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设计模板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教案
课次
4
课时
2
课型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
习题课□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国外全文数据库检索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SpringerLink电子期刊的内容及检索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SpringerLink电子期刊检索方法及检索结果处理
教学基本内容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
习题课□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文献信息检索概论(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文献的概念和类型;熟悉信息和知识的概念;了解信息、知识、文献的关系
2.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概念、类型和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文献的概念和类型;2.文献信息检索的概念、类型、语言
学分/学时
1.0/24
讲课:24学时
实验(践):0学时
上机:0学时
任课
教师
吴利
职称
副教授
授课对象
专业班级:11级生物科学(师范班)共1个班
基要本参教考材资和料主
教材:黄军左主编.《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参考书:
(1)王细荣,韩玲,张勤编著.《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刘晓华,任廷琦.《毕业论文写作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教学反思:
课次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时
2
课型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
习题课□其他□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32,学分数:2)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培养主动获取信息并加以充分利用的信息意识,了解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编排方式、索引类型与使用方法,掌握查阅SCI、EI、国外专利、重要手册丛书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与素质。
还包括了文献的合理使用,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撰写方法以及投稿技巧等。
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一)文献及文献检索概述文献、情报、知识、信息的概念(掌握);不同文献类型的特点(理解);本专业文献概况及主要收藏单位(掌握);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了解);文献检索类型、文献检索步骤和方法(理解);检索语言与排检法(掌握)。
(二)检索工具、数据库检索检索工具的类别和特点(掌握);其辅助索引(了解);书目数据库(掌握);事实数据库(了解);数值数据库[(掌握);全文数据库(理解);联机检索(掌握);光盘检索(掌握);Internet信息检索(掌握)。
(三)中文检索工具的使用内容特点、编排结构和著录格式(了解);通过多种检索途径检索与专业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献(理解)。
(四)外文检索工具的使用内容特点、编排结构和著录格式(了解);通过多种检索途径检索与专业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献(理解)。
(五)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综合使用多种检索工具完成课题的检索(理解);获取原始文献的主要方法(掌握);初步整理文献资料的方法(了解)。
(六)科技论文材料的收集和选取搜集文献资料的意义(了解);文献资料的工具(掌握);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与技巧(理解)。
(七)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论文中不同内容的写作方法其中包括:标题、署名、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尾的写作(理解)。
《文献检索与科技文档写作》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与科技文档写作》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7092157课程名称: 文献检索与科技文档写作英文名称: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Technical Document Writing课程类型: 专业课课程要求: 必修学时/学分: 16 /1(讲课学时: 6 上机学时: 10)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文献检索与科技文档写作”课程是本科生学习查找文献和撰写科技文档的专业基础课, 为学生利用科技文献补充知识、了解理论与技术进展和将来撰写学位论文奠定技术基础。
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文献查找的基本方法、科技写作基本技能的训练, 对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与科技文档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检索工具对文献进行检索, 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本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对科技文献具备阅读能力并进行分析以得出有效结论;能够以团队形式进行讨论和沟通;能够书写格式规范的科技文档。
通过课程学习建立独立查找文献、获取知识、独立进行研究并撰写科技文档的能力。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 大学外语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论文)、软件文档写作、其他专业课程。
“大学外语”课程为本课程的外文文献检索提供了语言支持, 本课程为专业课程学习、课程研究报告、软件文档写作、小论文撰写及学位论文的撰写等查找和阅读专业文献打下基础, 为知识扩展、撰写科技文档做好知识储备和技能准备。
三、课程教学目标1. 具有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意识和文献检索基本技能, 能够通过文献查找、分析本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支撑毕业要求2)2. 具有专业文献阅读能力, 能够利用文献进行知识拓展、学习, 从中提炼创新点, 。
