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的特性

合集下载

影视表演基础

影视表演基础

影视表演基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表演艺术的特性和影视表演的特点一、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艺术的发展简说1.表演是人类的一种动态活动,依托于人们身体的一种动态的艺术;而戏剧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艺术,是一种动态造型的艺术,实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空里,演员以自身的“动作”把剧本中的人物表演给观众看的艺术2.剧本、演员、剧场(场地)、观众——戏剧的四要素。

其中,演员和观众是戏剧存在的核心基础;演员的表演是戏剧的核心,是在综合了文学(剧本)、戏剧(导演构思)、美术(布景、灯光、化妆、服装、道具)、音乐(背景音乐、音响)、舞蹈(演出中的形体造型)等多种艺术手段,有演员在舞台上直接传达给观众的。

演员是戏剧舞台艺术的中心3.电影表演艺术的出现是因为有了电影。

电影表演艺术依附于电影而存在4.最初的电影《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只是摄影机对生活情景的客观记录,十八个月后,乔治·梅里埃把戏剧带入电影,把舞台艺术中的剧本、演员、服装、化妆、舞台机关等系统应用在电影中5.表演是戏剧构成的主体6.在电影技术上,乔治梅里埃运用了“叠印”“多次曝光”“移动摄影”等手段,形成了电影逼真性和假定性并存的特性7.梅里埃之后出现的英国布莱顿学派在影片中注意了外景的完善使用,并出现了蒙太奇手法变化使用了镜头拍摄,使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有了区别8.1903~1909年间,查尔·百代支配了世界电影市场,这一时期被称为“百代时期”9.白带公司最著名的明星时安德列·斯特和麦克斯·林黛(后被卓别林取代)10.1908~1912年间,大卫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语言,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11.卓别林把喜剧表演推向了默片表演的最高峰,在整个默片时期,由于卓别林,美国喜剧流派在世界上一直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12.1914年2月2日卓别林出演第一部影片《谋生》13.默片时期,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中启用非职业演员,创造了非职业演员成功塑造银幕群像的范例14.默片时期,前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的影片《母亲》是典型的运用杰出戏剧演员进行创作的成果。

影视表演基础精品

影视表演基础精品

影视表演基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表演艺术的特性和影视表演的特点一、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艺术的发展简说1.表演是人类的一种动态活动,依托于人们身体的一种动态的艺术;而戏剧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艺术,是一种动态造型的艺术,实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空里,演员以自身的“动作”把剧本中的人物表演给观众看的艺术2.剧本、演员、剧场(场地)、观众——戏剧的四要素。

其中,演员和观众是戏剧存在的核心基础;演员的表演是戏剧的核心,是在综合了文学(剧本)、戏剧(导演构思)、美术(布景、灯光、化妆、服装、道具)、音乐(背景音乐、音响)、舞蹈(演出中的形体造型)等多种艺术手段,有演员在舞台上直接传达给观众的。

演员是戏剧舞台艺术的中心3.电影表演艺术的出现是因为有了电影。

电影表演艺术依附于电影而存在4.最初的电影《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只是摄影机对生活情景的客观记录,十八个月后,乔治·梅里埃把戏剧带入电影,把舞台艺术中的剧本、演员、服装、化妆、舞台机关等系统应用在电影中5.表演是戏剧构成的主体6.在电影技术上,乔治梅里埃运用了“叠印”“多次曝光”“移动摄影”等手段,形成了电影逼真性和假定性并存的特性7.梅里埃之后出现的英国布莱顿学派在影片中注意了外景的完善使用,并出现了蒙太奇手法变化使用了镜头拍摄,使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有了区别8.1903~1909年间,查尔·百代支配了世界电影市场,这一时期被称为“百代时期”9.白带公司最著名的明星时安德列·斯特和麦克斯·林黛(后被卓别林取代)10.1908~1912年间,大卫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语言,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11.卓别林把喜剧表演推向了默片表演的最高峰,在整个默片时期,由于卓别林,美国喜剧流派在世界上一直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12.1914年2月2日卓别林出演第一部影片《谋生》13.默片时期,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中启用非职业演员,创造了非职业演员成功塑造银幕群像的范例14.默片时期,前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的影片《母亲》是典型的运用杰出戏剧演员进行创作的成果。

论戏曲表演的综合性艺术特征

论戏曲表演的综合性艺术特征

论戏曲表演的综合性艺术特征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经过几百年的漫长发展历程,才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戏剧体系。

戏曲本来源于我国民间的滑稽戏、歌舞、说唱等形式,当下,已经成为中国戏剧主流的话剧。

对于中国戏曲表演的特征,综合戏曲家来说是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等。

戏曲艺术讲究唱、做、念、打,表演艺术和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戏曲艺术的诸多特征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

时到今日,戏曲才构成了独特的形式,在中国戏剧的发展中戏曲这个奇葩发挥着其耀眼光芒。

中国戏曲表演最显著的特征是一种综合性,海纳百川,汲取各种精华并不断创新,是诸多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特别的戏剧表现形式。

中国的戏曲是综合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众多艺术形式于一身,并且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中国戏曲富于个性,在中国的艺术形式中独树一帜。

戏曲艺术主要包括舞蹈、音乐、诗歌,而且还包括化妆、造型、服装、美术等方面。

中国戏曲的这些艺术因素综合起来都遵循着一个规律就是艺术美。

首先是需要一个完美的剧本为基础,这样,才有可能表演出绝伦绝美的戏曲,获得更多观看者的赞赏。

在这其中,音乐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为故事情节配乐,为其增添色彩,使其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让表演出来的戏曲更加深入人心。

