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含答案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义: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
第22课教战守策走近作者苏轼(见《留侯论》)相关背景北宋嘉祐六年(1061),26岁的苏轼参加了“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司马光等人任考官,在秘阁考了六篇论文;随后宋仁宗又亲临崇政殿,御试制科策问,苏轼以如椽之笔,大胆针砭时弊,撰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由衷希望宋仁宗能够虚心采纳,“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唯图苟安,则又为历代所少见。
对于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
苏轼之父苏洵写出名作《六国论》,借论史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
苏轼的《教战守策》,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赂敌息民的危害,并倡言教民习武、能战能守和加强战备。
文意感知文章针对当时国内习于安逸的状况,申述教民讲武的好处;并预测战争不可避免的危险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
思维导图一、通假字1.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同“现”,译为“表现,呈现” 2.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同“钝”,译为“不锋利” 3.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同“逸”,译为“安逸”4.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同“猝”,译为“忽然” 5.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同“凌”,译为“侵犯,欺侮”二、古今异义1.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 古义:是投入、献身今义:是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也指这一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2.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古义:“用来……”,是助词“所”与介词“以”的组合 今义:是一个连词,表结果 3.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古义:是指按照军法部署办事 今义:指军队的法律处置 三、一词多义1.至⎩⎨⎧①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动词,可译为“到”②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形容词,可译为“周到”2.至于⎩⎨⎧①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至”,动词;“于”,介词;合用可译为“到”,表结果②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介词,表示另提一事3.渐⎩⎨⎧①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名词,开端,起始,事物的苗头②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本是副词,这里用作动词,可译为“逐渐,缓进”4.之⎩⎪⎪⎪⎨⎪⎪⎪⎧①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结构助词,可译为“的”②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指示代词,可译为“此”③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前一个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后一个结构助词,相当于“的”5.以⎩⎪⎪⎪⎪⎨⎪⎪⎪⎪⎧①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②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介词,可译为“拿、把”③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与指示代词“是”组成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④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⑤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介词,可译为“用、拿、按照”⑥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 授以.击刺之术介词,可译为“拿、用”⑦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介词,可译为“用、用来”6.于⎩⎪⎪⎪⎪⎨⎪⎪⎪⎪⎧①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②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③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介词,表结果,可译为“到、到……地步”④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介词,表对象,可译为“对、对于”⑤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介词,表经由,可译为“由”⑥不出于.西,则出于.北介词,表处所,可译为“从、出自”7.其⎩⎪⎪⎨⎪⎪⎧①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指示代词,指代时间,可译为“这”②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 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代词,指代“民”,可译为“他们”③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代词,指代“王公贵人”,可译为“他们”8.而⎩⎪⎪⎪⎨⎪⎪⎪⎧①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 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②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③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连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也、并且”,也可不译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①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一天天地②四方之民,兽.奔鸟.窜像兽一样像鸟一样 ③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每年,年年 (2)名词作动词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 刮风下雨2.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轻.霜露而狎风雨轻视(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使……安定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
唐宋8大家散文选读教 精品学案:专题7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对应学生用书P4)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政治改革。
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亦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卒于柳州。
