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与泄流量关系计算表
闸门水力计算说明
水闸水力计算说明一、过流能力计算1.1外海进水外海进水时,外海水面高程取5.11m ,如意湖内水面高程取1.0m 。
中间三孔放空闸,底板高程为-4.0m ,两侧八孔防潮闸底板高程为2.0m ,每孔闸净宽度为10m 。
表2 内海排水时计算参数特性表1.1.1中间三孔放空闸段 a.判定堰流类型27.511.948==Hδ式中δ为堰壁厚度,H 为堰上水头。
2.5<5.27<10,为宽顶堰流。
b.堰流及闸孔出流判定11.95=H e =0.549≤0.65,为闸孔出流。
式中,e 为闸门开启高度,H 为堰、闸前水头。
c.自由出流及淹没出流判定闸孔出流收缩断面水深h c=ε1e=5.0×0.650=3.25m 。
式中,e 为闸门开启高度,为5.0m ;ε1为垂向收缩系数,查《水利计算手册》(2006年第二版)中表3-4-1得0.650。
收缩断面处水流速为υc=)(20c h H g -ϕ=)(25.311.981.9295.0-⨯⨯⨯=10.19m/s 。
式中,ψ为闸孔流速系数,查《水利计算手册》(2006年第二版)中表3-4-3,取0.95;H 0为闸前总水头,为9.11m ; hc 为收缩断面水深。
收缩断面水深hc 的共轭水深hc”=)181(22-+c c c gh h ν=)125.381.919.1081(225.32-⨯⨯+=6.83m ;下游水深ht=5.0m <hc”=6.83m ,故为自由出流。
d.过流量计算根据闸孔自由出流流量计算公式Q 1=002gH be μ=11.981.92530503.0⨯⨯⨯⨯⨯=1008.71m³/s 。
式中,μ0为流量系数,平板闸门流量系数可按经验公式 μ0=0.60-0.176He=0.60-0.176×0.549=0.503; b 为闸孔宽度,为3×10=30m 。
1.1.2两侧八孔防潮闸段 a.判定堰流类型43.1511.348==Hδ>10,过渡为明渠流。
【免费下载】年调节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案例分析
年调节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案例分析要求:根据已给资料推求兴利库容和正常蓄水位。
资料:(1) 设计代表年(P=75%)径流年内分配、综合用水过程及蒸发损失月分配列于下表1,渗漏损失以相应月库容的1%计。
(2) 水库面积曲线和库容曲线如下表2。
(3) V死=300万m3。
表1 水库来、用水及蒸发资料(P=75%)表2 水库特性曲线解:1,先考虑无损失情况下水库的兴利调节计算将表1中的来水量和用水量分别列入表3的(2)、(3)列。
2,根据来水量和用水量计算出该月份的余、缺水分别列入第(4)、(5)列中。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年为二次运用,且V3>V2,V3<V4 所以V兴1= V2 +V4 -V3=4213(万m3)。
4,将水库蓄水量列入表3的第6列。
15,根据V p=1/2(V初+V末)将月平均蓄水量列入第(7)列。
6,由蓄水库容查表2水库特性曲线得各月平均水面面积,并将其列入表3的第(8)列7,将蒸发标准列入第(9)列。
蒸发损失水量=(8)×(9)÷1000将所得数据列入第(10)列得各月蒸发损失量。
8,由条件可知渗漏损失以相应月库容的1%计。
所以由月库容乘上1%得各月的渗漏损失量列入(11)列。
9,总损失量由蒸发损失和渗漏损失构成。
所以(10)+(11)就是总损失量将其列入第(12)列。
10,将考虑损失后的各月用水量列入第(13)列,由来水量和考虑损失后的用水量可得出考虑损失后的余、缺水量分别列入(14)、(15)列11,同样根据余、缺水量可得该年是二次运用,且V3>V2,V3<V4 所以V兴= V2 +V4 -V3=4430.03(万m3)。
12,将考虑损失后的蓄水量和弃水量分别列入(16)、(17)列。
13,校核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水库经过充蓄和泄放到6月末水库兴利库容应该放空即放到死库容300万m3 由表3可知计算正确。
再根据水量平衡方程∑W来-∑W用-∑W损-∑W弃=0进行校核即(2)-(3)-(12)-(17)=0,经校核计算结果正确。
溢洪道设计
某水库溢洪道设计一、设计方案理论论证某水库由于当年的条件限制,所以工程质量较差,加之近40年的运行,反复冻融破坏,结构、设备老化,水库诸多隐患,水库经专家鉴定,评价为:溢洪道无底板,右侧边墙短,破坏严重,安全评定为C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对溢洪道进行计算和设计。
