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作者
苏轼(见《留侯论》)
相关背景
北宋嘉祐六年(1061),26岁的苏轼参加了“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司马光等人任考官,在秘阁考了六篇论文;随后宋仁宗又亲临崇政殿,御试制科策问,苏轼以如椽之笔,大胆针砭时弊,撰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由衷希望宋仁宗能够虚心采纳,“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唯图苟安,则又为历代所少见。对于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苏轼之父苏洵写出名作《六国论》,借论史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苏轼的《教战守策》,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赂敌息民的危害,并倡言教民习武、能战能守和加强战备。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
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
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
⎦⎤每年立秋会试骑士。都试,大会比试,讲武。以军法从事:照军法部署约束。从事,治事。然 议 者
然而议论的人
必 以为无故而动 民,又挠以军法, 则民
(持不同意见人)一定认为无故调动人民,又用军法困扰,那百
将 不安, 而 臣以为此所以安 民 也。姓将会不安定,可是臣认为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办法。⎣⎡ 挠:
扰
⎦⎤乱,阻挠。天下果 未能去 兵, 则其 一旦将以 不
国家果真不能去掉战争,总有那么一天将驱使没有受
教 之民而驱之战。 夫无故而动民, 虽 有 小
过训练的百姓去作战。平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小
怨, 然孰与夫一旦 之危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 哉?险相比,又怎么样呢?⎣⎡⎦
⎤然:可是。孰与:何如。一旦之危:指上文的“以不救之民而驱之战”。 今 天下屯聚 之兵, 骄豪而多怨, 陵压百姓
现在国家驻扎在地方上的军队,骄横又有怨言,欺压百姓,
而邀其 上 者,何 故?却向朝廷或上司邀功请赏,什么原因呢?⎣⎡ 陵压:欺压。邀其上者:
向朝廷或上司邀功请
⎦⎤赏。邀,邀功。此 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 者,惟我 而已。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天下懂得作战的,只有他自己罢了。
如 使 平民皆习于兵, 彼 知 有所敌, 则
假如使一般百姓都对军事熟习,他们知道还有对手存在,那么
固 以 破其 奸谋, 而折 其 骄气。利 害之
一定能够打破他们的坏主意,又压下他们的骄气。利和害的
际,岂不 亦甚明欤?界限,难道不是很明白吗?⎣⎡⎦
⎤此其心:这是(因为)他们心里边……。明:明白。 文意感知
文章针对当时国内习于安逸的状况,申述教民讲武的好处;并预测战争不可避免的危险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
思维导图
(对应学生用书P67)
一、通假字
1.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同“现”,译为“表现,呈现”
2.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同“钝”,译为“不锋利”
3.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同“逸”,译为“安逸”
4.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同“猝”,译为“忽然”
5.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同“凌”,译为“侵犯,欺侮”
二、古今异义
1.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
古义:是投入、献身
(对应学生用书P68)
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
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作者是针对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2.第四段作者论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雨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做对比论证,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才能保持身体强壮的道理。进而说明国家要保持战斗力,必须“教战守”。比喻来自生活,使人觉得亲切自然,容易接受。
3.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
明确:
“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
法
“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阵之节
“授”役民之司盗者以击刺之术
4.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第二、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
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几个段落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这既丰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又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为人接受。
写法鉴赏
1.本文逻辑顺序相当清晰,自始至终沿着“安逸是害,战守则强”这样一条主线推理论证,层层呼应,用语精辟。例如论证宋廷“赂敌”政策的必不可行,只用了三句话:“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既浅显,又正确,充分显示出苏轼敏锐的思辨能力和高超的驾驭文字的技艺。
2.综合运用了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作者在首段提出了中心论点,第二段援引“先王知兵之不可去”,“天下虽平,不敢忘战”,“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的史实。第三段分析“后世”“去兵”的危害,并且举出盛唐“开元、天宝之际”安禄山之乱的例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申说“知安而不知危”的危害性。第四段以“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来设喻,拿王公贵人与农夫小民来作比较,重在申说“能逸而不能劳”的危害,说理深刻而设喻浅近。第六段进一步用教民讲武与“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作对比,说明“教民讲武”的正确举措。
素材挖掘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应用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