他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其文章风格清峭,内容有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有表现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较多的是抒发内心的牢骚抑郁和去国离乡的悲哀。
现存有《柳河东集》。
相关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花费大量精力阅读古今史书,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辨其误,指其失,其中充满着对现实政治的关怀。
这篇史评,就是这样一篇短小精当而见解甚深的力作。
据《吕氏春秋·重言篇》和《说苑·君道篇》记载,周成王在一次与幼弟叔虞的嬉戏中,指着一片桐叶说要封他为诸侯。
后来成王的叔父周公便以此为据,说“天子无戏言”,要求成王兑现诺言,结果叔虞被封于唐。
对这样一件史事,前人不过读读而已,从未提出疑问,但柳宗元却从中发现一个事关重大的“王者之德”的问题。
古之传者有言, 成王以 桐 叶 与小弱 弟,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拿着一片桐树叶子给年幼的弟弟,戏 曰:“以 封 汝。
”开玩笑说:“把这个作为封地给你。
”⎣⎡传(zhuàn )者:编写史书的人,或指吕不韦和刘向等,因为 ⎦⎤《吕氏春秋》和《说苑》都载有此故事。
小弱弟:幼弟,指武王幼子叔虞。
戏:开玩笑。
封:分封,古代帝王赐爵位和土地给臣子。
周公入 贺。
王 曰:“ 戏也。
”周公曰:“天子不可周公入宫庆贺。
成王解释说:“我是开玩笑呀。
”周公说:“天子不可戏。
”乃 封 小弱弟于唐。
以随便开玩笑。
”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年幼的弟弟。
⎣⎡⎦⎤唐:西周国名,晋的前身,故地在今山西翼城县西。
吾意 不 然。
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这样的。
⎣⎡⎦⎤意:认为。
王之 弟成王的弟弟如当封耶,周公宜 以时 言于王, 不 待其 戏果应当受封,周公就应及时地告诉成王,而不必等他开了玩笑而 贺以 成 之也; 不 当封耶,再去庆贺,趁机促成这件事;成王的弟弟如果不应当受封,周公 乃 成其不中之戏, 以周公这种做法就使一个不恰当的玩笑变成了事实,使成王把地以人 与小弱 者 为 之主, 其土地和百姓封给年幼的弟弟,让一个小孩成为一国之主,周公 得 为圣 乎?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宜:应当。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精品教学案:专题七 奏议(2课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精品教学案专题七第1课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专题概说]本专题共有两篇文章。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王安石阐述了自己的变法主张;《教战守策》中,苏轼阐述了教民习武、智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是王安石呈给宋神宗的一篇奏议。
文章巧妙地采取了旁敲侧击的方法,在论述北宋历代君主功过中总结经验教训,自然则又巧妙地推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
作者以仁宗朝为重点,论述自太祖至英宗五朝的政治,于肯定中提出批评,说理透辟,措辞委婉,富有煽动力,对神宗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准备。
学习本文,重点是理解作者的改革思想及其积极意义,学习文章借题发挥、旁敲侧击、欲抑先扬、寓抑于褒的写法。
《教战守策》是苏轼在应制科考试时所写的一篇“进策”。
文章围绕“教战守”这个中心,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论证。
在分析北宋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学习本文,重点是理解作者的主张及其意义,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
第1课*本朝百年无事札子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4.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
——《荀子·性恶篇》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一、字词积累1.字音日晷.(ɡuǐ) 诚悫.(què) 骁.(xiāo)雄奸慝.(tè) 亟.(qì) 繇.(yáo)役申敕.(chì) 疆埸.(yì) 累.(lěi)圣2.通假字农民坏于繇.役繇,同“徭”3.一词多义(1)先⎩⎪⎨⎪⎧①躬以简俭为天下先.名词,表率②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动词,抢先③果不如先.愿形容词,从前的(2)委⎩⎪⎨⎪⎧①虽有文籍,委.之府史动词,交给②委.身为贾人妇动词,托付③花钿委.地无人收动词,散落(3)特⎩⎪⎨⎪⎧①而特.恶吏之残扰 副词,特别②公车特.征拜郎中 副词,特地③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名词,三岁或四岁的兽④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副词,只是 (4)逸⎩⎪⎨⎪⎧①无有逸.德 动词,失②逸.豫可以亡身 形容词,安闲③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动词,奔跑④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动词,隐逸 (5)以⎩⎪⎪⎨⎪⎪⎧①太宗承之以.聪武 介词,凭借②擅有调发以.伤百姓 连词,相当于“而”③非有良将以.御之 连词,表目的,来④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 介词,按照⑤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连词,表因果,因为4.词类活用①一以安利..元元为事 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②断狱务在生.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③赏重而信.名词作动词,讲信用 ④拔举疏远..形容词作名词,疏远的人 ⑤君子非不见贵.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5.古今异义①内以平中国..古义:中原地区。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战国策目录序》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战国策目录序》教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的儒家思想。
2、学习作者谴词委婉、娓娓而谈、以理服人的“论风”。
3、学习本文正面与反面相结合增强说服力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的儒家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谴词委婉、娓娓而谈、以理服人的“论风”。
教学进程:(一课时)一、题解曾巩(1019-1083),字子固。
南丰人。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幼年聪慧,十二岁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赞赏,从此名闻四方。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
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
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慢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33篇,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间的历史。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二、自学导读(一)、疏通文句1、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2、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不可为哉?3、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4、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5、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