该工程中河岸式溢洪道由引水渠、控制段、泄槽、出口消能和尾水渠等部分组成。
(一)、溢洪道水力计算由正常、设计、校核洪水位时所对应的下泄流量查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可得出下表。
溢洪道开挖后,为减轻糙率和防止冲刷,需进行衬砌,糙率取n=0.016。
溢洪道为3级建筑物,按10年一遇设计,20年一遇校核的洪水标准。
(二)、进水渠的设计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进水渠的布置应依照以下原则:选择有利的地形、地质条件;在选择轴线方向时,应使进水顺畅。
进水渠是将水流平顺引至溢流堰前。
进水渠的地基为土基,故采用梯形断面;底坡为平底坡,边坡采用m=0.5。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进水渠设计流速宜采用3~5m/s,渠内流速取υ=3.0m/s,渠底宽度大于堰宽,渠底高程是18.259m。
进水渠断面拟定尺寸,具体计算见表1-2。
表1-2 进水渠断面尺寸计算表- 1 -- 2 -由计算可以拟定引渠底宽B=10 m (为了安全),引渠长L=10m 。
(二)、控制段的设计控制段也叫溢流堰段,控制段包括溢流堰及两侧连接建筑物,其作用是控制泄流能力。
本工程是以灌溉为主的小型工程,溢洪道轴线处地形较好,岩石坚硬,开敞式溢流堰有较大的超泄能力,故堰型选用开敞式宽顶堰,断面为矩形。
顶部高程与正常蓄水位齐平,为18.80m 。
堰厚δ拟为8米(2.5H<δ<10H )。
堰宽由流量方程求得,具体计算见表1-3。
表1-3 堰宽计算表 (忽略行近水头υ2/2g)由计算知,控制堰宽取b=15m 为宜。
平而站2011年水位流量曲线关系表
推流时间 30702~62908,70720~82408,90100~93020 流量 水位
127.6 7 8 9 128.0 1 2 3 4 5 6 7 8 9 129.0 1 2 3 4 5 6 7 8 9 130.0 1 2 3 4 5 6 7 8 12.6 18.2 27.5 38.2 49.2 61.1 73.3 85.6 98.0 111 124 137 150 163 177 191 205 220 235 250 265 280 295 310 325 341 358 375 392 410 429 448 12.9 19.0 28.5 39.3 50.3 62.4 74.5 86.7 98.4 112 125 138 151 164 178 193 206 221 236 251 266 281 297 312 327 343 360 377 394 412 430 13.2 20.0 29.5 40.4 51.4 63.7 75.8 88.0 99.0 114 127 139 153 166 179 195 208 222 237 252 265 282 298 313 328 344 362 379 395 414 432 13.6 20.9 30.6 41.6 52.6 65.0 77.1 89.2 99.8 115 128 140 153 168 181 197 209 223 238 254 267 283 300 314 330 346 364 381 397 416 434 14.1 21.8 31.1 42.7 53.7 66.3 79.0 91.7 101 116 129 142 155 169 184 198 211 224 240 256 269 284 301 316 332 347 365 382 399 417 436 14.8 22.7 32.2 43.7 54.9 67.6 80.3 93.0 104 117 131 143 156 170 185 200 213 225 241 258 272 286 302 317 334 349 366 384 401 419 438 15.4 23.6 33.3 44.9 56.1 68.8 81.5 94.3 106 119 132 144 158 172 187 199 214 227 245 259 272 289 304 319 336 350 368 386 403 421 440 16.0 24.5 34.6 46.0 57.3 70.0 82.6 95.5 107 120 133 146 160 174 188 201 216 229 246 261 273 290 306 320 337 352 370 387 405 423 442
学习分享-泄槽溢洪道的水力计算(个人整理)