戏曲表演是离不开音乐的,它以音乐为核心来组织自己的艺术语言。

因此,音乐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不可或缺的。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过:“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一言道破了戏曲的特点。

中国戏曲与中国的话剧都是戏剧形式的一种,但是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故事的情节。

各种表现形式都离不开舞蹈,所以说,舞蹈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戏曲有着简单但又不平凡的舞台布置,整个舞台布置只是简单的“一桌二椅”,给表演者留下更多的施展空间和表演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表演才能。

而西方的舞台结构复杂繁多,中国与之截然不同。

相反,中国的戏曲表演更注重表演时所用的道具,如:有着艺术气息的服饰和惟妙惟肖的脸谱等,让起舞台效果更加鲜明。

谈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特性

谈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特性

社科文化谈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特性樊祥鑫(北京电影学院,北京 100088)一、广义表演的界定什么是表演?从广义上来讲,演员面对众人的时候,在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演。

比如说老师在课堂里讲课,这就是一种表演,领导在大会议厅里讲话也是一种表演,警察指挥交通也属于表演。

有的领导讲话是念稿子,说的是一些套话,没有什么新意,而有的领导讲话十分生动、风趣,接地气而且很吸引人,所以说面对众人的时候,每个人的表演也是大不相同的。

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也扮演着形形色色的角色,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家庭里我们是儿女,将来又会转变成父母,在上级的面前我们是下级,在下级的面前我们是上级,所以说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都会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表演。

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活,“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人生就是一部戏剧”。

二、戏剧影视表演的界定北京电影学院许晓丹教授在其专著中指出,“表演艺术是一种以人的全部可观外在性为表现手段,但是却需要通过调动人的几乎全部生命活动来进行调腔的、包罗甚广、触及至深的艺术。

”[1]从电影和戏剧的角度来讲,表演就是真实生活的重复与再现。

比如说我们在马路上因无意间踩到西瓜皮而摔了一跤,这是真实的生活,把刚刚的事情(也就是马路上走路,摔了一跤)在舞台上或者镜头前重复做一次,这就是戏剧影视表演。

看似是生活中的重复再现,但是当我们表演的时候,会发现并不像生活中的那么生动、真实、自然,或许会带有一些做作、虚假,甚至会露出夸张的表演痕迹。

其他人对表演的定义,“表演按其最简单的形式来说,只不过是把日常行为变化到戏剧领域中来。

”“一个人在想象的情境中真实地去做,这个行动地过程能传递一定的思想、情感。

”三、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特点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独特在于和其他艺术门类(比如文学、美术、建筑、音乐、舞蹈)有着天壤之别。

其他的艺术门类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创作主体,创作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以及最后完成的创作作品,这三者是不同的。

表演艺术的特征

表演艺术的特征

表演艺术的特征
1.艺术性:表演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需要演员通过自己的表演技巧来展示一个故事或主题。

2. 实时性:表演艺术是一种实时的艺术形式,观众需要在演出现场去感受演员的表演。

3. 互动性:表演艺术是一种互动的艺术形式,演员和观众之间会出现互动的情况,这使得表演更加真实和生动。

4. 多样性:表演艺术可以包括很多种不同的形式,比如戏剧、音乐剧、舞蹈、杂技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5. 情感表达:表演艺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情感,这是它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6. 可塑性:表演艺术可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观众,演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表演,这使得表演艺术更具有活力和变化性。

总之,表演艺术是一种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递故事和情感,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各种不同的艺术享受。

- 1 -。

刍议戏曲艺术的表演特性

刍议戏曲艺术的表演特性

理 。演 员们 用 玲 珑 妩 媚 的 身 段 , 华 美绝 伦
的舞姿 . 真切感 人的表情 . 抑 扬 顿 挫 的道 白和 犹 如 歌 莺 般 婉 转 的 唱 腔 在 舞 台 上 尽
了戏 曲的 程 式性
四、 虚 拟 性 虚 拟 性 在 中 国戏 曲中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体 表演 唱法 上有所 差别 . 但是 总体 的风 格还 是 大 同小异 的 中国戏 曲有着 这主 要的 四个 共 同特 点 . 也 就是 高 度 综合 的特性 . 用歌 舞 演 故 事 的 写意 性 、 程 式性 以及 虚 拟 性 。
中 国 戏 曲所 包 含 的 剧 种 内 容 十 分 广
大 家 看到 完 美 的表 演 而 更 加 刻 苦 练 习 。 俗 话说 , 台 上 一 分钟 台下 十 年 功 正 是 这 个 道
泛 .延 伸 发 展 的地 方戏 曲特 色也是 各 有千
秋, 主 要 是京 剧 、 昆曲 、 越剧 等 等 , 虽然 在 具
性, 本 文将 对 此 展 开 实质 性 的探 讨研 究 , 以便 让人 们 更 轻 松 地 熟 识 戏 曲这 门 中 国传 统 艺术 。
关键词 : 戏 曲 艺术 表 演特 性
综合性
写 意性
程式性
虚 拟 性
器 中 国戏 曲所 包 含 的所 有 内容 都 是 有 着
严格 的规定 , 不能逾越界 限 , 这 正 是 体 现
马或 骑 驴 千 里赶 路 的情 景 . 显 然 舞 台 上 不
可 能 有 那 么 大 的 空 间来 千 里 赶 路 的 . 所 以
演 形式 戏 曲的器 乐有着 带动 表演 气氛 至关 重 要 的作 用 . 它渲 染 了表 扬情 景 当时 的氛 围, 或激动 或 悲伤或 萧索 或热 闹 戏 曲的声 乐讲究 声随 韵转 戏 曲里 表演 演 员的脸 谱绘 画. 讲 究 十足 的 功夫 . 将 人 物 的性 格 展 现无 遗 戏 曲里 的武打 、 滑稽 等 内容 也是 精 彩至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传统戏剧是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作为这一宝贵文化的代表,他们不仅具有独特的特性,还承担着重要的功能。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专业的技能。