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二)、理清思路全文分七个自然段一、简言全部校勘经过。
二、指出刘向持论之误。
三、以孔孟二人为例,否定刘向的“不得不然”说。
高中语文 第七专题 第22课 教战守策学案 苏教版《唐宋
第22课教战守策1.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的书法秀媚中透出刚劲,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也称“宋四家”。
2.铜琶铁板与豪放派苏轼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词风,成为后来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他的词感情豪迈奔放,胸怀坦率开朗,写景壮丽,气势恢弘。
相传苏轼任翰林学士时,曾向幕下士说:“我词何如柳七?”幕下士答道:“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见俞文豹《吹剑录》)。
词在当时并不是由关西大汉来唱的,这话显然是对苏轼的一种调侃,然而它却生动地说明了苏轼词和柳永词的不同风格,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区别由此可见。
策,即策谋、策略的意思。
古代的策文,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
制策又称策问,是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问题目。
对策,则是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至于奏策,又称进策,不属于考试范围,是由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本文是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写,是一篇对策。
宋朝以策论取士,制科是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应试者根据命题所作的论文即叫“策”。
“教战守”,意即要使老百姓在平时受到军事训练,以对付突发的战争。
本文起首就要言不烦,点明弊端。
开头一句设问:“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触目惊心,引起对生存问题的关注。
接着,不容置疑地断定:当世大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如不早作计议,终将不可救药。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计议,如何动作呢?苏轼没有急于坦陈自己的见解,而是笔锋一转,将话头引至先王时代,从先王的“天下虽平,不敢忘战”,说到后世的“去兵卷甲”,“不战而走”,直至感叹唐人安于逸乐,以致区区安禄山一出,所谓大唐盛世就犹如摧枯拉朽一般,“而唐室固以微矣”。
此中道理,显然不必细说。
1.读准字音(1)豢.(huàn)(2)钝眊.(mào)(3)痿蹶..(wěijué)(4)浸渍.(zì)(5)狎.(xiá)(6)狃.(niǔ)(7)重⎩⎪⎨⎪⎧ 重.屋chónɡ重.要zhònɡ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哪里 (2)此其患不见.于今:同“现”,呈现 (3)甲兵顿弊..:顿,同“钝”,不锋利;弊,破败 (4)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同“逸”,安逸 (5)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侵犯,欺侮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固⎩⎪⎨⎪⎧ 而唐室固.以微矣:当然,固然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本来(2)然⎩⎪⎨⎪⎧ 夫民亦然.:这样此亦不然.矣:正确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然而(3)至⎩⎪⎨⎪⎧ 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周到及至.后世:到 (4)动⎩⎪⎨⎪⎧ 步趋动.作:活动夫无故而动.民:扰动(5)兵⎩⎪⎨⎪⎧ 今天下屯聚之兵.:军队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军事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战争 (6)安⎩⎪⎨⎪⎧ 果安.在哉:哪里,疑问代词知安.而不知危:安逸4.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 古义:用来……。
2012届高二语文教案:《战国策目录序》(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战国策目录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的儒家思想。
2、学习作者谴词委婉、娓娓而谈、以理服人的“论风”。
3、学习本文正面与反面相结合增强说服力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的儒家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谴词委婉、娓娓而谈、以理服人的“论风”。
教学进程:(一课时)一、题解曾巩(1019-1083),字子固。
南丰人。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幼年聪慧,十二岁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赞赏,从此名闻四方。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
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
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慢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33篇,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间的历史。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二、自学导读(一)、疏通文句1、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2、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不可为哉?3、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4、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5、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
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二)、理清思路全文分七个自然段一、简言全部校勘经过。
二、指出刘向持论之误。
三、以孔孟二人为例,否定刘向的“不得不然”说。
四、阐述时代变了,法也要变,但“道”不能变。
五、揭示谋诈之害。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秦议教战守策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教战守策本课话题——居安思危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防患于未然,在积极审慎的心态下才能尽量避免犯错;在顺境中要善于发现危机,才能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了5年时间,虽然灾难造成了惨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是时隔这么长时间,大地震和海啸给人们留下的警醒还有多少呢?由于担心民众放松懈怠,日本政府近日发布了一则恐怖的海啸视频,提醒民众居安思危。
这是利用实景街拍和电脑CG动画技术合成的虚拟视频,展现了镰仓附近相模海槽发生地震8分钟后所产生的海啸灾难。
据研究,相模海槽周边每隔数百年就会发生一次8级左右的大地震,一旦发生这样的地震,镰仓居民的逃生时间只有8分钟。
这则最新的海啸视频在提醒市民不要淡忘海啸灾难的同时,还希望人们能在看视频的时候提前规划好逃生路线。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周易》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丘明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治不忘乱,安不忘危。
