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组合化学的原理很简单,但并不是所有的合成 反应都可以用组合方法来合成。一般的组合合 成需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构建模块中的反应物间能顺序成键; (2)构建模块必须是多样性且是可得到的, 这样才可能获得一系列供研究的化合物库; (3)模块中反应物发生反应时反应速度要接 近,且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要高; (4)产物的结构和性质有较高的多样性,以 供研究,从中找出最佳结构; (5)反应条件能调整,操作过程能实现 自动化。
化合物高通量筛选的正常展开需要多种高 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包括:高容量的化合 物样品库,自动化的操作系统,高特异性 的离体或活体筛选的模型,高灵敏度的检 测系统,以及高效率的数据处理和管理系 统。
初筛 也即普筛 ,在离体或活体水平上 , 使用同一剂量,与同样的试材作用,初步 判断化合物有无活性。 复筛 初筛后,选择有活性的化合物 ,采用 系列浓度(设 3-5个剂量),进行同一模型 的筛选,确定化合物活性大小。
传统农药筛选技术主要是依据活体生物对化合 物的反应做为评价指标, 通常由技术人员以 一定方式将样品加到待测生物体上, 一定时 间后观察生物体对药剂的反应, 根据反应的 程度判断化合物活性大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药剂对生物活体是否有活性可直接观察到,不 易漏筛,但由于是将化合物逐一加到目标生物 上,需要消耗大量试材和化合物样品,占用较 大实验空间,而且试验周期长,劳动强度大, 因此不可能同时或者在短期内进行大量化合物 的筛选,一般年筛选量达到 5000-10000个化合 物亦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与传统的“一次合成,一个产物”相比,组合化 学的出发点就是一次同步合成,得到多种产 物。因此,反应时必须用分子结构不同但反 应基团相同的多种构件(原料)以平行或交叉 方式参与同一步反应。
组合化学研究的3个基本阶段为: (1)分子多样性化学库合成 (2)群集筛选(设定液相或固相筛选方法, 即合成产物是挂在树脂上还是在溶液中进 行筛选。选择筛选模型,包括细胞功能性 筛选,受体、抗体、基因表达蛋白筛选, 采用的指示方法如染料染色、荧光标记、 同位素标记以及自动化筛选等); (3)化学库解析、译码
组合化学的创立与发展,始于新药研究的需 要。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分子生物学 研究的突破,即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新药 开发所需要的新分子实体的数目越来越多, 科学家们把注意力从寻找天然产物转入合 成大数目的化合物群,即化学库。组合化学 就是一种合成化学库的技术,运用这项技术, 不同系列的合成砌块——反应成分可有序地 排列起来,从而组成大系列的多样化分子实 体群。
所谓组合化学, 亦称同步多重合成化学或组 合合成化学, 是一种将化学合成、组合理论、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机械手结为一体的技术
组合化学起源于药物合成,继而发展到有机小 分子合成、分子构造分析和分子识别研究等领 域。它是在固相合成多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项快速合成新技术。上世纪60年代初期 ,Merrifield 建立的固相多肽合成法为组合化学 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多肽合成仪的出现, 使该方法成为一种常规手段。上世纪80年代中 期, Geysen[1]用96孔板在高分子链上首次合成多 肽成功, 标志着组合合成的开始。1991年, 混合 裂分合成法[2]的提出标志着组合化学的研究进 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为了确定混合物的 成分,合成物密码标记和解密技术以及产物追 踪技术也逐渐地发展起来。至上世纪90年代初 ,以合成小分子为主的平行单分子合成技术有 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组合合成的主要技术。
深入筛选 也即温室盆栽实验!是在初筛和复筛的基 础上,将得到的化合物在活体靶标生物上作进一步筛 选,确定化合物的防治谱、作用方式、选择性、使用 剂量和时期以及其他性质等,为全面评价活性化合 物的开发价值提供依据。同时,结合活性化合物的 化学结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在结构和活性 方面具有新颖性和开发价值的化合物作为先导化合 物,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构优化,以得到活性更 高、缺点更少的活性物质。结构优化后的化合物需 要重复上述筛选过程!以确定新化合物的活性。 通常,温室筛选仍需要较多的化合物!如拜耳公司需 要50~80mg,而组合化学库有时只能提供几毫克的 样品。为了验证HTS的结果,必须加大合成量。有 的农药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已实现了温室筛选的微 型化和自动化,使筛选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而且 更为重要的是所需化合物的量可低于1mg。
高通量筛选最初是伴随组合化学而产生的一种药物筛选方 式。
1990年末,组合化学的出现改变了人类获取新化合物的方
式,人们可以通过较少的步骤、在短时间内同时合成大量 化合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应运而生。
高通量筛选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候选化合物完成筛 选,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不仅 仅应用于对组合化学库的化合物筛选,还更多地应用于对 现有化合物库的筛选。
田间药效试验 是在田间自然生产条件下进 行的综合评价药剂使用价值的实验方法, 分为小区药效试验、大区药效试验和大面 积示范实验。经过深入筛选认为有开发价 值的化合物可进入田间药效试验阶段。通 过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明确药剂的防治 对象范围、合理用药的浓度、时间、次数、 方法、影响因素以及药剂对人、畜、天敌、 农作物的影响等,为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 可靠的科学依据。
高通量筛选技术是在传统筛选技术的基础上, 应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计算机、 自动化控制等高新技术, 使筛选样 品微量化(样品用量在几微升到几百微升或者 微克至毫克级之间),样品加样、活性检测乃 至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使筛选具有快速、灵 敏&、特异性高等特点。高通量筛选有利于同 时或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化合物的筛选,年筛选 量可达 10 万甚至 100万个化合物。 随着筛选 量的增大,发现和得到新药物的机率也将随之 增加,所以这一技术在现代新医药,新农药的 创制研究中备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