项 目单位数值计算公式备注g——重力加速度m/s²9.81 Array水库正常蓄水位m62.5校核洪水位m63.58Q——最大洪水流量m³/s39L0——侧堰溢流前缘长度m25堰顶高程m62.5H——堰上水头m 1.08溢流堰采用宽顶堰形式m——流量系数/0.32(一)、侧槽长度计算L——侧槽长度m24.51L=Q/[m(2*g)^0.5*H^1.5]取侧槽L m24.50槽端长度m0.50(二)、拟定侧槽尺寸b0——起始断面底宽m2b L——末端断面底宽m4n1——溢流堰侧的坡比/0.5n2——靠岸侧的坡比/0.5i——底坡坡比/0.001(三)、选定侧槽末端水深h k及控制段尺寸1、控制断面临界水深及相应流速计算h k——控制断面临界水深m 2.13h k=[aQ^2/(g*b L^2)]^(1/3)侧槽段及控制段近似按矩形断面计算V k——控制断面临界水深的相应流速m/s 4.57V k=Q/(b L*h k)侧槽末端底宽b L同控制段2、侧槽末端水深及相应流速计算b L/b0/2b L/b0=5时,b L/b0=1.5;η——h L/h k的系数/ 1.28b L/b0=1时,b L/b0=1.2;其余内插计算h L——侧槽末端水深m 2.72h L=η*h kV L——侧槽末端的相应流速m/s 3.59V L=Q/(b L*h L)3、控制段末端坎高ζ——局部水头损失系数/0.2d——控制段末端坎高m0.09d=(h-h k)-(1+ζ)[(V k2-V L2)/(2*g)]L4、计算侧槽各断面水深q——溢流堰单宽流量m³/s 1.56h i-1=h i +Δy-i ΔX V i-1=Q i-1/(b i-1*h i-1)糙率n 0.0140.0140.0140.0140.014水面宽B4.00 3.49 3.00 2.50 2.00过水断面面积(m²)10.8711.5610.949.717.99湿周Х(m)9.4410.1110.3010.279.99水力半径R(m) 1.15 1.14 1.060.950.80临界坡度i k0.00432680.00532270.0064775460.0080576560.01035临界水深h k2.1319651.92942031.6457955871.2008786630.249356试算法计算各断面间的水位差及各断面水深(忽略水流阻力影响)项目单位数值Q i ——i断面流量m³/s 39.00Q i-1——i-1断面流量m³/s 29.33b i ——i断面底宽m 4.00b i-1——i-1断面底宽m 3.49h i ——i断面水深m 2.72h i =h i+1h i-1——i-1断面水深m3.09ΔX——断面间的距离m 6.2Δy——断面间的水位差m 0.378试算值V i ——i断面流速m 3.59V i =V i+1V i-1——i-1断面流速m 2.72Δy——断面间的水位差m0.566281()()⎥⎦⎤⎢⎣⎡-+-++⨯=∆------111111i i i i i i ii ii i Q Q Q V V V Q Q V V g Q y。
水库调洪演算
铜钱坝水库Z~V关系曲线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库容(万m3)
625 620 615 610
库水位Z(米)
q=f(Z)关系曲线
泄量q(100米3/秒)
605
10
30
50
70
90
铜钱坝水库q=f(Z)关系曲线图
铜钱坝水库库水位-下泄流量曲线计算表
Z上(m)
605 607
Z下(m)
32.18
32.56 33.00 33.27 33.61 33.85
216.37
217.65 219.11 220.01 221.13 221.91
4
6 8 10 12 14
1302.42
2392.70 3683.80 5148.27 6767.57 8528.12
1518.79
2610.34 3902.91 5368.27 6988.70 8750.03
线,即可计算相应工作曲线
计算步骤见表
工作曲线见图
q~(V/Δt+q/2)工作曲线计算表
Z上 (m) V (万m3) Q (m3/s) q/2 (m3/s) V/Δt (m3/s) V/Δt+q/2 (m3/s)
605
607 609 611 613 615
6349.90
7244.90 8139.90 9223.56 10495.88 11768.20
段末的水库蓄水量Vt+1和相应的出 库流量qt+1。
前一个时段的
Vt 1 , qt 1
求出后,
其值即成为后一时段的 Vt , qt 值,
使计算有可能逐时段地连续进行下去。
水库坝高、泄洪计算
下泄水流的衔 接 跃前水深 跃后水深 下游水位
下游水深
1、跃后水深大于下游水深,发生远离式水跃; 2、跃后水深等于下游水深,发生临界式水跃; Lj=6.9(hc"-hc)
或2.5(1.9hc"-hc)
自由水跃长度 下挖式消力池
Lj 消力池长 池深
Lk=0.75Lj d=σ h2-ht-△z σ 水跃淹没度,取1.05 h2池中发生临界水跃时的跃后水深 ht消力池出口下游水深 △z消力池尾部出口水面跌落 Q流量 b消力池宽度 φ 消力池出口段流速系数 Lj自由水跃长度 抗冲要求的底板厚度t(规范厚度不小于0.5m)