他们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了传统戏剧的演唱、表演、舞蹈和音乐等方面的技巧。

他们熟悉戏剧剧情和角色,能够通过表演准确地演绎角色的情感和形象。

他们还懂得如何利用音乐、服装、化妆和道具等要素来营造舞台效果。

他们的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以精湛的表演艺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戏剧的独特魅力。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个性魅力。

他们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将观众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他们用他们的声音、动作和表情来展现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他们还具有旺盛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自己的解读和演绎,赋予传统戏剧更多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他们的独特艺术气质和个性魅力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他们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他们承担着将传统戏剧艺术代代相传的重任。

他们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后辈,培养后继人才,确保传统戏剧艺术的延续。

他们还积极参与传统戏剧的保护和传播工作,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传统戏剧艺术,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和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传统戏剧,促进传统戏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深知传统戏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积极投身于传统戏剧的传承和发展事业,为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让传统戏剧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传统戏剧在现代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戏剧表演艺术假定性当中的真实性

戏剧表演艺术假定性当中的真实性

戏剧表演艺术假定性当中的真实

【摘要】:戏剧表演艺术的根本特性是假定性当中的真实性,在这里,假定不是虚假,而真实性要求演员不仅能做到表演的逼真,还要能追求艺术的真实。

表演的假定性和真实性并不是对立的矛盾体,从它们二者的交互关系可以引伸出角色与自我、情感与理性、主观与客观、体验与体现等等表演艺术实践中显现的不同交互体,以及它们各自的交互关系。

而性格化创造是假定性当中的真实性在写实主义表演艺术实践中的成功体现,是表演以有限表达无限的典型性创造。

性格化是主、客体合一的艺术创作,是表演主、客观统一的人物塑造,性格化当中的体验是演员对客观环境与事物的感受,它植根于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其结果是将客观因素主观化;而体现是演员将主观情感、思想以及个人的内心生活用看的见的具体的行动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将主观因素客观外化的过程。

写实主义表演要求演员在塑造角色的艺术创造过程中追求三方面的真实,1想象的真实;2情感的真实;3行为的真实。

这三个方面构筑了写实主义表演真实性的基石,写实主义表演就是强调在假想情境当中展开真实行为的艺术。

黄梅戏表演特点:表现力丰富

黄梅戏表演特点:表现力丰富

黄梅戏表演特点:表现力丰富
黄梅戏的表演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
力。

2.唱腔独特: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

主腔是黄梅戏传统唱腔中最具戏剧性表现力的一个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节奏具有民间舞蹈的律动,旋律线条非常口语化。

3.温情脉脉的剧情:黄梅戏剧情通常比较温情脉脉,反映的是普通人的生活
和命运,具备深刻感人的人性描写和故事情节。

4.精妙绝伦的表演技巧:黄梅戏表演通常采用的是多人合演的方式,演员之
间配合默契,表演形式多样,闪烁其间不仅姿态优美,而且肢体灵巧,优美多姿。

5.强烈的地方特色:黄梅戏是湖北黄梅地区的本土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
色,剧本、唱腔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特色。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黄梅戏表演的特点,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询问戏剧专家。

音乐表演艺术的特性之共性与个性的浅析

音乐表演艺术的特性之共性与个性的浅析

音乐表演艺术的特性之共性与个性的浅析共性:
1. 审美性
2. 艺术性
音乐表演艺术是一门与艺术深度结合的艺术形式。

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可以通过消费和购买来体验,而是要借助专业训练和技术手段才能创造和呈现。

音乐表演艺术在演出当中更为强调艺术性,要做到每一次的演出都要有所不同,让人们体验到独一无二的表达,即便是同一首声名显赫的歌曲,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不同表演者的演唱当中,也会呈现出多样化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

1. 风格特点
音乐表演艺术不同的形式,例如歌剧、交响乐、流行音乐等,在表现方式、音色、情感内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比如说,歌剧通常注重唱腔和表演的舞台性,而交响乐则更注重乐器的演奏和音乐结构的演绎,流行音乐则更加强调曲风和对流行文化的反映。

2. 表演方式
因不同音乐表演艺术形式的特点,它们表演的方式也有明显的不同。

歌剧通常采用话剧形式的表演方式,需要做到咬字清晰、音准精确;交响乐则需要点睛成趣,突显节奏和韵律感;流行音乐则需要体现出歌曲或艺人的个性化,让歌曲更具特色,并与现代化的舞台表演相互结合。

综合来说,音乐表演艺术的共性是其美感体验和艺术性,而个性则表现为不同形式在风格特点和演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对于音乐表演艺术从业人员和爱好者,了解这些共性和个性特点,有助于更好地创作、表演和欣赏音乐表演艺术。

戏剧影视表演的艺术特点

戏剧影视表演的艺术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戏剧影视表演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并接受。