——扬雄5.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豢.于游戏( ) 钝眊( ) 痿蹶..( )( )浸渍.( ) 狎.风雨( ) 狃.于寒暑( ) 【答案】 huàn mào wěi ju é zì xiá niǔ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 ) (2)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 ) (3)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 (4)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 ) (5)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答案】 (1)“见”同“现”,出现 (2)“顿”同“钝”,不锋利 (3)“佚”同“逸”,安逸 (4)“卒”同“猝”,忽然 (5)“陵”同“凌”,侵犯,欺侮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安⎩⎪⎨⎪⎧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在于知安.而不知危( )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治⎩⎪⎨⎪⎧天下岂不大治.( )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 ) (3)微⎩⎪⎨⎪⎧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4)者⎩⎪⎨⎪⎧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战者.必然之势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答案】 (1)疑问代词,哪里/形容词,安乐,安逸/动词,适应/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形容词,安稳 (2)形容词,太平/动词,治理 (3)动词,衰弱/形容词,精妙,深奥/连词,如果没有,除了 (4)代词,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指代人或事物/用于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用于判断句中,引出判断,不译/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________(2)四方之民,兽.奔鸟.窜( )________(3)风.则袭裘,雨.则御盖( )________(4)岂不亦甚明.欤( )________(5)轻.霜露而狎风雨( )________【答案】(1)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2)名词作状语像兽一样/像鸟一样(3)名词作动词刮风/下雨(4)形容词作动词明白(5)形容词作动词轻视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盖尝试..论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试;试验。
《教战守策》—苏教版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精选课件 共37张PPT
3.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 答案 “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 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 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艺术特色
奏议是向国君进言,既要尽可能使国君接受自己的意见,又要把握说话的 分寸。试简要分析本专题的两位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4.说出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 (1)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每__天__ (2)兽奔鸟窜: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兽__,__像__兽__一__样__;__鸟__,__像__鸟__一__样__ (3)盛夏力作: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用__力___ (4)风则袭裘,雨则御盖: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风__,__刮__风__;__雨__,__下__雨__
2.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 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第二、 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在这几个段落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这既丰 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又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被人接受。
第五部分:合作探究
结构
提出问题:当今大患——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兵之不可去(正反对比)
教战守策 分析问题 养之太过的危害 建议
问题探究
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
答案 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作者是针对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 “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高中语文《教战守策》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3.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 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4.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
ppt课件
背景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 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 随时可能发动侵扰。但北宋统 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 升平。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②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③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 ⑤沛公安在? 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⑦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⑧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⑨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ppt课件
提出论点:
ppt课件
解决问题——
使 “士大夫尊崇武勇、讲习兵法” ; 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阵之节”; 授“役民之司盗者以击刺之术”。
真正的“安民” 折骄气,增强战斗力
ppt课件
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习武, 以备外患,作者针对北宋存在严重外 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 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ppt课件
ppt课件
“教民战守”
“使” 士大夫 “教” 庶人之在官者 “授” 役民之司盗者
尊尚武勇,讲习兵法 以行阵之节 以击刺之术
有胜负,有赏罚
ppt课件
提出问题— 第一段(表明观点)
ppt课件
分析问题——