理解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支撑毕业要求2, 3)3. 能借助文献解决具体问题,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等。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设计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各类科技文献的特点、用途及检索途径;3. 学会使用至少两种常用的科技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4. 理解并掌握科技文献的引用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科技文献的检索任务,提高检索效率;2. 能够准确判断科技文献的价值,进行合理筛选;3. 能够运用科技文献进行学术研究,提升学术素养;4. 能够遵循学术道德,正确引用科技文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技文献检索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遵循学术规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能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提高学术素养。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但对科技文献检索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技文献检索技能,提高学术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科技文献检索基本概念:文献、科技文献、检索、数据库等;2. 科技文献分类及特点:学术期刊、专利、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3. 常用科技文献数据库介绍:CNKI、WanFang Data、PubMed、ScienceDirect等;4. 检索技巧与方法:关键词选择、布尔逻辑检索、字段检索等;5. 科技文献筛选与评估:阅读标题、摘要、引言、结论等,判断文献价值;6. 科技文献引用规范:了解引用格式、规范引用他人观点;7.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检索任务,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度;8.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介绍学术道德原则,强调正确引用他人成果。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科技文献检索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周:常用科技文献数据库介绍;第三周:检索技巧与方法;第四周:科技文献筛选与评估;第五周:科技文献引用规范及学术道德;第六周:实践操作与总结。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1A02A 文名称:Academic Paper Writing and Literature Search学分:2 周学时:34 总学时: 34修读学期:2.1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课适用专业:本院所有专业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进行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献信息及其相关检索系统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并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毕业论文及一般科技论文的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实用操作性较强,涉及到的检索工具多样化,在教学中将结合一般概念方法的使用及设定具体研究课题相结合的手段进行讲述,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实际操作。
课程以教科书为主媒体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教学课件等为辅助教学媒体。
教学形式采用面授辅导、播放操作实践录像、网上浏览计算机教学课件、完成课后作业等形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掌握文献检索基本知识和检索方法与技巧,基本具备学生用手工、计算机检索方式从文献检索工具或系统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能力,并熟练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洪全主编,《信息检索与利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喻萍主编,《实用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3、赵飞主编,《科技信息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实用教程》,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5年。
《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设计模板DOC
封面:《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设计题名: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设计英文题名: Design engineering rig姓名: 陈家伟学号: 1045523206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得分:2014 年1 月9 日注意事项:(1)检索数据库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CNKI)、中国专利知识产权局(SIPO)、爱思唯尔英文期刊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D)、施普林格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等,并按照数据库检索的格式要求填写检索词和检索表达式,并准确填写检索结果;(2)在按照检索要求检索所得的文献,请按照综述性文献和密切相关文献进行分类,然后按照文献检索的格式要求,进行文献信息的摘录和翻译,所有摘录拷贝的网页内容务必在“记事本”中取消格式后,再粘贴到课程设计的作业中;(3)课程设计要求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认真进行检索和文献综述的撰写,并注意文本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检索不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或者排版不合格式要求的,一律作不合格处理;格式没有按照要求、课程设计雷同或者没有按时完成一律作零分处理!一、课题分析1、涉及技术领域:机械制造TH132 电工电子TH137 机械学TH11(提供涉及的不少于三种的技术领域,并表明该技术领域在中图分类法中的三级分类。
)2、研究内容(包括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字数在200-300字之间):随着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增加,以及国产车型中装备的自动变速器的牢辆进入维修阶段,大量的自动变速器维修业务迫使汽车维修企业不断提高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
由于自动变速器是集机械、液压、电子技术于一体的产物,其结构复杂,原理难懂,装配工艺要求较高,突然面对集多种新技术于一体的轿车自动变速器,对使用及维修者来说是一种考验。