海漫长度计算
L K s qs H
海漫长度L qs单宽流量 Δ H上下游水位差(m) Ks=10 dm冲刷深度 qm末端单宽流量 末端宽度 v0河床土质允许不冲流速 ht消力池出口下游水深
海漫末端冲坑深度计算
dm 1.1 qm / v0 ht
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
185.11
183 2.11 14 0.373219246 1 0.473933649 0.97046 0.7 0 1 10 1 1 68.84 89.11 87.00 96.00 2.70 6.88 0.94593
185.67
183 2.67 14 0.374902211 1 0.374531835 0.935551724 0.7 0 1 5.8 1 1.2 113.87 5.17 2.50 96.00 21.96 19.63 0.94593
设计洪水 位 110.2 108.5 1.7 5.8 0.3182961 6 3.5294118 0.9589655 0.7 0 1 5.8 1 1 17.38 17.80 16.10 92.40 0.51 3.00 0.94593
水库防洪计算(例题1)
(q1+q2)△ t/2
(106m3)
0.54 3.81 9.18 9.85 6.84 4.59 3.04 2.01 1.27
V (106m3) Z(m)
q计算
误差
43 44.7 51.6 55.4 52.7 50.4 48.6 47.1 46.0 44.9
65 65.416 18.895769 0.000231 67.153 157.58913 0.000373 68.097 267.56918 -0.00018 67.437 188.60435 -0.00035 66.862 127.92693 7.33E-05 66.389 84.586369 -0.00037 66.033 56.3855 0.0005 65.745 36.879774 0.000226 65.481 22.020694 -0.00019
12 130
167
12
80
105
12
45
62.5
12
30
37.5
12
10
20
12
0
5
2.20 10.76 12.96 7.21 4.54 2.70 1.62 0.86 0.22
6 18.896 157.5895 267.569 188.604 127.927 84.586 56.386 36.88 22.0205
(2)列表计算q-V曲线 在堰顶高程65m之上,假设不同库水位Z列于表3中,用它们分别减去堰顶高程 q堰=m1*B*H3/2=1.6*30*H3/2=48H3/2 从而算出各H相应的溢洪道泄流能力,加上发电流量6m3/s,得Z值相应 列于表3(3)中,再由(1)的Z值查图Z-V曲线,得Z值相应的库容V,列于表3(4)中。
重力坝设计-泄流计算1
设闸门。
3、校核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堰上水头 Hw +堰顶高程
3
Q溢 Cm s L 2g Hw2 代入各系数及校核洪水流量得:
3
1 0.502 (1 0.0127Hw) 17.1 29.81 Hw2
用试算法代入试算后得出: H w 10.66m 。
1) 0
k]
Hw nb
1 0.2[(11) 0.45 0.45] Hw 7.1
1 0.2 0.45Hw 7.1
1 0.0127Hw
其中, n 为溢流孔数, n 1 ; b 为每孔的净宽, b 7.1m; 0 为
闸墩形状系数,闸墩头部采用圆弧形,则 0 0.45 ; k 为边墩头部形状,边
由此得出:
校核洪水位= Hw +堰顶高程=10.66+1695.89=1706.55m。
154
补充:(鹤地公式)
对丘陵、平原地区水库,其风浪要素值宜按鹤地水库试验公式计算:
gh2% vo2
1
0.00625vo8
(
gD ) vo21 3gLm0.0386(gD
)
1 2
vo2
vo2
式中:h2%——累积频率为 2%的波高(m);
3
通过公式: Q溢 Cm s L 2g Hw2
C——上游堰面为铅直时,C=1.0;
m ——流量系数,参考教材《水力学》,采用垂直上游堰面(n=0),
且 Hw Hd (设计水头)时,得出 m md 0.502 ;
——侧收缩系数(见教材《水力学》黄河水利出版社 P206):
153
1 0.2[(n
XXX水库坝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0.163 29.554 3.351
0.286 32.477 4.886
设计流量 Q
1.193 4.026
渠底高程
432.9 432.9
水位H
433.100 433.300