戏剧影视表演需要表演者拥有更加扎实的基本功、更强大的舞台表现力,因此,在戏剧影视表演的课程中融入舞台剧表演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而戏剧影视表演的艺术特点正是在戏剧表演特点与舞台剧表演特点的基础上融合及发展的,能够带给观众更加真实的艺术体验,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戏剧影视表演的魅力。

一、影视表演在舞台剧中的特点(一)演员的特点演员是影视表演作品的重要载体。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大多数会按照剧本既定的台词甚至是语气来进行表达,虽然表演者大多会在表演前十分深刻地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但更多的是按照剧本,听从导演的指挥来完成作品。

因此影视表演者在完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缺少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更像是去认真地完成一份工作。

并且由于影视作品的特殊形式,往往不是按照正常的故事情节来拍摄,而是按照通告分开进行拍摄,这就需要表演者更加努力并且细心地对剧本中的人物情感进行揣摩,以防作品最终出现情绪不连贯的问题。

现阶段的影视作品依旧采用不同机位拍摄,然后剪辑出导演要呈现的最终效果,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每位演员都需要考虑到镜头与人物本身的位置与角度,这也就将人物在表演的过程中框起来,只能按照固定的路线及表达方式来表演。

特别是在一些具有科幻特点的影视作品中,演员甚至需要无实物表演,这就更是对演员表演基本功的一种考验。

影视演员需要具有极其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将影视作品完成得更好,因为拍摄过程中很难做到全实景拍摄,表演者不能因为环境或者对手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表演,甚至跳戏,这也是专业表演者应具备的素质。

演员只有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才不会被外界所干扰,保留自己赋予这个角色的形象及气质。

而影视作品的最终呈现一部分归功于演员自身,另一部分还要归功于后期的剪辑处理,只有双方都做到最好,一部完整的作品才能更好地呈现给观众。

(二)结构的特点影视作品不同于舞台剧作品,独特的表演形式决定了其只有通过更加强大的表现能力,才能够保留影视表演特殊的结构性。

影视表演艺术

影视表演艺术


人格,是演员表演角色时所具备的一种独特

的心理状态。


化 身 角 色
演 员 自 我 与
6
影视鉴赏
色 的
聚众角色的四种特性:剧场性、拍摄现场性、

现实性、个体性。

演演 角员 色扮
5
1
解 决 演 员
演员在艺术创作中必须熟悉和驾驭矛盾的双 方——自我与角色。要了解自我创作的优势、 弱点和特点,探索自我的创作路子。还要熟 悉角色,寻找自我与每一个角色的桥梁。


演员在创作中必须过好双重生活,掌握双重
镜头感
非连续性
把握 总体效果
自然、 生活化
影视表演的特点
受影视生产 条件的制约
4
1
解 决 演 员
演员扮演角色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行为,是以 剧作家的剧本为依据,通过二次创作,塑造 出鲜明、真实、典型、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使角色形象有血有肉、鲜明生动,这也是

“化身为角色”的过程,也是演员的自我与

所扮演角色的统一。
影视鉴赏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影视表演艺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演在影视艺术中的地位 影视表演的特点 解决演员与角色的矛盾
2
表演艺术是演员创造出的鲜活的艺术形象。演员不仅仅是人物形象,也是创造者。演员创造的人物形象要让观众获 得审美享受。因此,影视表演在影视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
表演艺术是创造性的艺术,也是实践性的艺术。影视表演是由演员扮演影视剧中的人物,在镜头前创造剧 中人物的过程,是通过银幕间接地与观众进行的交流。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1. 引言1.1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重要性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承载着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他们通过对传统戏剧的学习、传承和创新,保护和传承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戏剧艺术,为社会传递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不仅是舞台上的演员,更是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他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观众展现了传统戏剧的魅力和韵味,引导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他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通过每一场精彩的表演都在传递和弘扬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更体现在社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

他们是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通过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传统戏剧艺术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文化涵养和精神享受。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他们的存在和努力为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使命是守护传统、传承文化、弘扬精神,他们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2. 正文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是指那些具备传统戏剧表演技艺、深厚戏剧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戏剧的热爱与执着的人才。

这些传承人具有以下特性:1. 传统戏剧技艺娴熟: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必须掌握传统戏曲的表演技巧,包括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能,能够准确地演绎传统剧目,传达戏曲的精髓和情感。

2. 保护传统戏剧文化:传承人需具有对传统戏剧的热爱和忠诚,积极参与传统戏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努力将戏曲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3. 艰苦耐劳、执着坚持:传统戏剧表演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反复琢磨,传承人必须具备顽强的意志和不畏艰辛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4. 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通常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能够理解并演绎出戏曲作品中的深层文化内涵。

舞台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台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台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舞台剧表演艺术,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在这种艺术形式中,角色、情节、音效、道具等元素都会交织在一起,为观众带来令人难忘的感官体验。

首先,舞台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其对情感的表达上。

通过演员的表演,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的情感,从而深深地融入到舞台剧所刻画的世界之中。

演员的表演形态和语言、情感表现统一的深度,都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情感上与角色产生共鸣,这也是舞台剧的独特魅力。

其次,舞台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对细节的关注上。

演员、道具、音效和舞美等方面的细节关注都是在追求完美的舞台效果,让观众感受到更加真实、细腻的情感。

而这些细节上的关注和热爱,也在无形之中增添了舞台剧表演艺术的魅力。

此外,舞台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还表现在对现实的升华上。

在许多舞台剧中,角色和情节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却能够更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些问题和方面。