因此,为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我们编写了此书,重点对目前汽车广泛采用的自动变速器的正确使用、结构与原理进行阐述,并将自动变速器进行分类。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180605英文名称: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学分:1学时:1周先修课程:专业外语课程类别:专业课程授课对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教学单位:数理信息学院修读学期:第7学期一、课程描述和目标本课程为高等学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系统学习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工具书的选择与检索方法、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数据库的使用、专利文献的检索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培养学生利用图书资源、电子书资源以及网络数据库进行专业知识检索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本课程拟达到的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会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专业文献的检索,了解常用国内外数据库的分类及使用方法,了解自然科学类三大文献索引数据库的特点及检索方式,会查找中国专利文献,了解科技论文的分类,具备利用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
课程目标1:使学生增强对电子器件材料、工艺发展研究现状的认识,了解国内外最新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微电子材料、器件研发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爱国情怀。
课程目标2:使学生全面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常用国内外数据库的分类及使用方法、专利文献的检索方式,会熟练应用网络数据库进行专业文献的检索和专业知识的拓展。
课程目标3:使学生了解微电子行业的发展,培养学生能够利用文献、图书、网络数据库检索解决实际物理和工程问题,并具备简单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注:实验要求包括必修、选修;实验类型包括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等。
四、课程教学方法集中讲授、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六、教材与参考书(一)推荐教材1.《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第三版)》,黄军左丁书江编,中国石化出版社,2018年1月版;2.《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郝建华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教案
4.李跃珍.《信息检索与利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刘晓华,任廷琦.《毕业论文写作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教学反思:
课次
3
课时
2
课型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
习题课□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
系(部)
生命科学系
教研室(实验室)
动物学教研室
授课班级
11级生物科学(师范班)
主讲教师
吴利
职称
副教授
使用教材
黄军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二零一三年九月
教案(首页)
课程
名称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
总计:24学时
课程
类别
专业选修课
第三章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基本技术和策略,了解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搜索引擎
教学重点及难点: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基本技术和策略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四节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基本技术
1.布尔逻辑检索
2.截词检索
3.限制检索
4.加权检索
5.词位置检索
第五节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策略
(2)陈冬花,王新荣,王铭礼.《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李跃珍.《信息检索与利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4)李朝云,傅正.《现代信息检索与利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教案
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系( 部) 生命科学系
教研室(实验室)动物学教研室
授课班级11级生物科学(师范班)主讲教师吴禾
职称副教授
使用教材黄军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二零一三年九月
教案(首页)
注: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制度说明
制度是以执行力为保障的。
制度”之所以可以对个人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是以有效的执行力为前提的,即有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和实施,否则制度的约束力将无从实现,对人们的行为也将起不到任何的规范作用。
只有通过执行的过程制度才成为现实的制度,就像是一把标尺,如果没有被用来划线、测量,它将无异于普通的木条或钢板,只能是可能性的标尺,而不是现实的标尺。
制度亦并非单纯的规则条文,规则条文是死板的,静态的,而制度是对人们的行为发生作用的,动态的,而且是操作灵活,时常变化的。
是执行力将规则条文由静态转变为了动态,赋予了其能动性,使其在执行中得以实现其约束作用,证明了自己的规范、调节能力,从而得以被人们遵守,才真正成为了制度。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目标《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是一门水产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应用型课程。
课程主要以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和文献检索方法为基础,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在了解水产学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的同时,培养学生学术交流的能力。
通过进一步结合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背景,增强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使命感和责任心。
通过本课程教学,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五、学时分配各章节的学时分配如表4所示。