兵不可去(昔者先王/今之迂儒;安史之乱) 不可养之太过(天下之势,譬如一身) 战不能免(四方有事,西北二虏:有限-无厌)
苏轼
ppt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推荐
第22课教战守策(对应学生用书P65)走近作者苏轼(见《留侯论》)相关背景北宋嘉祐六年(1061),26岁的苏轼参加了“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司马光等人任考官,在秘阁考了六篇论文;随后宋仁宗又亲临崇政殿,御试制科策问,苏轼以如椽之笔,大胆针砭时弊,撰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由衷希望宋仁宗能够虚心采纳,“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唯图苟安,则又为历代所少见。
对于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
苏轼之父苏洵写出名作《六国论》,借论史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
苏轼的《教战守策》,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赂敌息民的危害,并倡言教民习武、能战能守和加强战备。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 哉?在于 知 安 而不知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危, 能 逸而不能劳。
此其患 不见于今,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而 将 见于他日。
今 不为之 计, 其 后将有但是将来会看出的。
现在不给这种情形想办法,那以后就有所不可救者。
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生民:人民。
患:祸患。
果安在哉:究竟在哪里呢?计:考虑,谋划,想办法。
昔者先王知 兵 之不可 去 也,是故天下虽 平,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弃的,所以天下虽然太平,不敢忘 战。
秋冬 之隙, 致 民田猎以 讲(也)不敢忘记战备。
秋冬农闲的时候,召集人民打猎借此教武, 教之 以 进 退 坐 作 之方, 使其练武事,教他们学习前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使他们的耳 目 习 于钟鼓 旌旗 之间而不听觉和视觉习惯于钟鼓、旗帜(这些军队的号令)之间而不迷乱,使其 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 而不 慑。
2022年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教战守策》
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一、自学引导〔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的理解是江苏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其一,“理解〞一词表达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其二,“常见〞告诉我们,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其三,“文中〞说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达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字典的释义,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偏义、活用等语言现象。
?教学大纲?列出必须掌握的12021词,可作为复习的指导。
〔二〕考查重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节词为主,也涉及双音节词;通常较为常见或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规定的12021词为主,但近年有趋向生僻、加大难度的倾向。
二、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的方法:第一法:字形分析法〔一〕想想看:1丰那么贵籴di,歉那么贱粜tiao——“籴〞、“粜〞大家比拟陌生。
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冀得一归觐——“觐〞虽比拟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会意字那么本身就表意。
〔二〕试试看:1“有牧人御.众之才〞〔〕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3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4“彀.士十万人〞〔〕第二法:通假推断法〔一〕想想看: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2风吹草低见.牛羊〔〕3张良出,要.项伯〔〕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
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两种。
〔二〕试试看: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第三法:结构观察法〔一〕想想看: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3通五经,贯.六艺〔〕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教师版)教战守策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导学案——教战守策命制人:颜庭学审核人:陆洋时间:2015年3月23日【学习目标】1.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认识其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的进步意义。
3.学习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论证、层层深入、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知识链接】在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的时候,苏轼曾经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相继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
其实这不能说明苏轼不关心朝政,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
题目解说策,即策谋、策略的意思。
古代的策文,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
制策又称策问,是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问题目。
对策,则是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至于奏策,又称进策,不属于考试范围,是由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本文是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写,是一篇对策。
宋朝以策论取士,制科是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应试者根据命题所作的论文即叫“策”。
“教战守”,意即要使老百姓在平时受到军事训练,以对付突发的战争。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
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
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
【导学问题】一、自由诵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