这些抽象出来的人物和情节,通过艺术再创造,获得了更加复杂的内涵和意义。

这也是舞台剧表演艺术的独特之处之一。

最后,舞台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还表现在对深度的追求上。

由于舞台剧表演艺术具有艺术复杂性,因此在舞台剧表演过程中,演员、美术设计、舞台灯光和音乐等方面都需要精益求精,追求更高水平的表演质量。

这种对深度的追求能够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舞台剧表演的艺术魅力,也能够在千头万绪的角色情节中,更加清晰地把握故事的情感核心。

综上所述,舞台剧表演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在情感、细节、现实和深度这四个方面,都彰显出舞台剧表演艺术独特的魅力。

观众在舞台剧表演过程中,不仅可以享受到演员的情感表演,而且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内涵,这也是舞台剧表演艺术一路走来的深刻内涵所在。

影视表演艺术的特征有哪些

影视表演艺术的特征有哪些

影视表演艺术的特征有哪些表演艺术是以演员为表演主体,在特定的表演环境里进行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活动,其实表演艺术受到不同艺术特性和制作过程带来了一些独有的特征。

那么,影视表演艺术的特征有哪些?本文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1、由于在电影的拍摄中有其他工作人员近距离的聚集和观看,对演员在表演中的干扰更大,因而电影演员的心理素质和表演巾排除杂念要此舞台演员来的更重要,再如一些危险、亲昵、暴露的镜头或是特写镜头,包括“偷拍”镜头的拍摄时需要演员表演的真实感、高度的信念感和意志控制。

有时一个镜头的多次重复性拍摄也会把演员可贵的直觉消磨掉,即兴表演灵感也随之消失,这就要求演员必须用意志保持自己的创作热情和“直觉”的表演。

2、影视拍摄前一般不会有充裕的反复排练机会,这就需要演员在表演时有很强的即兴创作能力,因此演员在拍摄前要对自己所扮演的人物有非常深刻地理解和构思。

知道在哪些镜头中,有自己可以发挥的即兴创作空间,而不是只按导演的指挥被动地完成动作。

张艺谋在说到巩俐的表演时就说“巩俐这个演员在现场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人物创作和即兴表演”。

3、由于摄影机间断拍摄、蒙太奇的处理,带来了时间空间上的极大自由,这一特点使得演员可以在真实的外景环境中或在现实内景中进行表演,这种环境的真实性要求演员非常逼真、自然地在镜头前行动。

但影视片打乱剧情顺序,基本按季节、场景“跳拍”的拍摄方式。

则要求演员对每一个镜头和段落必须有准确的心理、形体动作分寸与节奏的把握。

否则将出现人物逻辑的差池或矛盾。

4、摄影机变化多端的方位和蒙太奇的处理等一些表现手段改变了观众与演员的距离,演员要把个人的表现意识压倒最低,动作与台词表述尽量自然与逼真。

而在舞台上由于要考虑到让最后一排的观众看到听到,演员就需要强调表情手势和语言,当然在化妆上也要比在镜头前来的更夸张些。

以上就是关于“影视表演艺术的特征有哪些”的介绍,表演初学者要多了解影视表演的相关知识,为自己学习表演增加自己的阅历和技巧。

表演课PPT课件

表演课PPT课件
冰雨戏剧社
表演课第一节
1
• 表演课是什么? • 表演艺术的特性是什么? • 演员应具备什么? • 表演教学的任务 • 表演教学的内容 • 眼对眼训练 • 你演我猜 • 元素表演 • 小品模仿
2
表演课是什么?
表演课是一门训练演员如何在舞台 上、银幕、屏幕上塑造真实、生动、鲜 明的人物形象的学科。
3
表演艺术的特性是什么?
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具 有“三位一体”的创作特性,即创 作者,创作工具与材料,创作结果 三位集于一体。
4
演员应具备些什么?
1、素质——深刻的理解力(理解生活与人) 丰富的想象力(生活在想象中的虚构世界) 艺术的表现力(用声音、语言、五官、眼 神乃至整个躯体表现仍的情 感,揭示人的灵魂。)
40
拍马屁
41
三长两短
42
八仙过海
43
狗急跳墙
44
以牙还牙
45
隔山打牛
46
掩耳盗铃
47
皮笑肉不笑
48
元素表演
• 一对夫妻,男的和小三逛街碰见正妻 • 一个女士在地摊上买一个包,和店主砍价 • 一个男的突然尿急,想上厕所,却被人拖着聊天
49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1863年1月5日生在莫斯科一个富商家庭 , 1938年8月7日卒于莫斯科 。1877 年在家庭业 余剧团舞台开始演员生涯。
2、条件——健全,正常的躯体和健康、正常的发声器 官。
3、能力——具有深厚扎实的表演基本功; 具有科学完整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具有正确的创作思维与观念。
5
表演教学的任务
培养与强化演员必备的素质 和能力是表演课的基本任务。
6
表演教学的内容
表演教学主要遵循前苏联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自我与前人的演剧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整套系统、科 学、并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表演创作方法进行。全 程教学由三部分组成: ⑴表演基本元素训练(注意力集中,肌肉控制),真实 感与信念,情绪记忆、想象、交流与适应,节奏感) ⑵表演核心元素训练(行动) ⑶人物形象创造(演员与角色统一,艺术与生活统一, 体验与体现统一)