六、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课程最终成绩使用(百分制、五级制、二级制);百分制课程最终成绩构成比率:平时占50 %,期末占50 %;理论课程期末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一页开卷、小论文、大型作业、报告):小论文平时成绩包含5项考核项目,总占比50%,考核项目包括:课程思政实践(占5%)、出勤(占10%)、课堂练习(占10%)、课堂互动(占10%)、中文综述论文讲演(占15%)。
七、教学资源八、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每一个课程目标(含思政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其中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算法如下:1、使用教学活动(如课程思政实践、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单元测验、课堂讨论、互动、阅读报告、大作业等等)成绩或期末考试部分题目得分率作为评价项目,来对某个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2、为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要求对每一个课程目标的评价项目选择超过两种;3、根据施教情况,评价项目可以由教师自行扩展,权重比例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4、对某一个课程目标有支撑的各评价项目权重之和为1;5、使用所有学生(含不及格)的平均成绩计算。
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计算公式如下(参照教学计划,本课程分目标一共有4个):δi=αi*A/100+χi*B/100 (i=1-4)●其中:A、B分别对应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平均成绩(百分计);各考核环节分目标权重系数如下表:分目标序号平时考核分目标权重系数αi期末考核分目标权重系数χi 目标1 0.5 0.5目标2 0.5 0.5目标3 0.5 0.5目标4 0.5 0.5●注: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各占50%和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设计题名: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设计英文题名: Design engineering rig姓名: 陈家伟学号: 1045523206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得分:2014 年1 月9 日注意事项:(1)检索数据库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CNKI)、中国专利知识产权局(SIPO)、爱思唯尔英文期刊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D)、施普林格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等,并按照数据库检索的格式要求填写检索词和检索表达式,并准确填写检索结果;(2)在按照检索要求检索所得的文献,请按照综述性文献和密切相关文献进行分类,然后按照文献检索的格式要求,进行文献信息的摘录和翻译,所有摘录拷贝的网页内容务必在“记事本”中取消格式后,再粘贴到课程设计的作业中;(3)课程设计要求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认真进行检索和文献综述的撰写,并注意文本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检索不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或者排版不合格式要求的,一律作不合格处理;格式没有按照要求、课程设计雷同或者没有按时完成一律作零分处理!一、课题分析1、涉及技术领域:机械制造TH132 电工电子TH137 机械学TH11(提供涉及的不少于三种的技术领域,并表明该技术领域在中图分类法中的三级分类。
)2、研究内容(包括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字数在200-300字之间):随着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增加,以及国产车型中装备的自动变速器的牢辆进入维修阶段,大量的自动变速器维修业务迫使汽车维修企业不断提高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
由于自动变速器是集机械、液压、电子技术于一体的产物,其结构复杂,原理难懂,装配工艺要求较高,突然面对集多种新技术于一体的轿车自动变速器,对使用及维修者来说是一种考验。
因此,为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我们编写了此书,重点对目前汽车广泛采用的自动变速器的正确使用、结构与原理进行阐述,并将自动变速器进行分类。
希望读者通过阿琪束书,能够掌握现代轿车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原理,为以后从事与自动变速器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3、中英文关键词(不得少于3个):中文关键词:汽车,自动变速(无级变速)控制系统英文关键词:Vehicl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 Control System4、中英文逻辑检索表达式(提供检索表达式的组配方式不少于3种):中文检索表达式:①变速器;②汽车自动变速器;③汽车控制系统;④。
英文检索表达式:①transmission ;②The automobi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③Vehicle control system ;④。
二、选择检索工具并检索、记录、整理检索结果1、检索工具及检索结果:(1)中国知网之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2000-2013)检索过程:采用检索表达式①,检索结果17045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②,检索结果677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③,检索结果414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④,检索结果篇。
检索分析:通过检索结果的比较和分析,该课题的标准检索表达式为:,检索结果为篇文献。
二次检索:由于检索的文献的数量比较多,应用检索词汽车自动变速器and 控制系统进行进一步限制检索:二次检索后获得检索结果为10 篇。
(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2000-2013)检索过程:采用检索表达式①,检索结果12032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②,检索结果393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③,检索结果194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④,检索结果篇。
检索分析:通过检索结果的比较和分析,该课题的标准检索表达式为:,检索结果为篇文献。
二次检索:由于检索的文献的数量比较多,应用检索词汽车自动变速器and 控制系统进行进一步限制检索:二次检索后获得检索结果为16 篇。
