而属之植,未尝不以谭、尚为戒也。
而丕与植,终于相残如此。
此其父子兄弟且为寇仇,而况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有可间之势,不过捐数十万金,使其大臣骨肉内自相残,然后举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
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故夫敌有可间之势,而不间者,汤、武行之为大义,非汤、武而行之为失机。
此仁人君子大患也。
吕温以为孔明承桓、灵之后,不可强民以思汉,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诛之。
”不知蜀之与魏,果有以大过之乎!苟无以大过之,而又决不能事魏,则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动哉?呜呼!此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名人语录】诸葛亮名言名句
【名人语录】诸葛亮名言名句一、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二、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诸葛亮三、顾忌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无法理性。
诸葛亮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五、统治者必须具有外柔内刚的气质。
诸葛亮六、有文事必有武备。
诸葛亮七、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八、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九、大事始于容易,小事始于极易。
诸葛亮十、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十一、将不容恃,骄则无礼,无礼则人距,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十二、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诸葛亮十三、图以于极易,为大于粗。
诸葛亮十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十五、不学者,虽存有,谓之行尸走肉耳。
诸葛亮十六、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诸葛亮十七、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兴邦。
诸葛亮十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诸葛亮十九、恢宏志士之气,不必妄自菲薄。
诸葛亮二十、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诸葛亮二十一、夫学须晴也,才须研习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二十二、劝农业,无夺其时。
诸葛亮二十三、苟全性命于江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二十四、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诸葛亮二十五、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Martory而违众,勿抱持功能而惩戒。
诸葛亮二十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二十七、夫君子之行,静以五育,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兴邦。
诸葛亮二十八、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二十九、刑罚言其所提,则恶魔知其所畏。
诸葛亮三十、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诸葛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学多才--诸葛亮论将
《史记》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项羽的这段经历,真切地反映了古人们对为将之道的基本认识,即斩将褰旗的战将,与统帅三军的大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
一个犹如部门主管,一个则是把握全局的总经理,他们的地位和作用是绝然不同的。
尽管曹刿论战时说:“夫战,勇气也。
”但人们衡量一个将领的优劣,仍自觉不自觉地将谋略放在第一位,将勇武放在第二位,认为“将在谋而不在勇”。
因为在那种刀对刀枪对枪,短兵相接的原始战争中,统军大将作为一支部队的首脑,对战争的胜负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中,如齐鲁长勺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东晋和前秦的淝水之战,弱小的一方能战胜强敌,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主帅们凭着谋略和智慧对战争全局的周密谋划以及对战争各方情况的准确把握。
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统帅们的杰出活动,我国古代战争史无疑会逊色许多。
民谚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不仅阐明了古代战争对一个军事指挥员的高度重视,而且突出了古代战争挑选军事指挥员的标准非常严格。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新立三军之际,曾为选拔三军统帅颇费踌躇,当时谋臣赵衰就提出:“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第一次对三军统帅的条件作了明确的阐述。
在勇、智、学三个境界中,赵衰以“学”为最高境界,断然肯定了一个称职的军事指挥员必须学识渊博,具备超乎常人的才能。
尔后的《孙子兵法》也写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说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应该是有智慧,守信义,讲仁慈,精武艺,严军纪的人。