浅谈戏曲艺术的表演特性

浅谈戏曲艺术的表演特性

关键词 :戏曲 艺术 ;表 演特 性 ;综合性 ;写意性 ;程式性 ;虚 大 基本 行 当 。每个 基本 行 当又 可再 分 ,生 可 再分 为老 生 、小 生 、 拟性 武 生 ,小 生又 可分 为 中生 、冠 生 、穷 生 ;旦 可分 为青 衣 、花 旦 、 武 旦 、老 旦等 。每 一行 都 有其 特有 的性格 、 道德 品行 及 唱腔 、念 中 国戏 曲是 中 国传 统 戏 剧 的专 有 名 词 ,是 由很 多 地 方 剧种 白 的分类 规定 。如 老 生 为中年 以上 刚毅 正直 人物 ,重 唱 功 、念韵 组成 的 。 目前 所 知 ,全 国各 地方 剧 种 有3 6 0 多种 以上 ,主 要 有 京 白、用真 声 ,动 作造 型庄 重 ;花 旦 为性格 比较活 泼 、开 朗 ,动作 剧 、 昆曲、 秦腔 、越 剧 、河 北梆 子 等 ,这些 剧种 虽 然在 具体 风 格 比较 敏捷 、伶 俐 的青 年 女性 。பைடு நூலகம் 如角 色 的上 场下 场 ,或 以音 乐将 上 有 所 区别 ,各 有特 色 ,但 在 总体 风格 上又 都有 一 致性 ,具有 中 他 们 送 出来 ,送 进 去 ; 或 以舞 蹈 将 他 们 耍 出来 ,耍 进 去 ; 或 以 华 民族戏 曲的共 同特 点 ,其 中最 主 要 的特色 是 有着 综合 艺 术 的性 歌 、 白将 他们 唱 出来 , 唱进 去 ,进而 表 现环 境 的转 换 、事件 的发 质 、写 意性 的特 点 以及 程式 化 、虚 拟化 的表 演 方式 。 下面 笔者 结 展 。另外 ,表演 身段 也 有严 格规 定 ,凡 袖 口有甩 袖 、抛 袖 、抓袖 合 自己的演 唱经 验 与对 戏 曲 的认 识 ,对 这 中 国戏 曲的表 演特 性 进 等 ;手有 拉 山膀 、 云手 、穿 手 、三 刀手 、斜 手等 ;足有 正 步 、跑

导演基础课件

导演基础课件

“重要的是要引导观众进入情况,不能让 他们置身事外,隔岸观火,要完成这个一 点要求,必须将动作分解成细节,然后由 一个细节跳到另外一个细节,如此一来, 每个细节都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进而展 现心理层面的意义。” ——希区柯克
第五章 导演与演员
一、表演艺术的特性 (1)通过演员自身进行创作来完成的艺术 演员自身魅力 演员对角色的理解 演员对角色的创造 (2)导演对演员的表演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导演要懂得将演员的魅力与扮演的角色形象和谐地统一在 一起 导演要根据演员的特点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一定空间
第四章 悬 念
3、结构设置 悬念:顺叙,事件和动作基本按照时针的 顺序进行,但情节的进展又是无序的,常 常会节外生枝 推理:倒叙,动作和情节的演进与发展是 按照严密的逻辑顺序来完成的,由结果回 溯原因
第四章 悬 念
4、观众的期待视野 悬念:将观众关注的重心放在故事的结尾, 不到最后时刻,人物的命运走向将十分不 明朗,观众保持高度紧张 推理:将观众关注的重心放在事件推理过 程的逻辑趣味,因为人物命运已经确定, 观众与推理者同样保持思考的状态,并一 起享受这个思考的过程
第二节 电视的崛起
一、电视与电影之比较 1、电视与电影的传播物质材料不同 磁带 胶片 2、电视与电影的观赏方式不同 家庭艺术 集体观看 3、电视与电影的审美媒介不同 屏幕 银幕
第二节 电视的崛起
二、电视与广播的比较
1、制作手段不同:直播与录播 2、审美侧重不同:听觉与视觉听觉
第二节 电视的崛起
希区柯克希区柯克第五章第五章导演与演员导演与演员一表演艺术的特性一表演艺术的特性11通过演员自身进行创作来完成的艺术通过演员自身进行创作来完成的艺术演员自身魅力演员自身魅力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演员对角色的创造演员对角色的创造22导演对演员的表演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导演对演员的表演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导演要懂得将演员的魅力与扮演的角色形象和谐地统一在导演要懂得将演员的魅力与扮演的角色形象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一起导演要根据演员的特点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一定空间导演要根据演员的特点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一定空间第五章第五章导演与演员导演与演员二表情与脸谱二表情与脸谱表情就是感情的形象表情就是感情的形象表情的传达需要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有机配合表情的传达需要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有机配合人在表达感情的时候还会出现一种无表情特征人在表达感情的时候还会出现一种无表情特征的现象的现象演员要学会控制感情把握分寸给人物形象留演员要学会控制感情把握分寸给人物形象留下美感下美感演员的表演需要自然和生活化但不是平淡和乏演员的表演需要自然和生活化但不是平淡和乏第五章第五章导演与演员导演与演员三导演与演员的合作三导演与演员的合作11导演与演员的初次接触导演与演员的初次接触选择演员选择演员演员的气质是否符合剧中人物的气质和性格演员的气质是否符合剧中人物的气质和性格演员的外貌和形体是否接近剧中人物的形象和特演员的外貌和形体是否接近剧中人物的形象和特演员的表演技能是否能够表现剧中人物演员的表演技能是否能够表现剧中人物影片商业运作的要求影片商业运作的要求要善于发现新人要善于发现新人第五章第五章导演与演员导演与演员22排演拍摄阶段排演拍摄阶段指导演员指导演员示范式示范式启发式启发式示范与启发相结合的方式示范与启发相结合的方式第五章第五章导演与演员导演与演员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不同之处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不同之处要进行间断表演要进行间断表演要反程序表演要反程序表演无对象表演无对象表演能在纷乱的环境中表演能在纷乱的环境中表演第六章第六章时间设计时间设计一时间的界定一时间的界定11放映时间