二、阅读注释,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读准字音:(1)豢(huàn) (2)钝眊(mào) (3)痿蹶(wěijué)(4)浸渍(zì)(5)狎(xiá)(6)狃(niǔ)(7)重重屋(chónɡ)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哪里(2)此其患不见于今:同“现”,呈现(3)甲兵顿弊:顿,同“钝”,不锋利;弊,破败(4)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同“逸”,安逸(5)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侵犯,欺侮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固而唐室固以微矣:当然,固然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本来(2)然夫民亦然:这样此亦不然矣:正确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然而(3)至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周到及至后世:到特殊句式:(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宾语前置(2)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状语后置(3)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定语后置省略句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
高中语文7.2教战守策课件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散文选读》
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 张的? 提示: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战守”。作者是针对北宋存在严重 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2.本文自始至终沿着“安逸是害,战守则强”这样一条主线推理论证, 层层呼应,用语精辟,那么作者向统治者提出了怎样的“教战守”的政治 策略?试结合文章的相关语句分析。 提示:首先要在士大夫当中树立起“尊尚武勇,讲习兵法”的风气,这 样为民表率,必能影响整个社会;其次是下层官吏(即“庶人之在官者”)习 “行阵之节”;再其次是“役民之司盗者”,亦即从民间抽调来缉捕盗贼的 差役,教他们“击刺之术”。每岁终进行考核,胜赏负罚。这些都是使民 习于战事、临危不乱的具体步骤。作者强调要自上而下,由缓到严,着 重一个“习”字,所谓“习而有素”也。
3.本文是一篇对策,目的在于让君王接受自己的“进策”。试分析苏轼 是怎样行文布局的。 提示:作者综合运用了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对比等多种论证 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在首段提出了中心论点,第二援引“先王知兵之不可去”“天下 虽平,不敢忘战”“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的史实。第三段分 析“后世”“去兵”的危害,并且举出盛唐“开元、天宝之际”安禄山之乱的例 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说明“知安而不知危”的危害性。第四段以“天下之 势,譬如一身”来设喻,拿王公贵人与农夫小民来作比较,重在说明“能逸而 不能劳”的危害,说理深刻而设喻浅近。第六段进一步用教民讲武与 “一旦 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作对比,说明“教民讲武”的正确。 全文始终围绕着“教战守”这个中心,援引史实,纵论古今,层次分明,说 理透彻。论析时文笔纵横,处处照应,层层深入。
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 劳。”这两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作者明确指出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 当今大患,并用极简洁的文字说明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则后果将不可 挽救。一落笔,便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2.“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 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 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 ,此疾之所由生也。”这段话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 提示: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雨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 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作对比,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 才能保持身体强壮的道理。进而说明国家要保持战斗力 ,必须“教战守”。 比喻来自生活,使人觉得亲切自然,容易接受。
高中语文 专题七 奏议 第2课 教战守策训练(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七奏议第2课教战守策训练(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教战守策一、根底过关1.以下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今不为之计.(考虑,谋划)B.致.民田猎以讲武(招致)C.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安养)D.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平日)解析:选B。
致,召集。
2.以下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B.以为..生事扰民C.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D.一旦出身..而蹈死地解析:选D。
出身,古义:投入、献身。
今义:早期经历所决定的身份。
3.以下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B.暴秦之欲无厌C.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解析:选C。
A.顿,同“钝〞;B.厌,同“餍〞;D.振,同“震〞。
4.以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那么..固以破其奸谋A.每岁终那么..聚于郡府B.那么..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C.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D.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解析:选B。
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那么〞。
A.就;C.是;D.却。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段,答复以下问题。
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那么其.为患必有不测。
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每岁终那么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那么又以军法从事。
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那么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
天下果未能去兵,那么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
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5.以下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而用之不以渐.(逐渐,缓进)B.此臣所谓大患.也(担忧)C.教以行阵之节.(节度)D.又挠.以军法(扰乱)解析: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作者
苏轼(见《留侯论》)
相关背景
北宋嘉祐六年(1061),26岁的苏轼参加了“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司马光等人任考官,在秘阁考了六篇论文;随后宋仁宗又亲临崇政殿,御试制科策问,苏轼以如椽之笔,大胆针砭时弊,撰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由衷希望宋仁宗能够虚心采纳,“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唯图苟安,则又为历代所少见。