0.394 0.493 0.587 0.678 0.767 0.854 0.941 1.026 1.111 1.195 0.966 0.676
1.50
1.40
1.50
1.40
1.50
1.40
1.50
1.40
1.50
1.40
1.50
1.40
1.50
1.40
1.50
1.40
1.50
1.40
1.50
1.40
1.50
1.40
1.50
1.40
设计流量Q 水位H
1.193
433.10
4.026
433.30
8.482
433.50
14.703
433.70
R
C
0.151 29.179
0.264 32.047
0.368 33.857
0.467 35.227
0.563 36.348
0.658 37.307
0.753 38.149
0.846 38.903
0.940 39.588
设计流速 V
2.058 2.994 3.730 4.371 4.955 5.498 6.012 6.502 6.971
设计流量 Q
0.683 2.539 5.774 10.630 17.342 26.129 37.202 50.764 67.008
渠底高程
427.8 427.8 427.8 427.8 427.8 427.8 427.8 427.8 427.8
水文信息学水位流量关系
当测站控制有变 化时,水位流速 关系在测站控制 的过渡段内有时 也会发生反曲。
因流速与比降和糙 率等因素有关, 当这些因素随水位 有突变时,有时也 会造成水位流速关 系曲线的反曲。
3.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天然河道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的一阶导数和二阶 导数分别为:
dQ dd
K2
1
d
d 2Q
2
K.3 (
2
1)d
dd
dQ
流量是随水深的增大而增加, d d 也随着水深的增 大而增大,水位流量关系的斜率( dZ / dQ)随着水 深的增大而减少,即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是 一条凹向下方的增值曲线。
一般情况下水位流量关系是不会出现反曲的,这是因为一 般天然河道断面开关是开敞的,即随着水位的增大而水面 宽增大。在极少数情况下,由于水位流速、水位面积关系 曲线的反曲也会造成水位流量关系的反曲。
第一节 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流量是由断面平均流速与面积相乘而得,因此分析水位流 量关系时,也包括对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的分析。
A=B*d 1 d 2 3 S 1 2
n
Q 1 • B • d 5 3S 1 2nS n
推广到一般宽浅渠道,则可写为:
A K1 d
1
K2d 0 1
Q K3d
2. 水位流速关系曲线
水位流量关系稳定时,流速公式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分
别为
d
dd
K 2 d 1
d 2
2
K2(
2
1)d
dd
由于 为小于1的正数,所以 d d d 为正数,即流速随水深 的增加而增大;又由于 1 为负数,所以 d 2 / d d 2为负数, 表示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为一条凹向上方的曲线。当水深逐 渐增大达一定深度时,流速随水深的增大,增加甚微,所 以高水位时流速近于常数。因此,水位流速关系曲线为一 条以垂直线为渐近线的凹向上方的曲线。当断面有漫滩和 深潭时,水位流速关系曲线发生反曲,这是因为水位流速 关系中的流速是指断面平均流速。漫滩和深潭时,由于过 水断面面积随水深发生变化,合断面平均流速的变化不连 续。
水闸低实用堰水力计算
1.033086747 1.101959197 1.115733687 1.121243483
1628.967 1629.398 1629.484 堰顶高H堰= 1625
HO/Hd=1,m=0.502;P/Hd<1.33,m=0.502*c,c为修正系数)
体见《水力计算手册》P137)
算手册》P135)
Q 9.849474654 19.08970345 27.7206864 35.74242349 43.15491472 53.13131559 62.77784159
384.1004035 443.132692 455.2728975 460.1595217
856.582906 4.499833357 963.642378 4.647407907 985.572575 4.676364 994.392191 4.687896358
ES实 用 堰 流
H校=
上游堰高P=