旦角表演艺术的特性分析

旦角表演艺术的特性分析

旦角表演艺术的特性分析作者:张蕾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1期【摘要】秦腔是中国戏曲鼻祖,流行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对中华文化有很大的传播和弘扬作用。

其按角色可以划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旦角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当。

秦腔旦角的演绎对于演员本身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其对剧本情节有充分的了解认识,对剧中人物的性格行为等有明确的认知,在结合自身对于角色认识的同时,能灵活掌握和应用表演技巧,将剧种人物演活。

旦角的表演艺术有很多特性,包括演员表演时的眼神技巧、台步如何走,道白如何表达才更贴近剧中人物等,本文就上述几种旦角表演艺术的特性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秦腔;戏曲鼻祖;旦角;表演艺术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47-01一、表演者对于角色的准确定位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演谁像谁是一个好的戏曲演员必备的技能。

表演者如何通过短短几分钟或者数小时的表演,让观众了解到剧中角色,这首先就要要求表演者对于角色本身有一个充分认识,对于剧中角色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能感同身受。

演员只有入戏表演,才能吸引观众,让观众更真切感受到其要传达的人物思想、人物感情等。

二、台步和手势台步也就是脚步。

它是秦腔艺术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形体训练中的基本功。

戏曲演员台步走不好,就无法运用其他的艺术手段来演绎剧中的各类人物。

台步形状千变万化,旦角的台步大概分为平行步和绞行步两类。

旦角步伐节奏匀称、较细致。

老旦、花旦、武旦等不同的角色台步亦有所区别。

例如,老旦柱拐杖时脚步要宽而小,腰部微曲,要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花旦中有一种规则的小快步,适合表现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武旦的台步要求刚劲有力,体现出人物的飒爽英姿。

手势动作同样也是戏曲表演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旦角的手势表演,需要密切注意手的动作与角色内心活动的结合,需要重视手势所体现的韵味与手势本身的美感。