对于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
苏轼之父苏洵写出名作《六国论》,借论史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
苏轼的《教战守策》,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赂敌息民的危害,并倡言教民习武、能战能守和加强战备。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
危,能逸而不能劳。
此其患不见于今,
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
⎦⎤每年立秋会试骑士。
都试,大会比试,讲武。
以军法从事:照军法部署约束。
从事,治事。
然 议 者
然而议论的人
必 以为无故而动 民,又挠以军法, 则民
(持不同意见人)一定认为无故调动人民,又用军法困扰,那百
将 不安, 而 臣以为此所以安 民 也。
姓将会不安定,可是臣认为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办法。
⎣⎡ 挠:
扰
⎦⎤乱,阻挠。
天下果 未能去 兵, 则其 一旦将以 不
国家果真不能去掉战争,总有那么一天将驱使没有受
教 之民而驱之战。
夫无故而动民, 虽 有 小
过训练的百姓去作战。
平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小
怨, 然孰与夫一旦 之危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 哉?险相比,又怎么样呢?⎣⎡⎦
⎤然:可是。
孰与:何如。
一旦之危:指上文的“以不救之民而驱之战”。
今 天下屯聚 之兵, 骄豪而多怨, 陵压百姓
现在国家驻扎在地方上的军队,骄横又有怨言,欺压百姓,
而邀其 上 者,何 故?却向朝廷或上司邀功请赏,什么原因呢?⎣⎡ 陵压:欺压。
邀其上者:
向朝廷或上司邀功请
⎦⎤赏。
邀,邀功。
此 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 者,惟我 而已。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天下懂得作战的,只有他自己罢了。
如 使 平民皆习于兵, 彼 知 有所敌, 则
假如使一般百姓都对军事熟习,他们知道还有对手存在,那么
固 以 破其 奸谋, 而折 其 骄气。
利 害之
一定能够打破他们的坏主意,又压下他们的骄气。
利和害的
际,岂不 亦甚明欤?界限,难道不是很明白吗?⎣⎡⎦
⎤此其心:这是(因为)他们心里边……。
明:明白。
文意感知
文章针对当时国内习于安逸的状况,申述教民讲武的好处;并预测战争不可避免的危险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
思维导图
(对应学生用书P67)
一、通假字
1.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同“现”,译为“表现,呈现”
2.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同“钝”,译为“不锋利”
3.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同“逸”,译为“安逸”
4.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同“猝”,译为“忽然”
5.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同“凌”,译为“侵犯,欺侮”
二、古今异义
1.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
古义:是投入、献身
(对应学生用书P68)
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
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
作者是针对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2.第四段作者论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雨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做对比论证,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才能保持身体强壮的道理。
进而说明国家要保持战斗力,必须“教战守”。
比喻来自生活,使人觉得亲切自然,容易接受。
3.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
明确:
“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
法
“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阵之节
“授”役民之司盗者以击刺之术
4.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
第二、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
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在这几个段落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
这既丰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又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为人接受。
写法鉴赏
1.本文逻辑顺序相当清晰,自始至终沿着“安逸是害,战守则强”这样一条主线推理论证,层层呼应,用语精辟。
例如论证宋廷“赂敌”政策的必不可行,只用了三句话:“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
”既浅显,又正确,充分显示出苏轼敏锐的思辨能力和高超的驾驭文字的技艺。
2.综合运用了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
作者在首段提出了中心论点,第二段援引“先王知兵之不可去”,“天下虽平,不敢忘战”,“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的史实。
第三段分析“后世”“去兵”的危害,并且举出盛唐“开元、天宝之际”安禄山之乱的例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申说“知安而不知危”的危害性。
第四段以“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来设喻,拿王公贵人与农夫小民来作比较,重在申说“能逸而不能劳”的危害,说理深刻而设喻浅近。
第六段进一步用教民讲武与“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作对比,说明“教民讲武”的正确举措。
素材挖掘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应用角度]
苏轼的《教战守策》可以说是一篇“志足文远”的对策。
时至今日,仍为人们所传诵。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篇论文阐明了一个历百代而不衰的真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居安思危,得荣思辱”。
大到一个国家的安危,小到个人的得失,概莫能外。
“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一心追求和迷恋舒适安逸,终有一天会大难临头。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句话可以用在“居安思危,得荣思辱”“知安知危”“能逸能劳”等作文中。
(对应学生用书P127)
(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
一、基础达标(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B.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
C.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
D.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解析:选B A项,“田”同“畋”,打猎;C项,“卒”同“猝”,突然;D项,“厌”同“餍”,满足。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果:究竟
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乘:趁着,趁(机)。