行近水头h 0.427009189 0.482107149 0.537205108 0.606077558 0.688724498 0.730047968 0.826469398 0.888454602 0.924268276
上游水位 1625.173 1625.518 1625.863 1626.294 1626.811 1627.07 1627.674 1628.062 1628.286
流速V 2.892988092 3.073971391 3.24487598 3.446609949 3.674098551 3.782715978 4.02477331 4.172973785 4.256249313
7.5 8 8.1 8.14
472.4825025 520.5096856 530.2996776 534.2326689
调洪演算及相关建筑物水力计算
尾水渠道水位流量关系计算
比降i
过水面积 A
0.0010
0.84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010 0.0100
1.88 3.09 4.50 6.09 7.88 9.84 12.00 14.34 16.88 19.59 22.50 25.59 28.88 32.34 7.21 10.09 2.88
9.81
9.81 9.81 9.81 9.81 9.81 9.81 9.81 9.81 9.81 9.81 9.81 9.81 9.81 9.81 9.81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桩号 0+000~ 0+217
渠道底宽b 边坡比m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1.50
3.00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296.5
隧洞经济洞泾选择、水力计算及调洪演算计算书
1经济洞径的选择根据江坪河的实际地形条件为山区河流,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可采故采用隧洞导流,由于每条隧洞的泄流能力有限,加之隧洞的造价比较昂贵,而且根据当前的施工水平,每条隧洞的可宣泄量一般不超过2000~5000m 3/s ,根据确定的设计流量为5100 m 3/s ,由于左、右两岸的地形条件基本相似,施工条件,水流条件基本无差别,故在左、右两岸各设一个导流隧洞。
在进行经济洞径的比较时,按无压洞进行设计。
运用如下公式:Q μ=Q :河道的下泄流量 m 3/s ;μ:管道系统的流量系数,一般取值0.6-0.8,取0.7;A :遂洞的截面面积 m 2 ; Z :上下游水位差 m ;由上面的公式可转化为:2222Q Z g A μ= 表1-1 江坪河坝址水位流量关系表295.50 744 305.50 5170 296.00 867 306.00 5530 296.50 996 306.50 5910 297.00 1130 307.00 6300 297.50 1280 307.50 6720 298.00 1440 308.00 7160 298.50 1610 308.50 7610 299.00 1790 309.00 8060 299.501980309.508520注:水位为黄海基面。
由下泄流量Q=5100m 3/s 查上表,得到相应的下游水位Z 下=305.4m 。
已知上游水位及泄流量而流量系数未定,故需用试算法求洞径。
先设某一洞径,然后根据上述公式求上游水位,看是否满足已知水位,从而求得最适宜的洞径。
又隧洞最大流速V <20m 3/s ,则隧洞断面面积W=Q/V ,得W>255m 2经估算得270 m 2 、280m 2 、290m 2 对应下列三种洞径尺寸:17×17,18×17 和18×18现对三种假设进行试算:方案一:假定隧洞的洞径为17×17 ,采用无压城门洞型,形式和尺寸如下:经几何关系计算得到隧洞的断面面积: 2264.75A m =隧洞洞径不能太小,应校核平均流速V=Q/W <20m/s ,否则流速过高会使隧洞破坏。
第三章调洪计算
第三章调洪计算调洪计算目的水库调洪计算的目的是在已拟定泄洪建筑物及已确定防洪限制水位(或其他的起调水位)的条件下,用给出的入库洪水过程、泄洪建筑物的泄洪能力曲线及库容曲线等基本资料,按规定的防洪调度规则,推求水库的泄流过程、水库水位过程及相应的最高调洪水位和最大下泄流量。
调洪演算的原理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公式是水量平衡方程式:t t t t t t V V t q q t Q Q -=∆+-∆++++1121121)()( (3-1)式中t ∆—计算时段长度,s ;1,+t t Q Q —t 时段初、末的入库流量,m 3/s ; 1,+t t q q —t 时段初、末的出库流量,m 3/s ; 1,+t t V V —t 时段初、末水库蓄水量,m 3。