从较易的比拟手法,到复杂程度较高的身段技巧,演员要按照角色需求,运用不同的手势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演艺术的特性》 32、《论演员与形象》2、《演员怎样塑造人物》 33、《论表现派和体
验派》
3、《从自我出发创造人物形象》 3
4、《人物性格的创
造》
4、《行动——表演艺术的基础》 3
5、《演员与角色的
双重感觉》
5、《表演是感觉的艺术》 3
6、《论演员的信念
感》
6、《表演中演员肢体语言的魅力》 3
7、《戏剧、电影、
电视表演比较》
7、《论创造角色过程中体验与表现的结合》 38、《演员的任务与
目标》
8、《把握人物与体现人物》 39、《表演素质与创
作方法的关系》
9、《角色情绪与情感的创造》 40、《表演艺术的矛
盾》
10、《演员的真实感与信念感的培养与训练》 41、《演员、素
质与创作》
11、《表演中的交流》 42、《表演训练
与身心发展》
12、《表演中的体验与表现》 43、《影视表演
的特性》
13、《浅谈演员的三度创作》 44、《舞台情感
与生活情感的关系》
14、《浅谈演员在创作中的感性与理性》 45、《成人、成
才、演员.》
15、《演员与角色》 46、《表演中的
内心视象与情绪记忆》
16、《论演员在表演中的台词与潜台词》 47、《舞台交流与内心独白的关系》
17、《论演员的素质与修养》 48、《规定情境与舞台行动的关系》
18、《浅谈戏剧语言的性格化》 49、《表演创作方法探索》
19、《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 50、《浅谈演员在角色创造中的自我感觉》
20、《浅谈语言与行动的结合》 51、《论表演行动假定性之构成》
21、《表演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52、《浅谈表演状态文化气质与形象塑造》
22、《试论演员舞台创作中的下意识》 53、《谈演员的评判定论与人物形象塑造》
23、《怎样外化人物的心理与情感》 54、《浅谈演员的表演风格如何形成》
24、《感觉记忆的重要性》 55、《浅论舞台表演与镜头前表演的相同与异同》
25、《表演中的节奏》 56、《演员角色观众三者关系的转化》
26、《表演中的风格体裁感》 57、《语言艺术在表演中的功能》
27、《表演艺术是什么》 58、《演员与表演艺术修养》
28、《论演员与观众》 59、《浅谈表演观念》
29、《戏剧表演要素》 60、《通向创造角色的不同途径》
30、《舞台行动论》 61、《演员与形象》
31、《角色性格论》 62、《演员与角色关系》
63、《浅谈表演艺术》 95、《论“体现”》
64、《创造艺术的自我》 96、《论“规定情境”》
65、《论生活化形态与有意识创造》 97、《论“情绪与外部行动”的关系》
66、《表演是为了什么?》 98、《自我与角色》
67、《真实——把握人物的自我感觉》 99、《通向角色的不同创作途径》
68、《正确的理解与准确的表现》 100、《论动作与行动》
69、《“贯串行动”在角色创造中的重要性》 101、《论演员的信念感》
70、《谈体验与体现》 102、《表演创作中的节奏》
71、《生活的真实与戏剧表演的特点》 103、《表演创作中的激情》
72、《怎样才能在表演时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 104、《节奏与控制》
73、《.论分析剧本(其中一两项)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105、《情感的积蓄与表达》
74、《浅析“人物形象构思”》 106、《论演员性格化创作》
75、《论“体验生活”》 107、《表演艺术中的个性》
76、《论“从语言入手”塑造人物性格》 108、《演员的魅力与角色》
77、《论“如何寻找人物性格”》 109、《演员的个性与角色性格》
78、《论“如何掌握人物自我感觉”》 110、《论表演艺术源于生活》
79、《论“角色生活于演员”及“演员生活于角色”》 111、《略论表演创作中的激情》
80、《论“如何创造独特的‘这一个’”》 112、《突破自我,走向角色》
81、《论“从‘我’转化为‘角色’”》 113、《论演员对角色性格基调的突破》
82、《如何保持创造中的“新鲜感”》 114、《反复体验和一次表现》
83、《论“以形畅神”》 115、《试论表演中的保持本能与畸变本色》
84、《论“从有意识达到下意识”创造》 116、《谈谈表演中的顿悟》
85、《论“性格化”》 117、《浅谈表演艺术中的个性》
86、《论“松弛”》 118、《实验、生活、表演》
87、《论“信念与真实感”》 119、《试论表演的最高境界》
88、《论“判断与交流”》 120、《变天性为能力》
89、《论“真听真看真感觉”》 121、《动于衷则形于外》
90、《论“想象”》 122、《论动作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91、《论“视象”》 123、《总体把握与具体不定向流动》
92、《论“内心独白”》 124、《论角色性格的成长》
93、《论“行动”(其中一两点)》 125、《模糊表演与性格化创造的辩证关系》
94、《论“体验”》 126、《论动作与行动》
127、《论演员的信念感》 150、《动作·演员创作的第一元素感情·为第二
128、《论表演创作中的节奏》元
素》
129、《浅谈表演创作中的内心感受》 151、《技巧·人物创作不可忽视的体现手段》
130、《论表演中的自我与角色》 152、《观察生活表演技巧角色创作的教学三段式》
131、《通向角色的不同创作途径》 153、《表演要讲层次讲节奏》
132、《论表演艺术感觉》 154、《戏在过程中》
133、《论表演艺术源于生活》 155、《人物之神韵超乎其表》
134、《表演艺术创作下意识瞬间》 156、《动作+规定情境》
135、《浅谈表演艺术创作中的细节》 157、《“实验话剧”仞考验着许多演员的多元能量

136、《浅谈演员的魅力与角色》内部修养》
137、《性格化表演之我见》 158、《表演必须忠于生活》
138、《谱写演员心中的优美乐章》 159、《表演中的细节与亮
点》
139、《宏观把握下的细节刻画》 160、《我为表演陶醉》
140、《谈谈演员在表演创作中的控制》 161、《人·表演艺术之载体》
141、《生活积累决定人物创作生命的厚重》
142、《文学(文化)底蕴与角色创作内在的渗透》
143、《创作人物技能的多元化》
144、《从外部技能推动演员进入角色创造的可行性》
145、《表演创作之天性解放与游戏训练童心解放等是两个不同的培训概念》146、《表演职业中特殊的“强迫性”对演员的烦恼与喜悦》
147、《表演中的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
148、《控制对演员表演来说最难驾驭》
149、《表演艺术要讲技巧讲设计讲处理》
出题老师:戴克张琪王斌
徐重新李鉴秋程启天
重要提示:论文的重点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可引证名家名言;论述要清晰;
最重要的要有个人实例加以证明。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艺术系表演专业06级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序号名称作者出版社名称时间
1 《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斯坦尼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5年
2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费烈齐阿诺娃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年
3 《西方名导演论演与表演》杜定宇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年
4 《表演技巧》杜·莫里森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年
5 《电影表演》玛丽·奥勃莱恩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4年
6 《表演学》贝拉·依特金著华夏出版社 2000年
7 《表演辞典》彭万荣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
8 《电影艺术词典》电影艺术词典编辑部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年
9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年
10 《西方演剧史论稿》吴光耀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年
11 《西欧戏剧史》(上下)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年
12 《西欧表演导演艺术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2年
13 《论话剧导表演艺术》张仁里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年
14 《表演艺术教程》林洪桐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
15 《戏剧表演基础》梁伯龙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年
16 《电视表演学》梁伯龙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2年
17 《戏剧表演学》胡导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年
18 《角色的诞生》郑君里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年
19 《电影表演控制论方法》刘汁子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年
20 《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齐士龙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7年
21 《电影表演心理研究》齐士龙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年
22 《喜剧研究与喜剧表演》朱宗琪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
23 《影视微相艺术论》欧泽纯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
24 《表演创作论》郭溥澜等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7年
25 《表演诗学》彭万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
26 《演技教程》付柏忻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年
27 《表演与创造的驰骋》陈邑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
28 《感觉与敏锐》崔新琴等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年
29 《话剧表演艺术概论》叶涛、张马力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7年
30 《戏剧剖析》马丁·艾思林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