(3)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范围:2000-2013,检索模式:内容检索)检索过程:采用检索表达式①,检索结果9603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②,检索结果3578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③,检索结果72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④,检索结果篇。
检索分析:通过检索结果的比较和分析,该课题的标准检索表达式为:,检索结果为篇文献。
二次检索:由于检索的文献的数量比较多,应用检索词汽车自动变速器and 控制系统进行进一步限制检索:二次检索后获得检索结果为72 篇。
(4)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2000-2013)检索过程:采用检索表达式①,检索结果2359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②,检索结果1145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③,检索结果345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④,检索结果篇。
检索分析:通过检索结果的比较和分析,该课题的标准检索表达式为:,检索结果为篇文献。
二次检索:由于检索的文献的数量比较多,应用检索词汽车自动变速器and 控制系统进行进一步限制检索:二次检索后获得检索结果为30篇。
(5)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检索时间范围:时间不限)检索过程:采用检索表达式①,检索结果8302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②,检索结果120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③,检索结果39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④,检索结果篇。
检索分析:通过检索结果的比较和分析,该课题的标准检索表达式为:汽车控制系统,检索结果为39 篇文献。
二次检索:由于检索的文献的数量比较多,应用检索词进行进一步限制检索:二次检索后获得检索结果为篇。
(6)施普林格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时间范围:2000-2013)检索过程:采用检索表达式①,检索结果365428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②,检索结果1804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③,检索结果125965 篇;采用检索表达式④,检索结果篇。
检索分析:通过检索结果的比较和分析,该课题的标准检索表达式为:The automobi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Vehicle control system,检索结果为1065 篇文献。
二次检索:由于检索的文献的数量比较多,应用检索词进行进一步限制检索:二次检索后获得检索结果为篇。
2、文献分析(每种来源数据库摘录文献不得多于两篇):(1)在所检索文献中,下列文献为综述性文献(不少于6篇):①题名:Research and Control of Shift Without the Disengagement of the Clutch for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n Hybrid Vehicle作者:Shaohua Sun, Yulong Lei, Hongbo Liu, Yao Fu, Huabing Zeng文献源:Proceedings of the FISITA 2012 World Automotive Congress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摘要:For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equipped with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MT), this chapter proposed an AMT control technology that shifts without the disengagement of the clutch. The technology’ system components, working principle, engine and motor’ control during shifting process and other key technologies were analyzed. Through dynamically modeling the various stages of shifting process, the shift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shifting were known. At the same time, a demo car without the disengagement of the clutch was tes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rough controlling of engine, motor and AMT actuator, the HEV’ AMT equipped without disengagement clutch can not only ensure smooth shifting, but also caneffectively shorten the shift time, improve the shift quality significantly.来源数据库:施普林格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②题名:汽车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与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研究作者:廖衔文献源:合肥工业大学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自动变速器可以有效的改善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也可以减轻驾驶疲劳,国内各个汽车厂商近年已把开发搭载自动变速器的汽车确定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本文研究工作以国家支撑计划项目“汽车自动变速器(AT)关键零部件及技术研究”为背景,建立自动变速器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并对虚拟样机模型进行机电联合仿真。
首先,对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系统进行分析,将自动变速器动力学系统进行了适当简化。
在建立各零件三维模型基础上,通过对该虚拟样机模型进行约束和驱动添加,在ADAMS/View中形成了自动变速器的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
其次,对最佳动力性换档规律的原理进行分析,利用加速度法制定出了最佳动力性换档控制策略;对最佳经济性换档规律的原理进行分析,以发动机燃油消耗率作为换档依据制定出了最佳经济性换档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确定出了采用既包含最佳动力性换档规律又包含最佳燃油经济性换档规律的综合性换档规律。
最后,将用ADAMS建立的虚拟样机模型生成为adams_sub模型,并建立了简化整车模型,包括发动机简化模型、液力变矩器简化模型、自动变速器模型、自动变速器转速和转矩分配模型以及车辆...来源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③题名:自主开发的自动变速器进入产业化进程作者:赵三明文献源:中国工业报摘要:“优先发展AMT与CVT,适时发展DCT,适当生产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