水库泄流方程 :q =f (V ) (3-2)用已知(设计或预报)的入库洪水过程线Q ~t ,由起调水位开始,逐时段连续求解(3-1)和(3-2)组成的方程组,从而求得水库出流过程q ~t ,这就是调洪演算的基本原理。
这里采用单辅助线半图解法,联解(2-1)和(2-2)两个方程,将(3-1)改写为:(V t /△t+q t /2 )+Q-q t = (V t+1/△t)+(q t+1/2 ) (3-3)式中Q —计算时段平均入流量,Q =(Q t + Q t+1)/2;其他同(3-1)也就是说,可以事先绘制q ~(V/△t)+(q/2 )的关系曲线,即调洪演算工作曲线,因式3-3)的左端各项为已知数,故式(3-3)右端项也可求出,然后根据(V t+1/△t)+(q t+1/2 )的值,通过工作曲线q~(V/△t)+(q/2 )可查出q t+1的值。
因第一时段的V2、q2就是第二时段的V1、q1,于是可重复以上步骤连续进行计算,直到求出结果。
调洪计算结果整理调洪演算基本资料水库特征水位:正常蓄水位1856m,汛期限制水位1854m,死水位1852m积石峡入库洪水过程线见下表:表2-1积石峡入库洪水过程线调洪计算过程及结果方案一:1. 拟定泄水建筑物型式、尺寸及堰顶(或底坎)高程:左岸溢洪道: 单孔溢洪道,B=,H=18m,堰顶高程为1833m。
龙湾湖水库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要点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9期水文水资源龙湾湖水库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要点何生虎,陈卓(河南灵捷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000)摘要:水库工程设计洪水计算分析是科学实施水库枢纽规划设计极其重要的技术内容,对水库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为此,结合龙湾湖水库工程设计洪水计算典型案例展开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了解工程概况,首先完成龙湾湖水库设计暴雨洪水计算,其次进行龙湾湖水库水位库容与水库泄流分析计算(包括水库水位~面积~库容曲线和水库泄流曲线计算);然后进行龙湾湖水库调洪演算(包括调洪演算原理及调洪演算结果);最后完成龙湾湖水库回水计算。
可为类似水库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龙湾湖水库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要点;分析中图分类号:TV1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853(2023)09-0064-021工程概况老灌河西峡县境内河长109.40km ,落差298.50m ,平均比降3.30‰,控制流域面积3473km 2,总控制流域面积4219km 2。
有17个梯级、29座小水电站,总装机28520kW ,龙湾湖水库为第17级,坝址位于档子岭电站拦河坝上游200m 处。
龙湾湖水库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生态、应急、发电等,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从老灌河向丹水河、黄水河流域的丹田阳区域年调水2354万m 3,解决丹水、田关、阳城三个乡镇7.70万人生活用水、丹田阳工业园区用水和2333.34hm 2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
削减老灌河流域洪峰10.80%,与上游石门水库双重应急调节,可以确保老灌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质安全。
增加水电装机容量3800kW 。
2设计暴雨2.1天然情况下设计洪水计算2.1.1特大洪水处理特大洪水处理是指特大洪水重现期的确定、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处理。
对于调查考证期N 中有a 个特大洪水的不连续洪水系列,其经验频率采用下列数学经验公式计算:特大洪水经验频率:P M =N +1M,M =1,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