可以说“兵圣”实际上对为将须有学的观点作了进一步更系统更全面的阐释,使“学”有了具体化的内容,也给后来的各种政治集团选拔将帅确立了一个标准。
无独有偶,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一段关于诸葛亮论将的情节描述。
那是在诸葛亮施展了草船借箭的奇谋后,鲁肃钦佩万分地问他“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诸葛亮回答说:“凡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军情,不晓阴阳,不看图阵,不明兵势,乃庸才也。
”(《诸葛亮计服周瑜》)
诸葛亮的这次论将围绕着将领的学识这个核心,既继承了前人的观点又有所发扬。
其中牵涉到天文地理,占星卜卦,也包括行军布阵,出奇制胜,将严密的科学知识和当时还颇为神秘的玄学因素溶于一体。
这就更全面地丰富了“学”的内涵,对为将者的学识具体为各科知识的融汇,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一的掌握。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又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夫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既然战争关系到人民生死,国家存亡,又要求分析得深远周到,这就使三军统帅肩上压了副沉重的担子,摆在战争的突出位置。
战争是复杂而千变万化的,一个指挥员要真正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首要的条件是必须具有丰富而全面的知识,并赖此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部署。
我们的前人是很吃过主帅不学无术的亏的。
著名的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夸夸其谈地纸上谈兵,毫无指挥战争的实际知识经验,结果在长平之战中全军覆没,大伤赵国元气,几乎葬送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又如楚霸王项羽虽要求“学万人敌”,但“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学识终究有限,最后落了个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结局。
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诸葛亮精确地论述了一个优秀的将帅应是知识渊博的全才、通才,而不能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庸才。
诸葛亮自己就是以全才的标准要求自己,也是小说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全才形象。
他善于治国,明于治军,外交才能也属第一流,集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于一身,成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全才形象。
尤其在军事方面,诸葛亮更是出神入
化,千古一人。
他不仅精通兵法出奇制胜,而且具有非同一般的才能,如察天文而“借”东风,知地理而火烧铜甲兵,造木牛流马运粮食,还发明“连弩”这种兵器。
更为奇特的是八阵图,阵势变化莫测,竟能依据周天变化有三百六十五变,不仅人能排阵,即使几堆乱石也足以困敌。
简直是一位夺天地造化之功,令鬼神不测之机的智慧之神。
渊博的知识,使诸葛亮拥有着超凡的才能,在二十七年的政治生涯中,他领导蜀汉集团实现了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三分天下的王霸大业,在三国时期的众多人才中独占鳌头。
我国古代论将,素有战将和大将之分,勇将和儒将之别。
在地位上战将是远远难以与大将相比拟的。
战将的职责是攻关夺隘,斩将褰旗,只是担负战争的局部任务的专门人才。
而大将作为三军之主,负责着战争总体的谋划和调遣,集三军的安危、战争的胜负于一身,这就必须超诸单纯的专业人士之上,成为一个知识全面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才。
正因为如此,历代有作为的政治集团领袖委任统军大将时都显得格外慎重,仪式也异常隆重。
如汉高祖刘邦拜韩信时,“择良时,斋戒,设疆场,具礼”(《史记.高祖本纪》),显示着一种极高的礼遇。
另外,象周瑜、陆逊等受任之际,虽没有登台具礼,但都持有尚方宝剑,得到“阃以外,将军制之”的特权。
大将和战将,这是战争中的战略整体谋划者和战术局部执行者,是两类不同境界的人才。
赵衰论将谈到的学识,诸葛亮论将强调知识广博,都是指明一个大将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纵观《三国演义》中的众多军事统帅,如周瑜、陆逊、司马懿、庞统乃至姜维、邓艾、杜预、陆抗等,一个个都是温文尔雅的有学之士,他们凭借着胸中的学识导演了三国舞台上一幕幕战争奇剧。
而那些徒逞血气之勇的纠纠武夫如吕布、马超等,虽然勇猛无敌,但只能充当战将之任,难为三军统帅,即使勉强拉起一支人马,参与激烈的诸侯竞争,也终究逃不脱失败的命运。
当“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之后,在今天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个企业,一家公司图生存谋发展,尤其需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学者型大将之才。
纵观今日市场,尽管每天都有媒体报道成功的企业或公司,然而每天因运作失败而破产倒闭的公司更多。
如果再上溯二十年,那些曾经引领风骚红极一时的企业,今天可说是寥若晨星风光不再了。
有人说商品经济的第一阶段是素质较低的胆大之徒如鱼得水,第二阶段是有学之士大展身手。
这其实是历史发展进化的必然结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做大做强,要想跻身世界强者之林,必须具备大批能够统筹全局,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趋完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将日益居于重要地位,而不学无术的人必将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